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歡迎大家分享。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
生答師出示“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指導感情朗讀。
請同學自由讀這段話,小小的水滴要穿透厚厚的石頭,容易嗎?從哪兒覺得不容易?讀給你的同桌聽,請同桌評一評。推薦自己的同桌來讀。
真夠艱難的,可它竟然成功了,真是奇跡啊!真為小水滴高興!我們一起讀一遍。
小結:小小的身體中竟然蘊藏著如此堅定的信念,令人震撼,同學們你們想說些什么嗎?
四、學習事例體會寫法
過渡:小水滴憑著它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恒滴穿了頑石,如果我們也像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1、請同學們自讀3、4小節(jié)。
小組內商量一下,選你們喜歡的方式讀書。
讀后試著做一做。
2、檢查做一做
。1)請給下列詞找朋友,組成詞語
綱販戀筒權勉
指名生讀準音,抽讀
進行擴詞練習
。2)把你最感興趣的內容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
提示:可用上“因為……所以……”或“……是因為……”
看來同學們把這兩節(jié)內容讀懂了,誰來挑戰(zhàn)最難的'?
出示:古今中外,如——、——、——事業(yè)取得成功,是因為——————————;而——沒有成功,是因為——————————————。
小結:這里共舉了四個例子,李時珍、齊白石、愛迪生說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都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又舉了一個雨水的例子,告訴我們目標不專一,什么事都做不成的道理。這樣一正一反兩方面說明,增強了說理的效果。
。3)剛才你們小組是怎樣讀書的?這樣安排有目的嗎?現(xiàn)在想怎樣讀?全體同學分工讀3、4小節(jié)。
五、聯(lián)系實際總結體會
在今天這堂課上誰交到朋友了?
板書設計:
目標專一
14、滴水穿石的啟示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3、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業(yè)的人、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學習這種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貴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2、使學生懂得:成就事業(yè)的人,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想實現(xiàn)美好理想,必須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教學設備:課件、小黑板。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從課題看,這篇文章主要寫什么?(啟示)
指名讀課題。
2、過渡語:既然這篇課文重在啟示,那么,給我們留下什么啟示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直線畫出說明啟示的.句子。
學生自主讀書、思考。
二、檢查讀書效果。
1、指名讀生詞。(投影示生詞)
2、本文還有很多很好的四字詞語,看誰找得多。
讀一讀。(投影示四字詞語)
3、交流你畫出的說明啟示的句子。(小黑板示)
讀一讀。
過渡語:
實現(xiàn)美好的目標要靠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為什么會給我們留下這么重要的啟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太極洞,去觀賞這一大奇觀,感受一下水滴的力量吧!
二、品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在這段文字中,“太極洞內一大奇觀”到底指什么呢?(石塊狀如玉兔,中間小孔光滑圓潤。)
3、這個小洞是本來就有的嗎?(不是。)是人工所為的嗎?(不是。)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有關句子:“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一大奇觀。”
師:誰能通過你的朗讀,使我們能感受到你已經讀懂這段文字了。
學生讀時強調“接連不斷”、“總是”、“同一個地方”。(點擊詞語)
4、教師引讀:
幾百年過去了,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同一個地方。
幾千年過去了,幾萬年過去了,師: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幾十萬年、幾百萬年)
再讀:
幾十萬年過去了,幾百萬年過去了,師:不管歲月如何滄桑變化,水滴就對著一個目標,重復著一個動作:滴,滴,絕不停止,絕不放棄,這就叫“持之以恒”(課件出示“滴水穿石”動畫圖),文中還有那些四字詞語也是這個意思,一起讀一讀。(投影示)
4、多么令人佩服!能把這一節(jié)讀好嗎?
5、課文學到這里,你有哪些感受。(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滴穿石塊。)板書: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過渡:“滴水穿石”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在作者眼里,他僅僅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嗎?它還是一種精神,一種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6、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一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投影示)
。1)換個說法,改成不用問號的句子。
(2)比較這兩個句子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語氣加強、堅定有力)
(3)作者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有事實根據嗎?(有)
自讀第三自然段,說作者例舉了幾個事例來說明: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一樣,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三、品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讀。
2、交流:
。1)三個例子(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
(2)讀讀、想想、說說:你從這些名人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們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3)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容?
。4)你還知道哪些人具有這種精神?
(5)拓展:名著心血知多少(課件示)
3、總結:讀“你看,古今中外……嗎?”
。1)換個說法,改成不用問號的句子。
。2)再比較這兩個句子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語氣加強、堅定有力)
(3)理解帶引號的詞語背后隱藏著的意思。
四、總結本課學習內容。
1、滴水穿石是一種精神。
2、讀說明啟示的句子。(小黑板)
3、讀有關名言、警句。(課件示中外名言警句。)
五、指導寫字。
過渡: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讀書是這樣,寫字也是這樣。就讓我們一起來寫好今天的每一個生字吧!
指導寫:戀、權、勉
1、描紅。
2、臨寫。
3、交流。
板書設計:
滴水穿石的啟示
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李時珍、學醫(yī)、 20多年
愛迪生、電學、畢生
齊白石、書畫、不教一日閑過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特點,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義的方法。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yè)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教學重難點]
在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前后照應和內在聯(lián)系,在舉例中加深對“滴水穿石”精神的體會,并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1、預習
⑴讀幾遍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并反復讀讀。
、剖占粋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圖片(可剪貼、復印或創(chuàng)作)(事例和圖片分頁準備)
、鞘占粭l名人名言,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⑷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帶點字查一下字典。
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
迷戀、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爐火純青、銘記
2、教具
⑴生字寫在小黑板上
、浦攸c詞語寫在卡片上
、侵攸c句子打印在紙上
⑷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鵝卵石嗎?它有什么特點?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嗎?
。Z卵石外形光滑圓溜,是水流長年累月沖刷而成。)
2、師:同學們,水能夠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塊,沖刷成光滑圓溜的鵝卵石,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是否讓你產生過一些聯(lián)想或得到一些啟發(fā)呢?
3、師: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寫作者從一種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中所得到的啟發(fā)。課題是——板書:滴水穿石的啟示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順的地方反復讀讀,劃出生字新詞。
2、詞語教學。
⑴出示詞語
第一組:
徽、鍥、琢、孜熾、碳、給
第二組:
恒、懈、綱、販、戀、筒、權、勉、銘、予
、谱宰x,讀不準的看看書上生字表中的拼音。
、侵该x生字,每個讀2遍。
、瘸鍪驹~語領讀詞語,集體跟讀。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讀若干個自然段,合作把課文讀完。讀的認真讀,聽的仔細聽,讀完一節(jié),聽者及時給予。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指名讀,任挑一節(jié),5位合作,按順序把課文讀完。每讀完一節(jié),師生共同對讀的效果進行評價,學生隨時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并相互討論。
教師隨機穿插引導(小卡片上出示)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鍥而不舍:鍥:雕刻。不斷地雕刻一件東西。
日雕月琢:琢:雕刻。不停地雕刻。
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持之以恒:恒,永久。長久地堅持下去。
迷戀:過分愛好而戀戀不舍。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堅持不懈:懈,松懈。堅持下去,一點也不松勁。
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的地步。
銘記:銘,在器物、石碑上刻字。深刻地記在心里。
《本草綱目》:中藥學書名。全書52卷,分16部、60類,收載藥物1892種,搜集藥方1、1萬余條,附有藥物形態(tài)圖1100余幅。
5、再讀讀課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畫下來,再讀讀想想,然后教師指名通過朗讀來交流。(只要讀好就可以,不一定說道理)
6、解題:圍繞課題想想,本文要說清哪些問題?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什么?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重點來探討。
三、指導寫字:
恒、懈、戀、勉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五、課外作業(yè):
仿照課文第3段,搜集一個事例,簡要地寫下來,盡量附上人物的圖片,可剪貼,也可作畫。(名人的事例和圖片分頁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前板書課題:滴水穿石的啟示
2、讀課題。
3、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現(xiàn)在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向我們說一說“滴水穿石”的字面意思。(水滴接連不斷地滴在石頭的同一個地方,天長日久,就能把石塊滴穿)
4、“滴水穿石”是一種罕見的奇特的現(xiàn)象,同學們看到過嗎?其實課文的作者也沒見到過。但是作者卻憑著仔細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為我們描繪出了這一奇特的現(xiàn)象。哪位同學能把作者的描寫讀一讀。
二、品讀感悟
1、品讀“滴水穿石”的現(xiàn)象部分。
、沤處熗队皟x出示:
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一大奇觀。
、谱屑氶喿x,這段話中你對哪些詞語的感受比較深?談談體會。
、窃趯W生交流中,教師相機點出重點詞語“接連不斷”、“總是”“一個地方”、“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并引導學生交流感悟到的內容。
、扔米约旱脑捳f:“滴水為什么能夠穿石”,并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
⑸關于“滴水能夠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寫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塊滴穿。”
①指導朗讀,點出“可是”、“所以”兩個關聯(lián)詞,體會“可是”前后語氣的不同。
、诎鍟耗繕藢R、持之以恒
2、品讀“名人”一部分
、胚^渡:同學們,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僅僅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xiàn)象嗎?引導學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一個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種精神。
、谱x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的這種想法,引導學生找到“你看,古今中外……取得成功的嗎?”
