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語教師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已在學校擔任英語教學10年多了,回顧已經過去的一些日子,真是感慨萬分。我激動,也深知自己所擔負的重任。
英語是人與人之間用來交流的,在課上我經常鼓勵學生勇于開口,大膽說英語,用英語交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學生不怕犯錯誤,敢于開口,用英語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其實有好多學生在內心也都有用英語與老師同學交流的欲望,但他們迫于“壓力”,怕說錯或說不好會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于是選擇了保持沉默。所以在課上我積極引導學生排除這種心理障礙,上課的時候態(tài)度比較溫和,只要學生用英語說話,哪怕是一點點,就給予表揚,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態(tài)度真誠,努力挖掘學生做的好的方面,盡量不表露出失望、生氣和不耐煩等諸多情緒,從而不影響學生的情緒。對于每次學生說話中的比較明顯的錯誤,諸如:發(fā)音不正確的詞、嚴重的語法錯誤等,對他們進行及時指出并幫助其改正,并且進行不斷地鼓勵,因為學生有了積極性,有了學英語的`樂趣,他們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于是開始主動地說了。
但是課上過于輕松的學習氣氛,致使部分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從而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總結過去半個多學期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不斷改進自己教學和管理方法,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成長進步。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2
我想英語課堂教學應更加需要情趣、體驗、多維和互動,由教師的講授型向學生的探究型學習轉變。同時教師要會欣賞學生,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并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由于在課堂上我創(chuàng)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有七八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Welldone”“Verygood”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等句型讓他們分組練習。然后自己扮演外賓詢問引出用語:Isthis…?Who’she/she?。學生學習并分組練習,表演。當然,此時,我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
如此學生在課堂表演中正確掌握了有關“人”問答用語。3B。Unit3。這一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家庭成員的圖片,并把全班學生分為9兩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之后我適時提問:如果缺席的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么怎么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
我隨即教學了以用語: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嘆: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么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其實在不少英語課時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3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主要通過有聲語言或肢體語言來完成,使學生能及時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師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即使學生的回答有誤,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fā)其再次嘗試的勇氣和繼續(xù)努力的信心。教師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為了把每個小組在每堂課中的表現都劃分出好與差的等級。教師的課堂評價是為了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已經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師就沒有必要過分注重活動效果的統計,而不顧學生的實際需求。
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時要自然和得體,切忌使用過分夸張的動作和語氣;表揚要恰如其分,絕不能隨意使用鼓勵與表揚的話語。如果表揚得來的太容易,學生就會對此習以為常,也可能導致學生對問題淺嘗輒止或隨意應付。
濫用鼓勵與夸獎是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誤區(qū)。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尊重和賞識并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地表揚。過多和過分的夸獎往往會導致鼓勵的貶值。用集體拍手的方式表示贊揚的評價方式,其必要性與可行性也值得深思。這種評價方式實際上是把教師的評價強制性地變成學生之間的評價。拍手說的學生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參與對發(fā)言學生的評價。評價語也是教師規(guī)定的,而不是學生的真實感受。這種形式主義色彩極濃的評價方式不僅會干擾學生的積極思維,而且顯得機械、呆板,還忽略了評價的內容。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4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更應該如此。每節(jié)課后都做認真地反思,找有代表性的學生談話,了解他們對本節(jié)課所將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詢問他們對老師講授方法上的建議。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詢問,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長此以往,我逐漸地發(fā)現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結合教學實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逐漸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自己。慢慢地,我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在逐漸地減少,我在教學中成長,學生在學習中成長,我在學生的教學反饋中進步,學生在我逐漸改進的教學中進步,這就是教學相長的道理。教與學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只有這樣,教師才不會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導學者。
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問題主要有:
第一,缺乏對整本教材的宏觀把握,對教學大綱理解得還不深入。對所講授的知識缺少一種高屋建瓴地把握,達不到綱舉目張的效果。第二,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尤其在時間的合理分配上,我做得還不夠好。第三,對每一個單元教材的知識還缺乏一種合理高效的整合。第四,在處理教材與同步的關系上,我沒有將兩者更加有效地結合起來運用。第五,每天的作業(yè)布置缺乏長遠的規(guī)劃和思考,沒能讓作業(yè)更好地發(fā)揮強化所學知識的作用,同時對于所布置的作業(yè),有時候不能及時批改,也就起不到很好的及時反饋的作用。
