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4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優(yōu)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能夠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識解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性質(zhì)的探究活動和例題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引導學生對圖形的觀察、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答問題的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學習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的探索及應用。
【學習難點】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的理解、證明及其應用。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人字型屋頂?shù)膱D片(55頁),提問:屋頂被設計成了哪種幾何圖形?
2.小學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等腰三角形,這節(jié)課我們來具體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
二、操作探究
1.動手操作
如圖,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按圖中虛線對折,并剪去陰影部分,再把它展開,得到的△ABC有什么特征?
學生課前動手操作,剪出圖形,課上從剪出的圖形觀察△ABC的特點,可以發(fā)現(xiàn)AB=AC。
學生總結(jié)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邊叫作腰,另一邊叫作底邊,兩腰的夾角叫作頂角,底邊和腰的夾角叫作底角。
找出手中圖形的腰、底邊、頂角、底角(△ABC中,若AB=AC,則△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是腰、BC是底邊、∠A是頂角,∠B和∠C是底角。)
2.探究問題
(1)剛才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是軸對稱圖形嗎?它的對稱軸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顧剪紙過程,動手把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對折,容易回答出⊿ABC是軸對稱圖形,折痕AD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
(2)把剪出的△ABC沿折痕AD對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線段重合的角
(3)從上表中你能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質(zhì)嗎?說一說你的猜想。
學生經(jīng)過觀察,獨立完成上表,然后小組討論交流,從表中總
結(jié)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
引導學生歸納:
性質(zhì)1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性質(zhì)2 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性質(zhì)3 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頂角角平分線(或底邊上的高,或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直線。
三、合作交流
1.性質(zhì)的證明思路
通過上面折疊的過程的啟發(fā),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來證明這些性質(zhì)嗎?
學生:我們可以通過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得到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從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來證明這些性質(zhì)。 小組交流,展示證明思路。
(1)性質(zhì)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的條件和結(jié)論分別是什么?用數(shù)學符號如何
表達條件和結(jié)論?如何證明?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猜想的結(jié)論畫出相應的圖形,寫出已知和求證,師生共同分析證明思路,強調(diào)以下兩點:
①利用三角形的全等來證明兩角相等,為證∠B=∠C,需證明以∠B、∠C為元素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輔助線構(gòu)造符合證明要求的兩個三角形。
、谔砑虞o助線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作頂角∠BAC的平分線,或作底邊BC上的中線,或作底邊BC上的高等,讓學生選擇一種輔助線并完成證明過程。
(2)回顧性質(zhì)1的證明方法,你能用這種方法證明性質(zhì)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嗎?
讓學生模仿證明性質(zhì)2,并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
問題:如圖,已知△ABC中,AB=AC。
(1) 求證:∠B=∠C;
(2)
(3) AD平分∠A,AD⊥BC。
(4)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若證∠B=∠C,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可以知道,只需要證明這兩個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于是可以作輔助線構(gòu)造兩個三角形,做BC邊上的中線AD,證明△ABD和△ACD全等即可,根據(jù)條件利用“邊邊邊”可以證明。
