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1
教學設想
喜歡古典詩詞,悠遠的意境,清麗淡雅的筆墨,寥寥幾筆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樸畫卷,展卷細賞,得意而忘言。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藝術,它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藝術象征、美的象征、審美情感的象征。教學古典詩詞就是要通過精巧的設計引導學生把握本民族的獨特的審美心理和文化情趣,從而了解民族文化,熱愛民族文化,并且使這些民族文化觸及學生的情感漣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用心感受天地萬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欣賞。
詩詞意境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如何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共鳴呢?我想,教師如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造新穎、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墩n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到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落實到古典詩詞課堂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樹立全面的學生觀、全新的課程觀,不僅自己具有開放的思維,對文本有深入而獨到的見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去調(diào)動學生對詩詞的感受、理解和體驗,訓練他們的個性化的表達,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從而享受到審美樂趣。本節(jié)課我嘗試運用唐詩素描的方法,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并初步賞析詩歌。
3.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朗讀能力及初步賞析能力。
4.了解我國古代詩歌的重要性,培養(yǎng)閱讀詩詞興趣。
5.品味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重點
1.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并初步賞析詩歌。
2.品味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通過唐詩素描,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朗讀能力及初步賞析能力。
2.通過唐詩素描,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喜歡聽雨,小雨聲使我感覺溫柔靜謐和平,而又纏綿彌漫無盡。中雨聲使我感到活潑跳蕩滋潤,似乎這聲音能帶來某種新的轉(zhuǎn)機,新的希望。大雨聲使我壯懷激烈,威嚴和恐怖呼喚著豪情,而突然的風聲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緊在一起,風聲雨聲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憂思中而又躍躍欲試。
李商隱獨坐窗前,聽雨聲潺潺,輕飛的雨絲撩起了他怎樣的思緒呢?
。ㄔO計意圖:以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誦讀詩歌
1.配樂范讀詩歌。
2.學生自由誦讀詩歌。
3.指名配樂朗讀。
4.齊讀詩歌。
。ㄔO計意圖: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近作者
先由學生介紹李商隱的相關資料,老師再做整理歸納: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豀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是晚唐時期很有影響的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現(xiàn)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隱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壯志,可惜“運與愿違”,他“一生襟抱未嘗開”,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隱在東川(今四川三臺)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擔任書記(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之職。秋雨綿綿中的一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ㄔO計意圖:知人論世,了解背景,為解讀詩歌做好鋪墊。)
四、夜雨情思(整體感知)
纏綿的雨絲撩起了詩人怎樣的思緒呢?
這是作者留滯巴蜀寫給北方妻子的詩。詩中描繪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對妻子的懷念。
作者先寫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連綿、漲滿秋池的夜晚懷念妻子的情景。在這樣的夜晚,作者輾轉(zhuǎn)不眠,孤燈聽雨,滿懷離愁,內(nèi)心充溢著對妻子深深的懷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時并不知道,什么時候妻子能知道自己這種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鄉(xiāng),在西窗燭下向妻子談談,今夜雨中思親的情景。
前兩句寫客中境況,后兩句寫對重聚的渴望,情緒遞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獨及寂寞中的強烈希望表現(xiàn)得很有層次,很有感染力。
。ㄔO計意圖: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五、夜雨詩情(細部品析)
哪句詩打動了你的心?說說你的理由。
(一)君問歸期未有期
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一個突兀而起的問與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確定而給人以失望。
(二)巴山夜雨漲秋池
1.在這一個秋天的夜晚,整個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綿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滿。沒完沒了的雨聲打著山間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動了離人的心弦,秋雨所帶來的寒漠與凄清,更為濃重地渲染了愁思與離情,何況還有不能確定的歸期!
