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物游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學習除法的第一課,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分數(shù)目比較小的東西,體驗平均分的意義,感受平均分與生活的聯(lián)系。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學會了用2至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體會除法意義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了解乘法定義,基本會用2至5的乘法口訣口算乘法。對于除法,學生是初次接觸,所以在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大量動手操作,以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把小數(shù)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用圖示(連一連、圈一圈、畫一畫)或語言表述平均分的過程與結果。
3、經(jīng)歷與同學討論,交流平均分物的過程,體會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會將物體品均分。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的“平均分”。
教學方法
由分物品的具體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擺擺,分分,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具與學具
1、課件一套,
2、圖片若干張,小棒若干根。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師: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生日,誰愿意說說你的生日是幾月幾號?
今天是小猴淘淘的生日,它邀請了許多好朋友和它一起過生日,看看誰都來了。
淘淘給好朋友們準備了許多它們愛吃的東西,作為主人,淘淘要把好吃的.分給大家,下面讓我們來幫助淘淘一起動手分一分。(引出課題“分一分”)
。ㄔO計意圖: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好新,好動的思維特點,創(chuàng)設故事性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ㄒ唬┗顒右唬悍痔易。
1、“4個桃子,要分給2只小猴,可以怎樣分呢
師:用2個圓代替2只小猴,用4根小棒代替4個桃子,自己動手分一分。
2、匯報結果:學生邊說,老師邊在黑板上展示學生分的方法。
師:這三種方法那種最公平,讓這兩只只猴子最滿意,為什么呢?(一樣多)
。ㄔO計意圖:通過動手分一分、擺一擺、感受隨意分與平均分的區(qū)別,促進了學生操作能力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ǘ┗顒佣悍痔}卜。
1、出示意境圖:請仔細觀察,你都知道什么信息?
師:淘淘希望把12根蘿卜平均分給3只小兔。
2、動手操作:用3個圓片代替小兔,用12根小棒代替蘿卜,擺出平均分的過程。
要求:分的時候要把分的過程擺出來,讓同學能看出你一次分了幾根,分了幾次。
3、請同學到黑板上來擺一擺。(3個)
小結:剛才我們給小猴分了桃子,給小兔分了蘿卜,雖然分的過程不同,但最后它們都很滿意,因為分完后,它們分的一樣多,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叫“平均分”。
。ㄔO計意圖:再次讓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分一分,在探索操作中進一步感受“平均分”,這樣在已有的經(jīng)驗上再次體驗提升學生就能清晰地理解“平均分”的意義了。)
。ㄈ┗顒尤悍止穷^。
1、出示意境圖:數(shù)一數(shù)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5根骨頭,平均分給了3只小狗,每只分到了幾根?
討論:“平均分給了3只小狗”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小組合作分一分。
4、匯報:在黑板上擺一擺分的過程。
。ㄋ模┯卯媹D的方發(fā)記錄分骨頭的過程。
1、老師板書畫圖的過程。
2、學生自己畫分的過程。
3、匯報:投影展示畫分的過程,①自己介紹自己畫的過程,②敘述別人畫的過程。
4、第三幅圖:靜態(tài)圖與動態(tài)圖。
每次拿出3根來分,每只小狗分1根,正好5次分完,每只小狗分5根。
5、小結:“剛才同學們幫助淘淘用平均分的方法給小動物們分了好吃的,雖然同學們分的次數(shù)有多有少,但最后小動物們對分的結果都特別滿意,因為分完后它們得到的食物的數(shù)量都怎樣?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ㄒ唬┱n本P59練一練第1,2題。
(二)課本P39練一練第5題。
。ㄔO計意圖:選擇與學生生活相接近的內(nèi)容作為練習題目的在于讓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性問題,培養(yǎng)數(shù)學能力)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開展了什么樣的數(shù)學活動?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平均分的情況,雖然有的時候我們分1次就分完了,有的時候分了2次,3次甚至更多次,但分到的最后每一份都是一樣多的,這就是平均分。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分物游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一課時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經(jīng)歷把小數(shù)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畫圖或用語言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3.經(jīng)歷與同伴進行討論、交流平均分物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能解決小數(shù)目的平均分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感受平均分的過程。
教學難點
看懂別人的畫法,會用自己的方法來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教具準備:
課件、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今天是大樹爺爺?shù)纳,瞧!它請了許多小動物來家里做客,咱們一起去看看!
。ǔ鍪拘游铮┠阒肋@些小動物最愛的食物嗎?
