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裝飾畫》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裝飾畫》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裝飾畫》教案1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
二、導入新課:教室(畫室)兩面墻分別設計黑白作品和色彩作品的氛圍。
。ê诎缀蜕实膶Ρ龋
今天教室布置的兩面墻,作品明顯有不同,請問區(qū)別在哪里?
看來不用色彩,我們也能創(chuàng)作有黑白特色效果的作品來。
。ò焉什糠值恼拱宸D,后面更多的黑白裝飾畫展示出來。)
出示黑白裝飾畫和明暗調子表現(xiàn)的作品:
分析明暗調子的表現(xiàn)方法。了解黑白畫表現(xiàn)方法。
設問:請同學們說出兩幅畫的區(qū)別?
總結:第一幅是我們學過的明暗調子的表現(xiàn)方法,是表現(xiàn)物體的明暗調子關系和素描關系是寫實的。
第二幅畫畫面有些夸張、變形、視覺效果更加強烈一些,這就是黑白畫。
。靼嫡{子素描和黑白裝飾畫的對比)
板書課題《黑白灰構成的美感》
三、講授新課。
(一)欣賞黑白畫課件
。、陶罐
。病⒅袊
3、插圖
4、利用手繪線條圖象隨意創(chuàng)作的作品而加工的黑白裝飾畫
。、結合環(huán)境有黑白圖樣的{如20xx年7月22日上午全食(日偏食)}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黑白畫的裝飾趣味。
6、結合范例,早點提出本課的作業(yè)要求,以使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和注意事項。
(二)結合作品分析。
1、黑、白、灰的形成:
畫面中的黑、白、灰指無彩色和有彩色畫顏色明度所構成的明度等級。這里黑、白并不單是指的純黑、純白,而是比較而言。黑、白、灰的形成的因素,即調子的歸類概括起來,無非是物象的明暗關系和物象的色相關系。
黑:深沉、有力、穩(wěn)健、強烈
視覺感受白:醒目、明亮
灰:使畫面色調柔和、活潑、富于節(jié)奏感
2、黑、白、灰構成的美感
黑、白、灰經過畫家的巧妙安排和運用,猶如音樂以高音、低音、中音譜成的樂章一樣組成畫面的黑、白、灰結構。同時,在對比的關系中顯出各自的'特色和表現(xiàn)作用,互相襯托,構成和諧的節(jié)奏,給畫面帶來韻律之美。
3、黑、白、灰的布局
在黑白灰的構成中,“均衡與和諧”十分重要。要使黑、白、灰的布局和安排畫面上達到感覺協(xié)調的目的,既有量的大小,所占位置多少的比例關系,又有總體的構成關系。完美的畫面應注意感染力,增強藝術效果。
。ㄈ┖诎桩嫷臍w納方法。
1、觀察構思畫面,不需要同所畫的一模一樣,根據(jù)感受將對象夸大、縮小或取其中一部分特寫。
2、用鉛筆畫出物體的形、比例位置和大體明暗關系。
3、根據(jù)物體固有色和明暗關系,黑白概括組織畫面,將暗、暗灰色塊和物體暗部歸為黑色,將明、半明色和物體明部歸為白色。在畫物體時要整體把握關系,將暗部一起看,明部一起看。動筆只畫黑色部分、明部空白。
4、豐富畫面,當黑白兩大色調畫好以后,用線條或點將畫面半透明色調豐富起來。避免喧賓奪主。
四、作業(yè)要求:學習課本中的習作,任選一幅加工改動或創(chuàng)作。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黑白灰構成的認識和理解。
2、提高學生對物象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學會歸納黑白灰的調子。
五、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黑白畫的概括歸納方法,能夠通過創(chuàng)作表達個人感受,從中發(fā)現(xiàn)美和再現(xiàn)美,并受到陶冶,希望今后多觀察,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特色作品,裝點美化我們的生活。
板書
基本構成要素:點、線、面
色彩:黑、白、灰
黑白畫裝飾畫的表現(xiàn)形式:
明度、線條、錯覺、轉換、仿影、對比、象征、和變形等。
《裝飾畫》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對黑白裝飾畫的教學,了解黑白裝飾畫的特點、表現(xiàn)形式及裝飾手段。
。ǘ┻^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出黑白裝飾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繪制、展示、評述等學生活動,使學生感受到黑白裝飾畫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和創(chuàng)造美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了解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色,初步掌握黑白裝飾畫的裝飾手段及方法。
。ǘ┙虒W難點:如何巧妙地安排和運用黑白灰,并能通過作品初步體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意。
三、學具準備:麥克筆、鉛筆、速寫本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
展示一張油畫花卉作品和一張黑白花卉裝飾畫,問:比較兩張作品,它們分別有什么不同的美感?
