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讀后感(匯編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幸福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幸福讀后感1
人們渴望幸福,卻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發(fā)現(xiàn)不了幸福,更不會珍惜幸福。
畢淑敏在《提醒幸!愤@一篇文章中,透過講述一些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來提醒了我們什么是幸福,告訴我們怎樣去享受幸福。讓你在輕簡單松的閱讀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幸福,讀后如沐和煦的春風、如沐明媚的陽光。
畢淑敏列舉了許多生活中提醒災難的生活現(xiàn)象。比如:留意著涼、留意跌倒;別驕傲、別高興太早;注意風暴、注意路滑……至于幸福,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幸福是不提醒也跑不掉的,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著諄諄告誡,或者是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人們早已練就了災難的從容,卻不知道災難之后的時刻是什么?很多時候,我們太多注重了警覺苦難,而忽視提醒幸福。正如文中所說的“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吹靡姷目謶趾涂床灰姷目謶质冀K像烏鴉盤旋在頭頂。”的確,假如我們在人生中只看到巨大的苦難,那我們的人生將是多么的灰暗啊!因此,我們就應多多注意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朦朧的',很有節(jié)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幸福絕大多數(shù)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閃爍紅色的光芒……”“幸福不喜愛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降臨,如: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凄涼中愈發(fā)熠熠奪目。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實際生活中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溫馨的,而不是強烈的、震撼的!靶腋2⒉慌c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因此在不順利的日子里,我們不好悲觀、消沉,要學會體會災難間隙的幸福。正如作者所說:“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正因我們的身體是健康的。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能夠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正因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yōu)秀的分子仍舊能夠?qū)τ钪娲舐曊f:我很幸福。正因我以前生活過!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jīng)?纯刺,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并對自己說,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著我們。
幸福讀后感2
我最近買了一本花衣裳小說,是伍美珍寫的《擁抱幸福小熊》我被文中林醫(yī)生愛的博大感動了,我被林莫阿姨的對頭次相識的小念給予的關(guān)心感動了,我被霍雨欣的愛心感動了。
主角小念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她在童年時代,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變成了一個自閉的孩子,陪伴和慰藉著她的是一只茶色的熊公仔,還有一個有點特別的男同學霍雨欣?墒腔粲晷离x開了她隨母親去了美國。在一場車禍里,幸免遇難的小念,丟失了茶色熊公仔。但是小念有認識了醫(yī)院里年輕的林醫(yī)生,林醫(yī)生的姐姐林莫幫有經(jīng)濟困難的小念母子付了醫(yī)藥費,林醫(yī)生給了小念溫暖的微笑,還有一只價格昂貴的泰迪熊,林醫(yī)生對小念說,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還承諾,小念長大后會有很多很多的泰迪熊,還會擁有許許多多的幸福。小年出院后,生活越發(fā)灰暗起來,在學校她盡受欺負,度日如年。她很想見林醫(yī)生,經(jīng)常偷偷的去看望他,并在霍雨欣的幫助、支持和努力下,見到了林醫(yī)生,可是霍雨欣離開了這里,隨她母親去了美國。媽媽的病還沒好,所以小念天天都和林醫(yī)生一起,媽媽在醫(y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后,回到家里調(diào)養(yǎng),熱心的.林莫阿姨和林醫(yī)生常常來看望小念的媽媽,林莫阿姨怕媽媽沒事干,還投資給媽媽在網(wǎng)上開了三色堇布衣坊,讓媽媽經(jīng)營。小念在網(wǎng)上認識了給林莫阿姨做網(wǎng)站的左手,911時,他正和遠在美國雙子大樓的左手聊天看見客廳里在播放雙子大樓遭人攻擊,于是告訴了左手,左手這才告訴她,她是霍雨欣。三年后,在許小念的生日里,受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大禮包,是霍雨欣寄來的,到開始各式各樣的小熊,她哭了。林醫(yī)生的話實現(xiàn)了,此時她擁有了許許多多的小熊也擁有了許許多多的幸福。
