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壓》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壓》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壓》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
(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請敘述歐姆定律的內容,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學生回答略)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略)
引出本節(jié)。板書:〈第三節(jié)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進行新課
(1)問:本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答:學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它的.電阻。
(3)問:誰能設計一個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的實驗電路?
學生板演(參見課本上的圖8—1)。教師講評。
(4)問:用伏安法測電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學生回答,接著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5)問: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侔措娐穲D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tài);瑒幼冏杵鞯幕旁谧畲箅娮柚滴恢。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跈z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觀察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l伏、2伏和3伏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將三組電壓和電流的對應值填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鄹鶕涗浀娜M實驗數(shù)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即
、軐嶒炓螅悍e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shù)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板書,只寫提綱、內容留待學生課后作業(yè)填寫。
板書: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電路:
4.實驗器材:
5.實驗步驟:
6.實驗記錄:
7.測量結果:
(6)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1)學生報告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shù)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要求實驗結果與待測電阻值相差較大的學生,下課后留下,教師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實驗講評,表揚實驗認真的小組和個人,指出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教育全體及當事人。(注意:應以表揚為主。)
(3)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4.布置作業(yè):完成本節(jié)實驗報告。
(四)說明:本節(jié)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電壓》教學設計2
知識與技能
1、列舉電壓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說出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復述電壓的單位并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3、通過使用電壓表測量串聯(lián)電路的電池組的電壓和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小燈亮度的變化來獲得電路中電流的強弱,學會觀察實驗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自主實驗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主動進行科學探究的科學精神。
2、通過列舉生活中的電壓應用,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建立電壓的初步概念,通過實驗觀察電壓的作用
難點:電壓表的正確使用
教學用具
多媒體、投影儀、干電池若干、小燈泡、開關、導線若干、電壓表
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ㄒ唬┱n程導入
導入方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頭腦風暴,列舉事實 請同學列舉家中的家用電器,然后引導出"電壓"。 把自己所知道的電器名稱做一羅列
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電壓"嗎? 把自己在生活中對電壓的了解做一匯報
以史為戒,引出話題 教師使用多媒體結合投影設備呈現(xiàn)一些學生放風箏被電擊的圖片或視頻 靜靜觀看
設置疑團,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知道觸電是怎么回事嗎?
觸電是由于人體直接接觸電源或遭受雷擊時,受到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引起的身體損傷。
可是為什么我們觸摸干電池的時候沒有觸電的感覺那? 學生回答自己所了解的觸電情況。
老師提的問題和前面的觸電形成反問關系,致使學生處于"悱"的地步。
(二)什么是電壓
使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做圖6、1—2的實驗。
首先,讓學生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直接連接小燈泡的兩端,觀察燈泡是否發(fā)光;
其次,使用一節(jié)電池作為電源,給小燈泡供電,觀察小燈泡的亮度;
最后,使用兩節(jié)電池作為電源,給小燈泡供電,觀察小燈泡的亮度。
通過三者的對比,使學生體會電壓的作用。
教師在學生體會的基礎上做到以下兩點:
1、科學解釋"電壓",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根據電池量的增加小燈泡的亮度就會增加的事實向學生說明"電源的電壓越大,電路中的電流就越大,燈泡就會越亮"。
(三)電壓的單位、換算及常見電壓值
1、電壓的單位
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和電流對應,給出電壓的表示 回顧知識,引出電壓的單位:教師先提問學生如下信息
電流用I表示,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
和其對應的給出電壓的表示:
電壓用U表示,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回答問題,接受新知識。
講述科學史,引出電壓 引導學生閱讀科學家伏特的簡歷,進而引出電壓的表示 閱讀文本資源,體會科學家的科學精神
2、電壓的換算
電壓的換算應該和其他的`一些單位相對應引入。例如:
千 毫
長度 KM MM
電壓 KV MV
引入電壓的換算關系后教師隨意給出一些練習題目加以鞏固應用。例如:
220V= kV= mV;
100kV= V= mV。
3、 常見電壓值
在記憶的基礎上老師布置今天的第一個家庭作業(yè),學生回家后搜集自己家用電器的說明書,找出至少三種家用電器的電壓值。
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直接給出,引導思考 課本中列出了常見的10種電壓,在講解本部分時,教師可以抽出重點要學生記憶的三種電壓值:干電池、家庭電路和對人體的安全電壓。 識記三種常見電壓值,解開為什么人觸摸干電池不會有觸電的感覺之迷。
提供多媒體資源,開闊視野 教師給出一些電鰻、電鰩的圖片或課件,在觀賞精美魚類的同時講述關于它們和電的故事 欣賞多媒體資源,感觸海底世界的美麗
。ㄋ模╇妷罕淼氖褂
本部分的教學是學生自主探究實驗。教師在學生實驗前給學生提供如下使用規(guī)則:
使用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