學生欣賞并談感受。
展示一組圖片。
師:通過欣賞這一組圖片,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人們對于黑與白是非常偏愛的。黑與白分布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ǘ┬率
1.黑白裝飾畫的含義:用單一色與空白組合的繪畫作品。
2.黑白裝飾畫的特點:單純質樸、簡練概括,有著一種別具一格的美。
展示一組黑白裝飾畫作品,欣賞、感受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點。
3.黑白裝飾畫的語言要素:點、線、面
欣賞幾幅黑白畫作品,分析點、線、面的運用。
4.同一物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現(xiàn)。
教師演示一片葉子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進行表現(xiàn)。
5.黑白裝飾畫的繪制步驟。
教師演示繪制黑白裝飾畫的步驟:
。1)構圖
(2)畫結構
(3)表現(xiàn)黑白關系(著色時根據(jù)畫面需要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觀色調,注意形與形之間的黑白搭配與變化。)
(三)學生練習
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四)課堂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評價自己的作品。
六、課后有效性反思:學生通過初一、初二年級的.美術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造型能力,有一部分學生能夠拋開自然景物中原有形象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加工創(chuàng)造,但也有一些學生很難跳出原有形象,停留在如實地描繪形象,因此在本課輔導過程中,我加強了這一部分學生創(chuàng)作方法的引導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我展示了大量的黑白裝飾畫,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在示范環(huán)節(jié),我用彩色花卉照片作為黑白裝飾畫的原形,一步步演示了黑白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步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直觀易懂。
《裝飾畫》教案3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印單裝飾畫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印畫的方法裝飾手帕。
2、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大膽設計獨特的印單畫。
3、訓練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幾種基本的水粉顏料,水彩筆,方形的各種色彩的皺紋紙(當做裝飾用的手帕)。
2、制作印單畫的材料:蔬菜,如蘿卜、土豆等,另外還有瓶蓋,木塊等。
3、幼兒用書(快樂園《藝術》)p18。幾條色彩明快,圖案簡潔的花手帕。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教師出示漂亮的手帕,引導幼兒欣賞手帕的顏色的.搭配,圖案的組合,介紹活動內容,再觀察幼兒用書〈快樂園《藝術》〉p18,感受印單畫的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
2、介紹印單畫的各種材料及使用方法,示范印單畫的過程,并重點介紹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注意色彩的明暗、冷暖、對比的搭配;注意圖案的對稱、四方連接的設計等。
3、幼兒嘗試操作“我的手帕最漂亮”,感受裝飾畫的美。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提醒幼兒正確地使用材料。
4、幼兒把作品展示在墻上,相互欣賞,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裝飾畫》教案4
設計意圖:
班級里有位幼兒過生日,老師將盤子分到幼兒手中,好幾位幼兒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說:“哇,多漂亮的盤子呀,怎么有這么多的花邊?”于是,許多幼兒都在那邊講起了“悄悄話”。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盤子上精美的花邊最感興趣,記得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沁@一點讓我有了設計此活動的想法,顏色豐富的裝飾畫活動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征,將顏色和形狀合為一體,能再現(xiàn)幼兒心靈深處的聲音,又能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定能深受幼兒的喜愛。我參閱了新教材里有關于裝飾畫的內容和預定目標,結合數(shù)學領域里有關排序的內容,基于以上兩點設計本次活動。而之所以選擇搪瓷盤這一實物來作為裝飾畫的主體,是考慮到搪瓷盤經濟耐用,易于清洗,既可以重復使,也可以用于其它活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點、線、葉等圖形對實物搪瓷盤進行裝飾,并運用所學過的排序方法。
2、體驗用手或棉簽在瓷盤上作畫的樂趣。
3、提高幼兒協(xié)調搭配顏色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ㄒ唬┲R準備:
1、幼兒能按圖形規(guī)進行排序。
2、幼兒能選擇顏色進行排序。
。ǘ┎牧蠝蕚洌
1、幼兒操作材料
。1)、人手一塊搪瓷盤,一塊抹布
(2)、每組顏料盒一個,內裝有紅、黃、綠、藍等顏料,棉簽若干。
2、教師準備
。1)、大瓷盤1個,裝飾畫范例(1)―(4)。
。2)、將范例花邊的排序圖畫在長條紙上。
。3)、準備一個箱子,把范例與幼兒操作材料分成兩邊在箱子中藏好,并用布蓋住。
。ㄈ、環(huán)境準備:
“瓷盤展示屋”:在教師身后的瓷磚墻壁上,事先用單面膠在墻粘成屋子的形狀。
活動過程
。ㄒ唬⒗蠋煾嬖V幼兒,今天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箱子”,(老師掀開蓋在箱子上的布),非常神秘的問幼兒,想不想看看箱子里藏了什么東西?以激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ǘ⒁浴懊洹钡男问匠鍪景咨麓杀P和由簡到繁的范例(1)―(4),教師將這些搪瓷盤貼在身后的墻上。師生共同觀察范例中間圖案與花邊的特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花邊按規(guī)律排序的美。出示過程與步驟如下:
1、教師邊轉動箱子邊念魔術詞:“神奇的箱子轉啊轉,變出了……”教師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白色搪瓷盤,問:變出了什么?(白色搪瓷盤)。
2、同樣用上面的方法“變”出范例(1)―(4),引導幼兒依次觀察范例。
*范例(1):這個搪瓷盤又多畫上了什么?(中間畫有太陽的圖案)
*范例(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上的花邊,找出圖形排列特點,(中間畫有一個小朋友的笑臉,花邊由同顏色按圖形一點二豎線規(guī)律排列組成)。
*范例(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上的花邊顏色排列的特點,(中間畫有一條魚和水草,花邊由“圓”形按顏色“紅、黃、綠” 規(guī)律排列組成)。
*范例(4):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上的花邊圖案、顏色排列的特點,(中間畫有一棵樹,花邊由一個黃色三角形+兩朵紅花為“序”組成)。
3、教師在搪瓷盤(2)、(3)、(4)旁邊貼上事先準備好的紙條,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花邊是由一組“序”往下重復排列而成的。
(三)、再次“摸箱”,出示作畫所需要的材料(瓷盤、顏料、棉簽),引導幼兒說出這些工具的名稱。
(四)、讓幼兒以“小小設計師”的形式,參與作畫。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裝飾構想:“想在中間畫什么?花邊選用哪些圖案組成?要將這些圖案按哪種順序排列?選用哪些顏色進行搭配?”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在黑板上記錄下來。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設計方案進行演示,在過程中告訴幼兒該在哪些情況下使用抹布,保存?zhèn)人與壞境衛(wèi)生。
3、提出作畫要求:先想后畫;先里后外。
4、全體幼兒開始動手裝飾(用手或棉簽),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選擇一定顏色和圖形按規(guī)律進行裝飾。
。ㄎ澹⒄堄變簩⒆约旱淖髌氛迟N在“瓷盤屋”里,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1、你覺得在搪瓷盤上作畫好玩嗎?心情怎么樣?
2、你覺得自己的作品美嗎?哪里最美?
3、“瓷盤屋”里的其它作品,你最喜歡的哪一個,為什么?
