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齋志異》讀后感 推薦度:
- 聊齋志異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聊齋志異》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聊齋志異》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聊齋志異》讀后感1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的形式寫的,人可以變成老虎,人死了可以復生,人和鬼魂可以相愛,花妖和狐女也可親可愛,突出了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揚善除惡的`中心思想,讀后感《聊齋志異讀后感100字》。同時,我也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與環(huán)境不一樣,慢慢品質(zhì)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是善良的。我們應當不斷自省、凈化,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聊齋志異》讀后感2
想到“鬼”,我們就一定都會想到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在我們的`想象當中,“鬼”都是無惡不作的反面角色,但《聊齋志異》這本書,所描寫的鬼都是善良仁義的好鬼。
《聊齋志異》中寫面目丑惡,官官相護;寫科舉考試,那些應舉者鸚鵡學舌,考官則有眼無珠;寫花花公子,貪色酗酒,誣以人命……但寫到的小謝、花姑子、小翠、青娥……這些鬼卻都是善良仁義、勇于反抗、敢于復仇的化身。
看完《聊齋志異》,我深深地感嘆道:“鬼居然比人好呀!”
《聊齋志異》讀后感3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的形式寫的,人可以變成老虎,人死了可以復生,人和鬼魂可以相愛,花妖和狐女也可親可愛,突出了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揚善除惡的.中心思想。同時,我也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與環(huán)境不一樣,慢慢品質(zhì)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是善良的。我們應當不斷自省、凈化,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聊齋志異》讀后感4
這本書有許多這樣感人的故事,他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如: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心能融化世間的邪惡和丑陋的一面;開心和生命是重要的,有了生命但不能沒有開心,但是有了開心沒有生命更是不行的.,生命和開心要同時具備才可以生活的更有意義。
《聊齋志異》讀后感5
《聊齋志異》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這本書!读凝S志異》是一部經(jīng)典小說,是蒲松齡的著作!读凝S志異》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后”之美譽!读凝S志異》看來偏偏講的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tài)字里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
《聊齋志異》讀后感6
假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聊齋志異》這是一本曲折離奇的的鬼妖故事,還是一本百讀不厭的古代奇書。我看著看著就入了迷!比如像《促織》,這個故事說的是:成名一家為了捉一只蟋蟀應付官差,害的愛子慘死。兒子死后化為蟋蟀,所向無敵。后來被獻給皇上,成名因此驟然富貴!读凝S志異》這本書里面的每一個故事的'寓意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沒有好下場!
《聊齋志異》讀后感7
讀過《西游記》后,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一致才能成功。這就是我們在語文書上學過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斷”的`道理。讀了這個故事我還知道了我們要學習唐僧師徒四人執(zhí)著、不畏艱險,勇于克服困難、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但我自己有時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不了,真是慚愧極了。今年我們已經(jīng)三年級了,以后我每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終,不管我是否做好,我都會用心去做,爭取成功的。
《聊齋志異》讀后感8
在同學們心中,《聊齋志異》只是普通的妖、魔、鬼、怪的故事。再大人們心中,卻是別的故事;然而在我心中,《聊齋志異》卻別具著一番風味!
《聊齋志異》集歷代靈異、志怪小說之大成,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別具一格,其玄奇、獨特的鬼怪傳說,歷來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經(jīng)典話題,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衰。
在這個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鬼、狐、仙、怪,折射著人、情、世、態(tài)……
作者在字行間無不飽含著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所展現(xiàn)的美好情感、真實人性和現(xiàn)實生活令人難以忘懷。
《聊齋志異》讀后感9
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nèi)容卻深深地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蒲松齡在《聊齋自志》中說:“集腋為裘,妄續(xù)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這部小說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從現(xiàn)實生活中產(chǎn)生的`深沉的孤憤的。
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聊齋志異》奇異有趣的故事,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而應該深入地去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悅,以及產(chǎn)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xiàn)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nèi)容。
【《聊齋志異》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聊齋志異讀后感04-15
聊齋志異讀后感范文06-11
聊齋志異讀后感(15篇)04-21
聊齋志異讀后感15篇04-21
聊齋志異讀后感集合15篇04-25
聊齋志異讀后感匯編15篇04-26
聊齋志異讀后感合集15篇04-22
《金銀島讀后感》讀后感03-30
小學讀后感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