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微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微課教學設計1
教學背景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也較多停留于形象的理解。本人教學《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時,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認為《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學生容易不求甚解,停留于表面的讀。故事呈現(xiàn)了小燕子的觀察結果。對小燕子的細心觀察并未提及。因此,本人設計了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觀察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力圖讓學生感受到小燕子的細心觀察,并以樣的感受為基礎進行朗讀和語言訓練。
教學目標
1、由小燕子觀察的結果想象小燕子觀察的過程和方法,理解媽媽為什么會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2、感悟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練習用“一次比一次______”夸小燕子。
教學方法
想象法表演法質(zhì)疑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故事,進入情境
在《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個故事中,燕子媽媽叫小燕子去菜園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小燕子去菜園看了三次,每次看到的都不一樣。最后,燕子媽媽笑了,說:“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提出質(zhì)疑,明確目標
。ɡ蠋,為什么燕子媽媽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呢?)
你提了一個很多同學都想知道的問題。我們慢慢來理解好嗎?
。ê玫模。
三、細讀課文,了解結果
現(xiàn)在,我們來看:小燕子去了三次菜園,每次看到了什么?
我們先來讀一讀這些句子。生讀。
。ɡ蠋,我知道了:
第一次,小燕子看到冬瓜大,茄子。
第二次,小燕子看到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第三次,小燕子看到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四、建構意識,練習說話
你的回答很準確。燕子媽媽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那么小燕子的進步在哪里呢?
我們來想一想小燕子三次去菜園,分別是怎么觀察的呢?
分辨大和小,難不難?(不難!)是的,也許遠遠地看一眼就知道了。
冬瓜和茄子的顏色,遠了看不清楚,走近了,認真一點才能分辨出來。所以小燕子要認真地看一下才能發(fā)現(xiàn)了。
你們看,冬瓜皮上的細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容易發(fā)現(xiàn)嗎?
。ê茈y發(fā)現(xiàn),因為它們太小了。)
那你們想一想,小燕子要怎么看才能看清楚呢?好,請同學表演一下:(學生演示:小燕子,飛近了,也許不僅正面看,還側(cè)面看,或者飛得很近,看了好一會兒,也許還用腳摸了摸才發(fā)現(xiàn)了冬瓜皮上的細毛;茄子柄上的小刺更少,更難發(fā)現(xiàn),或許還被葉子檔住了,這時,小燕子就要飛到枝葉里面去,用嘴巴啄一啄才能發(fā)現(xiàn)。)
現(xiàn)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燕子三次看到的都不同了嗎?(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的觀察更加仔細、認真,所以每一次的觀察才會有更新的'、更好的發(fā)現(xiàn)。)
現(xiàn)在,我們也來夸夸小燕子吧。ㄉ卮穑
如果你是燕子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次比一次觀察得更仔細,更認真,你的心里高興嗎?
那我們來當燕子媽媽,從心底里高興地夸一夸小燕子吧。(生讀)
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我們應該怎樣觀察事物了嗎?
。ㄎ颐靼琢耍阂J真仔細觀察,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
教學總結:
本次教學設計針對課文重難點進行設計,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其想象,在想象中建構意識,并練習說話。尤其值得推薦的是:教學不浮留于文字表面,能通過小燕子的觀察結果,引導探究小燕子觀察的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小燕子的認真和仔細。并引導學生在感悟中讀,在感悟中說話。真正做到把人文性和工具性融為一體。
在教學形式方面:因為是微課,為了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虛擬了師生對話的形式。但是,在微課教學中,如何更好地落實朗讀和語言訓練,仍然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微課教學設計2
所屬學科:小學語文
所屬專業(yè):小學語文教學
所屬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課程
適用對象:小學四年級學生
一、 教學背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本的第二單元以“觀察”和“發(fā)現(xiàn)”為主題展開教學,在單元園地的習作中,要求四年級的學生對某樣事物進行連續(xù)觀察,并學習寫觀察日記。
觀察日記和學生以往熟悉的日記格式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又不盡相同,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內(nèi)對某樣事物進行連續(xù)觀察,并成功寫出多則觀察日記是四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新課標要求語文的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語文,根據(jù)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嘗試以“觀察綠豆發(fā)芽”為主題指導學生展開歷時一周的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借助表格和照片,收獲了觀察帶給他們的快樂體驗。但這不是我的最終教學目的,在觀察周記結束后,我又收集了學生拍攝的有趣照片,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路,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日記的寫作。
觀察日記的寫作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個全新的知識點,尤其是日記格式的掌握是個難點,因此,我錄制了這次的微課《作文指導——學寫觀察日記》,力求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我的微課堂,了解觀察日記,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觀察興趣,并能用正確的格式寫觀察日記。這就是我教學此次微課的背景。
二、 教學目標
。ㄒ唬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觀察日記的基本格式,并能用正確的格式寫作。
2、 了解觀察事物的步驟與方法,并詳細記錄觀察所得。
3、 了解描寫事物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寫作中加以運用。
。ǘ 過程與方法:
1、 能制作表格,并利用表格對觀察的過程做詳細記錄。
2、 能拍攝觀察照片,利用照片進行寫作。
3、 初步掌握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效開展實驗。
。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實驗觀察,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
2、 通過學寫觀察日記,逐步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
三、 教學方法
1、 實驗法:指導學生進行泡綠豆的實驗,并進行為期一周的連續(xù)觀察,實驗過程中能利用表格、照片進行有效記錄。
2、 電教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視頻、音頻以及PPT的文字與圖片展示,再結合WORD文檔的佳作展示,為學生詳解如何寫觀察日記。
3、 講授法: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生動的講授,為學生講解寫作的基本要點,并通過范文的講評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4、 閱讀法: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會通過朗讀學生佳作的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
四、教學總結與微課反思
總的來說,這次錄制微課的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最終呈現(xiàn)的教學效果也基本符合我設定的三維度教學目標。我認為我的微課《作文指導——學寫觀察日記》亮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觀察日記,我設計了“講解日記基本格式——回顧觀察過程——學做觀察表格——學寫觀察心得——佳作展示——寫作錦囊提醒”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銜接無縫,能夠較完整展現(xiàn)寫作的基本思路。
(二) 教學語言生動活潑。我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心智年齡還比較小,因此我在錄制微課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用語呈現(xiàn)活潑生動的風格,能較大程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 教學形式多樣新穎。四年級的學生腦部思維以直觀思維為主,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較多地呈現(xiàn)出實驗過程中的所拍攝的各種有趣圖片,力求給學生以直觀、感性的印象。但另一方面,寫作的.教學又離不開文字的表達,因此我還設計了“佳作展示”這樣一種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文字、修改符合以及教師的語言講解,為學生詳細介紹觀察日記的寫作方法。
。ㄋ模 教學方法合理。我在講授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最顯著的就是設計一個與學生年齡相符的卡通人物“小蘭”,由“小蘭”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能夠較大程度拉近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另外,為了方便學生做觀察記錄,我還設計了“觀察表格”以及“拍攝照片”這兩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記錄中有效回顧實驗過程。
當然,由于這是我第一次錄制微課,我的微課還存在著較多的缺點與不足,我認為不足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微課時間把握不合理。一般而言,微課的錄制時間應該控制在十分鐘內(nèi),但我這次的微課錄制卻超出了幾十秒,因此我對授課時間的把握還不夠精準。
。ǘ 個別教學用語出現(xiàn)語病。由于錄制的過程稍顯緊張,因此有個別詞語的發(fā)音還不夠準確,另外,還出現(xiàn)個別用詞不當?shù)默F(xiàn)象,這是我要注意的第二個問題。
。ㄈ PPT中展示的照片還不夠美觀。這次的課件,我選用的是現(xiàn)實教學中我的學生所拍攝的真實圖片,由于學生年齡小,拍攝水平還不夠高,所以最終呈現(xiàn)的照片還比較粗糙。
以上就是我在錄制微課的過程中所顯現(xiàn)出的不足,當然,我的缺點還有很多,這就有待各位專家老師為我一一指正,謝謝!