多么感人的故事那個憨厚笨拙、溫和馴良、毛茸茸的小熊鉆進故事里,使故事更加的美。文中的小念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她會非常珍惜這段幸福是的,我們現(xiàn)在就非常非常的幸福,被愛包圍著,想想,我們有爸爸媽媽寵著,爺爺奶奶愛著,外公外婆護著,感受一下,要什么有什,長輩們都聽你的,我們想一想,我們要滿足。我們不應該亂發(fā)脾氣,頂他們的嘴,我們讀了小念的故事,也要珍惜這一段幸福。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也有碰到像林濤(林醫(yī)生)一樣的大朋友,他們就像泰迪熊溫暖著我們的心靈,慢慢地啟蒙著我們美好的世界,這一種類似于請求你的感情人我們,很溫暖。是的,正如林醫(yī)生所說的,只要你有這個信念,你會擁有很多很多的泰迪熊,會擁有很多很多幸福。
幸福讀后感3
我的一生始終為以下三種激情所支配:對真理的不可遏制的探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對愛情的不可遏制的追求。——羅素《幸福之路》
初讀羅素的《幸福之路》還是高中時期的某個暑假,學生時期對于幸福的追求不外乎家庭幸福,學業(yè)有成。如今近十年的光陰過去,從學校這個象牙塔出來,由學生仔逐步發(fā)展為社會人的過程,對于幸福的探求亦有了新的變化,比如,學業(yè)有成不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取而代之的則是事業(yè)有成。
羅素說:“多數(shù)工作都會使人得到兩種滿足,一是消磨時光,二是給抱負以一定的出路,而這就足以使一個即使工作乏味的人,也比一個無工作的人快樂得多。但是當工作有趣時,它給人的'滿足感將遠遠優(yōu)于單純的消遣!边@句話套用在社區(qū)工作者身上,也是再適合不過了。
曾經(jīng),社區(qū)工作者在大眾的眼里是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每天處理的都是家長理短的瑣碎小事。在我的記憶中,社區(qū)工作者多為一群40歲上下的大叔大媽,每日()一杯茶,一包瓜子,聊聊天,勸勸架,一群人也是有說有笑,更多的是在打發(fā)時間。這在當時一大批因為經(jīng)濟形勢而下崗的工人眼中,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一晃十多年過去,自己也成為社區(qū)工作者中的一員,才發(fā)現(xiàn),當初以為乏味的工作早已變得有趣許多。
初來社區(qū)接手的條線工作,其中一條就是文體工作。正是這一場場文體活動,讓社區(qū)工作變得有趣鮮活很多。每次活動,我既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在歡聲笑語中也能學到不少東西。趣味運動會,既鍛煉了身體,又拉近了與社區(qū)居民的聯(lián)系;端午包粽子,冬至包餃子,品嘗到美食的同時,向社區(qū)許多生活達人學到了包粽子包餃子的好方法;暑期一系列未成年人活動,豐富的不僅是他們的假期生活,更是人生經(jīng)歷;開學啟蒙禮,開啟的不僅是對即將步入學堂的孩子們的美好希冀,更是對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繼承與弘揚……這些活動所贏得的社區(qū)居民的積極參與以及他們發(fā)出的聲聲感謝和由衷稱贊,都給了我們社區(qū)工作者莫大的快樂和滿足,或許這就是工作能造就幸福的原因。
幸福讀后感4
我和老公是前年相親認識的,去年訂婚,然后結(jié)婚,再然后有了寶兒。單身的時候,都聽了朋友們說,結(jié)婚后怎么生活,有了什么矛盾什么的,之前我也是有點忐忑的,但想著總歸是要結(jié)婚的,就順其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第一次參加公益閱讀申請試讀,收到的書是《婚姻微幸!,這幾天把這本書看了一遍,里面說的基本上都是在細小處把握好,調(diào)整自己,婚姻才會幸福。書中的幾點其實生活中都是常見的,但如果全部都做到,其實很難,我們總會遇到些事情,情緒什么的會不好,調(diào)整情緒,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要把壞情緒帶到家里,不要發(fā)泄給孩子和老公,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待之,家庭會更加和睦的。
“小小的溫柔是成就美好婚姻的法寶”,第一章說到的就是溫柔,沒有一個男人能逃出女人的溫柔,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做到在任何時候?qū)θ藴厝,這個需要我們自己去調(diào)整心態(tài),我自己經(jīng)常都會跳出“溫柔”,遇到讓自己不喜歡的或者不開心的事情,總會變換情緒。前幾天又剛好有一件小事,讓我不太開心,后來我剛好翻到這本書,心情漸漸的放下,對家人也比較平和了,這個我要感激這書。
樂觀,淡定,善良,自愛,自立,自信,其實都是對人描述好的一面,包括妻子在內(nèi)。本書第一章每小節(jié)都在闡述這些。
傾聽,溝通,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傾聽是溝通的有效手段!霸诜蚱奚钪,傾聽是一種理解、關(guān)注、投入和欣賞的表現(xiàn)。這需要你投入地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和對方看待事物的方式。這也意味著你需要拋開自己的判斷、憂慮和個人利益,努力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幸福的女人都會靜下心來傾聽丈夫的心聲。當丈夫講述自己高興的'事時,她會和他一起分享喜悅;當丈夫傾訴不愉快的事時,她會理解他、開導他、鼓勵他!
