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種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音樂教育。也有人稱為是"從鋼琴凳上 (老師)、座位上(孩子們)解放出來的音樂教育",是世界著名、影響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我班曾組織過奧爾夫音樂活動,孩子們對奧爾夫音樂活動有一些經(jīng)驗,而且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本次活動選自《奧爾夫音樂"跟我搖擺"》教材,我將多個素材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改變與組合:借助"圍著一棵大樹",讓孩子鞏固節(jié)奏(X X | X X X 0 |),掌握集體舞中"拍手游戲"的部分;運用"寶寶的禮物",使活動張弛有度,動靜交替。力圖通過這樣的組織形式激活幼兒參與的熱情,為孩子帶來了一個嶄新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型X X | X X X 0 |。
2.學習《問候舞》,掌握新的集體舞中"互換朋友的方法"。
3.體驗集體舞互動的樂趣,增進伙伴間的情感。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集體舞的經(jīng)驗;玩過節(jié)奏游戲《圍著一棵大樹》。
物質準備:奧爾夫音樂《圍著一棵大樹》、《問候舞》、《給寶寶的禮物》音樂。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游戲,激發(fā)參與熱情。
。ㄒ唬┏鍪竟(jié)奏圖譜,鞏固節(jié)奏型。
1.出示節(jié)奏。
"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節(jié)奏嗎?"
2.說出節(jié)奏。
"誰用把這個節(jié)奏讀出來?"
。ǘ﹦(chuàng)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型。
1.個別示范。
"誰能用身體動作,把這個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
2.完整表現(xiàn)。
"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玩一玩節(jié)奏游戲吧!請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X X | X X X 0 |"
二、分步學習,掌握舞蹈要領。
(一)學習動作:拍手游戲。
1.獨自拍手,練習節(jié)奏。
"我在花園散步,看見一棵大樹,你看我是怎樣做?"(教師帶領做拍腿、拍手的動作)
2.互動拍手,掌握韻律。
"我還可以這樣拍。"(教師示范)"我們聽著音樂來玩一玩!"(幼兒練習)
(二)學習動作:交換朋友。
1.遷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交換方法。
"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換一位朋友嗎?"
2.介紹方案,新授互換方法。
"我們還可以這樣換!"(教師示范新的互換方式)
(三)學習動作:搭建小橋。
1.教師示范。
"剛才我們圍圈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老師干什么了?"
2.要領講解。
"我是怎樣走進隊伍的呢?"
三、完整表演,解決舞蹈難點。
。ㄒ唬┨岢鲭y點。
"小朋友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ǘ┥逃懖呗。
"有什么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嗎?"
。ㄈ炞C方案。
"讓我們用想到的辦法來試試!"
四、手指游戲,放松幼兒心情。
。ㄒ唬┛偨Y評價"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支問候舞,小朋友們都跳的非常出色!"
。ǘ┕膭畋頁P"老師今天帶來了8樣禮物,來獎勵大家!請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接受我的禮物吧!"
活動反思:
一、本次活動呈現(xiàn)的是一節(jié)原生態(tài)的集體舞教學。
沒有過多的教具、太多的`修飾,目的是希望幼兒在較少干擾的狀態(tài)下初次體驗與感受集體舞帶來的快樂。由于本班孩子是第一次接觸與嘗試集體舞;加上之前的經(jīng)驗積累不多;改變了活動環(huán)境;聽課人員太多而干擾了孩子的專注性學習,從而影響了最后聽音樂連續(xù)舞蹈的流暢性。
二、之前的活動設計,一直考慮的是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重點,力求逐一攻破,達到教學目標。
構成集體舞是三個基本要素:音樂、動作、隊形,要想把集體舞有序有有效的進行就必須把握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點。
1、在熟悉音樂的環(huán)節(jié)中我把律動植入樂曲之中,輕松引導幼兒感受樂曲風格與節(jié)奏變化。
2、本次雙圈行進式的集體舞中的男女生前進后退比較難,我就結合口令提示:123456拉手、2234伸手拉手、開花后退回到原位,明確清楚,便于記憶操作;B段的無旋律三拍子,我就結合簡單的兒歌——握握手、敬個禮、換朋友、敬個禮;口令合拍緊湊,銜接自然。
3、在交換舞伴的環(huán)節(jié)是容易出現(xiàn)混亂的時候,所以,活動一開始我把椅子擺成兩個同心圓,幼兒分男女生坐在椅子上,活動時再把椅子疊放在傍邊。這樣幼兒就非常清楚的知道里圈與外圈,避免重新因整理隊形帶來的混亂。
小百科:舞(拼音:wǔ)是漢語常用字,初文見于商代甲骨文。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歡快的旋律,以及2/4/拍節(jié)奏型的歌曲的特點。
2、喜歡參加此次的歌唱活動,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
3、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感受到小兔與大鹿之間團結友愛的情感。
活動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能用準確的音準唱歌。
2、活動難點:能體會到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并有感情的演唱。
活動準備:
掛圖,《大鹿》音樂短片,《大鹿》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
1、教師出示掛圖,激起幼兒興趣教師拿出兩張掛圖,第一張畫的是在樹林中有一個房子,第二張是小兔敲房子的`門大鹿從窗戶探出頭來。
2、教師根據(jù)掛圖的內容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好奇心,激發(fā)幼兒欣賞歌曲的愿望教師指著第一張掛圖:"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它是誰的房子?"(教案:)幼兒開始回答,教師給予適當引導最終猜出是大鹿的房子。
教師指著第二張掛圖:"圖中是誰在敲門啊?為什么敲門?"小朋友們踴躍回答,答案有對有錯。
教師:"小朋友們都有各自的想法,那讓我們認真看一看這個好看的視頻,想一想是因為什么敲門呢?"
