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jù)手拉手中的相關(guān)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體會小數(shù)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交流、合作等活動,使學生體會整數(shù)的運算定律在小數(shù)運算中任然適用,并能運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shù)乘法和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學情簡析與常見問題: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小數(shù)乘法的知識,以及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這位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huán)節(jié)目標課件頁碼
一、情境導入
1、課件播放希望小學的學習條件的圖片。
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
雖然希望小學學習條件艱苦,但是哪里的學生對杜順,對學習都有強烈的渴望。通過對比,我們的學校有多媒體等教學設施,我們好幸福。≡谶@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我們又要做些什么呢
2、同學們都很有愛心,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某班同學們也和咱們班同學一樣有愛心,他們幫希望小學買了一些學習用品和課外讀物。
出示教材第44頁情境圖。
你知道他們都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買了那些學習用品和課外讀物嗎?
學生觀察,看圖暢談感想。
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看情境圖后回答
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地學習。
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1,2
二、自主探究
1、淘氣要給希望小學的3明同學分別買1本練筆本和1個鉛筆盒,一共要話多少元?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先求什么?然后呢?
2、多種方法嘗試解決。
肯定做得好的小組,你們同意以上做法嗎?誰能說一說原因。
笑笑要給希望小學5名同學分別買1本練習本和1本數(shù)學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你們還記得我們之前學的運算定律和運算順序嗎?
在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中,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也同樣適用于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同桌間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活動:有的用分步算式解決,有的用綜合算式解決,
小組匯報結(jié)果。
學生說明理由。
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
回顧整數(shù)的運算順序和定律
學生舉例驗證。
使學生主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三,回顧總結(jié)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學生暢談收獲。
板書設計:
手拉手
方法一:2.8×3=8.4(元)方法二:(2.8+6.1)×3
6.1×3=18.3(元)
8.4+18.3=26.7(元)
小數(shù)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相同
整數(shù)的運算定律在小數(shù)運算中也同樣適用。
作業(yè)設計:
3、基礎作業(yè):練一練的第1----4題
2、選做:練一練的第5題。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收集分析簡單數(shù)據(jù)的過程,體會條形統(tǒng)計圖的意義。
2.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會繪制簡單條形統(tǒng)計圖。
3.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理解一格表示一個單位。
難點: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會繪制簡單條形統(tǒng)計圖。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轮
同學們,這是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氣情況圖:
提問:同學們,看到這個圖片,大家能說說從中能了解哪些數(shù)學知識嗎?
預設:
①這是一個天氣日歷,上面有各天的天氣狀況
②有各種圖片表示各種不同的天氣情況
……
提問:那么,這個月的天氣情況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們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ǘ┨剿靼l(fā)現(xiàn)
1.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
⑴整理數(shù)據(jù)
提問:你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月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分別統(tǒng)計出這些數(shù)據(jù)呢?先思考,再來交流。
預設:數(shù)數(shù)
追問:好的,這是最直接的辦法。還有其他的嗎?……
小結(jié):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錯。同學們找出的這些方法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都是可行的。
、票硎緮(shù)據(jù)
提問:我們已經(jīng)通過畫“正”字、直接數(shù)數(shù)等方法統(tǒng)計出了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那么如何才能清楚地將他們表示出來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預設:畫統(tǒng)計表、畫“O”(象形圖)……
小結(jié):好的,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將各種天氣狀況表示出來,可以畫統(tǒng)計表表示,也可以畫“O”(象形圖)表示。開始
、欠治鰯(shù)據(jù)
提問:同學們都畫完了嗎?剛才呀,老師看到有同學是這樣畫的(出示PPT):
追問: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小結(jié):十分詳細、也十分清晰地把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都表示出來了。
提問:還有同學是這樣表示的(象形圖)——這個圖把數(shù)據(jù)都表示清楚了嗎?
預設:不清楚,每種天氣有幾天還要再數(shù),非常麻煩。
過渡:今天呀,老師要為大家介紹一種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統(tǒng)計圖,一起來看看(出示PPT)——
提問:從這幅統(tǒng)計圖上,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
預設:直條越長,數(shù)量越多
追問:說明直條的長度是根據(jù)什么畫出來的?
追問:那么,在這里同學們注意到其中一格一格的小正方形了嗎?一格就代表——(一天)。你們明白了嗎?
預設:明白了。
追問:通常我們在畫的時候呀,也要注意。(指Y軸)這條垂直射線也可以叫做縱軸或Y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追問:(指X軸)水平射線也可以叫做橫軸或X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追問:也就是我們要進行統(tǒng)計的`項目,對嗎?
小結(jié):像這樣用用條形的長短來表示數(shù)量多少的統(tǒng)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條形統(tǒng)計圖。(板書課題)
提問:那這樣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呢?與象形統(tǒng)計圖比較。
預設: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較數(shù)據(jù)大小
小結(jié):條形統(tǒng)計圖更形象、直觀、具體,更容易看出數(shù)量的多少。
2.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下面打開課本,我們來做一做書本95頁的題目。
(三)課堂總結(jié),暢談收獲
提問:新課就學到這里,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學會了畫條形統(tǒng)計圖、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好處(優(yōu)點)……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冀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49~50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兩個活動。活動一,教材給出了兩種帽子的價格,通過計算得出皮帽的價格正好是布帽價格的5倍,進而引出倍數(shù)的概念。這部分知識是概念性的知識,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個過程,因此在研究兩數(shù)的倍數(shù)關(guān)系時,要給學生充分地思考和說理時間,不可急于求成;顒佣,通過對比計算兩組題目,揭示出一組沒有余數(shù),另一組有余數(shù),在沒有余數(shù)的一組算式中,被除數(shù)能被除數(shù)整除。通過對比,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倍數(shù)及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另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判斷方法的認識和理解。練一練第2題,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找7、8、9、10的倍數(shù),是《課標》的基本要求,要在學生嘗試找的基礎上,指導找的方法。如,7的倍數(shù),就用7依此乘1、2、3、4……等數(shù),即7、14、21、28……。教材還設計了猜數(shù)游戲的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有關(guān)倍數(shù)的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倍數(shù)的概念。
2、我能正確寫出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我能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另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初步意識到可以從一個心得角度來研究非零自然數(shù)的特征及其相互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教學內(nèi)容的奇妙、有趣,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知道倍數(shù)的含義。
教學難點:
用語言描述成倍數(shù)關(guān)系的兩個數(shù)。倍數(shù)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學生主持:
今天我考考大家:一條褲子80元,一件上衣240元。這件上衣的價錢是這條褲子的多少倍?(找學生回答并進行適當評價);一本作文書16元,一本童話書6元。這本作文書的價錢大約是這本童話書的多少倍?(找學生回答并進行適當評價)。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異同點呢?