2.證明過程
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展示后書寫證明過程
證明:方法一 作底邊BC的中線AD
在△ABD和△ACD中
所以△ABD≌△ACD(SSS),所以∠B=∠C,∠BAD=∠CAD,∠ADB=∠ADC=90°。
3.幾何符號語言表述
如圖,在△ABC中
性質(zhì)1:∵AB=AC,∴ = 。
性質(zhì)2:
1∵AB=AC,∠BAD=∠CAD ∴BD = , ⊥ 。
2∵AB=AC,BD=CD ∴∠BAD= , ⊥ 。
3∵AB=AC,AD⊥BC ∴∠BAD= , BD= 。
4.典例分析
如圖,△ABC中,AC=BC,CD是∠ACB的平分線,AD=4cm,∠B=30°,求AB的長及∠BCD的度數(shù)。
四、課堂小結(jié)
每個小組說說自己的收獲
1.等腰三角形的定義及相關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
五、達標檢測
1.等腰三角形頂角為1500,那么它的另外兩個角的度數(shù)分別是 。
2.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內(nèi)角為500,則另外兩個角的度數(shù)分別是 。
3.在等腰△ABC中,若AB=3,AC=7,則△ABC的周長為 。
4.如圖,在△ABC中,AB=AC,∠1=∠2,BD=BE,且∠A=1000,則∠DEC= 。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干、趕、起”三個生字。
2、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意思。
3、抓住小路的“美麗”,體會感嘆句的語氣,并練習說感嘆語氣的句子。
教學重點
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干、趕、起”三個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孩子去和森林里的動物交朋友。找到它們需要經(jīng)過這樣一條小路。(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路?(學生自由發(fā)言)
2、師:是呀,多美的小路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的題目《美麗的小路》。(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交流識字。
1、師:動物朋友們在這條美麗的小路上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師:這篇課文里出現(xiàn)了哪幾位我們喜歡的動物朋友呢?點名回答。
3、師: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在說這些動物朋友的時候,把最后一個字念輕輕的,聽起來很親切,我們也這樣一起和他們打打招呼吧。ㄕn件出示:鹿先生 鴨先生 兔姑娘)(相機學習生字“先”、“鹿”。)
4、師:這篇課文里像這樣輕聲的詞還有很多,請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捂鼻子 拍腦袋 喜歡)(相機學習生字“鼻、腦、袋”。)
5、師:有時輕聲還會躲到詞語的中間去。(課件出示:散散步 說說話 洗洗澡 澆澆水)
6、師:孩子們讀得真好聽,我們其它生字詞語也跟著跑出來,想讓大家讀讀它。(課件出示其它生字詞。相機學習詞中的生字的讀音。)
7、師:去掉拼音還能讀嗎?(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
8、交流識字方法。(課件出示本課的所有生字。)學生從字音,字形等方面交流自己識記的方法。老師指導多音字“干”和輕聲詞“腦袋”的“袋”單獨讀的讀音。
9、檢查識字情況。點名讀。
10、課文里還有這樣的長句,你能讀好嗎?(課件出示:1、鴨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條長長的小路,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2、可是過了不久,小路上堆積了許多垃圾,蒼蠅在小路上嗡嗡地飛來飛去,美麗的'小路不見了。3、沒過多久,一條干干凈凈的小路又出現(xiàn)了。)
11、師:請大家再把這三段話連起來用心地讀一讀,讀著讀著,你們發(fā)現(xiàn)小路有什么奇妙的變化?(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美麗——不見——又出現(xiàn))
三、精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美麗。
。ㄒ唬、感受美麗。
1、師:你想知道這條小路美在哪兒嗎?課文里是這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這條小路哪里美呢?請你用課文里的詞語說一說。
結(jié)合課文插圖體會“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意思。練習用“五顏六色”或“花花綠綠”說話。
2、師:小路這么美,你能美美地讀一讀,讓大家通過你的朗讀感受到小路的美嗎?(點名讀)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ǘ、體會感嘆的語氣
1、“朋友們都喜歡在這美麗的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瞧,誰來了,他說什么呢?(課件出示2、3自然段)
2、誰來模仿一下他們說話的語氣吧。(點名讀。)
教師預設:你為什么要把“多美”和“啊”字讀得又重又長呢?
(這樣可以表達出對小路的贊美之情。)
師:瞧,這種表達自己內(nèi)心強烈的感情的句子,末尾就需要用上“感嘆號”。(板書:。
師:當老師悠悠地從這美麗的小路上走過,不禁感嘆:--------------(生答:啊,多美的小路。。
當孩子們蹦跳著從這美麗的小路上走過,不禁感嘆:--------------(生答:啊,多美的小路。。
當我們來到百花盛開的公園,你會不禁感嘆:-------------------(課件出示圖片,點名說感嘆句。)
當我們看到可愛的松鼠正吃著松果,忍不住感嘆:-------------------(課件出示圖片,點名說感嘆句。)
師:老師看到我們班的孩子學得這么認真,忍不住感嘆:啊,多可愛的孩子們!
四、指導書寫
師:小路這么美,孩子讀得也這么美,能不能寫得也這么美美的呢?(課件出示:干、趕、起)
1、你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字形呢?
