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五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懂得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學會13個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從頭、灰心、終于、結實”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4、注意學生耐挫心理的培養(yǎng)。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蜘蛛織成大網的艱難歷程。
2、教學難點: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并將領悟的道理指導自己今后的言行。因為從現(xiàn)象抽象出本質是一次飛躍,從思想轉化為自覺行為既是學習的目的,又是更高層次的飛躍。教學中應充分重視此飛躍的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精讀課文第1段,學會“蜘、蛛、織、陣、絲、斷”6個生字,理解“蜘蛛”等詞語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點。
。ǘ┙虒W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觀察蜘蛛織網的情況。
2、收集有關蜘蛛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ㄈ┙虒W過程
1、談話導入。
。1)課前觀察過蜘蛛的同學有哪些?你能說說蜘蛛結網的情況嗎?
(2)你還收集了有關蜘蛛的什么信息?能與大家共享嗎?
。3)出示課題。正音:蜘蛛(zhīzhǖ)、織(zhī)。這三個字可以怎么記?——教師補充有關蜘蛛的知識。
2、聽錄音朗讀
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聽后交流。
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提自己想提的問題。
4、學習課文第1段。
。1)自由讀第1段,用數字標出這段共有幾句話。
(2)齊讀第1句,想想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3)教師范讀第2句,引導學生說說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怎么讀會更好?
。4)學生仿讀,在仿讀的過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5)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或圖畫,描繪蜘蛛在織網的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難。
。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學著說一句“把”字句。
。7)欣賞課文第一段錄音范讀。聽后仿讀。
(四)鞏固練習
1、隨堂練習。
。1)看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口頭擴詞比賽:
織——織網、織布、織衣……
絲——絲線、吐絲、絲綢……
斷——刮斷、打斷、折斷……
。3)把文中的“把”字句改為“被”字句。
。4)說說今天學的生字怎么寫才能寫好?
2、課后作業(yè)。
。1)6個生字看一遍、想一遍、寫兩遍。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生字“重、破、冰、終于、實”。理解“重新、打破、從頭、灰心、終于、結合”等詞的意思。
2、初步學習數量詞與名詞的搭配。
3、學習課文第2、3、4段,懂得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ǘ┙虒W準備
朗讀磁帶、各種圖片
。ㄈ┙虒W過程
1、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并口頭組詞。
。2)盡量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說說蜘蛛在織網時碰到了什么困難?
2、聽第2—4段錄音朗讀,思考:蜘蛛織網時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圈出有關詞語。
3、學習第2段。
。1)抽讀課文第2段。
。2)請學生想想:蜘蛛在困難面前會是怎么樣?
(3)面對困難,蜘蛛又是怎樣做的?
“重新”是什么意思?
。4)自由讀課文,想想:蜘蛛重新織起網來,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學習“打破”。
(5)“……把網打破了”與第1段的“……把絲刮破了”進行比較,了解“把字句”的特點。
。6)在再次遇到困難時,你如果是蜘蛛會怎樣想呢?又會怎么做呢?
4、學習第3段。
(1)學生運用第2段的學習方法,同桌協(xié)作學習第3段。
(2)學生匯報協(xié)作學習成果。
(3)聽錄音朗讀第1—3段。比較“刮、打、砸”有什么不同?能調換嗎?
5、學習第4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4段。注意與前幾段課文比較。
。2)學生說說自己對本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將課文中描寫蜘蛛在碰到困難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劃出來進行比較,說說自己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4)再讀課文中蜘蛛怎么做的句子,想想蜘蛛為什么能這樣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織,結果怎樣?“終于”是什么意思?能否換個詞語說說?
