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中班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對于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還是比較缺乏的,孩子過馬路也不肯拉著大人。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可以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fā)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
2.通過游戲,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知道不能亂穿馬路,增強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3.愿意參與交通安全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并能在游戲中鞏固認識交通信號燈,遵守交通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課件;
2.兒歌《去郊游》音樂;
3.道具:大眼貓頭飾、斑馬線貼紙、紅綠燈牌、小圓環(huán)方向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視頻情景感知
觀看《過馬路》的視頻
教師提問:小藍為什么要拉住小紅?過馬路應該走哪里呢?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沒有斑馬線就走天橋或者地下通道。
二、活動展開
1.出示圖片認識集中常見交通標志
2.觀看視頻《大眼貓過馬路的故事》,體驗交流。
。1)教師:大眼貓在十字路口有沒有走斑馬線?
為什么大眼貓走了斑馬線還是差點被車撞到?
教師歸納:大眼貓過馬路的時候不看紅綠燈,差點被車撞到,這樣太危險了。
(2)教師:十字路口有斑馬線,我們是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走呢?該什么時候走呢?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3)教師:大眼貓在過馬路時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
教師歸納:①行人要走人行道;②不能在馬路上玩耍;③過馬路時走斑馬線,還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沒有斑馬線的地方,我們就要走天橋或者地下通道。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著手走,不能亂跑。
3.玩游戲
播放音樂《去郊游》,游戲體驗《小司機》
老師配帶大眼貓的頭飾扮演大眼貓,請小朋友們扮演行人和司機,大家一起去郊游
大眼貓帶領行人一邊走一邊根據(jù)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guī)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教師(大眼貓):前面有兩條路,行人應該走哪條路?
幼兒(行人):人行道。
教師(大眼貓):行人應該注意什么?
幼兒(行人):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教師(大眼貓):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
幼兒(行人):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幼兒找到貼有斑馬線紙條的道路)
老師出示綠燈時,司機小朋友握著小圓環(huán)方向盤開著自己的車子到馬路上行駛。老師出示紅燈時司機小朋友把車停下。
三、活動結束
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我和媽媽手拉手,一起走到馬路口,紅燈停,綠燈走,還要左右瞅一瞅,斑馬線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記心上。最后教師評價幼兒游戲情況,結束。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交流今天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識并思考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么?
活動總結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與認知發(fā)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于中班幼兒注意力集中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因而活動內容應設置的較豐富。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采用直觀圖片、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采用情景法和游戲法也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交通知識,引發(fā)幼兒更有效的學習。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所以在活動后請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引導幼兒,而且做給孩子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實現(xiàn)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分享,萌發(fā)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知道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前了解家鄉(xiāng)特產(chǎn)。
2、家鄉(xiāng)的宣傳片;幼兒自備一張喜歡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圖片。
活動過程:
1、感受家鄉(xiāng)的美景,激發(fā)興趣。
播放家鄉(xiāng)的宣傳片: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游覽一個地方,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
提問:你知道是什么地方了嗎?你為什么對它那么熟悉呢?
出示一種特產(chǎn),提問: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并介紹一下嗎?
2、游戲:家鄉(xiāng)特產(chǎn)我推銷;——提示語:家鄉(xiāng)有很多的特產(chǎn),我相信一定有你特別喜歡的,我們試著來推銷一下"你的最愛"!
鼓勵幼兒自由交流,推銷自己最喜歡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
請幼兒上臺推銷,教師視情追問或補充。
3、集體討論,進行分類。
討論分類標準,這么多特產(chǎn),看得人眼花繚亂,要分一分就好了。怎么分呢?
根據(jù)幼兒的討論結果,嘗試,選出大家認為最適合的.一種,一齊動手將各自帶來的特產(chǎn)分類。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活動后,將幼兒收集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的四周,供幼兒繼續(xù)參觀,交流。
2、活動前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家鄉(xiāng)特產(chǎn)的圖片,并讓孩子了解,豐富孩子的經(jīng)驗。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豐富了不少知識,同時也體驗了各行各業(yè)人們工作的辛苦,更加體諒他們,珍惜勞動者的成果。在活動中,從生活經(jīng)驗入手,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不同工作者們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種行業(yè)的資源。培養(yǎng)孩子尊重和熱愛成人的勞動。引導幼兒用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懂得愛惜勞動成果,并學會了與人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游戲的情節(jié)性和持久性明顯增強。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xiàn)了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擁抱會給人帶來愛和快樂。
2.能和好朋友擁抱,并說出關心的話。
3.體會與教師、同伴親密擁抱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模仿小動物擁抱游戲,調動幼兒對擁抱的已有經(jīng)驗。
--"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抱一抱吧!"--"你覺得高興嗎?"--"你得到過擁抱嗎?什么時候?"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體驗擁抱的快樂。
1.通過媽媽、爸爸、老師抱嘟嘟的故事情境,提取幼兒生活中擁抱經(jīng)驗,引導幼兒感受擁抱帶來的快樂。
--"一起看看小熊嘟嘟的擁抱吧!"