。ń處熥隹偨Y(jié)后,自然引出課題并板書。)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所探究的“倍數(shù)”的問題與之前學生了解的“倍”的問題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回憶舊知蔚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嘗試小研究
課前嘗試小研究
計算下面兩組題。
。1)40÷8=(2)43÷8=
12÷3=11÷3=
315÷15=637÷15=
通過比較兩組題的計算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兩組題的不同:
教師講解“倍數(shù)”的概念后,引導學生思考、交流下面的問題:
1.我能舉出幾組倍數(shù)的例子:
2.對于“倍數(shù)”,我想提醒大家:
課上嘗試小研究
在1~50的自然數(shù)中,7的倍數(shù)有()。
怎樣找又快又全?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通過計算確定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guān)系,通過自己的嘗試、交流,概括出這種新的兩個數(shù)關(guān)系的含義。通過查找7的倍數(shù),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倍數(shù)含義的理解;通過總結(jié)找一些數(shù)的倍數(shù)、總結(jié)方法,使學生認識解決問題尋求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jié)歸納能力!
三、小組互助合作
組內(nèi)交流嘗試小研究。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的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fā)言順序;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fā)言,對發(fā)言內(nèi)容進行評價;3、組內(nèi)討論:通過探究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知識,準備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進行有序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交流有序、傾聽認真、評價深入,小組交流才能真正有所成效。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梳理和概括,活躍學生的思維!
四、班級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引向深入,總結(jié)方法。
教師點撥:如果一個數(shù)除以另一個數(shù)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的倍數(shù)(舉例:90除以18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90是18的倍數(shù)),一個數(shù)可能是幾個數(shù)的倍數(shù)(如12是3的倍數(shù),也是4的倍數(shù));
找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可以用這個數(shù)分別乘1、2、3、4、5……,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有無數(shù)個。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嘗試進行總結(jié)交流,加深對獲取知識點認識,通過與前面學過的知識點比較、拓展,幫助學生構(gòu)建知識結(jié)構(gòu)】
五、教師點撥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或總結(jié):
1、一個數(shù)除以另一個數(shù)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這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
2、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有無數(shù)個。
3、一個數(shù)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
4、找一個數(shù)倍數(shù)的方法:用這個數(shù)分別乘1、2、3……
【設計意圖: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學習,確保學生學習的扎實、有效。】
六、挑戰(zhàn)自我
1.下面哪道題的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的倍數(shù)?說說你的理由。
156÷3992÷27351÷27
【通過練習,強調(diào)、加深認識:“倍數(shù)”是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2.判斷對錯。
。1)28÷7=4,所以28是倍數(shù)。()
【通過練習,強調(diào)、加深認識:“倍數(shù)”是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2)6的倍數(shù)只有6、12、18、24、30。()
理由:。
【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有無數(shù)個】
(3)54是6的.倍數(shù),也是9的倍數(shù)。()
【讓學生感受一個數(shù)可能是幾個數(shù)的倍數(shù)】
3.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找出10和9的倍數(shù)。
填寫圖片摘要(選填)
10的倍數(shù)9的倍數(shù)
【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求一個數(shù)倍數(shù)的方法。滲透集合思想!
4.找朋友。在下面的數(shù)中,找出有倍數(shù)關(guān)系的數(shù)?茨慕M找的多。
【進一步加深鞏固學生對倍數(shù)的理解與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學生意識到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法的選擇。】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七、反思梳理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你是怎樣學到新的知識的?總結(jié)自己的表現(xiàn)。
【培養(yǎng)學生自我總結(jié)、自我反思的習慣和能力!
八、拓展延伸
一個數(shù)是7的倍數(shù),而且比30大比40小,這個數(shù)可能是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繼續(xù)進行探究,鞏固所學的知識,使學生的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入,知識的運用更加熟練!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樣逐層深入地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表現(xiàn)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學習本文對話,通過人物對話,提示人物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
二、課前準備:
找一些有關(guān)中法友好往來的文章。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
一、提示課題。
1、“心愿”的意思是會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課文寫誰的心愿?
。▽懸患移胀ǖ姆▏撕椭袊ぷ魅藛T的共同心愿。)
3、是個什么樣的心愿?
。ㄐ抟蛔颜x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初讀課文,自學新詞。
四、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寫我與一位法國小姑娘的對話,說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國迷。
第二段:(18--20)寫小姑娘的爸爸兩次去中國,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使全家人都愛上了中國。
第三段:(21--29)講作者與小姑娘一家人的談話,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第四段:(30)寫修一座友誼的長橋,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講讀課文第一段。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這是人最愛坐的長椅,因為我喜歡那幾叢花,在春天的.北京,這樣的花是經(jīng)常見到的!边@句話是怎么理解?
3、哪些詞語表現(xiàn)法國小姑娘對中國人民的感情是純真和樸素的?
4、“閃耀著歡樂的光”說明書了什么?
5、從小姑娘的回答說明書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國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現(xiàn)了什么?