2.巴山意味著遙遠的異鄉(xiāng),季節(jié)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動歸思和寂寞情懷的秋天。時間也是寂靜黑暗的夜晚,獨居他鄉(xiāng)的詩人也特別容易感受到寂寞憂傷的氛圍,雨也撩撥人的情緒。風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傷懷。
3.“漲”非常富有神韻,是憑感覺而不是憑視覺。“雨漲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見的,表現(xiàn)在漫長的雨夜中,詩人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寂寞無聊的心境。
4.延展:
、藕翁幒铣沙?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埔恢ξ嗳~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⑶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任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汕镪幉簧⑺w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事浠ㄈ霜毩,微雨燕雙飛。
、擞牟使{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三)何當共剪西窗燭
他借“何當共剪西窗燭”把現(xiàn)在的時間推移到未來,把眼前的實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時能與你共剪燭花于秋窗之下,共話如今這種巴山夜雨之中兩地的深深思念?那時,把如今這萬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歡樂。
(四)卻話巴山夜雨時
對傷感辛酸的往事,人們總是帶著一種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這,詩人卻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舊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將來的重逢歡樂中來回顧今日的寂寞凄涼。這種歡樂式的回顧,一方面使愉快的重逢變得珍貴,更充溢著幸福感,就像憶苦思甜一樣;另一方面那設想中將來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情景。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詩歌的意境與情感,體會詩歌用詞的巧妙之處。)
六、夜雨素描
(一)唐詩素描
“唐詩素描”以詩歌為載體,通過準確理解詩歌內(nèi)涵,把握詩歌感情基調(diào),用自由活潑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描寫具體可感、極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詩歌具體化、形象化。它是一種作文的形式。
(二)例文:
游子吟
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
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對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
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粗赣H滿頭的銀發(fā)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輕的面頰。
縫好了,母親又比試著,覺得滿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點一粒即將灑播的種子。母親哽咽著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樸素的小草。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
無論飄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三)課上練筆:唐詩素描:《夜雨寄北》
雨寄北
點亮燈,展開家書。你的笑容就隱藏在文字的后面,燦爛著,溫暖著,還有些淡淡的淚痕。你的牽掛,你的思念,你的輕輕細細的話語,越過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過心,飛抵我寂寞的窗臺。而我,卻總是把早已定好的歸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說,不定哪一天可以走進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覺,春光早逝,一轉(zhuǎn)身,秋已到了。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依稀是夢,你坐到了窗前,靜靜地看著我。燭光是一朵剛剛開放的小花,把你裝扮得那么年輕,那么美,就像許多年前掀起紅蓋頭的那個晚上。
朦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我擁著你,附在你的耳邊,溫柔地說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個展信的秋夜,那場淅淅瀝瀝的雨。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感受和表達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七、布置作業(yè)
結(jié)合對"唐詩素描"含義的理解,選取自己喜歡的一首唐詩,寫一篇300字以內(nèi)的唐詩素描。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具體描述畫面中感受詩歌的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八、結(jié)束語:
聽雨,就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心靈的遙相呼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南宋詞人蔣捷詞云:“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點滴滴到天明!
