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童妻妾成群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童妻妾成群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童妻妾成群讀后感1
看完了蘇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心是復雜的。比起以往看得任意一本小說還要復雜。我一時候覺得自己看出來了很多東西,有許多的話要說。但有時我覺得我什么也沒看出來,沒有什么感情要表達的。畢竟我所涉及相似情節(jié)的題材小說太多太多了。像汪曾祺的《受戒》《大卓>記事》像馮驥才的《神鞭》三四個女人,圍著一個老男人,像一些藤蔓纏著一棵瀕臨枯萎的樹在有限的空間里互相絞殺以爭取一些稀薄的空氣。最終在廝殺中,一些成了封建制度,男權社會的幫兇,殘害同性。一些淪為了犧牲品,或瘋癲,或魂歸他鄉(xiāng)。
《妻妾成群》與眾多題材所不同的是,主人公頌蓮的命運悲劇,不單純是制度造成的,還有她的性格左右。頌蓮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受過高等,但意識里卻擺脫不了封建舊思想的影響。在父親割脈死在家中的水池后,她沒有恐懼,仍在水池里梳洗頭發(fā)以冷靜來思考出路。但繼母要她在嫁人和做工間選擇,她毫不猶豫選擇了嫁給有錢人做妾,以繼續(xù)她的富貴生活。除了時代,沒有人強迫她,是她只愿走進舊式封建家庭的。頌蓮一開始就深諳妻妾爭斗的道理,所以她通過床上的熱情與機敏來博取陳佐千的寵愛或試圖生子來鞏固地位。但她又是矛盾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她,骨子里有著讀書人的孤傲和清高。她老想把自己和其他的太太區(qū)別開,顯示自己的不同。但在陳佐千和下人眼里,她沒什么不同,都是性工具。所以她活的痛苦。時常想死。在飛浦說她與其他人不同時,她覺得安慰。活在那令人窒息的環(huán)境里,她不是沒有想過突圍,但她把希望寄托在怯懦的飛浦身上,注定失敗。所以當理想破滅,加上梅珊的死,她一時候承受不起,就瘋了。硬生生地淪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妻妾成群》不是沒有不是沒有試圖沖破封建枷鎖的勇士,梅珊就是一個。她是個戲子,卻是性情中人。她試圖沖破枷鎖,即便是是也要香消玉殞。卻在與醫(yī)生幽會時被捉住,最后被沉了井,一如她所唱的“嘆紅顏薄命生前生就,啼花泣月暗里添愁”可惜她卻不能死得清清朗朗。
覺得《妻妾成群》里情節(jié)安排最妙的是雁兒。在封建制制度普惡里,最值得玩味的是雁兒的惡。丫環(huán)命太太夢的雁兒,受盡壓迫,也有人性惡,天生會看人下菜。她用粗略惡毒的方式詛咒主人,執(zhí)著又愚昧。即便被嚴懲,她寧愿忍受最不堪的恥辱和非人的待遇,她也不愿離開可能實現(xiàn)她夢想的陳府。種種的人性惡體現(xiàn)了女性生存環(huán)境的艱難,人性被扭曲。命運悲劇也是必然的。
《妻妾成群》中那一口藤蔓纏繞的“死人井”是貫穿全文的意象。那口井是陳府人忌諱莫深的地方,頌蓮卻固執(zhí)地喜愛那地方的清幽。在那壓抑她的陳府,只有在井水映出的像才能感覺到自己僅剩的一點靈魂。井一開始就被描繪得布滿死亡氣息,而腐敗的陳府一樣壓得人無法喘息。讓新寵的頌蓮也感受到死亡揮之不去。她的靈魂被幻覺的手拉著無處可逃。似乎一開始就昭示她的命運。注定被那黑暗腐臭的井,也就是那吃人的封建制度吞噬。
蘇童用平靜,清麗的語言來寫《妻妾成群》頌蓮“浮在悵然之上,悲哀之下”的命運。通過寫她折射出女性在封建制度和男權社會下命運的悲哀。在封建制度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休取自由,來不斷昭示男性的生殖力。而女性就只能去衣服,破了就遺棄,那些不愿穿的,就藏在柜子任其發(fā)霉。
文章結尾讓我深刻,第二年春天,陳府又娶了五姨太太文竹,文竹初進府時,?吹揭慌嗽诰呎f話,問是誰?下人告訴她是之前的四姨太,腦子有毛病,大家還給她復述說,我不跳,我不跳,頌蓮說她不跳井。>故事又回轉,那一口井一天沒被推翻,女人的命運還在悲劇式循環(huán),爭斗,殘害,人性扭曲還在繼續(xù)。
蘇童妻妾成群讀后感2
