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說明文與記敘文的區(qū)別。
2.理解怎樣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了解中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認識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目標2、3
教學難點:目標3
設計理念:
1.多媒體課件展示橋梁圖,讓學生讀文、看圖、練說話,在直觀效果較好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
2.通過初讀、精讀、研讀、遷移運用等語文實踐活動由淺入深的感知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3.問題設置分層次,教師參與問題討論,在平等的氣氛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及人文精神。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從網上下載一些橋梁圖片:梁橋、拱橋、吊橋,各選幾幅,并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也可收集一些紙張橋梁圖片(任意收集)。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信息導入
教師用多媒體映示橋梁圖,介紹橋梁的基本型式(梁橋、拱橋、吊橋),導入本文。
二、揭示課題,交代文體,點出其與記敘文的區(qū)別,并簡介作者
本文是說明文。說明文以介紹或解說事物與事理為目的,具有知識性和客觀性的特點;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表達某種情感。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橋梁工程學的重要奠基人。他主持設計了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人民大會堂等工程。
三、展示學習目標。(投影展示)
四、快速閱讀全文,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題目是《中國石拱橋》,文章是否開篇就點題了呢?(從第幾段寫中國石拱橋的?它和前邊的段落之間有什么關系?)
明確:文章從第③自然段開始寫中國石拱橋。前兩段寫的是石拱橋,它們之間的順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①、②段內容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明確:第①自然段側重寫外形美觀,第②自然段側重寫結構堅固。
3.第③段點出了中國石拱橋的什么特點?本段與后文是什么關系?
明確:特點——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有許多驚人的杰作。關系:概括──具體。
4.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是什么?
明確:(投影展示)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5.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舉了哪幾個例子?這些例子能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嗎?
明確:例子有趙州橋和盧溝橋。能否說明由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精讀課文,分析下列問題:
1.讀4-7自然段,了解作者介紹了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哪些內容?(展示表格)
明確:大致順序一樣。介紹兩橋時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時間、橋的`長、寬、結構、藝術價值及對橋的評價。從外觀看,趙州橋是獨拱,盧溝橋是聯(lián)拱,只寫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國石拱橋的全部,選兩橋,說明選材具有代表性。
2.作者對這兩座橋說明的側重點不完全相同,各詳寫什么?
明確:趙州橋詳寫了結構,盧溝橋詳寫了價值,包括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3.作者寫趙州橋結構時怎樣安排順序的?具體說說看。
明確:“總──分”寫法,作者先總寫趙州橋的特點,然后分四個方面作具體介紹。
4.盧溝橋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
明確:藝術價值,石刻獅子。歷史價值,抗日戰(zhàn)爭在這里爆發(fā)。
5.教師總結:通過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能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始終是圍繞說明對象的特點來說明的。
6.進一步分析中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確:原因有三。(著重說明三者順序不能顛倒及原因,并分析“首先”“其次”“再次”和“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這些用語的條理性,簡潔性。)
7.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說明了什么問題?
明確: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六、研讀課文,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
為了準確說明事物或事理,說明文非常講究語言的準確性。本文中,有些詞語十分確切肯定,如列舉的時間、數據,有些詞語則表示一種估計。無論哪種,目的只有一個:說明準確;依據只有一個:符合實際。請學生完成練習四,然后再從課文中找出其他例證來說明之,以強化理解。
七、課內寫作訓練:
以“家鄉(xiāng)的小橋”為題,寫200字左右的說明性文字。
版書設計:旅人橋: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
趙州橋: 形式優(yōu)美
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盧溝橋: 結構堅固
云南長虹大橋:世界最長獨拱石橋 歷史悠久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2
教材來源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
內容來源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17課
授課對象
八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在閱讀中了解說明的表達方式;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2、教材分析
《中國石拱橋》是現行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這之前,學生學習的課文絕大多數是記敘文,對說明文是陌生的,學生學習中一定會有困難,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思想準備,一定要動腦筋、想辦法,將教學設計好,把學習說明文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學好說明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在單元提示中已明確指出: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吨袊皹颉返淖髡呙┮陨且晃粯蛄簩<,他雖然只是向普通讀者介紹有關中國石拱橋的一般性的知識,卻顯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作者抓住說明對象的本質特點,舉例說明,要言不煩。多處運用具體數字來說明問題,體現了作者謹嚴的治學態(tài)度。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學過不少說明文,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了解說明文的文體特征,突出說明方法、說明語言這兩個重點,引導學生細讀文章,體會作者思維的清晰與嚴密,以學習閱讀更加復雜的說明文。
學習目標
1.通過細讀文本,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通過品味具體語句,學習常見的說明方法,體會它們的作用。
3.通過品讀文章語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重難點
目標2、3
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圈點勾畫法和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教師在關鍵處和難點要給予及時點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剛剛學習說明文,所以本文的學習貴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逐步體會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而不是教師強行灌輸。
2.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同時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重視總結提升。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幾個關鍵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評價任務
1.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中國石拱橋,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概括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對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有體會并能表述
3.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述常見的說明方法在具體語境中的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中國石拱橋》,通過課前的預習,我們認識了我國著名的石拱橋---趙州橋和盧溝橋,大家能不看書說出這兩座橋的樣子嗎?老師有幾張石拱橋的照片,你們能從這些照片里面準確的找出趙州橋和盧溝橋嗎?如果能,請說說你是怎么找出的?
。≒PT出示四張石拱橋的圖片)
二、回顧銜接:
1.說明事物時,要抓住特點
。1)同學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說出依據。
。2)歸納概括兩座橋外形上的特點。
三、自主探究,歸納總結
1.重點研讀4-5段,學生大聲朗讀后,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趙州橋的?
。2)作者是怎么表現趙州橋的特點的?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學生默讀6-8段:
(1)總結盧溝橋的特點
。2)總結提煉:趙州橋和盧溝橋有哪些相同特點?
全班討論:
。1)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時,可以只舉一座橋的'例子嗎?
。2)能先介紹盧溝橋再介紹趙州橋嗎?
師生總結
選材時,要選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還要注意材料的全面性,按照合理的順序安排材料
3.齊讀第9段,了解石拱橋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1)理清說明順序
(2)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品味語言特點
學生品讀第3段,思考:
《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1)“大約”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2)“可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有記載的”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以相同的方式合作研讀4、5段,體會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1)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2)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3)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4)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教師總結
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綜觀以上語句,可以發(fā)現本文:
1.介紹事物時使用準確的數字;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或推測的數字;
2.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
3.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從時間,程度,范圍等方面限制,使表達的意思趨于準確。
四、拓展延伸
介紹我國石拱橋在現當代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感受橋梁事業(yè)的巨大成就。(PPT展示圖片)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積累拓展五(引導學生體會敘述性語言同說明性語言的區(qū)別)
閱讀下面的兩段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對盧溝橋的介紹,與課文相比,說明的內容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所不同?
2.材料(二)主要寫的是什么?與課文里對盧溝橋的介紹相比,它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六、板書設計
學習說明文:
1.抓住特征
2.理清順序
3.了解方法
4.揣摩語言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ㄒ唬┙虒W目標
1. 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
2. 把握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重點。
3. 認識說明文中運用準確的語言的重要性。
。ǘ┙虒W重點
1. 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2. 理解準確用詞的特色。
3. 學習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
。ㄈ┙虒W難點
1. 揣摩用詞的準確。
2. 弄清材料安排的順序。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常聽老人們說過這樣的話嗎?“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呢!”當然,這是老人在教訓自以為是的年輕人,我們從中還能獲得什么信息?……我國橋多。(教師板書)
我國傳統(tǒng)的橋梁有三大基本形式,有沒有同學知道?…… (教師板書)梁橋、吊橋、石拱橋。
從俗語導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介紹橋梁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
石拱橋是橋梁的三大基本形式之一。幾千年來,石拱橋遍布祖國山河大地,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
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使語文學習的外延生活化,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熱愛。
短小的介紹,意在訓練學生說明事物時有清晰的順序。
激疑,激起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愿望。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培養(yǎng)他們探究性學習的方式。
下面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的石拱橋的圖片,并為我們作一點介紹。
老師要求你們介紹時要講清以下要點:橋名、所處位置、歷史年代、主要特色。 (板書要點)
。▽W生展示圖片,并作介紹)
家鄉(xiāng)有這么多有特色的橋,為什么橋梁專家茅以升沒有把我們的吳門橋、江村橋、寶帶橋寫入 《中國石拱橋》呢?他寫的那幾座橋各有什么特色?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課文,請同學們把相關的內容用筆勾出。
。▽W生默讀課文,勾畫,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讀情況)
下面我們來討論這幾個問題:
明確:課文寫到的趙州橋與吳門橋、江村橋同是獨拱橋,盧溝橋與寶帶橋都是聯(lián)拱橋,但它們比蘇州的橋規(guī)模更大,構造更奇特,氣勢更雄偉。
趙州橋很獨特,它的構造別致,它除了有大拱,還有小拱。大拱與小拱的關系如何,請同學上黑板畫出大小拱的圖示。這大小拱的關系是——在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作者的表述非常準確到位,這值得我們學習。(教師板書“用詞準確”)
趙州橋除了這個獨特之處外,還有什么特點?其中哪一點最難理解?……還有大橋的長度、全橋的結構、橋與四周景色的配合。
學法指導,抓關鍵詞,以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
請同學根據第三點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影響”畫一張28道拱圈的示意圖。
[投影1]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影響。
(學生畫圖,教師了解情況,挑選有特色的示意圖展示,供學生討論,評出正確理解內容的示意圖)
視覺媒體的運用,增加初步的感性認識。
。ń處煆娬{)抓住關鍵詞及關鍵詞句 “合攏”、“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幫助我們理解。
這四個特點能否前后顛倒?……不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這里是從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
說明文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作為典型的趙州橋,這同樣具有一般石拱橋的特點,請同學們充分利用課文的信息,進行概括。
。▽W生回答,教師相應地投影)
。弁队2]
一直使用到現在最古老的,已經一千三百多年
——歷史悠久
雄姿、非常雄偉、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形式優(yōu)美
一直使用、還保持
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
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結構堅固
石拱橋有兩種,一種是獨拱的,一種是聯(lián)拱的,趙州橋是一座獨拱橋,作者用它說明獨拱石橋的結構特點。盧溝橋是聯(lián)拱石橋,作者是如何介紹盧溝橋的,請同學們自讀,按要求做好閱讀筆記,一會兒交流。
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未知知識。巧妙運用課文材料來訓練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ń處煱鍟螅┍R溝橋 共性——
獨特——
展示筆記
[投影3]
共性 歷史悠久
規(guī)模雄偉
結構堅固
外形優(yōu)美
獨特 藝術價值——石柱上的石刻獅子
馬可波羅的贊語
盧溝曉月的勝景
紀念價值——反帝國斗爭的.見證
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
現在請同學思考,作為石拱橋中的杰作——趙州橋、盧溝橋的特色,課文介紹說明得很透了。除此而外還寫了哪些?為什么還要寫別的內容?
