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經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內容預覽:
第3課《留學巴黎》教案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把握這位音樂大師求學的艱苦歷程。
。2)學習作者堅毅的精神。
。3)理解作者愛國的情操。
教學形式: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
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小結:今天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仍然感到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當初,就是這首《黃河大合唱》,不只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的斗爭。
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是誰創(chuàng)作的嗎?
小結:對,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冼星海為什么能創(chuàng)作出如此激動人心的作品?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音樂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有關他執(zhí)著音樂藝術追求而留學巴黎的學習歷程。(介紹作者,出示課題
1.作者介紹:冼星海(1905年--1945年) 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作曲家。原籍廣東番禺,自幼酷愛音樂。1930年赴法國學習,先后師從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后考入巴黎音樂學院主攻作曲和指揮,在此期間曾創(chuàng)作頗受好評的《風》、《游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chuàng)作真實反映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拯救民族危亡進行抗日斗爭的生活。創(chuàng)作有《游擊軍》、《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等數百首。
2.檢查字詞:
(1)請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奢望 西崽 瑣屑
迷惘 窮拙
(2)請指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衣寇楚楚 ( ) 走頭無路 ( )
。3)結合文意解釋下列詞語:
瑣屑:
迷惘:
忌刻:
流離失所: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留學巴黎是以什么為順序來寫的?
2.讀了作者留學巴黎的學習歷程,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事?
交流總結:
(一)為藝術而留學巴黎。
。ǘ┰诎屠璧钠D辛生活。
。ㄈ﹦(chuàng)作《風》并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
。ㄋ模⿵淖髑喈厴I(yè),學成歸國。
三、研讀,討論:
1.冼星海只身到法國留學,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那些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2.冼星海取得了那些成就?
3. 冼星海為何拒絕留在巴黎?
交流總結:
四、體驗與反思:
結合你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從冼星海的留學經歷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五、拓展延伸:
名言:
1.講述自己積累的.刻苦求學的故事。
2.請寫一句關于立志的名言。
六、教師出示名言和寄語:
1.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2.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么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3.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4.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5.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6.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教師寄語:
勝利是我們的果實,困難是我們的對手,失敗則是我們的引導者。我們要隨時隨地的鍛煉自己的意志。不要被它嚇倒。要勇于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困難無處不在,我們要有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的高尚品格。相信自己,相信成功。切記,成功源于艱苦奮斗!
語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散文內容,學說太陽、風兒、雨露的話。
2.能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芽兒的心理感受和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課件《芽》;音樂《春雨沙沙沙》。
2.幼兒已觀察過種子的發(fā)芽過程,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和水。
活動過程:
一、歌唱《春雨沙沙沙》,導入活動。
小朋友表演《春雨沙沙沙》進活動室。
二、欣賞散文《芽》。
1.欣賞“芽兒出土”的課件,激發(fā)興趣。
春天到了,種子要發(fā)芽了,你們看。(芽兒頂、冒、鉆)
芽兒在干什么?(使勁頂,加油)
2.完整觀看課件,欣賞散文。
呀!小嫩芽兒從泥土里鉆出來了。多可愛的小嫩芽兒。〗裉鞂O老師帶來了一篇好聽的散文《芽兒》,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討論、講述嫩芽兒的感受。
。1)探出頭的嫩芽兒有什么感覺?
聽完了散文,小朋友說說小嫩芽兒從哪里探出頭來的?探出頭來是什么樣兒的?我們做做芽兒探出頭來的.樣子(偷偷地、好奇地看)
探出頭來的嫩芽兒感覺怎么樣?(溫暖……害怕)
太陽照在身上讓她感到了溫暖。
春風、雨露:親切、舒暢。
嫩芽兒感到了溫暖、親切、舒暢,還有些什么?(害怕)
(2)嫩芽兒為什么會害怕呢?
三、欣賞課件片段,重點理解和學說太陽、風兒、雨露的話,扮演角色,自由表演。
是誰幫助了嫩芽兒?他們是怎么幫助他的,說了些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
播放課件2
1. 太陽怎么說的?(你記性真好)
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太陽曬在身上是什么感覺?(暖暖的、很暖和、暖融融的、多舒服啊!)