(六)、活動延伸:
把瓷盤洗凈,置于手工區(qū)角內,可讓幼兒用手工紙、橡皮泥和其它材料繼續(xù)進行裝飾。
活動反思
(一)該活動整合了美術與數(shù)學兩個領域,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非常高漲,幼兒對花花綠綠的盤子感到很新奇,常發(fā)出“哇……”的聲音。教師在范例的設計上,充分考慮幼兒的觀察能力,由簡到繁的',由易到難,所以幼兒能長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在教師引導的步驟非常明確,幼兒能仔細觀察,并主動發(fā)現(xiàn)花邊的排序規(guī)律。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參與作畫,幼兒設計的積極更高,為了給搪瓷盤穿上漂亮的“衣裳”,幼兒的設計并不跟著老師“走”。對在實物搪瓷盤上進行裝飾時,幼兒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不僅作畫時大膽,還選擇自已喜歡的圖形和顏色。喜歡交流欣賞,介紹自已或談論別人的作品。
。ǘ┰趯嶋H教學發(fā)現(xiàn):1、這是一個整合活動中,教師應捉住活動的重點,以畫為主以排序為輔,但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數(shù)學所占的重要地位超過了美術,這種偏失使我感到迷茫。2、老師引導的時間過長,以致縮短了幼兒的實際作畫時間,反思后覺得在活動設計上,更宜拆成《搪瓷盤畫欣賞》和《搪瓷盤裝飾畫》來組織教學,即將活動過程中的(一)、(二)和(三)、(四)、(五)。
《裝飾畫》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漸變色裝飾水果,并將其剪下貼在樹上,裝飾成水果樹。
2、知道秋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樹一棵,水果涂色圖每人一份,
油畫棒,剪刀,膠水,已涂色的水果若干,音樂磁帶,
在磁磚上畫好4棵大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內容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2、秋天來到了,水果豐收了,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嗎?
3、(出示大樹)這是一棵奇妙的水果樹,在秋天會結出各種各樣的水果,看:紅紅的蘋果,黃橙橙的梨,紫色的葡萄……,把水果樹打扮得好漂亮呀!
4、今天請小朋友也來做一做各種各樣的水果,來打扮我們的.水果樹,好嗎?
二、教師講解示范
1、用油畫棒給水果涂上漂亮的顏色。
重點示范漸變色的操作
2、用剪刀剪下各種水果,貼在水果樹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個別幼兒大膽涂色。
2、鼓勵幼兒涂色時表現(xiàn)色彩的漸變。
3、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將涂好色的水果貼在水果樹上。
四、欣賞豐收的水果樹
這么漂亮的水果樹,樹上的果子可真多呀,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樹上的果子吧!
聽音樂表演《高高的水果樹》。
《裝飾畫》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次嘗試,使學生掌握吹塑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2、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眼、手、腦這三者的協(xié)調性,同時啟迪學生的思維,促進大腦發(fā)育,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3、通過制作版畫作品來鍛煉學生的堅韌,同時感受版畫稚樸的美感。
教學重點:
多色吹塑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
第一課時:
欣賞作品范畫,講解裝飾畫與紙版畫的特點
制作要求:
。1)構思;
。2)上稿刻劃;
。3)上色拓印。
說明:多色紙版畫與單色紙版畫的步驟也是一樣的,只是在上色的時候要采取多次的上色拓印。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在了解吹塑紙版畫的基礎上,掌握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
教學難點:制版和上色的技巧。
講授制作過程:
01 準備好吹塑紙,先用肥皂或香皂在上邊擦拭(由于吹塑紙表面帶油,擦拭后顏料才好附著上去)
02拿鉛筆或圓珠筆在吹塑紙上畫好自己想要印制的圖案。面背景的'點是為了印刷的時候多一種肌理效果而特意處理的
03用夾子將卡紙與制好的吹塑紙版夾在一起
04涂色(這張的圖里,顏料偏濃了一點)顏料要把握好,太濃了或太稀都會影響印刷的最終效果
05印制
06 分色印制
第三課時:
嘗試內容復雜多樣的紙版畫創(chuàng)作。
要求:1.注意構圖和主題的表現(xiàn)
2.注意主要內容的細致刻畫
3.注意顏色的涂染分配
4.注意不要使得顏色混臟
第四課時:
嘗試采用多種方法制作紙版畫
如手撕,剪貼,鏤空等方法進行綜合式紙版畫的制作。
注意事項:
。1)構思:畫面新穎、立意獨特。
。2)構圖: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3)技法:注意打稿時的用筆力度(用粗頭鉛筆以免把紙刮透)、對印紙時的固定。
。4)上色:用色大膽,注意色彩的避免選擇與卡紙同色、用色時要注意水分的干濕程度
。5)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
《裝飾畫》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分割的方法裝飾蝸牛螺旋形的殼。
2、學會用漂亮的彩筆以及簡單的點、線、圈等花紋裝飾蝸牛。
3、感知分割裝飾的風格,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張。
2、彩色筆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一、聽謎面,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
2、你知道它是什么動物嗎?
二、欣賞范畫,學習用分割的方法給蝸牛殼裝飾花紋。
1、出示范例,建議教師這樣引導
(1)小朋友,小蝸牛的房子漂亮嗎?
。2)怎樣才能使小蝸牛有一個美麗漂亮的房子呢?
。3)請你說說:畫面上蝸牛的殼是什么形狀的?
。4)你知道怎樣打扮小蝸牛的房子嗎?
2、引導并啟發(fā)幼兒想出用線條分割法螺旋形切割成若干塊,再用圓、點、線或簡單的圖形在每一個空格中裝飾各種圖案或花紋。
三、交代繪畫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艷麗的色彩給蝸牛房子和長長的身體涂色。
四、展示幼兒作品,結束活動。
表揚大膽作畫的幼兒,對大膽分割圖形,認真裝飾畫面和色彩和諧的作品給予贊賞,引導幼兒看一看,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上孩子的想法很好,因為在平時的課堂中再想象力這方面很注意去調動孩子,我們的孩子是農村的,很少接觸在這方面的 鍛煉和鼓勵,在這節(jié)課中很多的孩子都大膽的畫出了蝸牛的'殼,殼畫完時,我鼓勵孩子大膽的說這像什么?有的說:像棒棒糖、有的說:陀螺······通過這樣的提問后孩子的思維好像不那么拘謹了,特別是在給蝸牛想辦法的時候,他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有的說:給他一輛摩托車、有的說:給他弄個降落傘、有的說:給他一個火箭、我接著引導:給他一個哪吒的風火輪····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好多,在這節(jié)課中孩子的興趣一直很高,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我自己感覺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只要我們老師大膽的給孩子空間、讓他感覺到無拘無束,那么,他們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會顯著提高,我還要繼續(xù)的去努力!