懂得珍惜,使婚姻更長久。在我們身邊,時常會聽到一些女人抱怨命運的不公,抱怨自己最初的選擇。我們不能總是抱怨,要能以珍惜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婚姻。
珍惜婚姻,就是珍惜幸福。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一個溫馨的家,用自己的真心去經(jīng)營一個甜蜜的家吧,只有這樣,我們的婚姻才能夠幸福長久。
幸福讀后感5
“你幸福嗎?”這是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社會調(diào)查節(jié)目,十分耐人尋味。幸福是什么?品讀了道德八書之一《體悟幸!,我開始對幸福有了一定的理解。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是一段追求幸福的旅程。在出發(fā)之前,我們都曾有過關(guān)于未來幸福生活的種種暢想,但往往會在旅途中漸行漸遠,而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
雖然每個人都是為了追求幸福,但幸福模式卻不一樣。享樂主義型,注重的是眼前的虛榮奢華,是一種不珍惜未來幸福的庸俗主義;忙碌奔波型則與享樂主義型截然相反,他們抱著“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金榜題名”的心態(tài),珍惜未來的幸福而不珍惜當下的;虛無主義型的覺得人生虛空,現(xiàn)在、未來的幸福皆不珍惜。人生易逝,既珍惜當下的幸福,又珍惜未來的幸福,這才是做佳的幸福模式:幸福人生型。
書中的一則故事讓我感受頗深:一個與母親吵架之后跑出家的小女孩因為陌生的點心攤店主請她吃了一碗餛飩而感動不已,認為陌生人都對自己這么好,而媽媽卻狠心地將自己趕出來。店主聽后說:“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而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怎么還要跟她吵架呢?”女孩愣住了……
是啊,“身在福中不知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我們經(jīng)常會對父母們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有著不愁吃喝、倍受父母疼愛的幸福生活,還嫌棄這嫌棄那地和父母頂嘴吵架。幸福就像細細的流沙,你不珍惜它、抓住它,它總有流逝的一天。幸福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我們對父母的.愛與孝敬不能等,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才痛心疾首。正如本書作者李西順所說的:只有珍惜現(xiàn)在才能夠走近幸福并走進幸福,身在福中不知福、今朝有酒今朝醉,則只能揮霍生命,失去幸福的機遇,空悲切、徒傷悲已矣!珍惜現(xiàn)在,實際上就是憧憬未來。
人生的旅程,是“心”的旅程,是“修心”的過程,是用心感悟幸福的心路歷程。幸福來自心靈,來自靈魂,幸福是一種心靈之約,幸福是心靈的一面鏡子,心靈微笑,幸福就微笑。珍惜幸福,且行且珍惜!