用 “中心開花”的閱讀方式來處理以典型個例來說明事物特征的寫法,是一種較新的閱讀理念,打破了傳統(tǒng)的從頭開始的閱讀習慣。
教師歸納:課文從石拱橋的外形特點入手,然后介紹石拱橋歷史悠久,接著突出石拱橋的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再以 “有許多驚人的杰作”,引出趙州橋、盧溝橋,具體說明我國石拱橋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進而概括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這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寫法,可以使人通過個別對一般有具體而深刻的印象。
提問:作為一篇說明文,作者又是如何準確把握事物特征的?先來看看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教師板書)
歷史悠久
形式優(yōu)美
結構堅固
那作者又是如何來寫出這些特征的?請同學依據提供的資料來分析回答。
。弁队4]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 82米,兩端寬9. 6米,中部略窄,寬9米。
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由16米至21. 6米。
學法指導。加深對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這是 “列數字”(板書),介紹趙州橋、盧溝橋的有關知識。
。弁队5]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這是 “打比方”,介紹石拱橋的外形,給人以優(yōu)美的印象。
。弁队6]
比較 “虹”“彩虹”“臥虹”“飛虹”
……分別從形象、色彩、狀態(tài)、氣勢幾個側重點來介紹石拱橋的形象特征。
。弁队7]
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 “摹狀貌”,寫盧溝橋的形式優(yōu)美。
。弁队8]
唐朝的張嘉貞說它是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唐朝的張族鳥說,遠望這座橋就像 “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 “引用”,分別說明趙州橋的構造奇特,形式優(yōu)美。(教師先后板書各種說明方法)
用詞準確是課文語言的一大特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句子。
[投影9]
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 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重視說明文語言的揣摩,以強調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當時”表示時間,起限制作用。“可算”表示估計,作者在說明事物特點時,既有一定的資料作依據,但又有資料不全的顧慮,所以留有余地,這是為了準確說明事物的特點。
下面請同學從中找出幾個句子,體會準確說明的特點,并作一點分析。
……
請同學總結一下,說明事物要注意哪幾點?
……抓住特征、注意順序、用詞準確。(板書這三點)
再次強調閱讀說明文的方法,突出文體學法指導。
作 業(yè)
運用課堂上所學的說明事物要 “抓住特征、注意順序、用詞準確”來說明我們蘇州的兩座名橋,請同學利用老師提供的資料及你平日對這兩座橋梁的了解,向外地游客寫一則介紹。
。弁队10]
江村橋,石級拱橋
寒山寺前,跨古運河
建于唐代
清康熙45年由當地人
程文煥募捐重建
橋寬頂部3米
底部3. 5米,長38. 7米
單孔,跨度9. 8米。
。弁队11]
寶帶橋,傍京杭大運河
跨澹臺湖,始建于816年
相傳于唐刺史王仲舒
捐玉帶助資創(chuàng)建
橋身寬3. 7米,長317米
共53孔
用學生收集的資料信息來作為練習,更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練習中學會如何把握說明文的幾大要點。
作業(yè)提示:此題設計的目的是 “學以致用”,在運用已有知識中加深理解,并使之轉化為能力。
設計說明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平實的說明文,內容淺顯易懂,倘若按照一般的教學要求,用兩節(jié)課時間來學習文章的內容和各種說明方法,時間綽綽有余,但課堂教學內容就會顯得蒼白干癟,學生注意力必然分散,學習積極性不會高。因此,在設計時注意從廣度上開拓,擴大知識的覆蓋面。選擇知識點延伸擴展,介紹鄉(xiāng)土橋梁名勝,引進橋梁知識,不斷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存,使學生吸取多種營養(yǎng),盡量把課上豐富。
從深度上探討,加強學生的理解力。設計了將收集的圖片與課文的比較,探討為何選擇趙州橋、盧溝橋為例,在比較中學生的認識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對中國石拱橋的特征有了了解。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深思質疑,用疑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fā)學生的動力,教師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識預先包裝好傳授給學生,而是帶給學生積極參加探求知識的過程,要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辨別,分析,歸納,親自獲得知識。通過實例分析,學生對文章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對說明文的本質特征、對問題的認識能力大大加強。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4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查預習情況:(點一名學生讀,校正,學生帶讀)
1、解決生字詞問題
弧形(hú)長虹飲澗(jiàn)勻稱(chèn)
橋墩(dūn)惟妙惟肖(xiào)河堤(dī)
洨河(xiáo)
2、雄姿:威武雄壯的姿態(tài)。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絕倫:方法或技巧靈巧高明,獨一無二。
二、明確教學目標:(全班齊讀)
1.了解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把握石拱橋的特征。
2、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三、導入。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由茅以升創(chuàng)作的《中國石拱橋》,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板書課題:中國石拱橋
四、觀看圖片(請欣賞)
自己動手用簡筆畫來畫一畫趙州橋或盧溝橋的樣子。
五、讀課文、再欣賞圖片:
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寫趙州橋或盧溝橋。(可以適當引用課文的原句,采用什么說明方法)
要求:
。1)遠看趙州橋或盧溝橋是什么樣子?
(2)近看趙州橋或盧溝橋是什么樣子?
(3)站在趙州橋或盧溝橋上你會想些什么?
六、小組合作討論:
中國石拱橋有很多,作者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說明的例子?