3、投影儀出示下面的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點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⑴自讀,這句話比較長,又是一個問句,讀時既要注意停頓,又要注意語氣。
、浦该首x,然后師生評價。(反復多遍)
4、古今中外成就事業(yè)的人,作者在課文中舉了幾個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話完整地表達清楚。
。ㄔ诠沤裰型獬删褪聵I(yè)的人當中,作者舉了三個事例,他們依次是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美國發(fā)明家愛迪生和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
教師點撥一下“古今中外”一詞(這三個名人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古代的,有現(xiàn)代的,這就叫“古今中外”,可見作者選材是多么精當。
5、在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現(xiàn)在哪里呢?請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然后重點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讀,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讀出來。
、抛宰x。
⑵同桌互讀互評,并說說自己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去體會“滴水穿石”精神的。
⑶按“三個人物”分別推薦一名代表朗讀,教師評價,重點詞語和句子可反復讀。
、俪鍪荆骸懊鞔侗静菥V目》”(第一個事例)
指名讀→談體會→喜歡讀的一起在讀中體會
這個事例中要從“從小立志學醫(yī)”“二十幾年”“不懈努力”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個事例中要從“迷戀”、“畢生孜孜不倦”去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這句話可反復朗讀感悟。
、鄣谌齻事例要在完整朗讀中感悟,可讓喜歡讀的同學一起讀,訓練學生的語感。
三、拓展遷移
1、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和他的圖片(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下面召開一個小小的交流會,要求和程序如下:(投影儀出示)
小小交流會
要求:⑴仿照課文簡要介紹一位名人事跡(不超過100字)(附圖片)
、茋@“滴水穿石”的精神談出自己的感想。
、悄苡蒙蟿倓倢W到的詞語和相關的名人名言就更好。
程序:⑴修改一下自己收集的原始材料。
、谱杂蓪ふ医涣骰锇,可以找好朋友,也可以找有共同話題的同學。
、峭扑]代表上臺交流。(2位)
2、按要求和程序操作,教師注意隨機點撥與評價。
3、教師介紹幾位名人及名言,多媒體出示,并配以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師獨白: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他從小酷愛音樂,并且虛心好學,埋頭創(chuàng)作。他說:“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要使它醒時更興奮!30歲的時候,他耳聾了,對于音樂家來說,這是莫大的打擊。但他沒停止過創(chuàng)作的筆,同學們現(xiàn)在聽到的就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命運》交響曲的一個片段,表達了貝多芬要與不幸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和勇氣。正是有了古今中外這些成就事業(yè)的人,我們的世界才有了光輝燦爛的文化,是他們推動了我們人類文明的進程。而他們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
四、質疑探究
1、師:學習了課文,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那就是:__________(生讀下面的句子)
出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板書:實現(xiàn)理想
2、課文學完了,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引導質疑:課文結尾所寫的啟示和教師出示的有差異,到底哪一句表達更好?
3、出示課文原句:“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美好的理想。”
⑴自己對比讀讀,體會體會,到底哪一句好。
、埔龑W生發(fā)現(xiàn)課文原句的兩點好處。
、僬n文的原句語氣更加強烈,更加突出了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谥该首x“寫雨水”的一節(jié),進一步體會到課文原句中的“不三心二意”和“不半途而廢”是針對雨水說的,更是針對像雨水那樣經!叭亩狻薄鞍胪径鴱U”的人說的。
4、師:課文的原句是從正反兩方面寫的,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作者的考慮就全面了,表達就有力了。沒想到一句樸實的話中還蘊含著那么多的道理。讓我們再來好好地讀一讀最后一句話。(反復兩次,第二次要求背誦)
5、師:只要每個同學銘記它,并化作你的行動,那么你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可結合課前與學生交談的話題相聯(lián)系)
6、引導學生質疑:現(xiàn)在,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五、課外作業(yè)
自選一題
1、把收集的一個事例寫下來,說明“滴水石穿”的道理,要寫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課外采訪身邊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業(yè)家、科學家、藝術家、優(yōu)秀教師、先進勞動者等,然后寫一篇報道,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板書設計]
滴水穿石的啟示
目標專一
→實現(xiàn)理想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4
一、說教材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第九冊教材第六單元的第四篇課文,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議。本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業(yè)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
這篇課文的脈絡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觀引出觀點:如果我們也能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業(yè)的三個事例證明這一觀點,并通過“水滴”與“雨水”作對比,從反面進一步說明這一觀點。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給予我們的啟示。
需要注意的是本單元的主題是百折不撓,而這一主題的課文在三、四年級的教材中也有,五年級怎樣上出不同來,怎樣上升到一個高度,這是需要考慮的。同時本文是一篇說理文,四年級的《說勤奮》,六年級的《談禮貌》都是同一類型的文章。在《課標》中第三學段閱讀教學明確提出“學會閱讀說明性文章,使學生初步把握各類文體的特點,進一步增強獨立閱讀的能力。要揣摩表達順序,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初步領悟寫作方法對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根據新《課標》和課文特點,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本課舉例說明、正反兩方面說明的寫作方法。
4、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讓學生明白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重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二、說教法
1、品詞析句法
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言語實際活動是語文課的基本任務。本課抓住關鍵語句,以讀為主線,輔之以聽、說、寫,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文字經歷一個由“感知——感悟”的過程。
2、自主、合作、探究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而課堂又是促進學生主體發(fā)展的重要陣地。本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的平臺,讓語文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三、說學法
1、質疑探究。古人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讓學生逐步懂得在閱讀中怎么思考,怎么發(fā)問,尋找作者的思路。
2、自主合作
《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語文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選擇學習,讓他們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質。
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準確、流利。
2、自學生字詞。會讀,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完成描紅寫正確。
3、初步理清文章條理,感知文章運用了哪些事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4、畫出文中你認為含義比較深的句子,在空白處寫一寫簡單的體會。
5、搜集有關“滴水穿石”的資料。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有六個步驟: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推銷一下自己,談一談自己的理想,(板書:理想)誰來?學生各抒已見
同學們的理想真遠大,今天老師就送給大家一把能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
。ㄟ@是導入部分,這樣設計旨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愛護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用推銷自己的方式來談談自己的理想,一下了激起了學生對話的興趣,而理想正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話題,為下面的教學作好了鋪墊。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閱讀中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迸發(fā),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下學習。)
二、直奔中心,突破難點
1、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到這把能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
2、出示: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只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1)請同學自由讀這句話,你能找出幾組反義詞。
。2)板書:目標專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廢
。3)我們要想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反之,如果我們(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就不能實現(xiàn)我們的理想。我們一起把這段話讀一遍。
(4)小結:這句話從正反兩方面準確而又全面地揭示“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
過渡:這意思在文中似曾相識,在哪兒見過嗎?請大家把書打開,看看哪兒也說了這層意思?
。◤垜c先生說過,“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本環(huán)節(jié)直奔中心,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感知感悟,突破難點。)
三、循果索因,情感朗讀
1、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齊讀
2、請同學們讀第1小節(jié),看看課文中哪些地方告訴我們小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1)生答師出示“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抓住重點詞語“總是同一個地方”“接連不斷” “幾百年過去”“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鍥而不舍”“日雕月琢”來體會小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3)指導有感情朗讀。
請同學自由讀這段話,小小的水滴要穿透厚厚的石頭,容易嗎?讀給你的同桌聽,請同桌評一評。推薦自己的同桌來讀。
真夠艱難的,可它竟然成功了,真是奇跡!真為小水滴高興!我們一起讀一遍。
。4)小結:小小的身體中竟然蘊藏著如此堅定的信念,令人震撼,同學們你們想說些什么嗎?
