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城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城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長城的基本構(gòu)造,表現(xiàn)簡單的重疊,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活動準備
1.圖片:長城
2.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欣賞:長城。
教師:你們知道圖片上是什么?(長城)
小朋友知道長城在哪里嗎?(北京)
誰去過長城?給大家講一講你見到的長城好嗎?
2.了解長城的基本信息
。1)觀察圖片
這是我國最古老最偉大的萬里長城,是古時候用來防止敵人入侵的'軍事工程,長城很長很長的,長城很寬,
只有我們中國才有,是世界上的奇跡,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2)長城很雄偉很壯觀,很厲害。有的小朋友去過,有的小朋友沒有去過。
沒關系,我們今天可以用我們畫筆來畫畫長城,我們就看到了長城。
二、教師示范
1.初步了解長城的基本構(gòu)造
長城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有烽火臺和城墻)
畫出烽火臺
烽火臺的兩邊是什么?(城墻)
(教師演示畫城墻)
2.小朋友可以畫很多很多長長的城墻。
瞧!多么雄偉的萬里長城呀,我看到長城了,真開心!
3.教師示范城墻的重疊,近大遠小。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登上長城可開心了!你也來試一試好嗎?
三、幼兒創(chuàng)作
鼓勵幼兒大膽繪畫,表現(xiàn)雄偉的萬里長城。
四、作品評價
請幼兒講解自己繪畫的萬里長城,鼓勵幼兒編成故事情節(jié)。
長城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jié)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談談對長城的認識。
2、學生自由補充。
3、老師給以肯定。
二、學習生字
1、學習會認的字。
2、學習會寫的字。
3、學生書寫。
三、出示圖畫,邊看邊說
1、出示第一幅圖:
、 說說這幅圖是從什么地方觀察長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 從圖上你還看到什么?
、 小組討論,并說說。
2、出示第二幅圖:
、 這幅圖與第一幅圖有什么不同?
、 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3、對照課文,讀課文:
⑴ 小聲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課文。
⑵ 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小組學習,思考
1、仔細對照課文內(nèi)容:
想想哪些內(nèi)容圖上已經(jīng)畫出來,哪些內(nèi)容沒畫出來。
2、從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到的.城墻外沿垛子嘹望口 射口城臺各指什么地方?
五、鞏固練習
1、復習鞏固本課生字。
2、指導朗讀。
〖教學反思〗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長城的歷史知識、故事傳說或圖片資料。這節(jié)課交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品讀課文為主。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全班討論,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談談對第一幅圖留給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寫長城樣子的一個句子,說說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圖:
想想這幅圖的觀察點有什么變化?
4、學生發(fā)言。
5、齊讀第三段的課文,思考:
、 一邊讀一邊想像當時的勞動場面。
、 找出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先讀一讀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6、全班齊讀。
7、討論: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個偉大的奇跡?
三、總結(jié)學習體會
1、感情去朗讀課文。
2、談談你的體會。
四、鞏固練習
1、指導朗讀。
2、講講有關長城的故事或傳說。
〖教學反思〗
緊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和第4自然段,讓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相關的詞語,體會作者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在教學時充分讀圖,圖文結(jié)合。
長城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把課文中的插圖制成幻燈片或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二、自讀故事,初步感知。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學生自瀆課文,勾畫、批注
三、理清脈絡,精讀感悟
一、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3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5祖先該怎么理解?
6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導朗讀.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jié)構(gòu)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2指名讀,生評議.
3齊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1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2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3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4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5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jié).
學生收集整理。
板書設計
長城不朽詩篇
15、長城和運河
勞動人民的智慧
運河動人詩篇
課后反思
長城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gòu)造、歷史等。
2、技能目標:
。1)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2)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通過讀文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目標力求體現(xiàn)知識、技能、情感的多元統(tǒng)一,挖掘《長城》這一篇課文中的科學和人文內(nèi)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觀察插圖,了解圖意。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據(jù)28年前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長城。(板書課題)
。ㄟ\用名人名言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觀察彩圖,了解圖意。(有條件的學?捎枚嗝襟w展示課本兩幅彩圖或直接用掛圖展示)
。1)介紹觀察點。運用教室的布置讓學生理解什么叫觀察點。
第一幅圖的觀察點在哪里呢?(在長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圖又是在哪里觀察的呢?(在長城上)
(2)看第一幅圖時應重點觀察什么?(抓住觀察重點:長城)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什么特點?(長、大、彎)再看第二幅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什么特點?(高大、堅固)。--(可以適當?shù)匾脒h景圖和近景圖的概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剛才兩幅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第一幅圖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圖與第二自然段相對應)
2、分組討論: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為什么沒有和它相對應的圖片?(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作者的聯(lián)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1)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像一條長龍)用什么方法來描寫長城?(比喻)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么特點?(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個比喻把靜態(tài)的長城寫活了。)注:學生可能無法說出來,老師應當適當?shù)匾龑А?/p>
。2)作者為什么列舉出一萬三千里這個數(shù)據(jù)?(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觀察點)看到的?(作者走在長城上)
。2)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gòu)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結(jié)合課文來說)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根據(jù)文意和學生搜集的資料異型想象,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子、瞭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情入文,學習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長城,面對這高大堅固的城墻綿延起伏,觸摸著巨大的條石,腳踩著平整的方磚,領略那巧妙的設計時,你會想起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后歸結(jié)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為什么說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結(jié)(提示:凝結(jié)是句中的重點詞語。長城是由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jié)成的。是因為:①條石多,多到數(shù)不清;②條石重,每塊有兩三千斤重;③沒有先進的`運輸工具,就靠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④山勢陡峭。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飽含著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再讀第三自然段,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齊讀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驕傲。
討論: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總結(jié)全文,回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插圖,結(jié)合下列詞語復述長城遠景、近景。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子瞭望口城臺
2、老師總結(jié)談話。
五、拓展延伸、開拓思維。
同學們,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是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筑奇跡之一。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知識,搜集相關資料,以《中國人的驕傲--萬里長城》為題寫一篇文章,介紹我們的長城。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