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微課堂比賽,通過制作課件,錄制課程,后期制作,文字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的技能,包括教學技能以及信息處理技能,這對我個人綜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俗話說“學無止境”,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微課探索的這條道路上,我還要鍥而不舍地學習,期待自己的進步!
微課教學設計3
一、指導思想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更為強大的交流平臺,為師生提供和展示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發(fā)展性,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式 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教學內(nèi)容更加直觀,教學更加精彩。根據(jù)我校電子白板配備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培訓方案。通過此次培訓,教師將了解和掌握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有意識地將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中,豐富教師的備課方式和備課內(nèi)容,改變了傳統(tǒng)多媒體教室環(huán)境的種種弊端,技術真正融合于課堂之中得以實現(xiàn)。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培訓目標
1.對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使大多數(shù)學科的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支持教學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學目標,實現(xiàn)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而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師基于互動技術的教學技能
教師在培訓的過程中,逐步掌握電子白板及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的操作技能,引領教師探索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和研究:如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白板的小組協(xié)作活動的開展、基于交互白板的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改進教學觀念、探索信息技術支持條件下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3.促進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培訓的引導和支持,幫助教師按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解決課程整合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一線教師的研究技能、教學技能、基于電子白板的信息技術操作、交互式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備授課系統(tǒng)應用等專業(yè)技能。
三、培訓對象
全體教師
四、培訓時間、培訓地點:
培訓地點: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室
五、培訓內(nèi)容
1.為了確保培訓過程順利實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個方面的培訓內(nèi)容:
。1)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功能培訓
意在通過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讓教師對電子白板應用有一個細致的認識,產(chǎn)生興趣。在演示型培訓的過程中,講師會逐步滲透電子白板初級使用的基本功能,如產(chǎn)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養(yǎng)的培訓。
。2)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知識和教學應用技巧培訓硬件基礎知識
軟件安裝及設備調(diào)試,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軟件開啟方法。版面快捷鍵的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四種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學資源應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注功能。
3.介紹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資源庫使用。
4.如何利軟件的脫機使用進行備課。白板與學科巧結合案例,學科組進行。
六、培訓方式
1、教務處全面負責,各分管領導協(xié)同落實。
2、主要形式
(1)指導教師開展講座,講述使用技巧。
(2)教師聽取講座,并做筆記。
。3)教師間充分討論解決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師做一份課件,作為本次培訓考試的作業(yè),作業(yè)要求打印上交。
3、關于電子白板培訓的視頻與相關的資源的下載地址:紅原縣龍日鄉(xiāng)小學校園qq群
七、培訓要求:
1、提高電子白板運用的意識,真正使電子白板技術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通過電子白板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電子白板運用能力,將電子白板運用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在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上,熟練運用電子白板也是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的關鍵。在此次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主要培養(yǎng)教師電子白板的基本運用及課件制作。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xù)。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關閉手機,在老師授課過程中,教師之間不準互相說話,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實行三級管理:即行政、教務處、教研組共同管理與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包括考勤、考核、獎懲等。各培訓項目要管理到位,保證校本培訓的學習研究有序而高效地開展,提高培訓的整體質(zhì)量。
2、為使校本培訓逐漸走上規(guī)范化、制度化,規(guī)定每位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時間不得少于規(guī)定學時,將學時數(shù)分解到每個培訓項目上,根據(jù)出勤率、考核成績等實際情況評定最終成績。
3、教師請按活動安排及時上交培訓材料。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歷程,作為評優(yōu)及期末考核依據(jù)。
九、培訓獎勵機制
1、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歷程,作為評優(yōu)及期末考核依據(jù)。
2、相關資料未按時上交者、未完成聽課任務者扣相應考評分,具體辦法見《紅原縣龍日鄉(xiāng)小學教師考評細則》。
十、培訓組織
領導小組
1、組 長: 副組長:
2、組 員:
微課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1、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能、戰(zhàn)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
2、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diào)性、速度等素質(zhì)。
學情分析
1、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籃球運動有一定認識和了解,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喜好籃球運動;
2、學生對籃球運動缺少系統(tǒng)的認識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戰(zhàn)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通過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diào)性、速度等素質(zhì)。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讓學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素質(zhì)組合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diào)性、速度等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zhì)。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并進一步提高籃球基本技能和戰(zhàn)術水平
2、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課堂開始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布本次課內(nèi)容:籃球
二、準備工作
1、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即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動作或者模仿所見過的某些球星的動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區(qū)域內(nèi)進行熟悉球性練習。
2、教師下到學生中間一起練習或做一些動作讓學生模仿。
三、教學內(nèi)容
1、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2、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3、教學比賽
4、素質(zhì)練習
四、設計意圖
1、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術、戰(zhàn)術水平
2、 通過素質(zhì)組合練習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zhì)。
五、課堂結束
1、放松練習
2、教師小結本次課情況
3、教師宣布下一次課內(nèi)容、地點
教學反思
1、本課遵守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常規(guī),按照常規(guī)要求進行。
2、在課堂準備工作,通過讓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參與,融合師生關系,讓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3、在籃球教學中,首先是運用體育課的基本教學方法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讓學生觀察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觀察、模仿、達到學習的目的:其次,在籃球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組織比賽,學生自己輪流擔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組織能力,進一步運用所學過的籃球基本知識于實踐中,通過實踐又可以檢驗所學過的基本知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最后聽教師的講評,學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籃球水平。
微課教學設計5
微課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很多老師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樣才能制作成一個完整的、適應教學需求的微課呢?