一不: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二要:
1、要并聯(lián)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2、要使電流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入,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出。
兩看清:
1、讀數(shù)時看清電壓表所用的量程;
2、看清電壓表上一小格所表示的數(shù)值。
在明晰使用規(guī)則的基礎上開展學生小組自主探究式實驗,由于學生對實驗的設計不能很完整、很透徹地說明教師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實驗時要加強引導。實驗的目的是要得出:電池組串聯(lián)時的電壓和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的關系。
如果有時間,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測試一下電池組并聯(lián)時的電壓和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的關系。
練習反饋:
在一次用0~3V和0~15V兩個量程的電壓表測電壓時,電壓表的"+"接線柱已接入電路,在用0~15V量程試觸時,指針位置如下圖所示,則下一步操作中正確的是( D )
A、接入電壓表的c接線柱再讀數(shù) B、斷開開關,接入電壓表的c接線柱,閉合開關后讀數(shù)
C、接入電壓表的b接線柱再讀數(shù) D、斷開開關,接入電壓表的b接線柱,閉合開關后讀。
《電壓》教學設計3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探究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jié),這節(jié)課在本章及整個電學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進一步學習電學其它物理概念(如電阻、電功)的基礎,是掌握電學中的物理規(guī)律(如歐姆定律等)、認識電學中的物理現(xiàn)象必不可少的知識;本節(jié)課的學生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是電學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實驗中關于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是進行電路分析的基本根據。可見,本節(jié)在整個電學中,處于基礎地位。
本節(jié)課的目標有兩個:在技能方面是練習用電壓表測電壓,在知識方面是研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關系。這是一節(jié)探索性實驗課,讓學生自主實驗、觀察記錄,自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對探索性實驗有濃厚的興趣,這種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有利于提高認知能力和實驗能力,但由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夠成熟,引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探究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2)練習連接電路和使用電壓表的技能。
。3)會利用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解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關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2)能運用實驗法、數(shù)據分析法歸納總結物理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利用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協(xié)作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難點:組織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規(guī)范操作、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得出恰當?shù)慕Y論。
四、教學資源
本節(jié)課為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每組的器材有:電壓表1只、規(guī)格不同的小燈泡2只(2.5V和3.8V小燈泡各一個)、電源、開關、導線若干、桔子1個、銅片、鋅片(鋁片)各一片。
教師演示用的器材:電壓表1只、規(guī)格不同的小燈泡2只、電源、開關、導線若干,實物投影及配套設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思路
為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既學到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本節(jié)課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和探究式學習模式。即先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由學生猜想,把問題具體化,由學生分組進行探究解決問題,再通過交流與合作總結實驗結論,最后進行梳理反思,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并活化知識。
六、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創(chuàng)設情景
引入新課
用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盞電燈(不同規(guī)格)的電路連接方式有多少種?請畫出它們的電路圖。
若閉合開關,兩燈都能發(fā)光嗎?發(fā)光亮度一樣嗎?
師閉合開關和同學們一起觀察燈的發(fā)光情況,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兩燈的發(fā)光情況會不一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補充: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燈泡的亮度不同可能與電壓有關,引出本節(jié)實驗要探究的
問題: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電壓會有什么關系?
引入科學探究的七步驟。
學生回顧電路相關知識,復習串、并聯(lián)電路特點,將電路圖畫在練習本上。
學生觀察燈泡的亮度并積極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思考會想到可能是電壓不同的緣故。
復習鞏固科學探究過程
從電路中燈泡的亮度不同出發(fā),引導學生思考燈泡的亮度可能電壓有關,進而引入探究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關系
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注重物理過程的理解
實驗探究
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關系
1.提出問題:串聯(lián)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與總電壓有什么關系?
2.猜想與假設
請學生進行猜想,并說出猜想的理由。鼓勵并肯定學生的猜想。
3.設計實驗
請同學們討論,做這個實驗我們需要哪些實驗器材?它們的作用各是什么?然后再畫出實驗電路圖。
實驗時要測出哪些數(shù)據?怎樣正確使用電壓表?
4.進行實驗
教師示范操作,讓學生認真觀察,準確讀數(shù),正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教師根據本實驗的要求引導學生設計表格。
實驗時還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做實驗。將實物連接投影在屏幕上供實驗連接有困難的小組參考。
5.分析與論證
請幾個小組將實驗數(shù)據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一起觀察思考。
教師提問:表格中記錄的數(shù)據有什么規(guī)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表揚學生總結出的結論。
6.評估與交流
師:能否得出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為什么?
師:你打算如何再測?