。ā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本文通過觀察彩圖,了解圖意-圖文對應-圖文對照-復述插圖,四次看圖相得益彰,讓學生受到了觀察能力的訓練,從中學會觀察的方法。通過拓展延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長城的教案5
教材分析:《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lián)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第四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梢哉f,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贊美詩。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擬訂“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長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課前應多加以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jié)、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重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
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長城資料
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展示資料,導入課題
1、導入: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依據(jù)搜集的資料或見解感受,自由交流。)
2、引題: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齊讀課題)
3、提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不懂的字詞,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jié)、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3)要求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背景圖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從激發(fā)學生當解說員入手,引發(fā)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
【資料交流,了解長城】
二、感知課文,識寫生字
(1)結(jié)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課文景奇文美情濃的特點,從激發(fā)學生當解說員入手,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
(2)引入識字
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以是字詞、朗讀、心得等)
【設計意圖:圖文對照,使學生不僅學習了課文,還了解到只有平時仔細觀察才能寫出好文章。】
三、展示學習成果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
要求:1、小組內(nèi)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nèi))
(1)我會讀生字。(小組成員輪流讀,相互糾正。)
(2)我會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jié)、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有的讀,有的到小黑板上書寫展示)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
長城建造的那個年代,一時間學生思緒萬千……
【設計意圖:掌握了字詞,激發(fā)了學生要學習課文的主動性,為下面環(huán)節(jié)的`開展掃清了障礙!
課內(nèi)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pán xuán bǎo lěi zhì huì
2.比一比,再組詞:婉( ) 凝 杖 魄 峭
蜿( ) 疑 仗 魂 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板題:長城以它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中外游客贊譽,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它的偉大吧。
2、創(chuàng)設情境,放開品讀
(1)由學生交流怎樣進一步讀書。教師圍繞解說引導激發(fā)。
第一段:讀文看圖,看圖讀文。
讀中一觀山勢——崇山峻嶺;二看長城——蜿蜒盤旋;三想畫面——氣勢飛揚雄偉壯觀。
問:讀了這段,你們有話想說嗎?
第二段:讀文解圖,認識長城。
從這段中你們讀出了什么?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的結(jié)構(gòu),
二是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
三是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段:走上長城,體驗偉大
相機抓住學生的第一句朗讀:在品味“站”“踏”“扶”中。
問:你是怎樣走上長城的?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什么?
讀第二句:問:你面對的是什么?讓學生走入情景,體會腳下陡峭的山嶺,肩上沉重的條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讀第三句,想象:你們從多少這個詞想到了什么?從才上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不易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結(jié)、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等詞語,但具體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這一世界奇跡卻得學生透過文字去體會,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想象的平臺,“想象勞動人民建造長城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這樣,學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第四段:讀出無比自豪
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設計意圖: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步融進作者的思緒與情感!
四、知識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搜集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資料,了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chǎn),豐富自己的知識。
五、練習:
讀句子填空:1.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錢不到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 ”寫出了長城的長;“多少”和“長”說明 。
2.從北京出發(fā),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
“不過幾十公里”表示路程 ;“不過兩三小時”表示時間 ;“不過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說話者認為寫作文 。
你能用“不過”說一句話嗎?
長城的教案6
目標:
1、學習從前向后安排畫面,表現(xiàn)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xiàn)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準備: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范例
過程:
一、欣賞重現(xiàn)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故鄉(xiāng)。為什么說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xiāng)又是哪里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臺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里,打退敵人,F(xiàn)在長城已經(jīng)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游覽的名勝古跡。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范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臺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范登長城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臺和一邊的`城墻。
C:畫另一邊的城墻(注意城墻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墻倒塌。)T:添畫烽火臺和城墻 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chuàng)作聯(lián)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后一個烽火臺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墻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峰時,啟發(fā)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么,并進行添畫。
三、引導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后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xiāng)的美麗。
長城的教案7
教學目標:
1、讀中理解“長龍、血汗、智慧、凝結(jié)、氣勢雄偉、偉大的奇跡”等詞語。體會作者是怎樣在觀察的基礎上有條理、有重點、抓住特點、準確運用詞語進行描述的。
2、圖文結(jié)合,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觀察點抓住事物的特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反復讀文,在品詞析句中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課文3、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以及如何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
2、圍繞“氣魄雄偉的工程”、“偉大的奇跡”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感悟“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等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它的雄偉、堅固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深深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長城》這篇課文,一起來感受它舉世聞名的景觀。齊讀課題。
二、感悟文本:
1、默讀課文,畫出中心句。
師:作者在游覽長城時,被長城雄偉的氣勢,壯觀的景象所感染。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用直線畫出文中寫出長城帶給他巨大震撼的句子。
生:瀏覽課文,動筆畫句子。
3、指生匯報,讀中體會第四自然段。
師:誰來說說你找到的句子?(指生說)
生:我找到的是最后一自然段的這句話: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師:同學們和他找的一樣嗎?那好,請看大屏幕,誰愿意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另外生讀)
生: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師:你再來讀讀!