1)媽媽抱嘟嘟--"嘟嘟起床的時候媽媽做什么了?"--"你的媽媽給你擁抱了嗎?什么時候?"總結:媽媽很愛我們哦!
2)爸爸抱嘟嘟--"爸爸抱過你嗎?"--"怎么抱的?"總結:爸爸的擁抱很有力量。
3)老師抱嘟嘟--"老師抱過你嗎?什么感覺?"總結:擁抱會讓我們很快樂、溫暖和幸福。
2.通過嘟嘟給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擁抱情境,引導幼兒體驗擁抱別人時的快樂。
1)嘟嘟抱咪咪--安慰--"嘟嘟為什么要給咪咪擁抱?"--"好朋友傷心了,需要安慰,我們可以給他擁抱。"--"嘟嘟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學著他們的樣子試試吧!"
2)嘟嘟抱汪汪--祝賀--"汪汪沒有哭,嘟嘟為什么也給他擁抱呢?"--"原來,好朋友成功了,我們也可以用擁抱表示祝賀的。"--"嘟嘟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祝賀汪汪吧!"三.玩"抱一抱"游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這里有沒有你的朋友?"--"我們也找好朋友抱抱吧!"四.在"嘟嘟擁抱"的故事情境中,激發(fā)幼兒用擁抱表達自己的情感。
--"快樂的一天結束了,嘟嘟給了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再見老師!"--"嘟嘟飛快的跑回家,他要把大大的擁抱送給爸爸和媽媽。"--"把擁抱送給爸爸、媽媽、朋友會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和幸福!也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多多抱抱寶貝,讓他感受到你的愛。"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擁抱會給人帶來愛和快樂。
2.能和好朋友擁抱,并說出關心的話。
3.體會與教師、同伴親密擁抱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等活動過程:
一、模仿小動物擁抱游戲,調動幼兒對擁抱的已有經(jīng)驗師: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抱一抱吧!
你覺得高興嗎?
你得到過擁抱嗎?什么時候?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體驗擁抱的快樂
1.通過媽媽、爸爸、老師抱嘟嘟的故事情境,提取幼兒生活中擁抱經(jīng)驗,引導幼兒感受擁抱帶來的快樂。
師:一起看看小熊嘟嘟的擁抱吧!
1)媽媽抱嘟嘟嘟嘟起床的時候媽媽做什么了?
你的媽媽給你擁抱了嗎?什么時候?
總結:媽媽很愛我們!
2)爸爸抱嘟嘟爸爸抱過你嗎?
怎么抱的?
總結:爸爸的擁抱很有力量。
3)老師抱嘟嘟老師抱過你嗎?什么感覺?
總結:擁抱會讓我們很路愛了、溫暖和幸福。
2.通過嘟嘟給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擁抱情景,引導幼兒體驗擁抱別人時的快樂。
1)嘟嘟抱咪咪--安慰師:嘟嘟為什么要給咪咪擁抱?
好朋友傷心了,需要安慰,我們可以給他擁抱。
嘟嘟是怎么說的?
我們一起學著他們的樣子試試吧!
2)嘟嘟抱汪汪--祝賀師:汪汪沒有哭,嘟嘟為什么也給他擁抱呢?
原來好朋友成功了,我們也可以用擁抱表示祝賀的。
嘟嘟怎么說的?
我們一起來祝賀汪汪吧!
三、玩"抱一抱"游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師:這里有沒有你的朋友?
我們也找好朋友抱抱吧!
四、在"嘟嘟擁抱"的故事情境中,激發(fā)幼兒用擁抱表達自己的情感師:快樂的一天結束了,嘟嘟給了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再見老師!
嘟嘟飛快的跑回家,她要把大大的擁抱送給爸爸和媽媽。
親愛的寶寶們,把擁抱送個爸爸、媽媽、朋友會讓我們變得更快樂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會的形式講述"我心目中的英雄"。
2、能夠主動學習英雄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等品質。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給幼兒講一些關于英雄人物的故事或者事跡。
2、幼兒所熟悉的英雄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分享。
1、以故事會———"我知道的英雄的故事"的形式展開,幼兒簡要講述。
2、活動室布置成"故事會"的`形式,創(chuàng)設輕松的氣氛。
3、請幼兒將自己要講的"英雄"的圖片展現(xiàn)在"英雄榜"上。
4、幼兒輪流講述英雄故事。
二、簡要梳理經(jīng)驗。
1、討論"我心目中的英雄"。
————教師:你們覺得英雄是什么樣的人?
————教師: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誰?
————教師:他做過什么樣的事情?
2、自由結伴討論。
3、拓展經(jīng)驗。
結合生活經(jīng)驗,夸一夸"我們身邊的英雄真多"。
延伸活動:
在閱讀區(qū)里收集英雄故事的圖文資料供幼兒自由閱讀和欣賞。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手的用途。知道手可以用來做很多事。
2、知道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兩顆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會畫畫,會寫字,樣樣事情都會做!(手)
T:你們的手在哪兒?
二、觀看視頻,了解手的用途T:小手的作用非常大,看一看,叔叔阿姨的手在做什么?