二、基本部分:
(一)1、教師播放音樂動畫短片讓幼兒知道動畫情節(jié),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詞教師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歌曲內容,并初步記憶歌詞:(教案:)大鹿住在哪里?誰敲大鹿的門?大鹿有沒有開門?誰追大鹿?
幼兒的回答有對有錯。
2、教師再次播放音樂動畫短片幼兒聽辨短片講的什么內容并回答。教師邊放短片一邊跟著唱,有感染力的歌聲使幼兒們跟著唱起來。
(二)教師放映PPT圖片和黑板上的掛圖(與PPT相同),結合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1、(大鹿站在房子里從窗外看的圖片)教師:"誰站在房子里透過窗外看啊?"幼兒回答對后,教師帶著幼兒唱出來。
2、(小兔敲門的圖片)教師:"從哪里跑來的小兔?他在干什么?"幼兒答對之后,教師把答案組織好帶著幼兒唱出來。
3、(出現(xiàn)獵人拿著槍的圖片)教師:"小兔叫誰快開門?是誰拿著槍追來了?" 幼兒答對之后,教師把答案組織好帶著幼兒唱出來。
4、(小兔和大鹿在屋里的圖片)教師:"大鹿讓誰進來了?" 幼兒答對之后,教師把答案組織好帶著幼兒唱出來。
5、教師出示在黑板上順序改變的圖(跟PPT一樣),讓幼兒排序,邊排序邊跟著老師唱
(三)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四)教師讓幼兒扮演小兔和小鹿,進行音樂表演
三、結束部分:
(一)、教師點出小兔和大鹿團結友愛的友情
(二)、教師和幼兒簡單討論還有那些方法可以對付獵人
活動延伸
1、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歌曲所講述的故事
2、畫簡單的故事場景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剛來園,生活能力差,穿鞋分不清正反,所以組織了這次活動。孩子穿反鞋的原因主要是不分正反或鞋大穿起舒服。
活動目標
1、自己的事自己做,和掌握正確的穿鞋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學習穿鞋的正確方法,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活動準備
大鞋,小鞋,鞋墊,腳印圖片,正反鞋圖片,鞋架,大鞋小鞋歌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踩腳印游戲,掌握穿鞋的方法。
1、玩游戲。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正反鞋的不同之處,鼓勵幼兒自己改正正反的小腳印。
(1)、玩踩腳印的游戲:123,321,我和小腳印做游戲,你踩我也踩,踩到小腳印快站好。
。2)、發(fā)現(xiàn)腳印的正反。這時老師說:看一看小腳印,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請幼兒改正反的腳印。
2、邊說兒歌邊穿鞋,掌握穿鞋的正確方法。
。1)、拿出一雙小鞋,邊說兒歌:兩只小鞋頭碰頭,好像一對好朋友,小鞋襻向外扣,穿好鞋子到處走。
。2)、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這時老師問:小鞋頭怎樣?小鞋襻向那扣?