幸福讀后感6
幸福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和態(tài)度,這是我從<牽手幸福>中體會到的。
每一位女性都是從天而降的天使,都有權(quán)利讓自我活的更瀟灑,讓自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從而創(chuàng)造屬于自我的幸福生活。有些女性被過多的欲望和瑣事束縛住了腳,迷失了自我幸福的方向,結(jié)果與幸福插肩而過,而有些女性則始終堅守自我的價值觀、人生觀,執(zhí)著追求,真愛生活,牽手幸福,行走在幸福的路上。幸福是靈魂的香味,它來源于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感悟和釋放。幸福需要我們用心感受,無論我們何時何地,只要自我感覺幸福,就是幸福的。這種感覺與財富、地位、美貌都無關(guān),并且這種感覺不能復制、不能繼承,也是永恒不變的。幸福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每一位女性都需要它、追求它。其實幸福就在你身邊,只要你用心體會,幸福將無處不在。它往往就在你一拿一放之間,有時也存在于你那溫暖的心田。幸福就在當下,需要我們用力握住這天,不要為過去而悔恨,也不要為未來而彷徨。珍惜你此刻擁有的一切,要有一種“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恬然自安的.心境。幸福也是一種快樂的感覺?鞓放c幸福是一對孿生姐妹,如影隨形。簡單的理解,幸福就是天天都有好情緒。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與其憂愁上路,不如讓寬容化解恩怨,讓感恩溫暖你我,讓樂觀沖淡“變故”后的失意
與落寞。幸福并非像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石般令女人付出再大的努力也難以找到,相反,它是由一系列普通又細小的寶石連接組成的珠串,散發(fā)著快樂的光芒。幸福是一種愛。無論親情,友情,感情,或是博愛,都是幸福的源泉。幸福就是愛與被愛過程中,所以說,沒有愛的女人便沒有幸?裳。而最高境界的幸福,就是在給予他人幸福的同時,自我也獲得幸福。??幸福是人類一種既古老又永遠恒新的追尋目標。
幸福觀與人身觀,價值觀緊密相連,有什么樣的幸福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從這本書中感悟女性朋友幸福真諦,樹立正確的幸福觀,追求屬于自我的幸福生活。我們真心期望每位女性朋友都能夠把握幸福方向,做個幸福的女人。牽手幸福,與幸福同行!
幸福讀后感7
李躍兒這個人一開始我并不熟悉,認識她來自于她的這本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
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里面生活、真摯的言語所吸引,她的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溫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yè)的術(shù)語。她站在一個敘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復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不講為什么,應該怎樣去做。
她用一條條平凡的字句,領(lǐng)導你不由自主得去領(lǐng)悟、去思考,讓人欲罷不能,越讀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她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純凈的種子,種子如何發(fā)芽、如何成長來源于澆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錯誤都是父母無知、不重視而造成的。首先應受到教育的應該是父母,只有父母擁有了健康、科學的教育觀,幼兒的教育質(zhì)量才能提高。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jīng)歷來建構(gòu)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fā)現(xiàn)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為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fā)現(xiàn)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xiàn)今這個高速發(fā)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guān)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zhì),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yè)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復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于保育。
剛剛脫離父母的孩子有著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diào)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
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xiàn)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伴的愛,缺一不可!教育者的愛尤為重要,他引導孩子幼小的心,讓他們鍛煉敢于面對困難的意志;他呵護孩子受傷的心,以愛撫平破碎使其強韌;他保護孩子懵懂的心,使他們有一個溫暖的臂彎。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請還給孩子幸福之劍,請守護孩子美好童年!
幸福讀后感8
幸福,應該是所有人向往的目標。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處于什么地位,誰能說自己不在乎幸福。但是,何謂之幸福?畢淑敏在這本書里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也許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也許是依舊噓寒問暖的問候,又或許是患難中的一個扶持。只要心態(tài)是好的,什么都可以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個抽象的詞匯,好像無影無形,不可捉摸,其實不然。比如說空氣,我們天天置身其中卻瞧不見,摸不著。但是花開的時候可以聞到漫天花香,雨后初晴可以看到一抹彩虹,這些不都是空氣存在的`印證么。幸福也是一樣。幸福就是孩子得到心愛的玩具,母親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丈夫回家聞到一桌的飯香。
