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1
一、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4、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落大意。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1、出示教學掛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
畫上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他們在討論什么問題?
2、讀“竺、楨”2個字,能讀準字音即可。
3、討論第二題,相機板書課題:第一朵杏花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讀要求:
(1) 輕聲自讀課文兩遍
。2) 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
。3) 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字音。
。2)指導讀長句子。
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停頓斷句。
。3) 指名朗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范讀課文
1、范讀課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時間先后順序,本文應該如何分成兩段?
。2)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獨立成一段?
2、范讀后根據(jù)提示討論分段。說說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楨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幫助下,竺可楨爺爺準確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第三段(16):竺可楨爺爺通過長年精確觀察,掌握了氣候變化規(guī)律。
四、指導書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竺可楨爺爺?shù)墓适拢乱惶谜n交流。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從竺可楨掌握氣候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中,學習他對待科學研究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從“第二次看花”中,體會竺可楨對科學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并學會練寫人物對話片段。
教學時間:
兩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初識竺可楨
1、師談話:
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你一定了解過一些科學家,誰來說說你最佩服的科學家是誰?佩服他什么?
2、出示照片,簡介竺可楨。
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們身上所煥發(fā)出的人格魅力,都值得我們去贊嘆。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第一朵杏花》,寫的也是一位科學家的故事,這位科學家(出示照片)叫竺可楨,他是我國近代地理學、氣象學、物候學的開創(chuàng)者。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自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寫了竺可楨爺爺幾次看花?分別是什么時間?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這些詞語會讀了嗎?
一株 泛出 仰起 吹皺 精確
估計 掌握 綻開 明媚 興沖沖
程度 大概 規(guī)律 鄭重 頃刻間
指名練讀。這里要特別注意“吹皺、鄭重、興沖沖、頃刻間”等詞語的讀音。重點指導理解“鄭重、頃刻間”的意思。
(2)下面請同學們把這些詞語再帶到課文中,四人一小組合作讀一讀,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逐段檢查學生朗讀情況,相機指導停頓斷句。
3、感知課文大意,理清文章脈絡。
。1)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寫了竺可楨爺爺幾次看杏花?(兩次)分別是在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機出示課文第6自然段,指名讀。
教師指出:這里的“轉眼又是一年”(相機點紅),就告訴我們竺可楨爺爺?shù)诙慰葱踊ㄊ窃谝荒旰蟆?/p>
。2)下面,請同學們再默讀一遍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敘述的是竺爺爺?shù)谝淮慰葱踊?哪些自然段敘述的是竺爺爺(shù)诙慰葱踊?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根據(jù)提示概括課文內容。
課文主要敘述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前后次向孩子查詢并鄭重記下,告訴了我們他正是通過,才。
三、指導寫字,布置作業(yè)
。1)完成習字。
(2)熟讀課文想想竺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第二課時
一、課文回顧,導入新課
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
二、品詞賞句,感悟人物形象
1.出示探究話題: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說說竺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
認真讀讀竺爺爺兩次看杏花的部分,邊讀邊圈畫出重點詞句,細細品味,體會人物思想感情,并在課文空白處寫上簡要的批注,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2、學生根據(jù)學習提示自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3、交流“第一次看花”部分,體會竺可楨觀察的精確、細致。
。1)同學們,竺可楨爺爺看杏花和別人有什么不同?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1-5自然段。(出示課文)
。2)組織學生交流:誰來說說你找到的表現(xiàn)竺可楨爺爺看花時特點的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3)教師相機點撥:“數(shù)了數(shù)”、“四朵不同程度地”、“又”、“習慣地問”可以體會出竺可楨爺爺堅持長期觀察,養(yǎng)成了認真觀察的習慣!皬澫卵鼇怼闭f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體會出他觀察的精確、細致。
。4)分角色練讀:一個扮演竺可楨爺爺,另一個扮演孩子,敘述部分老師讀,要注意讀出竺爺爺看杏花的與眾不同。
。5)同學們,你們在讀他們對話的時候注意提示語了嗎?一起來看看:
、佟盃敔,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臉來天真地問。
這里的提示語是“仰起臉來天真地問”。
②“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這里的提示語是“彎下腰來,習慣地問”。
③“哪天?今天開的!焙⒆佑行┢婀。
這里的'提示語是“有些奇怪”,提示我們孩子是用奇怪的語氣說的。
④“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竺爺爺補充了一句。
這里的提示語是“補充了一句”。
、蒹脿敔敻嬖V他:“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這里的提示語是“告訴他”。
自由練習朗讀以上的幾個句子,讀好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情。
4、交流“第二次看花”部分,體會竺可楨對科學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1)竺可楨爺爺和孩子相約,明年留心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孩子有了答案。他和竺爺爺展開了一段對話。
。2)組織學生交流:這一段對話有什么特點?哪些話是孩子說的?哪些是竺可楨爺爺說的?