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各異。少不更事時,并不在意也無法理解雨聲的內(nèi)涵;及到飽經(jīng)世事歷盡滄桑的暮年,方生出“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嘆。原來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說還休的惆悵。
。ㄔO計意圖:在動情的總結(jié)中,深化本節(jié)課的主題,呼應開頭。)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2
教學目標:
1、熟讀詩歌并背誦詩歌。
2、體會詩歌的音韻之美,回環(huán)之美。
3、體會詩人的感情。
4、重難點:
。1)體會詩歌的音韻之美,回環(huán)之美。
。2)體會詩人的感情。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了解作者: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nèi)(現(xiàn)河南省沁陽縣)人,唐代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2、分析理解題目:這首詩的詩題或作“夜雨寄內(nèi)”,“內(nèi)”即李商隱的夫人王氏。而現(xiàn)傳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為妻子,或為友人。
3、師有感情地范讀此詩,注意停頓節(jié)奏。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生多種形式朗讀朗讀此詩。生速記此詩,并讓生展示背誦。
5、自此解釋:
。1)君:對對方的尊稱,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
(2)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3)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
。4)秋池:秋天的池塘。
。5)何當:什么時候。
(6)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fā)生的?勺g為“一起”。
。7)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于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6、逐句解釋:
“君問歸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zhuǎn)折,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
“巴山夜雨漲秋池”
寫眼前景象,使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漲滿的秋池。
“漲”字,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xiàn)詩人愁思之綿綿深重。
“何當共剪西窗燭”
何當:什么時候。剪燭:形容深夜秉燭長談。此句設想日后重逢的時候。
“卻話巴山夜雨時”
向“君”追話今夜“我”思“君”而不得歸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緒在現(xiàn)實與想象中徘徊。
7、詩歌主旨: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鞍蜕揭褂辍笔啄┲貜统霈F(xiàn),令人回腸蕩氣!昂萎敗本o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8、小結(jié):這首詩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發(fā)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友人思念的深情。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的意思。
9、生再次朗讀此詩。
10、課堂練習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3
導入
思念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思念是親友間共同的情素,思念是對曾經(jīng)擁有的回憶,思念是對將來重逢的渴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思念親人的古詩,題目是:夜雨寄北,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下詩題“夜雨寄北”(板書:夜雨寄北)好,我們一起來讀兩遍這個題目。
一、解詩題
看看詩題,想一想,“寄”是什么意思?(可以說是寄信吧)“北”又指什么呢?(北方,也可能指北方的親人,自己的妻子。)看一看,詩人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天氣時“寄北”呢?再讀詩題(夜雨寄北)可以知道是在一個雨天的夜晚。為了讓人聽得更明白。讀古詩也要注意讀出重音,這樣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味。那么,詩人是誰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首詩的作者李商隱。
二、知作者
。ǔ鍪净脽羝,噢,誰來說一說你收集到的關于李商隱的資料?
好,齊千姕你來說,郭晨宇你也說說。收集得很全面,來看看老師收集的。
(生自由介紹后出示多李商隱資料課件:)我們小聲讀一遍,這些資料是很有價值的文學常識,應該把它積累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詩人李商隱給妻子寫了一封什么信,信的內(nèi)容是什么?
三、讀詩句
1、(出示詩句課件)請大家自己讀詩,把讀不準的字圈出來。然后再
同桌互讀,要校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匯報你們認為比較難的字詞。好,孫一田你來讀,嗯,不錯,孫彤輝你來讀,嗯,有進步,指出了比較難讀的字詞
2、(出示漲的課件:)記多音字“漲”,(漲潮,漲破)在這里讀三聲。讀兩遍,記住它。
能不能讀得字正腔圓,一個字不錯?自己練讀一遍。
3、請同學們一起來讀這首詩,爭取把它讀通,、讀順。
你能把它有節(jié)奏地讀出來嗎?(出示帶節(jié)奏的課件),老師先來給你們示范一遍,同學們試一遍。好,比剛才好多了。
李商隱寫給妻子的'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四、整體感知詩意
。ǔ鍪菊n件)請結(jié)合注釋,爭取自己弄明白。
質(zhì)疑討論,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難處嗎?宋俊杰你說,嗯,理解的不錯,第一句是說,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
