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500字 推薦度:
-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 推薦度:
-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吧,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顆顆從臉頰劃過,此時此刻,我心里贊嘆著:《唐山大地震》震得并不是地面,而是人們的心!
“只能救一個!边@句看似普通的話讓元妮不知怎么辦,手心手背都是肉!“救弟弟”無奈之下,元妮只好選擇兒子。這句簡簡單單的話刻在了姐姐王登的'心里。
王登后來被解放軍所救,但心靈受到了無比大的創(chuàng)傷,父親死了,母親為了弟弟放棄了她,她長大后不愿意去找自己的親生母親,她恨她的親生母親。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王登不顧生命危險,跟隨醫(yī)療隊來到汶川,偶然聽見弟弟王達跟別人講述母親這三十二年怎么過的:原來母親一直住在老房子里,不肯搬離,她總是念叨著:“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我對不起你爸和你姐。 彼艿芡踹_回了家,才知道,弟弟每年上學要買書,母親都買了兩份。王登跪在了母親面前,“對……對不起!”王登哭得泣不成聲,她的親生母親也失聲痛哭起來,“32——32……年!”王登的母親說道。
看到這是我早已淚流滿面,是呀,整整32年。我相信,王登的親生父親一定很高興,過了32年,王登恨了32年,她的母親懺悔了32年!母女的心結(jié)終于解開了!我心里想:她的母親當初也是迫不得已,一塊水泥板壓著兩孩子,翹著頭就壓到姐姐那,翹著頭就壓到弟弟那,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是沒辦法呀!王登的感受我也明白,她恨她的母親,覺得母親偏愛弟弟。
我覺得元妮是無奈的,當母親的有什么辦法?我覺得王登有些過分了點,再怎么樣,也是母親啊!
再怎么樣,親人永遠是親人。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歷史是被用來遺忘和篡改的。雖然《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沒有讓我感受到足夠大的歷史真實,但在基本的感性觀賞之后,稍微動用理性便只感覺到足夠的主旋律的虛情假意……
故事很簡單,記錄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經(jīng)歷。父親為救母親葬身在倒塌的樓下,母親為救砸在同一塊樓板下的一對兒女作出人生最艱難的選擇!熬鹊艿堋边@三個字,讓母親忍受了32年的痛苦與折磨。也讓壓在樓板下的小女孩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親32年。本以為已經(jīng)死了的小女孩奇跡般的活了,并被好心人收養(yǎng),然而已經(jīng)記事的她,無法釋懷母親的做法,多年來不回唐山認親。
2008年5.12汶川地震,在救援現(xiàn)場,姐弟相認,已經(jīng)身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親,不忍看到救援人員再次受傷,而忍痛鋸斷女兒雙腿的一幕,終于理解了自己的母親。當女兒在父親的遺像前,看見母親為她洗干凈鎮(zhèn)在水里的西紅柿后,我的眼淚又已經(jīng)開始止不住了,之后,母親向女兒下跪懺悔,說出32年來自己一直在向她贖罪,女兒終于原諒母親,
當母親說出“救弟弟”的三個字時,我不由自主的.說出了“哼,原來她也重男輕女。天下的媽媽都一個樣。”以前,家里有什么事都不需要我?guī)兔ΑS惺裁春贸缘募胰丝偸堑谝粋想到我。直到弟弟出現(xiàn)后,一切都變了。媽媽開始吩咐我做好多事情。有好吃的都是先讓弟弟選,先讓弟弟吃,然后才想到我。
我沒有繼續(xù)看下去,當我再回來時,看到的是母女跪在一起的場面。我覺得好奇就從新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
原來,是我想錯了。母親的偉大,是無法形容的,在一些困難的快擇面前,無論他們做的對與否,我們都要原諒他們,因為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下了陣暴雨,像是在廢墟中大聲喊叫親人名字的聲音。
在今天的語文晚自習上,我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廢墟中振撼人心的場景,也讓我們都流下了悲痛的淚水,最讓我心酸的畫面是:母親在最后斷然決定救兒子,當她的女兒聽到后,心涼了。在這個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是愛她的孩子的,但是,因為他們說只能救一個時,哭著求他們把兩個孩子都救出來,很讓人心酸的畫面。
也許在當她看見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邊時,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單吧,畢竟,她是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里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三十二年守著廢墟過兒子。”——心靈的廢墟上,我們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盡管曾經(jīng)的創(chuàng)傷無法讓生命變得完整,我們卻看到他們依然懷揣著希望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許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燒紙時她都會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單的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愛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親人永遠是親人,就算陰陽兩隔,也是至親的人!
