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總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點數4以內的物品,知道總數。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點數游戲,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4名蟲蟲衛(wèi)兵、蟲寶寶若干、蟲蟲的家、圣誕情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圣誕節(jié)快到了,蟲蟲王國要開一個圣誕宴會。蟲蟲王國的蟲蟲們可熱情了,也邀請了小朋友去參加。
衛(wèi)兵:“歡迎光臨。”
師:“這四個衛(wèi)兵長的一樣嗎?”
二、歡慶圣誕——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衛(wèi)兵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蟲蟲朋友進入圣誕宴會做游戲。
唱玩歌曲后,教師出示蟲蟲,請和老師一樣的蟲蟲將蟲蟲舉起來,一起點數。(4次)
三、宴會結束
衛(wèi)兵:“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我們要回家了。”
師:“謝謝你們的邀請,我們一起送你們回家吧!”
步驟:
1、送小朋友手中的蟲子
師:“天黑了,我們一定要數清蟲子的節(jié)數,不要把他送錯家了!
2、糾正送錯家的蟲蟲
3、將剩下的蟲蟲送回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范文三:認一認
活動目標1、能區(qū)分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系方形、長方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學》第16——19頁。
活動過程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學》第18頁"方形和長方形",看上面的'方形和長方形,叫說長方形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個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種圖形的邊有什么不同,結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驗的比較。
三、長方形像什么?
讓幼兒打開《數學》第19頁"看一看,畫一畫",說說方形天化成了什么?長方形添畫成了什么?說說空白的方形、長方形能添畫成什么?說說還有什么物品像方形?像長方形?
四、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
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學》第18頁。讓幼兒數數方形有多少?長方形有多少?把方形涂一種顏色?把長方形涂一種顏色。
2、摸圖形。
供給摸箱和圖形快,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類的'物品找出來。
2.指導幼兒依據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套動物圖卡,其中有一張是汽車圖卡。
2.蘋果、梨、橘子、香蕉四種水果若干。
3.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考提問:請幼兒觀察圖卡并說出圖卡上都有些什么?請幼兒將自認為不對(它和這些圖卡不一樣或不是一類)的圖卡拿出來,并說出為什么。
2.請幼兒觀察桌上都有什么水果,這四種水果可以怎樣分類?(提示:幼兒可以按顏色、形狀、味道、有無核、吃的方法、產地等分類)
3.指導幼兒對積木進行分類,如圖4-5所示。參考提問:
(1)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把這些積木按大小可以怎么分?按顏色又可以怎樣分?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還可以怎樣分?(提示:還可以按形狀分成四類)。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活動區(qū)投放可分類的材料,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分類,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圖形的認識,感知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顒訙蕚洌赫叫稳切蔚热舾。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通過游戲“猜猜看”導入,復習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老師:小朋友們好,
這節(jié)課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圖形寶寶,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圖形呢?我先不告訴你們它的名字,我來說它樣子,看看那個小朋友能猜出來它是誰。這個圖形寶寶和太陽公公的
形狀一樣。
(根據這一特征,幼兒可以猜出是圓形。如果不能,老師再說出第二個條件。)
老師:對,是圓形寶寶,我們和圓形寶寶打個招呼吧。
(繼續(xù)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
老師:好啦,我們繼續(xù)看看還有什么圖形寶寶吧,大家跟他們打個招呼好嗎?
(幼兒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老師:這些圖形寶寶小朋友都認識。那你還知道有什么東西和他們的形狀一樣呢?
(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如手帕是正方形的,餅干是圓形的`等等?梢灾鹨怀鍪緢D片引導幼兒想象,鼓勵幼兒發(fā)散思維。)
老師示范拼擺圖形,引導觀察圖形間的組合關系。
老師:小朋友們說的好,老師現在要變個魔術給小朋友們看,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
(老師可自由組合拼擺出不同的圖案。如橢圓形和三角形組成蝴蝶,小花,三種圖形組合成小貓,飛機等。)
老師:小朋友看,圖形寶寶變成什么了?
(小花)
老師:小花的花瓣是什么圖形寶寶變的呀?
(三角形)。
老師:小花的花心呢?
(是圓形寶寶變的)
老師:那現在我們來一起說說,小花是由幾個三角形組成的,我們來一起數一數吧!那蝴蝶是由幾個橢圓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呢?
