海洋天堂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洋天堂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洋天堂觀后感1
6月14日晚,作為第十三屆上海電影節(jié)的開幕影片和 “金爵獎”大熱參賽片,由李連杰、文章等主演的電影《海洋天堂》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該片導演薛曉路、演員李連杰、文章、桂綸鎂、詠梅出席了首映禮,除此之外,主辦方還邀請到眾多明星到現(xiàn)場捧場,釋小龍、鞏新亮、李靜等明星相繼出現(xiàn)在首映禮專門布置的“藍地毯”上。該片將于6月18日在全國公映。
而我,有幸受邀參加觀看了這次首映。
在簡短的戶外首映禮上,最別具一格的是用藍地毯代替了紅地毯。據(jù)介紹,這是因為電影《海洋天堂》的故事是在一家海洋館中發(fā)生的,如同海洋般的藍色地毯恰好呼應了電影中的情境。
該片中,李連杰和文章飾演了一對患難的父子,文章所飾演的兒子患有孤獨癥,而李連杰飾演的父親在身患絕癥后一心想著為兒子尋找一個值得托付的家。這部電影是李連杰首次不演“打戲”只演“文戲”的作品。文章和李連杰的表演都讓人耳目一新。功夫皇帝李連杰首次棄武從文,演繹一個平凡又偉大的父親,無論對他還是對觀眾都是冒險。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地好。
從總體上看,《海洋天堂》給人的感覺是溫馨而動人的。影片沒有刻意煽情,但是真摯的父子情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細節(jié)當中,令人十分感動。有媒體評論稱,“在浮躁的社會中,《海洋天堂》留下一縷深思,讓所有人去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確實是一部真誠的電影!
對于我來說,由于作為李連杰壹基金專家義工的緣故,曾經(jīng)和李連杰先生有過近距離的接觸。銀幕之外,他所流露出的真誠、善良,讓我更加相信他作為這部影片的巨大支撐當之無愧。況且,更是由于他本人的好人緣和巨大號召力、影響力,讓這部僅投資700萬的小成本電影吸引來了超豪華的制作班底。有人說,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導演“名不見經(jīng)傳”以外,其他很多參與者大都是明星、大腕。一方面,彰顯了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在參與社會公益、樹立社會形象方面的真誠作為,另一方面,也讓這部影片涵具了更多專業(yè)水準。
當然,作為外行,我們不好評價它的專業(yè)價值。但這部影片卻的的確確讓我們感受到了對邊緣、弱勢群體的關注,讓我們開始在公益的名義下,嘗試讓“孤獨癥”這樣一個“小眾”名詞,開始走進公眾的視野。
在首映式上,李連杰對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也是一名孤獨癥患者的家長,更是這部電影的素材原型田惠平說:“我做到了”!囊馑际钦f,在這部電影開拍之初,李連杰曾經(jīng)表示,將通過他本人的`影響力讓孤獨癥成為公眾議題,讓更多的人知道、關注孤獨癥。的確,如今,他做到了。
撇開電影本身的專業(yè)價值不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從電影呈現(xiàn)的內(nèi)容來看,文章所扮演的孤獨癥患者,更讓我感慨萬千。由于工作原因,我在五年前開始接觸到孤獨癥,——包括這部電影中王大福的現(xiàn)實原型。對于孤獨癥有過很多感性印象,而影片中文章的表現(xiàn),的確可以用“無痕跡表演”來形容。由此,或許已為人父的文章,已不僅僅是一個以青春大男孩示人的“偶像派”演員,而是讓人以“實力派”刮目相看了。
不過,無論是一部電影容量本身的局限性,還是電影本身的娛樂元素,都讓我們對影片所呈現(xiàn)的孤獨癥了解甚微。當然,對于一部電影來說,僅僅讓人知道孤獨癥就夠了。但現(xiàn)實中,很多孤獨癥兒童的處境、權益,很多孤獨癥患兒家庭的磨難,卻又在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繼續(xù)著。正如李連杰在影片中所言,對于長大成人的孤獨癥患者,孤獨癥培訓學校嫌他大,福利院嫌他小,精神病院更不適合他,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能力照顧他,只能流落街頭了。這又何嘗不是對社會弱勢群體關懷及相關福利政策的現(xiàn)實拷問!而就在不久前,安徽就出現(xiàn)了有搬家公司專門上街“收留”無家可歸的智障人群,作為廉價勞動力,為公司賣命。
兩個小時的電影,讓我在思索中度過。走出影院,街上依然是燈火通明、車水馬龍。一部電影傳遞出的信息已然遠遠超過銀幕,甚至超過孤獨癥本身。在當今大和諧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是否也有心靈的和諧響應?用愛和真誠去關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尤其是弱勢群體,或許更是每一個生命的價值和光輝所在。
回家的路上,我以“海洋天堂”為題琢磨了一首詩,以此獻給李連杰、文章等所有為《海洋天堂》這部付出的愛心人士,獻給影中王大福現(xiàn)實原型的偉大母親田惠平女士以及所有孤獨癥患者及其親人們,獻給天下所有為兒女無怨無悔傾身付出的父母們——
海濤波瀾大寫意,
洋灑心情笑塵世。
天空湛藍水漣漪,
堂望星空愛相遞!
