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東方之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語言文字優(yōu)美,字里行間流露出東方之珠——香港的繁華與美麗,而且還配有生動形象的圖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畫,無一不讓人產(chǎn)生對香港和祖國的熱愛。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也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通過誦讀課文感受到香港的繁華、美麗。但是學生對生活周圍的東西感受更為真切,而讓其感知離自己生活較遠的事物則比較困難,也不夠真切。
三、說教學目標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所以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而閱讀教學的重點又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除此之外,閱讀還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誦讀課文,能說出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的原因。
3、了解香港的美麗與繁華,產(chǎn)生愛香港、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在對課文學習過程中,感受作者介紹景物的方法,并試著說一段話。
四、說教學重、難點
因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的能力,更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確定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知道香港為什么被稱為“東方之珠”。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限,只能對生活中的事真切的感受,對于離我們生活較遠的大都市香港了解甚少,為此,我設計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感受到遙遠的香港的繁華,產(chǎn)生愛香港、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五、說教學準備
教師事先準備教學課件及教學資料的收集,學生事先預習課文,能熟讀課文。
六、說教學過程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將緊緊圍繞”趣”這個字展開.
。ㄒ唬┘で橐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事情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師在開課時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我用學生較為熟悉的歌曲引入課文的學習,在美妙的音樂氛圍中引導學生動情地朗讀。
在開課前,我便欣賞《東方之珠》這首歌,并讓學生說出歌的名字和歌曲所唱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再用上“香港”和“東方之珠”兩個詞說一句話,教師有機的引出全文的文眼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學習。在未束縛學生思維的情況下,讓學生大膽想象心中的明珠是什么樣子的,以此幫助學生理解“璀璨”,借助“璀璨”的理解來引導學生讀好這句話后針對這段話提出問題,并抓住“為什么說香港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這一問題展開教學。
(二)調(diào)動激情,初讀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童心、童趣是一位小學教師必須具備的,有了童心、童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攏了,再富含童趣地組織學生搭乘旅游飛機去香港旅游,學生興致一下子就起來了。抓住學生的這份興致,讓學生初讀課文,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讀課文枯燥了,因此,我在引導學生初讀時說:
“讓我們跟著作者乘上飛機去香港游一游,去香港的路途比較遙遠,讓我們利用途中的時間好好地翻看一下手中的旅游手冊,并讀一讀,自己最想去的那一個地方?”最后便根據(jù)學生舉手表決決定旅游路線,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又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
。ㄈ┱{(diào)動積極性,精讀課文
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再結(jié)合圖畫理解課文,感受香港的美便容易多了。在學習二、三、四、五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為什么想去那里?這樣讓學生抓住每個地方的特點去理解,就能輕而易舉地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其真切地感受到香港的繁華與美麗。
1、在感受淺水灣的迷人時,通過抓重點句,讓學生輕讀、慢想、細品,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來幫助學生感知,并通過老師有意地錯誤范讀來理解“傾聽”和“浪濤拍岸”,然后通過指名讀,小組讀來練習。
2、感受海洋公園的著名時,讓學生著重
去勾劃動物們表演的句子,并通過對“哈哈大笑”一詞的理解,讓學生深切體會海洋公園的著名。然后讓男女生對讀,同桌讀強化練習。
3、領略街市的熱鬧時,通過圖片和“摩天大廈、鱗次櫛比,商品琳瑯滿目,街道上人流如潮”等詞來感受街市上的繁華與熱鬧,而香港的夜景則更加迷人了,學生看了圖片已欣喜萬分,再結(jié)合生活實際聯(lián)想焰火濺落和閃光的長河的情境,更為真切地感受香港夜晚的美。然后讓學生讀,找出本段主要圍繞什么在寫。并出示例句“一到節(jié)假日,大街上可熱鬧了”。讓學生練習說一段話,再指名生現(xiàn)場說。從而讓學生感受作者介紹景物的方法.
既然是體會為什么說香港是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這個文眼,那么在每欣賞完一處時,老師都有必要突出一下這一句話。
4、還可以介紹一些香港的其他特色,以此來突顯香港的“璀璨”。
。ㄋ模┭由靸(nèi)化
1、談話: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香港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和美麗的夜景。它是旅游者的樂園、購物者的的天堂,香港不愧為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
2、一天的香港之旅很快就要結(jié)束了,我們即將乘坐返航的飛機回家了,看著窗外迷人的香港,你想對香港說點什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個人對香港熱愛的情感,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最后再次以深情地朗讀課題來結(jié)束本課的學習.