《裝飾畫》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不規(guī)則的線條里畫出小魚形象,學習自由分割的方法,用點、線、圖形進行有規(guī)律的組合裝飾。
2、體驗線條中的添加之美,學習合作,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感受電子白板教學的樂趣,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協(xié)調視覺和小肌肉。
活動重點:
在不規(guī)則的線條里找出小魚。
活動難點:
學習自由分割的方法,用點、線、圖形進行有規(guī)律的組合來裝飾魚,能與同伴合作,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電子白板、多媒體課件《魚兒總動員》
2、一卷藍色畫布、水彩筆、油畫棒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魏每吹囊曨l,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解說,幼兒欣賞。
師: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兒,它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里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游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
師:這些魚的身上都有著好看的顏色和花紋,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這個的身體長長的,這個呢扁扁的圓圓的,每條魚都不一樣。
二、復習線描畫技巧師:哇,真是太漂亮了!真想變作一條美麗的魚在海洋里游來游去。今天呀,老師請來了大海里的波浪寶寶和小魚朋友,掌聲歡迎!
1、教師利用電子白板邊講解邊示范畫線師:波浪寶寶來了,這個波浪它很調皮,邊走邊跳舞呢。你瞧,它在這兒轉了一個圈,又在那兒翻了個跟頭,接著又打了幾個滾,真有意思呀,伸出你的手,跟隨它一起動起來吧!
2、幼兒跟隨老師隨音樂學畫線條——會跳舞的“波浪”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師生利用電子白板互動畫線)
3、找小魚師:波浪來了,那小魚呢?它們呀就躲在畫面里,仔細觀察觀察,你找到了它們嗎,睜大你的眼睛仔細看哦。
師:你找到的小魚在哪里呢?請你上來指一下。真棒,來選個顏色,用筆畫出輪廓,就會看的更清楚了。哇,真有意思,還有誰找到了,請你來畫出輪廓線。
師:請你也來試試。
。ㄓ變赫业綍r,請幼兒上前來,師生互動利用電子白板勾勒出魚的輪廓,或使其更突出,讓幼兒更有成就感,還可以進行旋轉、移動等多角度進行找小魚)
4、回憶點線圖等裝飾手法師:我們來數(shù)數(shù),一共找出了多少魚?怎樣讓小魚更漂亮呢?
幼:可以涂上顏色師:對了,這是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方法,除了涂色,還可以呢?
幼:用線打扮師:你都想到了哪些線條?
幼:直線、波浪線、螺旋線、鋸齒線。(幼兒說教師及時在電子白板上演示,當幼兒說出一些特別的線條或圖案,請他來演示,點和線事先畫好直接畫,而圖形現(xiàn)場拉出)師:除了線還可以用什么裝飾?
三、學習新技法——通過對比討論,讓幼兒初步了解點、線、圖的變化和規(guī)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
師:大家說的真棒,這些好玩的線條、圖形、點呀,它們在一起,會把小魚打扮成什么樣子呢?一起來看看,這里有三條魚,你覺得那條魚最美呢?可以和旁邊的朋友討論一下,說說出你選它的理由。
(利用電子白板出示三幅畫,圖一:裝飾過于繁雜、無規(guī)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guī)律)師:你認為那條魚最美?為什么?能告訴我你選擇它的理由嗎?
幼:我認為第2條魚美,因為它很清楚、我認第3條魚最美,看起來很舒服。(不否認孩子的看法,要引導幼兒觀察點或線條是否有規(guī)律有變化)師: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現(xiàn)在請你們來做小評委,讓我們來投票,選出你認為最美的魚,一個人只選一次哦。認為第———條魚的請舉手!
。ㄔ陔娮影装迳先Ξ媽懗銎睌(shù))師:(小結)這三條魚都運用了點線圖進行了裝飾,第1條呢,裝飾的太亂太多了、第2條和第3條用了自由分割的方法進行裝飾,我們在用點、線、圖進行裝飾的時候呢,要裝飾的多一些,滿一點,有規(guī)律有變化,看起來就會很漂亮很舒服。太少的話就會有點空了。(幼:那,我們再給它裝飾一些花紋吧)師:今天的'冠軍是號作品(找到相應的作品,出現(xiàn)音效)四、交待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師:你們想試試嗎?今天呀,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大的畫布,藍色的畫布就像大海一樣,我們在上面畫波浪、找小魚,可以一個人完成,也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如果合作的話,要事先然商量好然后再畫,好,開始吧。
。úシ耪n件和輕音樂)教師參與創(chuàng)作,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組合,重點提醒幼兒注意點呀、線呀、圖形呀組合裝飾、要有規(guī)律和變化,最后還可以添畫水草,小石頭等。
四、展示欣賞、交流作品
1、(將作品掃描進電腦,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出來)師:數(shù)數(shù)你找到了多少條魚師:畫好的人可以看看別人的作品,他是怎樣裝飾的,用了什么線條、圖形,也可以選出你最滿意的的作品,向別人介紹。
師:畫得真棒,讓我來把你的作品拍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
2、展示作品請幼兒介紹(利用聚光燈玩找小魚游戲)師:聚光燈找小魚!
這是誰的作品?請你來介紹這個作品的小作者是誰?你們是怎樣來合作繪畫的?選一個代表來介紹你們的作品。
幼:一個人先畫好線條,然后我們再找小魚裝飾。
我們一起畫波浪,然后分開來裝飾,他們兩個人裝飾魚,我負責找魚和涂色3、師:今天我們畫了波浪找了小魚,小魚身上的顏色和花紋都裝飾的有規(guī)律和變化,非常漂亮。而且,許多小朋友還添畫了螃蟹、石頭、水草,有的小魚在吐泡泡,有的捉蟲子,整個畫面很豐富,就像在講故事一樣。
五、結束部分:
做“小魚游”律動(電子白板上顯示海底視頻和音樂,老師甩動畫布作波浪,幼兒扮演小魚)師:現(xiàn)在讓我們都變成漂亮的魚,游向美麗的海洋世界!
