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_800字
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網(wǎng)絕對發(fā)達的年代,世界在非地域理念上的縮小以及融合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誠然如此,但當這張物質與非物質結成的網(wǎng)一步一步收緊之時,我們是否應該睜大警惕的雙眼,理性地去透析那些融合背后的事物。
不融合是妄談。1840年代的隆隆炮聲是華夏大地響徹至今的警鐘,那沾滿了血與淚的歷史一頁無時無刻不在傾訴著那一句“落后就要挨打”。如果無法跟隨世界發(fā)展的腳步,終將被一個時代所淘汰。但是,過度的融合的背后又是什么——當我們每個人都捧著引印著外國文字的書籍如饑似渴地背著、讀者;當越來越多的教輔機構打著“學好一門外語是最主要的”的旗號;當越來越多的聲音充斥著“外國好”、“去留學”的聲音時……我們可曾看到我們失去了什么?
當良久以前傳出“星巴克進駐故宮”的消息之時,了解了這件事的我心情先是驚訝,隨即便是長久的不平靜:我們應該容忍外國文化進駐到我們的精神文化之中么?這樣的融合之后,我們又擁有了什么?文明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它必須是高尚而純潔的。文化精神的獨立是一個民族的獨立。奔騰在這條五千年的血管之中的,是中華民族永不停歇的血液。在世界民族強林中若想擁有我們自己的位置,我們的民族文化則必須在這個世界上根深蒂固,不應該讓任何一種外來文化撼動它原有的地位。世界是融合的、發(fā)展的,但在這種融合的本質里,我們應該竭力保護那些不應該“被融合”的東西。
物質上的侵略是暴行,那么文化及精神上的侵略卻更為發(fā)指。我們堅守在民族文化的土地上,理應拿起自己的武器,與那些蠶食文化的不良傾向抗爭到底,而不是漠然地任人宰割,縱容侵略的鐵蹄踏上我們的精神熱土。沒有文化獨立性,只是一味埋沒到大融合的趨勢之中,我們注定是可悲的。
沒有了民族獨立性的我們,只不過是一群黑頭發(fā)、黃皮膚的流浪者罷了。那么,睜大眼睛吧。當我們接納外來文化優(yōu)秀部分的同時,也努力地去保護我們文化的獨立性。如果融合是這個時代所必須遵從的規(guī)則,那么,我們應該學會在這個世界中尋找一種新的“求同存異”的生長方式。在融合中不融合,在不融合中融合,我們才能以最適合我們的姿態(tài)生長。
【融合】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設計04-19
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心得體會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