教師總結:
趙州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橋梁,充分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即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橋,是歷代橋工巨匠精湛技術的歷史見證,顯示出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讓別人認識、了解這個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的橋梁,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獨拱”石橋,后者是“聯(lián)拱”石橋,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作者選擇兩例可以起到互相對照、互相補充的作用。
七、版書設計:
一般___特殊 ̄邏輯順序
八、擴展延伸:仿照例子,請你來搭一座橋。
例:知識是通向成功的橋。
寬容是通向友誼的橋。
理想是通向偉大的橋。
語言是從陌生走向熟悉的橋。
文明是從遠古走向現代的橋。
堅持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橋。
九、談收獲:本節(jié)課,我們不但學到了說明文的知識,而且還了解了我國石拱橋輝煌成就,我們相信,有包括同學們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努力,必將開創(chuàng)我國橋梁事業(yè)的光輝未來。
十、布置作業(yè)。
選擇一座自己熟悉的橋(或其他建筑物也可),仿照課文的寫法,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運用一定的說明順序,寫一篇200字以內的說明文。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5
學習目的:
1、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解本文說明事物特點的幾種方法。
2、認識說明文中運用準確語言的重要性,學會準確地說明事物。
3、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與記敘文的區(qū)別。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理解本文準確用詞的特色。
2、落實課文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與學法:
多媒體教學,提示指導、理解歸納
課時安排:
二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日期:
xxx
教學內容:
課文的初讀理解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作業(yè),導入新課: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設計建造了有名的錢塘江大橋,五十年代又參加設計了規(guī)模更大的武漢長江大橋。他對石拱橋是這樣評價的:石拱橋是我國傳統(tǒng)橋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我國“千萬座石拱橋中杰出代表之作”。這篇說明文《中國石拱橋》就具體地為我們介紹這兩座著名的大橋以及有關的知識。
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課文,之后要求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全文的層次:
。1)介紹石拱橋外形特點(用比喻)。
。2)總述石拱橋特點("不但外形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3)引用古籍證明"我國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并點出將要介紹的事物的具體對象。
。4)分述之一,從歷史、結構、外形的設計者全面介紹趙州橋。
。5)分述之二,全面介紹盧溝橋。
。6)總說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7)綜述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成就和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全文層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總一分一總的寫法。
2、段落的條理:介紹趙州橋,先總寫歷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時間長),結構,外形,設計和施工特點,然后分四點作具體說明,又用評價的句子作結(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這樣,在段落內采用總分總的寫法,就使介紹的內容很有條理地編排出來。由此可見,不論在全文的整體中,還是在段落的局部中,“總一分一總”能夠使文章的內容編排得很有條理,“總一分一總”之間的關系,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密不可分的結構關系。
3、說明方法提示:
。1)打比方: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作引用:《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
。3)列數字:橋(盧溝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4)作詮釋:大拱的兩肩上,一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5)摹狀貌: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6)舉例子
。7)作比較
。8)分類別
(9)下定義
。10)列圖表
三、布置作業(yè):在課文中找出上列所列舉的說明方法,并舉例。
教學后記:
略
第二教時
教學日期:
教學內容:利用課件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根據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情況就課文的說明方法再給學生作一強調。引導:學生思考、議論后,指導根據課文回答。
1、列數字:第四段,說明趙州橋歷史悠久。第五段,說明趙州橋的外形、規(guī)模。第六段,說明盧溝橋的外形、規(guī)模。第十段,說明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和石拱橋的發(fā)展。
2、作引用;第七段,馬可波羅的游記,贊美盧溝橋,唐代張罵的《朝野企載》寫盧溝橋的外形。(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張嘉貞的《安濟橋銘》寫橋的設計。
3、作比喻:第一段,寫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4、作詮釋:第二段,說明石拱橋的歷史、形式、構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趙州橋洞“像一張弓”,然后作解說,兩種方法結合,說明設計的效果。
小結:
。ㄒ唬┯脭底、引用有關資料、解說、比喻,都是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來屬于修辭的范疇,而在說明文中引用起著“言之有據”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說明介紹的對象,也就約定俗成地作為說明方法來看待了。解說,是對事物作必要的闡述,也就是闡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
。ǘ┱f明方法,還有:判斷,例如,本文中“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等句子。判斷要注意的是必須給人以明確的概念。繪制圖表,能使說明的對象有系統(tǒng)、有條理、一目了然(上一節(jié)課已實踐過)。比較,例如,第六段中寫永定河水發(fā),“來勢很猛”,常沖毀河堤,“但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這就使人印象鮮明。舉例,例如,在我國的石拱橋中,舉出了趙州橋、盧溝橋,最有代表性。
(三)除本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外,還有“下定義”的'方法,待以后有機會再舉例子說明。
。ㄋ模┲劣谀懀皇菫榱藢κ挛锾卣髯髦苯咏榻B,使人容易認識,它并不像記敘那樣是為了給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為說明方法來看待。(補充板書)總之,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作用……,闡明事理,使人們對事物有個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認識,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這就是說明文的特征。
二、就所制作的PowerPoint文件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具體教學過程略
三、本節(jié)教學內容小結:
1、文章抓住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以及不朽的藝術價值,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2、說明文要準確說明對象,必須重視語言的運用,要做到恰到好處。例如,第三段中說到旅人橋,用“大致”、“可能”,是根據在寫作文時僅僅能占有的資料,還不可能有更確鑿的證據。如果去掉“大約”、“可能”,就變成絕對的結論語氣了。又如,第二段中說石拱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是從人對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是由外表到內在,由感性到理性來寫的,這就準確地寫出人對事物認識的規(guī)律,詞語次序,不可移動。第三段,“幾乎”限制“到處都有”,既表明石拱橋多;接近于“到處都有”卻又不是“到處都有”。第五段,“在當時可算…”,從時間上相對地說,不犯絕對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省、巧、高三個字,不僅用得準,而且用得精,位置決不能變動。
四、布置作業(yè):課文后的練習一、二題。
教學后記:
略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積累“雄偉、殘損、古樸、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絕倫”等詞語,掌握讀音和詞義。
2、了解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把握石拱橋的特征。
能力目標
1、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整體感知文意,培養(yǎng)初步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2、把握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德育目標
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勤勞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把握石拱橋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難點
以趙州橋、盧溝橋為重點說明中國石拱橋,理解作者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1、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之以教師的點撥引導,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2、討論法。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于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劢虒W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了解說明對象,明確其特征;局部探究,趙州橋、盧溝橋是如何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橋是大地上最真實、最親切的形象,它總是那樣的平凡又像是沒人關心似的,從溪流的這一邊跨搭到那一邊,經受千人踩踏,暴洪沖刷,堅貞的挺立是它不變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騷客筆下的橋。而橋梁專家茅以升筆下的橋又該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中國石拱橋》。
二、討論課題
(1)分析"中國石拱橋"這個短語的結構。
名詞性偏正短語。
中心詞——"橋"
幾個定語——"中國"(的)
——"石"材(的)
——"拱"形(的)
連綴起來,是"中國的石材的拱形橋"。
。2)"拱"字釋義。
拱形是一種什么形狀?請用"拱"字組幾個詞。
"拱",本義是"兩手相合,上舉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組詞:拱抱,拱衛(wèi),拱門,橋拱,斗拱等,取義引申"環(huán)繞"、"弧形"。"拱橋",也是這樣。
。3)解題:我們要學的這將課文是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寫的介紹橋的科技說明文。
(4)教師簡介說明文的文體特征。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說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是說明文的兩種類型。
三、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意。
1、顯示趙州橋、盧溝橋圖片。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旌
四、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
1、教師指出說明文是給人以知識的,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從文章中所獲得的知識。
。1)學生默讀課文,自行查找、概括。
。2)小組討論,要求人人發(fā)言,積極參與。
。3)全班交流。
明確:本文是一篇介紹石拱橋知識的說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橋洞成弧形;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然后以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最后又分三點解釋了我國石拱橋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原因,綜述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
2、局部探究。
(1)請以趙州橋為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是如何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賹W生齊讀第四、五段。
、谛〗M討論交流。
明確:中國石拱橋具有一般石拱橋的特點,即“不僅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此外,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式多樣,有不少驚人的杰作。
趙州橋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歷史悠久;“非常雄偉”“形狀像一張弓”“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結構勻稱”“古樸美觀”表明其形式優(yōu)美;“保持原來的雄姿”“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表明其結構堅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唐朝張嘉貞稱贊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張?NFEAF?贊其“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稱杰作。
教師總結:趙州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橋梁,它從四方面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即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成就突出。
。2)請同學獨立分析第六、七、八段。
明確:“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間”,距今830多年,表明其歷史悠久;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相聯(lián)而成”“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表明其形式優(yōu)美;河堤沖毀橋無恙表明其結構堅固;13世紀就聞名于世,受馬可波羅的盛贊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師總結: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與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就在于這個事物的特征。要讓別人認識、了解這個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的橋梁,都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五、延伸拓展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P98引自《辭!穼ΡR溝橋介紹的文字,然后與課文相比,多了哪些內容?是否因此覺得課文里對盧溝橋的說明不夠全面?
學生明確:《辭!愤提到的內容有:碑亭內有“盧溝曉月”漢白玉碑;橋東附近宛平城內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和紀念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旁另建有新橋等內容。
課文里介紹盧溝橋,著重介紹了它身上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地方,如果像《辭!纺菢用婷婢愕,勢必會模糊了文章的寫作目的。
教師總結:寫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業(yè)
1、請理清關于趙州橋、盧溝橋的文字的說明順序。
2、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
第二課時
。劢虒W要點]
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劢虒W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請同學展示趙州橋的示意圖,小組評議,選出最好的,進行全班交流。
二、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臻g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采用什么順序,主要取決于作者所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時間順序容易表示清楚。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讓讀者看明白。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正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lián)系。
1、學生閱讀上文,初步了解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有關趙州橋、盧溝橋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
以趙州橋為例說明。介紹趙州橋時,先簡單交代趙州橋的地理位置、修建時間及解放后對它進行的修整。接著用具體數字說明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引用唐朝張嘉貞的話贊美趙州橋設計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點對趙州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創(chuàng)性及藝術價值進行具體說明。第一點是說大拱弧度大,便于車馬上下。第二、三兩點是從橋拱設計的獨創(chuàng)性方面進行說明,即“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這樣的設計使橋梁堅固耐用。第四點說橋梁與周圍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教師總結:課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的順序來分別介紹這兩座橋的。
三、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圖片顯示: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
。哟值脑~“石拱橋”“橋”“拱橋”能否替換?為什么?)
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ā安坏薄岸摇蹦芊駝h去?“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能否調整順序?)
4、《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加粗的詞能否去掉?)
5、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6、(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最長的石橋。
7、①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②盧溝橋寬約8米(兩句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朗讀句子,思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1、不能互換。因為課文是介紹“中國石拱橋”的,所以第一句緊扣題目,使用“石拱橋”的概念。遠古時候,人們只能以神話的形式認識世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這里只能用“橋”,才能跟“神話”相照應。至于“把拱橋比作虹”則緊扣“拱橋”橋洞呈弧形的特點。
2、“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wěn)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后,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先說外觀,再說功能,符合人們的認識邏輯。并且對于橋來說,其實用價值遠遠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4、“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坝杏涊d的”使發(fā)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5、“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6、“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7、兩句對比,可以發(fā)現作者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一座50多米長的趙州橋,能精確到0、01米,這是多么準確的說明!凹s”表示盧溝橋的橋寬不是剛好8米,這表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寫作態(tài)度。
教師總結: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綜觀以上例句,可以發(fā)現本文:使用數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使表達的意思趨于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說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二字。
學生找語言準確、嚴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有關知識。學習本文,須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既接受科學知識的熏陶,又學到寫作說明文的技巧。
五、課堂練習
1、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竹子
竹子這個家族非常龐大。在我國就有250個成員,常見的有毛竹、苦竹、方竹、鳳尾竹等十多種。正像菱角不都是兩個角的,還有三個角、四個角、無角的一樣,竹子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不論在形狀和“脾氣”上都有一定的差別。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軀干又圓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謂這個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專愛生長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堅韌、富有彈性等優(yōu)點。因而對人類的貢獻也最大,現在家庭中的許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還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來代替鋼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構件中。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能概括毛竹軀干特點的四個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菱角,是為了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國”三個字的表達作用。
2、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并思考題目。
3、選四位同學交流,其余同學評價。
明確:(1)說明對象是竹子。
。2)能概括毛竹軀干特點的四個詞是圓、粗、魁梧、高大。
。3)提到菱角是為了說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不論在形狀和“脾氣”上都有一定的?差別?。
(4)“在我國”三個字準確地指出“竹子有250個成員”的范圍,使句意更準確;去掉后,會使人誤認為全世界只有250個品種,與客觀事實不符。
六、布置作業(yè)
1、介紹當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明。
2、閱讀課本P98陳壽儒的《夜宿盧溝》,思考以下問題:
。1)《夜宿盧溝》主要寫的是什么?
