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10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瓦爾登湖》。
2、 能力目標:①品味文中含意豐富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②體會和學習文中寫景的技巧。
3、 情感目標: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理念和樸素的思想。②學習梭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倨肺段闹泻庳S富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②體會和學習文中寫景的技巧。
三、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理念和樸素的思想。
四、教 法:目標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五、學 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 時: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禾飯@詩人陶淵明有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就是《桃花園記》,作者筆下的桃花園,成了許多現(xiàn)代人向往的生活環(huán)境。無獨有偶,在100多年前美國的詩人梭羅寫了一本題為《瓦爾登湖》的散文隨筆,里面的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出煩囂的都市,跟隨著梭羅走進瓦爾登湖,感受那妙不可言的美吧。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亨利·梭羅(1817——1862),美國的作家、詩人、哲學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他受愛默生思想的影響,選擇了積極的政治生活。1845年,28歲的他單身只影在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過了兩年多的自耕自食的生活!锻郀柕呛肥撬麑赡炅种猩钏娝妓虻挠涗洝
(三)學習生字詞:
1、 字音深邃 (suì) 蔥(cōng)郁 俯瞰(fǔ kàn) 黛(dài )綠 渲染(xuàn rǎn) 調(tiáo)和 模樣(mú yàng) 一泓(hóng ) 菖蒲(chāng pǔ) 熠熠(yì yì) 黃澄澄 (dēng dēng)
2、 詞義湛藍:深藍(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上溯:從現(xiàn)在往上推(過去的年代)。嬉戲:游戲。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如許:如此這樣。罕有其匹:很少有與它相當?shù)摹?/p>
(四)自主、合作探究:
1、 作者是怎樣寫湖水的顏色變幻的?
2、 為什么“近岸的湖水呈現(xiàn)一片鮮嫩的碧綠”?這說明了什么?
3、 作者在文中說:“在我所見過的特異之物中,或許瓦爾登湖最為奇崛,它一直堅持著自身的純潔。”結合課文說說瓦爾登湖是如何“堅持著自身的純潔”的?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的?
4、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分析、明確:
1、 根據(jù)課文內容,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歸納每層的大意。明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瓦爾登湖的面積、周圍環(huán)境及湖水的特點。第二部分(2——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湖水的奇幻的顏色和清澈純凈。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嘆世事更替,但湖水依舊清純、碧綠。
2、 文章第一段的“瓦爾登湖風光秀麗,但并不雄奇,……未必能領略到它的魅力。”這句話有什么作用?明確:為下文細膩描寫湖水的奇幻的顏色和清澈純凈作鋪墊,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心跟瓦爾登湖已融為一體,才挖掘到瓦爾登湖一般人所不能領略的魅力。
3、 作者是怎樣寫湖水的顏色變幻的?明確:遠近結合,動靜相生,有點有面。從多個角度觀察和描繪顏色的變幻。
4、 為什么“近岸的湖水呈現(xiàn)一片鮮嫩的碧綠”?這說明了什么?明確:這或許是天空的湛藍與地面的沙石的褐黃調和了的效應。這說明了瓦爾登湖的水本身并沒有顏色,是由于湖水太純凈而產生的折射或倒映緣故。
5、 作者是怎樣寫湖水的清澈的?明確:通過在湖中潛游人“猶如大理石一樣潔白”、“湖中嬉戲的魚的條紋”、“掉到湖中不動的斧子”、“潔白的鵝卵石在湖底延伸一兩桿之后便是細沙”及“綠亮亮的水苔”等細節(jié)描寫來襯托湖水的清澈。
6、“斧子掉到湖中又鉤起來”這一細節(jié)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確:襯托湖水的清澈,反映作者的心跟這一派美麗幽靜的自然景象已融為一體,也揭示了作者閑適、悠然自得的心境。