8、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課堂作業(yè) 。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法國小姑娘怎么會知道我是中國人的?
2、她說她家里有好多中國人,這是真的嗎?表達了小姑娘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小姑娘為什么對中國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稱為“中國物品展覽館”?這說明書了什么?
3、“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fā)芽,開出了美麗的花!边@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ㄖ感」媚锏陌职謴闹袊鴰Щ亓四嗳,并陳列在家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愛。他的這種真摯感情感染了全家,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紹了什么?他是怎么樣介紹的?
5、“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為榮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現(xiàn)在確實需要發(fā)展。你們的國家有巨大的潛力,這是誰也比不上的!边@一段話表達了什么感情?
。ū磉_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贊美,對中國繁榮富強的期望以及對中國發(fā)展前途充滿信心。)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帶她去北京。)
3、“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說明了什么?
。ㄕf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純真)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
。ㄈケ本┊斃蠋煟幌M畠簽榉ㄖ腥嗣褡髫暙I;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5、課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c明中心)
四、總結(jié)全文。
本文記敘了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發(fā)展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課堂作業(yè) 。
1、完成課后作業(yè) 。
2、有感情朗讀課文。江江萬春高東小學。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5
學習階段:
水平二
學習目標:
通過多種練習形式發(fā)展跳躍能力
學習內(nèi)容:
蹲跳起
重點:
初步學會蹲跳起動作。
難點:
做到兩腿迅速蹬直、向上跳起。
學習步驟:
二、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1.教師組織隊列起步走和原地的二列橫隊成四列橫隊走
2.組織學生進行游戲《“8”字形接力跑》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要領。
3.組織游戲。先組織一次試練,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繼續(xù)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教師進行裁判。
學生活動:1.觀看同學的示范,認真的聽教師的講解。
2.在教師的組織下熱情的投入到游戲中去,并和同伴很好的配合進行游戲。
3.在教師總結(jié)后認識到游戲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的糾正。并更好的完成游戲。
組織:以四路縱隊完成游戲。
三、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初步學會蹲跳起動作。
難點:做到兩腿迅速蹬直、向上跳起。
教師活動:1.教師邀請同學做蹲跳起練習。并進行比較。
2.教師進行動作的示范和技術(shù)要領的講解。
3.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原地的蹲跳練習。并要提出哪位同學的'動作完成的好跳動高。組織學生進行行進間的蹲跳練習。并組織學生看誰跳的快而好。
學生活動:1.認真的看示范和聽講解。
2.努力的完成練習把技術(shù)動作作好。同時要求更好的表現(xiàn)自己。體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勢。
組織:四路縱隊。
四、放松練習,調(diào)節(jié)自身。
教師活動:教師組織放松的練習。要使學生的身體盡量的放松。
學生活動:積極的投入到放松練習中去。讓自己好好的放松。為下節(jié)課準備。
組織:在蹲跳練習完成的隊列上。
1、課后小結(jié)
2、安排回收器材
3、師生告別
場地:操場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2、通過由遠到近看景物,體會看到的范圍越來越小。
3、在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空間感。重點難點體會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教學準備
課件、禮品盒、實物投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落實知識點
一、創(chuàng)設情景
課件演示,教師用語言描述:音樂響起(生日快樂),今天是淘氣的生日,我們一起來為他祝賀。淘氣家的桌上擺滿了朋友們送來的生日禮物,機靈狗想看個究竟。
。1)機靈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還是站在凳子上看;
。4)最后,它終于爬上了桌子上看。
你能按照機靈狗四次看禮物的順序,在下面的()里標出①②③④嗎?課件展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
課件演示,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二、實踐感知
1、小組探究:按照機靈狗的方法請嘗試觀察,并說說分別看到的是什么?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機靈狗先后看到的并標出①②③④。
3、不知同學們在生活中也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如果有你能和同學們說一說嗎?
想一想:機靈狗觀察的位置有何變化?觀察到的范圍又有什么變化?
三、實踐探究
1、說一說:小明沿小路向樹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先比較兩幅圖的區(qū)別,再說一說,哪一幅是在A點處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點處看到的?說明什么?
2、填一填: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樹越()。
3、想一想:小明觀察物體位置的變化引起了什么的變化?有怎樣的變化?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感受鄉(xiāng)村生活得美好,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得由衷熱愛之情。
3、學習作者通過描寫鄉(xiāng)下和人家最密切相關(guān)的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表達方法以及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描寫方法,感受鄉(xiāng)下美景。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讀文復習導課
1、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繼續(xù)暢游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接著欣賞鄉(xiāng)下人家獨特、迷人的景色,好嗎?(出示課題,齊讀。)
2、回憶課文,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些動人的美麗景色?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青藤瓜架、鮮花翠竹、群雞覓食、小橋戲鴨、庭院晚餐、紡織娘高唱)
二、整體把握,質(zhì)疑提問
1、如果只讓你用一句話,你怎樣概括這些美景?
。ǔ鍪局行木,齊讀。板書:獨特、迷人)
。ㄕn件出示:找出中心句,是總體把握文章的一種方法。)
2、讀書貴在質(zhì)疑。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看誰善于思考質(zhì)疑?
三、舉一:指導學習,總結(jié)方法
1、學習“青藤瓜架”一段。
過度:黃老師想先邀請同學們?nèi)デ嗵俟霞芟驴纯矗瑢ひ捘欠莳毺嘏c迷人,好嗎?捧起書來,我們來好好讀讀這一段,抓住那些讓你喜歡、讓你心動的語句來體會體會,把你的讀書感受簡單的寫在書旁邊,學會做批注,一會我們好交流,好嗎?