生: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師:大家一起讀!
生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師:什么是“奇跡”?
生: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師:“偉大的奇跡”呢?
生:令人敬仰欽佩的,氣象雄偉的事情。
生:超出尋常的,規(guī)模宏大的,不平凡的事情。
師: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
4、自由讀前2個自然段,體會、感受。
師:請同學們大聲讀,反復讀前兩個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這一點。可以動筆勾畫一下,做些批注。
5、交流1、2自然段所得。
師:誰愿意把你找到的答案與大家交流一下。(指生匯報)
生:我從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話能感受到長城的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這里的“一萬三千多里”說出了長城的實際長度。
師:山海關在哪個省知道嗎?
生:河北省。
師:嘉峪關呢?
生:
師:是啊!山海關到嘉峪關要途經(jīng)好幾個省呢!可見出——
生:長城的長!
師:這個自然段中還有發(fā)現(xiàn)或收獲嗎?
長城的教案8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圖文結(jié)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北京八達嶺長城那里有人絡繹不絕,在這些游玩者中,還有不少外國元首呢?他們游玩了長城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來讀讀。
出示:
沒到過金字塔就等于沒到過埃及,沒到過長城等于沒到過中國。 ——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
長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 ——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
2、讀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生談感受
那么長城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吧!
二、走近長城
1、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2)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學生自由讀、抽查讀、齊讀、有感情地讀)
(2)說說長城給你留下什么特別深刻的印象。(可以引用課本中的詞語)同學們只讀了一遍課文就能夠?qū)?nèi)容有這樣的感受,這樣的理解,真不簡單。
。3)指名讀課文,隨機指出讀錯的地方。
3、學課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間,我們就無法感受長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間,我們就無法理解長城的內(nèi)在精神。咱們還要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放開聲音讀,一邊讀一邊仔細地體會,看看這段話里邊哪一個句子使你變得非常的激動,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贊美它。把最令你感動的那個句子,使你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贊美之情的那個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然后再仔仔細細地讀一讀。
4、學習句子: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生自由讀 指名讀 你讀出了什么
。1)數(shù)一數(shù)長城經(jīng)過了幾個省市?(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轄市、自治區(qū)11個省、市、自治區(qū))
猜一猜:徒步走完長城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孩子們,請你大膽猜想一下,如果徒步走完長城,大約需要多長時間?(5天 3個月 1年等)據(jù)報道:一個年輕人徒步穿越長城用了508天。真長啊!讓我們再來讀一下這句話。
。2)這么長的城,是修建在哪里?(八達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崇山峻嶺)崇山峻嶺是什么樣的山什么樣的嶺?(看圖)一座連著一座,連綿起伏,高高低低。長城就是依山而建,曲曲折折,時而遇到陡峰,會直沖云霄,時而遇到低峰,會直沖云下,能想象出長城的姿態(tài)嗎?誰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蜿蜒盤旋)。長城就是一條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東方巨龍。
同學們,在現(xiàn)實中真有巨龍嗎?(沒有)巨龍是人們想象的產(chǎn)物。這個世界上它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我們的長城呢?它卻是實實在在地魏然屹立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當你想到這個的時候,你再讀這個句子,一定會有更大的體會。來,誰先來?
。ㄖ该x、齊讀第一段)
評價語預設:他讀出了一萬里、誰能超過他?
不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萬兩千里了?
真了不起,你讀出了一萬三千多里!咱們一起讀。
三、走進長城
過渡:古老的長城,守衛(wèi)著中原大地,保護了民族的安危,在一萬三千多里的長城中,最為壯觀的要數(shù)北京八達嶺長城了,這里山勢陡峭,城墻堅固。我們隨著作者走近長城,細細地觀察一下吧。
1、指名讀,思考:我們隨著作者登上長城近看長城,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堅固氣魄雄偉都可。
。1)材料:條石城磚
。2)高大:五六匹馬可以并行,我們并不熟悉馬,用具體的數(shù)字來說,是5、6米寬;高有8——10米。(與教學樓比較)
2、你了解課文中寫到的關于長城的一些特定的詞語嗎?什么是城臺、垛子、射口、瞭望口?
畫長城(在書上畫出長城示意圖,并試著標出各部分名稱)
出示示意圖,你畫對了嗎?