3、播放《1997香港》述說香港的過去和回歸祖國,引發(fā)學生共同來祝愿香港。
。ㄎ澹┤の蹲鳂I(yè)(課件出示)
1、愛讀書的你,不妨讀讀第六冊語文書中的一篇課文《香港之夜》。
2、愛寫作的你,不妨寫寫你“游”香港的感受。
3、愛畫畫的你,不妨畫出香港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4、愛朗誦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讀出香港各旅游地景色的特點。
5、愛文學的你,不妨摘錄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七、說板書設計
力圖通過板書將香港的主要特點概括起來,讓學生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影響。
八、說設計效果
新教材倡導“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教學中體現(xiàn)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造師生平等,合諧交流合作的課堂新氛圍。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以”趣”貫穿始終,設計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學生按自己的意愿進行學習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學習氣氛應該很濃郁。教師也將嘗試依據(jù)學生的意愿進行教學,為了避免“個別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會在課堂上有一些失控”這類情況的發(fā)生,我會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良好表現(xiàn),如:坐姿端正,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和學生的朗讀等進行及時的表揚,鼓勵全體學生有序而活躍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本節(jié)課主要訓練學生的朗讀語感及激情朗讀,通過朗讀增強學生對香港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對香港的熱愛之情,再把這種感情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來。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蔚藍色的地球》。我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和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的。下面我分別從這五個方面愛進行一下說課:
一、教材分析:
《蔚藍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課。本課題旨在讓同學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發(fā)生敬重精神的同時,激發(fā)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關于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探索,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
。1)首先,圍繞地球是什么,教材從地球的形狀、大小、我們?nèi)祟愌壑械牡厍虻确矫孀屚瑢W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地球的。
。2)關于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教材通過從古到今,從人們早期的想象和人們的直覺到人類曾經(jīng)漂洋過海的親身實踐,再到人類在太空上的科學探索,讓同學感受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的。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jīng)歷的漫長求索。
2、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激發(fā)同學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常識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學難點: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jīng)歷的漫長求索,激發(fā)同學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四、教法和學法。
1、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2、積極倡議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同學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等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3、充沛開展探究活動,精心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引導同學進行探究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在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分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
。ㄒ唬┎轮i語導入,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好的開頭,是一節(jié)課勝利的標志。在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猜謎語活動,先讓同學互猜謎語,然后我課件出示謎語,在同學猜出謎底是地球時,我相機導入新課。通過師生互猜謎語,激發(fā)了同學學習的興趣。
。ǘ⿲W習第一局部“從太空看地球”
我從同學都照過像這一現(xiàn)象入手,讓同學進行設想:假如我們給地球照相,應該怎么照。在同學自由暢談給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請同學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課件出示了同學還沒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讓同學來領略地的美麗與神奇。再組織同學根據(jù)欣賞的照片進行討論交流:地球上的藍色、黃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讓同學對地球有更充沛的認識。最后,讓同學閱讀教材內(nèi)容和觀看從太空看地球的視頻錄象,讓同學了解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和古希臘人對地球的丈量,從而讓同學了解地球基本情況:即地球的形狀是圓的以和地球的大小。
。ㄈ⿲W習第二局部:“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在導入后,我讓同學閱讀教材94頁的內(nèi)容,自主學習后,小組交流討論,從古到今,人類是怎樣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在同學回答后,讓同學自由閱讀教材95頁了望臺的內(nèi)容,并組織同學互相交流自身收集的有關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的資料。交流結(jié)束后,讓同學上臺展示自身和課本內(nèi)容不一樣的資料,再組織同學看航行路線圖和麥哲倫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讓同學了解人類在探索地球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發(fā)生敬重的精神,以此來激發(fā)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四)設計了活動 “知識搶答”,通過同學的搶答,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更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ㄎ澹┙Y(jié)束課題。
最后,我向同學介紹了三本書籍,并課件出示了三本書籍的作者和內(nèi)容簡介情況,引導同學通過閱讀科學書籍,來進一步激發(fā)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我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三角形的認識》第一課時。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的應用、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先說一下對教材的認識
本節(jié)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青島版)第八冊教材第40-41頁《三角形的認識》第一課時。
教材所處的地位與作用是:
三角形在平面圖形中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來學習其他相關知識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線段、角和直觀認識了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分類、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知識的重要基礎,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所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目標:①理解三角形的含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類的方法;②能過操作,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精神。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正確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意義及三角形按角分類的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給三角形進行分類,并說明依據(jù)
難點突破則是:通過學生的觀察、討論、歸納將三角形按角的不同進行正確分類。
接下來說一下,本節(jié)課所采用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強調(diào):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要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讓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關于三角形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教學活動應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驗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在既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習的能力。
為了體現(xiàn)以上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采用的學法是:
全課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教學,充分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通過“擺一擺”、“找一找”、“猜一猜”等環(huán)節(jié)親自體驗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主要由:情境導入、探究新知、鞏固與發(fā)展、回顧整理四部分進行。
。ㄒ唬┣榫硨耄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觀看有關三角形的實物圖像(電腦出示一組畫面:三角板、金字塔、彩色旗、自行車等),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圍繞三角形提出問題,歸納為①什么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由哪些部分組成?③三角形有什么特性?④三角形怎樣分類?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興趣,為探索新知指明了方向,
。ǘ┨骄啃轮
第一部分: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已經(jīng)點燃的興趣的火種閃爍出智慧的火花呢?
1、通過用小棒擺三角形,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形成概念,抽向概括出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強調(diào)“三條線段”、“圍成”二者缺一不可.
2、觀察:圖形中哪些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的讓學生說明理由(圖略),學生在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后,能很快地判斷出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并能說出理由。這樣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含義的理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概念,真正成為概念的探索者與發(fā)現(xiàn)者。
第二部分:探究三角形的組成
通過讓學生摸一摸,找一找,動手感知,然后自學課本,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使學生能快速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第三部分: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應用十分廣泛,但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為突破這一難點,首先設計提問,生活中有些物體為什么要設計成三角形?然后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拉用硬紙板釘成的四邊形和三角形框,學生發(fā)現(xiàn)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變形,使學生形象地認識了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接著讓學生具體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用到了三角形的'特性?讓學生感受到了數(shù)學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也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
第四部分:探究三角形的分類?
三角形怎樣分類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難點在于怎樣找出分類的標準。首先,將學生事先
剪好的三角形貼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怎樣給三角形分類?學生會踴躍地提出按顏色分類、按大小分類等多種分類方法,只要說的有道理,都要一一給予肯定,重點讓學生觀察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點?通過觀察、討論、對比,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從而掌握三角形按角分類的方法。再通過電腦演示,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認識三類三角形。
(三)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所學知識,在鞏固與發(fā)展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個游戲:猜猜老師書中夾的是什么三角形?
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之一,通過猜一猜使學生知道了露出一個直角的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露出一個鈍角一定是鈍角三角形,露出一個銳角的不一定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這時老師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通過師生互動,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學習氛圍。
。ㄋ模┗仡櫿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探討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收獲?”
通過回顧,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歡樂。
最后是板書設計這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如大屏幕所示
總之,本節(jié)課的教學堅持了“學生是探索的主體”這一教學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共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以上就是這節(jié)課的說課內(nèi)容,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讀準"蒙蒙亮"、"蔓兒"、"沖"等難讀的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文中人物之間的對話。
3.體會朋友之間互相關心的真摯感情,能主動關心身邊的朋友。
教學重、難點: 體會朋友之間的友誼,關心身邊的朋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揭題:直接出示課題:小鳥和牽;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叫《小鳥和牽牛花》
二、 初讀課文,識字通文
1、"小鳥和牽;"之間啊發(fā)生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請小朋友趕快把書翻開,自己去讀讀!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 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旁邊的拼音幫忙,讀準每個字,讀通每句話,并標上段落序號。
2、出示詞語:鳥窩 喇叭 榆樹 鳳仙花
纏在陪你 終于 發(fā)愁 嗒嘀嗒
玩兒蔓兒 沖著 蒙蒙亮
3、看,小鳥要來考考大家了。自己先讀讀!