師:看大樹爺爺多好客,準備的全是它們最愛的食物。
今天樹爺爺想請大家?guī)蛡忙,看大樹爺爺說什么?
同學們,請幫爺爺把這些好吃的'分給大家好嗎?(板書課題:分一分)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動一:小猴分桃子
師:從圖中你知道是幾只小猴要分幾個桃子?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如何分桃子?
出示幾種不同的分法,說一說你認為哪種分法最公平?為什么?
引出每只猴子分的一樣多。
活動二:小兔分胡蘿卜
1.師: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老師強調(diào)每只小兔分到的蘿卜一樣多)
2.學生動手自己分蘿卜,用圓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蘿卜,強調(diào)擺出分的過程。
3.組織學生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怎么分的?幾次分完?結果是什么?
4.小結:剛才我們幫小猴分桃子,幫小兔分蘿卜,雖然分的過程不同,但最后讓它們都很滿意,因為分完后它們分得一樣多,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這分種法叫作“平均分”。
活動三:小狗分骨頭
1.師: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平均分給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2.學生拿學具動手分一分。
3.小組內(nèi)交流分的過程。
4.出示三種不同的記錄方法,學生交流、理解。
5.用你喜歡的一種記錄方法記錄自己分骨頭的過程。
6.匯報、展示。
三、練習鞏固。
數(shù)學書59頁的練習題
四、全課小結。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分一分
一樣多---------平均分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3
一、情境導入(請看大屏幕)
師: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小熊淘淘的生日,它請了許多朋友一起來慶祝,看看都誰來了?(出示課件)淘淘給朋友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作為主人他要將食物分給大家。下面讓我們一起動手幫助淘淘分一分(板書:分一分)
二、探究新知
1.活動一:分桃子
我們先幫小猴分桃子,將4個桃子要分給2只小猴,都可以怎樣分呢?好,誰給大家說一說,可以怎樣分呢。他這樣分行不行?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可以嗎?還有嗎?行嗎?
師:同學們,在這三種分法中哪種分法會讓這兩只小猴都高興?為什么?
師:老師聽明白了,之所以這種方法比較公平,是因為2只小猴得到的數(shù)量一樣多。(板書:一樣多)
師:你理解什么是一樣多了嗎。老師這里還有幾個桃子,怎樣分才能一樣多呢?8個呢?誰能舉個例子再來說一說什么是一樣多?
2.活動二:分蘿卜
師:分完桃子,我們再來幫幫小兔。小兔愛吃什么呀?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誰能用我們剛剛學過的知識,來提個數(shù)學問題?誰能大聲的讀讀這個問題?誰來說說分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公平)。
師:請你拿出3個圓片代替3只小兔,那我們要數(shù)出多少根小棒代替蘿卜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分一分,分之前老師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用學具擺出你分的`過程,也就是說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每次給小兔幾根蘿卜,分了幾次分完的,聽懂了嗎,開始吧!
好了,大部分同學都有了自己的方法,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把你的方法介紹給你的伙伴聽,開始!哪個小組愿意將你們的方法與我們大家分享?哪個小組來補充?最后每只小兔分到幾根蘿卜。
生1:第一次拿出3個蘿卜,給每只小兔分一根,第二次拿出幾根,給每只小兔分幾根蘿卜……
總結:剛才我們給小兔分了蘿卜,雖然我們分得過程不同,但是最后每只小兔得到的數(shù)量是一樣多。這種分法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他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3.活動三:分骨頭
師:幫小兔解決完問題,我們在幫小狗分分骨頭,快數(shù)一數(shù)你知道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誰來幫老師讀讀問題?將15根骨頭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幾根?請問:平均分給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生:指每只小狗分到的蘿卜一樣多。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平均)同學們現(xiàn)在觀察問題越來越認真了!同學們,如果我們手中沒有學具,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誰有好辦法,告訴大家。
活動四:畫圖
師:好了下面請同學們畫一畫你分骨頭的過程。開始吧。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畫的過程。結果是什么?匯報:這種畫法你能看懂嗎?真棒,都能讀懂別人的想法了。
淘淘也有一幅圖,他的畫法比較復雜。你能看懂嗎?你給大家講一講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分的?出示靜態(tài)和動態(tài)圖(課件)。
總結:剛才同學們用平均分的方法給小動物分食物,雖然分的次數(shù)有多有少,但是分完后他們得到的食物數(shù)量都怎么樣?(一樣多)這就叫平均分
三、課堂練習
淘淘特別感謝你們熱心的幫助,他給你們準備三個小獎章,想要嗎?想要得到小獎章需要闖過三關,有信心嗎?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平均分的情況,今晚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分,好嗎?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4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分物游戲》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把小數(shù)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用圖示(連一連、圈一圈、畫一畫)或語言表述平均分的過程與結果。
3、經(jīng)歷與同學討論、交流平均分物的過程,體會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能解決小數(shù)目的平均分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會將物體平均分。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多種分法的操作過程。
教法學法
實物演示法圖示法探索法觀察法
教具學具
圓片小棒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趣入網(wǎng)
1、上網(wǎng)看一看小猴淘淘準備怎樣過生日。(入網(wǎng)搜索“小猴過生日圖片”)
2、出示小動物給淘淘過生日情境圖,引出課題。(板書“分一分”)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動一:分桃子
。1)出示分桃子情境圖:4個桃子分給2只小猴,可以有幾種分法?