6、仿讀錄音朗讀第1—4段。
。1)聽——仿讀。
。2)說說讀了這個故事,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ㄋ模╈柟叹毩
1、隨堂練習
。1)7個生字、6個詞語,看一遍、想一遍,抄寫兩遍。
(2)課堂作業(yè)本第92頁第2、3、4題。
2、課后作業(yè)。
。1)用上“終于”,寫一句話。
。2)說說下面詞語的`搭配:
。 ) ( )
一陣( ) 一張( )
。 ) ( )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5段。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3、注重學生耐挫心理的培養(yǎng)。
。ǘ┙虒W準備
錄音朗讀磁帶、尋找學習生活中跟蜘蛛織網香類似的例子。
。ㄈ┙虒W過程
1、鞏固練習。
。1)認讀全課生字、詞語,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字詞。
(2)上堂課課后作業(yè)情況反饋。
。3)說幾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2、學習課文第5段。
。1)請學生讀一讀第5段。讀后師生評議怎樣讀好。
。2)錄音朗讀指導仿讀。要注意“高興地”三字。
。3)你能說說蜘蛛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織網嗎?織成網后,它心里會怎么想呢?
3、朗讀并背誦課文。
。1)學生試讀,讀后評議。
。2)錄音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
(3)教師指點,有針對性地引讀。
(4)優(yōu)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學生齊讀、分組讀、比讀。
4、指導背誦。
。1)請已會背誦的學生背一背課文,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背下來的。
。2)教師介紹聯(lián)想背誦的方法。
。3)學生試背。
5、總結課文。
。1)課文主要講什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想到了我們學習與生活中哪些類似的事情?
。3)你在學習上碰到哪些可囊?是怎樣克服的?如果還沒有克服,你打算怎么做?
。ㄋ模╈柟叹毩
1、隨堂作業(yè)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蜘蛛織網的故事。
。2)學了課文,你最難忘的是什么?
2、課后作業(yè)。
(1)能模仿課文,用“……終于……”的形式編一個小故事嗎?
。2)能將自己編的故事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教材第84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三第5~8題
教學目標:1.掌握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和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2.正確解答應用題,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學意識,使學生知道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操作學具,鞏固所學的數量關系。
二、探究新知
l. 投影出示例9。
2. 小組活動。
。╨)議一議兩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教師出示圖片或投影片。
。2)通過議論和看示意圖,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兩道題都是紅花多,黃花少,
。3)想一想: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使學生明確: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題的第二個條件是第二題要求的問題,第一題要求的問題是第2題已知的第2個條件。
第一題用減法計算,第二題用加法計算。
3.獨立解答
(1) 填空。
。2)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發(fā)展
1.完成84頁的做一做。
2.練習二十三第5題。
學生議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了解數量關系,口頭計算。
3.練習二十三第7、8題。
四、全課小結:師生共同總結這節(jié)課學習什么,注意什么?
五.板書設計
例9:(1)有黃花36朵,紅花54朵。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54-36=18(朵)
答:紅花比黃花多18朵。
。3) 有黃花36朵,紅花比黃花多18朵。紅花有多少朵?
36+18=54(朵)
答:紅花有54朵。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內容】
《圓明園的毀滅》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7單元第21課(需2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九冊。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
【學情分析】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語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讀課文后對這段歷史有一定了解,但愛與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鮮明,尤其是把這份情感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更需要老師的引導。
【教學要求】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3、學習本課生字詞,練習用宏偉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理念】
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fā)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原來的樣子;了解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激發(fā)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篇課文講的頤和園,原來是一座皇家花園,是專門供皇帝、后妃游樂觀賞的,現(xiàn)在已經成了人民的公園,是中外游客的旅游勝地。今天這篇課文中講的圓明園原來也是一座皇家園林,可是現(xiàn)在怎么樣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課文
1、提出要求:
小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后,討論。
3、請三人朗讀第二段,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討論:
這三個自然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
四、學習本課生字詞
1、檢查生字讀音。
2、抄寫生詞。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想想圓明園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指名朗讀第二段,讀后說說這一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
二、理解圓明園的位置和總體布局
1、默讀第二段,想想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后討論。圓明園的位置在哪兒?圓明園的總體布局是怎樣的?什么叫眾星拱月?誰能用個簡單的圖把講圓明園總體布局的這句話畫出來?
三、理解圓明園中的'著名景點
1、默讀第三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到了圓明園的哪些景點。
2、學生各自閱讀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討論:
、 這段共有幾句話?其中哪幾句是總的介紹,哪幾句是講具體景點的?
