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后感(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讀后感1
家,本就是孩子們溫暖的港灣,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可是,如果一個家變成了一個怪獸,吃掉人們的'理想,讓人的日子過得如同行尸走肉,毫無生氣時,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這樣一個家呢?當這個家變成了一張隔離網,過濾掉快樂與幸福時,誰還能安心地留在那兒呢?
《家》讀后感2
暑假和爸爸一起逛書店,看到了《班級寵物一家親》,翻了翻書,這不正是我們的故事嗎?我便央求爸爸給我買下來。
這本書講的是同學之間互相養(yǎng)Q寵,老師不讓玩電腦游戲。主人公李嚴寬的'媽媽陰差陽錯的送給他一只活生生的小斑點狗。與此同時,班上來的新班主任鼓勵大家養(yǎng)寵物,開寵物博客,從而鍛煉大家觀察寫作能力。
爸爸媽媽反對我們養(yǎng)寵物。主要是害怕耽誤學習。但是在我們看來,只要我們有一點自制力,不占用太多學習時間。正是有了小動物的陪伴,我們的業(yè)余生活才特別的幸?鞓烦鋵。
《家》讀后感3
“家”,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幾個人組成了一個大家庭,但是,我卻從巴金爺爺的筆下讀出了不一樣的情感,因為這里充滿了對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精神。
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1920年冬至1921年夏末四川成都一個四世同堂的官僚地主大家庭高公官內部的故事。小說圍繞高家第三代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戀愛婚姻展開情節(jié),著重描寫了覺慧、覺民、琴等青年一代封建道者之間的不幸遭遇和命運。從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社會的矛盾,感受到鮮明的愛與恨。
《家》讀后感4
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都是正義派,可是決心是“不反抗主義者”,覺民覺慧確實新勢力派,敢為正義與舊勢力反抗。琴于覺民情投意合,可是卻分別被父母許配給不同的人,但他倆不妥協(xié),最后成功了。
但覺新卻是個反例。他和梅表姐情投意合,可卻因為雙方母親發(fā)生矛盾鬧不愉快,所以雙方被拆散了。多年以來,兩人仍忘不了對方,每晚都傷心流淚,撕心裂肺的痛。最后梅表姐死了。
覺新懦弱到最后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這種男人太懦夫了,應該拉去打靶。明明心里知道對與錯,卻口口聲聲說要聽從長輩尊重長輩的,去甘心做一條服眾的`令人唾棄的狗。但覺會就不同了,敢闖敢說,堅持正義,這種人活著才會有意義啊。
《家》讀后感5
每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就會想到那只有音樂天賦的熊——阿寶。
那是在一家馬戲團的'熊,它的音樂天賦極高,還是一只說規(guī)矩的熊。但是,由于一次冒名事故,阿寶他死了。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首相的夫人要和阿寶跳舞,但馬戲團的人怕阿寶傷了她,就讓圓球代替它,可是最后人們把圓球當成了阿寶的誤會也解不開了,最后阿寶在音樂和掌聲中死了。
我非常想念它,也不會忘了他。
《家》讀后感6
小說的開頭就描寫了苔絲,說她雖然不是讓人一看就覺得是個美人的人,但她的眼睛是如此的`清澈美麗,皮膚是那么的白嫩,五官搭配起來是非常的和諧,她就像是大自然的女兒,純潔,美麗,活潑。
在鄉(xiāng)村的舞會上偶遇安其爾,但是他卻沒有請她跳舞,而是請了另外一位漂亮的女孩,在他回望的一瞬間,碰上了她失望的目光,但是他們沒有想到他們竟然能夠再次相遇,并且相愛的如此刻骨銘心。
《家》讀后感7
暑假的一天,媽媽在網上買了很多書送給我。最吸引我的書是伍美珍寫的《班級寵物一家親》。書上的.15個小故事,讓我覺得快樂和感動。令我最難忘的小故事是第10個故事《原來大家都愛小動物》。
這個小故事講述了:同學們看望李彥寬同學的狗狗。然后同學爭先恐后,打開門一看一只斑狗狗牛牛非?蓯邸EES械牡胤脚K了,有人主動為它洗澡。并用吹風機把牛牛的毛吹干。牛牛十分享受。牛牛很高興同學們和它玩游戲?吹竭@里我心里充滿了幸福。
這本書讓我領悟、體會到,動物是人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真心地與動物相處!
《家》讀后感8
我讀了《夏日音樂家蟬》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小樂,說到小樂,他還真是個幸運的蟬!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在7月的某一天,蟬媽媽正在產卵,她一次可以產7-15顆卵,但是禪媽媽的身后跟著一只小昆蟲,納,它在禪媽媽的卵房里產下了卵,納的卵比禪的卵孵化得快,所以嬋的卵就成了納幼蟲的食物,第二個房間里的禪“小樂”非常幸運的活了下來。
小樂,爬到了地底下,建造自己的.房間,因為他要找樹根,所以他要四處搬家,在這四年里,小樂還在地下脫了四次皮,在某一天的傍晚,小樂爬了出來,又脫了一次皮,小樂終于可以展翅高飛,做真正的音樂家了!
