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九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nèi)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恐龍、欣喜若狂、輕盈、敏捷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恐龍是怎樣演化成鳥的。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知識的興趣。
4、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樹立學生探究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鉆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準備】
有關恐龍的資料 、課文朗讀磁帶、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圖展示,激趣導入
二、板書課題、解題
飛向藍天的恐龍
三、聽課文錄音帶,自學生字詞
1、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2、自學生字詞:
、 認讀字:
鈍 凌。
、 書寫字:
恐、兇、笨、鴿、僅、頓、描、繪、噸、盈、敏、捷、嶄。
⑶ 新詞:
遲鈍:反應慢,不靈敏。
五彩斑斕:燦爛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飛。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飲血、毋庸置疑等詞語讓學生用老師教的方法自己解釋、討論。
四、自由朗讀課文,感悟課文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量的化石顯示,鳥兒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學家們假想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兒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學家們希望能從化石中重現(xiàn)這一歷史過程。
五、小結(jié)第一課時學習內(nèi)容,確定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2、發(fā)表你對課文的理解。
二、深入分析,理解全文
采用逐步分學習的方法理解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探究第一部分內(nèi)容:
、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
(好像、仿佛的'意思)
⑵ 這一段怎樣引出觀點的?
(把恐龍與鳥類作比較)
、 老師問:
科學家們在這一部分中提出了什么樣的假說?
(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
、 老師問:
科學家為什么欣喜若狂?
(因為可以證明鳥類是由古代的恐龍演變而來的。)
、 學生討論:
遼西的發(fā)現(xiàn)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jù),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
點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點睛之筆呢?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部分,師生共同探究這一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是科學家們假設猜想恐龍向鳥兒進化的過程。
(教學這一部分必須注意:恐龍進化經(jīng)過了漫長的年代;并不是所有恐龍都在向鳥兒進化;有較多內(nèi)容是科學家的一種假設、推斷。 )
3、學習第三部分,質(zhì)疑、探究:
老師:誰能說說希望能重現(xiàn)這一歷史進程這句話飽含的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指正。
三、反饋全文,學生質(zhì)疑
1、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
2、質(zhì)疑并解答,學生交流、討論,教師釋疑。
四、總結(jié)全文
課文假想了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作者說明簡潔、意思表達完整、準確,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激發(fā)了我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希望同學們在此啟迪下,將思緒放飛藍天,去探索大自然以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作出自己的貢獻。
【板書設計】
飛向藍天的恐龍
兩億三千萬年前數(shù)千萬年后許許多多年后億萬年前
第一種恐龍 龐大家族 恐龍中的一支 飛向藍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搜集黃河的影視材料和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抗日戰(zhàn)爭時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事跡,了解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搜集一些與黃河相關的歌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培養(yǎng)興趣,增加積累。
【教學設計】
一、導語
(多媒體播放一段黃河錄象,以《黃河頌》的旋律作為背景音樂,老師激情導入)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以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在藝術作品當中廣泛出現(xiàn)。人們歌詠它,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蒼桑,它與它的人們一起經(jīng)歷過抗爭與苦難。今天我們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篇──《黃河頌》
設計意圖:黃河氣勢磅礴,《黃河頌》的旋律激昂,,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充分利用了CAI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fā)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動學生的心靈。渲染課堂氣氛,奠定本課情感基礎。
二、 話說黃河歷史
1、課前已要求大家通過各種方式查閱有關黃河的知識,現(xiàn)在,請同學們盡展才華,讓我們“話說黃河”,說一說你對黃河知多少: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有意識地把學生介紹有關黃河的知識帶人課本,與課本內(nèi)容相鏈接)
如: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經(jīng)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肅,黃土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的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華北平原的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
現(xiàn)在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城市──咸陽、西安、洛陽、鄭州、安陽、開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fā)源!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互相交流,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動腦自主學習的習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而把學生準備的資料和課文相聯(lián)系,既完成初步感知課文又讀厚文本,拓展學生視野,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儲藏和激發(fā)學生樸素的'愛國情感,此所謂“出乎其中,入乎其內(nèi)”。