六、遷移師:今天我們在亂亂的線條里找到了小魚,還能找到別的什么呢?感興趣的你,下課以后可以試著再找一找哦。
《裝飾畫》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課件,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并感知不同花紋和圖案的蝴蝶。
2、學習用左右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已剪好外形的蝴蝶若干,記號筆每人一支,油畫棒每桌一盤。
3、輕音樂和“蝴蝶飛”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題:
兩根胡須頭上翹,
身穿五彩花袍袍,
勞動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來我最好。(蝴蝶)
二、利用課件,欣賞各種蝴蝶。
1、讓我們跟著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國去看看吧。ㄐ蕾p課件)
提問,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1)蝴蝶有幾對翅膀?(兩對翅膀)哪對翅膀大?(前翅大,后翅。
2)蝴蝶有沒有眼睛?(有一雙小眼睛)頭上還有什么?(還有一對觸角)
3)蝴蝶的身體是怎樣的?(細細長長的)
4)蝴蝶有幾只腳?
2、教師引導:蝴蝶身上還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和圖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美麗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只!
幼兒欣賞課件。
3、幼兒自由講述不同圖案和顏色的蝴蝶。
三、幼兒裝飾畫:蝴蝶。
1、利用課件出示蝴蝶姑娘的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
蝴蝶王國馬上要舉辦一次化妝舞會,但是王國的蝴蝶們沒有漂亮的衣服,現(xiàn)在想請你們小朋友幫助我們,你們愿意嗎?同時,出示“大花園”。
2、每人一只紙蝴蝶,請幼兒裝飾。
1)引導幼兒利用左右對稱的方法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同的線條裝飾,并大膽用色。
四、評價,并展示幼兒作品。
在“蝴蝶飛”的音樂中,幼兒學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因為,蝴蝶翅膀的花紋、色彩斑斕,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蝴蝶翅膀的左右對稱,初次讓幼兒體驗了對稱的美感,并運用藝術手段為表現(xiàn)美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2、中班美術活動藤蔓裝飾畫—美妙的樹教案反思
設計背景
啊時間過得真快,轉瞬間金色的秋天悄悄向我們走來,我們的主題也進入到《會跳舞的樹葉》,小樹葉是怎樣在秋天的樹上跳舞、嬉戲、玩耍的?在生動的主題中怎樣讓小朋友們從生動的活動中體驗、感受、表達?適逢這個流行田園風格的'城市到處流淌著藤蔓類的裝飾物,讓我們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感受這藤蔓之美,在秋天的主題里學習怎樣用美麗的藤蔓畫裝飾我們的環(huán)境吧!
活動目標:
1、感受蜿蜒的螺旋形線條的優(yōu)美,并嘗試用水粉創(chuàng)作有藤蔓裝飾風格的樹,想象、粘貼樹上的裝飾圖案。
2、通過欣賞具有藤蔓裝飾風格的樹的作品,感受螺旋形線條的延伸、變化。
3、體驗藤蔓的裝飾美,能大膽、愉快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藤蔓裝飾風格的樹,感受并嘗試用水粉進行創(chuàng)作。
難點:體驗螺旋線條的延伸、變化,理解并大膽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藤蔓裝飾風格的樹圖片7幅(其中7號為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死锬诽氐难b飾畫作品)、藤蔓的寫實圖片4張;
2、背景音樂,肖邦:《瑪祖卡舞曲》;
3、白色背景紙、水粉筆、黑色顏料;
4、幼兒人手一張裝飾畫框紙(黑色、白色、橘黃色),水粉顏料黑色、白色、橘黃色、棕色、紅色、綠色等,剪好的各種愛心型、花型、動物型等彩色裝飾小片片,幼兒人手一只膠棒。
經驗準備:
1、幼兒有畫裝飾線條的經驗;
2、對大樹的造型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觀察藤蔓實物圖片,引起好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什么樣的?用你的小手繞一繞。
小結:這是樹的藤蔓,它們卷起來的樣子很特別,像一種螺旋形!
二、欣賞具有藤蔓裝飾風格的樹的作品,初步感受螺旋形的特征。
教師:因為這樣的藤蔓很好看,還被設計師們用到了裝飾畫上,我們來看看這些裝飾畫。(教師播放6幅藤蔓樹的圖片,根據(jù)幼兒的選擇點擊放大欣賞。)
教師:這棵大樹是什么樣的?(造型)它的樹枝是怎樣的?(分析螺旋形的異同)你用小手繞一繞,我們一起繞一繞(全體幼兒看著畫面用食指繞一繞)。樹枝上還有什么?(觀察具有裝飾意味的各種圖案:愛心、花、各種形狀)
三、欣賞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死锬诽氐难b飾畫作品,師幼共同學習螺旋形延伸、變化的特點。
教師:有一位叫古斯塔夫的奧地利畫家,他特別喜歡用藤蔓來畫裝飾畫,我們看看他怎么畫的?(出示他的藤蔓作品)他畫的什么?樹枝是怎樣的?我們再來用手繞一繞,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用水粉筆繞一繞,看看和畫家繞的像嗎?(請幼兒個別嘗試)
小結:繞完了一條還可以接著往外延伸繼續(xù)繞,每一個樹枝上都繞滿了才好看。
教師:畫家在樹枝上也添了許多的裝飾圖案,有些什么呢?你找一找,在哪里?
小結:畫家用了許多的螺旋形線條來畫樹枝,又在樹枝上添了許多自己喜歡的圖形、圖案,讓這幅畫看起來很豐富、很美,這樣的畫還可以用來裝飾我們的環(huán)境,讓我們的環(huán)境也有美感。
四、幼兒制作自己的藤蔓裝飾畫,教師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教師: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粉顏料、水粉筆和裝飾畫框,想讓你們學著畫家的方法制作一幅藤蔓裝飾畫“樹”。先用水粉筆畫,然后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各種小形狀粘貼、裝飾。
教師指導:要把藤蔓畫的滿一些、豐富一些會更好看!