回答出示: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指名讀這句話,這是一個什么句?(反問句)換一種說法“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什么事都能做成!庇梅磫柧涫菑娬{這個意思。誰來讀好這個反問句。
。ū经h(huán)節(jié)緊扣文章的中心,通過反復朗讀,領悟小水滴的“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四、學習事例體會寫法
過渡: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什么事都能做成。怎樣才能讓讀者也相信這個道理呢?課文是用的什么寫法?(舉例)是啊,其實我們人類社會中有著許許多多像小水滴一樣的人。
1、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幾位這樣的人?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事例,仔細地讀一讀,想一想事例中的人哪里讓你感受到了小水滴的精神,他們最了不起的是什么?他獲得了哪些成功?(可以用筆畫畫寫寫)
2、交流:(李時珍是醫(yī)藥專家,他訪名醫(yī),嘗藥草,終于寫成《本草綱目》,說明他目標專一;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說明他持之以恒。愛迪生是發(fā)明家,他迷戀于電學實驗研究,說明他目標專一;他畢生孜孜不倦,說明他能持之以恒。齊白石是個畫家,他數十年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說明了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3、過渡:大家說的真不錯,不知讀得怎么樣呢,誰來讀?分人物朗讀
4、……理解省略號。是啊,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人也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后取得成功的呢?(徐悲鴻、勾踐、本單元學的富蘭克林、談遷、諾貝爾都是。)
。ㄕZ文的學習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瞻前顧后,抓住教材前后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5、過渡:這么多的故事,書上只是分別選取了一古兩今、兩中一外三個典型事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誰來讀好這句話,反問語氣。讀出強調。
6、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頑石指――阻力、困難。” “滴穿頑石指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再讀這句話。
7、讀一讀第四節(jié),想想這一節(jié)寫了什么,課文為什么要寫上這一節(jié)。
學生交流,教師點明:這是從反面來說明道理,可增強課文的說服力。
。ǜ呷f同老師說過,說理文的教學重點應該是如何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也就是“事例的典型化”、“論證的合理化”。一篇說理文就應該上出說理文的特點,不能當作記敘文來上。本環(huán)節(jié)就是緊扣本文的中心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放手讓學生來品味語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同時明白課文說明事理的方法:舉例說明、正反兩方面說明)
五、照應課始,交流感受
1、再次出示:只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這段話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自然現(xiàn)象后心跡的真實流露,也就是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示。也可以說是一段名言,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句話吧!齊讀
2、其實,從三年級到現(xiàn)在,我們學過許多這方面的內容,你能用一些俗語或自己的話來談談你的收獲嗎?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3、再次讀這句話。
。ū经h(huán)節(jié)由中心句的學習,再回到中心句的學習,形成一個整體,這才是完整的學習過程。通過對中心句的反復吟詠,一詠三嘆,使學生牢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同時用一句話談談自己的收獲,也聯(lián)系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內化了學生的語言。)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全文: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老師就是希望大家牢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用好這把鑰匙,去打開理想之門。為了時刻提醒了自己,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書簽,可以送給朋友,也可以送給家人。
2、寫一篇。
。ū经h(huán)節(jié)是一個總結升華,讓學生制作書簽,是加深學生的感受,強化學得。寫讀后感也是出于這個考慮,是強化,是升華)
五、說教學設計
22滴水穿石的啟示
李時珍
目標專一
愛迪生實現(xiàn)理想
持之以恒
齊白石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由了解"滴水穿石"奇觀的形成,懂得"滴水穿石"的精神。明白自己要想實現(xiàn)美好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人文素養(yǎng))
2.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綜合素質)
3.在探究學習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素養(yǎng))
能力目標:
1.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技能,領悟學習方法與過程。
2.學生依據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有關網站,查詢、提取相關資料,以此培養(yǎng)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協(xié)作學習、討論式學習、辯論式學習等方式,使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4.學生通過學習成果的發(fā)布,展示表現(xiàn)自我的能力。
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的"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爐火純青"等成語,能主動運用"滴水穿石"和"啟示"這兩個詞。
2學習本課的寫作方法,將主動收集的事例,按一定順序寫下來,闡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根據錄像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后評價小結,,揭示課題和目標,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2、自主選擇,開展研究;學生根據學習興趣先自主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而后確定相應的研究任務,進入相關的主題進行學習。教師利用系統(tǒng)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方法的指導、解疑等,讓不同的.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達到基本要求,求得不同發(fā)展。
3、分層檢測,感悟匯報;學習了一定的時間之后,學生自主選擇等級進行檢測,而后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先是匯報自己的檢測題,通過朗讀的形式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是交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全體學生討論解決,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拓寬學習,合作展示;學生發(fā)揚滴水穿石的精神,進行第二層次的研究學習。提供三個等級的研究課題,學生進行合作研究。學生可以進入聲像、文字、人物等教師提供的資料庫開展研究性學習,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上網尋找資料,然后整理資料,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通過各種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可以將收集的名言警句等制成卡片,可以將收集的成功人士的資料制成小報,可以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讀后感、編成一個童話故事等。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經驗背景,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
5、評價提高,拓展課外。學生代表個人,代表小組進行匯報之后,師生共同進行評價。而后教師小結:我們在課堂上研究的時間有限,掌握研究的方法才是最主要的。在學習過程中,還有好多同學提了其他問題,可以繼續(xù)討論解決。教師出示一張書簽:上面寫有課文最后一句話。學生齊讀。教師推薦幾本課外書:《諾貝爾》《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中外名人故事》從起點目標到終點能力之間,教師給學生提供向上登攀的支架。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結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詞。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說理文的特點。
4、摘錄四字詞語和重點句子。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我們來做一個搶答游戲,每一幅圖都蘊含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成語,如果你知道,請在啲嘟聲后搶答。
出示成語“鐵杵磨針”、“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讓學生講述其意思,并引導發(fā)現(xiàn)其共同之處,進而揭示課題。
齊齊樂投票器的搶答功能
齊讀這些成語。
這幾個成語都包含同一個意思:只要目標專一,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一、揣摩圖畫,揭示課題
1、【出示圖畫】同學們,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你從圖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看到水滴不停地滴,把石頭滴出了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聽到了水滴的聲音)
2、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想到了哪個成語?看老師書寫這個成語(板書:滴水穿石)誰來讀一讀這個成語?
3、人們通過觀察這樣的現(xiàn)象,得出了一些思考,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板書:的啟示)——“滴水穿石的啟示”。
4、請哪個同學來讀一讀課題,齊讀課題。
5、這是一篇議論文,作者通過看到的一種現(xiàn)象,提出了觀點,并用大量的事例來真是觀點,最后得出結論。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請學們自讀課文,要求:把生字新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邊讀邊思考:作者由現(xiàn)象提出的觀點是什么?用那些事例來證實觀點的?最后得出的結論又是什么呢?
2、檢查四字詞語。
。1)我們先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詞。
本草綱目、小販、自謀生計、迷戀、專利權、自勉(指名讀齊讀)
(2)文中還有很多的四字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
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微不足道、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爐火純青、堅持不懈、半途而廢
孜孜不倦、接連不斷、翻山越嶺、鍥而不舍
指名讀,相機糾錯。如“鍥qiè”,學生可能讀成“qì”。“琢”
道:在這里是“說”的意思
鍥:是雕刻
爐火純青:相傳道家煉丹,練到爐里德貨發(fā)出純青色的火焰石,就算成功了。后來比喻學問、技藝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請你選選哪些詞語與“滴水穿石”意思相近。我將分兩組讓你們選擇。投票器進行多選。注意反饋。
齊讀選中的詞語。
三、精讀課文,深入其中。
1、讓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中。課文的第幾小節(jié)講述的是作者看到的現(xiàn)象,并由此現(xiàn)象提出的觀點了呢?
。1)出示課文的第一、二小節(jié)。那位同學愿意給我們讀讀這兩小節(jié)。
作者由看到的現(xiàn)象提出了怎樣的觀點: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2)看這段話,標紅:這個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在、、、、、、
作者先提出一個問題,讓后自己又回答了這個問題。像這樣的自問自答的句子叫“設問句”。
。3)標紅: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這句話雖然是問句,但需要你回答嗎?像這樣只問不答,卻知道答案的句子叫“反問句”
這兩種類型的句子在課文中還有,你能找到嗎?
。4)出示: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它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恒。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5)讓我們再次把表明作者觀點的這段話讀好。齊讀
2、為了使自己提出的觀點更具說服了,作者列舉了大量的事例作為論證,請你讀讀課文3—4小節(jié),說說作者列舉了那些事例?
板書:
李時珍
愛迪生
齊白石
雨水(板書)
3、正面事例論證。
。1)作者用這三位人物從正面論證觀點,而雨滴則是從反面進行論證。請同學們再朗讀第三小節(jié),說說這三位當中,你最敬佩的是誰?可以聯(lián)系作者的觀點談談你的想法?我們要關注里面的每個詞,從這個詞中你感受到什么,甚至是其中的一個標點。
(2)交流:
a、我最敬佩“李時珍”(請你將描寫李時珍的話讀一讀)。
引導學生關注:從小立志學醫(yī)。訪名師、嘗草藥,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寫成巨著來談。
板書:不懈努力著書立說
b、我最敬佩“愛迪生”。讀相關的話。
引導關注“迷戀”電學實驗研究一千多項發(fā)明。
補充: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你還知道愛迪生在發(fā)明過程中孜孜不倦的故事嗎?
為了電絲他就嘗試了1063中,每一種都是經過幾百次,甚至是上千次的實驗,每一次失敗,愛迪生都沒有放棄。
板書:孜孜不倦發(fā)明創(chuàng)造
愛迪生家境貧困,但他有沒有放棄過對電學的追求,這就是“迷戀”,他的這種迷戀就具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讀段落。
c、我最敬佩“齊白石”(讀);
引導關注:數十年,么有停止爐火純青
板書:不懈努力爐火純青
4、出示: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讀)
4、反面事例論證
。1)請同學讀這個事例。其他同學思考雨水和水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2)交流:相同點:都是水,都從高處落下
不同:雨水比較的分散,是絕大多數時間是斜的,而水滴永遠是直滴下來,在同一個地方。
。3)這也就是為何雨水不能滴穿石塊的原因。齊讀:因為它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恒。
5、通過大量的事實證實了作者的觀點,因此在文章的結束時,作者給出著這樣的結論: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五、布置作業(yè)
圍繞這個論點,從自己的身邊或是知道的名人故事,從不同的角度論證論證觀點。
六、板書設計
李時珍、不懈努力、著書立說
論點、論證、正面、愛迪生、孜孜不倦、創(chuàng)造發(fā)明、結論
。繕藢R弧R白石、堅持不懈、爐火純青持之以恒)反面、雨點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特點,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義的方法。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yè)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教學重難點
在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前后照應和內在聯(lián)系,在舉例中加深對滴水穿石精神的體會,并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
1、預習
、抛x幾遍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并反復讀讀。
⑵收集一個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圖片(可剪貼、復印或創(chuàng)作)(事例和圖片分頁準備)
、鞘占粭l名人名言,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⑷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帶點字查一下字典。
鍥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迷戀 孜孜不倦 堅持不懈 爐火純青 銘記
2、教具
⑴生字寫在小黑板上 ⑵重點詞語寫在卡片上
⑶重點句子打印在紙上 ⑷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鵝卵石嗎?它有什么特點?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嗎?
