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危崖奇壩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危崖奇壩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危崖奇壩觀后感1
南河道社區(qū)接到中街辦事處轉發(fā)的中國地震局的函件,組織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部分群眾即時觀看了cctv10《地理中國》科教片危崖奇壩。
教育片跟隨地震工作者探險的腳步,一步步揭示了云南永勝縣紅石崖和三川壩的形成過程,位于程海地震帶末端的紅石崖地區(qū),受到地質應力的作用,以大地震的形式釋放能量,改變了當?shù)氐纳酱ǖ孛玻糠质屹|地表塌陷形成巨型天坑,并在天坑周圍產生駭人的`地裂縫,也就是片中所說的“鬼門關”,另一部分下沉,地表徑流變得豐富,形成水草茂盛的三川壩。
現(xiàn)在作為國家地震遺址的紅石崖,成為認知地震危害和學習地震相關知識的教育基地,時刻警示者人們:努力學習和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常識,認真研究學習地震在改變山川地貌的同時,給我們人類生存發(fā)展帶來巨大副作用。教育人們,積極探索,積極預防,爭取在災害到來的時候,將損失降到最低。
危崖奇壩觀后感2
2021年5月12日下午,我們社區(qū)全體工作人員在黨員活動室一起觀看了科教片《危崖奇壩》。通過云南高級工程師王晉南的講解,我們了解了在云南省西北部的茫茫群山中,有一句諺語流傳了上千年“陰陽界、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是對于古時發(fā)生7.8級地震形成今天的地質地貌的真實寫照。
這部科教片在警示我們地震災害給我們社會文明進步帶來的副作用,所以大家要做到防范于未然,要更好的.把預防工作做在災害到來之前,這些遺址時刻在給現(xiàn)在的我們敲響警鐘!
危崖奇壩觀后感3
2021年5月12日是全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為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外國語實驗小學積極落實上級文件精神,通過微信平臺通知學生家長,讓學生在家收看科教專題片《危崖奇壩》。
《危崖奇壩》是由中國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平安中國”防災宣導系列公益活動組委會與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lián)合拍攝的科教專題片,將于5月12日、5月13日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地理中國》欄目播出。觀看此片,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和防震減災能力。
學校歷來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圍繞防震減災還將開展一系列活動:召開一次防震減災會議,組織一次應急疏散演練、觀看一部涉及災害的科教專題片,通過宣傳欄向學生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召開班會學習地震時如何進行自我保護、預防和避震的常識和技能,力求達到讓學生在面對災難時臨危不亂,用科學的`方法保護自己,解救自己,幫助他人的效果。
【危崖奇壩觀后感】相關文章:
《黃山奇松》教案10-09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0-14
黃山奇松教學設計05-26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0-20
奇思妙想小學作文07-31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精選]10-28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9-04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3-12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8-06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