“沒了,才知道生命叫沒了。”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時所說的話。是由這一次的地震,而觸一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因為有了這種愛,才會讓世界變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內(nèi)心深處依舊懷念著那段從前的時光,但是卻一去不復(fù)返……
“我不是想不起來,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時候?qū)ψ约旱酿B(yǎng)父說了這一句話。是的,有些東西是不遠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輩子忘掉。
災(zāi)難的颶風過后,唯一留下的就是親情。就好像這些光亮,是支撐著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放暑假了,學校推薦要看幾部電影,其中包括《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早就聽說過這部經(jīng)典電影了,正好借此機會一睹它的風采。
電影首先介紹了一個雖然不富有,但是充滿了溫馨的普通家庭。影片中的姐姐總覺得爸爸、媽媽偏心弟弟。后來地震了,爸爸先遇難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一塊板下,只能選擇救一個,另一個必需得死,母親在萬般無奈下選擇了弟弟,姐姐在石板下偷偷流下了眼淚。后來姐姐死里逃生,被解放軍夫婦領(lǐng)養(yǎng),活了下來,卻因為心中的那片陰影,讓她變得沉默寡言,她不能原諒自己的母親,長大后和一個外國人結(jié)婚,遠離了唐山,生活在加拿大。弟弟也長大了,并成了母親的脊梁。在許多年以后,汶川地震了,兄妹倆共同奔赴汶川,在搜救工作中相遇,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在自然的災(zāi)害面前,人類顯得多么渺小;而在團結(jié)起來的人們面前,災(zāi)難又顯得多么不堪一擊?v觀整部電影,讓我深深地知道:親情是永遠無法改變的,只有親情,永遠不會背叛你,是你心靈的港灣。親情就像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就像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停泊,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這部片子讓我明白了,現(xiàn)在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有溫暖的家庭,還有祖國這個大家庭。如今有很多人因為一點小事就想不開,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我想他們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看看地震中的人們是多么的想活下來,他們對生命的渴望、堅持和珍惜是我們每一個人應(yīng)該學習的。同時,我也明白了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是多么的重要。如果當時有現(xiàn)在這么先進的設(shè)備,死亡的人數(shù)會不會減少一點?那位母親會不會就不要進行那么痛心的選擇?會不會讓更少的'人受到心靈與肉體的傷害呢?我想我們應(yīng)該努力的活著,因為只有努力,才會活的精彩,活的成功!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珍惜親情,好好的活著,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昨天,我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電影頻道播放的<<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
1976年的唐山。父親,母親,還有一對龍鳳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四口之家,過著平安的生活。一天夜里,一場大地震突然來臨。方登和方達兩個孩子被一塊厚重的水泥板子壓住了。救援人員試圖搶救他們,由于只能用撬棍,救一個,另一個就會被壓死。母親希望兩個都救,由于時間緊迫,這是不可能的事。母親最后決定救弟弟。幸運的'是,姐姐居然沒死,醒了過來,從死人堆里走了出來。后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收養(yǎng)。姐姐不明白為什么要救弟弟,十分恨她媽媽。盡管知道她的家人的'名字和地址,但她一直沒有聯(lián)系。
三十二年后,汶川發(fā)生更大的地震。經(jīng)過大地震方登和許多的唐山人一樣,參加了救援的隊伍,盡管那時她已移居到了加拿大。方登遇到一對母女,女兒的一條腿被壓住了。救援人員試圖救她,但是,要救她女兒就得把廢墟中間拆掉,在搶救過程中,已經(jīng)犧牲了搶險隊員。繼續(xù)這樣做,對女兒和搶險人員都有危險,母親決定截肢。當母親見到女兒失去一只腿后,悲痛欲絕。姐姐方登看到那個母親傷心的樣子,也了解了她媽媽當年的心情。世界很小,在地震救援的時候,方登見到了32年未見的弟弟方達。從方達與別人的交談中,也知道了母親這些年因為放棄救他所受的心靈的煎熬。后來也看到為她立的“墓”里母親為方登買的一本本的課本,更是體會到了媽媽痛苦的心情。
這部電影體現(xiàn)了母子(女)之間的親情。每個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兒子(女兒)的。但是,有時候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決定。比如說,在戰(zhàn)爭期間,母親不得不把孩子送去當兵。為了保家衛(wèi)國,有時候不得不做出犧牲。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跟我最愛的人說聲“我愛你”,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為不說的理由。