4、哪位小朋友愿意來當當小老師領讀?(適時指導兒化音"玩兒 蔓兒":出示榆樹和牽牛花的圖片,告之什么是"蔓兒"——看,這就是牽;ǖ"蔓兒",它一圈兒又一圈兒地纏在榆樹上,向上爬呀爬!跟著老師再來讀一遍。)
5、誰想讀給大家聽聽?這樣,一人讀兩個吧。ㄟm時指導多音字"沖著 蒙蒙亮")。
6、接下來小鳥還加大難度:去掉了拼音帽子并打亂了它們的順序。我們來開列小火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植物。
1、生字寶寶我們都認識了,課文到底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分自然段讀一讀課文,然后想一想上面的填空!
出示: 小鳥( )了,它請( )和( )來陪它,可是它們都無能為力。最后,( )自告奮勇地爬上了榆樹和小鳥做伴。小鳥的病馬上好了。
2、生個別說,齊說。
3、小朋友仔細看看,小鳥有哪些植物伙伴呢? 生說:小草、鳳仙花、牽;、榆樹。
四、研讀課文
1、小鳥和它的這些植物伙伴一起住在同一個院子里,每天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過著快樂的日子。下面就請小朋友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一起讀讀第一自然段!
2、研讀第二小節(jié) 朗讀指導
(1)師:可是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病得很嚴重嗎? 你從哪里看出來?
、俪鍪镜谝痪洌河幸惶,小鳥病了,躺在窩里,一動也不能動。
那就請你來讀讀這句話! 個讀
還有一句也是說小鳥病得很嚴重,你能找到嗎?
、陔S機出示第三句:可是他病了,一點兒力氣也沒有,怎么能飛下樹來呢?個讀——(師:是呀,小鳥病得一點兒力氣也沒有,我們來把他病重的樣子讀一讀吧)齊讀
。2)師:此時此刻的小鳥是多么想念他的朋友們啊!他想:——生接
隨機出示第二句: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個歌,跟小草一起跳個舞,該有多好。。ò阉闹袕娏业脑竿x出來。) 個別讀——齊讀
師:那我們一起來讀讀整段話,讀出生了重病的小鳥心中的強烈愿望。齊讀
3、朗讀對話指導3、4小節(jié)
。1)小草都想到了誰呢?請你們自己先讀讀課文的第3、4自然段,找出答案。
。2)小鳥費了好大的'勁,從窩里伸出頭來,對榆樹下面的鳳仙花說——生接:鳳仙花姐姐,我病了,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
。3)鳳仙花答應了小鳥的請求嗎?為什么呀?(因為,所以)(你真會讀書,用課文里的知識來回答老師的問題。)那就請你來當當鳳仙花讀讀吧!
。4)"真對不起", 多有禮貌啊!讓我們讀出鳳仙花的無奈吧!
。5)哦,聽得出鳳仙花是想幫也幫不上忙!所以,鳳仙花紅著臉,說——
。6)老師現(xiàn)在就是那只得了重病的小鳥,你們來當我的好朋友鳳仙花姐姐好嗎?(師直接說,叫全班學生接)
。7)鳳仙花想幫卻幫不上忙,她的心里可難過了!但是,善良的小鳥并沒有責怪她,小鳥想起了平日里和自己最要好的小草,他們又在說些什么呢?請同桌一起合作,一個當小鳥,一個當小草。注意它們說話的語氣。
1)、同桌分角色合作練習讀對話。
2)同桌朗讀反饋(你想怎樣讀小鳥的話,你想怎樣讀小草的話。)
4、學習5——8自然段
。1)沒人能來陪小鳥,此時的小鳥真寂寞。如果你是小鳥的好朋友,你想去陪它嗎? 你想什么辦法去陪它,幫它呀?(你真是一個有愛心,助人為樂的人。)
(2)到底是誰陪的小鳥呢?自由讀5——8自然段。
(3)演示"纏".
。4)牽;槭裁茨芘阈▲B呢?用書中的語句讀一讀。(你能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嗎?)
。5)出示牽;ㄅ赖倪^程,老師講解。
。6)小鳥說,你爬的又苦又累,別爬了。牽;〞趺凑f?