下面我們來合作讀一讀這段課文。師生合作讀:
師引讀:
城墻頂上……城墻外沿……城墻頂上……
在這樣的設計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在近距離的觸摸中我們分明感受到長城不僅僅是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的,它更是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怪不得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說:
。ㄉx)沒到過金字塔就等于沒到過埃及,沒到過長城等于沒到過中國。怪不得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
。ㄉx)長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怪不得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說:
。ㄉx)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們可以驕傲地對自己說:
。ㄉx)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所以我們可以自豪地告訴世界:(生讀)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板書:
長 城
高大堅固
氣魄雄偉
沒到過金字塔就等于沒到過埃及,沒到過
長城等于沒到過中國。
——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
長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
——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學生們在學習長城這一課,都不由自主地為祖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而自豪,從而培養(yǎng)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
長城的教案9
觀察對象:
皓皓、淵淵、玥玥、小付等
年齡段/班:
大班
觀察背景:
幼兒已有一定的搭建經(jīng)驗,在晨間戶外大循壞主題活動時幼兒進行搭建游戲
觀察目標:
1、能否按照計劃進行搭建,分工合作完成目標。
2、在搭建計劃中分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觀察過程:
戶外大循壞主題活動開始了,皓皓、淵淵、玥玥、小付他們四個最先來到碳化木區(qū),這次碳化木區(qū)剛換新主題:“萬里長城”。聽完游戲規(guī)則之后,這四個小朋友馬上行動,推起小推車就開始搬運材料。皓皓最先取出木磚塊找了一個中間位置開始平行聯(lián)接起來,緊接著其他幾個小朋友推著小車運出各種圓柱、長木板、正方體材料出來,皓皓看見之后趕緊朝后面喊:“不是這些,是像我這樣的磚塊,你們要先拿這種過來搭建長城!币贿吅斑一邊拿自己的磚塊向同伴們展示。其他小朋友也非常配合,趕緊推回去全部換成木磚塊。“我來幫你!”淵淵說,皓皓對淵淵說:“你去修旁邊,等一下我們連起來!蓖瑫r玥玥小朋友似乎領會到皓皓的想法,推著材料就開始修后面一層城墻。而小付手里推著小推車說:“我?guī)湍銈冞\木塊!
皓皓和淵淵的城墻聯(lián)接好了以后,對著墻上的實物照片說:“你們看,現(xiàn)在就差這兩邊的烽火臺啦,我和淵淵修這邊的,你們等一下就去修那邊。我們修好了再來幫你們!
玥玥這時剛好騰出手來,因為又加入了幾個大班和中小班的小朋友在模仿著她剛才的樣子繼續(xù)修建城墻的另一邊。玥玥問:“還是用小方塊搭建烽火臺嗎?”皓皓說:“對呀,我們用方塊可以重高一點,然后圍起來就是烽火臺了!鲍h玥說:“那好吧!”大家開始行動起來。不一會兒,小付推著小推車很著急的喊:“皓皓,遭啦,里面沒有方塊了!逼渌麕讉小朋友聽了都驚呼:“!沒有了啊,都還沒修好呢!”皓皓聽了撓撓頭,似乎正在想辦法。淵淵趕緊指著墻角的立方體大磚塊說:“不行的話,我們用那種大磚塊吧!”
我看了看手表,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很想上前去提醒他們,但看他們都在思考討論,還是決定做一個旁觀者。提醒他們說:“孩子們,還有十分鐘大循環(huán)就要結(jié)束了,你們要加快速度了。”
這時候,他們有點慌了,突然皓皓說:“我們用大圓柱,然后上面蓋長木板,就像之前劉老師和我們搭建的天壇(如下圖)那種!薄昂!”他們異口同聲的說道。所有人好像又有了方向,趕緊去拿材料搭建。
最后終于搭建完成,還有一兩分鐘的時候他們還在長城上面進行了武器和路燈裝飾,連地面都鋪上了木板。
觀察分析與反思
觀察分析:
1、整個過程孩子們的行為都是緊緊圍繞著活動主題展開的,游戲中孩子們相互配合與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不僅僅體驗到了完成挑戰(zhàn)后的滿足感,還潛移默化的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面對問題時一起協(xié)商、交流,也使每個人都獲得很強的.參與感。
2、游戲中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動作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發(fā)展。
3、在游戲活動中,皓皓在這次活動中起核心作用,一直擔任領導者的角色,為團隊出謀劃策的同時也指揮全程的工作,且能夠利用已有的游戲經(jīng)驗和認識經(jīng)驗遷移到現(xiàn)有的活動中,帶領著大家一起完成搭建目標。
4、玥玥和淵淵他們兩個具有很清晰的思維很有主見的孩子,一直在積極的配合這個團隊,服從皓皓的指揮。正是因為他們清晰明辨的思維,且在關鍵時刻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所以建構(gòu)目標才能夠很快完成。
5、小付很專注同時團隊感也很強,他的興趣點在小推車身上,但他能夠想到用小推車幫助這個團隊運輸材料,從始至終也是很難得。而且過程中一切都是按照小朋友們的要求幫助大家用小推車運送材料。沒有怨言也沒有半途而廢。
6、不難看出,孩子們玩的非常開心,也非常投入。從一開始,孩子們就已經(jīng)融入這個建構(gòu)團隊啦。建構(gòu)游戲一直都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個區(qū)域,因為它多變靈活,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搭建各種各樣的東西。難的是能夠像這樣把他們擰成一股繩完成同一個目標。
反思策略:
1、今后在碳化木區(qū)可以提供更多的孩子們感興趣的主題,讓孩子們有興趣積極參與保持。而且每一個主題能夠盡可能地多維持幾次,熟悉之后才有可能會產(chǎn)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
2、延長孩子們的滿足感,很多孩子們可能搭建完了當時滿足感很強,之后也就沒有太多的感覺了,把每一次搭建成功之后小朋友與作品的合影打印出來,貼在背景墻上,或者投放在旁邊的LED屏上。對孩子們也是一種持續(xù)鼓勵和滿足延長。
長城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fā)興趣
1、師: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這一組圖片。多媒體出示長城的圖片。
2、學生欣賞圖片,師導入新課: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長城,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長城,華夏兒女為之驕傲的長城。從秦代到明代,從明代到現(xiàn)在,千百年的歲月過去了,歷史的硝煙已經(jīng)散盡,但長城依舊巍然屹立在中國的領土上。
