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了解12種動物的名稱
2對照插圖,認識一些動物的樣子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nèi)游飯@參觀,好嗎?
2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識字6
二、看圖認詞
1 看圖,圖上畫了哪些動物?依次取出相應的詞語卡片,認讀
2 這些動物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還不太了解呢?
3 出示
獅子 大象 老虎 仙鶴 孔雀 鸚鵡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馬 棕熊 袋鼠
。1)自由讀。指名讀
(2)特別提醒:“獅”是翹舌音;“斑”是前鼻音;“猩”是后鼻音;“獅子、猴子、猩猩”中第二個字都要讀輕聲
。3)齊讀
4 組織“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讓學生把有關詞語卡片掛在相應的動物圖片上。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 教學生字字形,書空
2 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 教師范寫,指導寫法
4 學生仿影、臨寫
四、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斑馬與班級的區(qū)別。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 認讀詞語卡片
2 朗讀課文
二、質疑解疑
1 這些動物中,你對哪些動物還不太了解,合作解疑。
2 討論交流
3 齊讀生字詞
三、拓展延伸,發(fā)展語言
匯報交流自己從課外收集到的有關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反思:學生搜集的資料非常豐富。今后多布置這樣的作業(yè)。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1) 認讀4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體會風的奇妙。
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形象的課件了解風的無形與奇妙。
2) 通過朗讀、背誦體會風的美好。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認識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認讀4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有關風的聲音及課件。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1、 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的耳朵靈不靈(放的聲音)。
2、 師:是什么聲音?(風)同學們的耳朵真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李喬寫的古詩《風》。(板題:風)
二、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ㄕn件出示古詩)師:先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整首詩的朗讀,注意你預習時讀不準的字音。
過度: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學會朗讀這首古詩。(想)那首先得過了生字這一關。
三、學習生字。
1、自由輕聲地讀古詩,要求:
1) 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 把古詩讀通順。
2、出示生字,自由讀。
3、指名讀,正音。
4、 開火車檢查字音。
5、 齊讀。
四、出示古詩測讀。
1. 自由讀詩,讀通順。
2. 指名讀。
3. 開火車接讀。
4. 齊讀。
五、學習古詩。
過度:同學們的古詩讀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繪了怎樣的景物?(想)那趕快讀詩吧!
1、自由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難問題?
2、學生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課件理解。)
3、朗讀、背誦古詩。
1) 同桌互讀古詩,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并讀一讀。
☆ 自由讀。
☆ 指名讀(出示課件讓學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覺)。
☆ 評。
☆ 有感情地齊讀。
2)背誦古詩。
☆ 自由背。
☆ 指名背。
☆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葉——稍快、高
能開二月花——慢、柔
過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萬竿斜——后三個字一點一頓
☆ 齊背。
六、小結
師:這首小詩描繪了刮風時景物的變化。題目是“風”,全詩無一“風”字,但每一句說的又都是風:風可以把秋天的樹葉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開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鉆進竹林,讓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維:
1. 仿說:
過度:那么同學們能不能也試著說一說“風”在哪兒?
。ㄕn件出示“我們知道”)生自由說,指名說。
2、積累詩詞:
過度:同學們真是細心觀察的小朋友。老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幾首描寫“風”的詩歌,想不想聽一聽,讀一讀?(課件分別出示《東風忙》、《風》、《詠柳》,師生讀。)
《東風忙》
春風春風,忙東忙西。
去化積雪,去溶冰河。
去發(fā)綠葉,去吹風箏。
看它沒影,聽它有聲。
《風》
春天里,東風多,
吹來燕子做新窩。
夏天里,南風多,
吹得太陽象火盆。
秋天里,西風多,
吹熟莊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風多,
吹得雪花紛紛落。
詠柳
碧玉壯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八、總結:風真呀!(板書:神奇)
九、指導書寫。
1、 讀一讀生字。
2、 你認為什么字應該注意?(強調(diào)“解”的寫法)
十、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落——葉
風 開——花 奇妙
掀——浪
斜——竹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l.交待本課訓練重點:學習寫一句通順的話。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3.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內(nèi)容和課文內(nèi)容,標出自然段序號。
4.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5.質疑。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難點: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字詞。
2.自由讀全文,回憶上節(jié)課遺留的問題。
二、新授:
(一)根據(jù)質疑情況逐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寫了誰?他們在做什么?你是從哪知道的?讀一讀。
(2)提示:這句話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隨學生回答,貼圖、板畫)
。3)看圖說一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運用語言)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句式)。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貓開始釣著魚了嗎?為什么呢?自由讀二、三自段。
。2)看圖理解小花貓是怎樣釣魚的。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為什么釣不著魚。(4)小花貓的`心情怎樣?(板書:沒釣著)
3.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導有語氣地朗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讀。想:貓媽媽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2)你理解這兩句話嗎?(再次質疑)
。3)根據(jù)學生質疑情況,結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釣著魚呢?、釣魚就釣魚、三心二意等詞句。(板書:三心二意)
。4)指導朗讀,體會貓媽媽的話的含義。
5.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貓聽了貓媽媽的話,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自由讀六、七自然段,分組討論。
(2)看投影,理解怎樣做是一心一意釣魚。(板書:一心一意)
。3)看圖,理解釣著了一條大魚(師板書:釣著了。板畫:一條大魚)
(4)指導有語氣的讀這兩個自然段。
(二)總結課文內(nèi)容:
自由讀課文。想:小花貓開始為什么釣不著魚?后來為什么又釣著魚了?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4
一. 教學目的:
1.新學年有新變化、新要求,愿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讓學生在班集體,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并愿意朝著新目標努力。
2.讓同學們一起回憶快樂的暑假生活,展示每個同學的才能,使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分享快樂,體現(xiàn)分享意識的滲透。激發(fā)學生們滿懷信心地迎接新學期。
3.暢談新學期的心愿,鼓起他們上進的信心和勇氣,體現(xiàn)進取意識的培養(yǎng);
4.引導學生學會積累,不斷總結自己進步成果,增強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暢談新學期的心愿,鼓起他們上進的信心和勇氣,體現(xiàn)進取意識的培養(yǎng);
2.引導學生學會積累,不斷總結自己進步成果,增強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組織形式
師生互動
五.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
在暑假中你們過的快樂嗎?