五、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教師:你制作的是哪一幅?你怎樣畫螺旋形線的?上面添了哪些自己喜歡的圖案?你覺得有趣嗎?大家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裝飾在教室里嗎?好的,我們一起來布置。(師幼共同把裝飾畫掛在活動室的墻壁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從《綱要》中對藝術目標的闡述也能看到“讓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碧俾难b飾畫在當今的家庭裝潢裝飾中被廣泛的運用,成為了時尚元素,帶領幼兒感受這種裝飾美,感受一種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嘗試創(chuàng)作藤蔓風格的裝飾畫,用兒童獨特的感受和表達方法來裝飾兒童眼中的時尚元素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美。由于藤蔓作品的豐富和其裝飾畫的特征,我選取了幼兒能夠表現(xiàn)和理解的關于樹的藤蔓造型讓幼兒通過欣賞、比較、游戲,感受螺旋線的旋轉和裝飾特征,從而較好的展現(xiàn)樹的藤蔓之美!
《裝飾畫》教案10
目標:
1、學習用對稱方法或用喜歡的方法裝飾塑料袋。
2、通過觀察,明確自己的裝飾想法敢于用簡單的圖案裝飾塑料袋。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材料設計:
油畫棒、各色卡紙、閃光紙、碎布料、小亮片、雙面膠、固體膠等。
玩法提示:
1、將塑料袋剪成各種形狀的塑料紙。
2、用各色油畫棒為其添色。
3、將各色卡紙、閃光紙、碎布料等有機組合,裝飾樹葉拼圖。
4、用一張透明的同形狀塑料紙覆蓋,密封。
5、還可以將各色卡紙拼圖、碎布料拼圖作為主要圖案,輔以其他裝飾。
指導要點:
1、教師可以視幼兒水平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借助多種材料嘗試給塑料袋裝飾。
2、幫助拼圖案有困難的幼兒,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裝飾畫》教案11
一、設計思路
在“圓圓的世界”這個主題,孩子們對圓圓的太陽產生了一定的興趣,美術教案-裝飾畫[太陽寶寶的新衣]。而太陽寶寶身上發(fā)射的光芒則給了孩子們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利用直線、曲線、波浪線、螺旋線以及各種各樣的圖形組合來裝飾太陽,可以讓孩子對裝飾畫有初步的感性經驗。在操作的過程中孩子能獲得相應的裝飾技能,學習合理地布局畫面內容和大膽地選色、涂色活動。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點、短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xiàn)太陽散發(fā)的光芒。
2、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或圖案裝飾太陽寶寶的臉,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裝飾太陽。
3、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視頻展示儀,幼兒操作用書,勾線筆,蠟筆。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導入:一個勤勞小寶寶, 天一亮就上工,
若有一日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讓幼兒猜出謎底(太陽)。
[評析:用猜謎的方式導入,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調動全班孩子的活動興趣。]
(2)出示圖片。
教師:“今天,老師就把太陽寶寶請來了,你們看太陽寶寶怎么啦?”
[評析:對于老師出示的圖片,孩子們感到很驚訝,有的說:“怎么是一個圓圈呢?”有的說:“太陽寶寶怎么沒有眼睛和光芒呢?”]
(3)教師講述太陽寶寶的光芒和笑臉到哪里去的故事。
教師:太陽寶寶身上本來有許多漂亮的光芒,就在來幼兒園的路上,他遇見了一位太陽公公,太陽公公年紀大了,身上沒有了光芒,生病了,幼兒教案《美術教案-裝飾畫[太陽寶寶的新衣]》。于是,太陽寶寶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給了他。太陽寶寶的光芒給了太陽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臉。我們小朋友怎樣來幫助太陽寶寶呢?
[評析:孩子們聽完故事,都為太陽寶寶的行為而感動,孩子們都十分愿意來幫助太陽寶寶重新設計失去的光芒?梢,運用故事激起了孩子關心太陽寶寶,為太陽寶寶設計光芒的愿望。]
2、視頻展示,引導孩子欣賞畫面,學習裝飾太陽寶寶。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
太陽寶寶的.頭發(fā)、眼睛、臉以及光芒是什么樣子的?
[評析:中班孩子對裝飾畫的形式比較陌生,而欣賞活動對孩子直接的感官經驗有一定的引導示范作用。]
(2)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表現(xiàn)太陽的光芒,說說:你想畫什么樣的光芒,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點、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xiàn),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視頻上畫一畫,幫助幼兒學習裝飾的基本方法。
[評析:教師的示范繪畫,在孩子的技能上給予正確的指導,便于孩子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
3、交待繪畫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用筆勾畫出太陽寶寶的基本形象,然后用蠟筆進行涂色。
。2)鼓勵幼兒表現(xiàn)出與他人不同的太陽光芒和太陽寶寶的笑臉。
(3)教師交待繪畫要求,提醒幼兒選擇鮮艷的色彩裝飾太陽寶寶。
。4)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地在紙上進行裝飾。
[評析:操作中,教師注重對不同能力的孩子進行指導。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奇思妙想,即時向孩子傳遞不同的構思,以利于孩子表現(xiàn)出不同的太陽寶寶。]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太陽寶寶,讓幼兒說說:你最喜歡的太陽寶寶,并說出原因。
[評析:因為在寬松的氛圍下進行談話,孩子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作品。]
三、活動評價
裝飾活動時,幼兒掌握了必要的繪畫技能后,最關鍵的就是引導孩子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一筆一畫臨摹老師的范畫。整個活動中,幼兒在關心太陽寶寶,為太陽寶寶設計光芒的情感驅動下積極投入,興趣很高,達到了情感、認知、動手操作、審美能力等方面培養(yǎng)之目的。在活動中教師注意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手法來裝飾,所以,班內每個孩子的作品各不相同,充分反映了孩子的構想。
《裝飾畫》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變魔術的游戲中,逐步理解花瓶的裝飾步驟。學會用各種圖案、線條、花紋分割、裝飾花瓶。
2、鼓勵幼兒設計不同形狀、款式的花瓶,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3、體驗裝飾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示范畫四幅:圖一是花瓶的輪廓、外形;圖二是在圖一的基礎上進行分割;圖三是在分割好的小塊中進行線條裝飾;圖四是一幅不同形狀,已裝飾好的花瓶。
2、變魔術用的魔術棒和魔術袋一套。
活動過程:
1、變魔術游戲,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來做魔術師了,這是我的魔術棒和魔術袋,小朋友想看變魔術嗎?