今天我們從圖片中領略了它的風采,請你們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個句子來說說你眼中的長城。
3、學生說感受。(美、長、壯觀、雄偉、氣勢磅礴等)
師過渡:長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著中外游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走近——(長城),了解——(長城)。
4、板書課題。
師:作者眼中的長城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82頁。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這就是批注。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指名分段讀課文(4個人),正音。
師:誰愿意站起來為大家朗讀這篇課文?
師:看來預習很成功,4個同學都讀得很流利。那作者眼中的長城是怎樣的呢?課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話,找到了嗎?
3、指名學生交流。
師出示最后一段話: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新語(描紅:氣魄雄偉、奇跡),指名學生讀準確。
自由讀句子,你比較關注哪個詞語?
氣魄雄偉寫出了長城的特點,氣勢。工程,可見非常浩大,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世界,不僅僅是中國,可見長城威名遠播,世界聞名。奇跡同上。
師:讀懂一句話可以從關鍵詞語入手,這是我們讀書的一種方法。
過渡: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
三、細讀品味,積累語言
1、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劃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
師:誰先來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2、交流。
(1)品“長”,感悟氣勢。
、僦该麑W生讀句子說感受,師出示句子: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長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多長?
一萬三千多里,同學們,你知道多長嗎?二十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長吧,來讀出你們的驚嘆吧,就讀“長”的這句,指名讀,齊讀。
我們的操場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于繞操場跑上35000圈,長嗎?來再讀。真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一起讀。
(出示圖片)一萬三千多里,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經(jīng)河北、天津、北京、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寧夏到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9個省市,基本上貫穿了全國。難怪作者會用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它: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出示)齊讀詞語。再讀句子。
◆氣勢
請看,這是一張長城遠景圖。從遠處看長城,除了感覺長,還有什么特點?(彎彎曲曲、連綿起伏)
你們看,長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隨著山勢而變幻。遇到陡峭的山嶺,它就直沖云天,遇到低矮的峽谷,它就俯沖直下。它時而盤旋,時而筆挺,這樣的姿態(tài)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紅蜿蜒盤旋)非常正確,齊讀詞語,讀出它的意思。
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多有氣勢啊!誰愿意來讀讀第一段?就讀出這種美,這種氣勢。齊讀。(不錯,美中有氣勢。)
、、回歸“奇跡”。
這樣美而又有氣勢的長城,讓我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過渡:我們繼續(xù)交流,文中還有哪里可以說明長城是個奇跡?
(2)品結(jié)構(gòu),感受巧妙。
、僦该x句子說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寬)
師:是呀,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而且五六匹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堅固。
(齊讀這部分)這一段,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構(gòu)造。
看看作者分別向我們介紹了構(gòu)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圈出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
、谡埻瑢W們細讀第二段,在83頁的上面的插圖中找一找,標一標。
③出示長城近景圖。這是長城的近照,誰上來指著圖片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jié)構(gòu)呢?(指名板演)評:真會讀書!你已經(jīng)讀懂了長城的構(gòu)造了。
、芟胂笠幌拢趹(zhàn)爭中,這樣的設計有什么作用呢?(城墻高,易于防守;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臺可以讓士兵養(yǎng)足精神等)
這樣的設計讓你們感受了什么?(巧妙,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長城用它獨特而巧妙的設計,高大而堅固的身軀,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衛(wèi)了祖國的領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像這樣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想說點什么?
⑤回歸“奇跡”。
讓我們在此由衷地贊嘆——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總結(jié)升華
1、(出示圖片)長城不僅震撼著我們,也震撼著全世界。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
出示: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
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萬語。就讓這千言萬語匯成一兩句話寫下來。
2、出示句式,學生配樂寫話。
長城。
3、開火車交流,匯成一首詩。
4、有一個小詩人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寫下了一首奇麗的小詩,出示:長城啊,長城!