海洋天堂觀后感2
《海洋天堂》講述的是一位父親與兒子相依為命的生活,而由李連杰主演的這位父親得了晚期癌癥,兒子卻是不能自己獨立生活的有自閉證,由此,父親就在最后的這幾個月時間里面為兒子今后的生活而做準備,教他如何做飯、搭公交、拖地等等。
兒子大福從小就失去了母愛,并且有自閉證。父親在游泳館工作,而時刻要照顧好大福,由此大福的水性也相當?shù)暮,而父親也只能天天帶著大福在游泳館以便照顧。
影片開頭并描述場景是父親綁住大福和自己兩個人的腳跳下海,并沒有直接進入內(nèi)容,但是在后面的描述中,我們才慢慢知道,原來父親得了癌癥而又沒有再可以照顧好大福的未來生活而做出的無奈選擇,來結束兩個人的生命。同時也是為了大?梢员M早脫離這個世界。但是由于大福非常熟水性,最終沒有結束生命而回到家。從那時候開始,父親就開始為大福找一些接收所、殘疾人學校等等,幾番努力之后,通過校長終于找到了接待所。但是由于大福頭第一天沒有父親在身邊,沒有日常的照顧而變得非常暴燥,同時父親回到家也顯得缺少大福的環(huán)境而失落。然后當天晚上父親就搬去和大福住并安撫大福的暴燥情緒。
父親為了兒子大?芍^費盡心思,引導大福煮雞蛋做飯,教導他如何乘坐公交車,教導他如何學會拖地以求得基本的生存……所以的努力和心思在這位父親身上顯示出來,父親希望在最后有限的時間里面可以安置好大福的未來生活,能夠獨立生存,能夠獨立地生活,那他就沒有什么遺憾的了。這位父親的所作的為讓我們肅然起敬,天下的父親何嘗不是如此?現(xiàn)在細細想想,我父親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女而活的,從我們出生開始,他就開始為我們的未來做好打算,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圍繞我們這些兒女著想。但是我們卻沒有感覺到父親對我們所做的一切,老感覺好像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從而沒有過感激之情,但是我錯了,因為以前一直都沒有考慮父親曾經(jīng)所做的事。就知道自己的世界從來就有這么一個人應該為自己做很多事。《海洋天堂》所想表達的是一位父親所能表現(xiàn)出來的父愛是怎樣的,從而引起我們的思考,給我的感悟很多,劇中的父親面對死亡并沒有感到害怕,而最害怕的是兒子將來的生活該怎么辦?兒子的一生怎么度過?所有的思考,父愛已經(jīng)占據(jù)了他思考的一切。兒子就是他的一切,生命的一切。這樣的一位父親難道不是我們所值得尊敬的嗎?社會在變,唯一不變的是父親的愛,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環(huán)境都是一樣,兒女就是一個中心體,我們身為兒女并沒有完全了解作為父親的心是怎樣的,或者只有等我們也成為了父親的時候才真正感受到父親的愛是怎么樣的。我并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過我自己的父親,因為從小到大我都是在他的教育下所長大的,但是他對我的教育是盡了他所有的能力,他的文化不高,但是他深知,知識能改變改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對于我的教育相當?shù)闹匾暎詴r刻都是關心我的學習。在我印象中,他在我小時候就很兇惡,尤其是在我成績不好的時候。對我非常的嚴格,但是相反他卻給我買很多那些教學的光盤。在我再大一些的時候,他還是不變他的風格,還是按我是小孩子一樣的教育,雖然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但是他已經(jīng)習慣了,我也習慣了。所以我只能做個大小孩子。這就是他的責任,他覺得這是他的義務,是作為一位好父親所必需具備的條件,否則就不算是一位好父親,他經(jīng)常跟我說,只要你能夠讀好書,有個好前途,那就算你以后不回來看看他,他也感到滿足了,他覺得,做好一位父親就是要保證自己的兒女有一個好前途。