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 推薦度:
-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推薦度:
- 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焦裕祿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焦裕祿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焦裕祿觀后感1
焦裕祿這個熟悉的名字,自打上小學時課文中就已熟悉的名字,他的先進事跡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他那種對崗位的熱愛,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通過這次觀看影片《焦裕祿》,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更進一步認識,當影片中出現(xiàn)的親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術(shù)員、送回一桶魚、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讓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人們深情緬懷名字,在呼喚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為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在向每黨員干部發(fā)出忠告:永遠要做為鞠躬盡瘁的公仆,絕騎在頭上作威作福。干部,時時把的疾苦心上,以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想問題、辦事情的點和歸宿,才會擁戴你、支持你。反之,置利益于不顧,當官作老爺,欺壓百姓,終將被所唾棄。
焦裕祿從一個條件較好尉氏縣調(diào)到蘭考,受命于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講條件,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chǎn)黨員的豐碑,為我們后來人,確立了一個標桿。
他那種對崗位的熱愛,把工作崗位當做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舞臺,以干好工作為目標,加強學習,提高素質(zhì);反過來又將學到知識,練就的本領(lǐng),全部用到工作中。這種精神,對我們現(xiàn)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種教育。在他身患重病,卻依然堅持工作,在病房里還在學習,這種,無私無畏,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焦裕祿同志說:“群眾滿意才是檢驗工作好壞的標準!”,“我是您的兒子,代表主席來看您了!”這些樸實的話讓人銘刻心骨?涩F(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有些領(lǐng)導干部卻離群眾越來越遠,大部分時間就是呆在辦公室、會議室或招待所,有時下到基層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更有可恨者,沒有攝影不出門,沒有記者不發(fā)言。
電影中焦裕祿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那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滿了人情味。同志愛、天倫樂、夫妻情一個個鏡頭讓人感動,讓人落淚。焦裕祿在蘭考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也許從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他沒有多大的政績,可是瑣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偉大。焦裕祿,一個以忠誠、愛民、科學、創(chuàng)造、實干、奉獻的化身,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財富。
焦裕祿觀后感2
《焦裕祿》這部影視劇我看了好幾遍,全劇展現(xiàn)了焦裕祿從16歲到逝世的壯麗生命軌跡,深度挖掘了焦裕祿精神,突顯了焦裕祿的偉大情操和豐沛情感。據(jù)了解,這部電視劇根據(jù)殷云嶺、陳新創(chuàng)作的《焦裕祿傳》改編。該劇記述了焦裕祿一生成長與奮斗的人生軌跡。
焦裕祿生于孔孟之鄉(xiāng),經(jīng)歷了少年喪父、入監(jiān)坐牢、下煤坑做苦力、背井離鄉(xiāng)等人生磨難,但他不向命運低頭,當民兵、參加南下武裝工作隊、領(lǐng)導土改和清匪反霸,以大智大勇譜寫了一曲英雄壯歌。建國后,焦裕祿轉(zhuǎn)戰(zhàn)工農(nóng)業(yè)各條戰(zhàn)線,先后取得了卓越成績。擔任蘭考縣領(lǐng)導職務后,他以“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精神帶領(lǐng)蘭考人民抗擊自然災害,獲得了豐碩成果。焦裕祿心里始終裝著人民群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真實、感人,催人淚下??
是什么支撐著焦裕祿心無旁鷲,奉獻一生卻無怨無悔?人之行,莫大于行孝。我想,是對娘親的“孝”,是對娘親的敬和愛。自始至終,他都把自己看成是土地的兒子,人民的兒子。為了對深深摯愛的娘親盡一份孝心。他雖磨難深重,卻自強不息,一心為民。
焦裕祿孝義行天下。他是那樣深切熱烈地愛著自己腳下的那片熱土。為了這片被風沙肆虐的黃土地,為了每一張熟識的面龐,每一塊久久駐足過的田埂,每一穗所惦念的麥粒,他鞠躬盡瘁,帶領(lǐng)蘭考人民擋風沙、治鹽堿、抗內(nèi)澇,心中裝的.是整個蘭考,獨獨忘卻家人和自己。病重之時仍拄著拐杖,細細量遍蘭考的每一寸土地。他把一生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刻在母親身上。就像大山一樣,身扛萬鈞重擔
卻任身邊清流順著自己肢體流淌,大山不說話,可卻實實在在地屹立著并哺育了山林里的生靈萬物。
就在他看到田里的莊稼一點一點成長,欄里的牲口一天一天長大,人們臉上的笑容一點一點增多,就要看到蘭考人民一天天富起來時,年僅四十二歲的焦裕祿倒下了,倒在了這片他為之奮斗的黃土地上,帶走無數(shù)的傷痛,帶走了人們永遠的感念,卻留下了自己無盡的牽掛,留下了眷戀的目光,更留下了那曲蕩氣回腸的《喊了一聲娘》。
焦裕祿觀后感3
今天觀看了電影《焦裕祿》,進一步了解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和先進,感到很有意義。
他那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F(xiàn)在的人看來,焦裕祿所做的那些訪貧問苦、慰問群眾、勘探風沙、查看災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書代勞。但是,焦裕祿卻總是輕車簡從深入一線,那種“車”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車,那種“從”無非是一兩個頂多三五個必須隨行的人員。他那種“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們深思。
他那種吃苦在前的奉獻精神。對于過去縣領(lǐng)導心安理得享受著的特殊待遇,焦裕祿硬是帶頭給取消了。當女兒在向母親埋怨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的.心肯定在滴血,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他那種敢于承擔責任的負責精神。當上級來調(diào)查處理問題,別人又樂于替他承擔責任的時候,焦裕祿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的膽識,斬釘截鐵地承認是自己做出了決定。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展現(xiàn)出的是他對黨的忠心,是他坦蕩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態(tài)。
焦裕祿心里想著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因為他知道黨的形象,需要在為人民服務中去維護。在他的事跡里,沒有震耳欲聾的高談闊論,沒有故作高深的反復思考,他認準的只有一條:一切為了人民。人民群眾當時那么擁戴他,人民群眾現(xiàn)如今那么懷念他,就是因為“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的。
今天,通過觀看電影,我們不光是緬懷焦裕祿同志,更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在工作和學習中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奮斗、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要結(jié)合工作和自己實際,接受學習,思想上要認識提高,著力重點,解決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工作效率、工作事業(yè)心、責任。
【焦裕祿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觀后感暖春觀后感03-30
新聞觀后感02-28
《旗幟》觀后感03-29
少年觀后感03-31
頤和園觀后感06-10
畫展觀后感08-02
《深!酚^后感02-01
《后天》觀后感08-30
風之谷觀后感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