7、 章的最后一段寫到“蒙蒙細霧”、“習習南風”、“金色的春雨”和在湖上遨游的野鴨、天鵝等景物,這些景物的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確:這些景物的描寫,充分說明了瓦爾登湖不僅美麗、純潔,而且充滿生機。也充分抒發(fā)了作者對瓦爾登湖的深厚情感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8、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明確:《瓦爾登湖》的語言雖樸素卻明麗,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效果。這是因為作者的心跟這一派美麗幽靜的自然景象融為一體,才對純潔無暇的瓦爾登湖作如此精彩的描寫。但在這簡單直白的語言里,不難看出其蘊涵的哲理——只要你愿意,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你完全可以輕松的`去克服你的無聊、無趣和寂寞,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六)小結:
文章用樸素的語言描寫了瓦爾登湖的湖光山色。文章首先介紹瓦爾登湖所處的位置、大小和四周的環(huán)境等情況,為下文的展開作好鋪墊。接著從各個角度來描寫湖水,瓦爾登湖的湖水顏色變化奇幻,隨著遠觀近看,四季流轉,氣候變化,湖水會呈現(xiàn)不同顏色,讓人嘆為觀止。瓦爾登湖的湖水清澈純凈,在這里,湖水不僅清可見底,而且純潔無暇,毫無污染。隨著作者的娓娓道來,讓人覺得這一派美麗幽靜的自然景象已跟梭羅的心融為一體。寧靜、純潔的瓦爾登湖正是作者樸素淡泊心境的反映,他在這里躬身耕種、采果垂釣,從容悠然;他在這里傾聽松風天籟,靜觀湖光山色,玄思妙想,無拘無束。文章的最后,作者用毫不掩飾的喜愛之情贊美了這個不僅純潔無暇而且充滿生機的瓦爾登湖。在《瓦爾登湖》里,梭羅以他古老的生活方式告訴世人,將自己融于自然,自己的心靈就會像美麗的瓦爾登湖一樣,生活得平靜、自在、坦然、簡單而又不蒼白。
(七)作業(yè):完成課后思考練習一、三兩題。
(八)板示設計: 瓦爾登湖梭羅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瓦爾登湖的面積、周圍環(huán)境及湖水的特點。第二部分(2——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湖水的奇幻的顏色和清澈純凈。 遠眺而現(xiàn)對瓦爾登湖的贊美 [近觀而現(xiàn) 奇湖水顏色 站在同一點上,湖水忽藍忽綠 幻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的角度湖水的顏色都有明顯的變化對大自然的熱愛深卻見物 純湖水清澈 水中撈斧 凈游泳所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嘆世事更替,但湖水依舊清純、碧綠,充滿生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蜻、蜓等14個生字。會寫螞、蟻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有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識字規(guī)律自主識字。
2.通過閱讀,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3.通過兒歌,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注意觀察夏天的景物與氣候。
教學難點:
1.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教會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規(guī)律來識字的方法。
2.通過閱讀兒歌,讓學生了解夏天的景物于氣候特點。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看圖識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學們都喜歡干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2.我請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圖,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圖上都有什么呢?(出示彩圖)
出示生詞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等)
3.他們在干什么呢? 能不能用比較精彩的語言告訴老師?打開書57頁讀讀。
出示生詞卡片:展翅飛、捉迷藏、造宮殿、運糧食、游得歡、接網忙
二、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游戲:找朋友 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帶拼音讀詞讀句:誰認識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們還會讀嗎?練練吧! (自由練讀)
3.男女生比賽讀。
4.抽讀生字卡片。(打亂次序)
5.學生擺字卡。 (邊讀邊擺成3排)
。叮畬W生找字卡。 (識字大王、識字小老師)
。罚螒颍号氖终遗笥眩簣D文結合 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戲:捉迷藏 這些生字躲到了課文里,大家還認識嗎?
三、朗讀感悟,興趣學習
1.自由試讀識字兒歌。
要求:(1)讀準每個字的字音。(2)共有幾句話,作上記號。
請同學分別讀這三句話。
請?zhí)粢痪淠阕钕矚g的,趕快練練吧!