在他眼中才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父親,F(xiàn)在我讀大學了,我父親為我感到驕傲,在別人面前總愛炫耀一番,因為我是在這個家族中唯一的大學生,而他也會盡他的更大的努力去支持我完成學業(yè)的。在這里我一個小小的插曲,我父親的一位普通的建筑工人,沒有正式的崗位,做的工是最低層的工作,掙錢不容易,很辛苦,但是他卻沒有在我面前表現(xiàn)出來,因為父親不想讓我去擔心他。但是我知道他作為一個建筑工人的辛苦。他經(jīng)常打電話給我,鼓勵我要努力學習。什么時候我都是如實回答他的問題。我不善于表達我的感情,在電話里不懂得關心父親的身體健康。在這里我祝我的父親能夠健康快樂!做為兒子的我會更加努力去學習的,謝謝您!謝謝您給了我一切,我親愛的父親!我為您感到驕傲!!!!
海洋天堂觀后感3
今天上午,我們組織看了《海洋天堂》這部電影。
《海洋天堂》,一個多么美麗的名字,文章是我一直喜歡的演員,喜歡 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演戲是用心在演,很認真很認真的在演,其中這部《海洋天堂》我個人覺得是他最成功的一部電影,他把一個自閉癥患者演活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總會不自覺地覺得他自身就患有自閉癥,當然,這是他完美的演技表現(xiàn)出來的。
看完海洋天堂,對我的觸動也是很強烈的,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電影開始那一幕汪洋大海之上飄蕩著一只船,父親帶著患有自閉癥的兒子坐在船上,之后縱身一躍的剎那嚇到我的,不明所以啊,真是這樣,可是到后來我徹底明白了,他是一位多么偉大的父親。∧鞘嵌鄠ゴ蟮母笎郯。
父親獨自一人把兒子撫養(yǎng)長大,與兒子相依為命。然而此時,父親被確診患晚期癌癥,生命只剩幾個月的時間,如何安置好兒子的生活呢?這不得不成了日夜焦灼父親的心頭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帶著兒子一起離開這個世界,也就是電影開始那一幕鏡頭,沒有想不開,沒有不留戀,只有對兒子的愛,“我走了,大福怎么辦”這是電影里深深打動我的一句話,有誰不愿意讓自己孩子在世上好好的活著呢?可是,作為父親他實在是不愿意讓兒子在世上受苦,這要多大勇氣才能決定和兒子一起離開!這樣的父愛,我折服了!
可是上天總是在開一個又一個的玩笑,沒想到,居然沒死成,那么就堅強的.讓兒子活下去吧!父親開始為大福找一些接待所、殘疾人學校等,幾番努力后,通過校長終于找到了招待所,但是由于大福頭第一天沒有父親在身邊,沒有日常的照顧而變得非常暴燥,同時父親回到家也顯得缺少大福的環(huán)境而失落。然后當天晚上父親就搬去和大福住并安撫大福的暴燥情緒。
孤獨癥的孩子是很難溝通的,你跟他說話,他往往就像是沒聽到一樣,他們好像只是活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父親每教他一樣能力,都要費很大的勁。有一次父親要教大福坐公交車,大福聽到售票員報站,卻不會回應。父親就在家里模擬坐車的情景教他:“上東路到了,有沒有人下車啊?前門有沒有?后門有沒有???”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大福還是沒有反應,父親就扳著大福的頭,對著他的眼睛說:“別人不看著你,也是在問你呢!”終于,大福能響亮的答應:“我下!”了。那一刻,父親笑了,大福笑了,我也由衷的為大福高興,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大福歡呼!