。3)下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 )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 )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 )地說。“是。”
、傧胂笠幌庐敃r的情景,然后同桌討論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教師相機出示六個提示語,學生選一選。
、谥该麉R報答案,師生評議。(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鄹鶕(jù)提示語分角色練讀,讀出語氣。
。4)同學們,當知道第一朵杏花開了,竺爺爺表現(xiàn)得怎么樣?讀一讀課文第15自然段,畫出竺爺爺?shù)膭幼鳌⑸駪B(tài),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俳處熛鄼C點撥:“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鄭重地記下”可以感受竺爺爺當時興奮、激動的心情。
②說一說:這里的“鄭重”是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記下”又體會到了什么?(“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記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弁瑢W們,竺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一絲不茍的人。(板書:一絲不茍)來,一起再把這一段話讀一讀,讀出竺爺爺?shù)呐d奮和一絲不茍。
三、整體把握,升華情感
1、同學們,竺可楨爺爺就是這樣的一絲不茍,他曾不止一次地說過這樣的話。
出示:竺可楨爺爺曾不止一次地說過:“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3、相機點撥:
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guī)律。(板書:精確觀察)
4、請同學們再把課文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明明寫的是竺爺爺?shù)墓适,可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呢?以“竺爺爺?shù)墓适隆睘轭}好嗎?為什么?
。ㄓ谩暗谝欢湫踊ā弊鲱}目,點出了時間的精確,更鮮明地突出竺可楨對待科學研究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課后,請同學們搜集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一讀,去感受他們的嚴謹、一絲不茍。
板書設計:
第一朵杏花
竺精確觀察
可
楨一絲不茍
<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
《第一朵杏花》主要講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tài)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這篇課文人物形象生動鮮明,字里行間一覽無遺,所以,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引導分析,是我教學中的主要手段。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們找出描寫竺可楨爺爺言行的句子,然后采用表演讀、生活體驗回憶等方式,感受“彎下腰來、習慣地問”等地方留給我們的感受。通過表演讀,學生們能感受到竺可楨爺爺?shù)钠揭捉,認真觀察是長期養(yǎng)成的一種習慣。后面第二段中的“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等語句,通過分角色朗讀,想想人物說話的語氣和神情,感受到竺可楨爺爺?shù)玫綔蚀_時間后的激動心情,他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教學本文,討論充斥著整個課堂,說、思、讀等,給整堂課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3
一、復習導入
師: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竺爺爺來到杏樹下,只見四朵不同程度的杏花都綻開了花瓣。可惜的是小男孩沒看到第一朵杏花,竺爺爺也很遺憾呀!昨天,我們學習了1—5自然段以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1:我覺得杏花很美麗。
生2:我認為竺爺爺很認真,觀察很仔細。
生3:“我”不知道為什么竺爺爺說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用處大著呢!這一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煱鍟河锰幋笾兀。
師:是!知道這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到底有什么用處呢?瞧!光陰似箭,轉眼又是一年。春姑娘悄悄地來了……(畫樹枝,花苞)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師:(出示句子)春風吹皺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綠了柳梢,吹鼓了杏樹的花苞。這個句子多美呀!讓我們自己讀一讀。注意字音要讀準,句子讀流利喲!
生:(學生自由練讀)
師:(教師點擊課件,“皺”“醒”“綠”“鼓”帶紅)咱們再來讀讀,可要特別注意帶點的詞語喲!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著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還可以加上動作。再把你想到的畫面美美地說給自己聽一聽。▽W生自讀感悟2—3分鐘)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大家讀書都很投入!有的同學邊讀邊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著畫面,有的同學讀的時候配上了自己的動作,還很有表情呢!
師:趕快在小組中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吧!把你感受到的美和大家分享。當一個同學發(fā)言時,我們要認真傾聽,學會欣賞!
生:學生在小組中交流。教師參與交流、指導。
師:大家讀得真熱鬧!哪一小組把你們感受到的美來給大家讀一讀、說一說?
生1:我仿佛感到春風輕輕拂過我們的臉,春綠了柳樹,柳樹柔軟的枝條隨風舞蹈。
師:。∧阆氲卯嬅娑嗝腊!柳樹好像和我們說著悄悄話呢!你來讀一讀吧!
生1:學生邊做動作邊讀。
生2:小草從媽媽的懷里探出腦袋,看著這精彩的世界!看著這一切,我忍不住想讀啦。▽W生美滋滋地讀。)
師:我的確感受到了小草看到的.精彩的世界!
生3:我感覺花兒、小草、柳樹、小溪像活的一樣,有了生命。(極富表情作動作讀。)
師:剛才大家描繪的畫面多美呀!微風吹過,湖面泛起了一道道的波紋,小草蘇醒了,探出了頭來,風兒吹綠了柳梢,杏樹的花苞脹得鼓鼓的,就要綻開了!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美麗的春天吧!