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著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做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對個體而言,對親人而言,對愛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
雖然有句話說出來,肯定會顯得冷漠,但事實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二十四萬多條生命被吞噬,除了對心懷大愛,趕赴現(xiàn)場用生命之力所能及的力量來施以救援的人們會產(chǎn)生永遠的痛之外,對那些在相鄰城市里生活著的人們來說,只是一時間的震憾和悲憐,除過當時努力提供有限的幫助之外,事后,大多數(shù)個體的生活其實與此再無掛牽;對于那些距離更遠一點的人們,二十四萬多條生命的消隕,不過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傷嘆的大事故。
《大地震》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不變的永恒。一個人能夠傷得了的人僅僅是真正無私愛他的人們(當然罪惡的一類除外)。
《大地震》也讓我理解,現(xiàn)代的好些“愛情”,為何可以隨手而棄,因為好些人以為愛可以輕易得到,或者感覺自己喜歡的比比皆是當然也可以隨手拈來,可悲的是,他們不知道有一種愛暗藏于平靜的生活中,有一種愛叫無可替代,有一愛叫牽心動魂,有一種愛是用生命來譜寫的。
唯有理解了生命之輕與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艱辛,才能夠明白一顆心一旦傷了將是不可彌補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執(zhí)著于自己的愛情。
有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之所以會觀看這部電影,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受到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響。如果不是知道了汶川大地震,那么我恐怕也不會了解到我們國家建國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那么一次的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在1976年7月28日的時候發(fā)生的,短短幾十秒的時間,就讓這座擁有數(shù)百萬人口的工業(yè)城市瞬間崩塌。在電影的開頭其實就已經(jīng)為這次地震埋下了伏筆,我們都知道在災(zāi)難發(fā)生前,動物們對災(zāi)難到到臨是有敏銳直覺的。
影片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坐在卡車里的三個人,能夠看到密密麻麻的蜻蜓從他們車窗前飛過。其實這就是地震發(fā)生之前的現(xiàn)象,它預(yù)示著這里即將發(fā)生一場大災(zāi)難可是并沒有引起人們的警覺。在凌晨3:42的時候,地震來臨,等到人們醒來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所在的.地方成為了一片廢墟。在影片里面,有一對姐弟被困在坍塌的樓房里面。他們的父親母親準備去營救,可是父親拉住了母親讓她不要沖進去,自己到了危樓里面卻是再也沒有回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只能做出最艱難的一種選擇,只能營救一個孩子。年輕人的母親最后做出了救出兒子的決定,可是這也成為女兒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疼痛。
在片尾的時候,這家人又因為一次地震而再次相遇。汶川地震發(fā)生以后,姐姐和弟弟都來到災(zāi)區(qū)進行救災(zāi)。見到自己的母親后,女兒心中依舊非常埋怨,可是見到墓地中的課本時還是和母親抱在了一起?赐赀@部影片之后心中感受頗多,而且心情久久不能平復(fù)。這部電影很好的詮釋了地震無情人間有情,我為自己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下而感到幸福。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昨天,我們?nèi)胰ル娪霸盒蕾p了馮小剛導(dǎo)演的《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震撼了全場觀眾的心。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讓全場觀眾為之動容。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的一個傍晚,唐山發(fā)生了大地震。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不管怎么辦,都只能救一個,情急這下,元妮選擇了救體弱多病的弟弟……弟弟救活了,方登被放到了已死去的爸爸旁,但方登并沒有死,而是被一對軍人夫婦收養(yǎng)了。
但方登并沒有從傷痛的陰影里走出來,她對母親懷恨在心,一直不想回家。在一次救援中,她偶然碰到了弟弟,才知道母親一直沒有忘記自己,于是和弟弟回到老家。幾個經(jīng)歷了生死之旅的親人終于團聚在了一起?赐赀@部電影,我的心像蕩漾的春水久久不能平靜。縱使地震多么嚴重,中國人民總會團結(jié)起來,齊心協(xié)力抵抗大地震。這也驗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