父親不但耐心的教會大福煮蛋、穿脫-衣服、分類放衣服等各種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教會他如何拖地,讓他在海洋館有一份糊口的工作,減少對這個社會的負擔。在教大福拖地時,大?傄矊W不會,父親第一次發(fā)火了。兒子默默的坐在一旁,抽泣起來。父親心里也很難過,抱住兒子的肩膀,淚也快流出,還堅強的安慰大福:“沒關系,我們慢慢來!??”那一刻,再堅強的男子漢也不由動容!
為了讓兒子獨立生活,開始教兒子用錢做飯,坐公交車,為海洋館清潔打工,他一遍一遍的教著“笨”兒子,沒有一點不耐煩。為了讓兒子適應沒有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扮成海龜,冒著生命危險陪兒子游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變”成了海龜,一直陪著兒子。
當我看著在父親墳前蜷縮著身體,用手指觸摸溫暖的陽光時,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在看到大福自己脫衣服,自己上下車,乖乖的把電視上的小狗拿掉,一步一步認認真真的拖地,自己煮蛋的時候,眼淚再也無法抑制。這些事,從此都是大福一個人做了。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大福伏在海龜?shù)谋成,就像以前伏在父親的背上一樣。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一直在想這 是一種怎樣的父愛呢?父愛到底有多濃烈?到底有多無私?到底有多偉大 呢?其實我們的父母不比電影里的那個父親愛我們的少!我們應該學會去感知,去感恩,去愛他們,他們給過我們太多太多,他們有著太偉大的心,我們要懂得。
海洋天堂觀后感4
“穿過河流是海洋,
穿過海洋是遠方,
站在心的方向,
張開愛的翅膀!
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海洋天堂》,想到那如海洋般深闊的父愛。影片《海洋天堂》主要是講述一個患有孤獨癥的孩子大福,他的母親早逝,于是他和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墒窃谒21歲的那一年,他的父親查出自己肝癌晚期,于是父親便開始努力地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生活自理,還不斷地幫他找一個自己死后可以有人照顧的地方。
大福他并不孤獨,他的身邊有很多有愛心的人在幫助他。一個馬戲團的小丑給了大?鞓罚⒔趟与娫。福利院的老師義務給他居住的地方。他的鄰居時常給與他們父子倆幫助。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他的父親,他怕自己死后兒子會更加孤獨,于是自己做了一個海龜殼,背著和兒子游泳,讓兒子以為自己是一只海龜,不會因為自己離開他而更加傷心孤獨。
我和媽媽一邊看一邊哭,為大福的不幸更為他爸爸的那份濃濃的愛而感動,爸爸那種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保護兒子,分分秒秒為兒子著想,給孩子一個精神上的依托。我想到了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有多少人真正的為殘疾兒童著想?有多少人在實施“我為人人”的高尚行為?片中父親把孩子托給孤兒院,孤兒院嫌他大,送到敬老院,又嫌他小。沒有一個地方能接受他這樣的病人。父親不得不自己照顧孩子,直至自己患病死去。
想到這里,我又一次被那濃濃的父愛打動,我們一定要珍惜和父母所處的時光,還要學會獨立不要讓父母擔心。長大后為社會貢獻力量,尤其是對殘疾人要多關心,讓整個社會都變成愛的天堂!
《海洋天堂》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位父親和他的患有孤獨癥的兒子大福的故事。父親由李連杰扮演,是武打王子李連杰主演的第一部文戲。
以前我和學生一起看了這部電影,深受感動。電影中的父親本來準備六十歲退休攢夠了錢好好照顧兒子一輩子,可是天不遂人愿,被醫(yī)院檢查出肝癌晚期。父親強忍著痛苦,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兒子大福。于是他不僅奔波各地,尋找到接收兒子的地方,自己離開以后讓兒子仍然有飯吃,有人照顧;還教給大福各種生活的基本能力,讓他能更獨立的活下去,減少對別人的.拖累和麻煩。
孤獨癥的孩子是很難溝通的,你跟他說話,他往往就像是沒聽到一樣,他們好像只是活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父親每教他一樣能力,都要費很大的勁。有一次父親要教大福坐公交車,大福聽到售票員報站,卻不會回應。父親就在家里模擬坐車的情景教他:“上東路到了,有沒有人下車啊?前門有沒有?后門有沒有?……”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大福還是沒有反應,父親就扳著大福的頭,對著他的眼睛說:“別人不看著你,也是在問你呢!”終于,大福能響亮的答應:“我下!”了。那一刻,父親笑了,大福笑了,我也由衷的為大福高興,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大福歡呼!