為什么快樂?
那今天我們就一起回憶一下我們的'暑期快樂生活吧!
。ǘ翱鞓返氖罴偕睢
1.誰愿意講講,你在暑假中的快樂生活。(指名)
2.看來我們有很多同學還想講,那就讓我們,在小組中說說吧!
說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3.我看同學們講的那么高興愿意不愿意把我們的快樂的暑假生活告訴更多的人,那好我們現(xiàn)在就辦個小小展覽會。(課前讓學生找來暑假中外出旅游、參加一些活動、生活中的照片)
4.在做展板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5.學生制作
6.每組選代表介紹本組的展板
(三)展板公展
。ㄋ模┦斋@、體會
。ㄎ澹┙處熜〗Y
第二課時
(一)升入二年級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升入二年級了與一年級相比,自己有哪些變化?(長高了、懂事了等),觀察課程表、教室、學校、任課老師的變化。
1.想一想在一年級中,自己那些地方做得好。
2.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二)“我的心愿”
1.新的學期就會有新的變化,你想在哪方面有新的變化?
2.同學們說的真好,愿意不愿意把你們的心愿寫下來?
3.制作“心愿卡”
4.學生自己制作、自己設計寫上自己的心愿。
5.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許多的心愿,那讓我們把心愿粘貼在“心愿樹”上,并把它保留在教室中,等到收獲的時候我們心愿卡就會變紅、變大。
6. 粘貼在“心愿樹”
。ㄈ俺砷L包”
1.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心愿,我們就要為自己的心愿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們現(xiàn)在就制作成長包,把我們的成長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學習成果和生活中比較值得記住的事情。如參加實踐活動的體驗、感悟、行為表現(xiàn)等,可以有文字、實物、行為資料等記錄下來。
2.學生制作“成長包”。
3.成長包里放什么,怎么放,你有什么好建議?
。ㄈ┦斋@、體會
。ㄋ模┙處熜〗Y
每一位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今天回家與家長交談,進一步思考,希望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第三課時:“愛惜書本和文具”
。ㄒ唬⿲
1.說說自己對將要學習的哪些內(nèi)容感興趣,為什么感興趣,
2. 你能用模擬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紹某一門課程的內(nèi)容。如:“美術書對我有么幫助…?”
3.童話故事:書本的對話
4.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ǘ皭巯尽
1.為什么撕書,在書上亂畫不好呢?
2.我們以后應該怎樣保護好自己的書?
3.有一名同學跟我說,老師我向來都愛惜自己的書,別人的書就不同了?
4.你對他的說法有什么看法 ?
5.我們以后應該如何保護書?
(三)“愛惜文具”
1.看這是什么?(被切的橡皮)
2.這塊橡皮為什么會這樣?
3.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文具?