很多人說蘇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滲透傳統(tǒng)因素的先鋒派作品。但是讀罷《妻妾成群》并沒有感受到先鋒的味道,小說主人公頌蓮在陳家生活過程中充滿了曲折與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長充滿了自我的潛在意識:命運、追求、死亡縈繞在她的意識中,由此建構了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一條道路。《妻妾成群》曾被改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是張藝謀,而女主角則由鞏俐飾演。但是怎么看都看不出那種味道,還是覺得書里的味道更凄惘,意味更深刻,讀罷讓人不禁為封建社會的`女性深感同情,對封建社會深感厭惡和可怕。
小說從頌蓮一頂小轎被抬入陳家開始,十九歲的女學生,風塵仆仆,如此之妙齡,卻沒有迎親的熱鬧隆重,靜悄悄抬入了陳家,成了半老頭子的妾。
就好似林黛玉進賈府一般,頌蓮一一拜見府中諸人。府中上下似乎很寧靜恬然的樣子。她第一眼就喜歡二太太卓云,卓云的熱情讓人溫暖。而三太太梅珊卻冷艷冷臉,透著桀傲,敵意森森。陳佐千五十來歲,未現(xiàn)老態(tài)。而丫頭雁兒卻是沒來由地與頌蓮擰著來?傮w來說,頌蓮的小日子不錯,生活安逸,各房和睦相處,清晨,時不時有梅珊投入地凄婉地唱,時不時聽大房公子蕭聲悠悠,看身影俊秀清朗,偶而賞賞菊,勉強上桌打一圈子麻將。只是卻留意到紫藤架下那口枯井,死過多個女人的,陰森可怖。
頌蓮,才剛上了半年大學,就退學嫁人作小。父親突然去世,繼母令她出嫁,對這一切,她沒有怨天尤人,凄凄艾艾。如今嫁了人,她仿佛找到工作,自然平靜。
想不到,生活表面平靜優(yōu)雅,內中卻是暗流涌動,兇險異常。她父親的遺物——簫,不見了,她怒搜雁兒的箱柜,竟發(fā)現(xiàn)有個詛咒小人,自己被日夜詛咒!幕后人不是梅珊,卻是卓云,這個一向待她如姐妹的貼心人!不由人倒抽一口涼氣!她悲憤難忍。院子里的陳葉堆積如山,卻要掃到頌蓮的后院來燒,熏得上上下下咳嗽不已,趁老爺不在,頌蓮在飯桌上,質疑責問,卻被大太太罵:在這個家,你算什么東西!由此,我想頌蓮會不會后悔當初的選擇,到有錢人家作小,這兒錦衣玉食,卻是明爭暗斗,面上一團火,背里一把刀,明里暗里的就要壓你,卻不如貧寒夫妻,風雨飄搖,卻相持相扶,溫暖如春。
在家里,對丈夫,天性使然,頌蓮使了點小性子,不就是頭暈沒及時赴宴么,不就是不愿做沒有尊嚴的事么,不就是一時心情不好不遷就丈夫么,卻不曾想后果會那么嚴重,陳佐千昨天還把她當掌上珍,今天卻形如陌路。失去丈夫的寵愛,不可能有子嗣,頌蓮預想到了未來的凄愴,心中惶惶,卻喚不回曾經的溫暖,冷雨敲窗被未溫,秋風秋雨愁煞人。
梅珊這個三太太,卻與頌蓮走得更近了,她傾國傾城,倔強難馴。陳佐千對她又恨又愛,又愛又厭。她與老頭就是擰著來,夫妻間斗氣,誰也不服誰,橫眉一豎,杏眼一瞪,“我就不!”。陳家的壽宴上,賓客滿堂,小孩子瘋玩打碎了花瓶,卻引得兩房妻妾怒目相對,雞飛狗跳,一地雞毛,不日又有二房的女兒在學校遭人打,卻想不到有內幕主使——三房梅珊。梅珊出外散散心,卻不想被人捆著回來,原來二房悄悄跟蹤捉奸在床!真是人生如陷阱,表面光鮮,暗地危機四伏,步步險,寸寸荊,早晚身死人手!
人心之險惡,猛于虎,毒于蛇。
梅珊被丈夫囚于柴房,徹夜唱著悲歌,戲詞哀傷低回,頌蓮心下凄然,向陳佐千求情,而他卻不當回事般,“她知道該怎么辦”,夜深時分,頌蓮模糊間聽見梅珊的唱詞被打斷,仿佛嘴被堵,掙扎,腳步聲亂,往井方向去,再聽到一聲沉悶的巨響,水花四濺,然后悄無聲息,天哪,那紫藤架下的井,原來就是這樣典故與傳說!頌蓮瘋了。
她瘋了,巨大的悲愴與無處出逃的絕望……
陳佐千又娶了第五房姨太。結尾告訴我們故事并未結束,還有人在繼續(xù)扮演頌蓮的角色。女人的爭風吃醋還將繼續(xù)下去。
蘇童的筆法溫潤卻能寫出殺機重重,場景渲染富有古典韻味,清雅幽靜,掩飾不住的悲涼。那井仿佛魔幛,詭異陰森,能攫住人的欲望,引誘引誘,籠罩著死亡氣息,悲凄寥落,讓人無法喘息。作文
【蘇童妻妾成群讀后感】相關文章:
《金銀島讀后感》讀后感03-30
《西游記》讀后感_1200字-讀后感07-15
《傷逝》的讀后感10-06
自律讀后感06-11
《定位》讀后感06-17
《厚黑學》讀后感09-19
《白夜》讀后感03-21
力量讀后感01-27
《紅與黑》的讀后感03-07
《外婆》讀后感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