2、理解第二有問題嗎?這雨是哪里的雨,哪個季節(jié)的雨?秋池就是什么?(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點?漲,灌注,雨水增長很快。第二句應該是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3、再看三、四句,釋疑!肮布粑鞔盃T”意味著什么?“話”這里當“聊天”、“傾聽”講。話什么?詩人的感受,心情是對家人的思念。)三四句是何時那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4、再連起來說一說,想一想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什么感情,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郭明祖你說,對,第一二句是思念家人;你能讀出思念的味道嗎?齊讀一下。第三、四句是盼望團聚。你能讀出盼望的味道嗎?再試著讀一讀。
好,盼望有多深呢?這些情感又跟這個夜雨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雨夜,走進詩人內(nèi)心,去深入品味。
五、賞析詩句體悟詩情
1、齊千姿你來讀第一句,好,請坐。在這個雨夜,誰在問誰?兩個“期”說明了什么?孫姕瑄你來回答,嗯,這兩個期一問一答,將歸期的期待和未有期的失望融入了這凄涼的夜色中。更加顯示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團聚的期盼之中。
2、徐鑫澤你讀第二句,這句當中有你喜歡的字嗎?對“漲”字老師也認為這個字寫得非常美,它不僅富有動態(tài)感,寫出了巴山之水漲滿秋池的景色,更是詩人對妻子懷念的增長。
3、齊讀后兩句,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張躍釗你說,嗯,這兩句是詩人想象與妻子團聚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嗯,我仿佛看到了詩人在燭光下和妻子聊天,他們在談論著巴山夜雨時的情景。這也正是這首詩的奇妙之處。把現(xiàn)在的時間推移到未來,把眼前的實景推移到想象的境界。
4、好,讓我們在用心去體會吧。用心去讀一讀這首詩。嗯讀出了凄涼思念的味道。
那么詩人是怎樣讓我們看到這么豐富的景色,聽到這豐富的聲音,體會到他的心情呢?對,是借景抒情。很多詩人寫景不單單寫景,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作者李商隱也不例外。
六、拓展延伸
1、現(xiàn)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于李商隱的其他名詩。(出示課件)和老師一起讀一讀?蠢钌屉[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去探看。
2、還有一首《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七、布置作業(yè)
李商隱的詩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震撼了無數(shù)文人的心靈,所以,咱們課下以后要背會、默寫會這首詩,還要把它的畫面講給爸爸媽媽聽。好,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4
課題:
《夜雨寄北》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李商隱的文學常識;有節(jié)奏地誦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意蘊。
2、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理解詩文中的情感。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朗讀、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在這里面不僅留下的詩篇浩如煙海,其中更是名家輩出。我想這其中大家最為了解的應該就是李白與杜甫吧。其實,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其中就有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商隱的一首詩《夜雨寄北》。
二、整體感知
1、釋題!耙褂辍敝盖锾煲估锵碌挠辍!凹谋薄奔醇慕o北方的友人,“北”是指長安,因在蜀地之北,故稱;一作“內(nèi)”,即內(nèi)人、妻子,指寄給在北邊的妻子。文題蘊涵著離情別緒的綿綿意境。
2、作者介紹。李商隱(約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曾任縣尉、秘書郎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當權和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糜爛。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無題”詩也常有所寄寓。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3、寫作背景。李商隱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壯志,可惜“運與愿違”,他“一生襟抱未嘗開”,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他與杜牧生活在同一時代,被世人并稱為“小李杜”。
秋雨綿綿中的有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4、教師范讀,領讀,學生齊讀。
三、感受品味
1、“君問歸期未有期”——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
品評:一句之中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zhuǎn)折,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
2、“巴山夜雨漲秋池”——現(xiàn)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里,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
品評:寫眼前景象,使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漲滿的秋池。“漲”字,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xiàn)詩人愁思之綿綿深重。
3、“何當共剪西窗燭”——什么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
品評:何當:什么時候。剪燭:形容深夜秉燭長談。此句設想日后重逢的時候。
4、“卻話巴山夜雨時”——再來敘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品評:卻話:回敘。此句向“君”追話今夜“我”思“君”而不得歸的情景!鞍蜕揭褂辍敝爻,令人的.思緒在現(xiàn)實與想象中徘徊。
四、合作探究
1、“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二句有什么意蘊?