太陽說:“別怕,我把你曬一曬,你就會更健康!蹦垩績簳f什么呢?(太陽公公,謝謝你。┱媸怯卸Y貌的小嫩芽。還會怎么說呢?(不怕不怕……)勇敢的小嫩芽。
老師做芽兒,小朋友做太陽。老師走到孩子身邊說幾遍(真暖和;謝謝你!太陽;不怕,不怕,我要長高、長大……)
現(xiàn)在,老師做太陽,你們做嫩芽兒,太陽說:“別怕,……”老師逐個跑,嫩芽兒會怎么說、怎么做。(這個嫩芽兒好舒服呀;嫩芽兒在慢慢地長高;嫩芽兒不害怕啦……)
2.風兒看著膽怯的嫩芽兒又是怎么說的?幼兒說兩遍(你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風兒說的話)
嫩芽兒堅強的樣子是怎樣的,你們做做看,轉過來給后面的老師看看。
你什么時候會表現(xiàn)得堅強呢?(勇敢、不怕苦……)
風兒輕輕地吹在小嫩芽兒身上,小嫩芽兒會怎么樣呢?你們做做看。(搖擺;迎著風兒;跳舞呢!好涼快)風兒說:“別怕……”嫩芽兒說、做。
請幾個小朋友做風兒,幾個小朋友和老師做嫩芽。(嫩芽到前面)
3.“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沙沙沙沙沙沙,誰在說話?”雨露怎么說的?(記得真清楚)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嫩芽兒身上,嫩芽兒感到怎樣?
張開了小嘴在干什么?幼兒做喝水樣。(我看到這個嫩芽兒喝得很開心)喝了水小芽兒就……。
老師做嫩芽兒,小朋友做雨露,做動作和對話。(謝謝你,我很舒服;涼快;我長壯了。
兩人一組表演雨露和嫩芽兒對話,互換角色。(長高了,長得更快了,衣服更綠了)
4.如果你見到嫩芽兒,你會怎么關心她,對她說些什么呢?
扶一扶,你會長得更直。(詩一樣的語言)
澆澆水,你會很滋潤。(是的,嫩芽兒不渴了)
施施肥,你會更高大。(會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說說話,你就不寂寞。(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
5.聽了大家的話,嫩芽兒怎么樣了?(勇敢、長高了、長壯了,變得更可愛了。)
四、完整欣賞散文,進一步理解、感受散文內容和意境。
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再完整地欣賞一遍,會說的小朋友跟著說。
五、舞蹈:快樂的嫩芽兒,結束活動。
好,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快樂的小嫩芽兒,跳起舞來吧!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這篇童話的寓意
2、學習對話描寫
3、詞語的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童話。
〖教學難點:了解鋪墊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不明白的查字典解決:
雕刻 氣概 崇拜 模型 鋼鑿 砌成 膝蓋
鞠躬 榮耀 瞟 不屑 吆喊 囚犯 譏笑 哪叱
2、解釋下列的生詞,自查詞典:
、俪绨荩鹤鹁礆J佩。
②模型;依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來展覽或實驗。
、劬瞎簭澤硇卸Y。
、懿恍迹狠p視,認為不值得。
、荽祰u:夸大地或無中生有地說自己或別人的優(yōu)點;夸張地宣揚。
、蘖胬郝斆、靈活。
⑦譏笑:譏諷和嘲笑。
3、熟讀課文,思考預習提示。
(二)、課前演講
一、創(chuàng)新情境,導入新課。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俗話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請兩位同學即興講兩則驕傲失敗的事例。以此導入新 課)今天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講這一道理的。
二、檢查預習:
1、請三位同學上黑板分別給課前的生字注音并解釋(完成后師生共評)
2、請四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片段,了解預習識字及朗讀熟練程度(完成后由一學生點評)
三、作家作品簡介
葉圣陶,現(xiàn)代作家、教育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拔逅摹鼻跋﹂_始寫作,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葉圣陶的童話,跟的他的小說、散文一樣,是主張“為人生”而創(chuàng)作 的。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15分)
1、教師講解分角色朗讀的要求:
a、對課文熟練 b、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c、處理好語氣、音調的輕重強弱
2、學生自己試著自讀有關的對話,琢磨技巧的處理。
3、四人分角色朗讀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連貫,二人小石。其他學生聽讀,準備評價。
4、抽查幾個學生評價,教師小結,教師范讀片段,再抽學生朗讀對話的片段。
四、理清結構
教師給課文分段學生歸納段意。(學生先動筆寫后教師提問,括號內的教師板書)
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樣!
