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趕花》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趕花》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趕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趕花采蜜的艱辛勞動生活。
2、通過句子中關鍵詞語的理解,領會句子的含義。
3、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1、談話:同學們,花開時節(jié),無論你是走在田間小路上,還是在小溪邊,經(jīng)常可以看到養(yǎng)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們正把小蜜蜂往花開的地方帶呢?[板書:15趕花]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片講述一支來自呂梁山區(qū)的養(yǎng)蜂隊忙著趕花的課文。
2、齊讀課題,讀出趕的味道。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遇到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自己開始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趕花意思的句子,并用劃下來。
2、交流:
。1)讀詞語①由生字組成的詞語②表示地點、花兒的詞語(隨機板畫解釋地點詞語的含義。)
。2)句子:
、傥覀円埠头鋬阂粯樱荒晁募緲O少在窩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開就往哪里趕。
問題:天南海北是什么意思?板書-齊讀
、谠鄣民R不停蹄地往花開的地方趕,唯恐誤了花時。[出示句子]
問題:馬不停蹄是什么意思?板書-齊讀
三、再讀課文
過渡:那么他們是怎樣天南海北、馬不停蹄地趕花呢?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這方面內容的?
1、自由讀12-14自然段,按要求做上記號:地點花名花時
2、交流: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的句式說[學生說到什么就出示什么,最終形成如下課件顯示:
初夏延安 榆林綏米一帶 呂梁山
槐花 紫苜; 荊條花
春節(jié) 七八月
秦川 四川盆地 三邊一帶
油菜花 油菜花 蕎麥花
3、看著大屏幕,請同桌互相完整地說說趕花的過程。能說出趕來更好,能說出馬不停蹄、天南海北地趕更好。[生自由準備-指名學生說,板畫突出天南海北]
4、齊讀12、14自然段[師生分角色讀,師讀時間]
5、小結過渡:一年四季,周而復始,養(yǎng)蜂人帶著蜜蜂不停地趕、趕、趕,就是唯恐誤了花時。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兩句話。[出示句子]
、傥覀円埠头鋬阂粯樱荒晁募緲O少在窩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開就往哪里趕。
、谠鄣民R不停蹄地往花開的地方趕,唯恐誤了花時。
[自由讀-指名學生讀-評-齊讀]
6、了解了養(yǎng)蜂人趕花的經(jīng)過,你有什么想對養(yǎng)蜂人說的呢?
7、作者也像你們一樣,對于養(yǎng)蜂人的講述,聽得入神,暗暗地震驚:[出示]原來養(yǎng)蜂人的生活竟是這樣的艱辛,而又這樣的充滿詩情畫意!
。1)震驚是什么意思?讀出震驚來[自由讀-指名學生讀-評-齊讀]
。2)艱辛體現(xiàn)在哪里?[聯(lián)系板書](天南海北、馬不停蹄地趕花)
提示:文章的前面部分還有一個詞語,也是說明養(yǎng)蜂人艱辛的',請快速地找一找。(千里迢迢)
[板書-說意思-述:有人做過比較,養(yǎng)蜂人一年的形成等于把長城走了個來回,相當于每年走一次二萬五千里長征-讀句子:讀出艱辛來]
。3)課外拓展感受艱辛
過渡:他們的生活艱辛豈止這些呢?
述:老師曾在網(wǎng)上看到過一首紀實詩,真實地記錄了養(yǎng)蜂人的生活,詩中不但寫了他們腳步匆匆,還寫到他們吃的是熏黑的臘肉,喝的是山泉和溪水,住的是山洞和簡陋的帳篷,腳上穿的膠鞋已經(jīng)破了,身上的中山裝是沒有口袋的,照明用的是廢舊的沼氣燈,甚至干脆靠月光照明,交通工具是悶得死人的悶罐子車,而且還得提防野獸、強盜的襲擊。
問題:聽了老師的講述,你又了解到養(yǎng)蜂人的什么呢?
[生說感受,引導說出詞語,板書在黑板上:風餐露宿、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風雨無阻、起早摸黑、四海為家、冒酷暑頂嚴寒]
[讀詞語-再讀句子:讀出艱辛來]
8、小結延伸:但是,作者卻說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板書設計 :
趕花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馬不停蹄
《趕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趕花采蜜的艱辛勞動生活,教育學生學習養(yǎng)蜂人用辛勤的勞動為祖國創(chuàng)造財富的奉獻精神。
2、默讀課文。了解來自呂梁山區(qū)的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趕花采蜜,了解不同花的花期,懂得“趕花”的真正含義。
3、摘錄課文中描寫蜜蜂趕花和養(yǎng)蜂人趕花的句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標上地名的地圖、課外資料2份、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課題:趕花
2、齊讀課題:注意讀出“趕”的味道。
3、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什么是“趕花”?