。7)就這樣牽;▓猿种姥脚姥,終于—— 牽;ǜ卟桓吲d?指名讀第6自然段。老師希望你讀的高興一些。誰再讀一遍?老師感受到了快樂,也想讀一遍,行嗎?誰想像老師這樣再讀一遍?
。8)你現(xiàn)在想對牽;ㄕf些什么?(板書:助人為樂)
(9)小鳥一高興病就好了,牽;ㄒ豢,小喇叭吹得更帶勁了,嗒嘀嗒,嗒嘀嗒。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五、結(jié)語:希望同學們能經(jīng)常把愛心送給別人,讓身邊的人都因為有你的幫助而感到快樂,好嗎?下課!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是一篇生動而又飽含深情的記人敘事的散文。本文通過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作為學者的梁任公先生獨特的魅力和崇高的品質(zhì)。文章篇幅短小,辭約意豐,對任公的敬仰之情化于敘述描寫之中。文章開篇介紹梁啟超,中間講述梁任公演講的過程,結(jié)尾評價梁啟超,期間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評價。文章似淺實深,平實的敘述中蘊含豐厚的文化韻味。
二、單元目標與課文目標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人教版語文必修1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第三單元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該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醋髡呷绾卧谌宋锩鑼懼畜w現(xiàn)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何在敘事中表現(xiàn)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據(jù)此,我把《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的三維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手法;
方法與過程目標:品味文章典雅、雋永而樸實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和歸納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品悟梁任公的真性情和愛國情懷,喚起學生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這一文學體裁已比較熟悉,文章結(jié)構(gòu)的把握,線索的梳理及作者情感的體會都不是難事。不過由于學生缺少一定的文學積淀,任公演講中引用的詩句對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任公憂國憂民的情懷不易被學生所體察。不過,如果課堂上學生的知識積累被調(diào)動,愛國情感被觸發(fā),他們定會對梁任公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文重點放在對先生演講中旁征博引的詩句的理解上,以此來體會先生憂國憂民的情懷。
難點在《箜篌引》的'理解和賞析上。同學們這首詩比較陌生。因此,我引導學生先學習《桃花扇》、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初步領會梁任公的愛國情懷,再結(jié)合任公的經(jīng)歷進一步賞析《箜篌引》,這樣就相對容易了。
這部分內(nèi)容是教學的重難點,因為這是體察人物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關鍵。
五、說教法與學法
朱熹說過:“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學方法要突出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交流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
在教學中,我將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借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并作旁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整體把握課文時,采用默讀法和圈點旁注法,之后采用討論探究法,由學生發(fā)言、總結(jié);針對教學重難點,我立足文本,運用分析法、點撥引導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進取精神;布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所學的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詩經(jīng)》中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高山,景行。今天,我們就跟隨梁實秋先生一起走進清華,去領略梁任公的風采。
。ǘ┱w感知
閱讀課文,品味并思考:梁實秋先生印象中的梁任公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課文哪些語句分別體現(xiàn)了梁任公的這些性格特點?在課文相應處修改旁注,并分小組討論。(引導學生體察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
。ㄈ﹩栴}探究
。ā坝袑W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悲的是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禁。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此詩為杜甫平生第一快詩。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他為國家而憂,為百姓而憂。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jié)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于煙消云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于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滿腔的愛國熱情。
。ㄒ郧皟蓚問題為基礎,進一步分析《箜篌引》,加深學生對任公憂國憂民的理解)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發(fā)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王國維先生曾評:“這十六字構(gòu)成中國詩壇最悲壯凄慘的一幕,是用血寫成的!倍珊尤丝梢员苊獗瘎〉陌l(fā)生。但他為何毅然而行呢?是什么讓他赴河而王呢?是強大到瘋狂的人格力量。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zhí)著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zhàn)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四)拓展提升
1)描寫手法
1、正面(語言、動作、神態(tài)、肖像等)
2、側(cè)面
2)課堂練習:
學習本文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1、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3、不出現(xiàn)老師姓名、學科。