敘述一個雕刻家雕成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為市民們所敬仰。(雕成石像)
第二部分:從“這石像抬著頭”到“堆在地上!
寫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塊由于驕傲自大,被小石頭們摔得粉碎。(石像倒塌)
第三部分:從“第二天早晨”到完。
寫大大小小的石塊鋪成了真實的路,讓人們在上面高高興興地走。(鋪成石路)
五、思考下列問題,理解課文內容:(采用個提問的方式進行)
1、大家請雕刻家雕刻古代英雄的石像目的是什么?
。榱思o念一位古代的英雄,讓看見石像的人認識這位英雄,明白這位英雄,因而崇拜這位英雄。)
2、“石像的整個姿態(tài)應該怎樣,而且應該怎樣,小到一個手指頭應該怎樣,細到一根頭發(fā)應該怎樣,他都想好了!甭(lián)系上 下文,說說好在哪里?
。ㄟ@句話說明雕刻家雕刻石像時的`認真態(tài)度,為下文英雄石像的雕刻成功“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樣”作了鋪 墊。)(此題難度稍大,教師可作適當提示)
3、提問:對石像的外貌描寫表現(xiàn)他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志向遠大、堅強有力、不可侵犯。)
4、“為了石像成功曾經開一個盛大的紀念會”這一段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
。ㄟ\用排比、夸張,表現(xiàn)市民對石像落成的欣喜之情以及對英雄的崇拜。此處教師簡要講解童話想象夸張手法的運用)
5、提問:“人是最容易驕傲的,除非圣人或傻瓜。”這句話好在哪里?
。ㄓ酶挥姓芾淼乃渍Z,寫出石像驕傲自大的社會根源。)
6、“看我多榮耀!”這一段石像的話,寫出石像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驕傲狂妄、自高自大。)
7、“他這話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說,白云無精打來的,沒有心思聽他的話”這一句寫的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用擬人手法,說明別人對石像狂妄自大不感興趣,都在忙著干自己的事情!彬湴恋募茏右诨锇槊媲皵[,也是 世間的老規(guī)矩!边@句話也是俗語,寫出石像驕傲自大的方式。)
8、石像和小石頭對話中講到了“從前”和“現(xiàn)在”,“從前”怎么樣?“現(xiàn)在”怎么樣?
(“從前”是一整塊,大家是平等的!艾F(xiàn)在”石像高高在上,成了光榮尊貴的、受全體市民崇拜的對象。)
9、小石頭對狂妄自大,看不起自己的伙伴的石像采取了什么態(tài)度?從小石頭的對話中找出這些句子。
、倥u:“從前你不是跟我們混在一起嗎?也沒有你,也沒有我們,咱們是一整塊。”
②譴責:“你不但忘了從前,也忘了現(xiàn)在!”。。
、劬妫骸罢驗楦某涩F(xiàn)在的樣式,你的地位倒不安穩(wěn)了。你在我們身上站著,只要我們一搖動,你就不能高高地……”
、車樆#骸坝貌恢M心再找別的石塊了!那時候就沒有你了,一跤摔下去,碎成千塊萬塊,跟我們毫無分別!
、萃{:“他不信,馬上給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10、面對小石頭的威脅,石像是什么態(tài)度?表現(xiàn)石像的什么性格?