2.合作學習:請把你喜歡的這一句,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全班展示讀。反復練讀這三句。
4.表演讀:星星創(chuàng)作獎 神秘獎品獎給讀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組。
要求:每組挑一句最喜歡的,邊讀邊表演?茨囊唤M讀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時間1分鐘。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讀,小組表演。
6.小組比賽讀。
。罚氖诌B讀。
。福螒颍赫椅舶 全班拍手讀,一人排順序。
讀課文或邊兒歌:
小蜻蜓展翅飛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宮殿
小螞蟻運糧食
小蝌蚪游得歡
小蜘蛛結網忙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 分類學習法:這么多生字怎么學更輕松呢?孫老師教你們一的好辦法,就是分類學習法。
2. 小組討論法:這些字可以分成兩類,哪兩類呢?同桌討論一下。
第一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第二類:展、運、網
。1)學習第一類字: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識字
1)編兒歌:蜻青青小蟲天上飛
2)蟲+熟字:蟲+青、蟲+廷、蟲+胡、蟲+丘、蟲+引、
蟲+馬、蟲+義、蟲+科、蟲+斗、蟲+知、蟲+朱
編兒歌記生字:蟲和青,蜻蜓的蜻;蟲和廷,蜻蜓的蜓
。2)學習第二類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導寫螞、蟻。
這兩個字都是蟲字旁,應該寫得左右大致相等。蟲字下面的提不要寫成橫。
右邊的馬、義要寫得瘦長一些。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仿寫。
3)興趣延伸
同學們,課下還可以觀察一下,夏天其它動物都在干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十單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回答課后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相互評價。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象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相互評價。
2.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美、音樂美、意境美。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貼圖、音樂CD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復習舊知 導入新課
1、復習第一課時所學生字詞。
2、齊讀課題,繼續(xù)學文
二、發(fā)揮想象 感情朗讀 培養(yǎng)美感
1、讀通課文,找出詩歌中出現(xiàn)的4個人物
2、根據(jù)學生喜好隨機教學第二、三小節(jié)
教學第二小節(jié)
。1) 指讀第二小節(jié),想想從中知道了什么?
(2) 抓住“神奇”重點詞理解,以讀帶講(學生互相評價)
(3) 發(fā)散思維:從橋上走過還會看到什么?
(4) 再讀第二小節(jié)
教學第三小節(jié)
。ǚ椒ㄅc第二小節(jié)雷同,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學)
3、仿編兒歌
用“ 說,彩虹是 !钡木涫秸f話。
。ㄐ〗M交流 個別說)
4、教學四、五小節(jié)
。1)分角色朗讀
。2)讀好問句(個讀、小組讀、齊讀、師生比賽讀)
。3)隨文教授“巨”的'筆畫順序
5、教學第一小節(jié)(解釋“彩虹”現(xiàn)象)
6、教學最后一個小節(jié)
7、齊讀全文(配樂、表演讀)
三、拓展思維 發(fā)揮想象 表達感情(機動)
四人合作畫彩虹(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放在課后)
四、總結全文 激發(fā)興趣 引導探索
這彩虹多美。∷谴笞匀粙寢屇请p巧手的杰作。你們感到大自然媽媽的神奇了嗎?想要更多更好地探索大自然媽媽的奧秘,平時要多閱讀科普類的課外書,就能成為一個知識豐富、視野開闊的孩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獨立讀懂課文第二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來寫具體的。
3、在同學互相學習,質疑、解疑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自選商場的'特點。
一、引入
你去國自選商場嗎?說說自己的感受?
學生漫談。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課題
2、自由朗讀:
。1)讀準帶拼音的字,讀通句子
。2)想想自己讀懂什么?怎樣把自己讀懂的說給同學聽?
3、學生自學
4、小組交流
5、集體交流:把自己讀懂的用一、兩句話說給同學聽,再要求老師把最重要的詞板書下來。
自選商場和別的商店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段怎樣圍繞總起句寫具體?
6、第二段
。1)貨柜敞開,自由挑選
提供塑料框盛放物品
只見顧客不見售貨員
自己看說明,了解商品
……
7、在閱讀的同時,肯定會產生一些需要老師同學幫助的地方
再讀課文,邊讀邊做上記號
提出問題,集體交流、幫忙。(向好伙伴、老師請教)
三、指導造句
1、………又……(兩件事一般是接著發(fā)生)
2、假如------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談話導入
1.說說看完圖片后的感受。
師導語:我們的地球母親是個美麗而充滿生機的星球,它有巍峨的高山,奔騰不息的大海,有藍天、白云、綠樹、紅花,有風霜雪雨,有春夏秋冬……總之,值得我們歌頌、贊美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你想把那個詞送給我們的地球母親呢?(詩情畫意、藍天碧水、春意盎然、碧水青山……)
2.如果一個字來形容地球媽媽,你會把哪個字送給她?(美)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認識地球母親的女兒——火燒云,你們愿意嗎?
二、精讀課文
(一)勾畫說讀,識云“美”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火燒云的美麗,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好嗎?