幸福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它不張揚,喜歡悄悄來到你身邊。尤記得高中時候,整天一睜眼就在做題背書,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倒在學海之中。某個寒假補課期間,我們班主任叫來了幾個他以前教過的優(yōu)秀學生來教室,給我們講解學習經(jīng)驗,順便分享了他們的大學生活。聽了前輩們對大學的描述,感覺那肯定就是人生最美最幸福的,瞬間又點燃了大家學習激情。進入大學后,卻發(fā)現(xiàn)生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雖然少了些學習上的壓力,卻多了很多生活上的迷茫,反倒懷念起一大群人懷揣夢想一往無前的高中時光。而對于現(xiàn)在工作的我來說,再回首大學時光又覺得彌足珍貴。所以畢淑敏在書中寫到“人們總是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fā)清香的時刻”。
幸福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它太簡單,反而讓人不容易找著。畢淑敏說:“這個世界并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幸福的眼睛”。平靜的生活會磨平當初銳利的目光,讓人身處幸福卻不自知。因此我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里就會泛起茸茸綠意;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盡情享受這幸福時光吧,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
費爾巴哈說過:“你的第一責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是別人幸福,因為,幸福的人愿意在自己周圍只看到幸福的人!币虼耍腋km然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并不是一件小事,它是我們?nèi)松牡谝皇姑。如何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幸福?畢淑敏在幸福講堂里這樣說:“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但凡福禍相依,苦樂摻半,只要從容處世,看淡得失,積極努力地發(fā)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覺就會接踵而來!”。
幸福讀后感9
下雨了,這讓我不由得拿起了我的好朋友:它身著漂亮的綠色套裝,上面還有幾個可愛的孩子,他們正在為綠化中國做貢獻,這本書就是——《建設(shè)幸福中國》。
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卷首語:《什么是幸福》,之后是目錄,里面是一系列關(guān)乎人民幸福的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學系列,因為它和我們息息相關(guān)。
《小梅和她的“留守孩子小隊”》讓我敬佩,那些互相幫助,團結(jié)一心的留守同學,他們小小的年紀就撐起了一方天地:小梅和她的小隊不僅生活自理,還經(jīng)常去給留守在家鄉(xiāng)的老人和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做家務,有人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要說留守的孩子早當家。
《不花錢也能上學》讓我揪心,漂亮而又懂事的紅紅為了上學剪掉了一頭秀發(fā):她曾經(jīng)那么的愛她的頭發(fā),對于愛美的女孩來說她該有多么的不舍啊,在她的心里上學比什么都重要。都說女孩要美,我要說內(nèi)心的積極向上,愛學習的人比誰都美。
《老龍窩的讀書聲》讓我崇敬,那位堅守了30年的校長,兢兢業(yè)業(yè),為了那些渴望的眼睛,無怨無悔:他曾有機會離開這個偏僻貧窮的地方,但都婉言拒絕,難道他很傻嗎?不知道去選擇更利于自己的生活?我說他一點不傻,他有自己的人生觀,他活的比誰都幸福坦然。
《一樣的“起跑線”》讓我擔憂,那些隨父母奔波在外居無定所的`同齡人,為了學習不停的換學校:不穩(wěn)定的生活讓他的學習之路比別人更加坎坷,還要交一筆不菲的借讀費,我要為新教育法歡呼,不再要交這筆不合理的借讀費,打工者子女上正規(guī)學校不再是夢想,我要說在這個時代做學生是幸福的事。
《幸!笆掷帧薄纷屛倚老,愛心的牽手讓農(nóng)村和城市的孩子能夠有相同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也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農(nóng)村遠程教育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紛呈的課例,讓我們也有機會上網(wǎng)學習,去感受外面世界的日新月異,我要說我們的生活很精彩。
不知何時,窗外的春雨已經(jīng)停了,我的腦海中閃過這樣一個畫面:原野中的一棵棵小樹苗,正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吸收著清新的空氣,傾聽著微風的呢喃,在祖國的大地上茁壯成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shè)獻上一份綿薄之力,為幸福生活獻上鵝毛情意!
幸福讀后感10
幸福了嗎?這是我工作以來一直比較關(guān)注的話題,幸福了嗎?就像此書作者白巖松說的那樣我們國家10多年的高速GDP增加帶來各種的物欲橫流,滿足了我們各種的物質(zhì)文化需求,我們一直追求速度的發(fā)展,我們擁有了很多,但唯一缺少了幸福感!你幸福嗎?我倒覺得真正內(nèi)心幸福的人!
原因何在?因為社會壓力過大,因為唯物主義,各種現(xiàn)實主義,拜金主義,也許真的無可厚非,這是強壓社會下的.自我追求的畸形結(jié)果更或這是更適合我們更好地活下去的必然選擇,選擇幸福活下去的權(quán)利有錯嗎?當然沒有,生活不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嗎?只是當我們上升到這個民族的高度的時候我們不免擔心,擔心這樣的強壓社會下,這樣的信仰選擇方式,這樣不安的心,讓我們的民族主義也會面臨著怎樣選擇?