1、蛋糕師。蛋糕師的`手是怎么做蛋糕的?
2、廚師。廚師的手會做菜,做飯。
3、理發(fā)師。理發(fā)師除了理發(fā),還會做什么?(洗、吹、染、燙、做發(fā)型)
4、裁縫。會做衣服。
小結:叔叔阿姨的手真靈巧,給我們帶來了美味、漂亮。
5、采訪客人老師T:后面老師的手也很靈巧,請你做小記者采訪一下,老師的手會做什么?
小結:老師的手真靈巧,給我們帶來了溫暖、知識和快樂!
三、了解手勢的特殊用途
1、師做手勢T:我有一雙手,我的手也會說話。 “YE”是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手可以做不同的動作手勢,表示不同的意思。
2、幼兒做手勢,自由討論
T:你們的手會說話嗎,讓別人猜猜在干什么?
T:生活中也需要用手勢來工作,看一看。
圖片A交警指揮交通為什么不用嘴說,要用手勢?
B指揮家他的手在說什么?告訴樂隊什么?(有節(jié)奏、開始演奏、停、結束)C裁判他有什么手勢?表示什么意思?告訴運動員什么?(紅牌犯規(guī),罰下場)D舞蹈家楊麗萍《孔雀靈》
T:舞蹈家的手在干什么?小孔雀還在干什么?我們也來學一學小孔雀,給大家?guī)砻赖南硎堋?師帶領幼兒學跳孔雀舞的動作)
小結:在特殊的崗位,不同的手有不同的作用。
四、延伸活動:
T:你們的手有什么用呢?小朋友的手會給大家?guī)硎裁纯鞓纺?
小結:讓我們伸出雙手,互相幫助。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
設計意圖
孩子與家人的關系,是良好的人際關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際能力。目前有很多家長對幼兒無條件的“愛的傾斜”,并不利于良好家庭關系的建立,但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此活動讓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對此問題都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感受。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2.用美術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3.在游戲中觀察媽媽的大手,嘗試用拓印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邀請幼兒的媽媽來園參加活動。
2.和本月過生日的幼兒的媽媽商討過生日的日期,方便家長參與。
3.能分別露出5雙手的一塊大幕布、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這個月是3月,有兩位小朋友過生日,他們又長大了1歲,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
教師請小壽星出來,為他們戴生日帽。
(2)媽媽知道你們的生日嗎?她們怎么給你們過生日?(吃蛋糕,送生日禮物……)
(3)你們知道媽媽的生日嗎?這個月哪個小朋友的媽媽過生日?(不知道)
(4)小朋友的媽媽也有這個月過生日的,請她們和過生日的小朋友一起到前面來,大家看看都有誰的媽媽,請她們接受我們給她們戴生日帽,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吧。
(5)為什么媽媽知道小朋友的生日,你們卻不知道媽媽的生日?(媽媽沒和我說過,媽媽從沒有過過生日……)
2.玩“猜小手、猜大手”的游戲,激發(fā)幼兒了解自己媽媽的情感。
(1)咱們和媽媽們玩一個游戲——“猜小手”。請5名幼兒藏在幕布的后面,只把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請媽媽來找找自己孩子的小手。(媽媽一下子猜出了自己寶寶的手)
(2)咱們再玩一個游戲:“猜大手”。媽媽和老師同時站到幕布的后面,將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由幼兒來找自己媽媽的手。(沒有一個小朋友能找對自己媽媽的手)
(3)為什么媽媽能從那么多小朋友里猜出自己寶寶的手,可小朋友卻不能猜出自己媽媽的手?這是為什么?
3.回憶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1)媽媽都能猜對自己寶寶的手,說明媽媽很愛我們。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做過哪些關愛你的事情?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嘴磕破了,媽媽心疼地抱了我一個晚上;我總是生病,媽媽為了讓我身體強壯,給我做好吃的,還和我一起跑步鍛煉身體……)
(2)老師這兒有幾張照片,你們猜猜是誰?先請小朋友看過生日的媽媽年輕時的照片,再對比看現(xiàn)在的照片。
(媽媽年輕時真好看,像大姐姐;媽媽現(xiàn)在的頭發(fā)怎么短了,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
(3)她們?yōu)槭裁礇]有以前好看了?你們的媽媽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呢?