2、交流:說說自己從這一段中讀出了什么,也可以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3、文中還用了幾個動詞寫瓜和藤,你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
4、這么多的優(yōu)美詞句,讓我們把它們珍藏在心里吧!快
5、小結(jié)學習方法,課件出示學習方法
三,反三:選擇學習方法,潛心讀文,品味語言,感受情景
1、過度:還有那么多的美景還需要老師帶領嗎?好,自己學。選擇一個或幾個學習方法自己學習,記著些批注
2、帶著自己的學習收獲交流交流。
3、學生讀文,批注
4、教師巡視,了解讀書情況
四、組織交流,感情朗讀,進行文字訓練
1、過度: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你們專心讀書的樣子就是這課堂是最美的一道風景!相信相信課文中的美詞佳句、詩情畫意或多或少都印在了你們的心里。來,做一個善于分享的孩子吧!誰愿意不你覺得最美的景色讀給大家聽,或者跟大家講講你的體會?
2、組織交流,鼓勵個性展示
重點引導:
、偾嗵俟霞
A、你覺得這些瓜架可愛嗎?為什么?那些詞語用得好?
B、課件出示圖片,引導感知
C、感情朗讀
、邗r花竹筍
A、出示圖片
B、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片繁花嗎?
C、你覺得在描寫竹筍時,有沒有哪一個詞語特別吸引你?為什么?竹筍探出頭來會說些什么呢?
D、女生來讀花的妖嬈,男生來讀讀竹筍的鮮嫩可愛。
、廴弘u覓食
A、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這些雞多么悠閑啊!來,讓我們多讀幾遍!
B、鄉(xiāng)下人家還會養(yǎng)些什么呀?比如————
你能像作者這樣寫寫嗎?來,我們試一試(課件出示仿寫引導)——,鄉(xiāng)下人家照例總要養(yǎng)幾只的。從它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或是瞧見————————。
、苄『討蝤
A、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B、想象說話
即使——————,它們也從不吃驚。
是呀,多么和諧的鄉(xiāng)村生活!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⑤看過青藤,賞過繁花,感受了小橋戲鴨,還有什么讓我們留戀的呢?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吧!
五、理清順序,回歸整體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帶我們欣賞這鄉(xiāng)下美景的?
2、描寫景物一定要有順序,這樣才有調(diào)有理。這一幅幅美景如圖畫般順序展開,我們不得不深情地贊嘆——(齊讀最后一段)
3、你們知道嗎?讀了這一課,黃老師一直被這篇課文所描繪的鄉(xiāng)下美景深深的吸引著,打動著,所以呀,老師把這些內(nèi)容做成了一首小詩,想不想一睹為快?
在鄉(xiāng)下
在鄉(xiāng)下,在房前
那張滿綠葉的長藤瓜架
結(jié)滿了多少水靈靈的故事
在鄉(xiāng)下,在屋后
那幽幽翠竹綽綽花影
把恬淡的日子搖曳成醉人的畫
在鄉(xiāng)下,在場院
雞也悠閑鴨也歡暢
小橋流水映紅夕陽
天也高啊地也闊
天高地闊鄉(xiāng)下人家
六、布置作業(yè)
1、你能像老實這樣把你自己喜歡的一段課文改寫成優(yōu)美的小詩嗎?
2、背誦喜歡的段落,為他配上美麗的插圖。
3、搜集鄉(xiāng)下生活或風景圖片,了解鄉(xiāng)下生活
4、閱讀鏈接熟讀,背誦。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學會14個字以及新詞,認讀1個字。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點: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難點:理解小里根父親的做法。
查閱資料:里根人物簡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自學生字和認讀字
教學重點:為閱讀課文掃清障礙,讀準字音,流利、正確。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讀后問:你認識了哪些新的生字,請你用自己的識記方法介紹給大家。
師指導生字:
字音:即、怯、暫、
字形:怒、恕、努
固執(zhí):“執(zhí)”讀輕聲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書,并隨時指導正確、流利。
二、師生共同介紹里根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1、提示:抓住課文的主要意思或主要情節(jié)
2、小組交流
3、小組代表全班交流,師指導
四、作業(yè)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繼續(xù)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點: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難點:理解小里根父親的做法。
教學過程:
一、默讀課文,說說小里根的父親和母親在這件事上的態(tài)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
二、思考討論:父親為什么要借錢給兒子,并要兒子自己想辦法還錢?
小里根是怎樣掙這15美元的?(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和里根的內(nèi)心活動)
讀一讀、想一想,分組討論并全班交流
三、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對責任的理解。
四、 展開合理想象,練習寫一段話
1、 提示:小里根、父親、母親當時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想些什么?他們的神態(tài)怎樣?會有什么動作?
2、 先想后說或者表演
3、 開始寫
4、 寫后默讀修改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9
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情境,盡可能地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一個觸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讓學生對瀑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詩歌教學應以讀為本,在朗朗的誦讀聲中讀出詩的韻味,讀出詩的感情,乃至熟讀成誦,從而獲得語感,內(nèi)化為特有的語言心智。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獲得美的熏陶,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理解重點詩句表達的意思。背誦課文。
3.學習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4.會認“疊、喻、屏”3個字,會寫“瀑、疊、涌、攤、喻、襯、屏”等7個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體會瀑布的壯麗、奇異。
2.從詩歌美美的語言中,感受瀑布的雄偉與壯觀。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聽到瀑布的不同聲音和看到瀑布的不同景象,把看到和聽到的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一)同學們,還記得唐代詩人李白寫過的《望廬山瀑布》嗎?我們一起來背背。從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寫的也是瀑布,作者是現(xiàn)代詩人葉圣陶。
(二)讓我們一起動手來寫課題。注意寫“瀑”字,它的右下部分不是水,而是像一朵濺起的水花。
板書課題:瀑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渡:葉圣陶筆下的瀑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邊聽邊感受。教師配樂誦讀詩歌。
(展示課件第三屏)
。ǘ┒嗝疵赖'小詩!同學們想讀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來寫瀑布的?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ㄕ故菊n件第四屏)
(三)檢查讀書情況。
1.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ㄕ故菊n件第五屏)
2.這首詩共有幾個小節(jié)?指定同學分小節(jié)讀書,評價。
3.交流:詩歌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瀑布的?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板書:聲音樣子遠近
三、小結(jié)
詩歌《瀑布》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qū)懥似俨嫉穆曇艉蜆幼樱屛覀儙蠈ζ俨嫉南矏壑,再次美讀詩歌。
四、作業(yè)布置
。ㄒ唬┯懈星榈乩首x課文。
。ǘ⿻鴮懮中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ㄒ唬┞爩憣W過的生詞。
(二)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瀑布的?