看完此書后似乎更加明白了我們?yōu)槭裁锤惺懿坏侥欠萜诖男腋#糠績r與收入可笑的對比,物價飛天般的上漲,愛情的現(xiàn)實考驗,尊嚴的奮力捍衛(wèi),人文環(huán)境的大革命等等都可以是一個我們?nèi)苏J定的答案,但是缺少信仰,方覺是我們最大原因。我們15億人民,1億信佛教,1億信共產(chǎn)主義,剩下的卻沒有任何信仰!就像之前總結(jié)有關(guān)幸福是什么的那句話:“小時候,幸福是樣東西,得到了就幸福;長大了,幸福是個目標,實現(xiàn)了就幸福;成年了,幸福是種心態(tài),領(lǐng)悟了就幸福!奔毾胝婢湍菢,只是小時侯那個東西比較容易得到,即使特不到也會得到其他的東西得以幸福的安慰,這也就難怪我們往往總在成年后感慨:“要是能回到小時候該多好”因為小時候能更容易滿足,更容易幸福。但是其實那個東西,那個目標,那個心態(tài)不正是我們一直找尋的信仰嗎?缺少了信仰就談不上幸福了!所以以前的時候我們那么容易感覺幸福,因為容易滿足,心無雜念,那么淳樸。但而今各種物欲橫流,各種誘惑,各種攀比,各種浮躁,傷了也更傷不起,hold不住了,也因此幸福的額度也大大減值,更難滿足。知足者常樂,這句話詮釋的是大家智者般的心態(tài),我們這個年代和這個時代注定給不了我們那樣的環(huán)境,有時改變不了這個社會的時候,可以努力改變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讓自己活得更幸福些!
祝愿你我早日尋找到那份屬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讀后感11
這是一本很中意的作家的書,這已經(jīng)是三刷了,還是感到它在心中的分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享受,更多的是不常有的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深思,這對我來說是實屬罕見的,這也是我百讀不厭的原因。
一本散文集,那就聊聊最喜歡的一篇。不可思議,仔細去翻了一下,我最喜歡的那一篇居然是作者的自序,此前還從未覺得那是一篇序。那一篇的題目就是《恰到好處的.幸福》,作者闡述了自己如何感到幸福是一種如咖啡中的奶,不能多也不能少的東西。
她的文章總是讓我感到一種親切,一種母親的口吻。文章中說:幸福,是一種藝術(shù)和哲學的結(jié)晶體,它所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huán)。這句話是讓我思考甚多的。憶往,自己在幸福面前是否是豁達,不過是接受與給予,這么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有沒有做到。淡然——這一點是確信的。自己從未將它看做必須品一般。
恰到好處。這個詞并不沉重,反而像一個重力的支撐點一樣,不偏不倚地落在你心上。但這個詞也并不平常,仔細想想,生活中鮮少用到這個詞是的確。但是當它與幸福結(jié)合在一起,就像不合拍的天生一對,不是那種梁山伯和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牛郎織女的那種,而是梁山伯遇上林黛玉,牛郎配上嫦娥的這種,的確看上去很荒謬,但是你仔細看看,也挺好的呀!它只不過不是人們慣性思維中的那個樣子罷了,沒有什么大不了。
它倆為什么這樣比喻,因為你反過來想,恰到好處,可以是飯量,火候,怎樣的幸福,可以是甜蜜或是痛苦,但是當它們結(jié)合到一起,沒有任何語病,只是不順眼。而且它們講述的也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物極必反。對,就這樣。但是這樣的組合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它有一種親切中間隔層紗的感覺。十分奇妙,難以捉摸。
那索性就不糾結(jié)了,幸福嘛,恰到好處,糾結(jié)嘛,也恰到好處。挺好,有時隨性一點更好。
說下來,這便是這本書引人注意的地方。恰到好處,這么一個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在幸福面前竟幻化成如此萬千的模樣,也不禁感嘆奇妙。
最后用一句它的話收尾:就讓一切恰到好處,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
幸福讀后感12
在《幸福之路》一書中,羅素沒有運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經(jīng)歷證實過的看法歸納起來,制做出一張獲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們能夠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療方法、也能夠找到幸福的真諦并使自己變得幸福。他在序言里說:“在以下的篇章里,既無高深的哲理,也無淵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達理的一些意見歸納起來……因為不少煩惱的人憑著適當?shù)呐梢宰兊眯腋,所以我才寫下這本書。”羅素書中論述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他自己生活實踐的結(jié)果,是他的閱歷和觀察積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這本書淺顯易懂,讀起來趣味性較強,而且確實對追求幸福的人們有啟發(fā)作用。