(鵝卵石外形光滑圓溜,是水流長年累月沖刷而成。)
2、師:同學們,水能夠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塊,沖刷成光滑圓溜的鵝卵石,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是否讓你產生過一些聯(lián)想或得到一些啟發(fā)呢?
3、師: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寫作者從一種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中所得到的啟發(fā)?課題是--板書:滴水穿石的啟示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順的地方反復讀讀,劃出生字新詞。
2、詞語教學。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讀若干個自然段,合作把課文讀完。讀的認真讀,聽的仔細聽,讀完一節(jié),聽者及時給予評價。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指名讀,任挑一節(jié),5位合作,按順序把課文讀完。每讀完一節(jié),師生共同對讀的效果進行評價,學生隨時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并相互討論。
教師隨機穿插引導(小卡片上出示)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戀??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爐火純青??銘記??《本草綱目》
5、再讀讀課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畫下來,再讀讀想想,然后教師指名通過朗讀來交流?(只要讀好就可以,不一定說道理)
6、解題:圍繞課題想想,本文要說清哪些問題?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什么?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重點來探討。
三、品讀課文
1、品讀滴水穿石的現(xiàn)象部分。
、沤處熗队皟x出示: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一大奇觀。
⑵仔細閱讀,這段話中你對哪些詞語的感受比較深?談談體會。
、窃趯W生交流中,教師相機點出重點詞語接連不斷、總是一個地方、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并引導學生交流感悟到的內容。
、扔米约旱脑捳f:滴水為什么能夠穿石,并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
、申P于滴水能夠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寫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塊滴穿。
、僦笇Ю首x,點出可是、所以兩個關聯(lián)詞,體會可是前后語氣的不同。
、诎鍟耗繕藢R、持之以恒
2、品讀課文“雨水”部分
⑴聯(lián)系實際,說說雨水為什么不能把石塊滴穿?
、讫R讀這一小節(jié)。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仿照課文第3段,搜集一個事例,簡要地寫下來,盡量附上人物的圖片,可剪貼,也可作畫。(名人的事例和圖片分頁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前談話:你長大后想做什么?那怎樣才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呢?我相信大家學了這篇課文后就會有清醒的認識了。
2、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過渡:同學們,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僅僅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xiàn)象嗎?這篇課文僅僅是想讓我們了解這一現(xiàn)象嗎?
(引導學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一個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種精神。)
2、讀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的這種想法。
3、投影儀出示下面的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點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⑴自讀,這句話比較長,又是一個問句,讀時既要注意停頓,又要注意語氣。
、啤暗嗡┦木瘛笔侵甘裁矗浚繕藢R、持之以恒)
、恰暗未薄邦B石”是指什么?
、戎该首x,然后師生評價。(反復多遍)
4、古今中外成就事業(yè)的人,作者在課文中舉了幾個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話完整地表達清楚。
。ㄔ诠沤裰型獬删褪聵I(yè)的人當中,作者舉了三個事例,他們依次是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美國發(fā)明家愛迪生和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
教師點撥一下古今中外一詞(這三個名人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古代的,有現(xiàn)代的,這就叫古今中外,可見作者選材是多么精當。)
5、在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現(xiàn)在哪里呢?請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然后重點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讀,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讀出來。
、抛宰x。
、仆阑プx互評,并說說自己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去體會滴水穿石精神的。
⑶按三個人物分別推薦一名代表朗讀,教師評價,重點詞語和句子可反復讀。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綱目》(第一個事例)
指名讀→談體會→喜歡讀的一起在讀中體會
這個事例中要從從小立志學醫(yī)二十幾年不懈努力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诘诙䝼事例中要從迷戀、畢生孜孜不倦去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這句話可反復朗讀感悟。
③第三個事例要在完整朗讀中感悟,可讓喜歡讀的同學一起讀,訓練學生的語感。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8
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板書課題)
第一課時,我請你們語文老師給你們上了,誰來說一說,滴水穿石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生:只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我們讀到滴水穿石這個詞,就一定能想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出示:讀讀下面的詞語,其中有哪些詞和滴水穿石一絲不相近?
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微不足道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爐火純青堅持不懈半途而廢
孜孜不倦簡練不斷翻山越嶺鍥而不舍
生:三心二意,微不足道
生:爐火純青,形容齊白石繪畫的技能達到精湛、完美的地步了。
生:孜孜不倦,形容學習非常認真,不相近。
師:倦什么意思?
生:厭煩的意思
生:放棄
生:疲憊。
師:不倦就是不知道疲憊。孜孜?字典帶了嗎?字典是你不說話的老師,合起來要理解成勤奮的樣子。這個人勤奮的工作,勤奮地學習到了不知道疲倦的時候,叫孜孜不倦、
生:翻山越嶺,走的路很長。
生:經過了很多困難,終于完成了任務,達到了目標。
生:接連不斷,東西多。
生:幾件事連續(xù)不斷地出現(xiàn)
師:是指一個接一個,沒有間斷。
師:連起來把三行字讀一讀,在體會體會。齊讀
師: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第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生:寫了滴水穿石的奇觀
師:那第二自然段呢?
生:舉例了滴水穿石的事情。
師: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是正確的。
師:那第四自然段?
生:雨水不能滴穿石塊。
師:第五自然段?
生:作者由滴水穿石的器官的道德其實,他要求我們把這個啟示銘記在心。
師:作者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這篇文章呢?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邊讀邊想,課文為什么一開始要滴水穿石的奇觀呢?
學生自由度。
生:因為不寫奇觀,就不知道滴水穿石的啟示。
師:他寫奇觀,目的是為了因出自己所得到的啟示,懂得的道理,我們來讀課題。
他不寫奇觀,大家就會不知道你這個啟示是怎么得到的?
師:楊老師想請大家一起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是:先分析了水滴能穿石的原因,接著讀。
師:接著寫了自己有滴水穿石而獲得的啟示
獲得了什么啟示呢?
生: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鍥而不舍
師:讀一讀,要讀出正確的語氣。
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指名讀
師范讀
誰讀出來了?
生:楊老師
為什么?
生:楊老師讀出了肯定的語氣
師再范讀,體會出來了嗎?
生:楊老師的聲音很豪邁
一起讀一遍。
再讀一遍。
這個句子,什么意思?
生:如果我們有水滴穿石的精神,所有的事情都能做成。
出示: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這兩個句子意思一樣,作者為什么不用上面一個,而要用下面一個呢?想一想,想好了再說。
生:反問句比陳述句的語氣更強烈。
師:它是在強調自己的這個道理是正確的,是不可置疑的,既然這樣,你再讀一讀,把作者的這個想法讀出來。
齊讀。
再讀一遍。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舉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事例,同時作者還作了總結,快速瀏覽一下第三自然段,下面請你們重點讀一讀,對古今中外名人作總結的句子。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在這一段中,有三個詞加了雙引號,分別是?——滴水穿石滴穿頑石
作者為什么在這三個詞上加引號呢?
生:還有另外的含義
師:還有什么含義?
生:滴穿就是克服,頑石就是困難
生:掃除
生:堅持不懈地努力
如果我們把滴穿理解為戰(zhàn)勝,頑石還可以理解為艱難險阻
這兩個詞加上引號,就是告訴我們有特殊的含義阿
那滴水穿石呢?
生: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這篇課文寫的就是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作者重點要論述的。
讀一讀這句話,把作者加引號的用意讀出來。
讀的時候要給聽著留下思考的時間。
個別讀。
師范讀
齊讀。
你們讀得這個句子和我們上文學的那個句子是同一個類型的?
出示: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一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下面請同學們抓住紅色的字,想一想,意思有什么關聯(lián)?
紅色:如果,所有成就事業(yè)
生:只要我們能像水滴一樣,就能做成所有的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都是由滴水穿石的精神。
沒說準確
大家看第一句,從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這個觀點,是一個假設的觀點,但是這個假設的觀點,到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呢?要論證
在看第二局,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它時說所有做成事業(yè)的人,都是靠滴水穿石的精神,這個句子,是說前面這個假設的句子是正確的,因此,從這個句子和上一個句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舉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就是為了進一步論證它的這個啟示是正確的。
那么作者為什么在第四段又要寫雨水呢?