(媽媽很辛苦,家里的飯都是她做;媽媽下班回家還要洗衣服、做飯,手都不光滑了;媽媽都沒時間梳頭,所以把頭發(fā)給剪短了……)
4.畫畫媽媽的手,進一步了解媽媽。
(1)媽媽要做那么多事情,手都變得粗糙、不光滑了,今天請小朋友來拓畫、裝飾媽媽這雙為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手吧。請小朋友邊畫邊仔細觀察媽媽的手紋,然后將這些手紋線進行裝飾。
(幼兒邊觀察邊畫:媽媽的手好柔軟;媽媽干活的手真粗糙;我媽媽的手真小,和別人媽媽的手不一樣……)
5.再玩游戲“猜大手”,讓媽媽感受寶寶的愛。
(1)現(xiàn)在,咱們再玩一次“猜大手”的游戲。
(2)請媽媽和幾位教師藏在幕布的后面,把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讓小朋友來猜一猜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小朋友們都猜對了,媽媽們都歡呼起來)
活動反思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感到:孩子怎么了?很多時候,父母感到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愛孩子,孩子卻沒有得到滿足,得不到愛的回饋。為了引導家長正確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人際關系——知道愛父母,我在設計導入活動時從“說生日”開始,自然地引出活動。我先請幼兒說自己的生日,孩子們不但知道自己的生日,還知道好朋友的生日是哪天,可是班上沒有一位小朋友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生日。
接下來進入的第一個游戲是“猜小手”,當媽媽一下子猜對自己寶寶的小手時,媽媽和寶寶都高興不已,但并沒有體會到游戲真正的作用。緊接著第二個游戲“猜大手”游戲中,孩子們又無一例外地沒有猜到自己媽媽的手,媽媽們沉默了,孩子們也都不說話了。這兩個游戲讓媽媽和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媽媽對自己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以及孩子對媽媽的關心卻知之甚少。這里沒有空洞的說教,卻讓孩子低下了頭,萌發(fā)出我也要像媽媽愛我那樣去愛媽媽的情愫。
接下來通過美術活動拓印、裝飾媽媽的大手,在活動中孩子們撫摩著媽媽的手仔細觀察、描畫,他們帶著對媽媽的愛意將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傾注在作品中,并感受著媽媽手的溫暖與柔軟及干活后的粗糙,更加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最后,我們再一次進行了一次“猜大手”的游戲,這次幼兒全都找到了自己媽媽的手,從中也讓家長感受到愛是可以培養(yǎng)的。
可以說,這一活動既體現(xiàn)了教育性,又體現(xiàn)了形式的多樣性,同時教師把家長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將家長同樣視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做到資源互補,體現(xiàn)家園共識、共育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環(huán)保袋重復利用的特點,以及知道使用環(huán)保袋能保護環(huán)境。
2、萌發(fā)節(jié)約資源、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知道塑料袋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2、物質制備:
。1)塑料袋,教師自備四種環(huán)保袋(無紡布環(huán)保袋、麻布環(huán)保袋、紙質環(huán)保袋、棉布環(huán)保袋)。
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塑料袋,師幼討論。
、龠@是什么?它是用來做什么的?你在哪里見過?
、谒芰洗鼮槿藗兊.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它有危害嗎?有什么危害?
2、觀看課件,感受塑料袋對環(huán)境的危害。
中班社會教案《有用的環(huán)保袋》含PPT課件
。3)幼兒討論。
①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谟心男└h(huán)保的袋子可以代替塑料袋嗎?
3、認識環(huán)保袋,了解其特殊作用。
。1)教師出示無紡布袋、麻布袋、棉布袋、紙袋,幼兒討論。
、倌阋娺^這些袋子嗎?在哪里見過?
②你知道它們和塑料袋有什么不同嗎?
。2)教師介紹四種環(huán)保袋的名稱,幼兒一一觸摸,交流、分享。
①這四種袋子摸起來分別是什么感覺?
②比起塑料袋,環(huán)保袋有哪些好處?
。3)教師小結:環(huán)保袋更耐用,可重復、循環(huán)使用;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
4、制作環(huán)保宣傳袋。
(1)幼兒任意選取一種環(huán)保袋,設計一個標志或畫一幅畫。
。2)嘗試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推廣環(huán)保袋。
5、活動延伸。
請幼兒玩一玩DIY操作材料包中“彩繪包”的游戲。
活動反思: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越來越需要人們與人合作、分享的品質。善于與他人合作分享是時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發(fā)展所需要的品質。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嘗試修補破損的圖書。
2.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產(chǎn)生愛護圖書的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重點與難點
重點:嘗試修補破損的圖書。
難點: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班級圖書角破損的圖書。
2.膠水、雙面膠、剪刀、透明膠、訂書機、彩筆、白紙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書“生病”了。
(1)教師提問:圖書角里的圖書怎么不見了?(原來它們生病了)
(2)教師:圖書怎么會生病呢?生了什么病?
(3)出示破損的圖書,請幼兒觀察。
(4)幼兒自由討論。
2.為圖書“治病”。
(1)教師:請小朋友來做小醫(yī)生,我們一起為圖書治病。
(2)教師出示膠水、雙面膠、剪刀、透明膠、訂書機、彩筆、白紙等,讓幼兒熟悉修補材料,了解使用方法。
(3)請幼兒根據(jù)圖書破損的位置、程度等,想出如何修補的方法。
(4)師幼共同修補圖書。
3.圖書“笑”了。
(1)展示修補好的圖書,請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互相參觀評價,并說說怎樣愛護圖書。
(2)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示范取書、看書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他們對待書的方法對不對?