。ㄎ澹┛偨Y(jié)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向死而生;為學術(shù)篳路藍縷,筆耕不輟;為學生他強忍病體,孜孜不倦。我蒼白的語言無法訴請先生才情之萬一。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投影顯示《少年中國說》,學生齊讀)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這篇課文通過對一件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先寫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次圍殲戰(zhàn)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書的插圖,圖上畫著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這幅插圖使郝副營長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戰(zhàn)斗打響后,后續(xù)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的襲擊,和突擊隊失去了聯(lián)系。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用火光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結(jié)果暴露了自己。戰(zhàn)斗勝利了,郝副營長卻犧牲了。
電燈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卻是戰(zhàn)爭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詞。為了全國解放,為了讓后代過上安寧生活,郝副營長和很多革命志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靜的口吻寫出自己的回憶,卻蘊涵著深沉動人的情感。
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樣,兩相對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執(zhí)著的理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nèi)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lián)系。
【說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說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當我們面對清晨第一縷燦爛的陽光,背著書包快樂的去上學時;當我們躺在母親的懷里,享受溫暖寧靜的母愛時;當我們面對豐盛的餐桌,盡情的享用佳肴時;當華燈初上,我們欣賞著繽紛絢麗的美景時,我們可曾想過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用鮮血筑就的。今天,我們將跟隨著作家王愿堅同志走近他們,了解他們。
二、引導自讀,感悟多好啊
。薄⑼ㄟ^課前預習: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
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邊讀邊悟,體會感情:
⑴ 默讀課文,想想他們在說這句話時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戰(zhàn)斗中郝副營長是怎么做的,標出相關語句,寫寫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讀一讀。
。、交流討論。
。ㄔ诮涣鞯倪^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郝副營長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堅貞不屈、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同時關注作者善于抓住細節(jié)進行描寫的表達方式。)
。怠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三、讀寫結(jié)合,深化多好啊
。、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革命先烈的動人故事。
2、偉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換來了這盞照亮黑夜的燈,可是僅僅是照亮黑暗的燈嗎?
。▽嶋H上是照亮我們新中國的燈。)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以多好啊為題寫一寫,可以是一首小詩,可以是一段隨想,可以是心靈的獨白
。础⒓w交流。
四、回歸整體,體會寫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ㄇ昂蠛魬、以一句話貫穿全文、抓住細節(jié)進行描寫等表達方式。)
五、延伸課外,提升情感
。薄⒄乙粌杀靖锩}材的書讀一讀。
2、出一期緬懷革命先烈的小報。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shù)概念的基礎上進行 教學 的。它是學好找因數(shù)、求最大公約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重要基礎,還有利于學習約分、通分知識。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數(shù)的特征,對于本單元的內(nèi)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設計理念:
所謂預習就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知識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基礎。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復習、掌握一些舊有的知識,初步認識知識的構(gòu)架和網(wǎng)絡,為完成由舊到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知識遷移奠定基礎。也就是說,課前預習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為掌握新知識做好知識方面的準備。
通過預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舞臺。預習時學生會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理解、分析新知識,這個過程正是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能力將逐步提高。
這節(jié)課是先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后再進行的,因為是剛開始實施預習后的課堂教學,所以之前我已經(jīng)給學生安排了具體的預習步驟.所以探究新知識的時候我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切入,讓學生說出預習之后,所獲得的知識。從而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講完所有內(nèi)容之后再進行反饋,讓孩子們對自己昨天預習的內(nèi)容進行修正,再進行自我評價,肯定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三,本課題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2,5的倍數(shù)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奇數(shù),偶數(shù)的概念。
能力目標:
1,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2,5的倍數(shù)。
2,能舉出生活中的數(shù),再判斷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
3,培養(yǎng)類推能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掌握2,5的倍數(shù)的特征及奇數(shù),偶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
1,掌握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的特征。
2,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四,說 教法 狀語從句: 學行業(yè)釋義法律 :
由于2、5的倍數(shù)的特征學起來易懂,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學法:
1, 布置預習,引導探究