(幼兒回答)
三、活動結束。
老師:原來啊,這些圖形寶寶可以拼成這么多好看的圖形呢,回家之后小朋友也可以自己來動手做一做,好嗎?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很受孩子們的喜愛,不管是大孩還是小小孩,大家都是無所不知,家喻戶曉。每當起床操放喜羊羊的音樂時,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起跟著音樂哼唱,因此,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了本活動《喜羊羊過生日》。讓幼兒擺脫以往枯燥乏味去學習數學,在本次活動中我圍繞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生動有趣情節(jié)開展數學活動,讓幼兒在一種游戲化的情境下學習區(qū)分圓形和三角形,讓幼兒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學習。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和三角形,并嘗試正確區(qū)分圓形和三角形。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灰太狼頭飾;生日餐(各種圓形和三角形的餅干或糕點) 喜羊羊和美羊羊的音樂;生日歌FLASH。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ǹ凑n件)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呀?(喜羊羊)喜羊羊今天真高興,因為今天是他的生日,他要請我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愿意嗎?他還想請其他朋友也一起去,看一看他想請誰?(美羊羊,懶羊羊和沸羊羊)我們幫他去請好不好。走,讓我們去羊村請他們。
二、邀請客人——認識圓形和三角形
(操作PPT1)看,羊村到了,讓我們趕快找一找喜羊羊要找的客人在哪里?
師提問:
1、你找到了誰?(美羊羊和懶沸羊羊)他在什么地方?他們的房子是什么形狀的?(重點認識圓形)
2、我們一起去請他們好嗎?(要求:學習有禮貌地邀請)
(操作PPT2)還有誰沒找到?他在哪里呢?沸懶羊羊真頑皮,他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仔細看,他躲在了什么圖形里?
1、游戲:沸懶羊羊在哪里?(三角形、圓形)——繼續(xù)操作PPT。
游戲:
(1)躲在三角形。
。2)躲在圓形。
2、沸懶羊羊終于被我們找出來了,誰來邀請他?
三、戰(zhàn)勝灰太狼——區(qū)分圓形和三角形
1、好了,客人已經請好了,我們到喜羊羊家里去了。犚魳烦霭l(fā)!)
2、不好,是誰來了?(灰太狼)灰太狼要來抓我們了,灰太狼請你不要抓我們好嗎?灰太狼說:“好的`好的,不過,你們要聽我的話,如果做得對,我就不抓你們!
3、游戲:踩圖形(進一步鞏固圓形和三角形)
玩法:聽著音樂自由動作,音樂停,任意踩一圖形,灰太狼任意問幾位幼兒,這是什么圖形?幼兒告訴灰太狼。說對了灰太狼就不抓。
灰太狼說,你們都是聰明寶寶,它不捉你們了。
四、生日派對——進一步鞏固認識和區(qū)分圓形和三角形
1、 喜羊羊家到了,生日派對開始了!請坐請坐,我們一起來給喜羊羊唱生日歌。
2、喜羊羊說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請你們吃。說說你吃的是什么形狀的東西。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qū)分前后。
2、通過活動使幼兒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地表述,并讀準字音。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貓警長頭飾一個,白貓警士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一只耳”老鼠頭飾一個。
2、紙做的老鼠若干個(數量與幼兒中男幼兒的人數相同)。
3、玩具若干個(數量與幼兒中女幼兒的人數相同)。
4、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樹各一幅。
5、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教室的一半場地放一棵樹,一幢房子,五六塊積木。將老鼠和玩具放在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6、讓每位幼兒知道黑貓警長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談話導入游戲,分配游戲角色。
小朋友,你們都聽過黑貓警長的故事嗎?你們都喜歡誰?今天,老師力來做黑貓警長,小朋友都扮演白貓警上,現在我們一起來做游戲。
。2)電話鈴響,警長聽電話。
警長:剛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來的電話,有許多老鼠到我們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請白貓警士幫助把玩具找回來,F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隊,白貓警士的一切行動必須聽警長指揮。能不能完成任務?