2、小結(jié)時自然介入背景:(多媒體顯示)
介紹背景:《黃河頌》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年代,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光未然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雄奇的山川,偉大的人民激發(fā)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會上聽了該詩的朗誦異常興奮,連續(xù)寫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這部史詩性杰作。這部大型聲樂作品共八個樂章,其中尤以《黃河頌》、《黃水謠》、《保衛(wèi)黃河》等為人們所傳唱。
設計意圖:初一學生對這首歌詞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的認知比較淺顯,在小結(jié)時介入時代背景,使學生更易領悟詩歌的內(nèi)容,積淀情緒,為第二板塊的“吟誦黃河頌歌”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 吟誦黃河頌歌
(師配樂范讀,生作批注)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jié),說一說應怎樣讀。
1、學生自由暢談,可不按文本的先后順序,按照學生喜歡的句或節(jié)指導朗讀:
以下幾點朗讀技巧的指導供參考:
如;以歌詞第一節(jié)為例指導朗讀時應注意情感、語氣、節(jié)奏。
從需要重讀的詞語(動詞)“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詞)“高山、滾滾、萬丈”,可以體會出黃河的一往無前、銳不可當?shù)挠⑿蹥馄。所以,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磅礴之勢、豪邁之情。當然也要讀出變化“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沒有磅礴之勢,此時的黃河已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地勢,所以讀的時候要舒緩一些。教師適當師范朗讀,學生個別朗讀或齊讀。
又如:朗誦“頌黃河”的部分,要注意感情的變化。
第一個“啊,黃河”一節(jié)由于在贊頌黃河作為母親對中華民族的養(yǎng)育,所以要讀的舒緩。
第二個“啊,黃河”一節(jié)由于在贊頌黃河作為屏障對中華民族的保護作用,顯示她的偉大和堅強,所以讀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個“啊,黃河”一節(jié)是借用黃河的偉大和堅強來激勵中華兒女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祖國,感情達到高潮。所以,讀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應完全迸發(fā)。兩個“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不僅要讀的鏗鏘有力,而且,要讀出變化,后一個要比前一個感情更要強烈,“你一樣的”和“偉大堅強”都要比前一個語氣重,“偉大”的“大”和“堅”的“強”都要采用拖音,
三個“啊”要讀的深沉,聲音稍長,“黃河”要讀的高昂,表明在贊頌。朗讀形式可以有教師范讀,學生分角色朗讀。
2、分小組朗讀、學生評價。
3、師生聯(lián)讀。(配樂)
設計意圖:感情朗讀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新課標中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非常重視,詩歌是訓練朗讀水平最好的題材,況且這首詩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讀。相信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已初步具備了美讀的能力,再加上前面的情感鋪墊,先給一點時間在小組中交流,在課堂中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交流中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提出朗讀的看法。效果一定要比老師要你怎么讀好得多。
四、 探究黃河精神
1、課堂討論:(多媒體顯示)
、 黃河有怎樣的氣勢和精神,你是怎樣體會的?
⑵ 結(jié)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寫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為了表達什么感情?
、 你能仿寫一節(jié)詩歌替代本詩的結(jié)尾部分,來發(fā)出你自己的誓言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2、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發(fā)展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的語言智能。它既是文學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語言的,又是人文的。同時顯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五、 詠唱黃河歌曲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筆揮灑激情贊美過黃河。學生交流所查閱資料補充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浪淘沙》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小結(jié):這節(jié)課讓我領略了你們的精神和風采,黃河的精神在你們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黃河的精神在你們的身上得到了延續(xù),你們是希望的一代、發(fā)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詠唱黃河歌曲。
(多媒體播放《黃河大合唱》,師生齊唱)
設計意圖:配樂朗誦、理解性欣賞朗誦,增進了學生對詩歌的體驗和感受,引入古代文人頌黃河詩句是橫向拓寬視野,“詠唱黃河歌曲”是活動形式的變換,也是對課首的呼應,同時讓全課的教學余味猶存。
結(jié)束語: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中華兒女,維護的祖國的尊嚴。我們?yōu)槊褡遄院,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jié)奮斗,為我們的民族擠身于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六、課外作業(yè)
1、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2、 收集有關黃河文化和治理黃河的資料,寫成專題文章,為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母親河,黃河》做準備。
設計意圖:作業(yè)1美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文學還是音樂。作業(yè)2學習語文在課外,課外知識的積累與拓展是新課標的理念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人文關注。
【板書設計】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頌黃河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丑小鴨》揭示了事物總是發(fā)展變化的,我們必須透過現(xiàn)象,把握本質(zhì)的深刻道理。對于低年級學生,如果機械說教,生硬灌輸,就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設計了樂學法。
首先,指導學生看圖讀文,按照丑小鴨的經(jīng)歷特點提出樂學措施:比快,比準,比說,讓學生在熱烈而緊張的氛圍中學習。
看了第一幅圖,結(jié)合課文:
學生很快提煉一個丑字──丑小鴨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比起其他小鴨毛黃、嘴小、身子胖,確實很丑。
看了第二幅圖,結(jié)合課文:
學生也很快地提煉出一個苦字──丑小鴨在家中受欺負,哥姐咬,公雞啄,小姑娘討厭;在外邊也受欺負,小鳥譏笑,獵狗追趕。它只好躲,悄悄地過日子,最后凍僵在冰上。豈不是很苦嗎?