二、再讀課文,體會養(yǎng)蜂人的艱辛。
1、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馬不停蹄地趕花,他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呢?請在文中找出這些地名。
2、交流:(師出示地圖以及地名,讓學生明確每個地名在地圖上的位置。)
對啊!養(yǎng)蜂工人的馬不停蹄地趕花,他的足跡就遍布了祖國的天南海北。
3、分小組學習:
1)每個小組分發(fā)一份地圖。
2)提出學習要求:再讀課文,在地圖上按照季節(jié)用箭頭標出趕花的線路圖。
3)小組交流:
4)教師也相應在地圖上標出趕花的`線路圖以及花期。
4、養(yǎng)蜂人如此馬不停蹄地趕著花期,但書上有關的動詞描寫是否一樣呢?讀讀課文,找一找!
1)學生交流:
2)教師出示:趕到——折回——朝北走——轉回——又跑到
3)用換詞的方法比較一下這些動詞的作用。
學生交流,體會養(yǎng)蜂人為了趕花期,來回奔波,生活的艱辛。
隨機板書:趕花路程遠,地點分布廣;工作那樣忙。
4)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這些詞語分別可以體現(xiàn)出養(yǎng)蜂人的趕花路程之遠,地點分布之廣;工作那樣繁忙。正好映襯了課題中的“趕花”的“趕”!
過渡:趕花人的工作那樣繁忙,生活如此地艱辛,那他們的內心又是怎樣的呢?
三、三讀課文,細細感悟!
1、讀讀課文,從養(yǎng)蜂人的言行中摘一、二句來說說你的感受!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談感受。o統(tǒng)一答案,只要學生說出自己感想合理即可)
3、結合學生的朗讀,理解“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馬不停蹄”三個四字的詞語。
1)“我們也和蜂兒一樣,一年四季極少在窩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開就往哪里趕!保B(yǎng)蜂人,就天天與這些小生靈融合在一起,他們以此為樂)
2)“咱得馬不停蹄地往花開的地方趕,唯恐誤了花時。干上這路活,只能人趕花,不能讓花等人!”
。ㄗ汾s著時間,追趕著芬芳,追趕著果實,追趕著甜蜜的生活。)
……
4、隨機提供補充材料。
四、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寒來暑往,冬去春來,養(yǎng)蜂人每天干的是同一件單調而又極其平凡的事,但他們樂在其中,你看,當養(yǎng)蜂人說完話之后,又彎腰走進了帳篷,扛起一卷油布朝林子深處走去。
附:補充材料一:
蜜蜂釀蜜的保質期有3000年。
以30000只蜜蜂計算,釀蜜2個月能儲存20公斤的蜂蜜。
補充材料二:
冬天,北風呼呼吹,大雪紛紛飛。蜜蜂一家,不再像春天那樣忙忙碌碌地采蜜了,它們把蜂窩的門和窗子全給糊上。這樣冷風吹不進,蜂窩里保持一定的溫度,蜜蜂們就不會受凍啦。
一群蜜蜂擠在一起,暖暖和和的。但是,小蜜蜂還是說:“媽媽,我冷呀!”蜜蜂媽媽就給小蜜蜂吃蜜:“孩子,吃些蜜,給身體增加一點熱量!”
瞧,許許多多蜜蜂圍住蜂王,擠成一團,真是里三層,外三層,大家都在用力地擠。小蜜蜂也擠得挺起勁的。
蜜蜂們擠呀擠,那擠在外層的蜜蜂,沒有擠在里層的蜜蜂來得暖和,蜜蜂們就互相調換著取暖。大家換來換去,不停地活動,就好像運動員一樣,誰也不覺得冷啦!
冬天,天寒地凍,樹木都落葉了。蜜蜂一家擠在一起,暖暖和和、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過冬啦!
【《趕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變色花教學設計10-25
花鐘教學設計05-10
《花鐘》教學設計06-22
《花的勇氣》教學設計04-26
《花鐘》的教學設計06-25
《花鐘》教學設計10-09
《花鐘》教學設計09-03
花鐘教學設計10-11
《花的勇氣》教學設計07-09
人教版《花鐘》教學設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