出示中心問題:你是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火燒云的美的?找出相關的地方畫一畫,說一說,讀一讀。
2.學生自主學習
3.交流
(二)品讀賞析,讀“云”美。
學習一二自然段
重點環(huán)節(jié)預設:
1.天上的火燒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a.抓住火燒云名字來歷的句子,首先讓學生思考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景象怎樣,你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從“紅彤彤”“一直”體會火燒云的面積大,范圍廣,速度快。
b.在充分理解,感知的基礎上,提出哪一個詞用得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一點,深入體會燒一字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tài)美。
(三)品讀賞析,讀“云”變。
學習三——六自然段
重點環(huán)節(jié)預設
1.顏色
a.顏色多
“紅彤彤”“金燦燦”這兩個疊詞突出了“燒”時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是以擬物的方法,更生動、更形象地說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
b.顏色變化快
引導學生抓住四個“一會兒”來體會顏色變化快。
c.火燒云顏色怎樣,你能用一個四字詞來概括嗎?
2.形狀變化
a.從四、五、六自然段中選擇一段重點研讀、感悟,其余兩段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理清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層次:出現(xiàn)——樣子——變化——消失。
引導學生體會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變化快的特點深入理解文本。
b.你能不能用一個四個字的詞來概括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快?
。ㄋ蚕⑷f變 變化多端 變幻莫測、變化多端、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
c.由扶到放,看云說話。(視頻展示各種各樣的火燒云)
天空的火燒云瞬息萬變,瞬間即逝,天空的火燒云還像什么,它們可能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
(四)、品讀賞析,讀“云”去。
學習第七自然段
重點環(huán)節(jié)預設:
1.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天空恍恍惚惚的?
2.孩子們此時是什么心情?帶著這種舍不得的心情讀一讀。
3.教師小結:火燒云走了。正如地球媽媽所說,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美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有一雙火眼睛睛,只要你善于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里會有更多的美。
三、課外延伸,知識積累。
1.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2.寫一寫自己看到的美麗的云。
3.畫一畫自己看到火燒云,并配解說詞。
4.抄一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5.讀一讀課外書中寫景的文章。
(第一、二項作業(yè)必做,后三項作業(yè)中選一項)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通過游戲猜字,引起學生的興趣。
生活即是語文,使學生明白生活處處皆語文,并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字詞是學習文章的最基本內容,掃除文字障礙學習課文的基礎
分層次的朗讀要求為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喜悅
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又培養(yǎng)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帶著問題默讀思考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以課件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同時,盡情地表達自己的心情,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們看得認真,能很快進入課文情境。同時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調。
不動筆墨不讀書,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反復讀中引導學生品味、領悟,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給燒換詞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深入體會燒字的精妙課文中使用了三種方法表現(xiàn)色彩的繁多,使學生體會了詞語的特點,學會了表達顏色的不同方法。
促使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整理、歸納,鍛煉了概括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的條理性,深刻性。
既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又克服了課堂上不分輕重、平均使用力的弊端,提高了課堂效率。
借助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教給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激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又打開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明白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不同程度的孩子選擇不同的作業(yè),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憑”等13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稿紙、梅花、跌倒、開辟、抓癢、撞疼、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貓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課件(或錄像、圖片);貓叫聲錄音帶。
2、學生收集有關貓的圖[文資料,張貼到教室的相關欄版上,辦一期“貓趣”展。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
a.導語:觀看了同學們精心布置的“貓趣”展版,老師對貓的了解和喜愛都更進了一步,這小生靈真是有趣、可愛!參觀了“貓趣”展,你最想說什么?