。2)討論:哪種方法能讓兩只小猴都滿意,為什么?
2、活動二:分蘿卜
。1)出示分蘿卜情境圖:淘淘希望把12根蘿卜公平地分給3只小兔,分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用圓片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蘿卜,學生自己動手,擺出分的過程。
。3)組織學生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怎么分的?幾次分完的?結果是什么?并請學生上臺用教具演示分的過程。
。4)想把同學分的過程保留下來,有沒有好辦法?老師板演畫圖表示分的過程。
。5)學生自己動手把分的過程畫出來。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畫的結果。
(6)活動小結:剛才我們給小猴分了桃子,給小兔分了蘿卜,雖然我們分的過程不同,但最后讓他們都特別滿意,因為分完后它們分得的都一樣多,這種分法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它叫做“平均分”(板書副標題“平均分”)
3、活動三:分骨頭
(1)出示分骨頭情境圖:15根骨頭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幾根?
討論:平均分給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2)出示課本P58第三幅圖:靜態(tài)圖和動態(tài)演示圖。小組討論圖上是怎么分的?
。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4、活動小結:剛才同學們幫助淘淘用平均分的方法給小動物們分了好吃的,雖然同學們分的次數(shù)有多有少,但最后小動物們對分的結果都特別滿意,因為分完后他們得到的食物的數(shù)量都一樣多。(使學生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基本練習,插花
平均每瓶插()枝花。
。1)討論分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學生理解平均分)
。2)如果不用小棒,能不能分?怎樣表示?(電腦演示圈一圈、連一連的方法。)
。3)小結:用擺小棒、圈一圈、連一連的方法,解決了生活中的插花問題。學生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
2、變式練習,分杯子
平均每層放()個杯子。
。1)出示圖,讀題。
(2)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數(shù)學信息,明確是平均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分一分,獨立思考并填空。
。4)全班交流分法。
。5)小結:我們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了許多生活中的物品,在分的過程中,不管你分了幾次才把物品分完,最后每一份分得的都同樣多。
3、入網(wǎng)搜一搜平均分的例子
。1)上網(wǎng)搜一搜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分。(入網(wǎng)搜索“生活中的平均分”)
。2)學生說一說還知道哪些平均分的例子。
4、拓展練習,分橘子
一共有()個,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個。
(1)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橘子?你能把這些橘子平均分嗎?先分一分,再完成填空。
。2)觀察與思考:觀察大家分橘子的4種情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
四、課堂總結,收獲新知
1、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開展了什么樣的`數(shù)學活動?
2、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3、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平均分的情況,雖然有的時候我們分了1次就分完了,有的時候分了2次、3次,甚至更多次,但是分到最后每一份都是一樣多的,這就是平均分。
五、課后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平均分?
板書設計
分一分(平均分)
一樣多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三個分物游戲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分一分”的實踐活動,學生具體操作解決生活中小數(shù)目平均分物的問題,體會平均分的意義,并逐步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學生“學生玩,玩中學”,體現(xiàn)新課標相關理念,但是,由于經(jīng)驗的缺乏,關注學生還是不夠,在這方面還是需要多加強。
2、對三個分物游戲的處理上不到位,時間沒有掌控好,致使本節(jié)課的預設練習題沒有做完。
3、每個活動結束后的小結不到位。
【《分物游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游戲教學設計02-22
《分蘋果》教學設計06-28
《分蘋果》教學設計05-30
分餅教學設計01-29
分一分 教學設計資料06-01
《猜數(shù)游戲》教學設計12-26
大班體育游戲教學設計08-17
《狐貍分奶酪》教學設計04-25
《分蘋果》教學設計1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