你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
你如一座堡壘,為中原大地遮風。
你似一座豐碑,見證炎黃子孫的智慧。
長城啊,長城!
我為你歌唱!
我為你自豪!
我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跡之一”驕傲!
學生齊讀詩歌。
五、理清寫作順序
1、遠看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我們不禁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近看長城,高大堅固,構(gòu)思巧妙。我們由衷地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目的一樣,效果一樣,但作者的觀察點卻發(fā)生了變化,你發(fā)現(xiàn)了嗎?
(板書:遠——近)這就是作者的寫作順序。他從不同角度讓我們游覽了——長城,見識了——長城,贊嘆了——長城,下節(jié)課作者還會從另一個角度帶領我們?nèi)ダ斫狻L城。
板書設計:
17長城→奇跡遠
↓
近
《長城》教學反思
人教版第七冊第五單元是一組世界遺產(chǎn)專題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文章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一扇扇窗口。其中《長城》是這組課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長城,感受其宏偉氣魄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民族自豪感。課文共四段,按人的觀察和思維發(fā)展方式進行的:遠看長城——近看長城——聯(lián)想古代勞動人民——贊美長城和古代勞動人民。
備課時,我將這課的重點定為:在閱讀中理解長城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氣勢;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由遠及近的表達方式。在上課時,我借助圖片,讓學生在充分的品詞悟句中感受長城特點和勞動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課文重點介紹了長城兩個特點,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在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特點時,我嘗試先從圖入手,再回到語言文字中咀嚼、品讀。如學習長城長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談感受,再抓住語言文字“一萬三千多里、蜿蜒盤旋”等進行品讀感悟。對于“一萬三千多里”課文中僅僅以數(shù)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我感覺太單薄了,于是我設計了從兩方面入手理解這個詞語。一是抓住課文中“從東頭的三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讓學生到地圖上去找一找長城經(jīng)過的省市,讓他們感受這個數(shù)字有多長。二是補充資料,曾經(jīng)有一個人徒步走長城,共用了508天。這樣這個數(shù)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學生心中厚實起來了。
在理解長城高大堅固時,我通過板畫先讓學生了解了長城結(jié)構(gòu),“垛子、嘹望口、射口、城臺”分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這為學生理解后面“勞動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筆。抓住“條石、城磚”補充澆筑的東西來感悟長城高大堅固。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學生的感受還是太單一了,學生對于長城不了解,而我又補充了很多課外的知識,感覺書本知識與拓展知識沒有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帶給學生的沖擊力不夠強烈。
在了解了它的特點之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讀感受它雄偉壯觀的氣勢。品味語言,由“站”“踏”“扶”這幾個動詞告訴我們,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由這承上啟下的句子,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是“很自然的”。聯(lián)想教學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次叩問文本,與文本展開充分的對話。比如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边@個重點句,我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數(shù)不清”、“兩三千斤重” (工程浩大); “沒有……沒有……” (設備的簡陋); “無數(shù)……無數(shù)……”、“一步一步地” (條件艱苦)。多種形式反復讀,引導學生體會無數(shù)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筑長城時付出的血汗,在品詞悟句之后,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透過這厚厚的城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從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會長城建筑的不容易。
在課的結(jié)尾,我通過引用名人在登上長城之后發(fā)出的感慨:
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以色列前總統(tǒng):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俄羅斯前總統(tǒng)葉利欽: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
面對這萬里長城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進行小練筆。學生寫得還是比較精彩的。
語文課離不開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但在課堂中總感覺語言點有了,如何有層次的訓練,讓學生的語言與情感在一次次地提升中達到高潮,讓教材在解構(gòu)中在不斷的重組與建構(gòu)。如在學習“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我抓住了“單看、數(shù)不清、兩三千斤重、沒有……沒有……、無數(shù)……無數(shù)……、一步一步地”等詞讓學生感受長城建筑的不容易和勞動人民付出的無數(shù)血汗。雖然學生的情感有了,但總感覺讀和悟沒有深入,沒有層次性,感悟的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的,學生情感的高潮沒有迸發(fā)。
長城的教案11
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駕駛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
2、男女分角色讀課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處。交流,介紹這種方法在詩歌中叫做“反復”
精讀課文
過渡引入:作者是從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呢?
學生起齊讀相關部分。你從哪兒看出?(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引讀——(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景象很奇異,這一句該怎樣讀?指好這一句。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交流。出示有關長城的圖片。
遠遠望去,長城像什么在大地上?指導說話(長城像巨龍一樣盤旋在大地上。……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相機板書: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引說: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它是——指導說話。指好這兩句話。試背。
啟發(fā)思考:讀了這兩句話,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理解“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
過渡:萬里長城是這樣的雄偉、壯麗,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
運河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兒?
引讀:運河像……及時板書: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風景秀美)你從那些詞可以看出?