在書的前半部分羅素談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現(xiàn)象。他講到人們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會環(huán)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質(zhì)。顯然,這本書主要是剖析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生活習慣等給人帶來的不幸;蛘咝腋5'感受。羅素認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種自我沉溺之人,分別是自責者、自戀者、自大者。
羅素在書的后半部分則告訴人們?nèi)绾巫呱闲腋V返姆椒。首先他分析了產(chǎn)生快樂的因素,然后論述了興趣、情愛、家庭、工作、休閑、獲得與舍棄等因素與幸福的關(guān)系。羅素說,幸福,顯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環(huán)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環(huán)境,他認為在個人自身的范圍以內(nèi),幸福是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能擁有溫飽、健康、愛情、頗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圍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這幾乎是人人可以達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還有一種幸福是精神層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條件是人們的熱情和興趣向外而非向內(nèi)發(fā)展,也就是說人們想要得到這種幸福,首先要摒棄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遠目光,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滿腔熱忱地融入社會生活。
另外書中還有這么一句話:“每個人都愉快地接受愛,又自然而然地奉獻愛,由于這種相互幸福的存在,每個人便會覺得世界其樂無窮!辈粩嗟馗冻龊偷玫綈,幸福是平淡生活的體會、是點點滴滴的快樂,是大多數(shù)人都能擁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錢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譽的多少;不在于是否榮華富貴、人前顯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飯、平實無奇。一個普通的人,如果讀懂了自己,讀懂了生活,他就會找到幸福的真諦,同時也會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幸福讀后感13
以往問過自我:幸福是什么,我總是很久都找不到答案,只是一味地認為自我還沒有足夠幸福的時候。幾天前閱讀過畢淑敏的散文“提醒幸!,合上書本時,我最終找到了答案,也許幸福有時離自我很近,只是在我關(guān)注著隨時可能降臨的悲傷時,它悄悄溜走。
我們太多注重了自我警覺苦難,卻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騙上當……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曾提醒我們幸福。
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后的時間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畢淑敏的這段文字讓我想了很久。真的,我們總是擔心苦難隨時會降臨,但憂心重重地早早做好準備又能改變什么呢?既然準備無用,何不好好地享受苦難來臨前分分秒秒的幸福呢?我們總是說苦難或幸福,但其實苦難和幸福是并存的。我們那么重視苦難,卻為何總是找不到幸福?
畢淑敏用美麗的文字這樣形容幸福:幸福絕大多數(shù)是樸素的,它披著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籠罩天空。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能夠擴大也能夠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是啊,正如她所說,多種多樣的幸福時時刻刻都縈繞在我們的身邊,空氣里歡快的氣氛,是幸福;朋友們親切的問好,是幸福;家人們關(guān)懷的話語,是幸福;同學們嘴角的微笑,是幸福;甚至經(jīng)歷苦難后的些許殘留的歡樂記憶,也是幸福。幸福大到能夠包容所有的悲傷,小到只是一個眼神的溫暖。大大小小的幸福,點綴著我們的繽紛世界,只在不知不覺間而已……
天空中飄落下一片枯黃的楓葉,我好象能從那隱隱約約的紋路中看到它曾在一棵樹上成長的幸福;叵耄诳吹铰飞舷莸钠蜇r,我為自我生活的充實溫暖而幸福,看到拄著拐杖的殘疾人時,我為自我健康的身體而幸福。我大聲地告訴自我,要從此記住每一個幸福的鏡頭,從此提醒自我幸福的存在……
幸福讀后感14