(上面那石頭嚇了一跳,顧不得生氣了,也暫時忘了自己的尊嚴,急忙哀求。表現(xiàn)了石像的外強中干的虛弱本質。)
六、小結
本文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性格,并通過對話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石像的結果完全是他自高自大的驕傲所還帶來的, 所以我們應該要謙虛不要驕傲。
七、板書
(-)雕成石像
。ǘ┦竦顾
。ㄈ╀伋墒
小石頭:批評、譴責、警告、嚇唬、威脅
八、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4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闊步、炙烤、橢圓、有氣無力、掙扎、驚恐、腐爛、挖掘、一瞬間”等詞的意思。
2.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做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過北京自然博物館嗎?那里有一具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的?它的來歷又是怎樣的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來一起學習第19課“黃河象”。(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處理生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時注意生字的讀音
2.正確理解下列詞語:
陳列:把物品擺出來供人看。
發(fā)掘:把埋藏的東西挖掘出來。
古生物大廳:專門陳列古代生物的遺跡和圖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物理藏在地下變成像石頭一樣的東西;茄芯抗糯餁v史的重要依據。
礫石:經水流不斷地沖擊,磨光了棱角的石頭。
沖積:高地的砂礫、泥土被水流帶到河谷低洼地區(qū)沉積下來。
一瞬間: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時間很短。
碧空:藍藍的天空。
掙扎:用力支撐。
炙烤:炙,烤。炙烤還是烤的`意思。
萬里無云:天氣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沒有。
骨骼:人或高等動物的骨頭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動物脊柱的末端。
下頜:口腔下部的骨頭和肌肉組織,
假想:想象,假設。
3.分別找個別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1)讀準字音,拿不準的可查字典或請教同學和老師。(2)畫出帶有生字的生詞;反復讀一讀并試著理解。(3)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明確:這篇課文講的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里的一具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肅省發(fā)現(xiàn)的?茖W家依據象化石假想了它的來歷。
三、練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大象化石的來歷,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想象能力
3.體會文章的記敘順序。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課文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幾個問題。
二、深入探究課文
1.合作學習第1自然段。
。╨)默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些語言中你體會出這具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點?把使你產生這種感受的詞句標出來。
明確:
a.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長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fā)現(xiàn)的舌骨也保存著。
c.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d.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史上是很少見的。
。2)朗讀體會特點。
。3)小結,這樣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為科學家假想它的來歷提供了依據。
板書:完整(特點)
2.學習第2-6自然段。
默讀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
明確:一群黃河象來到河邊→老象陷進淤泥→變成化石(來歷)
3.學習第7、8自然段。
。╨)默讀思考:這具象化石是如何發(fā)現(xiàn)并挖掘的?科學家想象了它的來歷,他們這樣假想的根據有哪些?
明確:1973年甘肅(發(fā)現(xiàn)挖掘)
假想的根據:一是從它站立的姿勢,推斷是失足落水;二是從骨頭關聯(lián)的情況,推斷它死后一直沒被移動過。
。2)指導朗讀。
4.瀏覽全文,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三、練習復述
1.教師講清復述方法。
2.學生對照板書,抓重點內容默記練說。
3.同組相互復述。
4.各組推薦人選在班上復述,鼓勵學生評議。
四、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體會黃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學家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來歷的經過;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教師借助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家假想的根據。并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探究活動
1.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根據提供的骨架,畫出一頭大象。
2.寫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一定順序。
3.參觀自然博物館。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jié),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3、正確拼讀音節(jié),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4、能夠根據音節(jié)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5、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6、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7、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jié),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教學過程:
。ㄒ唬┑谝活}:描描讀讀。
1、先讀韻母卡片,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
2、按虛線描韻母,一邊描一邊想想這個韻母的讀音。
3、描完了再按順序讀一讀。
4、擴展活動,做游戲“找朋友”。
一部分同學舉聲母卡片,一部分同學舉韻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組成什么音節(jié)?然后一起拼讀一遍,若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不能拼成音節(jié),說明朋友找錯了。
(二)第二題:我會連。
1、聽老師模仿動物的叫聲,猜猜是什么動物。
2、再讀一讀,圖下的音節(jié)。(要注意三拼音的讀法)
3、做“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說說自己喜歡哪種動物,找出這個動物名稱的音節(jié),把他們連起來。
4、校對答案。
5、擴展活動:拼讀下面的音節(jié)。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jié),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2、能夠根據音節(jié)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3、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教學過程:
。ㄒ唬┑谌}:讀讀畫畫。
1、出示音節(jié),拼讀音節(jié)。(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什么時候要帶上這些東西?師:秋游快到了,讀幼兒園時要去秋游了,總是爸爸媽媽幫小朋友們理書包,F(xiàn)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書包該怎么理呢?要帶些什么東西呢?書上就告訴我們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3、這些東西只是給大家一個建議,你可以選擇,還可以帶些你認為有用的可這里又沒有提到的東西。請大家把你在秋游時想帶的東西用簡筆畫畫下來。
4、交流,并說說帶上這些東西的理由。
。ǘ┑谒念}:我會講。
1、出示插圖,認讀圖中的兩個音節(jié)詞。了解獨木橋的特點。
2、小組合作,看清圖意,說說這幅圖講了什么?你能編一個小故事嗎?