及時板書: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介紹:“京杭大運河”是運河的全稱。再讀這兩句,試背,思考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把“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可見中華民族的祖先——?師生對答末兩句。
指導朗讀全文。先欣賞配樂朗誦,再讓學生練習朗讀。
練習背誦
結(jié)合板書,回顧課文內(nèi)容,嘗試背誦。
課堂練習
P11第四題指導說話。
附板書:
2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山海關)西(嘉峪關)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北(北京)南(杭州)
長城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3.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認識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綿延萬里的古長城大家一定都知道,那么砌成長城的長城磚大家一定沒有仔細觀察過,今天呢,老師就要帶大家去看一個關于“長城磚”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和工具書基本讀通課文
2.完成課前預習題
3.檢查預習情況
(1)分別指定學生分自然段輪讀課文;
(2)師生共同糾正讀音;
。3)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三)細讀課文
1.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把自己最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已經(jīng)畫了的'同學就認真讀一讀這些語句,要讓別的同學從你的朗讀中能聽出你的確是領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2.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交流
。1)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談談你的感受,在談完后,再聲情并茂地朗讀一下
(2)學生相互評議或發(fā)表不同的看法,或認為自己讀得更好,可以來示范朗讀,或指出他人的優(yōu)缺點
(四)深化中心
1.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討論對這個自然段的理解
。1)學生分讀最后一個自段然,再讀一讀全文,自由討論
(2)全班交流,聯(lián)系全文談各自的看法
(五)布置作業(yè)
1.多音字組詞
2.結(jié)合課文解釋詞語
、偻苑票
②羨慕
3.搜集有關的寓言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六) 板書設計
世界上最低下最無能,最可憐的磚→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不失去自信
長城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掌握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戰(zhàn)役及其意義。
2、掌握百團大戰(zhàn)的背景、過程、意義。
3、了解中共七大的召開的內(nèi)容及理解其意義。
4、通過總結(jié)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戰(zhàn)役,培養(yǎng)分析、歸納能力和比較問題能力。
5、通過討論“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原因”,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地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方法
1、在學習過程中,輔之以圖片、影像等課件資料,聲情并茂,身臨其境,從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史實;同時培養(yǎng)學生使用歷史地圖的能力。
2、通過分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加強合作與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教學中,學生利用表格歸納知識,初步掌握利用表格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到,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獲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侵略、反壓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所做出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臺兒莊戰(zhàn)役、百團大戰(zhàn)
教學難點中共七大的召開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先看一組投影:
[投影顯示]
教師:在投影顯示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八年抗戰(zhàn),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材料顯示的僅僅是眾多的根據(jù)地中的一個的情況,從全國的情況來看,那就更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心內(nèi)容——血肉筑長城。
二、講授新課
(一)抗日戰(zhàn)場血肉筑長城
1.平型關大捷
教師播放“平型關大捷”視頻,要求學生填表
教師提問:平型關大捷作為全國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次大捷”,對全國抗戰(zhàn)有什么積極意義?
教師小結(jié):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決心。
教師過渡: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向中國大地邁進的步伐加快了;繼日軍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并占領濟南后,為了打通津浦鐵路和隴海鐵路,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從而發(fā)生了臺兒莊戰(zhàn)役。
2、臺兒莊戰(zhàn)役
教師講解:同學們,臺兒莊戰(zhàn)役打得是非常慘烈的,你們知道為什么日軍要向徐州進攻嗎?同學們現(xiàn)在看一下《臺兒莊戰(zhàn)役形勢示意圖》,徐州是哪兩條鐵路的交匯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解:對,徐州津浦鐵路和隴海鐵路的交匯點,那么它向南可以到達哪里呢?
教師講解:它向南可以到達的統(tǒng)治心臟地區(qū)南京、上海,而臺兒莊是徐州北面的門戶,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展開激戰(zhàn)。
教師播放視頻:《臺兒莊戰(zhàn)役》片段
談談你觀看視頻后的體會
教師在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出示材料:
問題:(1)、臺兒莊戰(zhàn)役中,愛國官兵為什么作戰(zhàn)如此英勇?
(2)、你能否用一句最準確的語言評價臺兒莊戰(zhàn)役?
問題(2)由教師課堂巡視指導學生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補充或總結(jié):
臺兒莊戰(zhàn)役是抗戰(zhàn)以來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最重大勝利。
過度;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里,國共兩黨精誠團結(jié),聯(lián)合抗日。下面讓我們把視線從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轉(zhuǎn)移到中共敵后戰(zhàn)場上,再一次去感受國難當頭中國軍人、中華民族用血肉之軀筑成抗日長城,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成為抗擊日軍侵略的中流砥柱。
3、百團大戰(zhàn)
面對敵人的殘酷統(tǒng)治,八路軍決定主動出來發(fā)動一場反擊戰(zhàn),誰來介紹一下百團大戰(zhàn)的具體情況。
播放“百團大戰(zhàn)”的有關錄像,時間約1分鐘。
解決第81頁“動腦筋”題。
學生可以先討論,小組集思廣益以后再回答。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更應總結(jié)指出百團大戰(zhàn)是中共領導的八路軍主動出擊日軍取得的最大規(guī)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成為抗擊侵略的中流砥柱。
(二)中共七大
創(chuàng)設情景一;多媒體展示一組有關1944-1945年初國際和國內(nèi)的材料
問題:通過以上材料分析中共七大召開的背景。
創(chuàng)設情景二;多媒體展示一組有關七大內(nèi)容的材料
問題:(1)中共七大主要解決哪兩個問題?