⑵ 齊讀第一句:
這一句總的介紹園內景觀,講了哪些方面?金碧輝煌是什么意思?玲瓏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 補充介紹買賣街山鄉(xiāng)村野。
、 指名讀第二、三、四、五句,讀后討論:
剛才讀的幾句話是把景點分成哪幾類來介紹的?
、 在圓明園瀏覽會有怎樣的感受呢?齊讀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連其間是什么意思?在圓明園里,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飽覽中外風景名勝呢?
四、理解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后討論:
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最珍貴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
五、總結
課文第二段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它不僅宏偉、壯觀、美麗,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六、查學生背誦第二段
七、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各人小聲朗讀第三段,邊讀邊想,英法聯(lián)軍采用了哪些手段毀滅圓明園的?
3、學生自學后討論。
4、小結:
(一是搶掠,二是破壞,三是火燒。)
5、再指名朗讀第三段,讀出氣憤的語氣。
八、聯(lián)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九、朗讀全文,體會中心思想
1、自由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你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集中到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中心思想上。)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知識教學點】
。、 認知目標:自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病⒛芰δ繕耍鹤寣W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我”細心照料一只小喜鵲,小喜鵲和“我”結下深厚感情的故事。課文描寫的內容富有情趣,反映了兒童的真實的生活情景。 重點、難點是:從“我”對喜鵲“小花”的照顧愛護、“小花”對我的感情中,讓學生體會到人類對動物的關心、愛護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要原因。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查找收集有關的資料幫助學習。本篇略讀課文講的又是兒童真實的生活情景,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去解決問題。教師充分利用電腦網絡資源優(yōu)勢,讓學生在網上查閱相關信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把語文閱讀教學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是本節(jié)閱讀課文的特點,教師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分析課。本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和思考中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從而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在解決重難點上,主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在課件上完成練習,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明白人類對動物的關心、愛護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要原因。其次,讓學生結合實際,自由發(fā)言,以身邊的事為例,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學生在“擴展知識”板塊上網中查閱相關資料,并回歸課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實踐中探求知識,在實踐中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媒體設計】 多媒體網絡計算機房(能連接到 Internet、學生一人一機):情景導入時應用其廣播功能;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時應用其監(jiān)控、個別輔導、小組討論等功能;學生示范、作品評價時應用其轉播功能。 課件: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時根據需求選用學習資源,借助網絡,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以達到解決問題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目的。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與分析
一、欣賞圖畫,激趣引入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春天就在我們面前:請看一幅鳥語花香的畫面。
2、(課件演示)課題畫面 12* 鳥情 3、小鳥也有感情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課文吧!
媒體播放一組鳥類畫面,最后定格在一幅人鳥和諧相處的畫面。由此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向學生展示集音、色、光于一體的課題畫面,給學生以極大的吸引力。 帶著問題進入。
二、聽錄音朗讀課文,整體感 知課文內容。 (課件演示)本課插圖 1、(媒體播放)聽課文錄音朗讀,課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學生反饋) (課件點擊)喜鵲圖 2、學生質疑:這只小鳥為什么和小男孩有這么深厚的感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展示清晰的課文插圖,便于學生觀察;多媒體播放課文內容,在伴著輕音樂的朗讀聲中,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小鳥和“我”的親密關系。 讓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問的學習習慣。
三、細讀片段,探究人鳥深情
。、(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⑴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⑵ 邊讀邊動手把不懂的地方畫記號; ⑶ 小組合作討論課文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學生質疑,由學生自己幫助解答。教師適當點撥。)
。病ⅲc擊課件]出示問題) 為什么“小花”對“我”有如此深厚的情誼? 喜鵲“小花”對“我”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表現(xiàn)在哪兒? (結合課文內容回答,教師在朗讀上加以指導。)
。、(點擊課件鏈接)出示合作探討題,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伴隨優(yōu)美的鳥語聲機上完成“腦圖”練習。
。、(視頻轉播)學生完成情況。 多媒體展示閱讀要求,讓學生明確閱讀課文的閱讀方法。 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閱讀課文,自疑自答,教師引導點撥。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多媒體展示的兩個問題正是本課需要解決的重難點。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步驟,已經基本上能解決。教師重在指導有感情朗讀,體會隨著事情的發(fā)展變化,讀出作者的情感變化。 這一媒體環(huán)節(jié)的應用,目的在解決本課的難點:“我”對“小花”的關心、愛護,是“小花”對“我”對我有深厚感情的基礎。 應用計算機網絡來讓學生完成此題,通過師生交互、人機交互,可以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視頻轉播功能,可以將做得快、答得對的習題及時展示給全體學生。
四、點撥總結
。、(點擊課件)思考:
、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受到什么啟發(fā)?