(四)建立書籍文具保護站
(五)收獲、體會
。┙處熜〗Y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5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9頁中的例3及相關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明白“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
目標解析: 在算式的比較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經(jīng)歷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并在計算、比較中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會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ㄒ唬┯嬎悖ㄕn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題)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說說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確每題的運算順序。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下面各題) (1)10-5+3= (2)7+(7-6)= 10-(5+3)= 7+7-6=
1.學生獨立計算,把先算的一步畫上橫線。
2.比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為什么數(shù)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3.引導學生歸納,初步明白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ㄈ⿲胄抡n,并板書課題 。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L試練習,引出規(guī)定。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含有小括號)
4.引導學生歸納: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ǘ┳兪骄毩,形成對比 。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下面題目) 7×7-5 77-42÷7
2.指生說說各題的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比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進行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小括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變運算順序)
三、鞏固深化,綜合應用 。
。ㄒ唬┯嬎悖ㄕn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1、76-(12+25)(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有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全班交流。
。ǘ┱f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獨立完成,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ㄈ┫忍羁,再列綜合算式。(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書綜合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ㄋ模┛磮D列式計算(出示教材第52頁第13題)
小明有35元錢,買一個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錢?如果用剩下的錢買8元一個的筆袋,可以買幾個?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重點說明:要求可以買幾個筆袋,必須要求出剩下的錢。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學生也可引導他們直接求第二問。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與前面學習的混合運算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6
一、 基本練習。
。ū纫槐日l算得又對又快)
出示式題:
690-327-209 630-(267+356)
480-197+350 422+(333-195)
212+156+108 535-384+279
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交流時說清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本練習,檢查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提高計算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拓展應用。
1、自主練習第3題。
課件出示路線圖
。1) 看圖讀信息,提出問題。
談話: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交流:發(fā)現(xiàn)城市之間的路程有多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
(2)動筆算一算,解決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回答:
、 從青島到濟南有多遠?算式:183+210
② 從青島到泰安有多遠?算式:183+210+71
、 從青島到曲阜有多遠?算式:183+210+71+180
、 從濰坊到曲阜有多遠?算式:210+71+180
、 從曲阜到濟南比從濟南到濰坊遠多少千米?
算式:180+71-210
對于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讓學生口頭列式解決。提出的其他問題教師簡單板書,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旅游路線求出路程。
2、自主練習第4題
課件出示情景圖
談話:大家看,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商場買家用電器,正趕上商場在搞優(yōu)惠活動。怎樣買東西更劃算,小明可犯了愁。我們來幫幫他好嗎?
談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
(1) 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弄清圖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與數(shù)據(jù)間的聯(lián)系。
談話:怎樣買合適?大家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好嗎?
<<<12>>>
。2)小組討論,先估一估,再確定購物方案,并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回答:
、 學生可能估一估:76+268+156≈500(元)所以只能買兩樣
、 也可能算一算76+268=344(元),400-344=56(元),100+56=156(元)
③ 可能有學生問為什么不先買飲水機和電飯鍋?(因為這兩種商品合起來超過400元了)
④ 還可能有學生問先買電風扇和電飯鍋行不行?(不行,因為76+156=222(元),不足300元,得不到優(yōu)惠)
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案分析比較,最后得到合適的買法是:先買電風扇和飲水機,花344元,剩下56元,再用獲贈的購物券100元與所剩的56元合起來,正好買回電飯鍋。
[設計意圖]把目光從課堂轉向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同時,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鞏固深入,綜合應用。
自主練習第5題。
出示情景圖
。1)看圖講數(shù)學故事。
談話:仔細觀察情境圖,哪位同學能講一個連貫的數(shù)學故事?
談話:聽了剛才的`故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自己解決嗎?動筆算一算,并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2)學生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小組內(nèi)交流。
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a.二年級一共訂書報多少份?
b.學習報比故事大王和小哥白尼多多少份?
c.三班圖書角有多少本書?
d.三個同學每周大約一共寫讀書筆記多少字?
。3)全班交流:只要學生提出的問題合理,教師應予以肯定,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4)小結:聽了故事以后,你想說點什么?(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
[設計意圖]這四幅圖信息較多,所以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信息,講故事,才能多角度地提出問題,然后進行充分地交流,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四、課堂總結。
談話: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大家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還想說點什么?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含義。
B、用------雖然---------,可----------說句話。
2、能力目標
A、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理解能力
B、能夠表演,再現(xiàn)課文情境
3、情感目標
做什么事必須把方向搞正確,要聽從朋友善意的勸告。
教學重點:
能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讀懂故事。
教學難點:
體會南轅北轍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還要聽從朋友善意的勸告。
教學過程:
(一)課本劇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知了《南轅北轍》這個故事,我們班有幾位同學對這個寓言故事很感興趣。他們想編了一個課本劇讓同學欣賞,同學們歡不歡迎呢?
(二)讀中生疑,讀中探究
1、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問也可以提出來交流交流。
2、學生交流學習心得
3、師:這個人要去南方,卻往北行駛,有人告訴他方向錯了嗎?這個人是誰呢?季梁勸了他幾次呢?季梁是怎么勸,那個朋友又是怎么說的?你們能不能把它們找出來?
4、師:出示:------雖然------可是-------
(1)你們能不能仿照這個例子說說話?
5、師:板書:不解、告訴、誠懇
6、能不能來說說不解、誠懇的意思?
7、季梁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8、季梁勸了車上的朋友三次,那么這個人接受了嗎?像這樣總是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聽別人意見的人,我們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他,叫做什么?
9、理解固執(zhí)己見的'意思。
10、師: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季梁的誠懇,車上朋友的固執(zhí)?請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11、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錄音機小博士是怎么讀的。
12、學生進行評議
13、師生分角色朗讀
(三)放飛想象,體會寓意
1、請同學們想象:楚國在南方,而那個去楚國卻往北走,結果會怎樣呢?
2、通過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師小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還知道一個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對,是實現(xiàn)不了目標的。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讓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時候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的故事。
1、小組合作演一演故事
2、反饋交流
3、如果你是車上的朋友,發(fā)現(xiàn)自己方向錯了,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五)拓展升華,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錯了,聽了別人的勸告才改正了,能說說看嗎?