出示:我們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從高空落下來的,他的'力量肯定比太極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他卻不能把石塊滴穿,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它沒有轉移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恒。
生:這也是距離,也告訴我們啟示是正確的,因為它目標不專一,所以不能穿石。
師:名人的例子目標專一能取得成功,這是正面的例子,而雨水卻不能,這是反面的例子,出示紅色:這是什么原因呢?
生讀第四自然段
師:讀到這里你會想到什么?
生:如果遇水沒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的話,就不能滴穿石頭
師:所有這個問題提醒讀者去思考,這個為題有答案嗎?——讀。
師:讀了這個答案之后,有什么想法?
生:如果雨水有專一的精神,他也能滴穿石頭。
師:英雄所見略同的喜悅,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師:像這種自問自答得句子,我們就叫——設問句,讀
設問句有兩個部分,自問,自答
讀
在課文里,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在課文第一自然單,讀一讀,找一找
啟示是正確的,所以要銘記在心。
一起把這個啟示讀一讀。
下面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想一想,各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瀏覽的最好方式是默讀。
出示:課文先……接著……又……再……最后……。
用這個句式來說一說。把你想到的各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同桌先相互說一說
個別說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把剛才你們說的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你們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收獲,連在一起,就是讀后感,所以楊老師想讓你們寫一篇讀后感。先寫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再寫你的收獲,寫收獲的時候,特別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感受,寫完后交流交流。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圖文并茂,讀詞,等多種方法和多角度的換位朗讀充分感知小水滴的可愛可敬,豐富學生的原有認知。
2.感悟啟示分析構段方式,體會用事實講話的妙處,在充分的換位朗讀中體會人物的可貴之處。學習正反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嘗試議論文的寫作。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學案1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粡垟z影照片。(出示水滴)見過嗎?用一個詞說說你看到的水滴。(晶瑩剔透)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與水滴有關的課文。板書:滴水穿石的啟示
看老師寫課題,注意滴字的書寫。誰來讀讀課題?指讀(評價:你是一滴溫柔、美麗、自信、充滿力量的水)帶著你預習課文的感受,一起來讀讀課題。讀了課題想想課文會給我介紹哪些內容?(有過預習的班級可以這樣導入)
學案2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粡垟z影照片作為見面禮,相信你會喜歡的。(出示水滴)見過嗎?用一個詞說說你看到的水滴。(晶瑩剔透)呵,這是水滴給你最初的感覺!我也找了一些詞來贊美它呢?出示詞語:接連不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想讀嗎?不急。要想讀正確這些詞,大家可一定要讀讀《滴水穿石的啟示》這課,并且邊讀邊在書上劃出這些詞,注上上正確的拼音,想想他們的意思,你一定能讀好這些詞語的。開始吧。
誰來挑戰(zhàn)讀一讀這些詞。真棒!沒有提醒,你能全念對!尤其是鍥而不舍的“鍥”字!那么你們能看著這可愛的小水滴,把這么多詞念給小水滴聽嗎?(我聽出了堅強的小水滴!我聽出了自信的小水滴!……)
聰明你知道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學習,板書:滴水穿石的啟示
看老師寫課題,注意滴字的書寫。誰來讀讀課題?指讀(評價:你是一滴溫柔、美麗、自信、充滿力量的水)帶著你預習課文的感受,一起來讀讀課題。讀了課題想想課文會給我介紹哪些內容?(沒有預習的班級這樣導入)
二、整體感知
學案1、
那哪些段落給我們介紹了滴水穿石的現(xiàn)象呢?(1、2)讓我們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細細地品味品味吧。輕聲閱讀課文劃出描寫滴水穿石現(xiàn)象的句子和詞語。
這些詞語,你都畫了嗎?沒有畫全的同學補充。出示幻燈
出示詞語:接連不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的規(guī)律了嗎?(他們都是形容的小水滴)現(xiàn)在讓我們看著小水滴的樣子再來讀讀這些詞語。
學案2
那我們先來看看滴水穿石的現(xiàn)象的段落吧?它是課文的哪些段落?(1、2)讓我們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細細地品味品味吧。輕聲閱讀課文劃出描寫滴水穿石現(xiàn)象的句子和詞語。
你都畫了哪些詞語?看看先前我們的讀的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水滴)
(都是課文一二自然段中贊美小水滴的詞語,寫出了小水滴的頑強和堅持。)
三、精讀課文
抓住“滴”字學習“滴水穿石”的故事
學案1
水是怎樣把石頭滴穿的呢?畫出有關句子來讀一讀
a出示:“在這塊的石頭的上方……奇觀”。
指讀,這段話中,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關注?
接連不斷,讓你感受了什么?(滴了多久?幾百年嗎?幾千年?幾萬年?僅僅是幾萬年嗎?幾萬萬年甚至更久)
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讓你又感受到什么?(時間長了水滴的力量驚人)
幾百年過去了——(引讀)幾千年過去了——(引讀)幾萬年過去了——(引讀)這就叫——鍥而不舍、日雕月琢
b按道理雨水的力量更大呀,可是雨水為什么不能滴穿石頭呢?課文中哪段話講到了雨水?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句子讀一讀
出示: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大得多。
不是寫小水滴嗎?作者干嗎要寫雨水呢?雨水這段似乎和課文沒有關系,那可以刪除嗎?(這是反襯的手法。通過將水滴和雨水的比更加有力的證明了小水滴的持之以恒,目標專一。)(板書:對比反襯持之以恒,目標專一)
讓我們一起把目光聚焦那水滴給我們帶來的奇觀吧!此時此刻你想對小水滴說什么?
難怪書上這樣說——出示第二自然段“水滴的力量……做不成?”
你聽懂了嗎?它其實就是告訴你——(指名改陳述句)
也是鄭重的告訴我們大家——(齊讀第二段改陳述句的朗讀)
學案2:
那課文是怎么寫這小水滴的呢?小水滴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觀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奇觀呢?
指名交流
出示圖片
看了太極洞里的奇觀你有什么想說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奇觀呢?出示句子“在這塊的石頭的上方……奇觀”。
指讀,這段話中,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關注?
接連不斷,讓你感受了什么?(滴了多久?幾百年嗎?幾千年?幾萬年?僅僅是幾萬年嗎?幾萬萬年甚至更久)
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讓你又感受到什么?(時間長了水滴的力量驚人)
幾百年過去了——(引讀)幾千年過去了——(引讀)幾萬年過去了——(引讀)這就叫——鍥而不舍、日雕月琢
此時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認為小水滴僅僅是晶瑩剔透,還會這樣的贊嘆送給它——(學生交流)
一起讀我相信現(xiàn)在你一定會讀好這些詞——再次出示詞語:接連不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難怪書上這樣說——出示第二自然段“水滴的力量……做不成?”
你聽懂了嗎?它其實就是告訴你——(指名改陳述句)
也是鄭重的告訴我們大家——(齊讀第二段改陳述句的朗讀)
抓住“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學啟示,感悟文章的脈絡
學案1
1、滴水穿石其實就是一個現(xiàn)象,但是作者想通過這個現(xiàn)象告訴我們什么呢?課文中講了嗎?
2、出示啟示“我們要銘記……理想!
到這里我們看作者的目的好像已經達到了,該講的好像已經都講了?看來文章應該這樣來改寫,你們看行嗎?為什么不行呢?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不會的小組之間可以討論。
學生交流(不能刪除事例,用事實講話更有說服力)板書
是的,用事實講話是這種文章常用的辦法。那用一個故事就行了干嗎要寫三個故事呢?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思考這個問題,也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解決?
生交流:“古今中外”,指既有古代的人也有現(xiàn)代的人有中國的人也有外國的人,是指世界上許多人。文中選取的三個人就是古今中外許多人中的.代表,所以他們具有典型性。選材的典型性(板書)
那文中的事實能充分證明滴水穿石啟示的正確性嗎?給大家三分鐘時間靜
靜地思考,選擇一個故事,想想你準備說什么,準備怎么說。可以把自己要說的話寫下來一會兒請同學們來交流
a交流李時珍:抓住“不懈努力、從小立志”
b交流愛迪生:抓住“迷戀/孜孜不倦”
c交流齊白石:抓住“不教一日閑過、爐火純青、堅持不懈”
3、出示填空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們也能象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提醒把人物的名字換進去)
讀給自己聽,讀給全班同學聽,讀給所有的人聽——
如此證明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是正確的,你記住這樣的啟示了嗎?引讀——
你懂得這樣的啟示了嗎?聯(lián)系生活談
4、我們知道其實生活中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很多,你能向課文一個舉出一個令大家信服的事例來嗎?
學案2
1、滴水穿石是一個現(xiàn)象,作者想通過這個現(xiàn)象告訴我們什么啟示呢?課文中講了嗎?
2、出示啟示“我們要銘記……理想。”
到這里我們看作者的目的好像已經達到了,該講的好像已經都講了?磥砦恼聭撨@樣來改寫,你們同意嗎?默讀課文,看看文章還想我們介紹了什么呢?這些內容有必要介紹嗎?