b、師生各抒己見,談“趣”激情。
2、揭示課題,簡介老舍。
整體惑知
1、自由練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可自讀,可同桌一起讀)
2、反饋生字詞預習情況。
自由發(fā)言,就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互相提個醒。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后交流: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了你怎樣的第一印象?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課文大意,理清課文條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脈絡“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點句,連起來讀一讀。
b.設計填空題,如: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寫大花貓( );第( )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
c、設計板書,如:
老實 貪玩 盡職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 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自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簡要概括出貓性格古怪的幾個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每人以貓的一個性格特點為例,把文中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語句讀給同伴聽。
3、深入研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歡這一只“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花貓嗎?你是通過哪些描寫來體會的?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引導賞析:抓住“屏息凝視”“一連”“非……不可”邊讀邊想象,并結合相關課件演示,體會作者對這只“盡職”的貓的欣賞、喜愛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體會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讀、比較、品賞關鍵詞語等方法,體驗作者滲透于字里行間的愛意。如: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積累運用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小組合作學習:
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可是……”分別說句子,比比誰說得準確、說得多。
3、擴詞練習
貪( ) 性( ) 高( ) 采( )
貧( ) 姓( ) 稿( ) 踩( )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種筆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帶著想象的畫面初步有感情地朗讀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
誦讀、識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數(shù)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
師:從開學到現(xiàn)在,同學們在拼音樂園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在“認一認”里面,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去漢字王國里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現(xiàn)在就讓我們坐著小火車,開去漢字王國吧。úシ呕疖嚤尘耙魳罚
二、導入新課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漢字王國的第一站——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出示插圖課件)看著這幅山村圖,誰能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來說說,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師:通過大家剛才的描述,老師覺得小山村真美啊!詩人邵雍來到這里,也感受到了小山村的美,于是就寫下了這首詩,師:請同學們小手準備,跟著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書空寫)
3、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這個小山村的寧靜和美麗(播放視頻)
4、師:多美的景色,多美的小詩啊,老師忍不住想美美地讀上一遍呢!同學們,請先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老師范讀古詩)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大家覺得老師讀的美不美。肯嘈拍銈円欢ㄆ炔患按牒屠蠋熞粯,去美美的讀一讀了吧。
師:那就請大家打開課本58頁,自己讀讀這首小詩,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5、師:拼音和漢字已經手拉手排好了隊,你能把它們連起來讀通順嗎?誰想來試試?
。ㄖ该x,“一”變調,讀的很通順,如果把詩讀出節(jié)奏感就更好了)
。ǔ鍪菊n件,師范讀,生體會停頓)
(生試讀)
。c名讀)
6、(齊讀前兩句)師:我們來到這個幽靜的小山村,不知不覺已經走了二三里路,誰來說說“煙村”是什么意思?(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說,有不到位的教師作補充)師:要讀出輕快的感覺,看到炊煙了,馬上都有好吃的了!然后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7、(齊讀后兩句)師:我們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山上,這里有許多古色古香的亭子,我們先在這些小亭子里歇一會,順便還可以看看山里的風景呢!(出示圖片“亭臺”)誰來讀一讀這個詞?師:我聽出來了,你站在亭臺上欣賞遠處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然后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8、師:現(xiàn)在我們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想象著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注意在前兩個字讀完后稍微停頓一下。(先請一位小詩人)(女生讀)(男生讀)
1、師:詩人用這樣一首小詩,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讓我們舍不得離開。連本課要認識的10位生字寶寶,都躲在古詩里,不肯出來了。請同學們把田字格里的字在詩中用筆圈出來。
(出示課件)你們圈對了嗎?圈對了就借助拼音大聲讀2遍。
2、師:讀了這么多遍,有同學肯定都認識它們了。(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都可以當識字大王啦。
3、師:同學們,雖然我們不能真的到那個寧靜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讓自己走進了那個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更多的古詩。
三、認識筆畫和學寫字。
1、認識田字格。
2、認識筆畫橫,出示“一”。學生先觀察,教師范寫,邊寫邊說“起筆稍頓,行筆輕快,收筆果斷”,學生寫,展示,點評。
3、認識筆畫“豎彎”,觀察“四”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師范寫,邊寫邊說寫字順序“先進人,后關門”,學生寫,展示,點評。
4、認識筆畫“豎彎鉤”,觀察“七”的筆畫順序,教師范寫,邊寫邊說“長橫左低右高,豎彎鉤要圓轉”,學生寫,展示,點評。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只多么好學的小燕子!它在媽媽的耐心的啟發(fā)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最后終于明白了冬瓜和茄子的區(qū)別在于: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采用了童話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的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全文又采用學生喜愛的對話形式展開情節(jié),充滿童趣,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感悟。便于教師在豐富的對話練習和分角色朗讀的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認識新筆畫乛,認識新的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重點:
識字、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要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明白自己為什么喜歡燕子。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教學掛圖、歌曲磁帶,課文的朗讀錄音磁帶,(或電腦課件)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小朋友們,誰還記得《菜園里》這首兒歌?(記得的學生一起背誦)
2、(課文插圖2投影)這節(jié)課老師要再一次帶你們到菜園里去參觀。請大家仔細觀察,菜園里都有些什么?
