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主題的產生:
說起恐龍,每個孩子都喜歡得不得了,也許是因為他們太獨特、神秘了。
在2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地球上植物生長茂盛,恐龍食物來源充足,所以身軀長得非常高大白堊紀時期,恐龍的品種繁多,千奇百怪。但在7000萬年前,恐龍神秘的消失了,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了?铸埵チ,它還會回來嗎?
孩子看了影片《侏羅紀公園》,玩具,圖片后,對生活在2億多年前的恐龍產生了興趣。由此引發(fā)了小朋友進一步了解恐龍的欲望,恐龍一系列的活動在這背景下產生了。
活動目標
1、小朋友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生活環(huán)境,引發(fā)小朋友去了解恐龍從繁盛走向滅絕之謎。
2、喚起小朋友重建恐龍家園的信心,鼓勵每個小朋友構建自己心中的恐龍家園。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大量有關恐龍的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通過觀看實物投影儀的圖片資料,小朋友對恐龍的生存環(huán)境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性有了一定了解。
1、討論幼兒感興趣的恐龍。
李耘海:我最喜歡霸王龍,它的樣子多厲害,牙齒又長又尖,跟鱷魚很相像。
殷高乾:我喜歡梁龍,因為它是最大的恐龍,它抬起頭來差不多有七層樓高。
劉學佳:細腭龍很有趣,它很小,身體只有公雞那么大,多么可愛呀!
閔天洋:更神奇的是鴨嘴龍,它的牙齒最多,一共有960顆呢!
老師小結:還有身上生出像釘子一般刺的劍龍,頭上長角的三角龍等等。小朋友熱烈的交談著他們所了解和喜愛的恐龍,還談論到恐龍平常玩什么?怎么睡覺?能跑多快等問題。
2、幼兒猜測恐龍消失的原因。
小朋友各抒己見,對恐龍產生了無比的同情好奇和想念,他
們知道恐龍不管是因為哪一種災難,都已失去了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于是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第二個問題的討論——重建恐龍家園,讓恐龍再回到我們身邊來。
3、引發(fā)重建恐龍家園的設想。
老師小結:通過討論,小朋友都表達了自己對恐龍家園美好
的構想和心愿。小朋友開始商議用什么材料來構建心中的恐龍家園呢?小朋友們一致同意用各種自然材料來構建恐龍家園。
教學反思
通過談話的'方式,把孩子們一步步引入到恐龍世界的大探險中,去認識了解探索恐龍以及它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的秘密。小朋友可以在輕松自如的氣氛中,喚起對恐龍?zhí)骄康呐d趣。在情感上與恐龍建立親密關系,才能觸動孩子們?yōu)榭铸堉亟ㄒ粋新的家園。
繪畫活動:恐龍家園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灰色調(冷灰色,暖灰色)來表現遠古森林
2、實物投影儀、圖片
活動準備:
1、通過觀看恐龍大世界探索以及配合“熱帶雨林”的音樂,回憶相象遠古時恐龍的生活,把孩子帶入恐龍時代“的情景中。
2、教會孩子學會調配各種灰色的基本方法,讓他們能比較嫻熟的掌握各種深淺的、冷暖的紅灰等,使畫面色彩呈現凝重、久遠、神秘、奇特的氣氛。
3、通過色彩的配置讓孩子體會大膽用色。
教學反思:
通過繪畫構建,孩子們從周圍生活中收集一系列有趣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他們,由此引發(fā)幼兒熱切關注周邊的一切。
建構活動:中生時代
活動目標:
1、幼兒按主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構造的能力。
2、讓幼兒分工合作,合理、適量的建構出所需物品。
3、幼兒相互幫助,互相合作的精神。同時學會評價自己的同時,評價他人。
4、激發(fā)幼兒的成功感和游戲的堅持性。
活動準備:
各種積木。積塑、皺紋紙、廢舊物(蛋糕盆、飲料罐、一次性飯盒、報紙、廢紙、大小不一的紙盒)自然物(稻草、鵝卵石、石塊、鵝蛋)雙面膠和透明膠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幫助幼兒豐富建構內容。幼兒非常感興趣,感性經驗豐富,知識面廣,對恐龍哪個年代了解非常多。
2、討論,設計圖紙,讓幼兒說說設計了什么,有什么意義。幼兒一組設計了一個恐龍喜歡的“樂園”。一組幼兒設計了火山,說是哪個年代的東西,有的幼兒還建構了給恐龍洗澡的湖泊;有一組幼兒設計了恐龍的家,說是怕黑夜恐龍會冷`````。
3、按意愿規(guī)劃場地布置。
4、按圖紙,分組討論分工合作建構,選擇材料。
5、幼兒游戲教師巡回。孩子們還在上回的基礎上,給火山增加了火焰,銀杏樹、一些恐龍喜歡吃的食物,是恐龍時代更富有生機。有層次感,有藝術美。原來一些比較懶散的幼兒也樂意去幫助其他幼兒。
6、游戲評價:
(1)你們一組完了什么,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孩子們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愿,分工的情況,表達清晰,有層次。
(2)通過游戲,你有什么收獲?