教師演示正確的方法:取書時動作要輕,不能硬扯,避免圖書撕壞;看書時將書鋪平放在桌上或雙腿上,翻書時動作也要輕,不要將書頁弄皺或留下折痕,也不要將書或書頁卷成筒狀;放書時將書輕輕合上,輕輕放在書架。這樣圖書就不會生病了,就會笑了。
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取、看、放書。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修補家中破損的圖書。
2.鼓勵幼兒在閱讀區(qū)閱讀圖書時,養(yǎng)成整齊擺放、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
年齡:
4歲~6歲幼兒15人
時間長度:
約30分鐘左右(視情況取舍)
活動環(huán)境:
室內
活動準備:
1.白色布若干塊,規(guī)格約120cm×80cm和2cm×3cm的木條(也可用竹竿)各16根。取長短兩種木條各兩根扎成一個近似于“十”字的架子(如圖所示),再將布的四角系于木條的四端。尋一安全空間將此架子從中間懸吊起來,使之可以任意搖晃。
2.大小玻璃珠子若干分別置于幾個小水桶中,在桶中加入水粉顏料(或丙烯顏料),并加適當?shù)乃當嚢杈鶆虼谩?/p>
3.小漏勺(每個桶中各放一把),小塑料盤若干(每個桶邊各放置一些)。
4.在活動空間旁邊另置一個裝了小半桶水的水桶,以供收集被大家用過的珠子。
5.懸掛或晾曬“作品”的地方及方法事先要選擇好,才方便及時給每個架子更換畫布。
靈感來源:童年的記憶——自家做豆腐。
教育可行性分析:幫助幼兒擴大經(jīng)驗范圍是藝術教育中,甚至一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擴大經(jīng)驗范圍意味著我們以兒童個人的程度為基準,對兒童思想、情感和感受力通過活動予以啟發(fā)。尋找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也是啟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開端。
活動過程:
1.組對。
由幼兒自由組對,或者老師根據(jù)幼兒個體發(fā)展的快慢不同而調配成對。
2.規(guī)則宣講。
(1)兩人一組,每一次用漏勺在桶里取一勺珠子倒入塑料盤里拿回來,再將盤里的.珠子倒入架子上的布里。
(2)兩人各執(zhí)架子的一端搖晃架子。待珠子上的顏色搖盡后再用盤子將珠子舀出來倒入旁邊的大水桶里。
(3)之后,才可再去取別的顏料桶里的珠子。
(4)直到畫布上被滾滿了彩色的線才可以更換畫布。
3.活動開始。
4.交流與欣賞。
在本過程中可帶領幼兒參觀他們的被展示出來的“杰作”,回顧搖晃成畫的過程,交流心得與體會。
5.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此活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嚴防某些孩子將珠子誤吞入口中。
2.桶中的顏料應調得稠一些,太干或太稀都不方便珠子上掛滿顏料。
3.水粉顏料容易清洗,但留在布上的色彩干后不飽和。丙烯顏料弄到衣服上不易清洗,但色彩飽和。無論選擇何種顏料,都要告訴孩子們不可弄到臉上。
4.須在活動開始前給每個孩子穿好罩衣。并告誡幼兒不可大力胡亂搖晃架子,以防撞傷同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
設計意圖:
隨著當今礦產(chǎn)資源的不斷開發(fā),生態(tài)資源日益破壞嚴重,人們已漸漸意識到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地球人積極行動起來,和孩子一起拯救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增加全民的環(huán)境危機感和環(huán)境責任意識。本次活動通過讓孩子了解和認識垃圾桶的顏色和功能,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環(huán)再用,并通過分類操作,從而孩子兒進一步感知無毒無害的廢舊物的同時,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地進行垃圾分類,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也是培養(yǎng)孩子環(huán)保的責任意識。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桶的顏色及作用,增強垃圾分類的意識。
2.懂得對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
3.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個垃圾桶寶寶的對話,引起幼兒興趣。
1.廚余垃圾桶寶寶:哎呀,哎呀!真難受,人們將所有的垃圾都扔在我身上,太難受了!真苦惱!
其他垃圾桶寶寶:呼呼~魚刺、骨頭、易拉罐、瓶子我都不喜歡,引來蒼蠅嗡嗡叫好吵好吵呀!怎么辦呢?
2.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兩位垃圾桶寶寶在苦惱什么嗎?
3.小結:在生活中,每個人每天都會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垃圾,但如果沒有對這些垃圾進行合理的處理,就會污染我們的環(huán)境、空氣和地下資源。因此人們發(fā)明了分類垃圾桶將產(chǎn)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里,之后再對不同種類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這樣來減少垃圾對環(huán)境空氣的污染。我們的垃圾桶有分許多種顏色,每個顏色的垃圾桶的本領都不一樣,但是人們沒有正確的認識到每個垃圾桶的本領,扔垃圾的時候沒有將正確的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到每個對應的垃圾桶里,所以這就造成了垃圾桶寶寶們的困惑了。
二、垃圾桶的自我介紹,讓幼兒了解每個垃圾桶的.功能。
1.師:小朋友們,那你們知道每個顏色的垃圾桶的本領是什么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垃圾桶寶寶的本領吧!