(1)小組合作交流(2)反饋交流
2、師小結:是呀,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認準方向,還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勸告。作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發(fā)生了南轅北轍的行為,我們也應該要提出善意的勸告。
3、師:你們還知道道哪些成語故事呢?能不能講一講。
(七)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搜集成語故事,舉行成語故事會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8
教學設計示例
2 小池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
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2小池)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jié)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lián)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nèi)圩o萬物,保護環(huán)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區(qū)別。照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七、布置作業(yè)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小池的樣子。
八、板書設計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初步理解新詞在課文中的意思,能認讀輝、煌、幢、繁4個字。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繼續(xù)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大家互幫互助,提高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學會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具準備:詞語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點明課題:
師點擊鼠標,出示以下景物的圖片:東西長安街;天安門城樓;環(huán)形路上的立交橋;王府井、西單商業(yè)街;故宮、角樓,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地方?簡要的介紹介紹。
師:夜幕降臨了,這些景物會變成什么樣呢?讓我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教師板書課題:《北京亮起來了》。
二、師生互動,識記生字: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文中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互相幫助。
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
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
幕、臨、街、閃、奪、勾、噴、府、紫、禁、束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聽的能力)
看電腦畫面,讀詞語:
夜幕降臨、五光十色、銀光閃閃、光彩奪目、華燈高照、川流不息
。1)學生自己練習讀,如果有問題及時請教。
。2)指名小組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開展組際競賽。
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字記不住,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然后師生交流記憶的方法。)
幕:上下結構的字,上邊是一個莫,下面是巾形近字有:慕、墓
府:這是一個形聲字,外形內(nèi)聲,里面是付
奪:上下結構,注意與奇區(qū)分。
紫:.注意與緊區(qū)分。
街:左中右結構,中間是土字和土字旁
4.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然后打手勢告訴老師。
。2)指名分段讀,聽一聽誰讀的正確、流利,結合學生讀書情況,進行評價。
三、練習鞏固:
1.做游戲:教師把生字寫在小星星的背面,然后把星星貼在黑板上,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面摘,摘下后,看清生字并帶領同學們讀一讀。而后結合生字提出問題;讓同學回答,達到記憶的目的。
如:這個字的偏旁是什么?
這個字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它有哪些形近字?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
這個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并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評價,展示學習成果。
2.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讓學生打開語文書看課后的第二題,觀察每個生字的占格情況。
讓學生說說這些字的占格情況。
在書中練習描寫。師走下去巡視,及時幫助那些書寫有困難的學生。
進行展示,進行表揚,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布置作業(yè):
抄寫難字。
提出問題。
結合課文內(nèi)容找找學習資料。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2.結合課文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知道北京的新變化,體會北京輝煌、亮麗的原因。
3.進行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有語氣朗讀的能力。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結合課文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知道北京的新變化,體會北京輝煌、亮麗的原因。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詞句,并培養(yǎng)學生有語氣朗讀的能力。教具準備:錄音機、電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變換角色。
請同學們聽一段老華僑的錄音:內(nèi)容是說說七十年代的北京城夜景,當時,一到晚上,商店關門,街上沒有霓虹燈,道路很黑,街上的車輛也很少。然后老華僑聽說祖國改革開放后,變化很大,但是自己由于身體的原因,不能親自回來看看,他特別想知道現(xiàn)在的北京是什么樣的呢?(這段錄音教師可以模仿這位老華僑,讓學生有切實的感受。)
教師:誰愿意當講解員給老華僑介紹介紹?(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變換角色講解員。
1.介紹的內(nèi)容是:《北京亮起來了》。并進行板書。
按照要求,完成任務。
出示題目:
指名分段讀,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點是什么?邊聽邊在課文中畫一畫(輝煌、亮麗)板書詞語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詞語的意思。
分配任務,深入理解: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介紹了哪些地方的夜景?(東西長安街;天安門城樓;環(huán)形路上的立交橋;王府井、西單商業(yè)街;故宮、角樓,結合學生的回答,讓他們看看有關的畫面。)
分配任務:教師給學生選擇的機會,讓小組長代表大家選取一個地方進行講解:從哪看出北京的夜景是輝煌亮麗的?