。3)、老師說兒歌指導幼兒把自己鞋放著腳印上擺好,然后穿好鞋子。
二、分組游戲,鞏固穿鞋的方法。
第一組:找朋友,幼兒區(qū)分正鞋反鞋。操作:把正鞋的`圖片放在鞋架上。第二組:幼兒先將兩只鞋擺在鑲嵌板里。操作:只有把兩只鞋擺正,才能放進去。
三、通過穿大鞋的游戲,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穿鞋方法,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1、幼兒穿大鞋(教師兒歌指導)。
2、音樂游戲“大鞋小鞋”。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有的幼兒還有穿反鞋的情況,這也正常。因為不能只通過一次活動就能達到目的。接下來還有活動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點來分辯正反,根據(jù)孩子穿鞋的特點,孩子可能會擺對鞋但腳伸錯了,所以會穿反,還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只鞋分辨起來有難度,所以老師引導幼兒先把兩只擺好再穿,這樣就容易多了,活動中,幼兒很感興趣,能基本完成目標。
活動還有許多不足,缺乏對整體幼兒的關注,對活動的整體把握不到位,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只有簡單提醒一下,效果不夠顯著。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喜歡手工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美化教室的快樂。
2. 繼續(xù)學習使用剪刀,能沿線剪下簡單的`圖形。
活動準備:
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交流升中班的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又長一歲了,升中班了,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今天,我們來制作許多彩鏈,掛在教室里,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慶祝我們升中班了,好嗎?
二、教師示范制作彩鏈,并講解制作的方法。
1. 沿線剪下兩根紙條,把他們黏貼成一根長紙條。
2. 沿線剪下各種圖形,把他們粘貼在長紙條兩面。
3. 把彩鏈上端粘貼在窗框上。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每人制作一根彩鏈,剪的時候要沿著邊線剪光滑,一邊剪一邊轉動紙片。教師指導幼兒掌握剪刀的剪法,并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共同欣賞并進行引導性評價。
大班教案 篇5
你們好!今天我要上的課是一節(jié)拼音拼讀游戲課,拼音這門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它將為入小學的漢字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但同時也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幼兒學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樣,發(fā)音是否準確,是否掌握了拼讀方法都非常重要,至今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拼音課的內容,但孩子是否能熟練運用還是一個重要課題。
所以在整個課程學完以后能讓幼兒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我準備了這節(jié)拼音拼讀游戲課,以拼讀作為重點,讓幼兒在靈活多變的方式下反復、熟練的拼讀各種音節(jié),讓幼兒能非常牢固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因此我采用了三種方法來上這節(jié)課。
一、字母卡拼讀;
二、漢字拼讀;
三、實物拼讀。
開始部分:先進行復習總結學過的拼音內容分為三大類“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通過復習把這三大內容融到一起,從以下三種方式里來讓幼兒熟練掌握拼音:
一、字母卡拼讀
1、教師先出Wei、sheng、wang、jin、輕聲字母卡,拼讀之前先請幼兒說出兩音相拼的拼讀方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然后再拼讀。最后請幼兒說一說給拼音帶聲調的.兒歌“a
要在把帽戴,a
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邊給誰戴”。這樣小朋友會很清楚的戴在哪個字母的頭上。然后請幼兒拼讀帶聲調后的音節(jié):“wèi、 shēng、wáng、jìn”。同樣用以上方法,出示第二組字母卡:huo、gai、jing、sui,帶聲調后成為“huǒ、gāi、jǐng、 suì,”然后請幼兒拼讀,教師隨時引導、糾正幼兒的發(fā)音。
2、以上是兩拼音節(jié),幼兒掌握后過渡到三拼音節(jié)。
教師分別出示字母卡
二、字卡拼讀:
1、教師出示漢字字卡:起、好、娃等讓幼兒看字卡、拼讀字卡的音節(jié),集體或個人分別。
2、教師出示字卡組詞:翅膀、祖國、廣場、練習、困難、世界等字卡,請個別小朋友舉手起來拼讀。鍛煉幼兒發(fā)音的準確性,并能豐富幼兒詞匯,熟練掌握拼音的拼讀。(給予表揚)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字母卡拼讀、字卡拼讀這兩種方法的融合,讓幼兒產(chǎn)生了濃厚的拼讀興趣,這時老師將進行下一步練習。
三、實物拼讀:(用形象直觀的物品引起幼兒的拼讀興趣)教師分別出示實物:鐘表、小水桶、文具盒、玩偶唐老鴨、花籃等,用實物調動幼兒的注意力及學習欲望,請幼兒拼讀各種實物的音節(jié)。(教師現(xiàn)場講評或示范)
能過以上三種方式的融合、靈活變換方式,讓幼兒在不同的方式下反復拼讀音節(jié),幼兒的拼讀能力一定會增長很多,能為幼兒上小學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08-13
大班賀卡教案10-11
(集合)大班教案04-03
《花生》大班教案06-09
《搖籃》大班教案07-31
《春天》大班教案08-21
《感謝》大班教案06-18
禮物大班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