(2)它與課文里對盧溝橋的介紹相比,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
。1)《夜宿盧溝》主要寫的是觀賞盧溝曉月時的情景。
。2)作者描寫的重點是月光和橋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盧溝橋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盧溝橋給讀者留下美麗動人的印象。這與課文里基本上是平實的介紹大不相同。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中國石拱橋》是篇事物說明文,它是按總分總的結構順序來說的。先總說石拱橋的特點,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的共同特點,最后說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學生學習的課文絕大多數是記敘文,學生對說明文的學習中一定會有困難,教師要把學習說明文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解決困難,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吨袊皹颉返淖髡呙┮陨且晃粯蛄簩<遥m然只是向讀者介紹有關中國石拱橋的一般性的知識,卻顯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作者抓住說明對象的本質特點,舉例說明,多處運用具體數字來說明問題,體現了作者謹嚴的治學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掌握讀音和詞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勤勞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說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品位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方法]
1.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之以教師的.點撥引導,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2.討論法。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于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語,搜集整理有關作者情況。
2、教師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一)導語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由茅以升創(chuàng)作的《中國石拱橋》(板書課題),了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ǘ┳髡呓榻B
師:關于茅以升,你知道哪些情況?
生交流后看課本注釋,師強調要點。
。ㄈ┥R讀教學目標
(四)檢查預習情況
小黑板出示詞語,認讀字音并檢查對詞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石拱橋的建設成就就令世人贊嘆不已。今天,讓我們看看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是怎樣向讀者介紹“中國石拱橋”的。
生朗讀課文,并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的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互相糾正、補充,教師板書小結。
石拱橋:出現得較早,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
盧溝橋:石拱相聯(lián),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yōu)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教師總結過渡: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與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就在于這個事物的特征。要讓別人認識、了解這個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的橋梁,都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要求學生朗讀課文中有關趙州橋、盧溝橋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
教師總結:課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的順序來分別介紹這兩座橋的。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教師: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來體會一下。思考: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
。ā笆皹颉薄皹颉薄肮皹颉蹦芊裉鎿Q?為什么?)
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ā安坏薄岸摇蹦芊駝h去?“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能否調整順序?)
4、《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加粗的詞能否去掉?)
5、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6、(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最長的石橋。
7、①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诒R溝橋寬約8米(兩句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朗讀句子,思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
1.不能互換。因為課文是介紹“中國石拱橋”的,所以第一句緊扣題目,使用“石拱橋”的概念。遠古時候,人們只能以神話的形式認識世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這里只能用“橋”,才能跟“神話”相照應。至于“把拱橋比作虹”則緊扣“拱橋”橋洞呈弧形的特點。
2.“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wěn)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后,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先說外觀,再說功能,符合人們的認識邏輯。并且對于橋來說,其實用價值遠遠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4.“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坝杏涊d的”使發(fā)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5.“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6.“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7.兩句對比,可以發(fā)現作者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一座50多米長的趙州橋,能精確到0.01米,這是多么準確的說明!凹s”表示盧溝橋的橋寬不是剛好8米,這表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寫作態(tài)度。
教師總結: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綜觀以上例句,可以發(fā)現本文:使用數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使表達的意思趨于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說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二字。
師:你覺得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句子嗎?找一找。
學生找語言準確、嚴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師:這篇課文中,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師補充:本文主要是寫中國石拱橋特征的,為什么最后還用兩段揭示我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寫解放后興建的各種橋梁?
生回答后,師歸納小結:第9段寫我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國石拱橋發(fā)展的本質特征。第10段寫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說明科技的發(fā)展與社會制度的關系,表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寫這兩段不僅使全文結構嚴謹,而且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五、拓展延伸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引自《辭!穼ΡR溝橋介紹的文字,然后與課文相比,多了哪些內容?是否因此覺得課文里對盧溝橋的說明不夠全面?
學生明確:《辭!愤提到的內容有:碑亭內有“盧溝曉月”漢白玉碑;橋東附近宛平城內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和紀念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旁另建有新橋等內容。
教師總結:課文里介紹盧溝橋,著重介紹了它身上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地方,如果像《辭海》那樣面面俱到,勢必會模糊了文章的寫作目的。寫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不能面面俱到。
六、課堂總結
1、學生談收獲。
2、教師結束語。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有關知識。學習本文,須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既接受科學知識的熏陶,又學到寫作說明文的技巧。
七、布置作業(yè)
介紹當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明。
八、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石拱橋:出現得較早,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
盧溝橋:石拱相聯(lián),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yōu)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8
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典范,而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則以其深蘊的內涵、求實的科學精神、嚴密的邏輯層次、質樸而形象的表達成為事物說明文中的典范之作。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人民大會堂的技術審查和建造施工工作,對祖國的橋梁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熱愛橋梁事業(yè),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橋梁建設和橋梁科學的研究中去,形成了對我國古代橋梁科學技術的全面認識和獨特見解,編寫了《中國橋梁史》一書。他認為“在當時的世界上,我國的科學技術是領先的;在科學技術的競賽場上,我國是得過錦標的”。而這種認識,正是《中國石拱橋》“說明我國的`石拱橋是有光輝的科學成就,表現并歌頌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來源,也是他寫作此文的根本用意。透過作品那質樸的說明和淡雅的情致,我們分明能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對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贊美、敬仰、自豪之情。
文章中包蘊了豐富的史料和精當的舉例,充分表現了作者廣博的視野和求實的科學精神。他博覽浩繁的史書典籍,忠于史實,親自考察過趙州橋等多座石拱橋,研究了蘇州的寶帶橋、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等。茅以升十分愛好文學,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認為“文學中有科學,科學中有文學”,積累了大量的古代詩文和歷史典籍中記載和描寫橋梁的語句。這些都為他寫作《中國石拱橋》奠定了厚實的科學、文學基礎,而這也正是這篇課文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和生動的文學性的原因所在。
自然簡捷的框架結構和嚴密清晰的行文層次,使這篇課文具有了賞心悅目的建筑美和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課文整體布局是總分式結構,由總述到分述,由一般到個別。開頭一段從總體上描述石拱橋的外形,給人留下整體的美感印象,并引出世界橋梁史上所有石拱橋的普遍特點。下面再說到個別:中國的石拱橋。這個過程是由一般到個別。然后又以“中國石拱橋”作為總說內容,以傳統(tǒng)的石拱橋和建國后的石拱橋為分述內容進行說明。這種“總—分(總)—分”的解析式的框架思路,看似繁復,卻有著內在嚴密的邏輯性,因而顯得層次分明,整飭美觀。
在對傳統(tǒng)“中國石拱橋”分說的過程中又包含著新的總分式結構,那就是將趙州橋和盧溝橋進行分述,“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此后行文的思路趨向于多樣化和靈活機變。對趙州橋進行說明時,文章運用了“時間延續(xù)”和“空間排列”的結構樣式。說明趙州橋的幾個特點,是典型的并列結構樣式。課文關于“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的原因的解析,則與上文構成了本質與觀象、原因與結果、淺層與深層的邏輯關系。
這樣的框架結構和行文運思既統(tǒng)一又多樣,既層次清晰又渾然一體,表現了作者的科學精神和對事物深刻透徹的認識。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課文綜合運用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其中以舉例子為主,重點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例子,其典范性在于前者是單拱石拱,后者為聯(lián)拱石橋;前者為公元6左右建造,后者則修建于1189—1192年。它們代表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中國石拱橋的普遍特點。這樣,中國古代石拱橋的特征就十分鮮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準確說明事物的同時,求得生動、形象、深刻或許是說明文更高層次的追求。本文一方面運用描寫或把引用與描寫結合起來,使文章縱橫古今,典雅蘊藉,既具有知識性和生動性,又增強了作品的文化內涵。而關于盧溝橋石刻獅子的形態(tài),則屬于惟妙惟肖的形象描繪。另一方面,在說明中融入評價和議論,作為畫龍點睛之筆,突出了說明對象的特征,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因果關系?傊鞣N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生動形象、精煉深刻地表現出事物的外部形態(tài)和本質特征,可謂各顯其能,異曲同工。作者在文中所表現出的嚴密、精巧、形象的語言功力與其精益求精的治學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當他寫科普文章時,每次定稿都要經過多次的修改,字斟句酌,深怕寫得不夠通俗,不夠生動。有時為了把一個復雜的思想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表現出來,他常常深夜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思索,直到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表達方式,才允許自己入睡”。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9
【教學安排】
。、課時:兩課時。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⑴疏通生字詞,了解與文章相關知識背景及典故。
、魄逦恼陆Y構,掌握關于石拱橋的一些知識。
、菍W習說明文的基本特點與說明文的各種寫作手法。
。、能力目標:
、艑W會運用各類說明方法,圍繞事物的本質來說明事物的特征
、萍訌娍陬^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通過對對象事物的口頭描述來描繪事物的特征。
、菙U展思維運用能力,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看待文物保護問題
3、感情目標:
⑴透過對中國石拱橋的本質特征及其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