地震再大,也打不破中國這個大家庭!從這部電影中,我也感受到那濃濃的'親情,方大強為了救兩個孩子,奮不顧身地跑入危樓;元妮在震后不顧身上的傷痛,毅然進入廢墟尋找孩子……親情的力量是強大的,為了自己的骨肉甚至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親情是無私的,為了孩子可以盡一切力量而不求回報,親情是最偉大的!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欠父母許許多多。以后,我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多分擔一些,讓父母少操心一些。這讓我又想起了一首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這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聽人說過這場電影,可我一向沒有時刻去看。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我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大屏幕,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這部電影的主要資料是: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們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災(zāi)難卻降臨在她們頭上——大地震發(fā)生了!短短幾秒鐘的時刻,美麗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位母親本來準備沖進去救他們兩個,但是,她的丈夫拉開了她,自己沖進去了,喪了命。此時此刻,她的女兒和兒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端,板上壓了重重的石頭。救援人員問這位母親:“他們兩個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位母親面臨著生命的抉擇,最終選取救弟弟。本來這個女孩已經(jīng)沒有活下去的期望了,但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當她被救援人員救出的時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認媽媽和弟弟。為什么呢?正因她發(fā)自內(nèi)心的恨媽媽,恨媽媽當初沒有選取救他。
看到那里,我淚流滿面。如果是我,我也會救弟弟。正因他小,抵抗力不強。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明白那位母親當時的情緒,那么痛苦的抉擇就像鋒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親的心。當時如果不做選取,兩個孩子都會失去生命。那位母親抱著女兒“尸體”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久久在我耳邊回蕩。
在汶川大地震時,女兒最后明白了母親。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得了: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也許有時會做一些不得已的選取,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始終是為我們好。我們要支持他們,明白他們,愛他們!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唐山大地震》是馮小剛導(dǎo)演的電影,我對馮小剛的電影有種特殊的好感,加上這個地震的題材,再者它的高票房也更讓我好奇。所以抱著這樣的心情我看了這部電影。
先說它的地震畫面,雖然聽很多人說,那個畫面很真實,但給我感覺卻是不怎么真實。或許高科技過了,一開始我也會以為這個電影會大篇幅展現(xiàn)地震的場面,但結(jié)果讓我很滿意,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也許有一點點的不足吧!但從另一方面我很佩服中國電影的科技發(fā)展,以前看慣了好萊塢的高科技場面,再來看看中國的,也許更加希望它更好!前途光明!
再說電影的情節(jié),電影從唐山的一個小家庭的生活開始,兩個雙胞胎姐弟方登,方達,因為地震,媽媽必須做出選擇。媽媽說:“救弟弟!”這句話觸動著方登的心,讓她三十二年糾結(jié)著。這個電影把親情演繹的淋漓盡致,最后母親向方登下跪的那一刻,我哭了!這個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催淚大片,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我也不例外!我只從看電影的.感情說,我覺得這是個情節(jié)不錯的電影,內(nèi)容豐滿,讓觀眾的心被主人公后來的命運牽絆著。最后一跪,讓觀眾情不自禁流下淚來。
最后說的是這個電影的演員,徐帆是母親的扮演者,可以說她把一個母親演繹的深入人心,只能說馮小剛太明智了,選了這么一個好的演員,為這個電影添了不少彩,尤其是最后一跪,那真情流露,我想徐帆也被自己感動了,因為感動了很多人。還有扮演小方登的小演員,那神情,惹人憐惜,《唐山大地震》的宣傳海報用這個小演員做了主角,足見馮小剛對這個小女孩的器重,不過他的決定是對的。
總的來說,這個是個不錯的電影,應(yīng)該也可以說它也有一些不足點,但那不影響它的光芒。祝馮小剛的電影越拍越好!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今天放假,沒事搜了“唐山大地震”來看,一句話震撼匪淺!