明確: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準,其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談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快樂。四句詩,明白如話,卻何等曲折,何等委婉,何等含蓄雋永,余味無窮!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確:這首詩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發(fā)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妻子思念的深情。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的意思。
五、當堂測驗
1、文學常識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學史上有“大李杜”之稱,而本詩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則有“小李杜”之稱。(2分)
2、解釋下列詩句中加下畫線的字的意思。(2分)
、俸萎敼布粑鞔盃T[何當]:_____
②卻話巴山夜雨時[卻話]:_____
3、《夜雨寄北》詩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寫出了對未來歡聚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2分)
4、對《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確的是()(2分)
A.“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盡快與好友相見的無奈。
B.“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說自己處境的孤寂凄冷。
C.“何當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好友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
D.詩中最后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jīng)歷。
5、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像用詩寫的回信,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寫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詩人將自己與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異鄉(xiāng)的夜雨景色貼切地融合在一起,綿綿雨中,更見兩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寫在巴山秋雨之夜,與久別重逢的親人徹夜暢談的歡聚場面。
D、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造成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的意境。
6、選出對李商隱《夜雨寄北》賞析有誤的一項:()
A、這首七絕情思委婉,清新流暢。詩人以眼前之景預測未來,遙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貫注其中。
B.第一句一問一答,跌宕有致,極富表現(xiàn)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
C、“何當”為想像希望之詞。對坐西窗,共剪燭花,想像美麗,寫得逼真,揭示出詩人深摯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現(xiàn)作者看重這異鄉(xiāng)奇景,要將它描述給親友聽。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將這首詩翻譯成一份現(xiàn)代書信(加入適當想象)。
板書設計:
夜雨寄北
問歸期未有,夜雨漲秋池——綿綿愁思;羈旅之愁
何當共剪,卻話夜雨——盼望早歸。思歸之苦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5
一、導入新課
在一千年前的一個秋雨綿綿的天氣里,一位詩人收到他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于是詩人倚窗觀雨景,吟成了這首傳唱的古詩。它就是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夜雨寄北》。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是晚唐時期很有影響的一位著名詩人,他與杜牧生活在同一時代,被世人并稱為“小李杜”。李商隱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壯志,可惜“運與愿違”,他是“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
三、解詩題
這首詩的詩題或作“夜雨寄內(nèi)”,“內(nèi)”即李商隱的夫人王氏。而現(xiàn)傳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為妻子,或為友人。
四、研讀課文、理解詩歌主旨
1、讓學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理解詩歌內(nèi)容,口譯詩歌內(nèi)容
字詞:巴山——泛指巴蜀之地,卻話-——重提、再說
2、結(jié)合內(nèi)容理解詩歌主旨
你問我何時歸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歸期。眼下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綿綿,池塘里秋水已滿。什么時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天的.巴山夜雨呢?表達了作者對家中妻小的思念之情。
五、當堂落實基礎
1、李白、杜甫在文學史上有“大李杜”之稱,而本詩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則有______之稱。
2、解釋下列詩句中加下畫線的字的意思。
①何當共剪西窗燭[何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趨s話巴山夜雨時[卻]:_________;[話]:__________
3、《夜雨寄北》詩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對未來歡聚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背誦并默寫全詩。
《夜雨寄北》詩歌鑒賞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題作《夜雨寄內(nèi)》,“內(nèi)”就是“內(nèi)人”—妻子:現(xiàn)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jīng)過考證,認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內(nèi)”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但從詩的內(nèi)容看,按“寄內(nèi)”理解,似乎更確切一些。
第一句一問一答,先停頓,后轉(zhuǎn)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xiàn)力。翻譯一下,那就是:“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還沒個準兒。 逼淞b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接下去,寫了此時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那已經(jīng)躍然紙上的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便與夜雨交織,綿綿密密,淅淅瀝瀝,漲滿秋池,彌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顯現(xiàn);作者并沒有說什么愁,訴什么苦,卻從這眼前景生發(fā)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愿望。其構思之奇,真有點出人意外。然而設身處地,又覺得情真意切,字字如從肺腑中自然流出!昂萎敗(何時能夠)這個表示愿望的詞兒,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xiàn)實中迸發(fā)出來的;“共剪……”、“卻話……”,乃是由當前苦況所激發(fā)的對于未來歡樂的憧憬。盼望歸后“共剪西窗燭”,則此時思歸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與妻子團聚,“卻話巴山夜雨時”,則此時“獨聽巴山夜雨”而無人共語,也不言可知。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準,其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四句詩,明白如話,卻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雋永,余味無窮!