、普J識保護歷史文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講析石拱橋的特點,介紹中國石拱橋的典型──趙州橋、盧溝橋并總結石拱橋的特點。了解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的原因。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新課導入
以歌曲《北京的橋》為背景,聯(lián)系旅游的經歷,展示出各類北京的橋的圖片,以類似旅游觀光的形式導出課文。并點出說明文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出示多媒體課件
板書: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病z查預習
、攀煜ふn文,了解課文內容。
、普翎屃x
正音:洨(xiáo)河 勻稱(chèn)
釋義:惟妙惟肖(xiào)──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推崇──很尊重。
絕倫──獨一無二,無可比擬。
勻稱──均勻,比例和諧。
古樸──樸素而有古代得風格。
。、講解課文
、耪垖W生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同時思考石拱橋有些什么特點,作者怎樣說明石拱橋的特點的?并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傩问絻(yōu)美:石拱橋第一個特點是“優(yōu)美”。作者借神話傳說和詩人的贊頌,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拱橋的美。“就像虹”、“比作虹”,這是明喻!安屎缡恰碎g天上的橋’”,“拱橋是‘臥虹’、‘飛虹’”,這是用判斷詞組成的暗喻。兩句話就把石拱橋優(yōu)美的外形寫出來了,語言很簡潔。
、诮Y構堅固:石拱橋第二個特點是“堅固”,它能夠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fā)揮作用!薄皫装倌晟踔辽锨辍保诮煌ǚ矫姘l(fā)揮作用,充分說明了它堅固的程度。
、普垖W生朗讀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歸納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并引出典型介紹。
、贇v史悠久:“悠久的歷史 ”
、跀盗勘姸啵骸皫缀醯教幎加小
③巧妙奇特:“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杰作”
“悠”,久、遠的意思;“悠久”,年代久遠!皫缀酢,將近到,接近于的意思。“驚人”,使人吃驚。這三個修飾語說明了我國古代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設計巧妙。
、钦垖W生默讀第4、5自然段,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趙州橋有一般石拱橋共有的特點的句子,以及體現其獨有特點的句子,并進行歸納總結。
注:出示關于趙州橋的圖片
、俟灿刑攸c:
形式優(yōu)美:“雄姿”,“非常雄偉”,“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結構堅固:“一直使用還保持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歷史悠久:“一直使用到現在最古的”,“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
、讵氂刑攸c:Ⅰ一個大拱(單拱石橋),沒有陡坡
、蚬吧霞庸暗脑O計
、蟠蠊暗慕M成
、艚Y構和外形的美觀
從四個不同的角度為標志介紹其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術,以突出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
、日垖W生默讀第6、7自然段,引導學生找出體現盧溝橋特點的句子并領會其歷史意義。
注:出示盧溝橋的圖片
①共有特點:
形式優(yōu)美:盧溝橋石柱柱頭雕刻著許多姿態(tài)不同的獅子。用“有的……,有的……,有的……!迸疟染涫矫枥L支子的`生動姿態(tài),顯示出盧溝橋的藝術特色。
結構堅固:盧溝橋長度是趙州橋的五倍。這樣長的拱橋,橋面“幾乎與河面平行”,“幾乎”,是相近的意思。這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奇巧設計:它是由十一個半圓形的長度不一的石拱組成的聯(lián)拱石橋。這座聯(lián)拱石橋結構堅固,作者把橋身與兩岸河堤作對比證明橋身堅固。這里的“堅固”,除了說明石拱橋所共有的一般特點外,還說明橋上“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的設計建筑技術的高超。
歷史悠久:盧溝橋修建至今已經有七百八十余年。
、讵氂刑攸c:
聯(lián)拱石橋、石刻獅子、盧溝曉月
歷史意義:中外人士對盧溝橋的推崇與贊揚,說明盧溝橋在建橋技術與藝術上取得的偉大成就,盧溝橋聞名于世,除了它本身的特點外,還由于它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紀念地。
、烧垖W生默讀第9自然段,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我國石拱橋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第9自然段中作者寫了三點原因,用首先、其次、再次為標志。
①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谠O計施工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③豐富的建筑石料
提問:三個原因中哪個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歸納: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最主要的,因為人的因素是起主導作用的。有了勤勞智慧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合乎科學原理的設計和在施工中具有巧妙絕倫的技術,才能開采各地的建橋石料。
、收垖W生默讀最后一段,并歸納主旨。
注:出示各類新型橋梁的圖片。
最后一段是對我國解放后石拱橋建設技術飛躍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的概括,贊頌了社會主義制度。
活動:
讓學生例舉出自己見過的新型橋梁,并發(fā)揮想象力,設想一下未來橋梁的樣子。
4、回顧總結:
依照板書,梳理文章結構,總結主題。
板書:
分總分
結構:作者先從對石拱橋的概述中,抓住本質特征,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接著用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引出典型介紹。
文章對兩個杰作的說明也同全文的表述一樣,先總述,然后分述。在說明過程中,既寫了它倆與一般石拱橋所共有的特點,又說明了它們各自的特點。
主題:本文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說明了我國石拱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輝煌成就河飛躍發(fā)展,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三、布置作業(yè)
收集關于趙州橋、盧溝橋,以及有關文物保護問題的相關資料,為第二課時的能力拓展訓練作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并掌握說明文及其特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內容和步驟〗
。、開展“小小導游”的活動:
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所給的信息以及收集的資料,以導游的形式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從學生說明事物的 優(yōu)缺點引出下一步。
。、結合課文講解說明文及其特點:
、耪f明文的定義:
說明文是客觀的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
課后習題(三)2
、普f明文的類型:
說明事物特點(《中國石拱橋》)
闡明事理(《大自然的語言》)
⑶說明方法:
舉例子(《中國石拱橋》)、列數據(《中國石拱橋》)、分類別、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等。
⑷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中國石拱橋》)
課后習題(一)2
、烧f明語言的準確性:
①(提問)以下畫線的字詞能否改動或去掉?為什么?
趙州橋……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段寬九點六二米,中部略窄,寬九米。
盧溝橋……橋長二百八十五米,由十一個半圓型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點六米。
長虹大橋……石拱長達一百一十二點五米。
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這座橋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ㄐ〗Y)不能。表示準確數字的,都是經過丈量和計算的。表示概數的,都是無法考查、測量而推算的。說明文,特別是科技說明文,所用數據都十分明確,語氣肯定,毫不含糊,這是用詞準確的表現,體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精神。
、冢ㄌ釂枺┮幌庐嬀的修飾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其中最著名的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
趙州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老的石橋。
。ㄐ〗Y)不能。這些詞和短語分別對石拱橋、石橋作了恰當的修飾、限制, 準確地說明了趙州橋在中國及世界橋梁史上的地位。
③關聯(lián)詞語
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ㄌ釂枺安坏薄ⅰ岸摇眱蓚詞能不能去掉?兩個分句和詞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
。ㄐ〗Y)不能。“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質地的主次和遞進關系,去掉關聯(lián)詞,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兩個分句的詞序調換,就顛倒了主次關系。
※課后習題(二)
。、思維拓展訓練:
以近年來趙州橋、盧溝橋遭到破壞及污染的報道為由頭,結合身邊文物保護情況展開討論,以強調保護文物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0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訓練點
1、學習按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寫法。
2、復習舉例子、列數據的說明方法。學習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運用準確語言說明事物特征。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石拱橋的形式美。
二、學法指導
1、閱讀時在抓住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的基礎上,列出文章的結構提綱,從而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內容。
2、理解為了說明事物的需要綜合采用多種說明順序。(師引導生、總結)
3、復習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通過練習的方法)
4、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師范例、生舉例說明)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習辦法
重點:
1、按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寫法。
2、運用準確語言說明事物的特征。
難點:選取典型代表的實例說明事物的寫法
解決辦法:
1、討論、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
2、用、課件展示“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結構特點。
3、學生質疑問難。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儀。
2、錄音機。磁帶(《北京的橋》)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充當解說員。結合、課件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結構特點。
2、擬題訓練。
3、學生說話訓練。
4、調查身邊的各種橋梁,從圖書館、互聯(lián)網上搜集有關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以“我所了解的橋”為題寫成介紹性的文字。
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見過許許多多的橋,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座橋,能生動地說出它的美麗風貌嗎?你感到有特點的又是哪一座橋,能清楚地說出它的特征嗎?(進行說話訓練)下面請同學們在聽讀中搶答,下列內容描述的橋梁專家是誰?“他生于1896年,世界上著名的橋梁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教授。1985年主持建造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解放后又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他寫過大量介紹橋梁的文章,編著過《中國橋梁史》!苯裉煳覀兙蛯W習茅以升寫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
(一)明確目標
1、理清文章、寫作思路。
2、概括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
(二)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自愿)并思考“的結構內容”。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介紹石拱橋知識的說明文。作者在簡樸的說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以及新中國建立后的發(fā)展。處處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贊美,對祖國悠久文化和新社會制度的歌頌,十分感人。全文簡樸淡雅,理貫辭達,不失為說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從全文的結構來看,這篇文章采用了有總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說明石拱橋的外形、結構和功用;接著,用例證說明和特征說明的方法,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分別說明它們的獨特構造和高度藝術水平;最后綜述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尤其是石拱橋的發(fā)展。以文章主體即介紹兩橋的部分而論,總是以橋的地理位置、修建時代和功用,一直說到橋的'每一具體特點及其作用。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這種明晰的條理,是客觀事物自身各種關系的如實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對所說明對象有深刻明白的認識。
“序”而多“變”。這從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不同層次布局中可見一斑。介紹趙州橋,著重說明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因此,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時間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點說明,介紹其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術。而介紹盧溝橋,除了一般說明它的修建年代、堅固等情況外,更重在介紹藝術上的價值和在中國人民斗爭史上的紀念意義。這樣在“大同”之中顯現“小異”,于平穩(wěn)之中又見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滯的弊病。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體說明我國石拱橋的建筑特點以及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贊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一層(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紹我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然后以趙州橋、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第二層(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輝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紹解放后我國石拱橋建設技術的飛躍發(fā)展。
。ㄈ┙虒W過程
1、復習提問。
提問:閱讀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人手?