小組長和同學一起讀讀有關的語句。
每個人在小組內(nèi)談談自己的感受,大家相互補充。
大家有語氣地讀讀。
(學生在談感受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語句?梢越柚n文中的'插圖,還可以借助找到的課外資料。)
。▽W生在理解的時候,遇到問題及時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2.師生共同交流:(引導學生一處一處講解。)
重點圍繞以下地方;
東西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結合圖片認一認華燈,川流不息說明這里的車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斷,每輛汽車的車燈都亮著,燈光一閃一閃的,從高處看,就像天空中無數(shù)星星構成的銀河。)
環(huán)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這里的燈光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麗的彩虹。)
把繁華的大街變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商店的櫥窗分外明亮,絢麗多彩的廣告牌,顏色各異的霓虹燈為商業(yè)街平添了一番美麗,再加上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人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賓客,這些商業(yè)街就顯得格外熱鬧。)
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這些建筑物雖然古老,但是當燈光成為他們的外衣后,就別有一番風韻。)
。ㄔ趯W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時,可以參考插圖、可以結合圖片、教師要恰當?shù)剡\用教學軟件及時讓學生們欣賞那迷人的夜景,感受北京之夜的輝煌與亮麗。)
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自由讀。
指名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教師進行指導:注意讀出長句中地停頓。
。◤V場四周,彩燈勾畫出/
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偉輪廓。)
(一束束燈光/
照著古老的故宮,長長的城墻/
和美麗的角樓/
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
小組練習有語氣的朗讀。
全班范圍內(nèi)指名讓學生有語氣朗讀。
評一評誰的語氣好,為什么?
3.聯(lián)系實際,結合課外資料說說你眼中的北京的夜景?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
播放北京的夜景,讓學生們欣賞。
三、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描寫了北京的夜景,作者把視角投向了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東西長安街;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環(huán)形路上的立交橋;繁華的王府井、西單商業(yè)街;古老的故宮、美麗的角樓,運用優(yōu)美的文字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我國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自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作為首都的小公民我們要用雙手去建設北京,描繪北京,使首都的夜景更輝煌,更亮麗。
四、布置作業(yè):
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資料,相互學習。
在摘錄本上積累詞語。
板書:
北京亮起來了
輝煌
亮麗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千古名詩,全詩共4行2句,寫詩人乘船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時的愉悅心情,前兩句寫早晨辭別了朝霞繚繞的白帝城,順長江而下,一日之間就可以到達千里之遙的江陵。后兩句寫三峽兩岸樹木中猿聲響成一片,走出很遠仿佛還能聽見,整首詩寫得輕靈飛動,生動地傳達了詩人的喜悅心情。
學情分析:
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能夠背誦古詩,進而理解詩人的愉悅心情。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看插圖、看視頻、配樂反復吟誦課文,體會詩人的心情。
“發(fā)、朝、還、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過組詞區(qū)別字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利用多種認字方法認本課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背誦古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意,體會作者遇赦后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詩人,被人們稱為“詩仙”是誰呢?(出示李白頭像)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不少李白的詩,你會背哪一首,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早發(fā)白帝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配樂講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李白因愛牽連蒙冤獲罪,被流放到很遠很遠的夜郎城(今天貴州東部)一路上,他很傷心,走呀走呀,途中經(jīng)過江陵城(湖北江陵縣),那兒地勢險要,水流很急,當小船慢慢行使到白帝城(今天重慶白帝山)時,突然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無罪了,可以自由了,他非常高興,決定順水行舟回江陵,途中使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早發(fā)白帝城》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師范讀古詩,讀后讓學生評價。
2、配樂再讀古詩,讓學生評價讀得怎樣。
過渡,聽完古詩,你一定也想讀對嗎?試一試讀。
3、生自由讀古詩。
讀時要求:讀正確,通順。
4、指名讀,齊讀。
5.學習多音字“發(fā)、朝、還、重”進行區(qū)別字間,分別口頭組詞。
三、品讀古詩,感情意境。
過渡:讓我們再深入的讀一讀古詩,你讀懂了什么?
1、出示古詩內(nèi)容、
2、指名讀前兩行。
3、提問:詩人從哪里出發(fā)?要到哪里去?多遠的路?要多長時間到?板書:白帝城——江陵
4、問:從詩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師述:白帝城在山頂最高處(指圖)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為李白急著回家,把好消息告訴家人所以試著用高興的心情去讀前兩行。
6、齊讀前兩行。
7、指名讀。
8、指導朗讀,板書:辭、還。
9、指名讀后兩行。
10、看視頻。師述:兩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過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沒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時和回來時是同一條小船,但感覺不一樣,去時傷心,回來高興,又是順水行舟,所以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中的“一日還”“萬重山”是李白的夸張的手法,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樓高百尺”等詩句都是作者夸張的寫法,這是李白特有的風格。
11、齊讀后兩行。
12、指導朗讀全詩。
四、再次朗讀,升華情感。
過渡:這么美的詩還想讀嗎?
1、打節(jié)奏朗誦。
2、表演讀。
3、配樂朗讀。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過渡:詩讀的很好,我們來復習一下生字。
1、齊讀生字。
2、“帝”“岸”兩字的寫法。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中國是詩的國度,朗讀是中國詩歌藝術的最高峰,課外同學們多收集一些唐朝的詩讀一讀好嗎?
板書設計:
早發(fā)白帝城
辭 還 啼 過
白帝城江陵
愉快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
2.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ㄒ唬┮}激趣。
同學們,我國有許多著名的游覽圣地,你們也許去過“五岳獨尊”的泰山,也許去過“天下奇秀”的廬山,但不知你們?nèi)]去過“人間仙境”的黃山。從今天起,老師要和同學們一齊游覽黃山奇景,你們愿意嗎?