姚培謙在《李義山詩集箋》中評《夜雨寄北》說:“‘料得閨中夜深坐,多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是魂飛到家里去。此詩則又預飛到歸家后也,奇絕!”這看法是不錯的,但只說了一半。實際上是:那“魂”“預飛到歸家后”,又飛回歸家前的羈旅之地,打了個來回。而這個來回,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xiàn)時間的回環(huán)對比。桂馥在《札樸》卷六里說:“眼前景反作后日懷想,此意更深!边@著重空間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復對照。徐德泓在《李義山詩疏》里說:“翻從他日而話今宵,則此時羈情,不寫而自深矣!边@著重時間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環(huán)對比。在前人的詩作中,寫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寫時當今日而想他日之憶今日者,為數(shù)更多。但把二者統(tǒng)一起來,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構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卻不能不歸功于李商隱既善于借鑒前人的藝術經(jīng)驗,又勇于進行新的探索,發(fā)揮獨創(chuàng)精神。
上述藝術構思的獨創(chuàng)性又體現(xiàn)于章法結(jié)構的獨創(chuàng)性!捌凇弊謨梢,而一為妻問,一為己答;妻問促其早歸,己答嘆其歸期無準!鞍蜕揭褂辍敝爻,而一為客中實景,緊承己答;一為歸后談助,遙應妻問。而以“何當”介乎其間,承前啟后,化實為虛,開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時間與空間的回環(huán)對照融合無間。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復的,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guī),“期”字的兩見,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diào)與章法的回環(huán)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xiàn)了時間與空間回環(huán)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宋人王安石《與寶覺宿龍華院》云:“與公京口水云間,問月‘何時照我還?’邂逅我還(回還之還)還(還又之還)問月:‘何時照我宿鐘山?’”楊萬里《聽雨》云:“歸舟昔歲宿嚴陵,雨打疏篷聽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這兩首詩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構思謀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啟發(fā),也是顯而易見的。
《夜雨寄北》原文和譯文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現(xiàn)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里,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
什么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6
一、教學目標
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情味,整體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意蘊。
二、教學內(nèi)容
1.點提。涸姼璧囊馓N
2.點釋意:意蘊就是文學作品里面滲透出來的理性內(nèi)涵。比如說作品中滲透的情感,比如說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風骨,表現(xiàn)的人生的某種精義,或者某種主旨。一般來講文學作品都有三個層面,即語言層面、意象層面和意蘊層面。詩歌鑒賞也要從這三個層面入手。
3.關鍵詞:詩歌意蘊
三、教學材料
1.典型材料:李商隱《夜雨寄北》
2.補充材料:卞之琳《斷章》、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點導入
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詩歌的意蘊。我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直問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學習詩歌哪些方面呢?今天我們就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詩歌的意蘊
(二)點強化
1、作者介紹(知人論詩)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豀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是晚唐時期很有影響的一位著名詩人,現(xiàn)存的詩有600余首。他由于處在“牛李”傾軋的黨爭之中,所以受人排擠,很不志。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他與杜牧生活在同一時代,被世人并稱為“小李杜”。