以前總覺得微課的制作應該與常用的多媒體課件差不多,雖有過相關的培訓,但是對微課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刻,所制作的微課感覺比較粗糙,雖能闡明所要講的知識點,但是還存在問題。通過本次系統(tǒng)的學習,讓我對微課的制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微課的設計是制作微課的一個重要方面,制作微課時,首先要制作課件,怎樣才能設計好課件呢?微課中課件的制作不同于常用的`課件制作,它要求我們用簡潔的語言準確的描述所講的知識,而不是像上課時需要詳細的寫出所有的語言,只有簡潔、清晰的語言才更利于學生的記憶,而且我們在語音上要形象。在設計課件時,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具體到形象,充分發(fā)揮形象的多媒體元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所以,在以后的信息技術課件制作中要錘煉語言,以達到簡潔、清晰、形象。
色彩搭配是微課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之一,塔配的功能是襯托、突出主體信息,增強課件的藝術性。在設計微課時,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讓文字的色彩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又不顯得雜亂,讓人覺得整個畫面色彩過多。
好的微課在設計中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應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才能制作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微課。
微課教學設計6
設計思路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shù)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并且由于學生生活在鋼筋水泥建成的“牢籠”內(nèi),生活范圍狹小,很少有機會到空曠的地方活動,加之學校校園面積和操場面積很小,學生缺少建立千米表象的現(xiàn)實條件。所以,教師只能充分挖掘?qū)W生生活中有限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合理的想象活動,建立千米的表象。
教學目的
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
。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估測意識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千米長度的表象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簧衩丶钨e,大家請看————出示孫悟空的圖片。他有一個能上天入地的武器是什么?你覺得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它的長度比較好?金箍棒無限延長,請問現(xiàn)在用哪個單位描述金箍棒比較好
2、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孫悟空金箍棒變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調(diào)動學生先前經(jīng)驗、促使學生“思維參與”的探究氛圍,引領學生喚醒對已有長度單位的感知,搭建已有知識基礎和新知之間的.橋梁;為接觸新知識做預熱】
3、請同學們張開雙臂估一估大約有多長?(1米)站成100米長的隊伍需要幾個人?1000向你們這么大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長?(1000米)
4、播放學生熟悉路段1千米的視頻
5、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我們來看一看。
。ū竟(jié)微課的內(nèi)容是讓學生建立1千米表象,讓學生感知1千米有多長,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微課教學設計7
微課教學設計:“自閉癥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
一,教學背景:
(一)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fā)展障礙,病征有不完整的社交溝通能
力,興趣和行為模式。
。ǘ┣啻浩诮逃菏菍W;A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不僅要讓學生通過青春期教育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更要有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shù)男袨榕c情緒、良好的社交能力及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青春期教育范圍廣泛,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保健、性知識、婚育觀念等內(nèi)容。
。ㄈ┡啻浩诒=。褐饕亲⒁馊榉勘=『驮陆(jīng)衛(wèi)生兩方面。女生對首次陰道滲血往往會感到驚恐不安,但當了解到是正常的初潮后,又可能對如何處理月經(jīng)束手無策。因此,在初潮前有必要學習月經(jīng)期的衛(wèi)生知識。
(四)個別化訓練:自閉癥學生個體差異顯著,加上青春期教育過程中有許多內(nèi)容不適合面向全體學生授課,所以個別化訓練是對自閉癥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的一個重要方法。
。ㄎ澹⿲ξ倚V饾u進入青春期的自閉癥女學生訓練的主要內(nèi)容是:自我服務技能、職業(yè)技能學習等。本微課主要內(nèi)容是自閉癥女生青春期自我衛(wèi)生護理——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
二,教學課題:自閉癥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認識衛(wèi)生巾,學習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掌握科學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明確經(jīng)期使用衛(wèi)生巾應該注意的事項,學習保健知識。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自閉癥女生了解一些呵護自己的方式方法,協(xié)助其調(diào)節(jié)經(jīng)期心理,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幫助自閉癥女生順利渡過青春期,邁好青春第一步。
四,教學重點:認識衛(wèi)生巾的`類型,學習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
五,教學難點:掌握科學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六,教材分析:
“女孩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是學校校本課程“生活適應”七年級
上冊第一單元《我長大了(二)》第三課的教學內(nèi)容,女孩認識月經(jīng)現(xiàn)象,并能夠正確對待,女孩學習正確使用衛(wèi)生巾等,是自閉癥學生青春期生活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使自閉癥女生掌握科學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學習保健知識,另一方面引導自閉癥女生了解呵護自己的方式方法,協(xié)助其調(diào)節(jié)經(jīng)期心理,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幫助自閉癥女生順利度過青春期。
七,學生情況分析:
夢夢(化名),12歲,重度自閉癥,韋氏智力測試分值39。10歲9個月胸部開始發(fā)育,逐漸進入青春期。
夢夢青春期行為表現(xiàn)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煩躁,坐立不安;刻板,明顯的重復動作和行為;聽覺敏感,脾氣和情感經(jīng)常變化不穩(wěn)定,大喊大叫,怪異行為增加;皮膚感覺敏感,對短褲材質(zhì)敏感,稍有不舒服就會不分場合的把手伸到褲襠里拽拉短褲;經(jīng)常出現(xiàn)暴躁情緒,常常出現(xiàn)一些沖動行為,沒有羞恥感。
11歲5個月,短褲上分泌物增多,老師聯(lián)合家長教其學習使用衛(wèi)生護墊,降低對護墊的抵觸情緒并逐漸適應護墊,為來月經(jīng)時學習使用衛(wèi)生巾,逐漸適應短褲上有衛(wèi)生巾的不舒服感打下基礎。
八,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講授法,行為訓練法,視覺提示法
九,教學準備: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的圖片,PPT課件,衛(wèi)生巾和內(nèi)褲實物
十,教學過程:(微課教學)
(一)講述案例“一個女孩的苦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導語:(課件出示小西照片)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一個跟你年齡
差不多的女孩朋友,她的名字叫小西這幾天小西遇到了一件煩心事,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西說:“我是個七年級的女生,有一天,我的下面突然流血了,肚子也不舒服,有點隱隱的痛,我害怕極了,真苦惱!”