板書:聲音和樣子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首詩歌。
二、品讀課文,感悟詩的意境美
。ㄒ唬⿲W習第一小節(jié)。
1.詩人未見瀑布,先聞其聲。瀑布的聲音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小節(jié)。
2.交流,引導學生從瀑布的聲音體會瀑布的氣勢雄偉。
(1)“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什么是“疊疊的浪”?(疊疊就是一層又一層,前浪未平,后浪又緊跟著涌上來,后浪推前浪。)
“疊疊的浪涌上岸灘”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
。ㄕ故菊n件第六屏)
(2)“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陣陣的風吹過松林”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
。ㄕ故菊n件第七屏)
(3)從瀑布的聲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完成練習題
。ㄕ故菊n件第八屏)
瀑布的聲音像(疊疊的浪),又像(陣陣的風)。這樣的聲音說明了瀑布(氣勢雄偉)。
3.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小節(jié),讀出瀑布氣勢雄偉。
。ㄕ故菊n件第九屏)
。ǘ⿲W習第二、三小節(jié)。
1.過渡:還沒看見瀑布就聽見如此響亮的瀑布聲,接下來會看到的瀑布是怎樣的?
2.自由讀詩歌第二、三小節(jié),找出寫瀑布樣子的詞句。
3.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瀑布的色彩美與形態(tài)美。
。1)“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在這個句子中“襯”字是什么意思?(映襯襯托)
同學們能用上“襯”字來說句子嗎?
。▽W生造句有困難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句子如:綠葉襯著鮮花,使鮮花更美了。同學們潔白的校服襯著胸前的紅領巾,使紅領巾顯得更鮮艷了)。
在這句詩中,就是說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襯托下,會顯得怎樣呢?(更白了,更加壯麗)
。ㄕ故菊n件第十屏)
讓學生說說對此課件內(nèi)容的感受。
(2)“一座珍珠的屏”、“如煙,如霧,如塵”
為什么說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呢?在什么時候,瀑布如煙,如霧,如塵呢?
。ㄕ故菊n件第十一屏)
讓學生說說對此課件內(nèi)容的感受。
。3)為什么作者寫到的瀑布的樣子,兩個小節(jié)會不一樣呢?
(因為作者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瀑布的樣子不同)
(4)(展示課件第十二屏)
小結(jié)練習。
遠望瀑布,瀑布好像(一道白銀)。寫出了瀑布的(色彩)美。走到近處,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風)。一陣風吹過,水珠像(煙一樣)輕飄,像(霧一樣)白茫茫,像(塵一樣)紛紛揚揚。寫出了瀑布的(形態(tài))美。
4.指導讀詩歌第二、三小節(jié),讀出瀑布的色彩美與形態(tài)美。(課件出示第二、三小節(jié)內(nèi)容)
5.欣賞到這么美的瀑布,作者會是怎樣的心情呢?同學們是否也在讀詩的過程中感受到了?
6.把自己當作詩人,看到了瀑布,來到了瀑布的腳下,有感情朗讀詩歌第二、三小節(jié)。
。ㄕ故菊n件第十三屏)
三、拓展延伸
看到這么雄偉、這么壯觀的瀑布,你們最想說什么?
四、激情朗讀,總結(jié)全文
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觀賞了雄偉壯麗的瀑布,讓我們帶上對瀑布的喜愛與贊美,齊讀詩歌吧!
五、作業(yè)布置
1.背誦詩歌。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畫一幅畫。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認識垂線、平行線。
2、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guān)系。
3、發(fā)展自己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樹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學習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發(fā)展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
學習過程:
1、在一片紙上任意畫兩條直線,會有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什么叫平行線?平行線還可以怎么說?為什么要說在同一平面內(nèi)呢?
3、在同一平面內(nèi)相交的兩條直線又可以怎么分類?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垂足?
4、平行線、垂線和直線、射線、線段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一、說一說:
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例子。
二、做一做:
1、下面圖形中哪組直線互相垂直,哪組直線互相平行
2、判斷:
。1)正方形中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
。2)兩條直線相交,這兩條直線一定垂直。
(3)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
(4)一條直線垂直。
3、畫一畫
(1)先用鋼筆畫一條直線,再用鉛筆畫兩條直線和它平行,看一看,后畫這兩條直線是什么關(guān)系?
。2)先用鋼筆畫一條直線,再用鉛筆畫兩條直線都和它垂直,看一看,后畫這兩條直線有什么關(guān)系?
三、折一折。
(1)把一張長方形紙折兩次,使一組對邊與折痕互相平行。
。2)把一張正方形紙折兩次,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在聆聽《乘雪橇》、學唱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冬天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2.能聽出樂曲《乘雪橇》的音樂風格及主題旋律在樂曲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
3.能用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表達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4.能準確的表現(xiàn)帶有升記號的音符。
【教學內(nèi)容】
一、演唱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二、欣賞樂曲《乘雪橇》
【教學重難點】
能完整而準確地演唱歌曲。
唱準歌曲中的變音記號——升記號。能準確聽出欣賞曲中主題音樂出現(xiàn)的次數(shù)。
【教學準備】電子琴、光盤、歌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聆聽樂曲《乘雪橇》:
一、導入:
設問:1.同學們在冬天做著各種喜歡的游戲,你們都喜歡哪些冬天的游戲呢?
