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影子的回顧,豐富對影子的認識。
2、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實驗活動,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產(chǎn)生的原因。
3、初步獲得影子變化的經(jīng)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教學重點、難點
1 知道影子與光源、物體三者之間的關系。
2 能夠通過改變光源、物體的位置、方向改變影子的大小。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就有意識地讓孩子觀察物體的影子。
2)室內(nèi)布置的暗一些,準備多媒體大屏幕、簡單的背景圖。
3)部分小動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飲料瓶等。
4)手電筒、簡單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 說說:生活中見到的影子
1、師:我的手能變出各種小動物,請你看著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誰?
2、讓孩子們盡情地猜一下“它是誰”? 你還能用自己的小手變出什么嗎?來試試看?
3、擴散思維:
(1)、師:“剛才你看到的是我們手的影子,除了這些你還見到過誰的影子呢”? (2)、大樹的影子是什么樣子的?你想怎么來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
二、引導孩子探索影子的產(chǎn)生原因。
1、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見它們的影子的?
2、引導幼兒手拿手電筒照玩具或手:打開手電筒,讓光照在墻上,用手擋在手電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會出現(xiàn)在墻上,關上手電筒“光”沒有了,墻上就沒有“手的影子”了。
總結:光被物體擋住就有影子。(引導孩子說)
3、啟發(fā)幼兒說出:還有什么樣的“光”能照出影子。
師(小結):在太陽光下、月光下、路燈下、燈籠照著時、 燭光下、房間開著燈的時候……都會有影子。
三、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變化
1、桌子上有一些手電筒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變出影子來,再玩玩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別有趣的地方,來告訴大家。
2、你們發(fā)現(xiàn)影子哪些特別的地方?(教師引導:怎么會有影子的變化的?)
老師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光離玩具近,影子就(大);光離玩具遠,影子就(。┕庠谕婢叩倪@邊,影子就在另一邊,其實,光和玩具的距離位置會使影子發(fā)生變化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人們利用光和影子的關系制造出了什么產(chǎn)品?我們可以利用影子進行哪些活動?(手影和皮影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
五、嘗試驗證新的假設:影子會消失嗎?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只要有光,任何東西都有影子,影子還有許多變化,你能讓這些小動物的影子變沒嗎? (交流討論:你是怎么讓這些小動物的影子躲起來的?)
2、延伸體驗:你能讓自己的影子躲起來嗎?走到陽光下面試一試吧。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我以猜猜迷導入,是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可以迅速的.集精神,很快的進入課堂角色來.接著讓孩子從實踐感悟出真知,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積極的討論交流和細心的觀察弄明白影子的奧秘。第一次操作后,孩子們獲得了“在太陽光下、月光下、路燈下、燈籠照著時、 燭光下、房間開著燈的時候……都會有影子!钡牡览.接著第二次探索的重點是引導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fā)現(xiàn)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在這次操作,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發(fā)現(xiàn)了影子變化的秘密,我進行引導小結,最后引導幼兒討論。
本次科學探索活動,我抓住了孩子對科學現(xiàn)象好奇、好動手的特點,讓孩子們在充分主動的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科學道理,活動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孩子個別操作無目的,所以沒有能很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動手操作,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事物規(guī)律的成就感。
2、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兩個部分數(shù)的互補規(guī)律,并嘗試運用規(guī)律進行7的分合。
3、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7有六種分法。
二、活動準備
花朵圖片7個,花瓶兩個。
三、活動過程
1、插花,引導幼兒感知7的組成與分解。
(1)幼兒將花分別插在花瓶里,探索7的分解、組成。
指導語:春天來了,花兒都開了,看看我們花園里一共開了幾朵花?讓我們把花兒分給分別插在花瓶里,可以有幾種分法。
(2)集體交流、討論7的分合分法。
并請他們分別說說自己的分法,并請幼兒比較、討論,哪種分法最好,為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最簡便的方法中的實物遞增、遞減關系,找出分成的兩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
2、引導幼兒小結:一個總數(shù)分成的兩個部分數(shù),其中一個部分數(shù)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數(shù)則逐次減少1,但每次分成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總數(shù)都一樣。用這個方法能將數(shù)分得又快又正確,也不會漏掉任何一組分法。
3、幼兒操作,鞏固練習7的.分解組成。
游戲“分花”
游戲規(guī)則:兩人拿7朵雪花片,一人將7朵雪花片分放在兩只手中,請對方看一只手里的雪花片,猜另外一只手的雪花片數(shù),直到猜完6種分法。換一人拿7朵雪花片,用相同的方法請對方猜一猜。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都會保護自己,而且它們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2)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積極參加活動,有進一步探索動物保護自己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事先通過看書.看錄象.問成人,對動物過冬的方式有所了解。
。2)錄象:“動物的自我保護”;幾種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簡單圖示。
。3)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jīng)驗,對動物保護自己產(chǎn)生興趣。從故事“老虎來了”中的動物是如何對付老虎的例子,引發(fā)幼兒思考各種動物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2)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幾種常用方法,擴展幼兒已有的知識。
A.幼兒觀看錄象,初步了解錄象中小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B.再次看錄象,進行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的歸類,出示方法代表圖片和相應的動物的圖片。
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3)游戲:會保護自己的小動物。鞏固整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幼兒選擇各種動物頭飾扮作小動物,當教師出示保護方法的圖示后,幼兒看是否所選的動物相同,然后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延伸:在活動中,可以繼續(xù)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其他方法,以及人們是如何把動物的自衛(wèi)方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
課件:反映青蛙.烏龜.刺猥.黃鼠狼.兔子.毛毛蟲六種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錄象。
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很活躍,幼兒們的回答也很積極,本次活動在課前我收集各種有關動物保護自己的資料制作成課件。在活動開始開始部分運用動畫模式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通過故事引出課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課件內(nèi)容的制作形象、生動、直觀的展示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討論、交流和學習。使幼兒了解到各種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知道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使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如能在幼兒操作動物圖片進行歸類時,在材料準備上更充分些,我想這樣效果會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7-1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7
大班科學教案08-01
大班科學教案08-17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1-10
[合集]大班科學教案10-21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1-02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3篇07-0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4篇05-09
大班科學教案15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