2,教師提問:小西怎么啦?
3、教師作小節(jié):小西到青春期了,來月經(jīng)啦。我們每個女孩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幫助小西解決她的煩惱,更是幫助你來應對月經(jīng)期的一些相關的問題。
(二)解決女孩青春期來例假的困惑和苦惱,學習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進行課堂練習。
1,衛(wèi)生巾的使用方法
。1)想一想,討論一下:我們每個女孩子都將使用衛(wèi)生巾,那么我們該怎樣來使用衛(wèi)生巾呢?
。2)教師展示PPT,出示衛(wèi)生巾和內(nèi)褲實物,進行視覺上提示,邊
講述邊操作使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鼓勵學生按照圖片提示,親自操作使
用衛(wèi)生巾的方法。
①第一步:撕開衛(wèi)生巾的包裝袋。
、诘诙剑喝〕鲆黄l(wèi)生巾。
③第三步:打開一片衛(wèi)生巾,撕下它上面和背面的紙帶,展開衛(wèi)生巾。
④第四步:把衛(wèi)生巾有膠的一面對準內(nèi)褲的褲襠粘好。
、莸谖宀剑喊研l(wèi)生巾的兩翼粘在內(nèi)褲褲襠外面,整理平整。
微課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積累文言文知識,理解文意。
2、理解本文看似消極卻洋溢著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賞析語言特點,體會其高超的藝術魅力。
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詩人豁達的胸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人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賞析語言特點,體會其高超的藝術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極卻洋溢著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教學方法
朗讀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學生齊背李白詩歌《將進酒》。
古人置酒會友,乃人生的一大快事,李白詩歌《將進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曹操的《短歌行》,不論“懷才不遇”,還是“求賢若渴”都似乎是借酒抒情,把個性揮灑的淋漓盡致。喝酒,喝的是美酒;賞景,賞的是美景;他們的宴集讓今人感受到文雅才情以及縱興釋懷的歡樂,不禁讓人心生羨慕之情。今天我們要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們的一次“夜宴”。下面讓我們進入課文,感受他們的“夜宴”詩情。
二、解題
1、請學生斷句并解釋題目的意思
明確:題目點出了時間(春夜)、地點(桃花園)、人物(李白和諸從弟)、事件(聚宴)。即“李白于某個春夜在桃花園宴請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2、序:文體的一種,可放在開頭,曰:序;也可放在末尾,曰跋。包括書序、贈序(歐陽修《伶官傳序》)、宴集序(《蘭亭集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滕王閣序》等。
三、 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ㄒ唬┱b讀環(huán)節(jié)
1、學生齊讀
2、重要字音
瓊筵(yán) 羽觴(shāng) 秉(bǐng)燭
宴(yàn )會 國殤(shāng)
3、朗讀指導
。ɡ砬逅悸;把握感情基調(diào)。分清語調(diào)語氣;注意重音字詞。)
4、老師范讀后,學生根據(jù)前面的提示再讀課文。
(二)落實重點字詞句,疏通文意。
1、重點實詞
逆旅:旅舍,客舍。
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秉燭夜游:秉,拿,持;拿著蠟燭作長夜之游。
假:借。
瓊筵:比喻珍貴的宴席。
羽觴:橢圓形兩邊有耳的酒杯。觴:酒杯。
2、通假字
序天倫之樂事(序,通“敘”)
3、古今異義
大塊假我以文章 (大塊:古義,大自然。今義:大的塊頭 文章:古義,錯雜的色彩。今義:篇幅不很長的單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義,弟弟。今義,季節(jié))
4、詞類活用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動詞作名詞,詩歌)
幽賞未已(形容詞作名詞,幽雅的景致)
5、文言句式
判斷句: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狀語后置:
陽春召我以煙景。
。ㄕ莆樟宋恼碌膬(nèi)容,咱們?nèi)ジ惺芤幌逻@次宴會的歡樂氣氛。)
四、朗讀、鑒賞課文
。ㄒ唬、從文章的題目看,我們可以猜想李白是通過哪些方面來敘寫這一次宴飲的歡樂的呢?