。ㄕn件出示春天的情境圖)
全班齊讀
師過渡:是呀!第一朵杏花馬上就要開了。小男孩此時又來到院子里。他呆呆地站在那兒,癡癡地守著那朵杏花。你們看,你們看,花開了。◣煱鍟嫯嫲┻@可是一年的期待呀!誰來把這個消息告訴竺爺爺?誰來?誰來?
(同座位合作讀、表演對話)
師:有誰想告訴竺爺爺?誰想當竺爺爺?(指名讀)
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師:同學們,這段精彩的對話,沒有寫出兩人的神態(tài)、表情,現(xiàn)在老師送給你們一些詞語,你對照這些詞語能把這段對話讀好嗎?
(出示詞語:奇怪、半信半疑、高興、自豪、激動、肯定、)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奇怪)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高興)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激動)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自豪)地說:“剛才。”
竺爺爺(半信半疑)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肯定)地說:“是。”
生:根據(jù)提示,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對話。
師:我想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指名學生逐句讀,讀出對話中的神態(tài)。
師:第一朵杏花開放了,瞧:
師:(出示句子: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咱們來把這句話讀讀看!“捧出”是什么樣呢?誰會做?
生1:“捧“就是小心翼翼地端在手心。(并用手做出動作)
生2:很小心地把東西放在手上。
師:是!這可是第一朵杏花呀!要知道小男孩等了一年了,多么珍貴呀!再來讀讀看,體會體會。
生互相交流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體會到了小男孩知道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非常高興。
生2:這朵花對爺爺?shù)难芯坑泻苤匾囊饬x。
師:這樣珍貴,這樣重要,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讀。
師:竺爺爺看到了第一朵杏花,就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這個日子就是——(提示學生齊說)第一杏花開放的日子。
師:雖然,現(xiàn)在我們不能親眼看見竺爺爺日記的內容。大家猜猜看竺爺爺還會鄭重地記下哪些日子呢?
生1:記下天氣的變化。
生2:記錄下地殼變化的變化。
師小結:這一個個精確的時間離不開他長年累月的細心觀察。(回顧課文)上節(jié)課,有些同學不明白竺爺爺,為什么說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用處大著呢!” 。現(xiàn)在你該明白了吧?
師:(課件出示)竺可楨生平介紹
你們看!這就是我們課文中的竺爺爺。他是我國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從1917年開始,他就養(yǎng)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天氣和大自然的變化是他每天必須紀錄的內容。幾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觀測,積累了許多重要的數(shù)據(jù),這為他掌握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巍巍的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數(shù)據(jù)。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說過這樣一段話:教師范讀展開閱讀全文
。ǔ鍪揪渥樱何倚枰_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可楨)
自己讀讀想想,從竺爺爺?shù)脑捴,你明白了什么呢?/p>
生1:我從中明白了竺爺爺是一名治學嚴謹?shù)目茖W家,對待科學,從來沒有半點馬虎。
生2:我覺得竺爺爺是個意志堅強,熱愛科學的人,在他生病時還不忘做記錄。
生3:竺爺爺還很關心小朋友,他教我們做事情時要仔細觀察。
師:竺爺爺傾注了一生的心血致力于科學研究,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是我國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來,讓我們帶著對竺爺爺?shù)木匆庠僖淮锡R讀。
生:(有感情地、帶著崇敬之情地朗讀)
三、拓展延伸
師:《第一朵杏花》的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相信大家心里有許多話想對竺爺爺說,對小男孩說,或者對自己說。拿起桌上的花瓣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吧!
生:學生互相交流想法。
師:我看見大家都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來,我們放下筆來,交流交流吧!誰先來?
生1:我要向竺爺爺學習,學習他觀察仔細的精神。
生2:竺爺爺是一個為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
生3:我想對那個小男孩說:“你是一個做事情非要弄個究竟、細致觀察的好孩子。
生4:竺爺爺,我也要做個像您這樣的科學家。
師:《第一朵杏花》的故事留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很多。課下了,大家可以把花瓣送給朋友,給他也講講這個故事;你可以與同學交換花瓣;你也可以自己珍藏起來,讓第一朵杏花伴我們成長。
板書設計:
16、第一朵杏花
用處大著呢!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會認7個生字;并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用詞的準確與傳神。通過朗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通過讀文,讓學生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設計說明: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彼窃诮處熤笇碌膶W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因此,在這一課中我以朗讀為訓練主線,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體會用詞的準確與傳神,在角色互換的對話中產(chǎn)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借助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感受閱讀的樂趣。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范文06-25
《難忘的第一次》教學設計07-27
語文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08-29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08-14
《太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1-15
《匆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9-14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5-25
《比尾巴》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7-28
《趕!返谝徽n時教學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