。▽ο、特征、順序、方法、語言等)
2、查字典,給下邊加粗字注音。
拱橋洨河和諧張鶩橋墩
3、具體研究文章內容。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答:石拱橋一中國石拱橋一趙州橋、盧溝橋——原因一橋梁發(fā)展史
。2)作者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層層深入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答:文中作者選取了代表性例子趙州橋、盧溝橋。首先介紹世界卜石拱橋的一般特點,然后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并具體舉例進行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3)文中介紹了趙州橋的哪些內容?其結構特點怎樣?是按照怎樣順序來寫的?
答:文中介紹了趙州橋的位置,建造時間及解放后的修整;趙州橋的結構特點。結構特點:
。ㄒ唬┤珮蛑挥幸粋大拱,長達37、4米,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ㄈ┐蠊坝28道拱圈拼成。
。ㄋ模┤珮蚪Y構勻稱。介紹趙州橋的順序是先概括說明,然后再具體解說橋各個構成部分。
(4)文中介紹了“盧溝橋”的哪些內容?結構特點怎樣?
答:介紹了盧溝橋的位置、建造時間、規(guī)模,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特殊的歷史價值。結構特點: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lián)拱石橋。
。5)這篇課文的標題是《中國石拱橋》,而課文主要寫的是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切題嗎?
答:切題,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就是中國石拱橋,是中國石拱橋的兩個突出的代表。
。6)既然課文寫的是中國石拱橋,并不是具體的哪一橋,一個例子都不舉行不行?
答:不行,因為中國石拱橋是中國國土上無數座石拱橋的一個名稱。它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只有通過一座座具體的橋來說明才能說明白。
。7)中國石拱橋數量不可勝數,為何只選趙州橋和盧溝橋加以介紹?
答:因為二者在我國成千上萬座石拱橋中最具有代表性,前者是只有一個大拱的石橋,時間最久;后者是聯(lián)拱石橋的杰作,且具有特殊歷史意義。
(8)能不能說中國石拱橋,有的像趙州橋,有的像盧溝橋?
答:不能,因為趙州橋就是趙州橋,盧溝橋就是盧溝橋,中國石拱橋是多種多樣的。趙州橋和盧溝橋既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又具有它們自己的特點。
。9)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
答: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yōu)良傳統(tǒng);再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10)文章寫完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后,完全可以結束了,但作者為什么非要來個第10自然段呢?請同學討論。
答:文章的題目是《中國石拱橋》,而不是《中國古代石拱橋》,這就允許寫現代石拱橋的情況。再者,解放后中國石拱橋的成就是輝煌的,有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長達112、5米,遠遠超過了37、4米的趙州橋大拱,這的確是中國人民的驕傲。還有,我國在原有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如“雙曲拱橋”就是其一。這樣寫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展示了新中國橋梁事業(yè)的輝煌成就,令讀者精神振奮。如果去掉最后一段,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對中國石拱橋的介紹就不夠完整。
。11)具體文中的說明順序?并說明其作用?
答:
、儆梢话愕絺別。
全文按照“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典型杰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由一般到特殊的邏輯順序組織材料,使人對事物的了解由淺人深,由概括到具體,由過去到現在,能收到清晰、具體的效果。
、谙日w,后局部。
趙州橋。抓住“著名”、“最古”兩個詞語,先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和寬,同時突出“單拱”的特點;然后逐一分析橋身的結構特點及其科學原理。
盧溝橋。先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石拱數及石拱形狀、石拱長度、橋的寬,突出其“聯(lián)拱”特征;具體描寫橋面和石欄石柱。
這樣安排順序,既突出重點,又給人以完整的印象,使讀者對橋的形狀、特征、作用等有了明確的認識。
、垡勒諘r間的先后。
在介紹我國的石拱橋時,按時間順序,對有影響且有代表性的石拱橋作了有詳有略的介紹。
(四)總結、擴展
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生動具體的介紹了我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說明了我國石拱橋在設計施工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均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展示人民大眾創(chuàng)造性智慧,包涵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掌握說明文和小品文的相關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激發(fā)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橋之美》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畫家的角度,結合描寫性語言和說明性語言對橋做出了美學意義上的獨特的詮釋。它不是一篇規(guī)范性的說明文,但教材卻將其置于說明文一單元里,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師很難用說明文的基本知識來梳理本篇文章。另外,《橋之美》的特征是從專業(yè)畫家的角度闡釋的,對于學生來講,理解也較困難。因此,尋找本篇文章的教學切入點成為教學的首要問題。筆者在反復閱讀課文之后,考慮到在學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剛剛學習了較規(guī)范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決定仍然以學生所熟知的說明對象入手,依據“交流預習”、“研讀共賞”、“拓展延伸”、“歸納總結”四個板塊,由淺入深,欣賞課文的畫面美和語言美,進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橋之美”。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品味本文優(yōu)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3、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或描寫景物,或抒發(fā)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通過反復朗讀,展開想像,進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體會,反復揣摩,和作者產生共鳴,接受美的熏陶。
2.討論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討論的質量,通過生生互 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3.比較閱讀法。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同樣寫橋,但表現手法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同?砂褍晌谋容^,體會它們的相異之處。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
1.導語(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yōu)美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lián)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
課前教師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排除字詞障礙,并提出預習中的困惑和問題。上課后小組內互查互評學生對字詞和作家作品的預習情況,教師抽查。學生預習中提出的較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表揚后展示在白板上,與導學案預設的問題以及課堂上生成的問題一起組成問題鏈。
設計意圖:一方面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及時發(fā)現、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預習中可能生成的問題,時時把握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
二、研讀共賞
。ㄒ唬├首x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ǘ嗝襟w顯示問題組)
問題:a.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何處?b.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c.聯(lián)系課文說說怎樣欣賞一幅畫?
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師友組討論,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內討論明確。
設計意圖:《橋之美》是一篇美學小品,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怎樣才能體會畫家眼中的“橋之美”呢?“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讀的方式可以多樣:師讀、生讀、自由讀、齊讀均可,但讀出聲音、讀出感情是必須的。讀包括整篇課文的讀,也包括細品重點段或語句時的讀。通過反復朗讀,展開想像,進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ǘ┭凶x與賞析
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jié)。
。ǘ嗝襟w出示四幅圖畫)
小組討論:
a.你認為文中描寫的哪一座橋最美?找出描寫這座橋的相關語句,美美地讀一讀,細細地品一品,然后說一段話:我認為[ ](環(huán)境)中的橋最美,因為[ ]。(溫馨提示:闡述理由時注意運用圈點批注法,把握關鍵詞句)
b.請有繪畫天賦的同學點評。
c.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設計意圖:《橋之美》的語言畫面感很強,修辭靈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學習的重難點。因此在具體賞析課文時選擇采用語境解讀法,使學生結合語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復誦讀,整體把握,最終使學生既欣賞了橋之美又學習了語言之美。設計的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有話可說,參與熱情高。
美句賞析:
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a.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體味句子的情味。
b.先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展示,教師適時點撥。
設計意圖:作者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感情上的強烈的共鳴。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找出這些語句,反復朗讀,體味句子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練就一雙慧眼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
三、拓展延伸
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兩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征等角度進行比較、評析。
設計意圖:《橋之美》位于《中國石拱橋》之后,兩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寫作的角度也不同,通過比較既可以復習上一篇課文又可以自然導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即能有意識地去感知科普說明文與美學小品語言的區(qū)別,并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四、歸納總結
1、鼓勵學生從知識上、寫法上、人生感悟上說出本節(jié)課的收獲。
2、根據本節(jié)課的表現評選優(yōu)秀小組。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及心得,自主總結、分享收獲。并評定優(yōu)秀合作小組和課堂表現之星,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做課堂的主人。
案例評析
新課改要求教師從根本上轉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知識為重點的教學觀,更多地考慮學生的主動參與。我校實施的“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以課堂展示為平臺,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輔助,以師友互助為補充,以追求高效課堂為目的的課改模式,其核心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稑蛑馈方虒W設計就是針對這一模式精心設計的。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語言充滿詩情畫意,極富表現力,特別適合朗讀。教學這篇課文我重點不是放在對文體寫作方面的探索,而是從欣賞美的角度來體驗橋與周圍環(huán)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諧美。我確定的教學目標一是朗讀,二是品味優(yōu)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三是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從教學流程看,從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yōu)美畫面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接下來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幾幅圖畫,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有了活力。讓學生運用美學的知識進行鑒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品味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有了更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比較《橋之美》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使學生能有意識地去感知科普說明文與美學小品語言的區(qū)別,并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最后讓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及心得,并評定優(yōu)秀合作小組和課堂表現之星,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做課堂的主人。
總之,本教學設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活動中師生都是學習的參與者。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作為課堂主要表現形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極強。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薄⒗斫馕覈鴦趧尤嗣竦闹腔酆蛣(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2、體會課文選擇典型事例說明事物的特征.