一樂:春景秀美,風光旖旎。
二樂:兄慈弟恭,盡享天倫。
三樂:各具才情,幽賞高談。
四樂:佳詠伸懷,縱興釋懷。
(二)、具體分析本文的美景美事:發(fā)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當時宴會的情形。
良辰美景
煙:春天氣候濕潤,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都像籠著一層輕煙。煙柳、煙草、煙雨、煙霞、煙花。在這桃李芬芳的季節(jié),與自己的幾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煙的園中,映現(xiàn)在詩人眼中的是無限的陽春風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麗的文章。
賞心樂事
所會之人:諸從弟
所會之目的:序天倫之樂事。(不是餞別,也就不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與會之人,是可比工詩文、善書畫的謝惠連,人物俊秀,談吐不凡。
美景烘托樂事,幽賞助長高談。眾人談笑風生,擺酒設宴,四處春花飄香,清風輕輕拂來,席間各賦新詩,作不出詩來的要罰酒三斗,一時間笑聲盈盈,確是人生一大樂事。能突出表現(xiàn)李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古人云: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乃人生的最大的樂事,在這次宴會上都具備了,文章充滿了飄逸瀟灑、豪情縱橫詩意,同時也流露了及時行樂的思想。 )
(三)鑒賞本文的藝術特色
1、本文用典頗多
。1)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莊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話,故后人常說“浮生”;表達的是:人生變幻無常,就像做夢一樣。
。2)、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惠連,指謝惠連,南朝宋文學家,著名詩人謝靈運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歲便能作文,工詩賦,深得謝靈運愛賞。世稱小謝。
。3)、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西晉石崇,官至衛(wèi)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極端奢侈。曾在洛陽金谷澗中宴客賦詩,他寫有《金谷酒詩序》。
2、多處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
如“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保ū扔、擬人)
“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擬人)
3、多處運用對偶。
六、拓展探究:與《蘭亭集序》進行比較閱讀
首先應看到兩位作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活處境之不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寫于51歲,會稽內(nèi)史任上。這時東晉王朝偏安江左已經(jīng)36年,在士族制度的統(tǒng)治下,社會矛盾重重,當權者無心北伐,只圖奢侈享樂。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盡,多崇尚老莊思想,清談玄理之風極盛。 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大致是開元二十一年33歲時所作。當時他雖然求官未得,暫時隱居于安陸,但身處開元盛世,對國家的興盛、個人的'發(fā)展都抱有樂觀的期望。
《蘭亭集序》和《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同是記敘春日宴飲之樂,同是欣賞客觀的自然風光,同是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但由于時代環(huán)境及作家個人身份、年齡的差異,在感情格調(diào)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當時過境遷之后,游賞之樂便成了陳跡,歡樂和生命總是短暫的,必須“終期于盡”,所以發(fā)出了“豈不痛哉”“悲夫”的慨嘆。而李白則有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他認為正因為人生短暫,才應珍視生命,愛惜光陰,“秉燭夜游”。他覺得美景是春天對自己的恩賜,他感到能和兄弟們一同詠歌、高談、觀花、賞月并舉杯暢飲,乃是最大的樂趣!王羲之低沉清幽,李白高亢明朗,情調(diào)自是不同。
老師寄語: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們沒有輕歌曼舞,沒有管弦絲竹,而只是觀花賞月、吟詠論文,這純屬一場文人墨客的集會,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但是,切莫因為浮生若夢就消極地追求享樂。這樣會使生命之花過早凋謝,失去理性的哀嘆人生苦短會讓生命的齒輪白白的消磨。人生是寶貴的,或者,她對我們來說是那么的短暫,甚至有如曇花一現(xiàn)。然而,如果我們的人生能夠像曇花那般的玉潔、清香、美麗和動人,她在怒放的時候充滿活力與豪情,我們又何須惋惜她的短暫呢?
七、背誦指導:駢偶的特點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陽春召我以煙景,
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李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
八、作業(yè):
1、課后背誦全文,并寫讀后感與周記本上。
2、完成本文《贏在課堂》練習冊。
微課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水通電分解的微觀實質(zhì)
2.過程與方法:通過視頻學習,了解水通電分解的微觀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
【重點難點】
重點:水電解的微觀過程
難點:水電解的微觀過程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水是由 構成的,一個水分子由 構成的.,用符號 表示。氧氣由 構成,一個氧氣分子由 構成,用符號 表示;氫氣由 構成,一個氫分子由 構成。
水通電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復習前期學習的相關知識,便于本次新知識的理解。
二、觀看手工視頻
設計意圖:利用手工視頻,將學生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等微粒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抽象內(nèi)容具體化,復雜內(nèi)容簡單化。
觀看動畫視頻
設計意圖:觀看動畫視頻,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水通電分解的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微觀認識。
知識升華
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重新組合構成一個氫分子,許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每兩個氧原子重新組合構成一個氧分子,許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
水分子分解成 , 有重新組合成 。
設計意圖:知識升華環(huán)節(jié)旨在幫助學生規(guī)范描述語言、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五、鞏固練習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說明了( )
A. 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D.電解水的試驗中水分子沒有變
設計意圖:通過習題加深學生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微課教學設計10
一、課題:散步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主題是“人生體驗”,課文莫懷戚的《散步》是第五本單元中的一篇文字淺顯、內(nèi)容亦不龐雜,但是意蘊豐富,耐人尋味的文章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內(nèi),情節(jié)簡單而不乏起伏,人物著墨不多而風貌畢現(xiàn)自有其搖曳的韻致看似一泓清淺可人的涓涓細流卻有那悠悠不盡的人生哲理靜靜地閃著粼光
文章通過描寫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一家人互敬互愛、融洽和睦的關系,禮贊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滲透肩負重任的中年人對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可以說,這是一曲用文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全文語言平易樸實,內(nèi)涵豐富,耐人尋味,既有意在言外的大詞小用也有散發(fā)著清新淡雅芬芳的精美對稱句
讀這篇文章的歷程,是人的心靈隨著作者優(yōu)美的文字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三、設計思路: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3. 誦讀品味課文,領悟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4. 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在純自然狀態(tài)的閱讀中,學生喜歡《散步》是很自然的,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將其中蘊涵的愛、責任感和對家庭對社會的使命感真正吸納進自己的靈魂深處,并在以后的歲月里逐漸內(nèi)化為自己的個性氣質(zhì),影響自己的人生取舍,則殊為難得而我的教學目標設想是希望通過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全面感受文本,感悟作品的語言美、人性美,并勾連生活,促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最終將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步》真正鐫刻在學生的心里
導語設計:有一種最為簡易而又永遠時尚、永遠流行的健身運動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是散步散步是件挺不錯的事兒——消化食物、鍛煉身體、延年益壽,還能減肥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那意義就不僅是上面所說的這些了——散步,還能增進家人之間的了解與和睦。
不過,如果散步中有了分歧,又沒有得到合理解決,不但不能增進和睦,還會傷感情呢!今天我們學習《散步》這篇文章,看看作者遇到了什么情況,是怎么解決的。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自然親切,又非常淺顯的問題式的導入,能夠激發(fā)同學帶著問題進入閱讀狀態(tài)。
預習檢查:詞語積累
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嫩芽(nèn) 霎時(shà)水波lín lín(粼粼)分qí(歧)。
【自主學習】
1。聽課文配樂朗誦,思考: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節(jié)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發(fā)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結果如何?⑥從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2。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這樣一個“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僭谡麄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xiàn)?理由是?