父親不但耐心的教會大福煮蛋、穿脫衣服、分類放衣服等各種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教會他如何拖地,讓他在海洋館有一份糊口的工作,減少對這個社會的負擔。在教大福拖地時,大福總也學不會,父親第一次發(fā)火了。兒子默默的坐在一旁,抽泣起來。父親心里也很難過,抱住兒子的肩膀,淚也快流出,還堅強的安慰大福:“沒關系,我們慢慢來!……”那一刻,再堅強的男子漢也不由動容!
最感人的情節(jié),全劇的最高潮出現(xiàn)在最后,父親預感到自己時日不多,在為兒子安排好生活上的一切之后,還做了一件連心思最細密的女人恐怕也想不到的事情。兒子從小跟隨在海洋館上班的父親在海洋館里玩,最喜歡游泳,那里的熱帶魚、海豚、海龜都是他的好伙伴。父親就做了一個龜背,綁在自己身上和兒子一起在水里游,并告訴兒子:自己過兩天就會變成那只大海龜,看見那只海龜就是看見了父親,并和兒子做各種海龜?shù)挠螒,讓兒子加深對海龜(shù)母星椤?/p>
父親還是離開了!兒子的生活似乎沒有改變,但是當兒子熟練的穿好衣服、煮雞蛋、坐車、下車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影子;當兒子在海洋館認真的拖地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影子;當兒子在水里游泳,抱住那只大海龜?shù)臅r候,我們更看到了父親的一顆心。
海洋天堂觀后感5
如果單從故事上來看,《海洋天堂》應該是一部典型的通俗。阂粋身患絕癥的父親,自知時日無多,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患有孤獨癥的兒子照料好。而這個患有孤獨癥因此無法自理生活的兒子,因為已經(jīng)成年,所以他和父親都尷尬地陷入了這個社會保障體系的空白處。
毫無疑問,僅僅憑借這個故事,相信很多觀眾的眼眶就已經(jīng)開始濕潤。這個故事集合了太多的催淚通俗劇的因素:死亡、親情、絕望,以及若有若無的希望。只要稍微煽情一點點,這個故事就能拍成《爸爸再愛我一次》,觀眾無論男女老少,只要進了電影院就一定會被這個淚彈擊中,哭到撕心裂肺。
但是本片編劇和導演薛曉路并沒有讓自己陷入到這個明顯的誘惑之中,她用一種明顯的克制態(tài)度,在影片諸多可以催淚的細節(jié)上,都作了淡化處理,沒有用電影技巧來控制觀眾情緒,而是讓觀眾完全憑借自己的觀影感受對自己的情感判斷做出了選擇。對于這樣的一個題材,導演薛曉路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和處理,從藝術上來說是一個值得尊重的態(tài)度。雖然從市場角度來說,這種反通俗劇的處理方式會讓本片損失票房,但對于本片的主題和孤獨癥患者以及他們的親人來說,這種淡淡的關照可能更符合導演本人對這個故事的意圖。
本片編劇和導演薛曉璐是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老師,同時她還是一個參與幫助孤獨癥患者公益活動十多年的志愿者。正是因為她的這種生活經(jīng)歷和背景,所以《海洋天堂》這部電影中所有涉及孤獨癥患者的細節(jié)都如同紀錄片般真實。也正是因為這個公益性的故事主題,本片才能請到李連杰這樣的電影明星,以及許多幕后電影工作人員不計報酬地參與到了這部電影中。據(jù)說《海洋天堂》的制作成本不超過一千萬人民幣,而除了李連杰、文章、桂綸鎂主演外,幕后工作人員還有杜可風(攝影)、奚仲文(美術)、久石讓(作曲)、張叔平(剪輯)等人。
以這樣的故事主題和這樣的制作團隊來說,把《海洋天堂》拍成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并不困難。但是,這部電影就在這樣的一個主題之前面臨著另一個選擇:這部電影是為導演而拍還是為觀眾而拍?