我首先承認我為之流淚了。我不知道要寫什么,或者是凌亂的思緒,但是我已經(jīng)很久沒這么感動了。
與其說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帶來的震撼,倒不如說是那厚重的母愛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總是和媽媽吵嘴,吵后就后悔,媽媽說沒關(guān)系,天底下哪有母親會對子女記仇的呢,我不信這句話,但是看了方凳和劇中母親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這份真愛。
唐山大地震距離我們太遠,因為那時還沒我們的生命。只記得汶川地震時,我整整一個月都沒精神,沒和任何人爭吵過半句,因為我覺得生命能得以延續(xù),就已經(jīng)是萬幸了,還有什么好爭好強的呢。感謝那次地震給我?guī)淼男撵`洗禮。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認識。
同時,也讓我對自然災(zāi)害有了更多的懼怕感,不是怕對自己帶來的.什么,而是怕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等等帶來災(zāi)難,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來了場泥石流災(zāi)害,奪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為之傷悲。然而就是那讓我痛斥的天災(zāi)時,我兒子誕生了,就是國家設(shè)為哀悼日的8月15日,這為我?guī)砟蟮男腋:统删透;蛟S這一切都是天意。我只能說我對生活更加熱愛了。
地震,洪澇,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驗人民的經(jīng)歷,僅是經(jīng)歷而已,再大的災(zāi)難總將成為歷史,大愛無疆,奉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曾經(jīng)我是不以為然的,以為是用來安慰人的話,而今我深信不疑。沒有奉獻和愛心,劇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對母愛的重新認識的機會。
這部電影,同時在有限的生命這個課題上也充分表露,我不知道該如何寫,但是知道我會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對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下了陣暴雨,像是在廢墟中大聲喊叫親人名字的聲音。
在今日的語文晚自習上,我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廢墟中振撼人心的場景,也讓我們都流下了悲痛的淚水,最讓我心酸的畫面是:母親在最終斷然決定救兒子,當她的女兒聽到后,心涼了。在這個場景中,我們能夠看到母親是愛她的孩子的,可是,因為他們說只能救一個時,哭著求他們把兩個孩子都救出來,很讓人心酸的畫面。
也許在當她看見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邊時,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單吧,畢竟,她是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里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三十二年守著廢墟過兒子。”——心靈的廢墟上,我們看到一座叫做期望的城,盡管以往的創(chuàng)傷無法讓生命變得完整,我們卻看到他們依然懷揣著期望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許多年后,元妮一向不愿搬家,每次燒紙時她都會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單的'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愛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親人永遠是親人,就算陰陽兩隔,也是至親的人!
“沒了,才明白生命叫沒了!边@是元妮在她最終悔時所說的話。是由這一次的地震,而觸一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因為有了這種愛,才會讓世界變得愈加完美,也看出了,元妮在內(nèi)心深處依舊懷念著那段從前的時光,可是卻一去不復(fù)返……
“我不是想不起來,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終的時候?qū)ψ晕业酿B(yǎng)父說了這一句話。是的,有些東西是不遠想起的,但并不代表能夠一輩子忘掉。
災(zāi)難的颶風過后,唯一留下的就是親情。就好像這些光亮,是支撐著他們活下去的期望和勇氣。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前幾個星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1976年,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強經(jīng)常出門在外,好不容易回來一次。爸爸每一次回家,姐弟倆都特別高興。7月的一個傍晚,方大強回到了自己的`家,兩個孩子已經(jīng)在家中睡下了。在小區(qū)外的馬路上,方大強和元妮躲在卡車上親熱,突然——地震了。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
震后,元妮獨自撫養(yǎng)著兒子,選擇堅強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lǐng)養(yǎng),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正由于地震時,母親選擇了弟弟,而放棄了方登。方登從聽到放棄她開始就對母親懷有一種恨。
方登的養(yǎng)母去世后,方登也因為懷孕而退學。從此,與養(yǎng)父也多年沒有聯(lián)系。直到一年春節(jié),她領(lǐng)著女兒回到養(yǎng)父的家中。養(yǎng)父對于方登多年與他不聯(lián)系,而感到擔心和生氣,并告訴她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這一晃到了2008年,她在國外結(jié)婚并定居,一天她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了中國四川汶川地震,決定作為志愿者回到中國參加救援。
