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1
一、導入──認識梁啟超
1、我所知道的梁啟超:
請學生談談對梁啟超的了解。
2、梁啟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燈片:梁啟超青年、中年時期的活動及其照片,梁啟超子女的照片。
3、師:下面讓我們一起品讀梁實秋的散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梁啟超,去感受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二、新課──走進梁啟超
1、聽課文錄音:
伴隨深情地課文朗讀,同學們仿佛回到了清華大學的禮堂,大師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好,聽完錄音,請大家談談感受。
2、學生談初步感受。
3、評點文章,深入感知。
⑴ 出示評點法的.要求:評點人物、寫法。
、 自主評點,匯報結果。
品人:
活動:
請同學補充:一個 的梁任公
讓學生從學識和人品兩方面概括,并嘗試用對聯(lián)形式概括;脽羝鍪竞m致梁啟超的挽聯(lián)。
品文:
為什么梁任公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熱格魅力,還要歸功于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
出示:語言簡練傳神;抒情敘事相結合。
4、總結
三、拓展──緬懷梁啟超
幻燈片出示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片斷。同學們齊讀,感受青年梁啟超的豪情,激發(fā)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四、布置作業(yè)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
3、感情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實秋對師長的敬愛之情同時把他們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世紀初,正當我們華夏處于孱弱挨打時,有一位先驅滿懷豪情與希望地說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的壯語,他是誰?(梁啟超)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領略大師演講風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聽寫并注意加點字的字音:
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聞強記手舞足蹈精彩分呈淋漓盡致無人問津蒞臨叱咤風云酣暢拭淚
2、讓學生簡介梁啟超和梁實秋(學生介紹之后課件展示):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fā)送“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實秋(1902~1987),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浙江余杭人。191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貒笤群笕谓逃跂|南大學、濟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創(chuàng)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三、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內容(聽課文配樂朗讀)
1、本文是一篇生動有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寫人記事的回憶性散文,借一次演講來表現(xiàn)梁任公崇高的品質,并表達對老師崇敬之情。梁先生的`這次演講,效果怎么樣?何以見得?明確:非常成功。從第9段可得知,有許多人受感動,甚至還因此愛上中國文學。(分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fā)言,教師歸納板書。)
2、梁先生是怎樣做得如此成功?請同學們討論,來借鑒他的演講技巧。
明確:
、砰_場白獨特:“梁啟超沒有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的開場真是聞所未聞,足以見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是文章中一個亮點。
⑵聲音沉著有力,富有感染力。語速、節(jié)奏、語調、重音三方面來定詩文的感情。
、潜砬樨S富,常言道“要感動別人就得先感動自己”,梁先生在演講時,不光在用他的淵博學識,還灌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最典型第8段講到《桃花扇》與杜甫的《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時表現(xiàn)忽喜忽憂,忽而痛哭流涕,忽而開懷大笑,極富感染力,作者精確地用了一個詞──“大汗淋漓”來表現(xiàn)。
板書:
開場白──獨特
演聲音──沉著有力
講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3、通過這次演講你能看出梁任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讀課文,勾畫寫人物的語句,然后回答,老師引導整理。)
明確:
、磐饷玻
①身材──短小精悍
②眼神──光明四射
③步履──穩(wěn)健
、軞赓|──瀟灑
、蒲葜v時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負而謙遜、博聞強記、自由灑脫)
總之他是一個有文采有激情的學者。
總結:同學們分析很在理,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獨特之處。用語準確,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
4、在看這篇文章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選材很講究,只選取幾個片段的記憶、片段印象,就象攝影只選取幾個鏡頭,集中表現(xiàn)人物光彩的一面。
5、再好的材料和感情還得通過語言來表述,下面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梁實秋的語言藝術,請同學們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和句子并總結特點?(帶情感朗讀。)
明確:語言簡潔,如文章后面寫梁任公演講完后“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僅兩句話卻極有形象感,讓人回味無窮。
6、這么簡潔的語言蘊含作者這樣的感情?(請大家深入體會。)
明確:
簡潔的語言中透露出作者對恩師真摯而濃厚的情感對老師的尊敬、欽佩、愛戴之情。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見給作者留下印象深,對作者影響大。
7、本文梁實秋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我們作為學生聽的課不計其數(shù),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jié)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生花妙筆記錄下來,與人分享。
8、作業(yè):描寫是凸顯人物個性的有效手段,你最喜歡那段描寫?仿寫一段。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梁任公的演講特點,掌握批注式閱讀這一方法。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法和自主讀文、合作交流這一過程,個性化的解讀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大師風范,學習梁任公身上的寶貴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批注式閱讀法體會梁任公演講時的風范。體會梁任公充滿激情演講背后的真誠。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作者的生平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維新派的領袖、是影響徐志摩一生的恩師,他的孩子們都成為了各個領域的專家,他的長子迎娶了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誰了嗎?對,就是梁啟超,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大師,走進《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批注閱讀
1.出示金圣嘆批水滸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批注式閱讀。
2.介紹批注式閱讀的常用“類型”。