3、是啊,秋天的菜園是多么美呀!你聽,誰也來參觀這美麗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面。
4、這個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出示課題)讀課題。
5、學習生字次。
、胚@里有個生字寶寶(指次字)讀時要注意什么?(這是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平舌音。)
、普l能帶著小朋友們讀一讀。
、侨嘧x。再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過渡:小燕子怎么一次比一次進步?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
3、再讀課文,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幾個小朋友讀課文。其他小朋友仔細聽,他們把音讀準確了沒有。(相機糾正學生的生字讀音,學習生字。)
三、自主學習課文2-4自然段。討論、交流。
1、自主自學后,小組討論。
、乓耄盒∨笥,你喜歡這只小燕子嗎?為什么?(因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進步)
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想一想,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用○○○○圈出小燕子看到的東西。)
、普埿∨笥褌兯娜诵〗M合作,
a、討論: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
b、當一當小燕子,讀好小燕子說的話?
2、反饋: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
出示小燕子的話:
、懦鍪菊n文插圖,引導學生跟小燕子一起仔細觀察冬瓜與茄子的不同。(在投影上圈圈點點,并板書)
、菩⊙嘧尤稳チ瞬藞@,每次都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心情怎么樣?(會是快樂的、高興的、興奮的)
你能(快樂地、興奮地、自豪地)讀出小燕子說的話嗎?{提示:一次比一次(快樂地、興奮地、自豪地)}
、浅诵⊙嘧拥目吹降,你還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提示:讀讀課文第一段)
3、小燕子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一次比一次進步了。小朋友能不能也一次比一次進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本課對話較多,要啟發(fā)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
1、過渡:燕子媽媽剛才悄悄地告訴我說:小朋友們和小燕子一樣能干,能這樣快學懂了課文。能把我和小燕子和對話說得一次比一次進步呢?
2、出示對話投影。
老師來當燕子媽媽,小朋友當小燕子我們來讀這段對話。
3、生生對讀,評議。(小燕子的話讀得很好,燕子媽媽的話讀得很有感情等)
4、教師指導:燕子媽媽說話時態(tài)度親切,讀它說的話時,語速較慢,要讀出激勵的`語氣。你說得對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要用贊揚的語氣來讀。范讀
4、學生練讀。
5、分角色讀。(可個別學生讀,可分組讀,師生對讀)(注意朗讀小燕子說的話時語速較快,透露出它興奮的心情。)
五、課堂作業(yè):
1、在指導學生看明白課后讀讀說說這個題目的要求后,照樣子讀讀說說,如比比,比一比;聽聽,聽一聽;說說,說一說
。ㄈ绫缺群捅纫槐扔惺裁床煌?加上一表示更好地去做。)
2還可再擴展一些,如:想想,想一想;問問,問一問。
六、布置課外作業(yè):
1、跟好朋友分角色朗讀課文。
2、跟爸爸媽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只小燕子。
3、收集蔬菜、水果的圖片,說說它們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作業(yè)反饋):你收集到哪些蔬菜、水果的圖片,請展示給同學看,說說它們在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說說,小燕子媽媽為什么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嘗試識字。
1、朗讀課文,識字。
。ǔ鍪颈菊n生字)可愛的小燕子把生字寶寶藏在課文中了,請小朋友們讀課文,把生字寶寶用小圓圈圈出來,再多讀幾次。
2、出現(xiàn)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你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再看著拼音讀,男女生分行讀。注意重點指導: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燕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什的韻母是前鼻音,樣、興的韻母是后鼻音,么和得都讀輕聲。要指導學生把這些生字的字音讀準。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字音,要啟發(fā)他自己糾正讀音。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剩下的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啟發(fā)學生多動腦,用自己認為容易記憶的方法來認記生字。如,仔、樣可以用偏旁加上熟字來記憶。)再與在是同音字,要指導學生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來區(qū)別。
3、(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誰愿來當一回小老師,教大家讀這些生字?