、 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人類應該怎么做?
。病ⅲㄕn件點擊)結合學生回答,逐一點擊本文板書內容。
3、(點擊課件鏈接)閱讀相關的奇聞趣事。 課件出示教師設疑題,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思考、談想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從中受到愛護動物的.思想教育。 多媒體的應用,把本課的板書設計一一展現(xiàn),便于突出本文的重難點,也利于全文作總結。 設計此鏈接內容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感受人與動。
五、結合實際,升華情感 (點擊課件)出示問題: 平時你喜歡什么小動物?你和它之間建立了怎樣的感情?能舉例說說嗎? 過渡語;人與動物能存在如此深厚的感情,人與人之間呢?)說說你們小組的同學是怎樣與同學及長輩相處的? 結合實際來談,進一步體會只要人付出感情,動物也會回報真情,人與動物就能和諧相處。 此題為“情感的遷移”處,通過小組的學習,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六、擴展知識與回歸課堂 (點擊課件)出示網上沖浪題:
1、教師提供幾組有關愛護動物的網站學生自由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說說你在網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大家來評議,來總結。 學生借助網絡查詢、瀏覽自己喜歡的網站。網上的資料,已把學習擴展到課外,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飛禽走獸的種類和相關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 回歸課堂,談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旨在用現(xiàn)代信息教育手段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使其有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1、利用課件完成“腦圖”。 2、根據老師提供的網址瀏覽相關網站。 附“腦圖”:
【教學過程流程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的基礎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3、學習海燕不懼怕困難,敢于與困難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設想: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jié)奏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引導學生解讀這首詩時,我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背誦,于誦讀中展現(xiàn)海燕的活動空間,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感知海燕大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從中體驗并學習這種精神,且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設置情景,投影顯示如下畫面:風雨交加,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漆黑不見人影。面遇這樣的情景,同學們會怎樣面對呢?(同學可能會回答“懼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懼怕,它勇敢地面對暴風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勇敢的`海燕。(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 走進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1、 由學生先說,教師小結。
2、 出示兩張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幻燈片。
三、 聽讀,感知海燕形象。
1、 配樂朗誦。
2、 學生聽后思考: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一個修飾語,你會填什么呢?
句式是“___________的海燕。”
四、 析讀,領會海燕形象。
1、 課文是如何描寫海燕的?請在文中找出描寫海燕的段落和句子。
2、 分析三幅畫面,領會海燕形象。
、俑鶕嬅娴那榫,指定學生朗讀關鍵段落和句子。
、趲熒餐治,板書如下:
畫面一:渴望暴風雨
畫面二:迎接暴風雨 英勇無畏、樂觀豪邁的海燕
畫面一:呼喚暴風雨
五、 美讀,體驗海燕形象。
1、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加以傳送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我們就會受到美的熏陶,F(xiàn)在,請大家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媒體投影)
一讀:重在整體感知詩中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和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xiàn)散文詩的抒情性。
2、推薦學生進行配樂朗讀全詩。
六、 拓展,領悟海燕形象。
人生,并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你該怎么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1-30
教學設計方案06-14
【薦】教學設計方案06-16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5-18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23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4-18
優(yōu)秀教學設計方案02-25
教學設計方案【精】06-26
【精】教學設計方案06-17
教學設計方案(15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