2.老師小時候最喜歡打雪橇了,你們是不是也很喜歡呀。你能說說大雪橇時的情景嗎?
3.老師這里有一段音樂就是表現(xiàn)打雪橇的情景的,請你聽一聽。
二、熟悉樂曲主題旋律。
1.隨琴演唱主題。
2.邊唱邊用動作表現(xiàn)。
【設計意圖】熟悉樂曲主題旋律,幫助理解音樂作品的變現(xiàn)手法。
三、完整聆聽樂曲《乘雪橇》。
設問:1.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讟非纸小冻搜┣痢,請你聽我們剛才演唱的旋律在這首樂
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
2.每一次的出現(xiàn)都有什么樣的變化?
3.樂曲這樣的變化,表現(xiàn)怎樣的情緒和情景?
【設計意圖】感受作者的'意圖,進一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
四、完整表現(xiàn)樂曲,邊聽邊做動作。
學習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一、導入: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矗?/p>
設問:雪花與夢有關(guān)系嗎?
請你聽一首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請你聽誰在做夢?
是小朋友?還是小動物?做了什么夢?
請你在歌詞當中去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感受歌曲歌詞的內(nèi)容,幫助理解歌詞的含義。
二、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1.聆聽歌曲范唱。
看歌片找出有特點的地方。
2.師范唱歌曲。
3.試唱歌曲難點處。
隨琴演唱變音記號處。
【設計意圖】先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4.初次表現(xiàn)歌曲。
隨琴哼唱歌曲。
5.再次表現(xiàn)歌曲。
隨著歌曲拍手伴奏。
6.歌曲處理。
。1)分析歌曲
第一部分前八個小節(jié),敘述性強,平穩(wěn)、輕快。尤其四個告訴要輕,唱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第二部分后八個小節(jié)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注重了抒情性。表現(xiàn)了對小動物的親切和喜愛,所以唱得要強。
7.完整表演歌曲。
8.歌詞創(chuàng)編。
設問:(1)歌曲中告訴了我們冬天到了一些小動物要冬眠了,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們要冬眠嗎?
。2)請你把書上描寫小動物的歌詞,改寫成你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9.演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意識。
三、小結(jié)。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2
【教材解讀】
《貓》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15課,作者是老舍先生。這篇課文以樸實而生動的文筆介紹了貓的性格古怪和剛滿月小貓的淘氣可愛,感情真摯,文風親切自然,語言平實,毫無雕琢,讀后令人難忘。
《貓》是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第四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選編《貓》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繼續(xù)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用具體事實表現(xiàn)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
2、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過程和方法目標:
以“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用事實說話的寫作方法,體會老舍先生的語言魅力。
【教學難點】
1、 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2、 產(chǎn)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出示以貓為背景的課題 貓),喜歡這種小動物嗎?用一兩句話說一說喜歡的理由好嗎?
(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說一說喜歡貓的理由。)
有一個人也非常喜歡貓,他除了喜歡貓之外,還有一項了不起的本領——寫文章。于是,他專門為貓寫了一篇文章,文章寫得太好了,就被編入了我們的教材,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貓》。板書:貓 (作者:老舍)
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過渡:之前老師布置大家用“五步讀書法”預習了課文,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預習的效果。
三、梳理框架,重點學習1——3自然段。
過渡:老舍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凡大作家寫文章最講究的一點就是選取適合的材料。老舍先生寫《貓》也是這樣,他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選取了兩種貓來寫,一是成年的大貓,一是未滿月的小貓。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看看哪里寫的是成年大貓,哪里寫的是未滿月的小貓。
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大貓(1—3);小貓(4)
師:下面,我們就重點通過1——3自然段的學習,感受老舍先生的語言魅力,體會其蘊含于字里行間對貓的感情。
(一)學生分自然朗讀課文。(教師借機點撥,指導投入感情讀書。)
(二)再讀課文,劃出中心句。
師: 1——3自然段是圍繞一句話展開寫,同學再默讀速想:1—3自然段圍繞哪句話寫的?
(貓的性格的確有些古怪。)請同學們把這句話畫下來吧。像這樣根據(jù)了一段或幾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什么句?(中心句)
過渡:1——3三個自然段都是圍繞:貓的性格的確有些古怪來寫的。下面,我們先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三)請同學們認真默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出了貓哪些古怪的性格?
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歸納并板書:老實 貪玩 盡職
1、 指生讀“老實”句。
師:這兩句話有什么關(guān)系?作者用了一種方法,讓我們覺得這貓真的是太老實了?(學習作者用“事例”寫貓的方法,真實可信。)請同學們用線畫下舉例子的'句子。(師在大屏幕上涂紅)
2、請大家再看一看“貪玩”“盡職”的句子里,哪是舉的例子?(指生回答)也畫下來。(師在大屏幕上涂紅)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運用兩個關(guān)聯(lián)詞:任憑……也…… 非……不可……
3、師生合作讀課文。師讀:貓的特點的句子,生讀:舉事例句。
小結(jié):這種舉事例的方法,有什么好處?(真實可信,內(nèi)容具體。)
過渡:第一自然寫了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那么二、三自然段又寫了貓哪些古怪的性格呢?
(四)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畫下最能表現(xiàn)貓性格古怪的句子。
交流匯報。
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讀“高興”句子。
1、老舍先生從哪兩個方面寫了貓高興時的表現(xiàn)?(動作 叫聲)讓學生圈出寫貓動作的詞:蹭、伸、跳、踩。
2、從這幾個詞你覺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貓?(調(diào)皮、淘氣、搗亂)這么調(diào)皮這么淘氣,還給老舍先生搗亂,老舍先生為什么還喜歡它呢?(引導學生體會老舍先生愛貓如子的感情。)
3、貓的叫聲連用了四個詞,還有一個特殊的描寫聲音的詞——“咕嚕咕!保挥性谑裁辞闆r下,貓才會有這種“咕嚕咕!钡穆曇?