她在參加救援的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并同弟弟一起回到母親的家。母親對于當年因救弟弟而舍棄她而感到內(nèi)疚。方登也因雖然活著卻多年不與母親聯(lián)系而感到羞愧。母女兩個的恩怨也就此了解。
看完了這部影片后,我被這偉大的親情深深地震撼了,有時就連我也沒有這么偉大的親情,我和影院里的每位人都是眼睛紅紅的出去的。我一邊走還一邊想,他們是多么的偉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有一種情,叫親情;有一種愛,叫母愛。
一場無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變成了一家兩口,但那位母親還不知自己的女兒被一位解放軍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陰影,因為在她和她弟弟之間,她的母親選擇了弟弟女孩長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終于理解了自己的母親。
在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記得三個字,也是讓她徹底絕望的三個字:救弟弟。對于她,這樣的選擇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連生的希望都不給她留下。
小女孩獲救后,也許他對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許,是一定。然而她的母親也在為失去她而痛苦。對于這位母親,她得到兩條命的喜悅,也掩蓋不了失去一條命的痛苦。當初在選擇時,他曾央求過:兩個都救。這說明,他同樣不想失去女兒。只不過條件不允許罷了。我們也再也沒有理由去責怪那位母親的偏心。
在女兒前去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了挽救她女兒的生命,竟選擇了鋸掉她女兒的腿,而真正據(jù)掉后,她的母親卻又哭著喊要她女兒的腿。在這位母親選擇后,女兒問:“你不怕你女兒將來恨你?”她說:“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輕松的四個字,卻是經(jīng)過多少思想斗爭后得到的?她為了換回女兒的生命,寧愿讓自己養(yǎng)大的女兒恨自己。
這時,女兒似乎明白了,母親也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救弟弟,她說出這三個字,經(jīng)過的思想斗爭也不比那位母親少,她應(yīng)該原諒她母親,因為她母親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價。
我終于明白:什么情都會磨滅,但親情不是,什么愛都會黯淡,但母愛不會。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昨天晚上,我不知道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完了馮導(dǎo)的新片,我不懂什么電影拍攝的真實感,或者從專業(yè)的 角度去評價馮導(dǎo)的新作,或者說這樣一部電影已經(jīng)可以超越那些所謂的商業(yè)利益,我只想從情感本身,去默默體會這樣一場34年前的地震帶給我們的關(guān)于生存與死亡,心靈和信仰的思考。
直面人生,直面靈魂!——這是我最深的體會。如果說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由無數(shù)次的選擇構(gòu)成的,那么我不知道有什么選擇比選擇生與死更艱難。記得曾經(jīng)看過畢淑敏關(guān)于生存與死亡的`演講,她說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通向死亡的過程,每過一秒,我們就離死亡近了一秒。然而關(guān)于片中元妮的選擇,我卻無法去評論對與錯,或許結(jié)尾處當方登對母親元妮在墓地邊一遍一遍的“對不起”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什么。
32年,從唐山道汶川,不是簡單的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這對于那些經(jīng)歷過它們的人來說,也許是生與死之間的距離,這之間,包含了他們所有人的人生,以及靈魂深處的堅守。我想我或許沒有資格去評論這里邊的苦與痛,因為畢竟不曾經(jīng)歷,便無法真正理解那樣的生活。
看完之后,我更多的選擇了沉默和思考,思考那些廢墟下掩蓋的生命和廢墟之上活著的人們。也許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去埋怨些什么,就像余華筆下的《活著》,好好活著,就已經(jīng)足矣。我們都需要一種信仰,去支撐靈魂,然后直面人生!
也許能夠帶給我們感觸的不是災(zāi)難本身,而是在災(zāi)難之后另一種愛與責任的堅守以及重新?lián)焓捌鹈篮萌松挠職。但愿這樣一部能讓舉國同哭的電影,帶給我們更多關(guān)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自我靈魂的洗禮,帶給我們直面人生,直面靈魂的勇氣!
【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15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推薦]02-2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8篇11-27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篇11-1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篇)12-08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07-25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08-0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匯編15篇)12-1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通用15篇)01-17
觀后感暖春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