3、小組匯報,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兒干什么?它們怎樣才能到達目的地?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4、自己練習講故事、指名講、同學點評。
5、假設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搶先過獨木橋,會造成什么結果?(適時地進行互相謙讓的教育。)
。ㄈ┑谖孱}:我會讀。
1、卡片抽讀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你能選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
3、小組合作,選用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2、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一)第六題:讀讀背背。
1、出示詩歌《秋葉飄飄》,請學生自己試著拼讀,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會拼讀哪些音節(jié),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3、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以詞語為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想象秋葉飛舞時還像什么?秋姑娘還會發(fā)來什么電報?(了解秋天的特點)
5、誰能試著背背這首優(yōu)美的詩歌。
(二)第七題:我會讀。(系統(tǒng)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1、復習23個聲母。
。1)讀、背聲母。
(2)區(qū)別形近字母:b—d
p—q
f—t
m—n
音近字母:n—l
z—zh
c—ch
s—sh
。3)再熟讀、背聲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復習24個韻母。
。1)分組讀:單韻母6個、復韻母9個、前鼻韻母5個、后鼻韻母4個。(重點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的連讀方法)
。2)對比讀: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連起來熟讀、記憶。
3、復習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1)分類讀。
翹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個;跟韻母讀音相同;用大y帶頭的有8個;還有一個wu。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本文敘述的是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德雷魏格納首創(chuàng)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1910年。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發(fā)現(xiàn),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后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他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
上述內容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敘述的,每個部分連接自然,運用“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于是……”“魏格納并不是一個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等過渡句,使文章渾然一體。閱讀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懂得段與段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文中還有很多具有積累價值的詞語,如“潔白寧靜、性格豪放、靜謐舒適、坐臥不安、不可思議、浩如煙海、飛渡重洋”,對豐富學生的詞匯很有好處。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zhí)著精神,并把讀后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點】
了解魏格納發(fā)現(xiàn)大陸漂移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準備】
世界地圖、地球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法布爾長期觀察昆蟲,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今天我們要閱讀的這篇文章介紹的是德國著名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1910年。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發(fā)現(xiàn),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后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他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
2.板書課題,讀課題。
3.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么發(fā)現(xiàn)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標出自然段,畫出認讀的生字,把帶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認讀生字詞 理解詞義。
3.再讀,畫出不懂的問題。
三、自主探究
1.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觀察地圖和地球儀,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陸突出的部分的形狀和幾內亞灣凹進去的海岸線形狀,是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驚人的吻合。
。2)反復讀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納的“假想”是什么?
2.師: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結果發(fā)現(xiàn)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
。1)請你快速的讀讀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納是怎樣進行推理的。
(2)理解魏格納是如何進行推理的。
。ㄖ旋埣纫娪诎臀鳀|部,也見于非洲西南部。
中龍是爬行動物,不可能飛渡重洋。
中龍當時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
3.詞句解析:
。1)魏格納性格豪放,天性好動,在靜謐舒適的病房里坐臥不安,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
。ā办o謐”是寧靜的意思,寧靜而舒適的病房與魏格納“豪放”“好動”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納很不適應病房的生活,就有了“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的感覺。這句話引出了下文:由于病房生活的無聊,魏格納無意識地用食指在地圖上畫大陸海岸線,借以消磨時光,引出了故事發(fā)生的起因。)
(2)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來,停在地圖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塊突出的部分,眼睛卻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進的幾內亞灣。瞧!這兩個地方的形狀竟是這般不可思議地吻合!
。ā安豢伤甲h”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這句話是說,巴西在南美洲,幾內亞灣在非洲,中間隔著浩瀚的大西洋,然而,巴西陸地的突出部分竟然與幾內亞灣的形狀非常吻合,吻合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句話推進了故事的繼續(xù)發(fā)展。)
。3)他開始在各大洲之間的聯(lián)系和對比中進行考察,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
。ā昂迫鐭熀!毙稳菸墨I資料非常豐富。魏格納從那么多的資料中尋找證據,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困難,但他“并不是一個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終于找到了證明這個學說的證據。從“浩如煙!边@個詞語中,我們可以推想出他所經歷的艱辛與挫折。)
四、交流感受
1.魏格納為什么能在一張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圖中發(fā)現(xiàn)重大的地理現(xiàn)象?你從中感受到什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
2.師: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敘述的,每個部分連接自然,運用“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于是……”“魏格納并不是一個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等過渡句,使文章渾然一體。
3.中心:《世界地圖會引出的發(fā)現(xiàn)》通過敘述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首創(chuàng)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贊揚了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zhí)著精神。
五、作業(yè)布置
1.抄寫詞語。
2.搜集有關“大陸漂移”的知識。
板書設計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仔細觀察 敢于思考
反復求證
。▓(zhí)著)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與這些生字相關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3、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深刻含義,教育學生做事要有毅力,盡自己最大努力。
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巍峨峻拔的泰山腳下。泰山,以它優(yōu)美的景觀和燦爛的文化聞名世界,更令我們這些泰山兒女倍感自豪!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爬過泰山嗎?誰能談談你爬山時的感受?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1課《爬山》?纯醋髡哂钟兄鯓营毺氐捏w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2、檢查課文中難讀的句段朗讀情況。
3、思考: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導生抓關鍵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默讀課文,想想:從爬山這件事,作者學到了什么?找到文中的話來回答。
。ㄕn件出示)從青山那里,我學到了沉靜;從父親身上,我學到了智慧。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有什么問題要問?