2.垃圾桶寶寶的自我介紹。
藍寶寶:我是可回收垃圾桶,我收集的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的垃圾。這些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jié)省資源哦。
紅寶寶:小朋友們好!我是有害垃圾桶,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huán)境造成現(xiàn)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都要撿起來放在我這邊哦。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綠寶寶:哈樓,我是廚余垃圾桶,廚房里產(chǎn)生的垃圾都是裝在我這里的。其中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這類的垃圾經(jīng)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就可以變成有機肥料供農民伯伯使用哦。但是我有個溫馨提示要告訴大家,如果將餐廚垃圾用塑料袋裝好放到我這邊是不行的,記得將塑料袋另外撿起投放到我的小伙伴其他垃圾桶里哦。
橙寶寶:小朋友們好!我是其他垃圾桶,我的本領是裝出了可回收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這些垃圾是采取衛(wèi)生填埋,來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哦。
3.小結:其實每個城市的垃圾桶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哦,我們廈門市的垃圾桶的顏色分四種:藍色、紅色、綠色、還有橙色。藍色是可回收垃圾、紅色是有害垃圾、綠色是廚余垃圾、橙色是其他垃圾。每個顏色的垃圾桶的本領不一樣哦,小朋友們可要記牢了!
三、對常見的垃圾進行了解并且簡單分類。
1.小朋友們,認識了每個垃圾桶寶寶的本領了,接下來我要考考你們會不會對下面的垃圾進行分類呢?
看一看,思考一下,下面的垃圾都應該投放到哪個垃圾桶呢?
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揭曉答案了!
2.答案揭曉:報紙、飲料瓶、易拉罐、衣服都是屬于可回收垃圾
電池、水銀體溫計、化妝品、小燈泡是屬于有害垃圾
香蕉皮、剩飯、果皮、茶渣是屬于廚余垃圾
陶瓷碗、塵土、食品塑料袋、衛(wèi)生紙是屬于其他垃圾
小朋友們,你們分對了嗎?
3.師:學會垃圾分類,幫助垃圾桶寶寶解決困惑,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世界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
2、愿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中秋夜圓月圖片、《中秋節(jié)的來歷》動畫視頻、中秋節(jié)相關習俗的圖片
材料準備:月餅
活動過程:
出示中秋節(jié)夜景的圖片,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
——你們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
播放《嫦娥奔月》的動畫視頻,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有關傳說。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后,西王母送給后羿什么東西作為獎勵?
——嫦娥吃下仙丹后,飛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還有誰呀?
出示各過中秋節(jié)習俗的照片,引導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習俗
——中秋節(jié)人們一般會干什么呀?
——除了吃月餅、賞月,你還知道什么中秋節(jié)的習俗嗎?
教師請幼兒吃月餅,感受中秋節(jié)的快樂
——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月餅,我們一起來分享品嘗吧。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
在閱讀區(qū),投放中秋節(jié)相關的繪本,幼兒可以自行閱讀,并與伙伴討論故事內容。
附【故事、傳說】
中秋節(jié)的來歷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時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天氣變得很熱很熱,太陽曬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個叫后羿的人,為了受苦的人們,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西王母十分欣賞后羿的勇氣,送了后羿一顆仙丹作為獎勵。后羿只要吃了這個仙丹,就可以飛到天上住?墒,后羿舍不得離開嫦娥,就讓嫦娥把仙丹收了起來。有一個壞人知道了這件事,想搶奪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沖進了后羿家里。為了不讓壞人得到仙丹,嫦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發(fā)現(xiàn)自己飄了起來,還越飄越高,向天上飛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飛到了離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來的小兔子陪著嫦娥。從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著月亮思念嫦娥。
人們聽說了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歡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與嫦娥可以早日團圓。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樂。從此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拜月、祭月的習俗也慢慢流傳了下來。
兔兒爺
兔兒爺是中秋節(jié)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
兔兒爺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護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歡與尊敬。
關于兔兒爺?shù)膩須v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
古時候,老北京城里發(fā)生了一場奇怪的瘟疫,幾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無藥可醫(yī),郎中們一個個束手無策。一時間京城的.老百姓死難無數(shù),到處是一片凄慘的景象。
嫦娥在月宮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難過,就派月宮中搗藥的玉兔下界去為百姓們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變成了一個白衣郎中懷抱著玉杵和藥臼來到了民間。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來歷,都忌諱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給他開門。機靈的玉兔就來到廟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裝穿上,這下老百姓感覺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紛紛打開家門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戶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為了盡早結束老百姓的苦難,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種動物們都來幫助玉兔,日夜載著玉兔東奔西走,玉兔在大伙的齊心幫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內外的瘟疫,回月宮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請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繪做成玉兔的樣子供奉在堂前,尊稱為:“兔兒爺”,逢年過節(jié)或有喜事的日子會擺上新鮮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兒爺會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護之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2
一、活動內容:好東西要分享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3、引導幼兒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學習分享的經(jīng)驗。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
難點—現(xiàn)實生活中分享好東西
四、活動方式:集體教學
五、活動準備:知識準備—學得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物質準備—教師與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兒自制的剪紙窗花,折紙作品。家長在家為幼兒講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六、活動過程:
(一)、導入
提問:你有朋友嗎?他(她)是誰?