當楊一帆問老師樹怎么畫時?老師并沒有一板一眼的按著樹枝、樹干、樹葉、樹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說“你瞧,拿上筆,這樣,嗚、嗚、嗚亂繞,三繞兩繞,不就長出一棵樹來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才能讓他把作業(yè)變成樂趣。我尤記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學鋼琴,那的老師說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來吧,而不是你去練鋼琴、你去彈鋼琴。還有《死亡詩社》里的基汀老師,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詩歌課時,讓學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書中的緒論撕掉。在朗讀著惠特曼“哦,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在載運無信仰者的綿延的車廂中在充滿愚蠢人的城市里身處其中的意義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這兒,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這個強有力的戲演下去,而你能貢獻一首好詩歌”時,又怎能拿著一套理論讓學生們?nèi)ソ庾x呢?朗讀,忘我的朗讀,在操場上朗讀,在山間朗讀,用生命朗讀。這才是教育,這才是智慧的教育,這才是愛的正確表達方式。
教育不是溺愛,但更不是“嚴教”。李躍兒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親。會把兒子趕出家門,會抓住兒子的胳膊怒吼,會讓兒子因恐懼連拉褲子都不敢吱聲。幸好,她終能領(lǐng)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連人都成不了。讀書筆記我對照著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憤怒咆哮的時候,是不是太過嚴苛,是不是兇起來像不可遏制的潑婦。孩子是需要賞識的'。就像許久前看的那個視頻,一杯水會因為別人夸它純凈而更加純凈,別人批評他污濁而日益污濁。這讓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師對伊夏父親說“在所羅門島,當原住民想用森林里的一部分來耕種,他們不會將樹砍掉,他們只是在樹的附近聚集,然后開始對著樹大聲的辱罵,不用幾天的時間,樹就干枯了……”更讓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說自己的小侄女學習自覺性不高,貪玩。小侄女事后對我講“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說好話。我都和我同學說,我小姑姑要來,我老期待的!蔽毅读艘幌拢载熥约翰划?shù)难孕校矐c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愤有許多許多讓我感觸頗深,更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去接受、去反思、去實踐。能讀過這本書是我的一件幸事,我希望這不僅是我的幸事,也能成為更多人的幸事。每位老師,每位父母,都應該讀一讀,如果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還回去,如果沒拿,也能讓孩子更幸福。
幸福讀后感15
昨晚的小品《今天的幸!纷屓巳炭〔唤,尤其是郝建從電視機里“穿越”出來,他的“爸爸”訓他:“你在這裝四阿哥呢?”,突然覺得好有愛,看過《步步驚心》的“四爺黨”們一定心照不宣,抿嘴一笑。
確實,胡編亂造、篡改歷史的穿越劇會產(chǎn)生一些負面影響,歷史是該被尊重,而不該肆意戲說。然而,我倒覺得穿越劇大受歡迎是有原因的,倒不是因為時空交錯的新奇,而是一種對“遺憾”的填補。
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木蘭辭》里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僅一聲“只如初見”,勾起多少想忘卻終不能忘的過往舊事,燃起幾許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美麗哀愁。是啊,人生如果永遠停留在初次相見的那一刻,也不會有以后的離別不舍,也不會有那么多的遺憾。
就像唐玄宗與楊貴妃,長生殿里對天盟誓,霓裳羽衣傾國傾城,如果時光停滯,只如初見,也不會有以后的馬嵬坡貴妃自縊,華清宮皇帝長恨;就像多爾袞與大玉兒,科爾沁草原上的策馬揚鞭、兩情相悅,月照柳梢下的荷包相贈、暗許終生,如果時光停滯,只如初見,高高在上的孝莊后又何來一聲嘆息,權(quán)傾天下的攝政王又怎會一生變涼。自古至今,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的太多,遺憾總是伴著歷史的`車輪綿延不絕,不免讓人覺得殘酷。
感性而才思敏捷的筆者們恨不得重返歷史長河,用筆給予那些癡兒怨女一些圓滿,我想所謂穿越劇就這樣多起來了。正史嚴肅缺少了人情味,以正史為依托的戲說倒也唯美感人。如果總用科學的眼睛看月亮表面的凹凸不平,實在不美;如果換用詩意的眼睛看月亮的皎潔如玉,才會有“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美麗詩境,才會有廣寒宮里嫦娥仙子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或多或少都是感性的,就是這份感性,讓人生豐富多彩,曼妙多姿。聽說劉德凱去遵化清東陵游玩,但見孝莊墓的上空,有一只雄鷹盤桓不去,不覺驚叫:“那鷹一定是多爾袞的化身,他是舍不得大玉兒鞍。虧了他這看似不著邊的遐想,才有了后來感動億萬觀眾的《孝莊秘史》。都說人要保持一顆童心,保持一顆感性的心,也會讓我們擁有更廣闊湛藍的天空,不是嗎?
【幸福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幸福讀后感04-11
幸福的鴨子讀后感04-29
《幸福的鴨子》讀后感04-29
《幸福的種子》讀后感07-04
《提醒幸!纷x后感04-29
幸福的方法讀后感05-03
提醒幸福讀后感04-29
《擁抱幸福的小熊》讀后感04-29
幸福讀后感15篇04-11
幸福讀后感(1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