。ǘ┏踝x課文,畫出生字。
。ㄈ┬〗M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筆順是:區(qū)。
滾:右邊中間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著”區(qū)別字形。
狀:要和“壯”區(qū)分形、義。
。ㄎ澹├斫庠~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笇鴮。
翻:左右結構,“番”寫在豎中線以左,“羽”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高右低。
滾: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在橫中線以上。
。荷舷陆Y構,“少”在橫中線以上,“目”在橫中線稍靠上起筆。
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ㄆ撸┳鳂I(yè)。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詞。
3.搜集有關黃山景色的圖片或介紹的文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榻B黃山,激發(fā)興趣。(出示第一圖)
黃山在我國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風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幾百年來,游過黃山的人,無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黃山列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溫泉這黃山“四絕”名揚天下。下邊我們就到黃山看一看吧!
。ǘ┲鸲螌W習。
1.第1自然段:
默讀再結合第一圖說一說黃山風景怎么樣?抓住“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談理解。(板書:秀麗神奇、奇石有趣)
齊讀這一段。
2.指名讀第2~5自然段。
(1)課文具體介紹了哪幾種奇石?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圖上的巖石像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看書上是怎么介紹的。
指名讀第2自然段。結合插圖說一說哪些地方像仙桃?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盤(觀察石頭的形狀、觀察周圍景象。)
再讀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圖。圖上的巖石像什么?
默讀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翻滾的云!睂W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可以這樣解決:①同學們,誰坐過飛機,談談你在云層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黃山的山峰高聳入云,從黃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腳下,又濃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非常壯觀。
讀這一段,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出示第四幅圖,閱讀第4自然段。
小組討論學習:
①先觀察圖中的石頭像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②讀課文,看課文中怎么說的?
③從哪兒看出像“仙人指路”?
、苡胁欢牡胤教岢鰜,討論解決。
指名一組同學匯報討論情況。
(5)學習第5自然段。
、僦该x。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
、蹘熒餐鉀Q。
重點理解:石頭怎么會變成“金光閃閃的雄雞”?(聯(lián)系上下文閱讀思考)
山峰上幾塊巨石的形狀很像只雄雞,太陽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閃閃,就更像是一只美麗的“金雞”了。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睜開眼睛,把你想到的說出來。
黃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們精心雕琢的一樣,有的像巨大無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仙人指路,還有的像金雞叫天都。是不是就有這些呢?
。6)齊讀第6自然段。
指名說說還有什么奇石?板書: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病⑹箤W生進一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的方法,學會用直尺畫定長線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什么是線段?
二、新授
。、引入新課。
。ǎ保┱埻瑢W們看看自己的課桌的寬。
提問:你們覺得這條邊有多長?
現(xiàn)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ǎ玻┨釂枺合胍幌霝槭裁此麄冋f的數(shù)不同?
(3)小結:為了更加準確,我們在一般情況下用尺子來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體的長度,首先要認識尺上的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認識較小的.長度單位“厘米”。
說明了:量比較短的東西,可以用厘米做單位。
2、認識厘米
。ǎ保┯^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訴學生:
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個一個的刻度叫刻度線,刻度線的數(shù)字表示所對應的刻度長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數(shù)字寫著“0”,說明刻度由此開始,從0到1是1厘米,從1到2也是1厘米……每個這么長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
。、“0”在哪兒?
B、0到1的長度是幾厘米?1到2是幾厘米?3到4呢?從刻度0到5這么長是幾厘米?從0到10呢?
(3)請學生用食指、拇指比劃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長。
。ǎ矗┱埫课粚W生觀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長,再用手比劃出它們的長度。
。、找一找。
讓學生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1~52頁“想想做做”第1~6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共同核對。
。础ⅰ跋胂胱鲎觥钡冢搭}。
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想想做做”第5題。
做題時,可利用已有的各種表象作為參照來估計,估計的長度與實際長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學生的估計。
。、“想想做做”第6題。
讓學生畫一條7厘米長的線段,畫完后,同桌之間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對方所畫的線段的長。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2、積累詞匯、詩歌。
3、口語交際。
4、展示作品。
教學重難點: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正文: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2、積累詞匯、詩歌。
3、口語交際。
4、展示作品。
教學重難點: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2、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我的發(fā)現(xiàn)這一項安排了兩組漢字,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在“我會讀”中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記住生字。在“我會寫”中引導學生寫出帶有“木、月、艸、宀”偏旁的字,從中加以鞏固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我會認
1、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3、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4、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5、出示“我會認”中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6、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7、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
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會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字的相同點。回憶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家、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日積月累這部分是由“我會讀”和“讀讀背背”組成!拔視x”是本組教材中所學生字的復現(xiàn),幫助學生加以鞏固!白x讀背背”是一首表現(xiàn)秋天豐收景象的兒歌,與“我會讀”共同起到促進學生對語言積累的作用。
教學過程:
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后全班進行讀詞訓練。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讀讀背背:
1、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jié)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2、拓展
將收集的秋天的兒歌讀給同學聽或自己寫一寫兒歌展示給同學。
。ɡ首x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想說的熱情,能說清自己的計劃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與別人交流。在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的好品質。
交際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秋天。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秋天的美麗景色。教師啟發(fā)談話:同學們,秋媽媽已來到了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美景,帶來豐收,帶來樂趣。我們在這樣美好的季節(jié)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2、小組匯報,組內(nèi)討論。
引導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的路線資料,結合資料向小組的伙伴說說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誰的計劃好,達成共識,進行補充完善本組的秋游計劃。
3、全班交流,統(tǒng)一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4、討論具體事宜。
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總結評議,提出建議。
教師總結秋天的計劃研究情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長頸鹿和小鳥》
教學目標:
1、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熟練并運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通過動手、動腦,重點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以及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
3、通過情境的設計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的內(nèi)心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比較熟練地應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除法知識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以及估算的實際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愿意躲在屋子里,小鳥們決定要到南方去旅游,它們起大早拿好東西,來到了車站,可是有的小鳥卻找不到自己的車了。細心的同學們快來幫他們看一看,這些小鳥該上幾號車?