結合學生回答理解“沉靜”。
為什么說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學到了怎樣的智慧?讓我們一起帶問題學習課文。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家唬臼崂沓龈赣H說的話
1、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父親說的值得深思的話。
2、交流:讀讀你劃出的父親的話,想想分別是在什么地方說的?(師隨機板書)那這三次不同的話語讓我受到怎樣的啟發(fā)教育呢?
。级緦W習上山途中父親的話
1、(課件出示)自由讀這段話,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征服”的意思,再來體會“征服山”和“征服自己”的含義。
3、結合自己的體會自由讀讀這段話。
4、指生讀。
。既緦W習山頂上父親說的話
1、指生讀父親的話,想想從這段話中又學到了什么?
2、引導生理解“盡了力”的意思。
3、引父親的對話。
(1)請同學們讀讀這幾段話,誰來幫幫老師,告訴我該怎樣讀父親的話?那兒子的話又該怎樣讀?
根據回答引導學生體會“慢條斯理”“自以為是”的意思。
。2)師生讀,。
。3)分角色讀。
。妓模緦W習下山途中的話
1.大家都爬過山,聯(lián)系你爬山時的經歷,說說你下山時是怎么做的?
2.文中的“我”是怎么做的?讀讀文中相關的段落。
3.師引:就在我逞強的又跑又跳著急下山的時候,父親用他那雙厚實的手拉住了
,讓我和他一起躺在樹林的草地上,感悟大自然的美景,體會大山的沉靜。我閉上雙眼,仿佛聽到了微風吹拂聲,鳥鳴蛙叫聲,清脆的'蟬聲,淙淙的流水聲,落葉飄零聲……雄偉的大山向我們展開了他無比寬大的胸懷,我的身心也全部融入到了沉靜的大山之中。當我睜開雙眼,一五一十地向父親報告我的感受時,父親像一位哲學家似的解說著他的哲理——(大屏幕出示父親的話)請同學們齊讀這段話,此時你體會到了什么?
4.師讀這段話,你聽出了什么?出示
、俅笞匀坏拿谰,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會,還要用你的腦袋去思考。
、诖笞匀坏拿谰耙醚劬θタ矗枚淙ヂ,要用心靈去體會,要用腦袋去思考。
5.比較兩個句子,自由讀讀,體會一下哪一句留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6.:是呀!不僅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時,我們要眼耳心腦并用,做每一件事都應該全身心投入。再來齊讀這段話
<五>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配樂朗讀這段話
2.說說學到了怎樣的智慧
3.課下背誦此段
四、
人生就如爬山,只要做到有信心,有毅力,盡力而為,全心投入,定會享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喜悅。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似”。
2、能說說詩的意思。
3、能背誦全詩,默寫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登鸛雀樓》
。2)指名說說意思
(3)齊背全詩
2、教學新課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學習生字
(3)理解題意
暮:指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江:大河
吟:古代詩歌的'一種。
。4)分析古詩
A、教學1、2句
這句詩中有哪些事物?
詩中描寫陽光用了一個什么量詞?
能不能把“鋪”換一個字?
第二句中哪個詞比較難理解。
說說整句的意思。
B、教學3、4句
理解“可憐“的意思
給“似”換一個字
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5)指導朗讀
A、由朗讀,用鉛筆劃出該停頓的地方。
B、指名讀
C、對其進行
D、齊讀全詩
(6)板書設計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08-14
語文教案(經典)08-31
語文教案07-25
語文樹教案12-16
小學語文教案01-02
(精華)語文教案09-23
實用的語文教案07-21
(合集)語文教案11-14
在柏林語文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