看了第三幅圖,結(jié)合課文:
經(jīng)過一番討論,終于提煉出一個變字──丑小鴨飛向湖面,在鏡子般的湖水中見到了自己的影子,丑小鴨變成了潔白美麗的大天鵝。
其次,引導學生根據(jù)丑、苦、變?nèi)齻字,由表及里,再提煉出反映實質(zhì)的`三個字來,進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丑小鴨的丑,學生易于辨識,但要找出與丑相對的內(nèi)核來就比較困難,經(jīng)過提示和討論,終于得出一個異字──丑小鴨的蛋特別大,丑小鴨出生要遲好幾天,丑小鴨一出蛋殼就又大又丑,這些異暗含著丑小鴨本來是一只天鵝。如果與其他鴨子沒有兩樣,哪會有后來的變?
然而與苦對應的內(nèi)質(zhì)是什么?用一個什么恰當?shù)淖?這是難點。教學時,我們列出系列問題:丑小鴨在家挨欺,是甘心忍受,還是另有行動?(離家出走)在外邊也受欺,一見到天鵝,丑小鴨有什么內(nèi)心活動?(又驚奇又羨慕)天氣越來越冷,丑小鴨回到受欺的環(huán)境中去了嗎?結(jié)果怎樣?(凍僵在冰上)這一切說明丑小鴨不簡單。緊扣第三幅圖聯(lián)想補充,學生終于歸納出絕妙的志字──丑小鴨不甘心受欺,向往天鵝。寧可凍僵也不向原來的處境屈服,充分表現(xiàn)了他是有志的。
第三個字是情──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既驚且喜: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這一反詰句表現(xiàn)了丑小鴨驚訝自己會變得如此漂亮,結(jié)合末了一句,他滿懷喜悅地發(fā)現(xiàn),自己再不是丑小鴨了!這種情還含蓄地暗示了丑小鴨的內(nèi)心活動,從此他再不孤單、苦惱、受欺負了。自豪感不言而喻。
丑──苦──變──,異──志──情,這六個字分別構(gòu)成兩組,前一組反映現(xiàn)象,后一組揭示本質(zhì),從丑小鴨成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可以領悟到深刻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總是發(fā)展變化的,必須透過現(xiàn)象,把握本質(zhì),做到丑不厭棄,苦不失志,變不自滿。由于采用比賽的方法,學生思維活躍,聯(lián)系實際,獲得了深刻的啟迪。他們樂意這樣學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認識礦物的顯著特征是描述和識別礦物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
(1)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對礦物進行多角度的觀察和描述。
。2)根據(jù)已觀察到的礦物特征,對照資料對它們進行鑒別。
。3)從礦物所表現(xiàn)出的各種特征中選擇顯著特征進行描述。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對礦物觀察、研究的興趣。
。2)滲透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對礦物進行觀察、描述,并能根據(jù)礦物的顯著特征進行鑒別。
三、教學難點
磁鐵礦,方解石光澤的鑒別。
四、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待識別的礦物三種(方解石,磁鐵礦,石煤),銅鑰匙、小鋼刀、放大鏡、白色無釉瓷磚、磁鐵、稀鹽酸、滴管、集氣瓶、記錄卡等。
2.演示材料:課件、視頻資料(科學家是怎樣鑒定礦物的)。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礦物。先回憶一下,我們已經(jīng)知道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和描述礦物?(生說,教師板書如下:顏色、條痕、硬度、透明度、光澤、形狀)
2.還記得硬度是怎么辨別?(用指甲,銅鑰匙,小鋼刀去刻劃。)
3.除了這些方法外,你還知道哪些觀察方法呢?