4、拓展詞句
⑴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識字。
秋天到了菜園里的蔬菜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農民伯伯收蔬菜去。把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蔬菜形的卡片上,讓學生上臺來采摘,摘一個,讀一個,讀對了給予熱烈的掌聲。學生齊讀卡片。(生字注音)
再接再厲瓜熟蒂落再次數(shù)這么細小
興致勃發(fā)可能現(xiàn)在細心興奮現(xiàn)象
三、表演課本劇。
小朋友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生字,燕子媽媽不停地夸你們。不過燕子媽媽還想考考你們。你聽: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學著演一演這個故事?(出示燕子母女的對話作為提示,可加上動作。)
請小朋友在座位上先和同桌練習一下,誰演得最認真,等會兒請你來演。
出示頭飾,學生上臺表演。
四、指導寫字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寫,并養(yǎng)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可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逐步提高寫字能力。
2、指導學生寫字時,提醒學生注意:
回要先寫里面的小口,后關門;
片的豎撇要由重到輕,末端輕快撇出;
乛是新學的筆畫,書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3、學生書寫,教師作巡視。
五、拓展閱讀:(全文注音)
板書: (冬瓜圖) 躺在地上 大綠 皮有細毛
仔細觀察 次次進步
。ㄇ炎訄D) 掛在枝上 小紫 柄有小刺
教學設計的特點綜述:
依據(jù)新課標的精神,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本設計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地認字,自己想辦法記住,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已學會的字。根據(jù)學的學習識記情況來安排。初讀課文時安排學生自學,讓學生有充分學習的時間性。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學會學習。
二、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感悟語言。
1、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便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小燕子善于學習,勤于學習,樂于學習。在教學中注重情感的滲透,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小燕子,在反復的朗讀體驗中體會小燕子學習的快樂,而不是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說教。通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官的感受,將學生的心靈與文字相溝通。
2、通過演一演等形式,盡可能地讓學生用直觀的形象來感受,把學生引領到一個童話的世界中,豐富其心靈的體驗。
3、在美讀中讓學生有所感悟。
加強朗讀的指導,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如: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分角色朗讀、指讀評議、齊讀),在反復的美讀中,學生有所感悟,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活動時空,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精神,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學習目標:
1、熟讀成誦,翻譯全文,各累詞匯。
2、掌握“龐然大物”、“外強中干”、“黔驢技窮”三成語,理解文章的內容及寓意。
二、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獨立翻譯,理解文章內賓。
2、由“龐然大 物”、“外強中干”、“黔驢技窮”引出文章寓意。
三、教學設想及準備:
1、讓學生對作家、作品做簡要的了解,反復誦讀,逐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寓意。
2、通過投影,結合自己思考題,引發(fā)學生對黔之驢的新解,擴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由《左傳》中成語故事“外強中干”導入。
二、學習目標:
1、熟讀成誦,結合注釋試譯全文,積累文言詞匯。
2、掌握“龐然大物”、“外強中干”、“黔驢技窮”,理解文章的寓意。
。ㄖ笇W生預習新課,先自讀,然后分段朗讀,及時正音)(5’)
三、作家作品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稱“韓柳”。文學成就包括多方面,有論說、寓言、傳記、游記等。
四、自學指導:
1、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翻譯全文。
2、記下有疑問處,互相討論質疑(10分鐘后比較自學效果)。
五、根據(jù)譯講要求,翻譯全文。
1、文中的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驢子的反映和老虎的心理變化過程?
簡析:“龐然大物”是經虎的眼光來顯示它的心生畏懼,“以為神”更是敬畏之至!氨巍、“窺”、“稍”更反映老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理!敖K不敢搏”可見虎之謹慎,“稍稍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后”,“蕩倚沖冒”可見虎之生性大膽和工于心計。
2、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呢?試從好事者、驢、老虎等角度談談你的看法,五分鐘后各抒已見。
比如,首先可以黔之驢真的沒有用處嗎?為什么稱船載驢以入的'人為“好事者”呢?你為驢子感到悲哀嗎?你又為老虎感到驕傲嗎?
簡析:
。1)黔之驢并非廢物,而是“虎落平原”,沒有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若在內地它吃苦耐勞可負重千里。
(2)“好事者”未能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沒有能使驢子進入“用武之地”,“止增笑耳!”