學生交流(課文講了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的事例,還有雨水的故事不能刪除事例,用事實講話更有說服力,寫雨水對比出水滴的頑強和目標專一)板書:擺事實講道理、正反對比論證
指名讀課文中寫雨水的句子,出示句子
按道理雨水的力量更大呀,可是雨水為什么不能滴穿石頭呢?寫雨水實際上就是在進一步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引讀)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們也能象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通過對比,我們感覺課文更有說服力了。這叫正反對比論證(板書)那用一個故事就行了干嗎要寫三個故事呢?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思考這個問題,也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解決?
生交流:“古今中外”,指既有古代的人也有現(xiàn)代的人有中國的人也有外國的人,是指世界上許多人。文中選取的三個人就是古今中外許多人中的代表,所以他們具有典型性。選材的典型性(板書)
那文中的事實能充分證明滴水穿石啟示的正確性嗎?給大家三分鐘時間靜
靜地思考,選擇一個故事,想想你準備說什么,準備怎么說?梢园炎约阂f的話寫下來一會兒請同學們來交流
a交流李時珍:抓住“不懈努力、從小立志”
b交流愛迪生:抓住“迷戀/孜孜不倦”
c交流齊白石:抓住“不教一日閑過、爐火純青、堅持不懈”
3、出示填空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們也能象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提醒把人物的名字換進去)
讀給自己聽,讀給全班同學聽,讀給所有的人聽——
如此證明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是正確的,你記住這樣的啟示了嗎?引讀——
你懂得這樣的啟示了嗎?聯(lián)系生活談
4、我們知道其實生活中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很多,你能向課文一個舉出一個令大家信服的事例來嗎?
四、銘記啟示,感悟寫法,導之有行。
學案:1、2
讓我們銘記滴水穿石的啟示,克服前進路上的種種困難,勇敢向前吧
學生齊誦啟示
課前有個同學告訴我這樣一個秘密:他說這篇課文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談勤奮》很相似。到底相似在哪里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擺事實講道理、選材很典型)議論文
課后用這樣的方法嘗試創(chuàng)作你的《滴水穿石的啟示》或者《談勤奮》《談紀律》《談讀書》……
附板書:
滴水穿石的啟示(議論文)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擺事實講道理
(選材的典型性、正反對比論證)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課文理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等詞語意思。學習寫隨感的方法。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做事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質。
重點:理解“滴水穿石”現(xiàn)象給人什么樣的啟示。
難點:學習寫作方法(受一件事物啟發(fā)而悟出一定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石塊、水瓶(做滴水穿石的實驗用)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做滴水擊石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水滴不停的滴落,結果會怎樣?你從這個實驗能聯(lián)想到什么?
二、新課
。ㄒ唬┳灾魈骄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說說課文哪分寫的是實在的自然現(xiàn)象?哪部分是為說明道理而例舉的事例?哪部分是作者的感受和要說明的道理?
。ǘ┖献鲗W習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1、2自然段圍繞滴水為什么能夠穿石?這一問題圈畫有關詞句。
(2)組織交流閱讀感受
①指名回答:滴水為什么能穿石?結合學生回答,出示文字
a “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b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
、谧寣W生朗讀這兩端文字,說說那個詞語最吸引你?讓你感受了什么?(結合學生回答點擊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鍥而不舍,日雕月琢,接連不斷”等詞語的意思。
、坌∷尾还芡饷娴氖澜绨l(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總是對著一個目標,滴啊、滴啊永不停歇,這就叫“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出示滴水石穿的動畫,讓我們懷著敬佩的感情再讀這兩段話,引導學生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
④看這小小的水滴,多么令人佩服,作者看到這一現(xiàn)象會聯(lián)想到什么呢?全班齊讀。讓學生變換句子的說法。指導讀好反問句。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讀3自然段,明確作者舉了那些人的例子?(出示第三自然段中例舉名人事例的文字),三人中有古代的,有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永一個詞就是——古今中外。
。2)選擇三個事例中你最敬佩的人的事例來讀出你的敬佩之情,再說說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他們“滴水穿石”的精神。(結合學生回答,點擊詞語“堅持不懈”“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閑過”并說說怎樣理解詞語的含義)。
。3)小結: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這些偉大的人物他們的成功經驗真是值得我們總結一下(出示文字:你看,古今中外所有……)
(4)學生自己練讀文字,和小組同學說說自己的理解體會的再指名讀說說對“滴水穿石精神”和“滴水頑石”的理解?
(5)小組比賽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第四自然段
作者從正面例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來說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其實文中還有一個反面的例證,我們來看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說說這一節(jié)寫了什么?例舉了一個什么事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交流:明確,從正反兩方面例證,增強課文說服力。
(2)說說作者受到了怎樣的啟示?結合學生回答出示:目標專一而不 ,持之以恒而不 ,就一定能夠 。
。3)指導學生朗讀并背誦這句話。
三、鞏固延伸
1、讀了這篇課文,你領悟了什么道理,作者在說明道理的方法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2、你還知道哪些能說明滴水穿石精神的事例?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利用讀書,上網等渠道搜集能證明滴水穿石道理的事例。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放了教學內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一、大膽采用了源于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教學法,在課堂學生的問題生成和解決過程中達成三維教學目標,促進了學習方式的改變。
二、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是這節(jié)課的亮點。在朗讀時讓學生喜歡讀哪段話就讀那段話。喜歡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
語文課堂是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是個性飛揚的綠地,也是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主要陣地,所以教師要利用這片“風水寶地”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由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自然現(xiàn)象而引起的聯(lián)想,并列舉了古今中外名人取得成功的實例,說明了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楚,不但適合朗讀,而且是典型的隨感例文。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滴水穿石”現(xiàn)象給人們的啟示,難點是學習受一件事物的啟發(fā)而悟出一定的道理的寫作方法。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所以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所以可以將本課的訓練重點設在朗讀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語言積累上。在學習形式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由見到自然現(xiàn)象而引起作者的感想,進而說明道理的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考慮到文章的特點,我分布設計了幾個教學程序,首先通過演示實驗調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形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再通過讀一讀,議一議合作學習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內容,明白要說明的道理。通過自由讀,抓住點詞語讀,情境導讀,比賽讀等方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朗讀和積累能力。通過組內交流,師生交流等合作交流形式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為了讓他們有更深的體會我還安排了查找事例的課外作業(yè),將知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區(qū)分多音字“給”。會用“滴水穿石”“啟示”造句。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特點,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業(yè)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業(yè)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寫有字詞的幻燈片、寫有課文重點句的幻燈片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法:學法: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國有許多名勝古跡,它們有的供人觀賞美景,有的使人增長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說的是一處奇異景觀還會讓人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你們一定會感到非常有趣。
2、板書課題(指名讀題。齊讀)
3、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會問:滴水為什么能穿石?滴水是怎樣穿石的'?滴水穿石給我們什么啟示?)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
。2)讀通課文
。3)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滴水穿石”的故事?(學生根據要求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出示二類生字,指名認讀。(先自讀,再開火車讀。最后齊讀)
(3)出示詞語,指名讀。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本草綱目、小販、迷戀、電話筒、專利權、自勉、銘記、給予、啟示、藝術、境界、微不足道、爐火純青、接連不斷、揮毫作畫、半途而廢二類詞:安徽、日雕月琢、鍥而不舍、孜孜以求、白熾燈、碳粒(學生讀后說說自己以理解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理解?然后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學生讀課文并評讀)
。5)說說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滴水穿石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學生回答)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課文除了寫水滴的故事外,還寫了人的故事,找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寫了哪幾個人的故事?(學生快速默看后回答)
2、課文可分幾部分?為什么這樣分?
3、指導讀好“滴水穿石”的故事。
4、指導讀好科學家的故事。
5、指導讀好啟示。
。▽W生討論:一(1—2)講述了“滴水穿石”的故事。二(3—4)講述了中外名人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事業(yè)的事例。三(5)揭示“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
四、教學生字、指導描紅重點指導“恒”“予”“勉”五、布置作業(yè),鞏固所學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2
一、教法:學法:
復習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4課,上堂課同學們提出了這些問題,(實物投影問題)誰提出的誰就來讀一讀?這堂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生齊讀課題學生讀問題:1、
滴水為什么能穿石?2、滴水穿石給予我們什么啟示?3、滴與人有什么關系?4、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學習第一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滴水為什么能穿石?)為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滴水穿石的情景。(看多媒體課件:水滴不斷往下滴)課文是怎樣描述這個情景的?(生自由讀課文,讀后回答)2、老師也寫了一句話來描述這個情景,誰來讀一讀?出示:“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從巖縫中滴落下來,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指名朗讀)3、你覺得寫得怎樣?老師還寫了一句,請你讀一讀,和剛才一句比較一下哪句好?(指名讀)“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4、老師的這句再和書上的一句比較一下,哪句好?(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指名回答哪句好?為什么?指導朗讀)“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指名回答哪句好?為什么?指導朗讀,齊讀)
3、從這些帶點詞中你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解釋詞語)
4、至此你明白滴水為什么能穿石嗎?
5、出示句子: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解決第二個問題)(學生讀后說說讀懂了什么?)