學生可能會說:用磁鐵吸、滴上稀鹽酸等方法。
4.小結(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來鑒別我們所面對的不知名礦物,敢接受挑戰(zhàn)嗎?(出示課題:面對幾種不知名的礦物)
二、觀察記錄1號方解石,2號磁鐵礦礦物的特征。
1.請1號同學從抽屜里拿出我們將要鑒別的礦物,你們先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學生可能會猜石英,磁鐵礦,方鉛礦等)
2.要想知道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指名同學說。
教師小結(jié):先用各種方法觀察礦物,收集這些礦物的`特征;再對照礦物資料卡進行判斷。 (板書)
3.那你們說在觀察活動中,我們應當注意些什么? (特別強調(diào)學生使用稀鹽酸特別要注意:
手拿滴灌的膠頭處,垂直往下滴;
一滴就夠;
滴在礦物的靠近邊緣處,方便清洗;
這塊礦物一頭有小紙片的,不要滴這一頭,滴另一頭;
千萬不要弄到皮膚上和眼睛里,萬一不小心染上了,就馬上用流水沖洗;
同學先說,教師再強調(diào)如下(課件出示)。
(1)使用小刀、瓷磚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同學。
(2)滴過稀鹽酸的巖石要用清水沖洗,這個工作交給老師來做,你們只要把它放在盒蓋上就可以了
(3)需要稀鹽酸的小組,請告訴老師,由老師在你們觀察完其它特征后再給你們提供,用完后擺放在桌上。
。4)認真觀察和記錄礦物的相關特征,并記錄下來。
5.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你發(fā)現(xiàn)了礦物的多少特點?
匯報一:首先我們來匯報礦物1的特征。請1個小組帶著記錄表上來匯報。
不知名礦物1特征
形 狀 | 塊 狀 |
顏 色 | 乳 白 色(無 色) |
條 痕 | 白 色 |
光 澤 | 玻 璃 光 澤 |
透 明 度 | 透明或者半透明 |
軟 硬 | 較 軟 |
觸 摸 | 光 滑 |
滴稀鹽酸 | 冒 泡 |
有補充或者不同意見的嗎?
匯報二:再請一個小組匯報礦物2的特征。
不知名礦物2特征
形 狀 | 塊狀 |
顏 色 | 鐵灰色(鉛灰色) |
條 痕 | 黑色 |
光 澤 | 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 |
透 明 度 | 不透明 |
軟 硬 | 較硬,小刀劃不動 |
輕 重 | 較重 |
脆 | |
強磁性 | |
滴稀鹽酸 | 會冒泡 |
有不同意見的嗎?
三、對照82頁,83頁礦物特征卡鑒別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至82、83頁,對照單元資料庫的《礦物特征卡》,試著鑒別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
。2)同時思考:
1號,2號分別是什么礦物?
你們是根據(jù)礦物的哪些相關特征進行判斷的?
在你們收集到的所有信息中,哪些性質(zhì)對鑒別這塊礦物最有價值? 哪些性質(zhì)作用不大?
。3)匯報。
四、抓住主要特征找礦物。
。1)在2號同學的抽屜了,有五塊我們曾經(jīng)認過的礦物,F(xiàn)在,你們先根據(jù)老師大屏幕上提出的特征,猜一猜我指的是哪一塊礦物?
塊狀
較硬
不透明
金屬光澤
條痕櫻紅色。
(2)為什么現(xiàn)在能猜出?(主要特征容易識別)
(3)小結(jié):抓住礦物的顯著特征去識別礦物,能讓我們的判斷更準確。
如石墨有染指現(xiàn)象,磁鐵礦具有強磁性,能吸引大頭針等。
五、認識家鄉(xiāng)主要巖石——石煤
引:剛才的挑戰(zhàn)完全成功,能不能接受新的挑戰(zhàn)?我這里有一塊資料卡中沒有的,以前課堂上也沒有出現(xiàn)過的,含多種礦物的巖石,你們敢不敢試著判斷一下,這是什么?請3號同學拿出報紙包著的礦物。仔細鑒別。
1.學生觀察,描述主要特征。
綜合上訴特征,你初步判斷是什么?
2.請專家鑒別。
這到底是什么呢?我們請富陽國土資源局的李工程師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李工程師。
3.專家介紹起源,開采情況,以及用途。并送出禮物——石煤給大家。
六、結(jié)課
是的,人們正在利用了巖石和礦物的不同特性,改善和建設著我們的生活,希望課后同學們能選擇兩種礦物或巖石,詳細了解他們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用途,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交流與討論好嗎?