有了這些反思之后,我就能在日后的教學中更加注意改正我所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己。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5
我們這里最近幾年剛剛開設英語,在我擔任了小學英語教師以后,我一直在不斷的反思應不應該開設英語,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教他們,在教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這些事情一直困繞著我。
由于開設英語不久,學生們英語的成績一直參差不齊,都有優(yōu)生和差生,但在英語課中差生和中等生存在居多,每次面對這些學生時我都覺得頭疼,農村孩子不像城市孩子,有好的成長和學習環(huán)境,并且有些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農村孩子沒有這么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在上課時讓個別學生起來讀,反復的領他們讀,再叫起來還是不會讀,我氣得臉紅脖子粗,有時會狠狠的兇他們,但那時想想他們也不容易,有時我覺得英語對他們來說太殘忍了,去年小學還開展了期末考試。我覺的英語學習可以作為一種興趣來培養(yǎng),不能一味的考試,而讓有些孩子慢慢失去了信心。
字母的學習是英語學習的前提條件,我覺得英語學習先要把26個英文字母學會,并且要求學生要會聽說讀寫,寫26個英語字母,我們這得從3年級開始寫英語,所以,我們在學生剛剛學習英語就是對學生進行字母教學,在邊教課文的過程中,每節(jié)課可以學習3到4個字母,這樣慢慢的,學生差不多十節(jié)課就把字母學完了,我在教字母時,主要強調筆畫,筆順,占格數,現在學生基本都能默寫出來,掌握的很好。這樣就在我們以后的教學中提供了很多方便。
總之,做每件事都有利和弊,學習英語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英語學習也越來越重要,這樣社會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素質,在教學中不斷的充實自己,做到終身學習,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6
日子飛快我們英語已經講到了第八單元,想想總共十個單元,馬上就要結束,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面我必須得交出一定的成績。自己課下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看見學生總會囑咐監(jiān)督他們的作業(yè),中午午休前早晚自習一有時間就去看看他們是否在學英語,問問他們有沒有不會的英語題,一直在說服教育,深感這樣也不能讓他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對于課堂教學紀律這方面,我雖然拿棍兒打學生,我覺得一棍兒下去挺疼的,但是個別男生還是記不住保持安靜,記得在上星期四下午第四節(jié),我看見李奇華和同桌不知道在那里說什么,我走過去沒有給他解釋的機會就讓他伸出手打他,但是他居然不伸手,說自己不應該受到懲罰,然后我心里就特別難受強忍著繼續(xù)上完課,下課了我就在那里教育他,想想自己曾經讓他背單詞一個一個教,一個一個提問,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在這一刻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他不聽我的話,第一個反我的`人。當著好多同學的面我的眼淚啪蹋啪踏地掉下來,這是我兩個月以來第三次在課堂上哭了雖然學生并沒有什么過激的言行。就是覺得自己的愛心耐心沒有得到回報而委屈。
在教學紀律方面,我的不足自己有發(fā)現,老師也有指導。備課可能不充分導致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零亂,我自己啪啪講那么多,給同學練習的機會比較少。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多練習,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主,引導學生學習,發(fā)揮小組的作用,學生既然不會自主學習,那么我就嚴格要求再要求,嚴抓他們。做好監(jiān)督工作。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來彌補不足,同時,每天提醒自己教學方法是否在不斷優(yōu)化,也要調動組長的積極性,A級同學的力量去幫助老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7
知行統一,即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也是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統一。從總的來說,教學是一個引領學生求知的過程,即掌握人類科學文化制度化的過程,但是,掌握知識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識的過程也要求既動腦又動手,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保障知識的有效習得,F實中知行脫節(jié)、重知識輕實踐的現象比比皆是,讀死書、死讀書的典型案例時有發(fā)生。提高教育質量,貫徹知行統一的觀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
學習知識不能與已有經驗相結合,不能與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這種現象被稱作“脆弱的知識綜合癥”。由于我們的教育過分地看重知識的獲得和記憶,過分地看重考試的分數,使得我們的`學生不同程度地脫離生活,脫離實踐,成為知識考試的機器,害了嚴重的知識脆弱綜合癥。
“病”在學生身上,“病根”在教師身上。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常常是就教材教教材,嚴重忽視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社會實際,忽視將課堂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一些教師常常只重視知識獲得的結果,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過程,這就制約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他們對促進學生的理解向深層次發(fā)展缺乏足夠的耐心,吝惜在探究上花費的時間,往往信奉“精講多練”。而且這里的練,并非是讓學生動手動腦建構知識的練習,而是讓學生完成大量的習題。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對概念既缺乏深刻理解,又缺乏靈活應用。一些教師對“教育是人的靈魂的解放,而非知識的堆積”缺乏深刻的認識,缺乏對人性、人格的尊重,缺乏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實現的關注。他們僅僅把課堂教學理解為教學任務的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沒有認識到是對師生個性的解放和生命的喚醒。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10-25
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反思11-04
英語教師個人教學反思09-30
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06-13
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反思08-25
高三英語教師教學反思08-08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15篇09-11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15篇08-22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15篇)07-31
英語教師個人教學反思5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