、谠谧叽舐、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到底誰說了算?
3。從課文中你讀到了課文表現(xiàn)的是什么主題?
( (1)一家人的互敬互愛 (2)中年人對生活的使命感(3)尊老愛幼的頌歌 )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通過聽讀、自讀,簡單的問題設計,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脈絡,感知人物形象,對文章的主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合作交流】
學生再讀課文,品評課文美點:
1。品內(nèi)容將文中最能體現(xiàn)親情的詞語或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你能讀出其中濃濃的親情嗎?
(先讀句子,然后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同組同學進行評價評價內(nèi)容為該同學的體會是否合理,有沒有讀出感情。
每個小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員參與)把找到的句子或詞語與全班同學共享先讀后談體會其余學生準備評價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理解,可讓學生多讀學生可能找到的句子與詞語: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2。品語言 文中有不少語句是大致對稱的,請你為它們劃分節(jié)奏讀讀看。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3)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4)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提示:以優(yōu)美整齊的形式強化了和諧美滿的親情,且富于趣味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還有讓你感動或你特別喜歡的語句嗎?為什么?
3。品寫法
本文敘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寫著墨不多,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作者寫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學生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討論交流)
明確: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是對生命力的禮贊第二處描寫的是母親所望見的小路遠處景物,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生活的
熱愛,對生命的珍惜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由學生個體學習探究到小組全員參與,既讓每個人都活動起來,又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及競爭意識尊重學生的個性,肯定學生的新的見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體驗,進一步感受親情,領悟本文語言的美
微課教學設計11
教學背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學期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文章。文中的語句生動、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習作的一篇好素材。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句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夸張的手法。
2、運用排比的.手法,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學會把事物描寫得細致、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生興趣。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相互的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情境導入:
西沙群島的海底有美麗的珊瑚,有懶洋洋的海參,還有威武的大龍蝦。現(xiàn)在讓我們穿上潛水服再到這美麗的海底世界看看還有什么奇幻新奇的吧!【播放視頻】
二、感受魚多,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1、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魚多)
2、這么多的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趕緊讀一讀這段話,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魚很多。
【出示句子】:
1)生1: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生匯報)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看【出示選擇】
滲透寫法:作者夸張地寫出魚占了海洋的一半,這樣寫的目的不僅告訴我們魚多,還能引起我們豐富的想象。這么好的修辭手法,以后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試著用上哦。
2)生2: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引導學生理解“成群結隊”】
師:對啊,這里是說海底一群群的魚聚在一起游,你們知道有哪些小動物也喜歡成群結隊的呢?
3、除了“成群結隊、各種各樣”,老師還找到了一些表示多的詞語呢!【出示詞語不同形式讀】
過渡: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寫好習作,這么好的學習方法,大家可要記住了!
4、作者不僅在這段的開頭總體寫出了魚多,他還對魚進行了具體、生動的描寫,請默讀這段話,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內(nèi)容。
5、1)你喜歡哪種魚?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歸納并板書:顏色、外形、動作
2)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講講排比句的好處:
大家有發(fā)現(xiàn)作者是運用了什么句式把這四種魚的顏色、外形、動作寫具體的呢?(排比句)
小結:作者運用結構相似的排比句,讓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就把魚寫得更有趣、更生動了。來,一起讀一讀這些好看的魚吧。R讀)
6、好看的魚還多著呢。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7、1)現(xiàn)在你就動筆從顏色、外形、動作三個方面寫下你喜歡的魚,再用上比喻、擬人把它寫得更生動。
2)學生寫作
3)片段展示:來,把你寫的魚介紹給大家。(展示兩到三篇學生習作)
8、小結:從同學們的筆中,我們又見到了這么多種魚,不過就算我們?nèi)嗳艘黄饘,寫個幾天也寫不完西沙群島的魚。怪不得人們都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教學總結:
在這節(jié)微課中,我主要講授課文第四自然段魚多的部分。我能抓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并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夸張的手法。運用排比的手法,在讓學生仔細觀察出示的魚的圖片的基礎上,仿照第四自然段“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所看到的魚描寫得細致、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微課教學設計12
《秋天里》是第三冊復習二安排的口語交際訓練題。教學時,必須把握三點:一是緊扣題目,從內(nèi)容入手啟發(fā)引導。打開“說路”二是根據(jù)學生實際,因勢利導,力求讓學生說好。首先,注意讓學生說出秋天特有的景色和有趣的事。其次,結合教材描寫景物的三句話中含有“遠處、近處”的實際,引導學生最好把話說得有條理些。再次,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要相機引導學生把話說規(guī)范。三是創(chuàng)造條件,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交際。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教學流程安排如下:
一、課前繪畫,豐富話源
教學本課時,正值秋天。如果是城里的學校,組織一次郊游,鄉(xiāng)村的學生則讓學生留心周圍的景物,讓每一位學生用彩筆畫兩張畫兒,分別把所看到的印象最深的景色和人的活動描繪下來。意在以此提供源頭活水,為學生交際時的有話可說創(chuàng)造物質(zhì)基礎。
二、歌曲導入,啟發(fā)說路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教師引導:同學們,歌曲里的小朋友們是在什么地方找到春天的呢?為什么從這個地方可以找到春天?讓學生以同桌為小組展開討論,個別匯報,小結:從“紅花”、“綠草”、“黃鸝”等景物中,我們可以找到春天,因為“紅花”在春天里開放,“綠草”在春天里發(fā)芽,“黃鸝”在春天里歌唱。
教師引導:現(xiàn)在,我們來讀一段話,看看從這段話中,能不能找到春天。媒體出示:“遠處稻田一片金黃,莊稼成熟了。樹下有落葉,孩了們在撿紅葉。近處有葡萄架,兩個孩子幫大人摘葡萄!弊寣W生齊讀一遍,然后同桌一組展開討論:
①我們能否從中找到春天?為什么?