板書設計:
面對幾種不知名的礦物
1、觀察,收集特征(形狀,顏色,條痕,光澤
透明度,軟硬……)
2、對照資料卡鑒別(抓住主要特征)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管理信息
課程名稱:應用文寫作批 準 人:范守才 課程代碼: 所屬系部:旅游系 制 定 人:李靜 制定時間:20xx.9.3
二、基本信息
課程類型:公共基礎課學 分:2 必 修 課:是 學 時:36 選 修 課:否 授 課 對 象:12烹飪一、二、三班
三、課程設計
1、 課程目標設計
2、課程內(nèi)容設計
3、能力訓練項目設計
4、教學進度表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理解:
這是一首介紹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變化的詩歌。它以擬人的寫法,抓住四季的特點,生動地描繪了迷人的四季景色。全詩語言親切,句式相似,情感濃烈,讀起來瑯瑯上口,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誦讀訓練的`好教材。
教學理念:
(1)強化以生為本,進行先試后導。
。2)重視感悟體驗,培養(yǎng)語感能力。
(3)加強學科溝通,促進學科整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積累好詞佳句,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在盡情地朗讀中感悟一年四季的變化及特征;通過誦讀及探究,發(fā)現(xiàn)詩歌的語言特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喜歡讀兒童詩歌,在詩歌優(yōu)美的韻律中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安排:兩教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感知,個體感受
1、創(chuàng)設情境:多媒體播放四季的美麗景色,教師朗誦。
2、師生對話:交流感受最深的情景。
二、自主選擇,有感而發(fā)
選擇一景,嘗試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表達。
三、呈現(xiàn)文本,讀通課文
1、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主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語言感悟,探究學習
1、師生合作讀文,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
2、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本文的語言表達特點。
二、情感感應,合作學習
1、選擇季節(jié),分組自主練習朗讀。
2、指導朗讀,讀出四季不同的特征。
3、誦讀全文,再現(xiàn)四季之美。
三、學科整合,升華情感
1、譜曲歌唱。
2、美景欣賞。
3、聯(lián)系生活。
4、總結(jié)提升。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課題:風雨雷電的故事
教學內(nèi)容 《風雨雷電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對探索各種聲音的奧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自信地表達聆聽聲響后的感受。
2、能運用自己身邊的各種材料和樂器來模擬自然界的風聲、雨聲、雷聲。
3、能在表現(xiàn)風雨雷電的故事的創(chuàng)編活動中與其他同學協(xié)調(diào)配合,并體驗到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重點 能運用自己身邊的各種材料和樂器來模擬風、雨、雷聲
教學難點 能集體協(xié)作,表現(xiàn)完整的《風雨雷電的故事》
教具學具 鋼琴、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1.情景鋪墊
師:老師這兒有一段動畫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CAI演示有“狂風呼呼”“小雨沙沙”“雷聲隆隆”“大雨嘩嘩”四個場景的動畫短片)喲!真可惜,動畫片還沒有聲音。那,今天就請小朋友們用你們面前的樂器為動畫短片配一配音吧!
2.場景一:狂風呼呼(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請你看!風是怎樣吹的.?你怎樣來模擬風聲呢?你可以吹出不同的風嗎?
(由學生自由地表現(xiàn)微風、大風、狂風等等不同節(jié)奏和力度的風。)
師:請你看著老師的手勢來吹一吹風。(提示學生注意風聲的強弱變化)
3.場景二:小雨沙沙(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喲!你看,狂風過后小雨點也來湊熱鬧了。你們聽小雨是怎樣唱歌呢?(CAI放出歌曲小雨沙沙》,學生隨樂演唱。)
師:小雨怎樣唱?(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x請一組同學模仿。)小雨還可以怎樣唱?(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出另一節(jié)奏型:xx請另一組同學模仿。)你還知道怎樣唱歌嗎?(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第三個節(jié)奏型:x—請第三組的同學模仿。)
師:我們剛剛用嘴模擬了小雨唱歌,現(xiàn)在請你們用這些樂器來學小雨唱歌(出示小雨歌聲圖譜,分組輪流模擬,要求輕聲。)
4.場景三:雷聲隆隆(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小雨的歌聲美極了,雷也忍不住想來練一練嗓子了!雷和電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總是喜歡在一起,我們剛才看到的是閃電聽到的是雷聲。
師:雷聲怎么模擬呢?(啟發(fā)學生模擬“轟隆隆隆”的雷聲)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個雷聲,你們聽!(教師振動鐵皮模仿雷聲)老師還想和你們一起來模擬一次雷聲!(師生隨著課件中設定的節(jié)奏來模仿演奏,并強調(diào)強弱的變化。)
5.場景四:大雨嘩嘩(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嘩嘩的大雨從天上落下來了,“大雨”和“小雨”的歌聲有什么不同?(教師提示聲音強弱的對比)小雨唱“沙沙沙”大雨唱什么?(“嘩嘩嘩”)
師:那我們一起來唱唱大雨的歌!