先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孩子們先對這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帶著問題聽這節(jié)課。上課的'時候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加以引導,探究這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
2, 加強練習,強化反饋
學生匯報完所預習內(nèi)容之后,讓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成果有一個反饋,讓學生初步掌握預習方法。因為預習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識,課上再對這些知識進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礎性的練習題就沒有安排,練習題的難度稍微設計得高了,考慮到今后學習的需要,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能2、5的倍數(shù)的特征,因此在本課中設計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闖關我能行”等練習,來鞏固新知識。
五,說教學程序:
1,走進課堂,匯報 總結(jié)
因為是預習后的課,所以我直接問“昨天老師布置了預習作業(yè),你都學會了什么”從孩子們掌握的知識切入,進行新授。讓學生總結(jié)出2、5的倍數(shù)的特征,奇數(shù)與偶數(shù)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的特征。
2,嘗試練習
檢驗學生預習效果,這是數(shù)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數(shù)學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shù)學知識,要讓學生通過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既能讓學生 反思 預習過程中的漏洞,又能讓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較集中的問題,以便課堂教學時抓住重、難點。因為是預習之后的課,所以練習題的難度比較高,安排了不同難度的練習題來鞏固新知識。
3,設置下節(jié)課預習任務
設置下節(jié)課的預習任務,是進行下節(jié)課內(nèi)容的鋪墊,讓孩子們按著一定的 方案 有 計劃 、有目標地對下節(jié)課進行預習,以便下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說課稿 篇8
我從六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設計及設計的原因依據(jù)
一、首先來說教材和學生特點
《蜀相》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二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第一單元第四課, 自主賞析篇目。本單元主要通過“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鑒賞方法來理解古典詩歌的內(nèi)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包孕的意蘊美和情感美,從而提高學生對古典詩歌的鑒賞能力。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意象明朗,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摯。這樣的名家名篇是進行“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鑒賞的最好的文本。
而我所教的學生有一定的詩歌鑒賞基礎,卻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方法,能夠理解簡單詩歌的表面內(nèi)容,不能準確把握意象特征和關鍵詞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基于這學生情況和《教學大綱》、《課程標準》中對詩歌鑒賞的要求,同時結(jié)合高考中對古典時能鑒賞能力的具體要求,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知識目標:了解杜甫激起沉郁頓挫的詩風(誦讀感悟法)
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標:把握詩歌形象,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走進作者) 教學重點:讓學生把握詩歌的情與景,感受和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賞詩歌的意蘊美
知識和能力目標意在鞏固復習知人論世探究詩歌主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因為高中生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期,杜甫的.大我精神可以幡然學生,為學生樹立精神榜樣,有正面的引導作用。
依據(jù)具體詞句把握詩歌主旨、分析詩歌寫作技巧,上、這對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生成幫助比較大,而對高二學生來說通過具體詞語深入體味暗含在詩歌內(nèi)部的深沉情感較難,因此將這點設計為教學重難點
三、四、教法及學法
朱熹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誦讀法、情境法、對比分析法,學法上主要采用朗讀感悟法、體驗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學過程: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了一個概念——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大意是說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案,使教師和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最好的發(fā)展。
我的教學思路是:導入激發(fā)興趣——走進作者熟悉知人論世——誦讀做到整體把握——探究明確主旨——能力拓展做到知識遷移——
1、導入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深學生對詩人杜甫的了解和認識,我以描繪杜甫一生式的語言導入新課,讓學生猜測描述的人物是誰?意在鞏固詩人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為后面的“知人論世”做準備
2、走進作者部分,是在導入的基礎上,對杜甫的一生有個更全面的了解,為課外鑒賞杜甫詩 歌打下良好基礎。“含英咀華,吾知汝心”,這樣設計意在加深杜甫在學生心中的深刻印象。 從課堂學生反映來看,效果很好。
3、誦讀感知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每一個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們心靈的琴弦響起來!彼晕以O計了“誦讀體味”這一環(huán)節(jié)。
首先學生結(jié)合課后誦讀指導自讀感知,然后我播放視頻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錄音之后學生再讀!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意在通過反復誦讀,加之視頻展示,學生可以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
4、知人論世 探究主旨
對詩歌的語言、形象、主旨情感、技巧進行探究,主要采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設立情境將學生引入具體情境之中,讓學生與詩人杜甫展開對話,與詩人杜甫換位思考從而準確的體味本詩的內(nèi)在韻味,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如下幾個問題的探究來完成
在進入合作探究之前,我用如下幾個問題進行點撥。
1、 你能將作者尋到的景物聯(lián)想成一幅畫面并描述出來嗎?同學們能猜測一下在這滿眼春色之中的詩人杜甫的內(nèi)心世界是怎樣的嗎?依據(jù)是什么?