2、在變魔術的游戲中,理解花瓶的裝飾步驟和方法。
師:變魔術開始了:“我變,我變,我變變!”出示圖一:“我變出了什么?”(花瓶)“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花瓶?”第二次變魔術(出示圖二):“又變出了什么?這個花瓶和第一個花瓶有什么不一樣?”(被劃分成若干塊了)請幼兒來變第三次魔術,出示圖三:“這幅圖和第二幅圖有什么不一樣?”(每一塊都裝飾過了)引導幼兒觀察花瓶的裝飾方法。引導幼兒理解這三幅圖就是裝飾花瓶的三個步驟:先畫出花瓶的外形,再分割成若干塊,最后在分割好的`塊里進行線條花紋裝飾。再請幼兒變魔術:“這個花瓶和前面一個花瓶有什么不同?”(花瓶的形狀不一樣,裝飾圖案也不一樣)“原來小朋友可以畫出自己喜歡的花瓶形狀。”
3、交代要求,幼兒繪畫。
小朋友們也來做魔術師,用你們手中的魔術筆,變出各種不同的美麗花瓶來,好嗎?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分割花瓶。鼓勵幼兒想出各種線條和花紋進行裝飾。
4、講評、結束
將幼兒作品布置成“美麗的花瓶展覽”,請幼兒講一講:“誰的花瓶很特別、很美麗!為什么?”
《裝飾畫》教案13
一、設計意圖:
1、嘗試用點、線、葉等圖形對實物搪瓷盤進行裝飾,并運用所學過的排序方法。
2、體驗用手或棉簽在瓷盤上作畫的樂趣。
3、提高幼兒協(xié)調搭配顏色的能力。三活動準備:
(一)知識準備:
1、幼兒能按圖形規(guī)進行排序。
2、幼兒能選擇顏色進行排序。
。ǘ┎牧蠝蕚洌
1、幼兒操作材料
。1)人手一塊搪瓷盤,一塊抹布
。2)每組顏料盒一個,內裝有紅、黃、綠、藍等顏料,棉簽若干。
2、教師準備
。1)大瓷盤1個,裝飾畫范例(1)―(4)。
。2)將范例花邊的排序圖畫在長條紙上。
(3)準備一個箱子,把范例與幼兒操作材料分成兩邊在箱子中藏好,并用布蓋住。
。ㄈ┉h(huán)境準備:
(1)老師告訴幼兒,今天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箱子”,(老師掀開蓋在箱子上的布),非常神秘的問幼兒,想不想看看箱子里藏了什么東西?以激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1、教師邊轉動箱子邊念魔術詞:“神奇的箱子轉啊轉,變出了……”教師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白色搪瓷盤,問:變出了什么?(白色搪瓷盤)。
2、同樣用上面的方法“變”出范例(1)―(4),引導幼兒依次觀察范例。
范例(1):這個搪瓷盤又多畫上了什么?(中間畫有太陽的圖案)
范例(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上的花邊,找出圖形排列特點,(中間畫有一個小朋友的笑臉,花邊由同顏色按圖形一點二豎線規(guī)律排列組成)。
范例(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上的花邊顏色排列的特點,(中間畫有一條魚和水草,花邊由“圓”形按顏色“紅、黃、綠”規(guī)律排列組成)。
范例(4):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上的花邊圖案、顏色排列的特點,(中間畫有一棵樹,花邊由一個黃色三角形+兩朵紅花為“序”組成)。
3、教師在搪瓷盤(2)、(3)、(4)旁邊貼上事先準備好的紙條,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搪瓷盤花邊是由一組“序”往下重復排列而成的。
。ㄋ模┰俅巍懊洹保鍪咀鳟嬎枰牟牧希ù杀P、顏料、棉簽),引導幼兒說出這些工具的名稱。
。ㄎ澹┳層變阂浴靶⌒≡O計師”的'形式,參與作畫。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裝飾構想:“想在中間畫什么?花邊選用哪些圖案組成?要將這些圖案按哪種順序排列?選用哪些顏色進行搭配?”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在黑板上記錄下來。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設計方案進行演示,在過程中告訴幼兒該在哪些情況下使用抹布,保存?zhèn)人與壞境衛(wèi)生。
3、提出作畫要求:先想后畫;先里后外。
4、全體幼兒開始動手裝飾(用手或棉簽),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選擇一定顏色和圖形按規(guī)律進行裝飾。
。┱堄變簩⒆约旱淖髌氛迟N在“瓷盤屋”里,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1、你覺得在搪瓷盤上作畫好玩嗎?心情怎么樣?
2、你覺得自己的作品美嗎?哪里最美?
3、“瓷盤屋”里的其它作品,你最喜歡的哪一個,為什么?
。ㄆ撸┗顒友由欤
(1)該活動整合了美術與數(shù)學兩個領域,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非常高漲,幼兒對花花綠綠的盤子感到很新奇,常發(fā)出“哇……”的聲音。教師在范例的設計上,充分考慮幼兒的觀察能力,由簡到繁的,由易到難,所以幼兒能長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在教師引導的步驟非常明確,幼兒能仔細觀察,并主動發(fā)現(xiàn)花邊的排序規(guī)律。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參與作畫,幼兒設計的積極更高。幼兒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不僅作畫時大膽,還選擇自已喜歡的圖形和顏色。喜歡交流欣賞,介紹自已或談論別人的作品。
。2)在實際教學發(fā)現(xiàn):
這是一個整合活動中,教師應捉住活動的重點,以畫為主以排序為輔,但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數(shù)學所占的重要地位超過了美術,這種偏失使我感到迷茫。
《裝飾畫》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一個學習內容,也是線條系列的一部分,由于線的變化帶來的魅力和易學便畫的條件,在對于兒童進行美術教學活動中,線描畫對孩子來說,是最富興趣、最為便捷,也頗為有效的繪畫之一。線描畫又叫線描裝飾畫。設計本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體驗、感悟裝飾畫的藝術特點及其美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了解裝飾畫的特點,感悟裝飾畫帶給人的美感。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能用富于變化的線條(線描)創(chuàng)作一幅裝飾畫。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裝飾畫的特點及表現(xiàn)方法。難點:如何表現(xiàn)出裝飾畫的特點。
教學用具:
圖畫紙,水彩筆、鉛筆,勾線筆粗細各一支。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課件出示裝飾畫和寫實繪畫各一幅,從欣賞兩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作品,引入裝飾畫這一概念。
2、課件出示課題:好看的裝飾畫。
二、講授新課。
1、定義:裝飾畫是一種并不強調很高的藝術性,但非常講究與環(huán)境協(xié)調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藝術類型作品。
過渡語:裝飾畫與寫實畫有什么區(qū)別呢?