二、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1)老鼠很狡猾,藏在各個地方,我們先要去偵察一下敵情。輕輕地走過去仔細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記住了,回來報告在什么地方發(fā)現了老鼠。
。2)警長示范。
。3)請個別警士偵察,報告敵情。要求會說: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發(fā)現了老鼠。
三、引導幼兒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1)請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邊觀戰(zhàn)。要求記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訴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對的肯定,錯的.糾正)。
(2)老鼠抓到了,現在請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來。找好玩具,告訴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導幼兒正確運用方位詞前或后)
四、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方位詞。
剛才白貓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特別表揚XX、XXX警士
但是最大最壞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們想把它抓住嗎?“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練好本領。
(1)聽命令行動
請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來;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長前面來;妹妹到警長后面。
。2)開三輪摩托車去現場。
三分之一幼兒做摩托車司機。另外幼兒聽警長指揮按命令排在司機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輛車開赴抓鼠現場。
。3)布置任務。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樹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長躲在門后面。請警士各就各位,不說話。
。4)抓“一只耳”
其他老師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現了,東張西望。警長一聲令下“不許動”,警士們撲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軍事法庭去。
五、游戲結束。
特警隊勝利完成任務,在音樂中休息。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向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不應過多的去牽著幼兒走,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這是我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的原因。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要對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后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比較物體的長短,能找出最長和最短的物體。
認識數量遞增、遞減的關系。
活動重點
比較物體的長短,能找出最長和最短的物體。
活動難點
認識數量遞增、遞減的關系。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 數學.》
數字卡片1——5
活動過程
一、理解物體數量的遞增關系
1、 教師在黑板上逐行擺上1、2、3、根木棒。
2、 說說2比1多機,3比2多幾,了解物體的遞增關系。
3、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接下來擺幾根木棒,一起討論為什么擺這么多。幫助幼兒理解數量遞增的關系。
4、 幼兒一邊討論一邊完成第4、5排的擺放。
5、 完成后,教師帶領幼兒從上往下讀一讀每個數字,再說一說相鄰兩排木棒的長短關系。引導幼兒發(fā)現并說一說“越來越長”。
6、 請幼兒找一找,哪排木棒最長,哪排木棒最短。
二、理解物體數量的遞減關系
1、 教師在黑板上先擺5根木棒,并在一側擺上數字5。接著教師在下一排擺上4根木棒、一邊擺一邊數,擺好后同樣放上數字4、3。
2、 說說4比5少幾。3比4少幾,了解物體的遞減關系。
3、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接下來應擺幾根木棒,一起討論為什么擺這么多。幫助幼兒理解數量遞減的關系。
4、 幼兒一邊討論一邊完成第2、1排的擺放。
5、 完成后,教師帶領幼兒從上往下讀一讀每個數字,再說一說相鄰兩排的木棒的長短關系。引導幼兒發(fā)現并說一說“越來越短”。
三、請幼兒給木棒排隊
教師在黑板上 擺上長短不一的木棒,請幼兒給木棒從短到長排隊。
四、請幼兒給積木排隊
教師在操作桌上擺出高低不一的積木,請幼兒給這些積木從高到低、從低到高擺一擺。方法同擺木棒。
五、操作活動
教學反思
1、在擺放小棒圖片和數字卡片的時候,我將兩者放得過近,不利于幼兒的認知,正確的做法是將兩張圖片隔開一定的距離擺放,但不能過遠而影響其對應關系。
2、在提問過程中,當我提問:“5比4多幾?”的`時候,立馬就有幼兒回答是1,但是我還是繼續(xù)問:“還有其他答案嗎?”誤導了幼兒的認識,使幼兒以為1是錯誤的,應該有其他答案。我應該直接對回答正確的幼兒做出肯定,并且?guī)ьI幼兒進行答案的驗證,及時肯定幼兒。
3、在講解小棒長短的時候,我強調了幼兒學說“越來越長”、“越來越短”,其實不必要,只要幼兒理解了意思就可以了,這是數學活動,不需要學說。
4、在排列小棒圖片的時候,我可以把順序打亂,讓幼兒自己來排一排,而不是單一的由教師排好,幼兒來數的方式,那樣可以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并提高學習效果。
5、在給吸管排序的時候,我準備的吸管是白色的,但是由于底色也是淺色,使吸管不夠明顯。這里最好能選用黑色的吸管,這是活動準備中的一個細節(jié)失誤。
6、在講小棒圖片的時候,我用的是“長”和“短”,這兩個詞,而在講吸管寶寶排隊游泳的時候,我依然用這兩個詞。最好能在說吸管的時候能用“高”和“矮”,這兩個詞,更生動形象。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自我探索中區(qū)分單雙數.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身上印有數字的魚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小魚游
1.老師扮演魚媽媽,小朋友做魚寶寶,一起邊游邊念找朋友.