。3)老虎,我為你驕傲!澳恪蹦懘、心細、勇猛而不失謹慎,無論外物是如何貌似強大,“你”毫無畏懼,善于斗爭,所以能取得勝利。
(4)驢子,我為你悲哀。無論是做人還是驢,都要有自知之明,徒有其表,名不符實,輕舉妄動逞英雄,只會落下可恥的下場。
六、課堂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寫一篇50字左右的小短文,談談這則寓言對你的啟示。
附板書:
黔之驢
柳宗元
好hào窺kuī載zài驢:黔無驢龐然大物一鳴再鳴蹄之
載以入:連詞“而”虎:以為神且噬已覺無異能技止此耳
以(之)為神:介詞“把”,“之”代指驢寓意:辛辣的諷刺了貌似龐然大物,實以為且噬已也:動詞“以為”則外強中干,遇到困難就黔驢技
蹄之:名詞活用為動詞窮的人。
益習其聲:益“更加”,習“習慣”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
1、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流連忘返、飄飄欲仙、瞬息萬變等詞語的意思。會用流連忘返、秀麗造句。
3、繼續(xù)學習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4、閱讀感悟,抓住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yōu)美的文字,體會2、3自然段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寫出廬山云霧的美的。
教學準備: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學會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麗。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
1、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說到旅游,你們不能不去一個地方:廬山。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有同學去過或者在電視雜志上看過有關廬山的介紹了嗎?那就簡單講講廬山最有名的景點或者景致。
結合談話看照片(例如廬山瀑布、五老峰)
2、其實,廬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霧了,今天我們就讓我們在文字創(chuàng)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書:廬山的云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
A、讀準生字音,將課文讀正確。
B、用------劃出文中的新詞,查詞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時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態(tài)(zi tai)遮擋(zhe dang)
B、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結合理解詞語。
第一節(jié):
這小節(jié)有好幾個成語,你通過自學,懂得了哪個成語的意思?
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形容云霧變化多、姿態(tài)萬千。
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云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騰云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云霧飛行,這里指看到美麗的云霧,心里很舒暢。
第二節(jié):
絨帽(rong)纏繞(chan rao)
系 ji 系鞋帶
xi 關系
這小節(jié)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請同學來幫幫忙。
彌漫:(霧氣)布滿、充滿。
纏繞:環(huán)繞。
千姿百態(tài):姿態(tài)萬千,各種各樣。
第三小節(jié):
這小節(jié)也有好幾個成語,你理解了嗎?讓同學也來享受你學習的成果。
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節(jié):
云遮霧照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理解云遮霧罩、流連忘返。
三、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1、默讀,理清文章脈絡。
幾遍讀下來,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課文用四個小節(jié)來介紹廬山的云霧,每小結分別寫了什么?
1)、總學了廬山云霧的多和美。
2)、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
3)、廬山云霧瞬息萬變。
4)、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四、作業(yè) :
1、抄寫詞語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語,并解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精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情景、抓重點詞語等學習方法體味廬山云霧的奇麗,走進廬山云霧奇妙的意境。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想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一節(jié):
1、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那么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云霧,你特別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尤其)(神秘美)
3、確實,廬山的云霧神奇美麗,你看,引讀(在山上游覽__________________,漫步山道,__________________)此時,你會感覺自己就象__________________。
4、那么奇麗的云霧想想細細去欣賞?
三、精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想一想:這小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山頭的云霧(象白色絨帽)
半山的云霧(象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云霧(象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象巨大的天幕)
3、你覺得這千姿百態(tài)的云霧怎么樣?(美奇麗神奇美不勝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tài)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比喻)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tài)的云霧?
5、你喜歡這千姿百態(tài)的云霧嗎?讓我們讀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6、總結學習這一小節(jié)的方法:讀劃品讀
四、精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
1、運用剛才第二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小節(jié)。
2、指名說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句。理解瞬息萬變。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怎么讀吃來的?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云變化之迅捷之多。
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寫寫云霧的瞬息萬變嗎?
4、這么奇異的景致,我們應該讀出自己的驚嘆。(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小節(jié)。)
五、到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想說什么?
六、作業(yè) :
1、練習冊。
2、朗讀背誦課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節(jié)的結構寫法,寫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山頭 絨帽
千態(tài)姿態(tài) 半山 象玉帶
廬山的云霧 山谷 大海
奇麗 瞬息萬變 眼前剛剛
轉眼間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1-30
教學設計方案06-14
【薦】教學設計方案06-16
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5-18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23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4-18
優(yōu)秀教學設計方案02-25
教學設計方案【精】06-26
【精】教學設計方案06-17
教學設計方案(15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