1、那么滴水穿石給予我們什么啟示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找出答案。(學生齊讀)
2、出示: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指導朗讀。并說說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怎樣不要怎樣?(學生快速游覽后回答問題)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解決第三個問題)
1、課文除了寫滴水穿石的原因及給予我們的啟示外,還花了大量篇幅寫了人的故事,那么水滴與人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學生自由練讀,讀出感情)
2、其實課文第三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答案,請你把這句話找出來。(學生各抒己見)
3、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就的嗎?(指名讀,說說“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頑石”“滴穿”各是什么意思?這句話你能換種說法嗎?)
4、中外名人和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取得了成功。課文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分別是誰?(這就是第四個問題)
5、先讀讀第三自然段,再選一個你最佩服的人反復讀,讓人從你的讀中能聽出他們“滴水穿石”的精神?(自由練,再讀給同桌聽,互相指導,指名讀,評讀(哪些地方讀得好)再讀)
6、課前請大家搜集滴水穿石的例子,現(xiàn)在請大家交流一下。
7、剛才大家舉了很多例子,這些例子再一次告訴我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因此老師衷心希望大家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出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學生先自己練習,再指名讀,評讀)
四、總結談話布置實踐作業(yè):
1、今天我們學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片篇文給我們講了幾個靠“滴水穿石“精神成功的例子,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后再收集這樣的事例,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聽。(學生討論交流)
2、搜集一些諸如“不教一日閑過”的名人名言做成書簽,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自勉。(學生齊讀)
板書設計:
滴水穿石的啟示
目標專一
實現(xiàn)理想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3
一、教材依據
國標本蘇教版第九冊語文第22課
二、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把“單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轉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完成學習目標!兜嗡┦膯⑹尽肥且黄湫偷慕栉镉骼淼奈恼隆W習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得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這樣才能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因此,這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緊扣“只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边@一中心,通過朗讀、感悟重點詞句,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以文化人。
三、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
3、引導學生憑借課本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懂得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憑借課本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懂得要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五、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以文化人。
六、教學準備
課件制作,搜集事例,用以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七、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課前談話:你長大后想做什么?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理想呢?
。ㄓ懻摻涣鳎
2、美好的理想對于大家來說是多么重要啊,我相信大家學了這篇課文后就會有清醒的認識了。
3、齊讀課題。
。ㄔO計意圖:這樣的導入,讓學生用推銷自己的方式來談談自己的理想,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對話的興趣,而理想正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話題,為下面的教學作好了鋪墊。)
二、品讀感悟,理解內容
(一)品讀第一部分,“滴水穿石”的現(xiàn)象。
1、教師投影儀出示:安徽廣德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設疑:這塊石頭正中的小洞是怎樣形成的呢?
3、自由朗讀這段話,你對哪些詞語的感受比較深?談談體會。
4、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擊出重點詞語“接連不斷”、“總是”“一個地方”、“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并引導學生交流感悟到的內容。
。ㄔO計意圖:讓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抓詞體會,注重學生閱讀的引導。)
5、用自己的話說:“滴水為什么能夠穿石?”
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ǘ┢纷x第二部分,“名人成就事業(yè)”的事例
1、過渡:同學們,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僅僅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xiàn)象嗎?
。ㄒ龑W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一個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種精神。)
2、自由讀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的這種想法。
3、點擊出示下面的句子,齊讀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點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ㄔO計意圖:段落教學中采用變序的方法,直奔文章的中心,讓學生明確“滴水穿石”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
(1)指名朗讀,然后師生評價。
(2)在這句話中,我覺得“古今中外”這個詞用得特別恰當,你體會到了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結合課文列舉的三個人物――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所在的國籍、所處的時代談理解,體會作者選材的精當。
板書: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
4、在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現(xiàn)在哪里呢?請仔細閱讀第3自然段,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的事例,看看他是怎樣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讀出來。
。1)自學體會。
。2)全班交流。(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頭像及補充介紹三位名人的相應文字)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綱目》”(第一個事例)
默讀這一段,談談體會。
這個事例中要從“從小立志學醫(yī)”“二十幾年”“不懈努力”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诘诙䝼事例中要從“迷戀”、“畢生孜孜不倦”去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讓學生反復朗讀感悟。
③第三個事例在完整朗讀中感悟,訓練學生的語感。
(設計意圖:三位名人的學習,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理解感悟,既避免了教學的單一、枯燥,又給了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
三、舉例延伸,拓展認識
1、過渡:的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正是靠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前進道路上的一塊塊“頑石”,克服一個個困難挫折,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板書:實現(xiàn)理想
2、課前我讓大家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和他的圖片。下面就請你們把自己收集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吧。
要求:(1)圍繞“滴水穿石”的精神談出自己的感想。
。2)最好能應用我們課本上剛學的詞語或名言。
3、找同學上臺介紹,教師注意隨機點撥與評價。
4、教師介紹幾位名人及名言,多媒體出示
。ㄔO計意圖: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語文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還要注重課外的學習,即嘗試著自己去搜集資料,以此深入課堂學習。)
5、齊讀“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這句,加深理解。
四、質疑探究,體會寫法
1、我們讀了這篇課文,都領悟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懂得了要想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磥恚髡哒f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說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呢?(討論交流)
2、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為寫作打好基礎。
。I悟本課舉例。從正反兩方面說理的方法)
五、自主作業(yè),課后延伸
1、結合本文所學,制作書簽,寫一句自勉的話,并用彩筆加以美化。
2、采訪身邊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紹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板書設計:
14滴水穿石的啟示
李時珍
目標專一
愛迪生實現(xiàn)理想
持之以恒
齊白石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4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關鍵詞句和人物事例的感悟,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并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感染。
3、感受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逐步深入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
2、感受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滴水穿石的啟示》。(生齊讀課題)
2、“滴水穿石”是一個成語,也叫“水滴石穿”。課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四字詞語,你都會讀嗎?
。ɑ脽舫鍪菊n文中的四字詞語:
光滑圓潤、接連不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翻山越嶺、孜孜不倦
堅持不懈、爐火純青、三心二意、半途而廢
3、全班齊讀,相機糾錯。如“鍥”,學生可能讀成“qì”。
4、同學們,你們已經能夠把這些詞語讀正確了,這非常好。那么,你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嗎?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表達出來嗎?
5、比如,“持之以恒”這個詞語,老師以為要有堅定的決心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所以要讀得堅定有力。(師范讀“持之以恒”)你也來試試,好嗎?
6、生練讀詞語。
7、請幾位學生起來分別讀幾個他剛剛練習的詞語,并問問他這樣讀的原因。
8、全班同學帶著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齊讀所有的四字詞語。
9、同學們,通過預習,你們對課文的內容有所了解了嗎?
10、今天老師提一個比較高的要求,請你從屏幕上的這些詞語中選用幾個,說說你已經了解到的課文內容,好嗎?
11、請幾位學生說說課文內容,說的時候能夠用到屏幕上的這些四字詞語,個數越多越好。
12、相機小結過渡。
環(huán)節(jié)二:
1、請同學們看一幅照片。(屏幕出示圖片)這是課文中的一幅插圖。圖上是什么?
2、對,這一塊貌似普通的石頭,被游人們譽為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屏幕出示句子“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3、“奇觀”是什么意思?(奇特的、罕見的事物或景象)
4、那么,人們?yōu)槭裁捶Q這一塊石頭為“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呢?這塊石頭奇在哪兒?