(學生按照大雨的節(jié)奏圖譜分組接龍演唱和合唱)
師:那用樂器模擬呢?試一試!
(學生按照大雨的節(jié)奏圖譜用樂器模擬出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設計意圖:
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人物”永遠是創(chuàng)作畫的主題,特別是自己身邊人,如父親、母親、小朋友等。他們想畫各種各樣的人,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人物動態(tài),以表達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他們畫的人卻又總是“千篇一律”:圓圓的腦袋,直直的身體,木棍似的手腳。顯然,缺少一定的“畫人”的技能,已阻礙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和表達:以最新動畫片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動態(tài)小人物》中,好多孩子邀請身邊小朋友——“模特兒”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但是他們不知如何表現(xiàn)出這些動態(tài),好多孩子向老師“求救”:老師,這個彎下身體的喜羊羊怎么畫?,老師,這個小人兒怎么畫?
老師,我不會。孩子們不甘于畫那“千篇一律”式的小人,卻又不知如何下筆畫出那形態(tài)各異的動態(tài)人物。因此,我覺得有必要為孩子們“補上”這一課,讓他們初步掌握一些畫人的技巧,學習一些寫生的知識,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所需、所知、所感。
活動目標:
1、能夠掌握采用動態(tài)線條輔助的方法進行動態(tài)人物的.寫生,初步學習“整體——局部——整體”的寫生方法。
2、能夠細致觀察,掌握“寫生”的含義,避免簡筆人物的模式畫法。
3、能夠為畫面進行想象添畫、完善畫面。
4、開發(fā)學生的愛好興趣、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活動重點和難點:
學生能對人物姿勢動態(tài)線條的勾畫,并對畫好的動態(tài)線進行補充。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鉛筆、橡皮、水彩筆等繪畫工具。
活動環(huán)節(jié)與內(nèi)容:
1、教師示范人物寫生畫的方法,引導幼兒采用動態(tài)線輔助的方法,學習“整體(動態(tài)輪廓)——局部(衣物、裝飾品等的刻畫)——整體(線條整理、添畫)”。
2、教師:今天老師就請動態(tài)線幫忙來和大家一起玩畫人的游戲,誰愿意做我的“模特兒”出示一人物寫生的范畫(畫中的人物身體用一條動態(tài)線表示),引導幼兒評價出發(fā)幼兒學習用動態(tài)線輔助的方法畫身體動作的方法。
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覺得這幅畫怎么樣?。
老師用一條線表示身體了,那這個人的身體動作是怎么樣的?我們來學一學。
誰來幫忙把身體添畫好?要讓身體的動作跟這條線一樣!
請一名幼兒上臺添畫身體輪廓。
現(xiàn)在我們一塊來欣賞xxx小朋友的畫,看她畫的怎么樣?
老師:身體動態(tài)畫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據(jù)這條線畫出身體動態(tài)的?(把這條線當作身體動態(tài),沿著它畫出輪廓。這個方法真不錯,我們給這條表示動態(tài)的線取個名字吧!)這條表示動態(tài)的線叫做“動態(tài)線”。教師講解示范:
1、整體動態(tài)的刻畫:首先,我們來畫他的頭、脖子,然后畫出身體動態(tài)線,沿著動態(tài)線畫出身體線條,最后畫出腿、腳,手。(用鉛筆畫)強調(diào)兩腿的畫法,引導幼兒觀察,避免腿部分開的“模式”畫法,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寫生。
2、局部細致的刻畫:接下來我們該畫什么了?
我們要把衣服褲子的樣式、花紋等仔細地畫出來,可以直接用水彩筆畫。
引導幼兒不必拘泥與原來的身體動態(tài)形狀。
3、整體畫面的修飾:最后,我們要把畫面上的線條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鉛筆線條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筆描畫出來。
今天,我們學習了照著一個人把他畫下來的方法,這種方法叫做寫生。除了寫生人,我們還可以寫生什么呢?