。ǘ⒄归_
教師出示與朋友的.合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并講一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與幼兒討論: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應該怎么樣,知道朋友要好東西一起分享。
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紙窗花,折紙作品,幼兒之間相互交流。
幼兒自由結伴交換物品進行分享(注意引導幼兒能和更多的小朋友進行分享,體會分享的樂趣)
請幼兒說一說與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ㄈ、結束請小朋友在今后的學習、游戲、生活中遇事要多謙讓、與朋友友好相處,分享快樂。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讓兒童明確:在迷路之后該怎么辦。
2、讓兒童明確:學會向他人尋求幫助。
二、活動準備:
《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75“熱氣球墜落之后”的動畫片光盤。
三、活動實施:
1、導入:播放《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75“熱氣球墜落之后”的動畫片。
2、老師講解:解說《熱氣球墜落之后》故事;森林的上空,一個色彩斑斕的熱氣球,由遠及近的飄過來,原來是樂樂、豆豆和可可在里面。胖胖和咪咪總是不失時機的搗蛋,他們用彈弓擊穿了熱氣球,熱氣球慢慢飄落在森林里。樂樂他們在森林里迷了路,不知道怎么回家了。小動物們都來幫助他們,最后在小松鼠的指引下,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
3、討論:
○樂樂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因為胖胖和咪咪的.調皮,樂樂他們的熱氣球掉落在森林里,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樂樂他們迷路之后做了些什么?
他們向森林里其他小朋友詢問回家的路線。
○為什么沒有小動物給胖胖貓他們指路?
胖胖和咪咪的淘氣太過分了,被傷害的小朋友誰也不想理睬他們。
4、游戲:
角色扮演:老師扮演警察叔叔,幼兒扮演迷路者。
迷路者:對不起,我迷路了。警察叔叔能幫助我回家嗎?
警察:小朋友別害怕,叔叔帶你回家。還記得你爸媽的電話號碼嗎?
迷路者:對不起,我忘記了!
警察:還記得你們家門牌號嗎?
迷路者:對不起,我忘記了!
警察:小朋友別著急,你還記得你們家住在那個小區(qū)嗎?
迷路者:(回答自己家所在的小區(qū)、位置)
5、教師小結:
○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迷路后可以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
○記住自己父母手機號,在迷路后打電話給家人。
○求助警察叔叔的時候,要講禮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4
設計思路
如今,孩子與家中老年人接觸和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多數(shù)孩子都在理所當然地接受老人的關愛,卻很少會主動關心和照顧老人,為老人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學會關心、關愛身邊的人,是幼兒需要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品質。我希望通過幼兒園教育帶動家庭教育,讓孩子逐漸學會去關注和關心身邊的老人,能夠主動為老人服務。
活動目標
1.認識九九老人節(jié),了解老年人的身體特點。
2.能用完整的句子講述送給老人的禮物及原因。
3.懂得尊敬老人,樂意關心、照顧身邊的老人。
活動準備
超市購物海報(上有拐杖、老花眼鏡、棒棒糖、靠墊、鮮花、山核桃、洋娃娃、絨線帽)、筆、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我知道的節(jié)日
1.說說我喜歡過的節(jié)日。教師提問:“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節(jié)日,比如,前不久我們度過的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那你們最喜歡過什么節(jié)日?為什么?”
2.提問:“你們知道老人節(jié)嗎?想想,這會是誰的節(jié)日?老人又是誰呢?”(教師介紹老人節(jié),讓幼兒知道每年農歷9月初9是老人的節(jié)日,這一天爸爸媽媽都忙碌著為爺爺奶奶過節(jié))
二、為老人挑選禮物
1.出示超市購物海報:(1)引導幼兒觀察和判斷哪些物品適合送給老人?為什么?(2)哪些物品不適合送給老人,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老人的身體特點,如牙齒松動了,腿腳不穩(wěn)了,眼睛老花了。知道關心老人,做可愛乖巧的孩子。
2.提問:你身邊有老人嗎?他(她)是誰?你想送什么禮物給你身邊的老人?為什么?(鼓勵幼兒響亮地完整講述)
三、寫信給老人
1.提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里,我們小朋友住在幼兒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他們知道我們的這些祝福和關心呢?