4、淘氣
哪些地方寫貓的淘氣,找出關(guān)鍵句。還有從幾方面寫小貓的淘氣?
體會到:a.什么東西都玩
b.玩起來不怕率跟頭,也不怕撞疼
c.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
耍個沒完
小貓:淘氣 枝折花落
四、小結(jié):
在這一段中,老舍先生直接用事實說話,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貓古怪特點。而且,老舍先生用了極富變換的動詞、擬聲詞、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把貓的調(diào)皮、好動、可愛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讓我們感受了他的語言魅力。有人這樣評價老舍的語言:(大屏幕出示)一、用字,活中求變;二、句式,長短相間;三、修辭,真切自然;四、語言,傳神有味。
五、拓展作業(yè)。
老舍先生的愛好非常廣泛,除了愛養(yǎng)貓外,還愛打拳、唱戲、說相聲、養(yǎng)花等等。尤其是對花的喜愛非同一般,為此還寫了一篇《養(yǎng)花》的文章。請大家認真閱讀,重點標畫:體現(xiàn)老舍先生愛花的句子。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重點通過朗讀品味,想象畫面,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作細致的咀嚼、推敲,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安靜的內(nèi)心世界,在課文豐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復誦讀,讓無聲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的鮮活的語言,讓平面的文字變成立體的畫面,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課文的人文意蘊,讓學生真正體會盲童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guān)愛,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guān)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揣摩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前游戲
根據(jù)老師提供的信息,猜猜描繪的是什么?
一、談話導入,叩解課題
1、板書“春天”,談談自己眼中的春天。
2、師:同學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能用眼睛去感受如此真切、如此絢麗的春天?删陀羞@樣一些特殊的人,他們看不見藍藍的天空,看不見美麗的花朵,他們的眼前永遠是一片黑暗。但他們的內(nèi)心是否也是一片黑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一位盲女童的心靈,讓我們看看這個名叫安靜的女孩是怎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觸摸著春天的絢麗多姿,來感受春天無限的生機。(板書“觸摸”)
3、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以動情的語言,激起學生走進安靜內(nèi)心的欲望,從而自然地走進學習的情境之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要求: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3、盲童安靜怎樣觸摸到了春天,選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來說一句和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話。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會在閱讀中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品讀課文,透析“奇跡”
1、出示閱讀要求,學生自主讀文,邊讀邊思考:
安靜創(chuàng)造了哪些奇跡?在文中劃出相應的句子,并認真讀一讀,體會它為什么是一個奇跡?
2、展示交流,教師點撥,引導深入理解:
(1)預設句子一: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A:指導理解“流暢”、“磕磕絆絆”。
B;安靜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暢?體會安靜的聰慧和對春天的熱愛。
(2)預設句子二: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A、“竟然”是什么意思,安靜本想攏住什么?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替換“竟然”?
B、體驗安靜的感受,閉上眼睛,伸出手,和安靜一起做動作,去觸摸,去想象。
C、一個鮮活的生命在安靜的手上撲騰,引導安靜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一個從沒有體驗過的地方,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D、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安靜,我仿佛看見她的內(nèi)心,你看到了嗎?說說你在安靜心中看到了什么?
3、感悟安靜為什么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奇跡?
師: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了,但在她的內(nèi)心卻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所以,當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時,安靜仰起頭來張望,你還對此感到奇怪嗎?
(設計意圖:圍繞“安靜創(chuàng)造了哪些奇跡”這個話題,抓住課文中最為關(guān)鍵的詞句或段落,引領學生調(diào)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發(fā)揮神奇的想象,去與課文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匹配、重組,從而建構(gòu)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學生用心去讀書,用情去體驗,從而走進文本,走進主人公,走進作者,想他們所想,感他們所感。)
四、總結(jié)收獲,情感升華
1、師:安靜雖然是個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靈來觸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啊!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安靜這樣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人。(播放舞蹈《千手觀音》片段)
2、無論是安靜,還是這些舞者,她們想告訴我們的是:(生讀)誰都有生活的權(quán)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3、課后拓展:搜集熱愛生活的感人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字的感悟和影音的直接感觀,對中心句的理解已經(jīng)水到渠成,對生命的感悟已經(jīng)上升到另一個高度,課后的拓展讓學生的情感進一步遷移,內(nèi)化。)
第二課時(簡案)
一、感悟作者內(nèi)心的感動
1、再讀課文5~7自然段,從另一個角度感悟人物內(nèi)心。
2、緊扣“感動”一詞,讀懂作者。
二、交流資料,拓展閱讀
1、學生交流課后搜集的故事,教師相機補充。
2、默讀“閱讀鏈接”,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感受。
3、再讀中心句。
三、學了課文,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
四、作業(yè)設計(任選其中兩題)
1、寫一寫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4
認知目標:
1、能正對探究木頭的特點提出觀察試驗的大致思路,并能更具自己的設計進行觀察試驗;知道探究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區(qū)分什么是假設,什么是事實;能對研究過程的結(jié)果進行評議。
2、在探究木頭特點的觀察試驗活動中體驗合作,尊重他人的觀察試驗結(jié)果;意識到不合理使用木頭彩繪給人類與社會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
3、知道木頭是天然材料,了解木頭的性能及用途。
拓展性目標 :
調(diào)查:一天中,一個中等大小飯店共用掉多少雙一次性木筷子。
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 各種木頭、放大鏡、酒精燈、導線、電池、小刀、錘子等。
教師準備 多樣木頭、關(guān)于木頭應用的課件及資料。
活動時間:一課時
活動過程:
導入:同學們,那么觀察過家里有哪些家具?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
活動一:木頭有什么特點?