2.每條魚都找到了就把自己身上的數字貼在紅色圓點上,沒有找到朋友的就站在蘭色圓點上.(出現單雙數)
二.小魚找朋友
1.每兩個小朋友一組.分到十條魚和1-10的數字卡片.
2.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好朋友分類.
3.幼兒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結:2468的能找到好朋友,是雙數,。13579沒有好朋友的是單數.
三.游戲:小魚聽指揮
老師說到單數,小魚睡覺;老師說雙數小魚游啊游(游戲進行若干次)
四.送魚寶寶回家
1.是單數魚的送到蘭色家,是雙數魚的'送到紅的家.
2.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綱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復習點數,提高點數速度。
2、感受到常見物品的價格,提高對生活的經驗,將所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
3、裝扮小商人,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興趣,喜歡成功。
活動準備
1、一些新的`本子、鉛筆、糖果和小紅花,上面分別標有合適的價格,如本子2元。
2、一些畫好的鈔票,印有2元,5元,1元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孩子集體談話: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jié)要到了,咱們幼兒園準備去購買一批禮物送給小朋友們,小朋友們覺得買什么好呢?讓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選取貼近幼兒園學習生活的物品,如鉛筆、小紅花、小本子等等。
二、將事先準備好的鉛筆和本子、糖果、小紅花拿上來,請一個小朋友作為商人站在臺前。然后其他小朋友跟在老師后邊。
三、老師請身后的一個小朋友選取一種禮物(比如本子),問商人多少錢一本。老師引“小商人”說出本子上標的價格。然后請身后的小朋友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朋友需要本子,然后告訴小商人需要的數目,請小商人算一算一共多少錢。然后請小朋友們付錢,小商人找錢。
四、重復以上過程,分別選取不同的物品,老師可在里面設置一些不同的問題,考研孩子對價錢、數目的掌握情況。比如每人需要兩朵小紅花別在胸前,一共有5個小朋友,一共需要多少朵小紅花,并且?guī)椭∩倘它c數小紅花,讓小商人順利完成“交易”,感受成功的喜悅。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能區(qū)分物體的大與小,并能按大小給4個物體排列順序。
2、鞏固認識大小標記,有一定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情感。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魚兒快樂游。
。1)教師(出示四條大小不同的魚):小朋友們,你們看,誰來啦?他們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2)教師(出示海洋背景圖):“小魚們要去參加游戲比賽,要求它們有順序地排成一條線。
。3)師:“請你來幫小魚排排隊,從小紅旗的地方開始,怎樣排隊才能有順序呢?”
。4)個別幼兒示范:哪位小朋友愿意試一試給小魚排排隊,我們要從小紅旗的地方開始排隊。
(5)請你說一說你是怎么給小魚排隊的?(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
(6)除了這樣排隊,還能怎樣排隊也是有順序的呢?(揭示圖譜含義:從大到;從小到大)
2、幼兒操作活動。
。1)師:“今天,水族館要舉行游泳比賽,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參加呢?
。2)師:“它們有小魚、小烏龜、小螃蟹。”
3、展示和評價。
。1)教師請幼兒拿上自己的操作材料坐回座位,集體評價操作結果。
。2)教師總結
綜合評語
教師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自主探索進行學習”這一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他們主動積極地探索,并獲得相應的發(fā)展。
本活動是一個數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知了解魚大小方面的特征,并能根據特征進行分類。幼兒已初步了解“大”和“小”的概念,但要求他們根據魚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還是稍有難度的。需要教師重點指導。
幼兒在大和小的探索過程中不斷享受著發(fā)現的樂趣。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10-27
小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08-07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10篇08-10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5篇04-1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4篇05-31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3篇05-12
小班數學教案(15篇)08-11
小班數學教案 15篇10-08
大商場小班數學教案10-04
小班數學教案15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