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昆蟲記》有感 1
前不久,我得到了一本新書《昆蟲記》。我第一次看到書時有點怕,好大一只蜘蛛在封面上。我又發(fā)現(xiàn)大蜘蛛上有二行字——“昆蟲學絕對圣經(jīng)”,好像很有趣,就馬上看了起來。
嗯,舍腰蜂,難道它像壁虎一樣會丟掉后半截,然后逃跑嗎?原來,因為它的腰很細,就好像沒了腰,就叫它舍腰蜂了。
大自然真有趣,居然還有這樣的小昆蟲。
我又翻到第一頁,發(fā)現(xiàn)這幾頁是講作者小時候的'故事。原來作者法布爾之所以會寫出一本《昆蟲記》,是因為他喜歡觀察小昆蟲,并對全部事物感到好奇,也就是這好奇寫出了一本美好又充滿樂趣的書。
我開始好好看起了這本書,原來我們身邊的小昆蟲也有很大的功能,蜜蜂要授粉,花才會開;蜣螂可以吃大便,草原才會干凈……
這本《昆蟲記》,真是一本“圣經(jīng)”,一本昆蟲學上的圣經(jīng)。
讀《昆蟲記》有感 2
暑假里我又看了一遍去年寒假就看過的《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了解了許多關于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知識,有趣極了。
你們知道嗎?知了唱歌是因為它在黑暗的地下做了四年苦工,才見到光明,所以忍不住開心地縱情歌唱。在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還以為它是熱得受不了才叫呢!有一種孔雀蛾,它們的壽命只有短短的三天,只來得及找一個伴侶。還有捕蠅蜂媽媽,她能夠準確地估算出自己的寶寶能在多長時間內(nèi)吃完她留下的食物,神奇吧?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螳螂了。螳螂雖然有美麗的容貌,在平時捕食時,總是假惺惺地擺出一副祈禱的.樣子。但你可千萬別被它的外表給騙了。每當有獵物經(jīng)過它面前時,它總是會打敗它,把獵物變成自己的美餐。因為螳螂的暗器真厲害!細針般的硬勾,鋸齒一般的刺,一對健壯無比的大鉗子。這其中不論哪一個讓你碰上都是不好受的。螳螂還吃自己的同類,雌螳螂還吃自己的丈夫。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螳螂媽媽生下寶寶,幫它們建好巢之后,就什么也不管了,我覺得螳螂媽媽一點也不稱職,不該丟下小螳螂不管。我認為昆蟲世界里最殘忍的就是螳螂了。
讀《昆蟲記》有感 3
我讀過法布爾《昆蟲記》中很多篇文章,有《荒石園》、《毛刺砂泥峰》、《隨峰》、《灰毛蟲》,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荒石園》,它也是《昆蟲記》的開篇之作。這一篇主要講述了法布爾如何開始他的.昆蟲之路和他如何開始觀察昆蟲的。
他不像別人對昆蟲開腸破肚,而是讓它們活蹦亂跳地活著;他不像別人把它們變成又可怕又可憐的東西,而是讓人們更加喜愛它們;他不像別人在酷刑室和碎尸間里干活,而是在蔚藍的天空下,邊聽蟬兒歡快的鳴唱邊仔細地觀察著;他不使用試劑測試蜂房和原生質(zhì),而他則在它們各種本能得以充分表現(xiàn)時探究它們的本能;他探究的不是死,而是活。
法布爾的《昆蟲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保護昆蟲、愛護昆蟲,探索昆蟲的本能、習性、生活方式、勞作、爭斗和生息繁衍。
所以,我也要像法布爾一樣學習保護昆蟲,發(fā)現(xiàn)昆蟲的奧秘。
讀《昆蟲記》有感 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昆蟲記》。在這本書里學到的知識,改變了我很多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觀點。
比如,我之前一直以為,當人們靠近蜜蜂的時候,蜜蜂就會來蜇人。但當我看到法爾布先生有次靠近掘地蜂巢穴的時候,掘地蜂們并沒有發(fā)動攻擊,而是任憑自己的巢穴和卵被破壞。原來掘地蜂是極端和平主義者,只要不是遇到其它種類的蜜蜂過來搶奪地盤,它們都不會主動發(fā)起攻擊。
再比如,每次想到屎殼郎推著糞球,就會覺得它們很臟很臭。但這種最早出現(xiàn)在古埃及的小家伙,被當時的埃及人稱為“圣甲蟲”。經(jīng)過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屎殼郎的.智慧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它們會將糞球推進巢穴,然后掏成中空,接著會把卵產(chǎn)在里面,便于幼蟲一孵化就有食物。屎殼郎也有天然的母愛,每當夏天到來,屎殼郎媽媽會背向洞口,為幼蟲遮蔽陽光和炎熱。
讀書很有趣,不僅改變了我之前建立的錯誤成見,還可以往小腦袋里裝進很多新的正確知識。我相信,堅持閱讀會帶給我一個全新的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 5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法布爾的一部著作,這是一部充滿生趣和無窮魅力的作品。
在這本書里,法布爾帶我走近了奇妙的昆蟲世界,里面講了一些昆蟲的習性、愛吃什么東西、有什么特點等等,我在里面還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比如金步甲和螳螂會吃自己的同類,紅螞蟻會把黑螞蟻的卵偷來,等小螞蟻出生了,就成了它們的奴隸,天牛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很差……
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數(shù)螢火蟲了。別看它很小,但它可是食肉動物呢!主要的食物是蝸牛,螢火蟲在吃掉蝸牛之前先要給它打幾針“麻醉劑”,它的麻醉工具非常小,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等麻醉完了,就會飛來很多螢火蟲,它們向蝸牛體內(nèi)注入一些液體,不一會蝸牛就變成“肉粥”了。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走進了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了解了許多有趣的.昆蟲知識,同時也懂得了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勇于探索才能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同時我也覺得,一個人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其實也來源于興趣愛好,不是嗎?正是因為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熱愛,才誕生了《昆蟲記》這本妙趣橫生,讓很多小朋友都愛不釋手的著作。
【讀《昆蟲記》有感 】相關文章:
讀昆蟲記有感11-12
讀《昆蟲記》有感04-01
讀昆蟲記后感10-30
昆蟲記的讀書心得02-05
昆蟲記讀書心得09-01
年昆蟲記讀書心得02-02
讀后感昆蟲記11-09
昆蟲記讀后感08-05
《昆蟲記》讀后感06-16
《昆蟲記》讀書讀書心得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