1、學生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講: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研究興趣,選擇你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研究。也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們感興趣的問題。
2、制定研究方案
小組分工,合作配合,制定研究方案,準備研究材料,發(fā)記錄表格等。
3、各組匯報研究方案
說說要研究的問題,該采取哪些研究方法。
講:你們可以按照方案進行研究,在探究過程中,一定要一邊研究,一邊做好記錄。
4、學生進行實驗研究
5、匯報實驗結(jié)果
請各組來展示一下你們的研究成果。有不同意見可以補充。
小結(jié):木頭有哪些特點呢?有沉浮,輕的浮,重的沉;木頭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輪;干木頭不導電;木頭有軟、硬程度;木頭的花紋也不一樣;……
活動二:木頭是天然材料;木頭的.用途
木頭是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節(jié)約木材。請同學們討論交流,談談木頭有哪些作用?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組代表說說木頭的作用。
小結(jié):木頭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而且在其它地方用途很廣。
講:你們知道木頭是怎么來得嗎?一棵樹要經(jīng)過很多年才能長成材。所以我們有珍惜木材。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珍惜木材呢?
3、學生討論、交流上述問題。
匯報討論結(jié)果。
4、提出問題:哪些木制品可以選用其他材料來代替?
學生進行討論。
小結(jié):木材廣泛應用于生活中,給社會生活帶來繁榮,木材的過量使用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不合理使用木材造成的后果是難以彌補的。因此,有些木制品現(xiàn)在已用其他人造材料來代替。
自由活動:
1、辯論會分甲、乙兩組,就“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利是弊”展開辯論。通過辯論使學生明確“使用一次性木筷”帶來的危害。
2、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取對方的長處。
拓展活動:
調(diào)查:一天中,一個中等大小飯店共用掉多少雙一次性木筷子。寫出調(diào)查報告。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花貓性格古怪和它小時候淘氣可愛的特點;
。、抓重點詞句,進一步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
4、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地觀察一種小動物,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一個片段。
難點:
了解大花貓性格古怪、它小時候淘氣可愛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動畫錄相帶
一、說說我喜歡的小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同學們在我們?nèi)粘I钪杏泻芏嗫蓯鄣男∩`,他們的到來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麗,可愛,小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喜歡它嗎?說說你對它的印像。
二、讀讀我喜歡的小貓(分析課文理解課文)
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歡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那么他的筆下又是怎樣一幅妙趣橫生的群貓圖呢?讓我們?nèi)タ纯窗伞?/p>
1自讀課文,找到你最感興趣的部份,這部份的文字與你心中小貓的形象最一致。
2老實,貪玩,盡職,高興,不高興,膽小,勇猛
1)請你來讀一讀這段文字,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小貓的老實(貪玩,盡職,高興,不高興,膽小,勇猛)
2)評一評,他讀得如何?怎樣讀能更好的讀出小貓的可愛形象?
3)說一說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小貓可愛的形象?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通過提問深入理解課文:
如: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貓的貪玩的?(找出并板書重點詞語:一天一夜、任憑……也。)
貓的盡職又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書重點詞語:閉息凝視、非……不可。)
理解詞語:為什么從閉息凝視、非……不可這些詞句中可以看出貓是盡職的?(討論后明確:從閉息凝視可以看出貓捕捉老鼠時的專注的精神;從非……不可可以看出貓等不到老鼠決不罷休的.決心。)
問:課文在寫貓的老實與貪玩之間,貪玩與盡職之間是用一個什么詞連起來的?(討論后明確:連接老實、貪玩和盡職這三個內(nèi)容的詞是可是,懂得可是這個詞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轉(zhuǎn)折作用,語句上是起連貫作用。)
輕讀課文,思考: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的性格與古怪有什么關(guān)系?(討論后明確:老實與貪玩是一對矛盾,貪玩與盡職也是一對矛盾,而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貓的身上,因此,貓的性格是古怪的。)
集體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jié)。
指名讀第二節(jié),思考并討論:貓高興時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結(jié)合解釋:溫柔可親。)課文是怎樣從貓的動作和叫聲兩方面寫貓的溫柔可親的?(板書:蹭、跳、叫喚、咕嚕。)
提問:這里的幾條小梅花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將腳印比作小梅花?這個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對貓的叫喚用了豐富多腔、變化多端來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討論后明確:作者把貓的腳印比作小梅花,把貓的叫聲說成豐富多腔、變化多端,可見作者是多么喜愛貓。)
再問:課文又是怎樣寫貓不高興時的表現(xiàn)的?(板書:無論……也)
默讀第三節(jié),想想貓的古怪性格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明確膽小與勇猛。)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討論后板書: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4)齊讀課文,共同體會作者筆下的小貓
三、想想小貓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的小貓,它高興或是不高興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語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給大家看看嗎?
我是一只老實的小貓……
我是一只膽小的小貓……
我是一只……的小貓……
四、演演我喜歡的小貓(內(nèi)化理解,培養(yǎng)學生表達表演能力)
讓學生們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去演一演這些可愛的小貓,一方面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通力和表演能力。
五,體會主人的心情
看到這群可愛的小貓你有怎樣的感情呢?說給大家聽聽。我們的老舍先生和你們一樣,面對這些充滿靈性的小愛伙,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愛之情,通過耐心細致的觀察,小貓的形像才能躍然紙上。我們也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有那么多可愛的事物,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讀一遍全文(可配樂)
六,找找描寫小貓的詞語(積累詞語,靈活使作詞語)
邊積累邊運用,在課文中積累詞語并讓學生造句。并給予指導,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指導。
本課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通過說,讀,想,演,積累。來學習這篇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表演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生活。此外積極開展積累與運用。讓學生充份從課文中汲取營養(yǎng),打好良好的語文功底。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四年級《白鵝》教學設計11-25
四年級《因數(shù)》教學設計05-12
四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9-18
教學設計01-14
教學設計08-23
乞巧教學設計 乞巧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2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09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