2、跟隨課件按筆順書空。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寫。(預設學生會說“趕”和“起”。)
3、指導書寫“趕”。一觀察“趕”字的結(jié)構(gòu),二觀察兩部分的大小。三觀察主要筆畫。
4、描紅。發(fā)現(xiàn)了什么?(預設:發(fā)現(xiàn)走字底的橫的右邊要短,捺很長,要稍平著寫。)
5、書寫兩次。同桌互評結(jié)構(gòu)和主要筆畫寫得怎么樣。
6、展評,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圣潔、回蕩、滋潤、眷戀、閃閃發(fā)光”等“詞語盤點”中列出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說說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
課前準備
了解家鄉(xiāng)的土地、身邊的資源的狀況。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神圣”
1、說說在周圍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來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們生活的地方是神圣的。他們會自豪地告訴每一個光臨那片土地的人──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貧瘠來形容,還可以用寬廣來形容,卻很少有人用神圣來贊美。那么印第安人為什么這樣稱呼它呢?讓我們走進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紹文章背景知識。(印第安人首領西雅圖寫給白人領袖的一封信)
3、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讀給全班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三、梳理內(nèi)容,定位“神圣”
1、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體現(xiàn)了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讀語句,理解“神圣”
1、自由讀文章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現(xiàn)怎樣的`畫面?
(1)抓住“圣潔”,理解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對于我們來說,對于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為什么就顯得如此珍貴,如此重要?自由讀第3自然段,從字里行間去感受。
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大地和我們的關系。(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等)
(2)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
這片神圣的土地對于我們是如此重要,我們不應該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去面對,而應該用主人的身份去保護這片家園的家園。
五、悟“神圣”,探究段落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珍貴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樣才能保存這份神圣,留住這片圣潔呢?
自由讀文,找相關語句,在旁邊寫感受和體會。
重點引導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應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
(2)你們要照管好它,使你們也能夠品嘗風經(jīng)過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為什么說要照管好它?重點理解“空氣與它滋養(yǎng)的生命是一體的,清風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聲嘆息!(因為沒有了空氣,或者空氣受到污染,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呼吸、生物的生長,影響到生命的存在)
(3)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
(4)你們要像我們一樣熱愛它,照管它。為了子孫后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重點理解“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園受到破壞,我們不能及時補救,那么對地球的傷害都將演變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如果家園遭到毀滅,人類又怎能獨自生存)
六、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為我們深愛著這片土地,因此為了子孫后代,你們需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因為我們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重點理解“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七、讀全文,背誦語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認識
讀課后“選做題”,根據(jù)課前了解的情況,寫一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睡構(gòu)”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场⒗斫庹n文內(nèi)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jié)友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關于太陽的詩。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詩歌
。薄W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
。病z查讀課文情況。
。场⑽襾硖嵝眩簩W生提醒生字的讀音。
“彤”字本音第二聲,在ABB式詞組中變成第一聲。
。础z查讀詩情況。
。怠⒄f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自己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
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全班交流:
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重點感悟:課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孩子、小樹和鮮花的朋友,顯得親切、易懂。詩歌中把孩子、小樹和鮮花并列,是因為它(他)們都有蓬勃的生命力。這樣寫顯得新奇、有詩意。
。、想象說話:
我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薄⒂米约合矚g的方式朗讀課文,感受詩意。太陽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病W生交流讀課文后的'感想。
。场⒂懈星榈乩首x。
二、練習背誦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三、拓展交流
學生搜集其他國家小朋友生活情況、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資料,進行介紹。
四、指導寫字
學生自己觀察書寫。教師進行提示。
五、積累語言
六、板書設計
25、太陽是大家的
撒在鮮花上
照耀著小朋友 小朋友做游戲
世界是大家的
【反思】
這一課是一首兒童詩,要從題目入手教學──太陽是大家,通過引讀,自讀,齊讀,老師范讀,讓學生理解世界要和平!最后可以拓展,學生自己仿照第二自然段編詩。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0-01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23
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5-18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08-09
教學設計方案【精】06-26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9-29
優(yōu)秀教學設計方案10-06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16
【精】教學設計方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