。、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性.
【設計理念】
。、通過初讀、研讀、美讀、遷移運用等語文實踐活動由淺入深的感知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投影、多媒體課件映示橋梁彩圖,附上文字介紹,學生讀文看圖練說話,在視聽效果具佳的氛圍中學習課文,實現語文、美術、科技、品德諸學科的整合。
【教學時間】
。闭n時。
【課前準備】
。薄⒔處煆木W上下載一些橋梁圖片:梁橋、拱橋、吊橋,各選幾幅。
2、學生收集一些紙張橋梁圖片,任意收集。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信息導入
。、教師讓學生拿出收集的圖片,并告訴同學們展示的橋名及其重要特點。
。病⒔處熡枚嗝襟w映示六幅橋梁圖,2幅梁橋、2幅拱橋、2幅梁橋,適時介紹橋梁的基本型式:梁橋、拱橋、吊橋。
。、課件播放趙州橋、盧溝橋的景色。讓學生邊看邊說觀看的感受。
。础⒔沂菊n題,交代文體,簡介作者。
。、啟發(fā)設疑。
。▽W生可能會問:
⑴中國石拱橋有那些著名的橋梁?
、浦袊皹蛴心切┨攸c?
、菫槭裁匆獙W習中國石拱橋,而不學中國現代化大橋
、茸髡邽槭裁匆獙懼袊皹?
⑸學習、了解中國石拱橋對我們中學生有何現代意義?)
。、小結提煉本學習目標。
、爬斫馕覈鴦趧尤嗣竦闹腔酆蛣(chuàng)造.
、企w會課文選擇典型事例說明事物的特征.
、求w會課文用詞的準確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薄⒎止(jié)指名讀課文(代替檢查預習)。提出要求:
⑴讀者:讀正確、讀流利。
、坡犝撸簻蕚鋷椭x者正音。
⑶完成投影練習:根據初讀印象填寫下列句子。
石拱橋是的橋。
中國石拱橋是的橋。
趙州橋的橋。
盧溝橋是的橋。
南京長江大橋的橋。
。、學生讀課文,正音。
。、指名匯報練習情況。
教師可提煉板書:(可以用投影片映示)
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形式多樣歷史悠久
數量眾多成就驚人
趙州橋: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
結構堅固成就驚人
盧溝橋:歷史悠久 形式優(yōu)美
結構堅固成就驚人
云南長虹大橋:世界最長 獨拱石橋
。ㄕf明:以上作為初讀課文的任務,主要是達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師不要拘泥于答案的一錘定音,而是讓學生自由的說,只要說得有理,不管課文中有沒有定論,都要給以肯定和贊揚。教師的點撥和提煉要以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宜。)
三、細讀課文,討論評析
。、讓學生根據板書,結合課文,找出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等橋特點的句子,作簡要分析。(可以分組讀書、討論:一組討論石拱橋;二組討論中國石拱橋;三組討論趙州橋;四組討論盧溝橋)
2、各討論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包括不能統(tǒng)一的問題。然后全班進行討論。
(說明:每個問題要讓學生作自由地回答,教師不要急于給予評價,等學生的意見都說出來了,再作整體提煉,并表揚個別學生。這樣,不但可以節(jié)約學生思維、練說的時間,也讓學生有分析比較的時間。這樣,教師的總結提煉,才能讓學生有一個整體認識和思維的提高。)
。、討論課始問題:為什么要學習中國石拱橋,而不學中國現代化大橋?學習、了解中國石拱橋對我們中學生有何現代意義?作者為什么要寫中國石拱橋?(著重引導體會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四、美讀課文,摘抄背誦
。、速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表現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等橋特點的優(yōu)美的句子畫下來,并美美的讀出來。(能簡要說明理由──體會的更好。)
2、選摘你認為精彩(可以是用的精當的說明方法的、可以是運用恰當修辭方法的)的語句,選擇一兩句背一背。
。ㄕf明:這兩題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方法也可以自由選擇,或美讀,或摘背。教師只需適當點撥,不必統(tǒng)一答案,不必恣意拔高。要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啟迪學生的思維。)
五、技巧拾貝,遷移運用
。、本文是說明文,文章寫得很美。你是否發(fā)現作者成功地運用了那些說明順序和方法,以及其他的寫作方法。
。、以“家鄉(xiāng)的小橋”為題,寫200字以上的說明文。要求:能用上二、三單元學到的說明方法。
。ㄕf明:提煉說明順序、方法以及其他寫作方法在課內完成,寫作可放在課外完成。)
【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石拱橋: 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形式多樣歷史悠久
數量眾多成就驚人增強民族自信心
趙州橋: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
結構堅固成就驚人
盧溝橋: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
結構堅固成就驚人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前端分析
。ㄒ唬┙虒W目標
1、讓學生明確說明文中舉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
2、通過指導閱讀,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特點。
3、在多角度的分析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舉例說明中所舉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ㄈ┙虒W方法:設問閱讀法
。ㄋ模┙虒W準備
1、制定課本的教學目標,抄在小黑板上。
2、準備趙州橋及該橋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圖和盧溝橋的幻燈片。
3、教師自制一個簡易的橋梁演示模型。
。ㄎ澹┙虒W時間:2課時
二、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內容與步驟:
。ㄒ唬┙M織教學(略)
(二)導入新授
今天,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出示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簡單分析課文內容后,學生朗讀課文,解決生詞,理清課文結構層次。
A、求學網,給下邊加粗字注音。拱橋洨河和諧張鶩橋墩
B、課文整體思路分析: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體說明我國石拱橋的建筑特點以及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贊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一層(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紹我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然后以趙州橋、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第二層(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輝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紹解放后我國石拱橋建設技術的飛躍發(fā)展。
2、引導學生,找出課文列舉了幾個例子及為什么舉這幾個例子的問題。我們討論這篇說明文為什么舉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的問題。大家認識到,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既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又具有它們自身的特點,也就是具有代表性。既然它們都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那么,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呢?請結合課文來說。(學生看書討論、交流)
要點:(歷史悠久,如:“石拱橋在中國橋梁史上出現比較早”;形式優(yōu)美,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芭P虹”、“飛虹”、“長虹臥波”;結構堅固,如:“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第三段開頭說“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明確指出了這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而課文前面這三段有的說石拱橋的特點,有的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由于我國石拱橋是世界石拱橋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橋的特點,也是我國石拱橋的特點。
我們明確了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這三大特點之后,再看看趙州橋和盧溝橋是不是也具備這三大特點?請用原文來說明。(學生看書回答)要點:
、俚谒亩沃,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1300多年了!薄獨v史悠久
②第五段中:
。帷按蠊暗膬杉缟,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省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狻按蠊坝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它各道也不致受影響”——結構堅固
、邸肮吧霞庸,橋身也更為美觀”“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的古樸美觀”——形勢優(yōu)美)
“古樸”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予以肯定)。正因為趙州橋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在開頭寫道:“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絕倫”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予以肯定)
3、通過研究課文,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勢優(yōu)美的特點,盧溝橋是否也體現這些特點呢?用課文話回答。(學生看書,小聲討論)要點: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間——歷史悠久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Y構堅固
、诿總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问絻(yōu)美。“惟妙惟肖”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ㄈ┱n堂小結:通過剛才對課文的研究,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的特點,這三點也就是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了解了這篇課文的整體內容。
。ㄋ模┳鳂I(yè)布置:課后閱讀思考,本文作為一篇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文,在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本文在說明順序上的安排和說明方法的使用特點
教學內容及步驟:
。ㄒ唬┱n前導入(復習舊課,引入思考)
(二)課文內容探究
1、說明事物的特征及說明方法分析
教師引導:在說明文中舉例子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所舉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標準之一就是: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備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點。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用三個字概括:久、堅、美(板書)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久、堅、美的特點,同時又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文章為什么偏要舉這兩個例子,舉一個不是更簡煉嗎?
