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于潔《我就想做班主任》有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1
手機自帶的閱讀軟件很少打開過,也一直都認為,優(yōu)秀的專業(yè)的經典的書籍,應該是紙質的,是在寧靜如許的夜晚坐在床頭讀的,或者是某個清晨午后坐在書桌前邊看邊寫的。直到有一天,一個同事說,她手機上看了很多的專業(yè)書籍。我才覺得,或許,我也可以稍稍轉變一下我的思維?
就這么嘗試著,打開了閱讀軟件,看到了這本書《我就想做班主任》。
這書名,帶著執(zhí)拗的熱愛,讓我一眼難忘。再看作者——于潔,神奇的網絡讓我知道了她:江蘇昆山花橋集善中學教師,全國知名班主任。20xx年江蘇教育十大年度人物,20xx年獲得”全國模范教師”,20xx年獲得”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xx最美班主任”稱號。30年間,她用45萬字詮釋了班主任最美的樣子,出版《我就想做班主任》《草尖上的露珠》《教育如此美好》等。而這本書封皮上,更有“朱永新、李鎮(zhèn)西、周國平”傾情推薦字樣;翻開序章,更有朱永新老師親做的序,稱于老師“是新教育理念的探路者、實踐者”,說于老師的文字“不是用筆書寫的,而是用生命記錄的”。我可以孤陋寡聞,但不能不相信這些大師的眼光,所以決定把這本偶然翻得的書好好讀一讀。
溫柔的沉靜的、娓娓道來的細膩語調和情感,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小故事,讓我第一次有了廢寢忘食讀專業(yè)類電子書籍體驗:連續(xù)兩個晚上收拾好孩子之后,一讀讀到下夜半,完成了第一輪閱讀。讀完感慨萬千卻難述一字。
只在不久之后,無形中在緊張的期末復習和孩子生病住院的.兩頭奔忙里,放棄了浮躁,平和了心靜。沒想到,孩子們最終竟然考出整個三年級以來最好的成績,完成了他們自身飛躍性的提升,也完成了我三上入學時給自己定下的教學業(yè)績目標。這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很大程度上,我覺得,是于老師給的。
暑假來鄭,趁娃睡著,再一次細細品讀《我就想做班主任》,依然沒辦法不愛她,不佩服她。這本書歸結起來,我讀到的教育者當有的幾個詞:共情,平和,堅持。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2
在暑假放假前我在學校借了于潔老師的《我就想做班主任》這本書,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打開書,認真的閱讀起來。這本書是于潔老師多年的班主任還要繼續(xù)做班主任的回答。她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寫下自己的教育思考。這份態(tài)度、這份堅持,這份篤定,這份幸福,震撼人心。
這本書用樸素,溫情的文字記錄了班主任老師應關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教師的修煉。從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敘事中,我仿佛看到一位飽含深情又充滿智慧的教師,守著三尺講臺,守著為人師者期待花開之心,與學生一起歡笑,共同成長。
在于潔的書中,我學到了:
用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對待日常
于潔老師說:若想當好班主任,應該用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對待日常。她用30年只堅持了一件事情——寫教育日志,不光是將期末評語寫成信,孩子們有了進步她也會寫,學生們遇到了心理問題她也寫,累計寫出來的文字以百萬計算。她在用簡單的溝通方式對待她的孩子們。生活無新事,我們依然要從中尋找詩意,她通過日志走近學生,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幫助學生。這點讓我十分欽佩。
用對待事業(yè)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
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艱難,理想的豐滿和現(xiàn)實的`骨感,是新教師首先要面對的的挫折。但當孩子因我的眼神而坐姿端正,因我的談話而成績上升;因我的關心而關心他人……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滿足,這正是于潔老師說的班主任度人,也度己。教師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工作崗位,無論是“被當還是愛當”,都應該用對事業(yè)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
用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對待教育
于潔老師說:“教育的態(tài)度就是生活的態(tài)度。”正是對于生活的愛讓她保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對教育的愛。這種愛是既愛生活的詩意又愛生活的茍且;這種愛是既保持對教育的理想又保持對現(xiàn)實的承認;這種愛既是對所教學科的尊重,又是對學生全身心的愛護,你在你的一畝三分地上播了什么種子,自然也就能收獲什么。
看完這本書,我猛然驚醒,我呢?我也想做班主任,我還想做好班主任。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但也有花也有實,有香有色。學習于潔老師的睿智,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3
這本書介紹了于老師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而這段歷程,讓她明白了孩子在成長期間可能會經歷的所有苦痛:
她幼時得過軟骨病,遭受過別人的攻訐嘲笑,所以她能明白學生的自卑,哪怕是不起眼的一丁點因由,能及時撫慰勸導孩子不經意間流露的脆弱情緒。
她幼年喪母,與父親和祖母生活,所以能懂得那些因為家庭原因缺失父愛與母愛的孩子,在做班主任時做到閉口不談卻又悄悄愛護。
11歲時繼母出現(xiàn),繼母對她的厭棄、父親的軟弱,這樣的經歷讓她知道有些家庭無奈的狀況,知道有些學生成績差,行為習慣差的根由,知道對一些怨婦或者暴父、懶父、賭父無法指望,所以她關心這些孩子的吃喝,以一個親人的身份讓孩子們得到寧靜與安慰。
她讀書的.時候文理偏科,也曾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討厭那門功課,所以她能明白,在未成年的時候,一切的變化都有可能。
19歲時相依為命的祖母去世,那種孤獨和傷痛,讓她理解那些失去親人的學生,知道他們定會有一段時間,對世界充滿了恐慌與不確定,會在精神上四處尋找停歇的港灣,或許從網絡,從戀人,從某個陌生人那里。所以面對這些問題,她不急不躁,以知心友人的身份和孩子們溝通情緒、堅定心性。