明確:(1)感受式批注:閱讀時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種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2)點評式批注:對于文本的內容或語言做出個性化的評價。(3)聯(lián)想式批注:意在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通過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聯(lián)想到其他的知識,如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過的一本書一篇文章等等。
3.運用學習的批注式閱讀法開展個性化閱讀,要求至少運用兩種常用的批注類型。
(三)抓住重點,理解道理
1.在學生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之上,將全班分為六個小組,組內互相參照,互相啟發(fā),要求組內成員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別人分享的時候也要積極地記錄對自己啟發(fā)的亮點,將口頭的交流落實到書面之上。
2.各小組內推選精彩的批注在全班分為內進行交流。
預設:
(1)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批注:民國政局動蕩,作為維新派的`領袖看慣了政治與利益之間的丑惡聯(lián)系,不談不是不關心而是失望是嘆息,轉而學術一是怡情,二是低頭走路。
(2)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批注:作者簡單的幾筆便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內容豐富的畫面:坐滿了聽眾—對于梁啟超先生的仰慕人數(shù)之眾,對于人物的刻畫栩栩如生。
(3)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公無渡河。筑公竟渡河!筑渡河而死;筑其奈公何!這四句十六字,經(jīng)他了朗誦,再經(jīng)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批注:梁先生的深度既體現(xiàn)在這里,十六字后面的內容便有十幾頁的文字、十六字后面畫面便有半部電影、十六字后面的體會便是梁先生內心的浩瀚。
(4)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批注:帶入感極強,如果你此時是坐在座位上,那么你會覺得自己就置身于梁啟超的講臺之下,在梁先生記憶起來的瞬間,你前傾的身子才會在座位上有所著落。這樣的寫法甚好,可學。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yè)
1.回顧批注式閱讀的學習方法。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
2.整理歸納課上記錄的批注,思考“質疑”“批判”這兩個詞的深層含義,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著重引導學生掌握批注式閱讀,但在小組交流階段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直接找出文中的最后一句或者中間一句,那么在全班交流批注時就會出現(xiàn)對于理解文本引導性不強這一個問題,課下我也做了積極地反思應該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理念的基礎上再加入一些明確的具體引導,這樣會使整個課堂更加的高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了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學習細節(jié)描寫及加旁注的閱讀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搜集梁啟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寫梁啟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一作些旁注。
【教學過程】
一、競猜題導入
我想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jù)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給二十世紀文壇留下20xx多萬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達灑脫,亦莊亦諧,旁征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審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著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注?稍u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 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約二十余年(刪約);
、 不少人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產(chǎn)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 禿頭頂不是在丑化梁啟超嗎?
、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 寫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 熱心腸體現(xiàn)在哪里?
4、探究明確:
、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贊美之詞。
、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xiàn)梁任公才華橫溢。
⑶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 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評點大師:
作旁注:
⑴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 啟超沒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注: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注: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xiàn)先生博聞強志。
、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6、表演開場白:
為梁任公開場白作旁注時,請一位同學上臺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tài)。
三、教師小結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本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并且為精彩描寫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時品味了梁啟超的性格、品質,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四、布置作業(yè)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與鳳姐出場的肖像描寫異曲同工,展示鳳姐肖像,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的寫法,任選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進行肖像描寫,50字以內。
【教學設計說明】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質樸而雋永,品人品文是教學重點,為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教案從評改大師的角度切入,即為大師修改文章、評點文章,極大地引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確認了學生閱讀主體的地位,既使學生不迷信權威,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布置作業(yè)則采用參照式閱讀方法,目的在于使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轉化為文字表達能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說課稿02-23
習作教學《記一次游戲》教學設計10-19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06-23
課文《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3-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03-16
書湖陰先生壁教學設計01-30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02-22
《竊讀記》教學設計07-04
《竊讀記》教學設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