7×()=56 ()×9=45 7×()=28
()×6=42 9×()=63 3×()=21
()×4=36 ()×5=35
集體訂正,說一說用了哪句口訣。
師:(出教材圖)小鳥們順利地到達了旅游地,她們要住在溫暖舒適的長頸鹿賓館?吹絹砹诉@么多的小客人,長頸鹿應該高興才對。】墒撬麉s發(fā)愁了,怎樣安排 她們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能幫助他解決這個難題嗎?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指教材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 什么數(shù)學信息?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一棟房子住6只小鳥,有42只小鳥。
2、你們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請你獨立思考,拿出自己的練習本寫一寫。
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說。
小組選代表匯報:(重點讓學生談談列算式的理由和計算方法)
學生可能說出:一共有42只小鳥,每棟房子在住6只,也就是求42里面有幾個6,所以用42除以6。六七四十二,所以知道需要7間房。
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像這樣把42只小鳥6只6只地分在一間房,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列除法算式42÷6來解決,剛才同學們應用了乘法口訣來計算除法的商,這個方法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著重學習用除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3、引申問題:長頸鹿賓館又來了一些小鳥,共48只,長頸鹿需要準備幾間房子?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中匯報個人的想法。
在全班中進行交流,說說自己的意見。
三、應用提高。
小動物回家。(練習3)
第二天,小動物們參觀了森林奇觀,玩的可累了,他們要回賓館休息,大家看一看,這些小動物該進幾號房呢?我相信,聰明的小朋友一定會找到的。
師:想一想,這些小動物分別住在幾號房?和同桌先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W生同桌討論。)
每個小組的同學輪著拿桌上的卡片給小動物找家,放的'時候要說說理由,你是怎么算的。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ㄕn件出示題目:我們學校要舉行廣播體操表演,三年級1班有36名同學,請你幫助設計一下,他們可以怎么排隊?)
師:先想想,怎樣給這36名同學排一個整整齊齊的隊呢?可以和旁邊的小伙伴商量一下。
師:方法有很多,小組同學用學具動手把你們想好、算好的隊形擺出來,看看哪個小組想的方法多,擺的隊形最漂亮。
。ɡ蠋熗队皩W生的設計,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全班點評。)
(學生用圍棋子在板子上設計出了各種不同樣式的隊形……)
展示匯報
師:想一想,生活中有需要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嗎?
五、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用除法來解決的問題。課后,小朋友收集好了可以互相說一說,也可以記在數(shù)學日記上。
六、課堂檢測。(10分)
1、45÷5= 64÷8= 21÷3= 7×8=
2、7×()= 56 ()×9=27
()×9=81 ()×6=54
3、根據(jù)口訣寫兩個除法算式:六八四十八
。 )( )
4、有一箱礦泉水,比20瓶多,比30 瓶少。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正好分完。這瓶礦泉水有多少瓶?
5、一根繩子長 16米,每兩米剪一根跳繩,可剪( )根,最少剪()刀?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15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4課,課題是——畫雞蛋
生:畫雞蛋。
師:(板書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課文,學了生字,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講誰畫雞蛋的事?
生:達.芬奇。
師:把話說完整。
生:這篇課文是講達.達芬奇畫雞蛋的事。
師:要是把達.芬奇什么時候,誰讓他畫雞蛋也說清楚,就更好了。誰來試一試。
生:這篇課文是講達.芬奇開始學畫的時候,老師讓他畫雞蛋的事。
師:他說得好不好?
生:(齊)他說得好。
師:大家照他說的樣子練習說一遍。
生:(練習說)
師:打開書,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是從哪幾方面概括介紹達.芬奇的。
生:(打開書,輕聲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后)這一自然段有兩句話。
師: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四百多年以前,有個意大利人叫達.芬奇。他是個著名的畫家。
師:噢,你只是把這兩句話讀了一遍!八陌俣嗄暌郧啊笔歉嬖V我們什么?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訴我們時間。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訴我們什么時候。
師:說得都對。(出示“什么時候”的卡片)
師:“意大利”是告訴我們什么?