而50多歲的繼母因病去世前的懺悔,和于老師最終選擇的原諒,也讓她比同齡人具備了更寬闊的胸襟,讓她能夠站到學生的立場去感受他們內心的酸楚。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愿意在大雨來臨時,幫別人撐起一把傘。于老師說“共情,是一個班主任的最大智慧!彼言诳嚯y中制作出的這把傘,幾乎全部舉到學生的頭上,印象最深的不僅是她和孩子們一起包餛飩,給親情缺失的單親孩子以撫慰;也不僅是她為一個天天遲到的孩子買了兩年早飯;更是她對千百招數都用盡依然無能為力的孩子說,“從現(xiàn)在開始,你就是我的兒子了”。從此一路以一個母親的心態(tài)護著那個孩子成長成才。
在于老師的身上,我明白,教育理論上“關愛孩子”幾個字,不是空洞的幾個漢字,不是抓著學生死命學習自認為對他的好,不是偶爾那么三言兩語感動了自己的幾句安慰,那是從心而來的、以學生本心需求為出發(fā)點的真正的愛。我需要蘋果,你卻給我香蕉,那不是教育,那是自我感動。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4
夏風吹走了往日的喧囂,喝一杯茶,讀一本書,感受生活的寧靜和美好。
這個暑假在王春香老師的精心帶領和組織下,我有幸和一批熱愛教育又有不同教育風格的老班主任同行,參加“共度一本書”活動,成長很迅速。本期我們在王妍妍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共讀了于潔老師的《我就想做班主任》這本書的第一輯:《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艱難》,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中的前一部分中有一句話,于潔老師這樣寫到“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句話我使想到了教育家提倡的“共情理解”。共情,是一個班主任的最大智慧。共情:也稱為神入,同理心,同感,投情等,能夠想象自己置身于對方處境,并體會對方感受的.能力。它被認為是最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愛著的表達關心的方式之一。共情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就是我們常說的“感同身受”。教師既要“感同身受”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的問題,又不要忘記自己做為教師的身份,使學生體會到一種尊重、體貼和善解人意的關注,向學生提供一個感情宣泄和釋放緊張與壓力的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
一個班級60多名學生,恰如一棵棵幼苗,需要班主任去耐心呵護、照顧,為他們營造一個春天般的成長氛圍。我理解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孩子代表著未來的全部希望,這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為此我積極摸索班級管理之道,用“共情理解”作為紐帶架起新型師生關系。我覺得要做到共情理解,必須做到“五心”:
1、用愛心呵護每位學生的自信與自尊。
2、用童心走進每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3、用細心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的特點與變化。
4、用耐心期待每位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
5、用真心對待每位學生的真誠和善意。
一個良好的班級應該是充滿生機和動力的,班主任應理解學生的讀書生活應該是快樂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的、信任的,做班主任是幸福的。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5
最近看了一本于潔老師寫的書叫《我就想做班主任》,書中沒有長篇大論的道理,有的是一名一線班主任對班級事務點點滴滴的回憶,這些回憶喚起我對我第一批學生們的想念。
書中第一章寫的是我為什么要做班主任,原因對于作者來說有家風的傳承、自己老師的影響和自我的堅持,回想自己為什么相當一名班主任呢?我自己認為是機緣巧合可能又是命中注定,因為我不是師范專業(yè)出身,剛畢業(yè)的我進入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上班,因為一些原因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機緣巧合下當了一名小學教師,我想既然投身這個行業(yè),那就要做好,剛開始當班主任完全是因為工資高,但是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有過像放棄、有過哭泣、有過開心和驕傲,當班主任的一年是我目前人生道路上最精彩豐富的一年,命中注定讓我深深的愛上了這個職業(yè),用于潔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艱難來形容一年的心路恰到好處。
在于潔老師書中看到了很多優(yōu)秀老師們講述自己的班級故事,比如有從“被當老師”到“愛當老師”的錢桂琴老師,她談到老師最幸福的事不僅是讀書成績好的學生,還有就是成績不好多年后他們的變化,看到自己的學生在某一方面閃閃發(fā)光,被自己的學生和家長認可,讓自己充滿幸福感;還有心有宏觀大格局,腳踏實地做教育的程宏衍老師,他談了老師不能做的四粗:“粗心、粗糙、粗暴、粗魯”,還談到他一生為師做的做自豪的三件事“一是工作期間從來沒有歧視過任何一個學生,二是對待家長都是平等的,從來不歧視,三是我舍得在教育教學上花時間、精力、智慧!崩蠋熚覍W生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是被學生所模仿的,我們身為班主任是除了學生父母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人,我們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先要求好自己。
身為一名青年教師,在我漫漫教師的道路上,我會盡力爭取自己所喜歡的職業(yè),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堅持自己想當一名學生喜歡的班主任的初心,砥礪前行,在未來回顧職業(yè)生涯的道路上可以充滿驕傲和自豪。
【我就想做班主任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這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07-23
班主任兵法讀后感09-17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后感10-20
《做最好的班主任》讀后感07-09
《我的大學》讀后感10-28
我的大學讀后感08-10
《我是貓》讀后感10-16
我與地壇讀后感07-26
《我的大學》讀后感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