答案:中共七大主要解決如何奪取抗戰(zhàn)勝利和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問題
(2)材料二中中共指明的“光明的前途”的含義是什么?
答案:中共指明的“光明的前途”是指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教師總結(jié):中共七大在抗戰(zhàn)勝利前夕召開,大會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實現(xiàn)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教師過渡]中共七大召開以后,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也迅速接近尾聲。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zhàn)完全勝利。
(三)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歸納日本逐漸走向失敗的過程。
[教師引導]請大家想一想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
.請簡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
(1)全國人民的團結(jié)一致和英勇奮戰(zhàn)是取得這場戰(zhàn)爭勝利的基本條件。(2)中國共產(chǎn)黨和它領導下的抗日軍隊和抗日根據(jù)地是取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力量。(3)各國人民對中國抗戰(zhàn)的大力支援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有力配合加速了中國抗戰(zhàn)勝利的進程。
課后習題
課內(nèi)練習:
2、百團大戰(zhàn)的主要目標是( )
A、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jù)點B、奪取大中城市
C、吸引日軍注意力,減輕其他戰(zhàn)場壓力D、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3、指揮臺兒莊戰(zhàn)役的將領是( )
A、佟麟閣B、李宗仁C、趙登禹D、彭德懷
4、抗戰(zhàn)以來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重大勝利是( )
A、臺兒莊戰(zhàn)役B、平型關大捷C、百團大戰(zhàn)D、凇滬會戰(zhàn)
長城的教案14
教學目的要求:
1 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
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難點}
教具準備:
鵬博士軟件、中國地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默讀本組“導讀”,了解本組內(nèi)容,明確訓練要求。
二、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長城嗎?長城給你的印想怎樣?[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言]
2、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它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體現(xiàn)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學了這篇課文從內(nèi)心深處來體會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
1、仔細看圖,說說你從兩幅圖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攝點分別在哪里?
2、找出兩幅圖對應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別寫的是什么?
3、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
四、圖文對照學習課文[出示鵬博士軟件的圖片]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一段,畫出描寫長城的句子,說說用什么方法寫的?
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結(jié)合圖,體會遠看長城的樣子。
教師小結(jié):描寫長城的樣子使用比喻、數(shù)字說明、太空拍攝的照片來描述的。
2、默讀課文第二段,說說長城的近景及長城的建造特點。[板書:略]
思考:從哪里看出長城高大堅固、結(jié)構(gòu)合理的?
建筑材料: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2]城墻頂上:很寬,可以五六匹馬并行
[3]城臺:每個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傳遞信息
3 指名讀課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長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從哪里看出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辛呢?
4 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五、朗讀全文,學生質(zhì)疑問難
課后小記:
板書設計:
遠景:像一條長龍
城墻------很寬
近景:高大堅固垛子------了王口、射口
城臺-------互相呼應
長城聯(lián)想:凝結(jié)著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歷史地位:偉大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長城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長城的?
3、學習了課文,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4、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鞏固練習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萬里長城像( ),在崇山峻嶺之間( ),她高大( ),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 )。長城是由( )建造的,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 )和( )。
2、給生字注音組詞
3、抄寫課后生詞
4、比較句子,把想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jié)成萬里長城。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5、背誦課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
略
l
長城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閱讀選文(三)和參考資料,對文章內(nèi)容能作深層次理解,會比較作者觀點的異同。
教學重點 :了解長城的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
教學難點 :深層理解文章內(nèi)容,會比較作者觀點的`異同。
教學準備 :復印好練習設計
教學設想 :討論、探究對文章內(nèi)容作深層次理解。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揭示學習目標,講解學習方法。
二、閱讀選文(三)和參考資料,完成練習,做好討論準備。
(一)、分發(fā)練習設計,瀏覽問題后閱讀文章,思考并答題。
(二)、練習設計(文章見課本)
題目:
1、甲文是一個徒步走完萬里長城的人寫的,乙文是未去過萬里長城的 人寫的,他們同樣都贊美長城,所選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甲文和乙文寫長城的角度不同,但在內(nèi)容方面有相同之處,你能說 出幾點來嗎?
3、甲文開頭就敘述去長城的路線,而乙文卻在最后才敘述神游長城的 路線。這樣安排合理嗎?為什么?
4、余秋雨對長城與都江堰從幾個方面作了比較,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寫 下面表格。
5、作者對長城和都江堰的評價怎樣,請結(jié)合作者的用語來作分析。
6、剪伯贊對秦始皇造長城抱什么態(tài)度?你從哪里可以看出?
三、討論、交流,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長城的教案】相關文章:
《長城》說課稿01-08
《長城》教學設計01-24
長城教學設計06-13
《長城》教學反思06-29
長城教學反思04-18
《長城》教學反思04-07
長城教學設計08-11
《長城》教學設計04-20
關于長城教學設計04-03
爬長城小學作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