為觀眾而拍,就要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費訴求,通俗點說就是要滿足觀眾進電影院大哭一場的欲望。但是為了做到這一點,足夠煽情的電影技巧和敘事方式就必不可少。對于本片導演來說,可能正是因為她對孤獨癥患者的了解,以及她對相關公益事業(yè)的參與程度,決定了她無法采取這種方式來表現(xiàn)這樣一個主題。
因為將真實生活中的痛苦作為電影觀眾消費的元素,是一個在道德和技術上都非常兩難的決定。如果《海洋天堂》是一部紀錄片,這種道德模糊地帶的抉擇會容易很多,因為紀錄片拍攝的是真實的人物和真實的生活,不去傷害被拍攝對象是一個基本的紀錄片道德底線。在這樣的一個準則之下,如何處理片中的人物關系和生活細節(jié),導演可能很容易就做出自己的選擇。
但是現(xiàn)在的《海洋天堂》是一部虛構的劇情片,而且是一個商業(yè)投資行為,除非投資者對本片的'市場回報并無所求,否則導演還要面臨劇情片導演所要肩負起的責任:謀取票房。對于這樣的一個題材來說,之前已經(jīng)有許多商業(yè)類型片做出了示范,對于一個成熟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來說,如何有效地運用電影敘事手段來影響觀眾的觀影情緒也并非難事。但《海洋天堂》最后還是選擇了一種克制的敘事手法,在許多關鍵場次的描寫刻畫上,都采取了相對冷靜的客觀視角,用拉開距離的方式,表達出導演本人對于孤獨癥患者以及親人們的尊重。
當然,這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必然要付出損害商業(yè)性的代價。作為一部李連杰主演的情感類型電影,李連杰在本片中做出了足夠精彩的表演,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超越了表演而融合進了他自己的人生感悟。本片的其他演員如文章、桂綸鎂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所有電影元素也都在國產(chǎn)中低成本電影做到了相當品質。這樣一部真情實感、品質上佳的電影,最后在市場上面臨的卻是觀眾相對的冷淡。這和本片采取的敘事策略有一定的關系,因為這種在通俗劇軀體之下包裹著文藝之心的電影,對于大多數(shù)只想來電影院做一次娛樂消費的觀眾來說,無疑有著一定的距離。
但即使是這樣,《海洋天堂》對于導演一直在強調(diào)的“公益性”也起到了足夠大的幫助。如果這個故事有生活原型,如果最終以紀錄片的方式來拍攝,這部電影給觀眾所能帶來的力量和情感沖擊,無疑會更加強大。但是如果這是一部紀錄片,又有多少人最終能夠看到它呢?
今年出現(xiàn)了好幾部關注普通人生活與情感的電影,如蔣雯麗導演的《我們天上見》,岸西導演的《月滿軒尼詩》,以及羅啟銳導演的《歲月神偷》,現(xiàn)在又有一部《海洋天堂》。它們都將視角轉向了普通人有笑有淚的平凡生活。對于長期以來一直刻意漠視現(xiàn)實的國產(chǎn)電影來說,這種積極的轉變是我們應該給予鼓勵的。對于一個正在逐步擴大的電影市場來說,各種飛天遁地爆炸追車的大片可能是大部分觀眾所喜聞樂見的,但如果市場上只有這種一味講究感官刺激追求最大商業(yè)利益的影片,對于另一部分已經(jīng)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忽視的觀眾來說,則是不公平的。希望《海洋天堂》最終能夠在市場上獲得一個相對令人滿意的票房成績,這樣我們作為觀眾才有希望繼續(xù)看到類似影片的出現(xiàn)。
我常說,有什么樣的觀眾就有什么樣的電影。你作為一個觀眾,你現(xiàn)在就可以用你手中的電影票做出自己的選擇。
【海洋天堂觀后感】相關文章:
海洋天堂觀后感10-12
《海洋天堂》觀后感06-29
海洋天堂觀后感15篇06-27
《天堂的孩子》觀后感08-12
天堂午餐觀后感06-06
《天堂的張望》觀后感07-31
《天堂回信》觀后感08-18
天堂的孩子觀后感08-18
《海洋》觀后感10-13
《聽見天堂》觀后感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