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定跳遠蹲踞式跳遠跨越式跳高技術動作要領
整理內容范圍:小學
內容:蹲踞式跳遠
動作結構:蹲踞式跳遠技術動作分為助跑、踏跳、騰空、落地。
助跑:用站立式姿勢起跑,一般10---15米左右,助跑時動作連貫、輕松,逐漸加快;
起跳:起跳腳全腳掌迅速著地,快速蹬伸起跳腿,同時擺動腿并快速擺起雙臂,眼看前上方;
騰空:身體騰至最高點時,起跳腳屈膝收起向擺動腿并攏,在空中成蹲踞動作,要落地時,兩小腿積極前伸;
落地:落地時,身體前傾,屈膝緩沖,雙腳同時落地保持平衡,兩臂后擺。
要求:助跑穩(wěn)定,踏板準確,起跳快,蹬伸充分,蹬擺協(xié)調,落地能前擺小腿,重心較快前移。
重點:助跑輕快速度逐漸加快,起跳有力。
難點:助跑與起跳銜接好,上下肢配合協(xié)調。
教與學的方法:
1、開始前,教師應通過講解和示范,或掛圖、錄像,使學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跳遠完整動作的過程。
2、練習一腳踏跳、兩腿蹲屈、輕巧落地,強化學生單跳雙落的意識。
3、助跑3—4步,一腳用力蹬地跳起,跳過30—50厘米高的橫繩練習。
4、教會學生如何相互觀察實際跳電,以及調整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和相互幫助的精神。
5、做短距離助跑、踏跳、落地練習,提示學生在落地時手盡可能地觸到沙坑或墊子,幫助學生掌握積極、安全的落地方法。
6、蹲踞式全程助跑跳遠練習,在沙坑上插上旗子,拉上皮尺,使學生知道自己每次的成績,增加練習的興趣。
7、充分發(fā)揮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分層目標機制,采用“目標跳遠”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平等地享受體育學習、比賽和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在自己的水平上制定出新的目標,并向新目標挑戰(zhàn)。
8、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可采用一些跳遠的游戲進行教學,及時進行評價,多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如:“看誰的手已碰到地,看誰的落地最輕巧,看誰模仿得最成功,看誰的姿勢最優(yōu)美、看誰達到了新目標”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及時評價。
9、讓學生領會、模仿動作,啟發(fā)學生觀察、領會、歸納、總結、交流成功的經驗,如何克服困難,注意安全避免殺害事故等,創(chuàng)設不同的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適應與應變能力。
.
11、通過電視現(xiàn)場直播優(yōu)秀運動員跳遠比賽以及技術動作的慢鏡頭重播,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不翱翔,同時極少簡單的跳遠規(guī)則,知道如何欣賞比賽。
12、指導學生在課外學習的方法,還可以與同伴或家人一道參加、指導社區(qū)的跑、跳比賽活動等。
立定跳遠(水平一)
整理內容范圍:小學
內容:立定跳遠(水平一)
動作結構:兩腳左右分開約與肩同寬,上體稍前傾,兩腳用前腳掌和腳趾抓緊地面;兩臂自然前后預擺,同時兩腿隨著協(xié)調屈伸,當兩臂從后向前上方做有力的擺動時,兩腳迅速蹬地,充分蹬伸髖、膝、踝關節(jié)向前跳起,使身體在空中成一斜線;然后收腹、屈膝,小腿前伸,落地后屈膝緩沖,上體仍然保持前傾。
要求:動作協(xié)調,雙腳起跳有力,雙腳落地輕巧。
重點:雙腳起跳有力,落地輕巧。
難點:起跳、騰空、落地動作連貫協(xié)調。
教與學的方法:
1、先讓學生學會彈性屈伸動作。如:兩腳自然開立,作原地擺臂,兩腿彈性屈伸的連續(xù)動作。
2、分解動作練習:兩腳自然開立,繩梯稍前傾,兩腿屈膝,兩臂后舉,當聽到“1”時,兩臂向上擺起,同時兩腿彈性屈伸一次;數(shù)“2”.
