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課前透視】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為他們各自尾巴都有用處所以沒有借到。通過這個故事,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課文淺顯易懂,線索明了,其中三四五自然段結構相似,人物對話角色鮮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最佳范例。
課文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xiàn),文中沒有注音,上學期學生接觸過這樣的文章,另外學生在《比尾巴》一課又初步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所以教師可指導學生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和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字,會寫和、姐等6個字。
2、運用猜讀等方法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資料】
1、課件、生字卡片、動物頭飾。
2、學生搜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猜謎語:
出示謎語:活動地盤在墻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斷無礙會再生,醫(yī)學名稱是守宮。
2、復習導入:
你還記得《比尾巴》這篇課文嗎?指名拍手背誦。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動物尾巴的童話故事。
〖對話平臺
一、自學(學生自己想辦法掃除字音障礙,利于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
1、課文沒有注音,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學生聯(lián)系以前的經(jīng)驗自己想辦法。
(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二、識字(有創(chuàng)意的識字方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讀得準的詞語,并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
蛇是翹舌音。
虎的聲母是h,不是f。
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和成功體驗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讀文(舉一反三,讓學生感悟對話的不同語氣,提高朗讀水平)
1、圖文對照讀課文,思考:
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2、重點指導第三自然段,讀好小壁虎和小魚對話的語氣:
、 出示句子:
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把尾巴借給我。
通過比較朗讀,學生體會出小壁虎說話很有禮貌,語氣略帶請求。
、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學生做動作理解撥水,體會小魚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3、方法遷移:
學生練習分角色讀好小壁虎和黃牛、燕子的對話。
四、評價(自評和互評結合,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
學生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對話,先自評然后請大家評價。
五、寫字(有針對性的指導,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
1、重點指導有、在、什、么四個字。
2、學生書寫,教師及時展示寫得好的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讀說結合,再次感知讀文)
回憶:
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沒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說說,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二、讀文(感悟讀文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學習6、7自然段,自讀討論: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只好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么樣?為什么?
2、指導朗讀:
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么讀?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讀、齊讀)
三、表演(童話表演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演。
(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動作練習排練。)
3、分組表演,全班評議改進。
評議標準:
表演的連貫性;角色的表情語氣是否恰當。
四、拓展(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激發(fā)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1、書后練習讀讀說說。
2、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說法結合查找的資料,再續(xù)說一兩個自然段。
3、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五、寫字(延時評價寫字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學寫變、條兩個字,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如果不滿意可重新申請。
【教學建議】
一年級學生排演課本劇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求不要太高,必要時可示范引導。另外,教師可在學生搜集動物尾巴資料的基礎上,開展動物尾巴介紹會。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者分析本節(jié)課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jù)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學生是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七年級學生;
(2)學生已經(jīng)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學生對生活中隱含數(shù)學問題的事件興趣濃厚;
(4)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shù)學建模的能力還不強。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豐富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2.對數(shù)學中方程的相關知識感興趣,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日編出一道隱含方程知識的數(shù)學題。
二、過程與方法
1.初步能夠從數(shù)學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策略的多樣性;
2. 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方程模型的過程,初步體會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數(shù)學模型和數(shù)學建模思想;
3.能夠嘗試解決不同情境的生活問題,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
三、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jù)實際問題找出等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2. 能夠在實際問題中驗證方程解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難點1. 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方程模型的過程
2. 列方程時未知數(shù)的選擇
教學資源(1)每位同學準備一份日歷;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3)上課環(huán)境為多媒體大屏幕環(huán)境。
《日歷中的方程》教學過程描述
教學活動1[wgguo1] (一)師生互動,激趣導入
1.游戲引入(大屏幕):老師背對日歷,學生到講臺前面圈出日歷中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日期,把它們的和告訴老師,老師很快說出這三天的日期。換兩組數(shù)試試,老師也能很快地說出答案。
2.設置疑問,引發(fā)思考:學生思考老師快速回答的.訣竅,并且自己羅列出可能存在的解決方案:⑴逐列求和(碰數(shù));⑵算術方法:用和除以3得中間的數(shù),再加上7,減去7得上下的兩個數(shù);⑶方程解法:因為學生已經(jīng)有了有關方程知識的儲備,個別同學可能想到用方程解決。
3.引入課題:日歷中的方程!澳銈兿胫肋@里邊的奧秘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shù)學樂園。”
教學活動2[wgguo2] (二)問題啟發(fā),合作探究
1.借助引例當中的游戲,采用討論交流、小組合作的方式提出探究性問題(大屏幕)
問題一:觀察你手中的日歷,一個豎列上相鄰三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
問題二:如果設其中的一個數(shù)為x,那么其他兩個數(shù)怎樣表示?你是怎樣設未知數(shù)的?
(通過從具體數(shù)字之間的規(guī)律過渡到用含有x的代數(shù)式表示這三個數(sh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使學生體驗到從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思想。)
2.出示嘗試性問題(大屏幕)
問題:小明想送媽媽一個生日禮物,可是卻不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幾號,于是就問媽媽,可媽媽說我的生日那天在本月日歷上豎列相鄰、和為60的三個數(shù)字里面,并且中間的數(shù)就是我的生日。你能幫助小明解決嗎?