生:“意大利”是告訴我們什么地方。
師:“意大利”是個國家的名字,應該說告訴我們哪個國家。(出示“國家”的卡片,掛出世界地圖,指出意大利的位置。)“達.芬奇”是告訴我們什么?
生:“達.芬奇”是告訴我們?nèi)宋铩?/p>
師:(出示“人物”的卡片)“著名的畫家”是告訴我們什么?
生:“著名的畫家”是告訴我們他是什么人。
師:(出示“是什么人”的卡片)什么叫畫家?
生:畫家就是會畫畫的人。
師:圖畫課上老師教你們畫畫,你們也會畫很多畫,你們能叫畫家嗎?
生:(發(fā)出笑聲)不能。
師:那你們說說什么樣的人才能叫畫家?
生:會畫畫的大人才能叫畫家。
師:是這樣嗎?我們學校教圖畫課的老師都是大人,又會畫畫,他們都是畫家嗎?
生:(沉默不語)
師:看來這個問題難了一些,聽老師說。畫家一般是指有畫畫的特長,畫畫得很好,并以畫畫為主要職業(yè)的人。懂了嗎?
生:懂了。
師:你們還聽說過什么“家”?
生:歌唱家。
生:音樂家。
生:科學家。
……
師:什么是“著名的畫家”?
生:“著名的畫家”就是出名的畫家。
生:“著名的畫家”就是有名的畫家。
師:對了。像達.芬奇一樣,他很有畫畫的特長,一生畫了好多世界名畫,不但意大利人知道他,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就是著名的畫家。
師:第一自然段的兩句話從“什么時候、哪個國家、什么人物,他是什么人”四個方面概括介紹達.芬奇,用話不多,講得很清楚。一齊把這兩句話讀一遍。讀的時候,要把“四百”“意大利”“達.芬奇”“著名”讀得重一些,“有個意大利人”后邊稍停頓一下。
生:(齊讀)
師:第一自然段兩句話概括介紹達.芬奇,是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接著講什么,最后講什么?
生:先講什么時候,再講哪個國家,接著講人物,最后講他是什么人。
師:他說得好不好?
生:好。
師:為他鼓掌。
生:(熱烈鼓掌)
師:大家照他這樣說一遍。
生:(齊說)
師:我們能不能不按這個順序,也從這四個方面來概括介紹達.芬奇?
師:(把黑板上的卡片順序調(diào)整為:什么時候、國家、是什么人、人物)按這樣的順序該怎么說?自己練習一下。
生:(練習后說)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
師:四個方面都說了,順序也對了,就是有點不太連貫。應該說“意大利有個著名畫家,叫達.芬奇。”誰能這樣說一遍。
生: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有個著名畫家,叫達.芬奇。
師:這樣說就好了。大家練習說一遍。
生:(齊說)
師:(把卡片順序調(diào)整為:什么時候,是什么人、人物、國家)按這樣的順序該怎樣說,自己練習一下再站起來對大家說。生:(練習后說)四百多年以前,有個著名的畫家叫達.芬奇,他是意大利人。
師:很好。從這里我們知道,同樣的內(nèi)容可以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學會了,說話的能力就提高了。
師:我們知道這篇課文是講達.芬奇開始學畫畫的時候,老師要他畫雞蛋的事。那么,老師為什么要他畫雞蛋,開始他是怎樣畫的怎樣想的,后來又怎樣畫的怎樣想的,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他畫雞蛋與成為著名的畫家有什么關系。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后面的課文,弄懂這些問題,好嗎?
生:好。
。ń酉氯ブ笇W生圍繞以上問題,讀書,思考,議論,一層深一層地理解課文。)
點評
《畫雞蛋》是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里選取的教學片斷,是這篇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僅此片斷,我們便不難看出老師明確的`教學指導思想,扎實的教學功底。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首先要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這是理解課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有些句子看起來很容易懂,其實學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學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幫助學生理解它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和務求甚解的學習品質。如老師在講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時,緊緊抓住“意大利”“畫家”“著名畫家”等詞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地圖上指出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使學生建立“意大利”是個國家的概念。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學習環(huán)境,逐步理解“畫家”“著名畫家”等詞語,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在句子訓練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是一個明顯特征。如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句子的基礎上,及時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達相同的內(nèi)容,可以說是頗具匠心的。在句子訓練中,他不僅要求學生把話說對,而且還要求學生把話說好,說活。用不同的方法,表達相同的內(nèi)容,就是把話說活。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從以上教學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師非常重視面向全體學生。無論是概括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句,還是用不同的方法來表述句子,他都注意到使每個學生有說話的機會。
從老師的“緊緊圍繞教學目的組織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中,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務實的教風。在課堂上他讓學生在“讀讀,說說,議議,寫寫”的過程中,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并受到思想教育。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案教學設計05-20
《電腦住宅》教學設計教案07-28
刻舟求劍教學設計《刻舟求劍》教案12-23
語文教案教學設計10-15
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教案07-19
二年級《風》教學設計05-19
二年級《村居》教學設計05-17
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設計10-01
二年級《假如》教學設計08-10
《畫風》二年級教學設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