(學生討論交流)要點:因為趙州橋代表的是獨拱石橋,盧溝橋代表的是聯(lián)拱石橋,獨拱和聯(lián)拱是中國石拱橋的兩種類型,所以舉兩個例子。如果只舉一個例子,就缺少了一種類型;如果舉三個例子就多余了。在此我們應該明確: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舉幾個例子,要看說明對象存在幾個類別。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備久、堅、美的特點,同時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之一是: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盧溝橋是聯(lián)拱石橋;除了這一區(qū)別外,這兩座橋還有什么自身特點呢?(學生看書并討論交流)。要點:趙州橋:拱上加拱,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板書:拱上加拱)盧溝橋: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有人說,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數也數不清,就是因為石獅子千姿百態(tài)大小不一,位置不同。)(板書:石獅百態(tài))《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久、堅、美,既是趙州橋的特點又是盧溝橋的特點,也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獨拱和聯(lián)拱是中國石拱橋的兩個類別,拱上加拱是趙州橋的自身特點,石獅百態(tài)是盧溝橋獨具的特色。現在大家對這篇文章為什么舉這兩個例子是不是更清楚了,從分析中我們還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在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時,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僖邆浔徽f明事物的共同特點
、谝邆湓撌挛锏淖陨硖攸c,這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了這篇說明文,大家不但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情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必須懂得,必須學會在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時,所舉的`事例一定要有代表性。趙州橋和盧溝橋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這還可以從中外人士對它們的評價看出來。大家看“早在13世紀”這一段,馬克波羅認為盧溝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常“推崇”這座橋。“推崇”的意思是什么?(學生回答)馬克波羅對盧溝橋的高度評價,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它的代表性。下面看看“盧溝橋在我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的歷史上”這一段,也是盧溝橋的自身特點,只不過,這不是它形式、結構方面的特點,而是它在歷史作用方面的特點。緊接著,課文寫道:“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這一段說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呢?找出關鍵詞語進行說明。(學生討論交流)要點:(三個方面。有表示順序先后的詞語:首先、其次、再其次)那么,這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學生討論交流)要點:因為課文舉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都是古代的,如果沒有最后這一段,讀者就會誤認為只有古代的中國石拱橋有很高的成就,而現在的就不然了。因此,寫上這一段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說明了我國的石拱橋古代就有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且說明現代的石拱橋有了新的發(fā)展。這樣所作的說明也就全面了。
2、說明順序分析
教師引導:一篇說明文要將說明對象有條理的說清楚,讓讀者對事物特點能真正了解,還得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說明。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本文是怎樣安排這種順序的。
。▽W生自由討論發(fā)言)要點:
A、先舉出具體的橋例,然后再加以概括說明;
B、先做概括說明,然后再舉出具體橋例;
C、邊舉例邊概括,或者邊概括邊舉例。就全文來看,其思路是:石拱橋的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幾乎到處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樣)→中國石拱橋的典型杰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特點→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獨特原因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三、鞏固小結:
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這篇文章的過程。我們?yōu)榱搜芯勘疚呐e例子的說明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并逐一廣泛深入的思考、回答,從而理解了有關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一系列問題。這種提出一系列問題的閱讀理解課文的方法,我們叫它“設問閱讀法”。請大家注意學習運用。
四、作業(yè):
仿照《中國石拱橋》一文,運用舉例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說明文。
教學反思:針對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在教學前做了以上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根據教學設計,突出了說明文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注重了學生對相關文體的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對說明文的實際閱讀與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但是,在教學中也發(fā)現,個別學生對說明文的學習興趣不濃,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較差,不善于積極思考問題,在板書上的精簡,還有一些學生不適應。今后,還要注意教學藝術的探討,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上下功夫,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還需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2、學習有關舉例說明的知識。
3、揣摩本文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
說明事物應緊扣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說明文語言特點的學習。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常用橋梁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梢姌蚴窃跊]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簡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有。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本文最早發(fā)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報》,文筆通俗易懂,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發(fā)展,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
三、檢查預習:
。薄⒉樽值,給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弧形拱橋陡坡勻稱惟妙惟肖
。、讀了本文,你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什么特點以及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哪些不同之處?
四、初讀課文,看看作者寫出了石拱橋的什么特點
。、提示:請同學們找出哪些段落是寫趙州橋的,哪些段落是寫盧溝橋的?聯(lián)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一,填空。
。病W生讀,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场⒖偨Y:
名稱位置修建年月結構特征
趙州橋橫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湃珮蛑挥幸粋大拱,長達37。4米。
、拼蠊暗膬杉缟希饔袃擅嫒齻小拱。
、谴蠊坝桑玻傅拦叭ζ闯伞
、热珮蚪Y構均勻。
盧溝橋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
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lián)拱石橋。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內容
1、聽寫。
2、說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二、細讀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樣說明石拱橋的特點的
。、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舉了兩個例子,一個趙州橋,一個盧溝橋,這種說明方法叫做──舉例子。
2、在寫趙州橋和盧溝橋時,作者列舉了許多精確的數字,這種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字。
。、為了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的語言很具有邏輯性,例如課文第五自然段,在寫趙州橋時,先介紹了橋的長度、寬度、設計施工的精巧。再分四點用數字分別說明。層次性很強。
。、作者在介紹兩座橋時,既抓住了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又注意到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請同學們找出來。(共同點是都介紹了地點,修建年代,及它們的結構特點。不同點是在介紹趙州橋時順便說明了橋的設計者,介紹盧溝橋時作馬可·波羅的話來贊揚其高度的技術成就和藝術價值,還介紹了盧溝橋的特殊歷史價值。這不但使行文有所變化,而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三、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最后兩段
。、第九段寫什么,怎樣寫?(文章又分三點解釋了如此輝煌的建筑成就獲得的原因。先寫……再寫……最后寫……)
2、最后一段寫什么,怎樣寫?(介紹了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修建情況,列舉了我國修建的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我國勞動人民獨創(chuàng)的鋼筋混凝土拱橋──“雙曲拱橋”等,說明了我國橋梁事業(yè)取得的巨大成績。
四、說明方法的把握
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文行文簡潔、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聯(lián)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二)
聯(lián)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三,引導學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說明的事理解釋清楚。(我們常說用白紙寫黑字,黑板其實就是一張黑色的紙,用白色的筆來寫。我們把一張黑色的紙放大,再掛起來,就是一張黑板。)
五、布置作業(yè)
查閱有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一、理解本文說明事物特點的幾 種方法。
二、認識說明文中運用準確語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與記敘文的區(qū)別。
教學設想
一、安排二教時。
二、緊緊抓住"說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內容:說明事物特點,闡明事理,介紹知識,理解說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現教學內容多而雜的現象。
三、理解本文準確用詞的特色。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掌握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層次,理解總和分的關系。
二、初步了解說明文的特點。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提問:課前預習,文字上有什么疑難需要解答嗎?(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如學生無問題,不必多花時間。)
導言。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三十年代 曾成功地設計建造了有名的錢塘江大橋,五十年代又參加設計了規(guī)模更大的武漢長江大橋。他對石拱橋是這樣評價的:石 拱橋是我國傳統(tǒng)橋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我國"千萬座石拱橋中杰出代 表之作"。這篇說明文《中國石拱橋》就具體地為我們介紹這兩座著名的大橋以及有關的知識。
二、教讀課文
指名讀課文第一、二、三、四段。提問:預習時,要求制作"趙州橋、盧溝橋概況表",讀課文以后,填寫前兩項("位置","歷史和修建年月 ‘勺,填得怎樣了?抽查,評價,出示小黑板,根據小黑板所填的前兩項內容,共同訂正。指名讀課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導填寫趙州橋的第三項("結構特點")的內容。
分散讀第六段,示范,5;導填寫關于盧溝橋的第三項("結構特點’勺的內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紹兩座石拱橋的結構似外,有哪些關于外形方面的介紹的句子?學生看課文回答,明確:第五段有"拱上加橋,……美觀",有"全橋……飲澗";第六段有"每個柱頭上……惟妙惟腎‘。
提示:這兩段以外,還有哪些?還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紹。
結論:由此可見,中國石拱橋本身的特點就是: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而盧溝橋還有它自己與眾不同的情況,范讀第八段,引導理解:盧溝橋的紀念意義和歷史事實。提問:中國石拱橋為什 么能有光輝的成就呢?它的發(fā)展又是怎樣呢?分散讀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導學會抓課文主要內容。第九段介紹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傳統(tǒng)","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紹發(fā)展的情況:這段中間四句,用事實證明,全班朗讀"解放后,……150米"四個句子。
小結(指導邊看課文邊在書上的某些段本寫明要點,并在一些句子下邊標單橫線,不要離開課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層次:(1)介紹石拱橋外形特點(用比喻)。_(2)總述石拱橋特點("不但外形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3)引用古籍證明"我國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并點出將要介紹的事物的具體對象。(4)分述之一,從歷史、結構、外形的設計者全面介紹趙州橋。(5)分"述之二,全面介紹盧溝橋:具體數字一結構(河堤沖毀,橋卻"從沒出過事")一形式("每個 柱頭上……惟妙惟腎’)一贊語("世界上獨一無二‘勺一景點("盧溝曉月")一特有的紀念意義(在"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的歷史上……")。( 6)總說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7)綜述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成就和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全文層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總一分一總的寫法。
2.段落的條理:介紹趙州橋,先總寫歷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時間長),結構,外形,設計和施工特點,然后分四點作具體說明,又用評價的句子作結(" 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 )。這樣,在段落內采用總分總的寫法,就使介紹的內容很有條理地編排出來。由此可見,不論在全文的整體中,還是在段落的局部中,"總一分一總"能夠使文章的內容編排得很有條理,"總一分一總"之間的關系,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密不可分的結構關系。提示;第九段的寫法,是不是總與分的結構關系呢?回答,"明確:這一段是用疑問句開頭,提出問題,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說明,沒有總結的句子。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種有總有分的方法。
提問:《中國石拱橋》是說明文,它傳播廠有關石拱橋的哪些知識?試從課文中的一些句子來理解。提示課文句子: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3.橋(盧溝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兩肩上,一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5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議論,回答,明確:l.傳播石拱橋的結構知識。2.傳播石拱橋的歷史知識。3.傳播盧溝橋的結構知識。4.傳播趙州橋的結構知識。5再現盧溝橋形式的優(yōu)美。
小結:說明文是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傳播有用的知識的文章。上邊五個句子,就是從結構、外形、歷史各方面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現在先初步了解;以后還要進一步探討。
三、布置作業(yè)
思考,上邊舉出的五個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與它們相同的表述方法。
復習課文,進一步熟悉內容。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05-25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1-05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5篇【經典】08-21
中國石拱橋教學反思09-18
《中國石拱橋》說課稿12-24
中國國畫教學設計03-20
《我愛你,中國的漢字》教學設計04-24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06-24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