2.寫信(畫信)給老人,把自己的'關心和祝福告訴他們。
活動反思
中班孩子已經(jīng)有了許多關于節(jié)日的經(jīng)驗,例如孩子們說“喜歡過年,因為過年能放煙火,很開心”“喜歡過兒童節(jié),因為兒童節(jié)可以吃冰激凌,可以收到禮物”“喜歡過解放軍的節(jié)日,因為解放軍很神氣的”“喜歡過中秋節(jié),因為可以吃月餅,還可以和月亮姐姐做游戲”“喜歡過母親節(jié),因為媽媽那天會很開心”“喜歡過老師的節(jié)日,可以給老師送卡片”。雖然幾乎沒有孩子聽說過“老人節(jié)”,但是,孩子們真的很聰明,從老人節(jié)的名字中,他們猜測到這是一個給老人過的節(jié)日。
在為老人挑選禮物的過程中,孩子的主動性相當高。拐杖、老花眼鏡、棒棒糖、靠墊、鮮花、山核桃、洋娃娃、絨線帽,那么多物品,孩子們一一分析判斷,哪個合適,為什么,哪個不合適,又為什么。在分析的過程中,孩子們說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體的特點,如走路搖搖擺擺,牙齒掉了,頭發(fā)脫落了,怕冷等。每個孩子說的可能是自己身邊老人的情況,也可能是大家一起交流之后形成的對老人的整體認識。而最有趣的是在判斷“洋娃娃”適不適合送給老人時,孩子們出現(xiàn)了分歧。我隨機讓孩子們問問聽課的奶奶老師喜不喜歡洋娃娃,奶奶老師給予肯定的回答后,孩子這樣解釋道:“哦,奶奶大概抱著洋娃娃睡覺的。”我及時把答案提升:“原來老人也會喜歡洋娃娃,因為洋娃娃軟綿綿的,抱著很舒服。有了娃娃陪伴,也不覺得孤單寂寞了!
當討論為自己身邊的老人準備禮物時,很多孩子能夠跳出超市海報內容的限制,真實貼切地考慮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需要,這是讓我吃驚和滿意的地方。例如,有的孩子“想送一支筆給爺爺,因為爺爺喜歡寫字”;有的孩子“打算送圍巾給外婆,因為冬天來了,外婆怕冷”。
寫(畫)信是孩子們十分喜愛的情感表達方式,在信中,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對身邊老人的祝福和關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均衡營養(yǎng)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幼兒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事先讓幼兒調查自己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食物并進行記錄、對食物有四大類的認識、四大類的食物圖譜、食物分析表、事先制作好的四大類食物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運用導語引入,小朋友自由做調查活動
1.幼兒做“對各類食物的喜好”的調查
師:小朋友,昨天老師發(fā)給你們每人一本調查冊,讓你們把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最不愛吃的東西記錄下來,你們都帶來了嗎?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當小小調查員,互相調查一下你們最愛吃的東西和不愛吃的東西以及愛吃和不愛吃的原因。看誰調查得最認真、最仔細。
幼兒調查。
2.幼兒對“食譜中的搭配是否均衡”進行調查
師:小朋友通過剛才的調查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愛吃肉類,不愛吃蔬菜類;有的小朋友愛吃水果、不愛吃饅頭。對食物有挑食的現(xiàn)象。
師:這樣做好不好呢?我先不說,小朋友接著去調查就知道了。
師:我們今天第二站調查的是幼兒園的食譜?纯从變簣@的叔叔阿姨每天為我們做的餐點。是不是只有我們愛吃的食物而沒有我們不愛吃的食物呢?
幼兒調查。
(二)讓幼兒知道均衡的營養(yǎng)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師:小朋友,你們通過這次調查食譜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每天的食譜中各類食物都是均衡搭配的。
師:為什么要這樣搭配呢?我們去人體王國看看就知道了。
幼兒參觀人體王國。
師:你們看,這就是我們的人體王國。五谷類的食物含有熱量,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有力氣;肉類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質,可以補充身體的能量;蛋、奶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鈣,可以使我們的牙齒骨骼強壯;蔬果類食物中含有維生素,有助于我們的消化。我們的身體需要多種的營養(yǎng)和能量,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缺了其中一類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人體王國都不能強大起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讓你們的人體王國最強大,任何病菌敵人都不能侵犯?
幼:想。
教育幼兒不能挑食
師:你們應該怎么辦?
幼:不挑食。
師:挑食好不好?
幼:不好。
師:對,每一類食物要都的小朋友吃,這樣身體才會棒棒的。
(三)幼兒搭配餐點——營養(yǎng)均衡的自助餐
1.師:平時在幼兒園都是叔叔阿姨為我們搭配餐點,今天我們自己動手搭配營養(yǎng)均衡的自助餐來讓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幼兒搭配營養(yǎng)均衡的自助餐。
師:請小朋友介紹你的餐點名稱,邀請客人老師和你共同分享。記住:告訴客人老師不要挑食喔!
師生進行自助餐活動,活動結束。
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不挑食宣傳小畫冊”,送給別的班的小朋友閱讀。
選出“小小監(jiān)督員”,每天監(jiān)督小朋友有沒有出現(xiàn)挑食的現(xiàn)象3另外可以請家長配合我們進行監(jiān)督。
將不挑食的小朋友在班級的“每日新聞”進行播報表揚。
幼兒自制食物調查表。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在講述食品知識后,讓幼兒進行搭配自助餐的活動,幼兒在動手操作中,不但表現(xiàn)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將這種均衡營養(yǎng)的習慣保存下去。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巡視指點,不時予以點評,幫助幼兒調整不正確或不合適的選擇,其評價功能間接地表現(xiàn)出來。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16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1-0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08-09
中班社會教案07-23
推薦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12-18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篇01-19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精選15篇06-13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2-03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通用1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