引導幼兒添畫:現(xiàn)在我們的這個人已經(jīng)畫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會在什么地方、和誰在一起呢?
3、布置幼兒作業(yè),教師輔導。
1、今天,我們就用寫生的方法來畫人,注意要表現(xiàn)出人物的動態(tài),然后進行細致的刻畫,畫出衣服褲子花紋等,最后為這張畫進行添畫,使畫面更加漂亮。
2、請一位幼兒做“模特兒”,其他幼兒進行寫生。
4、作品展評。
師生共同欣賞、評論。
結(jié)束語:
教師在選材上非常接近幼兒生活實際。教師一敏銳的洞察力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充分利用幼兒熟悉的費舊物品,讓它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真正的做到讓幼兒主動學習。教師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引領著幼兒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一步步的進行實踐、總結(jié)、再實踐、再總結(jié)的學習過程。每一次問題的提出,就是幼兒將要實踐的主題。使幼兒逐步獲得了更多的經(jīng)驗,真正體現(xiàn)了孩子主動學習的意義。教師在活動中,能夠根據(jù)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啟發(fā)、引領幼兒在困惑時如何走出來,隨時抓住幼兒迸發(fā)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加以引導、啟發(fā),懂得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啟示,最后讓幼兒自己得出結(jié)果。讓幼兒獲得一種成功感。在師幼的互動活動中,教師能通過自己對孩子的觀察,做到對幼兒實施有意義的關注。每一次關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隨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兒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樣?教師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關注孩子的學習效果,不斷激發(fā)幼兒的思維和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教師的適當啟示使師幼互動變成有來有往的有效性互動,使互動中幼兒的反應成為有價值的反應。另外,教師在活動時,不是死背教案,教學具有一定的伸縮變化,能根據(jù)孩子活動的具體情況及時調(diào)整。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過程與方法:通過適當練習,使學生及時鞏固新學的運算順序,并能列綜合算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以進一步理解相應的運算順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計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的依據(jù):學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如乘加、乘減但都是乘在前面的)兩步試題,這些式題由于乘法在前,所以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向右的。學生已經(jīng)習慣這種運算,為了分散難點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在引導學生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并根據(jù)綜合算式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
教學重難點: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2、通過技能的生成解決實際問題;把分步和成綜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列式解答:
1、 出示:每本筆記本5元,買3本這樣的筆記本要多少錢?學生口答列式。老師問:5、3、15分別表示什么?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買筆記本用去15元,買水彩筆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學生口答列式,指名說數(shù)量關系。
3、出示:買筆記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應該找回多少元?學生口答列式,指名說數(shù)量關系。
二、教學新課
、苯虒W例題1。
、懦鍪纠}圖:提問: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單價分別是多少?
⑵出示問題: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錢?請同學們試著自己解答。
、欠治觯簲(shù)量關系;2、那3、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
提問:你們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問: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樣得出來的.?20呢?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必須要知道什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3本筆記本的錢+1個書包的錢=總共用去的錢】
、雀鶕(jù)數(shù)量關系式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請同學們試著將兩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綜合算式。
⒉教學例2。
、懦鍪締栴}:小紅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應找回多少元?
、普埻瑢W們列出綜合算式,并想一想綜合算式應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集體訂正。提問:算式中50、18、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為什么?
、晨偨Y(jié)運算順序。
、疟容^算式。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時,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铺釂枺喝绻}目中同時出現(xiàn)了乘法和加、減法,你應先算什么?
、墙沂菊n題: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規(guī)律?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規(guī)律?
三、組織練習
、蓖瓿上胂胱鲎龅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2)再在課本上寫出計算的過程。要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
(3)最后交流結(jié)果,并指名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餐瓿上胂胱鲎龅2題。
。1)仔細觀察第2題找出其中的錯誤。
。2)進行訂正。
(3)指名學生說說每題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怎樣改正。
。4)提問:在計算這樣的綜合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提醒:在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學生獨立計算。
。3)組織比較:每組中兩題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為什么計算結(jié)果會不同?
四、全課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第31頁想想做做第4題。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0-01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23
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5-18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08-09
教學設計方案【精】06-26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9-29
優(yōu)秀教學設計方案10-06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16
【精】教學設計方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