秋雨綿綿中的有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2、文章脈絡結(jié)構
全詩有四句。首句一開頭抓住妻子的來信“問歸期”來回答!拔从衅凇比,既是對妻子問的回答,又包含著自己宦途失意、羈旅窮愁,有家歸不得的抑郁難堪之情!鞍蜕揭褂隄q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寫眼前景物,實際上是寫客懷離緒的惆悵之情,綿綿夜雨,漲滿秋池,長夜難眠,孤燈聽雨,詩人正是借寫蕭瑟之景,抒離索之情。三、四句寫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長安,共話巴山夜雨時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間的變化,又有時間的推移,寫出了人的悲歡離合。
3、該詩三個層面分析
(1)、語言層面分析
詩有很強的直覺性。詩歌語言高度概括、凝練,極富意蘊,它常常違背一般的語法規(guī)范,比一般的文學語言具有更強的陌生感,詩行間常留下許多空白,顯示出很強的跳躍性。正是這種跳躍性,才容納了詩歌更豐富的意象,從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構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詩歌意蘊。這種語言藝術特點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詞與抽象詞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將抽象詞與具象詞搭配,構成一種既具體又模糊的虛實相交的境界,從而給讀者提供追尋詩人個體感受的信息。《夜雨寄北》就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這首詩僅用28個字,把自己仕途不得志、有家歸不得的抑郁之情表現(xiàn)出了,極富想象力。
(2)、意象成面
具有美的意象的詩,才能給讀者以美感。能否創(chuàng)造出新穎獨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詩歌成功與否的標志之一。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賦、比、興這三種方法!鞍蜕降囊褂辍薄ⅰ扒锍亍秉c出寫這首詩的時間和地點,用一個“漲”字把作者的愁思與窗外的瓢潑大雨聯(lián)系起來。“共剪西窗燭”把詩人思家的畫面刻畫淋淋盡致。
(3)、意蘊層面
讀者伴隨著意象在腦海的形成和語音節(jié)奏感的刺激,產(chǎn)生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層去體悟詩的意象內(nèi)蘊即詩的意蘊,是詩歌鑒賞成敗的關鍵。詩的意蘊一般包括審美意蘊和智性意蘊。優(yōu)秀詩歌都具有審美性。審美意蘊指詩歌的音樂和結(jié)構情感的美;智性美指有詩情的表達透漏出的深刻哲理。詩人通過回環(huán)的修辭手法,運用現(xiàn)實和幻想畫面的結(jié)合,通過簡練、意味深遠的語言,把身處異地,思念妻子的抑郁之情表現(xiàn)出來。
(三)點延伸(選講)
1、語言層面拓展
卞之琳的詩向以含蓄睿智為讀者所喜愛,他常常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既有豐富生動的藝術感,又蘊含對世界的體驗。《斷章》這首詩,其語言就生動體現(xiàn)了這種特點:“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詩的表面平淡無奇:橋上有風景,于是你在看;你也構成了風景,于是別人也在看你。在無奇中,讓人體會到了畫面所蘊含的豐富的生與死、知與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對性哲理!懊髟卵b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裝飾”的是夢,這一語言的搭配極為巧妙,巧就巧在具象詞與抽象詞的組合,打破了語義的邏輯關系,構成了一種詩意的邏輯,從而大大擴充了詩歌語言的彈性,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內(nèi)涵,又擴展了詩的表現(xiàn)范圍,加深了詩的理意。
2、意象層面拓展
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之所以催人淚下,是與詩人成功運用暗喻及通感的表現(xiàn)手法,營造出一組組含義深刻的意象分不開的:“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視覺“老水車”與聽覺“疲憊的歌”相連,詩人用這種蒼涼的意象開頭,一下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極佳的詩歌欣賞狀態(tài),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那份深厚,數(shù)百年的歷史沉寂一下跳到了讀者面前,開闊而雄渾,蒼茫而深沉!拔沂悄阕孀孑呡呁纯嗟南M/是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又將具體意象與抽象意象融為一體,在時空的急劇轉(zhuǎn)捩、對比中,完成了詩人主觀情志的表達。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這些意象,讓我們在最初的震撼過后,又恍然于它們所代表的強烈思想感情的復雜意義之中,從而使我們從藝術的視角感悟到了這首詩獨具的審美情趣,使我們感到詩人內(nèi)在的精神與詩的意象的一致性。因此,詩的解讀離不開對意象本身的把握,詩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詩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讀詩,必先讀懂意象。