此問題的出示意在解決兩個問題:⑴如何設未知數(shù);⑵怎樣列方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自主探索,教師僅給個別同學點拔指導。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等有效途徑體會實際問題相等關系的確立,進而列出方程,運用分析、比較等手段認識到設中間數(shù)為x所列方程的簡便。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段落。
2、能在讀中體會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能在讀中發(fā)展思維、想象、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指導寫字,導入新課
1、會觀察、分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十八課四個太陽(教師板書課題,邊指導學生寫陽字),陽字怎么寫呢?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邊是個雙耳。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師寫寫,先寫橫撇彎鉤,稍稍斜向上,再寫豎,可別忘了,它是垂露豎,右邊是個什么字呢?(學生回答:是個日字)。
2、寫端正、漂亮:
你們能把它寫端正、漂亮嗎?快快打開書82頁,在我會寫中找到這個字,先描紅,再各寫兩個。開始吧。◣熾S機評價:你坐得真端正。你的字寫得不錯!叫什么名字!我記住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讀正確、流利:
你們的字寫得真漂亮!相信你們課文也會學得更好,你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嗎?(學生自信的回答:能)真是自信的孩子,就自由的開始讀吧!
2、抽生讀,整體感知:
你們讀得真流利,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老師請四個小朋友來接讀課文,沒請到的沒關系,你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呢?大家邊看、邊聽、邊想,課文中的小朋友給不同的季節(jié)畫了哪幾個太陽?
你覺得他們讀得怎樣?(生生評價)
你們聽得認真,評得也不錯。你能告訴老師,課文中的小朋友給不同的季節(jié)畫了哪幾個太陽。(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綠太陽、黃太陽、紅太陽、彩色的太陽)
三、以學定教,感悟心愿
你最喜歡那個太陽呢?找出你喜歡的.太陽對應的自然段自由的讀讀,讀出你的喜歡。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你一定非常喜歡那個太陽,能告訴老師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以學定教)
〖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教師抽生讀)你能讀讀嗎?
2、(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感受)。謝謝你!請坐,你們想夏天到了,一個紅紅的太陽掛在天上,你有什么感覺?( 預測學生會說:很熱、心里不舒服、難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ㄒ唬⒐(jié)課我們通過讀課文你們誰來說說課文說了一個什么故事?
板書:空木罐、銀木罐、金木罐
。ǘ、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師: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這個故事?
生:地球發(fā)生大爆炸,所有的的江河都干枯了
3、師:想一想該怎么讀才能體現(xiàn)出這景象?
4、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過渡):師激情描述:火紅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所有的水都沒有了,人和動物都因為缺水而死;钪娜舜蠛爸核!在這樣的情況下,七顆鉆石的故事發(fā)生了。誰來讀讀下一個自然段。
。ㄈ、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引導學生讀好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指名讀(當學生有一個字沒有讀準音的時候,教師耐心幫助學生把音發(fā)準)
齊讀這句話。
3、學生自由練習讀好這段后兩句話。
4、指名讀一、二自然段。
。ㄟ^渡):木水罐怎么變成了銀罐呢?
。ㄋ模、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本段課文。
2、師:為什么木水罐變成了銀水罐?
3、指導感情朗讀:小姑娘把歡喜起來。
指名讀
4、出示第一自然段內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ㄎ澹、學習第四自然段:
1、教師在音樂的背景下講述課文故事片段。
2、師:水罐為什么又變成了金的?
。、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2、師:是什么使水罐里長出了鉆石?
3、指導朗讀: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指名讀、齊讀
4、引導學生讀好其他句子,方法同上。
。ㄆ撸、配樂集體朗讀一~~~九自然段。
。ò耍熆偨Y:
那七顆鉆石飛到天上,變成了大熊星座。
。ň牛⑼卣咕毩暎
1、讓學生寫出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
2、指名讀讀自己寫的話。
師:愛是無法代替的`,這是多好的名言!
(十)、結束全文
同學們說得多好啊,你們說的每句話都是詩。。ㄒ魳菲穑┙窈蟠蠹铱吹酱笮苄亲臅r候,都會想到這么一個動人的故事。好,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各國人民在戰(zhàn)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用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資料,了解在這次戰(zhàn)爭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課文所牽涉的歷史背景。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聽寫詞語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燒灼 偷襲 間歇 聳立 匍匐 顫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窩 揣在 屏障 肅穆 精疲力竭
二、導入
1、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知識。
2、作者:西蒙諾夫(1915~1979),蘇聯(lián)作家。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1、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lián)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時的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
2、默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進行交流,并且說出為什么。
注意:人物的動作和心理。
這個南斯拉夫母親在戰(zhàn)爭中飽受苦難,她把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當作自己的親人,她的愛和恨是鮮明、深沉的。作品刻畫老婦人沒有語言,只有動作,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展現(xiàn)了老婦人美好的心靈,表達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戰(zhàn)士的愛,讓讀者感知到這位母親偉大的內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練筆:
閱讀這段文字,設想下段落中的老婦人會有怎么樣的心理活動,寫下來,一二百字。
“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只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匆幌履窍灎T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導從老婦人對戰(zhàn)士的崇敬和熱愛,以及對失去戰(zhàn)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問題研討
1、文中的“蠟燭”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國人的炮火轟響”有何作用?
3、文章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五、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題二。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描寫一段老婦人的外貌。
3、預習下一課。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1-30
教學設計方案06-14
【薦】教學設計方案06-16
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5-18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23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4-18
優(yōu)秀教學設計方案02-25
教學設計方案【精】06-26
【精】教學設計方案06-17
教學設計方案(15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