《家》讀后感9
《家》也許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有人緣的一本,可是它的問世并非一帆風順。最初,小說在《時報》上連載,每天一千字左右,后來因為戰(zhàn)爭中斷過一段時間,《時報》又換了編輯。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說太長,報社不想繼續(xù)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將剩下的稿子全寄了過去,并聲明如果報紙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費。用他的話說,“為讀者寫作”的`他“總算盡了作家的責任”。這樣,《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家》讀后感10
我看完《家》這本書,我知道了世界萬物都有家,像鳥類大樹就是他們的家,我也有我們的家,我們自己的家是小家,我們的國家是大家。
樹是鳥兒的家,很多鳥都是春夏秋冬在樹上安家,它們沒事就到樹枝上唱歌,許多鳥兒聽到歌聲也飛來一起唱,唱的'非常開心。他們吃的羽毛很漂亮,飛起來也很好看,有的飛到田野地里捉害蟲,有的還會給樹治病,到了晚上他們都各自飛到大樹上回到自己的家。
書是鳥兒的家,鳥兒的歌聲讓我難以忘記,讓我深深銘記在心里。國是大家的家,我要珍惜自己的家,要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繁盛的國家。
《家》讀后感11
《家》問世七十多年了,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依舊在今天的社會里無數的人們正在重復著作者筆下鳴鳳的道路,覺新的道路,梅的道路。我不敢說作者的筆具有遇見性,我也不敢說我們這個社會從七十年前就一直是這個樣子一直都沒有多大的`改變過。事實上今天我來剖析鳴鳳只是為了一個道理,生活的確是場搏斗,激流的生命一定不要沉默,不平則“鳴”,要響亮的“鳴”,莫要去做覺新,梅,瑞玨,鳴鳳了。
《家》讀后感12
27歲的巴金作品!這個“家”不是一個溫暖的名詞,這是“一個正在崩潰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歡離合的歷史”。
哀悼被舊識害死的女性:鳴鳳,端玨,梅芬。懦弱無抵抗的覺新,明哲保身的'覺民,大膽反抗的覺慧。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學生時代我是厭惡這些文學的,隨年紀大了,才發(fā)現(xiàn)它們的可貴。
巴金也甚愛列夫托爾斯泰,看完《安娜》再來看這部作品,發(fā)現(xiàn)中俄筆法的不同。不過我覺得列夫托爾斯泰更好些,故事和情節(jié)設置更飽滿,不過我還會再看看巴金的其他作品的。
《家》讀后感13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馬戲團的知識,我先講講前面吧,從前有個爺爺養(yǎng)了一只黑熊,老爺爺用一年才賺的錢,給她買了一只公熊后,母熊就生了一只熊崽,取名叫吉雅,生了他,公熊把它兩趕走了,老爺爺就去尋找。
在說說馬戲團吧,這個馬戲團里有六只黑熊年齡最小的名叫圓球,它是養(yǎng)喂員用奶喂大的`,首領阿寶,它的演藝比五只熊里是第一的,圓球是在熊里是第二的,除了熊,猴,馬,獅也算不錯了。
《家》讀后感14
今天我讀了《文具的家》這篇文章,它寫的是一個叫貝貝的小孩總是丟三落四,不是丟橡皮,就是丟鉛筆。后來,在媽媽的.提醒下,貝貝學會了整理文具,再也不丟三落四了。
我們在學校時,老師就讓我們把鉛筆、橡皮、轉筆刀等都貼上自己的名字,可就算是這樣,同學們還是會丟東西。老師有一個袋子,里面全是我們丟的文具,如果哪個學生有需要,就可以到老師那兒領取。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決定,從今天開始好好保管自己的文具,像貝貝那樣,學會自己整理文具,爭取再也不丟三落四,讓文具都能回到自己的家。
《家》讀后感15
我覺得《家》是哪個封建未除,革命新生時代的一個縮影,是那個時代的心聲,是那個時代的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與人文風景線。在那樣一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家》是一部很好反映當時社會狀況的文學記錄,具有很高的價值!都摇返挠涗涀屛覀兏恿私猱敃r社會的黑暗。
每本書,都有其獨特的書蘊。而這些書蘊則是書的精華所在。所以,多讀書,讀好書,讓清香書蘊充實你,使你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
【《家》讀后感】相關文章:
《家》讀后感03-05
《家》讀后感【熱】03-21
《家》讀后感【熱門】03-21
【熱】《家》讀后感03-21
【熱門】《家》讀后感03-22
巴金《家》的讀后感01-24
巴金家讀后感05-10
【推薦】《家》讀后感03-21
《家》讀后感【薦】03-21
家讀后感范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