、谖覀儚闹心軌蛘业绞裁?是怎么找到的?
讓學生代表匯報討論結果。相機板書“秋天里”。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就以“秋天里”為題進行口語交際。就這個題目,我們能說些什么?讓學生討論,匯報,一小結,可以說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說秋天里的景色,比如,“遠處稻田一片金黃,莊稼成熟了”,“樹下有落葉”,這是秋天才會有的景色。二是說秋天里人的活動,比如,“孩子們在撿紅葉”,“兩個孩子幫大人摘葡萄”,這是秋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動。
通過上述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打開思路、有話可說并且說的時候能抓住秋天的.特點。
三、就近交流,借畫學說
1.以同桌同學為一組,就課前自己繪畫的內(nèi)容互相說說畫中秋天的景色、要求:
、僮寣Ψ铰犃艘院竽苊靼渍f的是秋天的景色。
、趧偛潘x的幾個句子見了“遠處”、“近處”顯得有條理,大家說的時候,最好也能這樣有條理。
在學生充分參與交流的基礎上,讓一對同桌同學到講臺前匯報。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臺上的同學說的是不是秋天的景色,說得是不是比較有條理。組織學生評議。評議著重圍繞上述兩點要求展開,對發(fā)言同學表達是否清楚明白和語言是否規(guī)范也應予以適當?shù)脑u價,同時,對是否恰當運用禮貌用語和體態(tài)語也應予以一定的評點,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
接著,另請一對同桌同學匯報,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師還可以提出“說的景色和說法最好與前一對同學不一樣”的要求,以鼓勵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和語言表達的創(chuàng)造性。隨后,可以提出“他們說的好在哪里”、“他們說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賞”“你認為他們說的有不足的地方嗎”等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2.以前后桌同學為一組,就繪畫的內(nèi)容,互相說說秋天里人的活動。要求:
、僬f的必須是秋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動。
②說的活動要有人物、時間、地點。
學生練說,先后兩次指名匯報,組織評議。評議時,以上述兩點要求為側(cè)重點,但應兼顧語言的規(guī)范性,以及聽說態(tài)度等。
四、自由組合,深入練說
讓學生三三兩兩,自由組合,互相說說自己所知道的、畫中以外的秋天的景色或者發(fā)生在秋天里的有趣的事。隨后,以小組為單位,到講臺前匯報。
五、課外延伸,生活中說
讓學生回家以后,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鄰居小朋友說說自己所知道的秋天的景色或者秋天里有趣的事。意在溝通課內(nèi)外聯(lián)系,學用結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際中經(jīng)受實際鍛煉,養(yǎng)成真正的交際能力。
微課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冀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始版)第四冊第三單元(All about me)的第4個新授課,Lesson16: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經(jīng)過一年半的學習,四年級下學期孩子們學習的重點逐漸過渡到各種基本句型。本單元前面三課分別學習了關于年齡、身高、住處的句子,本課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為切入點,重點學習關于出行方式的交流:詢問別人、介紹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學生分析:
孩子們經(jīng)過一年半的學習,基本了解了字母:26個字母及常見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詞匯的.學習方法:單詞音形意用的結合、音節(jié)、重音及不同詞類(名、動、數(shù)、形、冠等)的用法特點,初步體會英語句子的語序與漢語的不同,但對于句子結構及變化還比較陌生。本課內(nèi)容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Book3 L16已學習過四種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____? 另一種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 me及選擇此種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學生相對陌生。但我校學生學習英語較早,一二年級有了兩年的口語學習,還有近1/3有課外學習經(jīng)歷或正在進行,這些內(nèi)容對于他們可能都不陌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課時目標制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詢問、表達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 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和人稱有關系的,并能嘗試運用所學句子介紹和詢問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2、 文化目標:
嘗試了解不同地區(qū)人們選擇不同出行方式:山區(qū)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國家等。
3、學習策略目標:
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并引導嘗試找出這些規(guī)律: A.和人稱變化的關系; B.不同句式之間的關系等。
初步構建“單詞——短語——句子”的建構學習模式。
4.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尋找句子規(guī)律及了解不同人們的出行方式,引導學生體會英語學習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 及交流開闊自己的眼界English is fun!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詢問、表達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學難點: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和人稱有關系的,并能嘗試運用所學句子介紹和詢問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微課教學設計14
教學背景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更要關注學生修作文的情況,關注他們修改文章的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本節(jié)微課是給學生在堂上修改作文前進行集體學習的,通過講名家修改文章和詩詞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微課的介紹讓學生明晰修改作文的方法,并且當堂進行運用練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體會修改的樂趣;
2、了解修改作文的簡單方法,并學會修改作文。
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
1、掌握修改文章的常用方法。
2、正確運用修改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激趣善導
1、藍精靈講《王安石》的故事
2、引出主題:文章不厭百回改
3、明確目標:
修改作文:發(fā)現(xiàn)問題
對癥下藥
方法指導1、小結修改文章方法。
師:修改文章,不外乎有兩步:
第一步:診斷——讀文章,找“病癥”。
第二步:對癥下藥
師:對癥下藥包括如下幾步:
大手術——另起爐灶法
打針輸液——增補內(nèi)容
吃藥調(diào)理——修改符號
2、復習修改符號。
師:本微課著重學習如何運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作文,下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常用的修改符號:
刪除:取消某字、詞、句
改換:將某字、詞換成某字、詞
增補:加進某字、詞、句
換位:詞句調(diào)換位置
恢復:修改錯了,恢復原樣(PPT)
牛刀小試
師:既然大家已經(jīng)熟悉了常用的修改符號,那下面我們牛刀小試一下:
1出示范文:(PPT)
暑假的一天,天氣晴朗。我和同學們到外攤一起去玩。望著廣闊的黃浦江,心里高興開心極了。江面上大輪船許許多多地停著。幾只海鷗展翅飛飛翔,一會兒沖向藍天;一會兒飛近江面。也有一些輪船在緩緩行駛。遠處,藍天白云和滔滔的江水連成一遍。突然,江面上括起一陣大風,飛濺起朵朵浪花,拍打著江面。黃浦江水多美啊!