孩子們發(fā)現材料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同,注意點也不一樣。
發(fā)現平衡的原理。
(3)讓幼兒自己提出下次活動的注意方面,或要作修改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都很喜歡玩球,在比賽滾球的游戲中,幼兒感覺到每次的輸贏結果都不相同,有時他贏、有時我贏,有的幼兒就對其產生了疑問。為了解決他們的疑惑,我們對球滾動的快慢進行了研究。本活動采取小朋友動手操作嘗試的方式,力求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自我實驗、自我探索的興趣,并掌握探索滾球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索活動,了解同樣大的球,用的力量越大,球滾得越快,而用同樣的力量,大球滾得快。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同樣大的皮球、乒乓球、木板,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
2、平坦的場地。
活動一 輕輕推,慢慢跑;重重推,快快跑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滾球,讓他們在游戲中自己發(fā)現:輕輕推,球就慢慢跑;重重推,球就快快跑。
注意:先讓幼兒比較球的大小,讓他們清楚游戲是在球同樣大小的情況下進行的;教師在幼兒自由游戲中,與幼兒個別交談,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并得出結論。
2、全體幼兒共同討論。以大部分小朋友的嘗試結果為暫時結論,讓幼兒根據此結論再次進行實驗(自由活動),看一看:是輕輕推,慢慢跑,還是重重推,快快跑。注意:用正確的方法滾球,不能使球跳起來而影響實驗結果;提醒幼兒力量差別越大,實驗的結果越明顯。
3、游戲:誰的球最聽話。幼兒按教師發(fā)出的命令(誰的球最先滾到或誰的球最后滾到)進行滾球,再次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和掌握力量和球速的關系。
活動二 不同大小的球滾動得快與慢
活動過程
1、每位幼兒拿一個皮球、一個乒乓球,比較兩個球滾動的快慢。
注意:要求同時滾出去兩個球。
2、全體幼兒討論,找出意見不統(tǒng)一的`原因。(不管球的大小,只要用的力量大,球就滾得快,因此會出現有的是大球快,有的是小球快。)
。1)討論為什么有的時候是大球快,有的時候是小球快。
。2)討論我們用什么方法能比出到底是大球快還是小球快。
3、幼兒嘗試用一塊木板同時推動大小兩個球,找到用同樣的力量時,大球、小球滾動的快慢情況。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幼兒總結試驗結果。
4、全體幼兒共同討論探索結果,并得出結論。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在有斜面的大型玩具上繼續(xù)研究、探討:
1、除了球大、用的力量大可以使球滾得快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球滾得更快?
2、除了球小、用的力量小可以使球滾得慢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球滾得更慢?
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解決自己所發(fā)現問題的興致要比解決老師、家長提出的問題的興致高,探索的主動性強,所以此活動教師根據幼兒在自由活動中自發(fā)產生的問題而設計。同時,教師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和探索環(huán)境,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實驗和探索方法,讓其在得出正確答案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增強自信心。第一個活動中,在老師提出基本的要求下,幼兒通過自己積極的嘗試、反復的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從中積累了探索的經驗,掌握了實驗的方法,為第二個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第二個活動中,幼兒能不斷進行實驗——結論——再實驗,完全投入到自我學習的樂趣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chuàng)作的喜悅。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雙干凈的鞋子;視頻儀,電視機等;幼兒創(chuàng)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復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引發(fā)興趣。
師:你的鞋子有個秘密,你知道嗎?
你的鞋底是什么樣的?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鞋底的花紋,并且相互比一比,說一說各自的鞋底花紋有什么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鞋底花紋是什么樣的,有些什么圖案?(通過視頻儀展示給大家看)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么發(fā)現?
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畫能讓兩只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折,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復印紙,用鉛筆進行創(chuàng)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提問:你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5.布置活動室。將鞋底花紋涂上好看的.顏色,并沿邊線剪下,布置在活動室里。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后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秘密。
2.在區(qū)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在活動一開始,以觀察鞋子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因為鞋子是每個孩子平時最熟悉的物品了,但是也許他們從來沒有關注過鞋底,因此,一個簡單的問題,往往能引起他們的探索興趣,在讓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性,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發(fā)揮師幼互動的作用,第一讓幼兒自主地去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第二豐富鞋底花紋的感知經驗,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另一方面老師能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整個活動活而不亂,引導幼兒從色彩圖案中感知了美,創(chuàng)造了美。
首先選材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因為鞋子是我們最熟悉,最好的朋友,通過對鞋底花紋的設計,使幼兒初步了解到“對稱”這一概念,因為“對稱”的概念在中班幼兒的思維中還是比較模糊的通過具體的操作,使幼兒懂得利用復印紙,很容易地幫助我們解決對稱的問題,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中能夠通過。
教學反思:
大班初期的孩子畫裝飾畫很難,興趣不濃厚,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全新的活動產生了。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物品——鞋子,讓孩子們給鞋底設計花紋,這樣的活動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他們就充滿了欣喜和探索的興趣。在活動中,我充分發(fā)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的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創(chuàng)作活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我又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在評價作品時,我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通過延伸活動,孩子們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了對裝飾畫的認識,提高了對裝飾畫的興趣。但在這次活動中,由于老師的引導不夠,幼兒的合作意識不強,還需要多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1-17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2-17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02-13
幼兒園大班消防教案12-17
(合集)幼兒園大班教案12-1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1-14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01-07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1-2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推薦】01-27
【精】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