3、意蘊層面拓展
穆旦常常在自己的詩中給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與光明的哲理,《贊美》這首詩就集中代表了詩人的這種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詩中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一是作為抒情主體的詩人自我,一是“粗糙的身軀移動在田野中”的農(nóng)夫。抒情主體在荒涼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在憂郁的森林中,對著在天際爬行的“不移的灰色行列”,訴說自己的“沉默的愛情”,“要以荒涼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陰雨的天氣”、“要以帶雪的手”和“佝僂的人民擁抱”;這是一個有著強烈愛國之情的形象。而農(nóng)夫,這“許多孩子的父親”,“多少朝代在他身邊升起而又降落”,“希望和失望壓在他身上”,“路是無限的悠長”,而他卻放下了“永遠無言地跟在犁后旋轉(zhuǎn)”的古代的鋤頭,堅定地“看著自己”融進了死亡。一個勞動者守望著自己的貧窮、勞苦,然后拋開妻兒老母,拋開一切,一去不回頭。這是一個什么形象?他的內(nèi)質(zhì)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也在為他的離去而痛哭?不言而喻,這兩組意象,有著撼人心魄的力量。農(nóng)夫與我猝然相遇在詩中,各自理解著自己的使命,當蕓蕓眾生昏昏于自我意識的喪失時,我和農(nóng)夫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著清醒,傳達出一種與昏聵的世界格格不入、為尋找光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到此,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對意象的解剖,挖出了詩歌的某些內(nèi)涵,對作品有了初步的審美體驗;然而進一步去體味:在這一荒涼而饑餓的畫面里,農(nóng)夫形象的精神之光開始活躍起來,浮動起來,擴展起來,從而傳達出農(nóng)夫的個性品格——在自身充滿動亂、矛盾、苦難和愚昧時,毫不猶豫地拋棄自己、犧牲自己、改造自己,尋求走向光明的出路,也正因此,“一個民族才能起來”,“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農(nóng)夫這一形象,實際承載著民族歷史的內(nèi)涵,代表著先行者的特定品質(zhì),閃耀著民族性格的不朽光華。而我是新生農(nóng)夫的象征,我與農(nóng)夫的血肉聯(lián)系,共同筑就了民族之魂。這正是《贊美》這首詩給我們帶來的崇高的美學意蘊,鑒賞到此,才算真正進入到詩歌意蘊層的把握之中,也即進入到詩歌的“智性”意蘊中。
(四)、點回歸
同學們,相信通過對這首詩意蘊的分析,我們對詩的意蘊有個初步了解,這對我們以后在分析詩字里行間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蘊有幫助。也希望大家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鑒賞其他的詩歌。
六、板書設計
《夜雨寄北》
夜雨:點明作詩的時間。北:指巴山以北的長安。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君:指詩人妻子王氏。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北,有大巴山小巴山。這里指詩人所在之巴東。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何當”二句:是說何時能回家相對夜談,追述今夜雨中客居巴東的情況。何當:何時。
全詩譯文: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現(xiàn)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里,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什么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七、作業(yè)要求
課后閱讀賞析卞之琳《斷章》、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穆旦《贊美》,掌握詩歌的意蘊美。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06-09
《背影》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7
《散步》優(yōu)秀教學設計05-03
《窮人》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6
《觀潮》優(yōu)秀教學設計01-25
優(yōu)秀作業(yè)教學設計01-09
春優(yōu)秀教學設計05-20
《孔乙己》教學設計優(yōu)秀12-20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12-30
船長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