。ㄓ蛇@個問題的設計導入對具體詞語“自”、“空”的品味,從語言的品味中探究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通過這一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插入本詩的背景材料輔助學生對杜甫當時心境的理解引導學生與杜甫換位思考,感受詩人內(nèi)心的寂寞蒼涼同時引出詩人以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的運用即本詩的寫作技巧一 ④ 讀后兩聯(lián)分析諸葛亮的形象?學生依據(jù)后兩聯(lián)的具體詞句展開探究
5、吟詠體味:全班齊誦本詩再次感受,深入體味作者的情感
6、拓展延伸:
我選擇的篇目依然是杜甫的詩歌,難度略有提高,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五)板書設計
學生先做小結(jié)教師打出板書,意在鞏固本課內(nèi)容使學生對本課有個整體的回顧,同時查缺補漏彌補聽課時的漏洞。
。ㄋ模┳鳂I(yè)設計 《書憤》讓學生對比鑒賞,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因為作業(yè)能夠反應學生對這堂課的理解程度,可以及時反饋總結(jié)十年心酸歡樂,收獲桃李芬芳
離開校園,走上講臺,不知不覺已經(jīng)十年;厥资陿淙寺,除了些許的眼淚心酸,更多的是歡聲笑語,桃李芬芳。
其實,生活本就不容易,作為被人稱為“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就更加的不容易。因為它要忍受學生的不理解、頂撞和家長的無理取鬧,要承受成績高低比較的壓力,還要接受工資待遇不高的生活現(xiàn)狀。
在座的各位老師,當你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是否有想過放棄教師這一職業(yè)呢?我有過,而且有過很強烈的沖動,但是在父母的高壓政策下又回到了這三尺講臺。如今時過境遷,少了20幾歲的年輕沖動,多了30來歲的心境平和,知道了人的一生中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你不學會接受和原諒,就會活得痛苦、活得累。接受是一種態(tài)度,原諒是一種風度。
我們在付出青春韶華、汗水心血的同時,也收獲了一路的歡聲笑語、桃李芬芳。校園整潔了,教室明亮了,設備先進了,學生聽話了。當你走進校園,所教的學生面帶微笑地和你打招呼,你的心是否如陽光燦爛?當你說出我們班要爭得某某活動第一,學生便卯足了勁去拼搏時,你是否會由衷地感動?當節(jié)假日來臨,你收到多少年前教過卻想不起來名字學生的電話問候時,你是否有置身滿園春色之感,沒有后悔做一名老師呢?
回首這十年的點點滴滴,我不再后悔做一名教師。愛因斯坦說:能讓學生對老師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師的德與才。這次說課,我更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吧咸炀祛櫽袦蕚涞娜恕边@10年來,我認真準備每一堂課,認真學習PPT、白板等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的新技術(shù),認真做好每一次培訓的記錄,做到學有所用。十年耕耘,在校領導和語文組同仁的幫助下,我在教學方面也有了進步,課堂教學得到認可,班級成績較為突出,個人論文做過交流,課堂實錄獲過獎項,尤其是在今年東三省的說課大賽上,獲得一等獎。
教育上我也收獲很多:辦公桌上“排隊”站立的南果梨、教師節(jié)的蛋糕和鮮花,升旗凍手時送來的愛心手套,傷心委屈時的一個擁抱,運動場上奪冠時的尖叫,點點滴滴,是我一生的美好回憶,我慶幸我是一名教師。雖有學生的不理解,但那是少數(shù);雖有成績比較的壓力,更有學生勇奪第一的斗志;我雖生活清貧,但我精神卻富有,我有那么多的學生的關心和祝福,我有桃李滿天下的芬芳。
最后,我想把自己的一點心得感悟與在座各位領導老師分享:
幸福,是要腳踏實地;快樂,是不要攀比炫耀!珍惜所選擇的,愛自己所愛的,水中月,鏡中花,未必就好看!深秋落木一點綠,初冬白雪沁心脾。誰說生活多磨難,不過是修行未斷!
【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06-25
《浮力》說課稿09-06
美術(shù)說課稿05-14
《散步》的說課稿09-06
優(yōu)秀說課稿10-27
稱贊說課稿08-17
說課稿模板09-08
《口技》說課稿05-15
《白鵝》說課稿12-12
《貓》說課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