1、課后拓展:學生在練習紙上修改。
同學們,我們改同學的作文,一定要端正態(tài)度,抱著向別人學習的態(tài)度認真修改。如果你同桌的作文水平略勝一籌,那你有幸一睹同桌的文采了;如果同桌的作文稍遜一籌,那你要當好他的'老師了,從你的批改中讓他學會如何寫出更好的作文來。我們改作文的目的是互相學習,互相提高,互相欣賞,以達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認真批改,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學習的地方。
教學總結:
本節(jié)微課以名家注重修改自己的創(chuàng)作作品作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具體的范例讓學生運用方法進行修改,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修改的方法,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微課教學設計15
一、設計思路
1.教學內(nèi)容(任務)分析
溶液滲透壓是化學教材中與臨床醫(yī)學聯(lián)系極為密切的一節(jié),臨床護理上輸液及電解質(zhì)紊亂、水鹽平衡失調(diào)、水腫等患者的護理處置,都涉及到溶液的滲透壓知識。該教材著重介紹了溶液滲透的概念、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較好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和舊教材相比適當降低了難度,知識面加寬了,密切了和醫(yī)學聯(lián)系。
2.學情分析
(1)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自我努力,自我獲取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如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討論解疑,學生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習興趣提高了,漸漸變成會學的人。
(2)幫助學生抓住關鍵,掌握重點知識掌握是由厚到薄、由表及里的過程,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溶液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原因及溶液滲透壓之所以產(chǎn)生的關鍵是膜兩側(cè)單位體積內(nèi)水分子數(shù)不同造成的,而理解這一點,就能較好掌握了本課的內(nèi)容。
3.設計理念
聯(lián)系臨床和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材編寫的意圖,結合護理專業(yè)特點和班級學生特點,本課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溶液的滲透的定義及產(chǎn)生的條件;熟悉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了解滲透濃度的計算;熟悉醫(yī)學上的常用的等滲液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現(xiàn)象的能力、綜合思維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富有愛心的良好情操。
教學重點: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壓與濃度關系、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 教學難點:滲透濃度的計算。
三、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fā)式、討論法、講解、實驗分析、對比。
四、教學媒體(教具)的選擇和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案、教材、實驗器材等。
五、教學組織方法及課時安排
在教學過程設計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滲透現(xiàn)象、滲透壓及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分小組以搶答形式來回答問題。
教學以滲透現(xiàn)象的演示實驗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觀察實驗,逐步引導學生從實驗現(xiàn)象得出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產(chǎn)生的條件及溶液的滲透壓概念,然后闡述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及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六、教學過程
(1)創(chuàng)造情境,設疑引趣(2min)
創(chuàng)造學習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設疑 “將海水魚和淡水魚交換生活環(huán)境后,魚兒還會自由自在生活嗎? ” 學生馬上回答說 “不行”!盀槭裁床恍? ” 學生不知,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 “同學們今天學習溶液滲透壓后就可以知道答案。 而且還可以知道咸鴨蛋為什么是半空的等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2)觀察實驗,誘導提問(10min)
做好溶液擴散和溶液滲透的實驗,給學生以直觀、鮮明的印象,實驗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現(xiàn)象,并引導分析半透膜液面上升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誘導提問導出溶液滲透和溶液滲透壓的概念。
(3)課件演示,比較討論(10min)
課件演示同演示實驗相比更節(jié)省課堂時間,更細微展示了半透膜內(nèi)不同葡萄糖溶液時的液面高度,及紅細胞在不同NaCl溶液濃度時的形狀變化。課件展示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各液面的高度,不同濃度時紅細胞的形狀,從而討論得出滲透壓與濃度關系的結論,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 難點講授,練習鞏固(8min)滲透濃度和溶液濃度較易混淆,滲透濃度是指溶液中能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各種溶質(zhì)粒子的總濃度,可明確指出對于非電解質(zhì)是用溶液濃度mmol/L來表示,對于電解質(zhì)是用各離子濃度之和mmol/L來表示,舉例題供學生練習鞏固。例1:計算ρB=50g/L 葡萄糖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例2:計算ρNaCl=9g/L氯化鈉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5)自學解疑,舉例講評(8min)
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來指導實踐,并能與護理專業(yè)相結合, 是護理人員應具備素質(zhì)之一。 可通過自學解疑來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教師設疑引導學生自學“例1中的50g/L葡萄糖溶液和例2中的9g/L氯化鈉溶液為什么在護理上被稱為等滲液? 如果大量輸液不是等滲液會有什么結果? ”帶著疑問在學習溶液滲透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學、閱讀、討論及分析得出:大量輸入低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 “破裂” ,大量輸入高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 “皺縮” 的嚴重后果。為加深學生理解,可再舉例講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滲透壓在臨床醫(yī)學上的重要性, 從中使學生感受到護士的責任重大, 在護理治療中要多為病人著想 。
(6) 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2min)
根據(jù)教學目標指導歸納總結出本節(jié)的學習內(nèi)容、知識要點,并對本次課教學情況作一評價。
(7)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溶液的滲透壓
一、滲透現(xiàn)象和滲透壓
1.半透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滲透現(xiàn)象:溶劑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純?nèi)軇┻M入溶液(或由稀溶液進入濃溶液)的現(xiàn)象稱為滲透現(xiàn)象。
注:①移動的是溶劑水分子。
、跐B透方向:純水→溶液。稀溶液→濃溶液。 3.滲透平衡:動態(tài)平衡。
4.滲透現(xiàn)象發(fā)生條件:
、侔胪改
、诎胪改蓚(cè)的溶液存在濃度差。
5.滲透壓
七、課后拓展
1.列舉生活中溶液滲透現(xiàn)象兩例,并解釋原因;
2.教材課后習題。
八、教學反思
學生操作不夠熟練,課后仍需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訓練。情景模擬時,學生經(jīng)驗的不足導致在角色表演過程中不夠深入,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探索思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微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08-19
微課的教學設計10-26
微課的教學設計09-23
數(shù)學微課教學設計09-09
地理微課教學設計05-24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06-27
美術微課教學設計03-23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06-19
微課教學設計(15篇)05-11
微課教學設計15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