5、請幾位學生說說這塊石頭被稱為“奇觀”的理由,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石頭上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二是這個小洞是被水滴滴穿的,三是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而石頭是堅硬的,力量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居然能把堅硬的石頭滴穿,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6、那么,水滴是如何把這塊石頭給滴穿的呢?(指名說,屏幕相機出示句子“這個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7、這兩句句子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ㄒ龑W生理解這兩句句子的意思,重點是“接連不斷”“總是”“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日雕月琢”“鍥而不舍”“終于”這一些詞語。相機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8、小結:這一現(xiàn)象,我們就稱為“水滴石穿”,也叫“滴水穿石”。
9、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句子。
10、從“滴水穿石”這一現(xiàn)象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指名說)
11、是啊,作者也與你們有著同樣的感受,他在課文中這樣說道——“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屏幕出示這一句句子)
12、這是一句什么句子?它的意思是什么?(指名說)
13、“像水滴那樣”指的是什么意思?指名學生再說這句句子的意思。
14、屏幕出示句子“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保ā澳繕藢R,持之以恒”加紅色,學生齊讀整句句子。)
15、到此為止,課文講述了一種現(xiàn)象——“滴水穿石”的現(xiàn)象,并講述了作者由此得到的啟發(fā),得出了這一個結論——“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闭垎枺@樣能不能單獨成為一篇文章?如果單獨成為一篇文章,好不好?為什么?(屏幕出示一二兩小節(jié),同桌討論交流)
16、引導學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樣可以單獨成為一篇文章,但是這樣讀者不一定就會相信作者得出的結論。
17、那么,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辦?(引導學生認識到需要靠具體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結論是正確的。)
18、師小結過渡。
環(huán)節(jié)三:
1、作者在課文中列舉了哪些人物的事例?從哪兒可以看出他們“像水滴那樣”?經過努力,他們又取得了哪些成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從課文中劃出可以填入下面表格的關鍵詞語。(屏幕出示相關要求和表格)
2、表格如下:
人物
“像水滴那樣”的精神或行為
成就的事業(yè)
3、學生按照要求默讀課文。
4、集體討論填表。屏幕逐步出示相關的答案。
人物
“像水滴那樣”的精神或行為
成就的事業(yè)
李時珍
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
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愛迪生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
竟擁有一千多項發(fā)明專利
齊白石
數十年堅持不懈,“不教一日閑過”
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5、在討論的過程中,著重理解他們“像水滴那樣”的精神和行為,理解他們“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相機理解“畢生”“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閑過”“爐火純青”等詞語的意思,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三位偉人的成就來之不易,與他們“滴水穿石”精神分不開。
6、齊讀表格中的三句句子。
7、古今中外,你還知道哪些人也具有水滴一樣的精神呢?(指名說,如前面學過的富蘭克林、諾貝爾等)
8、是啊,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屏幕出示課文中的句子)
9、“頑石”是什么意思?在這兒指什么?“滴穿”一塊塊“頑石”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理解,“‘滴穿’一塊塊‘頑石’”指的就是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10、你對這句句子是如何理解的?(指名說說,一是能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二是能結合前面三人的事例談談自己的理解,深化對“滴水穿石”的精神與偉人們的成功兩者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11、古今中外“像水滴那樣的人”有很多很多,作者能不能在一篇文章里把他們一一列舉出來呢?(不能)哪怎么辦呢?(小組討論)
12、指名說,引導學生說出這么幾點:所舉的事例要為讀者所熟知,讓讀者能夠充分相信;所舉的事例要典型,要能夠充分反映“滴水穿石”的精神;所舉的事例要中國舉一些,外國也舉一些,現(xiàn)在舉一兩個,古代也舉一兩個,這叫做有代表性。
作者正是這樣做的,所以讓我們讀來覺得很可信。
(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可相機放在交流古今中外人物的事例時)
13、以上是三個正面的例子,作者接下來還舉了一個反面的例子。這個例子是什么?
14、雨水為什么不能滴穿石頭?(引導學生說出兩點:一是一會兒落在這兒,一會兒落在那兒。二是今天下下,明天停停,沒有做到持之以恒。相機板書:三心二意、半途而廢)
15、其實,在一種特殊情況下,雨水也是可以滴穿石頭的,你們知道是在哪一種情況下嗎?(檐水)
16、在這一種情況下,雨水為什么可以滴穿石頭?(引導學生再一次體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這一種精神的可貴)
17、小結過渡。
環(huán)節(jié)四:
1、我們雖然每一位都只是一名普通的學生,但是我們也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引導學生結合本文說說)
2、齊聲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小節(jié),相機板書“而不”。
3、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一是受到的啟發(fā),二是如何把一個事理說清楚。)
4、文中齊白石先生有自己的座右銘,你也能給自己定一個座右銘來勉勵自己嗎?可以從文中選,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
5、交流座右銘,勉勵學生要“像水滴一樣”,“像古今中外的偉人”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實現(xiàn)自己的美好理想。
6、課后作業(yè):
查找資料,了解“氣蝕”。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15
教學要求: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漫談理想,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1、猜猜老師的理想是什么,再說說自己的理想。
2、談話激趣,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起去尋找一把打開理想大門的最重要的鑰匙。它在哪兒呢?就在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里。用心讀書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題讀題。板書課題。
二、了解奇觀,引導質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啟示。
1、了解奇觀: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一大奇觀。同步示圖,讓學生描述,后小結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導質疑:對“滴水穿石”這一奇觀,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學生提出問題,師引導歸納,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為什么能把石頭滴穿?)
3、讀文探究:
A.學生自讀課文第一、二節(jié),圍繞問題圈畫有關詞句,加以體會。
B.組織交流閱讀感受。
。1)剛寸你們提出的問題弄懂了嗎?你是從課文中那些語句讀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
。2)從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說說“持之以恒”的意思。
。3)結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的具體意思,感受水滴的“專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4)指導朗讀:要讓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啟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憑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夠穿石,對此你有什么感想嗎?引出下一旬,讓學生變換句于的說法。
“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師點明:用反問句就是強調了這個意思,指導讀好反問句。
過渡,你相信嗎?怎樣才能讓讀者也相信這個道理呢?課文用的是什么寫法?(舉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我們已經通讀了課文,誰來說說,你對“滴水穿石”這四個字是怎樣理解的?
2、課文的作者在觀賞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這樣一塊石頭后,欣然提筆,把它寫了下來?纯,課文哪一部分是寫“滴水穿石”這件事的?
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媒體出示課文第二節(jié))學生自讀課文。這一段文字老師也讀了好幾遍。有一個詞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這個詞是“接連不斷”。(點擊詞語)你想,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間斷,不停止,這多不容易啊。你們讀了這段文字有感想嗎?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鍥而不舍”“日雕月琢”這些詞理解,隨學生的交流點擊詞句)
2、不管歲月如何滄桑變化,水滴就對著一個目標,重復著一個動作:滴,滴,絕不停止,絕不放棄,這就叫“持之以恒”(課件出示“滴水穿石”動畫圖),多么令人佩服。∧馨堰@一節(jié)讀好嗎?
3、現(xiàn)在你能用一句話把“滴水穿石”這件事說清楚嗎?
4、“滴水穿石”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在作者眼里,他僅僅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嗎?它還是一種精神,一種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節(jié)最后一段話就說得非常清楚,我們一起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為了說清楚這個道理,作者舉了一些例子,他列舉了哪些人?三個人中,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現(xiàn)代的,有古代的,用一個詞說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別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頭像及相應文字)請你選擇一個最佩服的人物來讀,用心讀,把你的敬佩之情放進去讀。
。ɡ顣r珍事例:請同學和老師比賽讀,齊讀。
愛迪生事例:男女同學分角色讀。
齊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齊讀。)
3、作者看到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聯(lián)想到了這三位名人。其實,從古到今,具有這種精神的人還有很多。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F(xiàn)在,我們來開一個“小小交流會”,好不好?
。ㄕn件出示)要求:(1)、仿照課文介紹一位名人事例,不超過100字,用上學過的詞語更好。(2)、舉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資料。(2)、小組交流,推薦代表上臺交流。
4、學生交流。
5、(課件出示貝多芬頭像及《命運交響曲》背景音樂)老師也去搜集了資料。大家看,這是誰?我們學過寫他的文章《月光曲》。貝多芬從28歲開始聽力逐漸減退,到50歲雙耳全聾。這對一位作曲家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他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創(chuàng)造出最美的音樂。他說過一句有名的話:呃住命運的喉嚨,絕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無聲的世界里譜寫最美的樂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樂壇掀起狂瀾,他的作品成為人類音樂寶庫中光芒萬丈的珍品。(音樂漸響再漸弱)
6、聽了這么多事例,你有感觸嗎?現(xiàn)在,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就是你們從“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啟示。這段話你會填嗎?
。ㄕn件出示)目標專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夠——。
這段話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廣得太極洞內“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跡的真實流露,也可以說是一段名言,我們要好好品讀。
2、其實,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們學過許多方面的內容,比如這些成語故事,你會填嗎?
。ㄕn件出示)繩鋸()精衛(wèi)()聚沙()只要工夫深,()
五、作業(yè)
1、把這些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2、采訪身邊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紹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先是講安徽廣德太極洞內一塊石頭被水滴穿,接著講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來列舉三位名人因著這種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
考慮到課文的這一脈絡,我分幾步設計了教學程序:開始先讓學生談談“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什么?”,意在讓學生回憶滴水穿石的啟示,這是課文的中心;然后通過小游戲“滴水穿手”讓學生感受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進而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讓學生了解滴水能夠穿石的原因,接下來通過學習文中的三個例子,讓學生們懂得具有這種精神便會取得成功,為了讓他們對此有更深的體會,課中我安排了“小小交流會”,談談你還知道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把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最后讓學生在自悟中得到啟示。
在具體教學時,我考慮到文中的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這三位偉人,他們都有過不同的困難經歷,但最終讓他們名垂史冊的是他們堅持自己的目標不變,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由于人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太遠,所以就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并通過插圖、文字方面的介紹,為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作了較好的鋪墊。還幫助和引導學生理解他們所面臨的困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累與朦朧的生活感知,深深地感受到面對艱巨的困難,這些偉大的人物是如何用“堅持”與“研究”為自己的人生書寫美麗的,從而激發(fā)他們對人生的目標、智慧、信念、勇氣、毅力等的追求與向往。
另外,在課堂教學時,我也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默讀、對讀等形式,促使學生在讀書中進行思考、領悟,在思考、領悟中讀,這樣對課文中心能有較好的把握。本堂課的不足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不夠(沒能很好的把握好),學生對生活中同樣的例子,闡述得較少。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讀了課文后的感受較多的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認識有的還沒有真正到位。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6-06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17篇05-13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1-02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1-20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設計01-24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8-24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設計11-04
《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5-17
(熱)《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