時,來年關閉自上至前向下擺至后舉,同時兩腿彈性屈伸一次;數(shù)“3”是,兩臂用力向上擺,同時來年共推蹬地向前躍出,落地時兩腿微屈。
3當學生基本上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分解動作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做小幅度的立定跳遠練習,但彈性屈伸的次數(shù)不宜過多,落地時,盡量做到屈膝緩沖。
4、為強化學生做好落地動作,可讓學生在跳箱蓋上做立定跳遠,落在墊子或沙坑內練習。也可讓學生雙腳踩在沙坑邊內沿上做立定跳遠落地動作。
5、結合游戲方法進行練習:模仿動物跳、雙腳跳接力。也可以采用連續(xù)跳過一定距離的實心球,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彈跳力。
6、落地時,如腳沒能積極前伸或雙腳強制著地,可讓其雙腳站立在海綿后,起跳后上交伸過海綿墊的遠端。
7、雙腳跳上臺階、跳箱蓋等固定物體。起跳點離物體約40~50厘米,高約30~40厘米,練習時,兩腳用力蹬伸和擺臂動作協(xié)調配合。隨著跳躍能力的不斷提高,可適當增加起跳距離。
8、練習中,還可以在場地畫幾個不同遠度的標志線,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實現(xiàn)升級目標,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9、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和教法,加強個體與結伴、分散與集中結合的練習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挑高學生的交往能力。
整理內容范圍:小學
內容:跨越式跳高
動作結構:動作分為助跑、起跳、過桿、落地
采用側面直線助跑,助跑方向與橫桿的夾角為30~60度,左腳起跳在右側助跑,右腳起跳在左側助跑,助跑的速度逐漸加快,起跳點在距離橫桿3—4腳的地方,以前腳掌快速有力的起跳,同時擺動腿積極向前上方擺起,兩臂配合協(xié)調上擺,上體前傾向上,擺動腿屈膝,大腿靠近胸部,擺至橫桿上后稍內旋,積極下壓;起跳腿迅速向上擺起,兩腿相繼過桿;過桿后,身體側對橫桿,擺動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緩沖。
要求:助跑距離和步點、起跳點穩(wěn)定,最后一步做到上不快,髖超肩,起跳向上意識強,動作協(xié)調,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蹬擺動作上。
重點:助跑有力,節(jié)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結合好,過桿動作協(xié)調,落地平穩(wěn)。
難點:助跑、起跳、過桿及落地用力協(xié)調性、連貫性
教與學的方法:
1、組織做誘導性的輔助練習?勺屆總學生拿一體操棒的一端,另一端斜放在前方地上,做兩腿依次擺越棒的練習;還可以利用橡皮筋讓學生跨越不同高度的練習。
2、組織學生看技術圖片、錄像,讓學生模仿錄像或圖片動作進行嘗
.
試性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練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練能力、評價能力,使之建立正確的認識。
3、利用橡皮筋做“之”字形跳橡皮筋練習,加強技術指導,提示學生如何掌握好節(jié)奏,越過左右相同的障礙。
4、利用小游戲做3~5步助跑起跳摸高或擺動腿腳尖觸懸掛物練習,體會助跑節(jié)奏和蹬地起跳動作。
5、讓學生自由選擇助跑方向,做嘗試性起跳過桿練習,逐漸延長助跑距離,加快助跑速度、反復過桿練習,達到過桿姿勢正確,落地平穩(wěn)的要求。
6、用橡皮筋拉成各種圖形或在跳高架上拉幾條高度不一的橡皮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跳躍能力去選擇適合的高度進行練習,提醒學生過桿時,擺動腿腳尖內轉下壓,上體向橫桿一側轉動;落地時屈膝緩沖。
7、用比一比,評一評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實踐、觀察、評價同伴和自己,通過游戲和比賽性練習,學會與人合作、正確對待競爭對手。
8、指導學生在多種情景(不斷升高的橫桿、失敗、成功、實力強的對手等)中學會忘掉對手、忘掉自己、忘掉環(huán)境,增強自己抗干擾的能力和心理調解能力,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不斷挑戰(zhàn)新的高度。
9、啟發(fā)學生將學習的一些跳躍練習進行拓展到定時跳、定距離跳、單足跳、雙足跳、多幾跳、連續(xù)跳、雙人協(xié)作跳、助跑摸高跳等,對自己跳躍能力的發(fā)展不斷制定適合自己鍛煉的目標,并定期進行自測。
10、讓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規(guī)則,學會如何觀看跳高比賽,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
【立定跳遠蹲踞式跳遠跨越式跳高技術動作要領】相關文章:
蹲踞式跳遠說課稿04-26
立定跳遠教學設計04-13
《立定跳遠》教學設計03-12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教案12-13
初中立定跳遠說課稿02-01
小學立定跳遠教學設計06-23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02-05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教學反思09-25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教學設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