2、課件出示裝飾畫特征:
裝飾畫的特點:裝飾畫與寫實畫不同,它偏重表現(xiàn)形式的裝飾性,不強調真實光影和透視關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體的和諧,多以夸張、變形、的手法作畫,給人以簡潔、明快、強烈的藝術美感。
3、讓學生匯報搜集的有關于裝飾畫的資料學生分別從裝飾畫的起源、題材、分類、等方面說一說。
發(fā)現(xiàn)藍印花布中心對稱的特點。
活動準備:
自備實物藍印花布。
藍色染料(兌水放盆里),棉線若干,圍裙、一次性手套、白布30份。
PPT《好看的藍印花布》。
音樂CD(《紫竹調》)。
活動過程:
一、藍印花布的故事。
1、出示藍印花布,引出故事。
——你們見過這樣的布嗎?它叫什么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它的故事吧!
2、教師講述藍印花布的傳說。藍印花布的來歷傳說
傳說在秦漢時期,有一個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變成了黃顏色,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人們看到后卻很喜歡,然后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一個姓葛的好朋友。后來他倆就專門從事把布染成黃色的工作。又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們把布晾在樹枝上曬干時,布不小心被風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藍草,它里面有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布染成藍色,等他們發(fā)現(xiàn)這塊布的時候,黃布已變成了一塊花布”青一塊、藍一塊”。他們想奧秘肯定在這種草中,此后,兩人又經過多次研究,終于把布染成了藍布,梅、葛兩人也就成為藍印花布的祖師爺。
——故事里是怎么說的?藍印花布是怎么來的?
3、教師小結:藍印花布是中國古老的`民間手工印花織物,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二、藍印花布真美麗。
1、看掛圖,感受藍白相間的色彩美。
——請你看一看掛圖上的藍印花布,你覺得藍色和白色搭配在一起好看嗎?有什么感覺? ——瞇起眼睛看看,是藍色多還是白色多?(藍色是底色,多一些。)
2、發(fā)現(xiàn)中心對稱的圖案特點。
——再仔細看看掛圖上的這塊花布,它的中心是什么圖案?四周呢?——四周的圖案相同,且距離中心的圖案一樣遠,這樣的構圖叫作中心對稱。
3、了解圖案的象征意義。
——說一說這些圖案好看嗎?它讓你想到什么?
——為什么人們喜歡印上花、蝴蝶、魚等圖案?你猜猜制作布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這些圖案都是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的吉祥圖案,它們代表著幸福、平安和快樂。人們把這些圖案印在布上,就是將自己的愿望表達出來,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幸福、平安和快樂。
三、我有一塊藍印花布
1、教師介紹藍印花布的制作過程并重點示范。 ——先將白布對折兩次,然后用棉線把布扎起來。注意:要扎得很緊,可以多扎幾個。
2、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裝飾畫》教案15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彩色的蝸!泛此歼m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用漂亮的彩筆以及簡單的點、線、圈等花紋裝飾蝸牛,學習用分割的方法裝飾蝸牛螺旋形的殼,感知分割裝飾的風格,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彩色的蝸!泛此冀贪赴伞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分割的方法裝飾蝸牛螺旋形的殼。
2、學會用漂亮的.彩筆以及簡單的點、線、圈等花紋裝飾蝸牛。
3、感知分割裝飾的風格,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5、激發(fā)幼兒喜歡畫、愿意的畫的活動興趣。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張。
2、彩色筆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1、聽謎面,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
你知道它是什么動物嗎?
2、欣賞范畫,學習用分割的方法給蝸牛殼裝飾花紋。
-出示范例,建議教師這樣引導:
。1)小朋友,小蝸牛的房子漂亮嗎?
。2)怎樣才能使小蝸牛有一個美麗漂亮的房子呢?
。3)請你說說:畫面上蝸牛的殼是什么形狀的?
。4)你知道怎樣打扮小蝸牛的房子嗎?
-引導并啟發(fā)幼兒想出用線條分割法螺旋形切割成若干塊,再用圓、點、線或簡單的圖形在每一個空格中裝飾各種圖案或花紋。
3、交代繪畫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艷麗的色彩給蝸牛房子和長長的身體涂色。
4、展示幼兒作品,結束活動。
表揚大膽作畫的幼兒,對大膽分割圖形,認真裝飾畫面和色彩和諧的作品給予贊賞,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誰的蝸牛房子最漂亮。
教學反思:
孩子們對今天的這個繪畫技法還是比較熟悉。在講解示范環(huán)節(jié)我將重點放在了怎么樣將螺旋線在小蝸牛的背上完美的布局,引導孩子們要畫的飽滿,并盡可能的使線與線之間的距離均等一些。從孩子們的操作上看,還是把握的不錯的,基本上小蝸牛的殼都能撐得滿滿的。
本文擴展閱讀:蝸牛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qū)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裝飾畫》教案】相關文章:
《窮人》教案 窮人教案課件11-19
扎染教案08-02
教案模板【經典】08-03
《變廢為寶》教案11-23
中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07-31
《手指》教案06-27
《書法》教案05-15
《詩經》教案06-13
《亡羊補牢》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