師:除了多測幾組數(shù)據,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應該改變實驗條件(更換燈泡、電源)再進行測量。
猜想1:各部分的電壓可能是相等的。因為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猜想2:燈泡亮的地方電壓大,燈泡暗的地方電壓就小。
因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越大燈泡越亮。
猜想3: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
因為串聯(lián)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個電池的電壓之和。
猜想4……
采用小組式教學。學生討論,完成實驗器材的選擇和實驗方案的設計。
請一位學生將電路圖畫在黑板上。(如圖1所示)
學生想好后回答:可以把電壓表分別并聯(lián)在電路AB兩點、BC兩點、AC兩點,測量電壓值。正確敘述電壓表使用方法。
學生參考課本實驗記錄表格
生答:連接實物過程中開關要斷開,檢查好電路再進行實驗。
學生做實驗,將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填入已設計好的表格里。
學生可能得出的結論:
。1)總電壓大于部分電路電壓。
。2)部分電路電壓之和約等于總電壓。
。3)部分電路電壓有時相等,有時不相等。
。4)亮的燈泡電壓大,較暗的燈泡電壓小。
生:不能。數(shù)據太少了。
生:多次測量。
學生改變實驗條件(更換電源,燈泡),進行實驗。
綜合各組的實驗數(shù)據得出串聯(lián)電路電壓關系:在串聯(lián)電路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等于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表達式:U=U1+U2。
教師對學生的猜想結果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學生的猜想會是豐富多彩的。同時引導學生的猜想應當是有根據的。
培養(yǎng)學生形成科學思維的方法。學生設計實驗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風,教師不要包辦。
教師的示范操作很重要,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操作實驗的能力。
提醒學生要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保持原始數(shù)據,不要湊“數(shù)據”。
搜集各組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總結可得一般性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引導學生明白多次測量是為了減小誤差。
以小組為單位,資源共享,進行第二次測量。
實驗探究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關系
1.提出問題
通過剛剛的實驗得出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同學們現(xiàn)在來猜猜并聯(lián)電路電壓有什么樣規(guī)律?
2.設計并進行實驗
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呢?電壓表要測出哪些數(shù)據?
下面同學們自己進行科學探究,研究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做實驗。(將實物連接投影在屏幕上供實驗連接有困難的小組參考)
3.分析與論證
學生積極思考并說出自己的猜想。
學生想好后,請一位同學將電路圖畫在黑板上,并說明實驗時測出AB兩點、CD兩點、EF兩點的電壓。
學生們設計表格、連接實物、動手實驗。
實驗完畢歸整器材。
結論:在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相等,都等于并聯(lián)電路兩端總電壓。表達式為:U=U1+U2
培養(yǎng)學生實驗的遷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師要做好課堂調控。
教師可以適當滲透誤差理論,讓學生理解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實驗的結論是在誤差范圍內成立的。
拓展提升
。1)讓學生們總結在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中,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
。2)兩燈電壓相等時,兩燈一定是并聯(lián)嗎?
。3)利用電壓表測水果電池的電壓。
教師介紹水果電池的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學生總結出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根據實驗結論能馬上想出答案并起來交流。
學生會為自己制作的水果電池興奮不已,開心地測量水果電池電壓。
應注意糾正表達不準的知識點。
補充課外知識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總結練習
。1)小結。
。2)練習電壓表的讀數(shù)。
。3)利用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關系
計算電壓值。
[布置作業(yè)]
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本節(jié)課探究活動進行回顧、分析,并思考在探究過程中,哪些問題真正弄懂了,哪些問題還不清楚,實驗設計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沒有什么失誤等等。
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
應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
及時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做好“欣賞者”,與學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電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 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知道電壓的單位:伏、千伏、毫伏。
3 會連接電壓表,會讀電壓表。
4、指導電壓表的用途及符號,會正確使用電壓表,能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
二、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獲得電路中電流的強弱的信息,從而了解電壓的概念,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學生正確使用電壓表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會閱讀說明書,并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
【教學重點】
1、建立電壓的初步概念,通過實驗觀察理解電壓的作用。
2、電壓表的正確使用。
【教學難點】
電壓表的正確選擇、連接及讀數(shù)
【教學方法】
類比法、實驗法、觀察法
【教學器材】
小燈泡、開關、電源、導線、電壓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們知道導體中存在著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自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電荷定向移動的呢?
運用抽水機提供水壓,水壓形成水流,類比學習電源提供電壓,電壓形成電流。對學生學習電壓進行引導。
二、自主學習
通過引導和課前預習學生電壓,教師要引導
1、電壓概念的形成: 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發(fā)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源的`作用: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
。1)干電池:
。2)發(fā)電機:
(3)學生電源:干電池 學生電源
3、想想做做:電路中先后接入一節(jié)和兩節(jié)干電池小燈泡的亮度一樣嗎?
4、總結結論
。1)電壓用字母U表示.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
(2)單位換算關系1 kV=10 V 1V=103 mV
。3)常見的電壓值:干電池電壓1.5V,我國家庭電路電壓220V。
只有不高于36V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
5、思考:電路中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
三、合作探究
1、電壓表用途、符號
2、認識電壓表
。1)、電壓表的主要標志是什么?
。2)、電壓表有幾個接線柱?接線柱上標著的符號或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
(3)、電壓表有幾個量程?對應不同量程刻度盤上的分度值分別是多少?
(4)總結出電壓表使用方法(對比電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電壓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調零)
實驗時:
、佟㈦妷罕聿⒙(lián)在待測電路兩端
、、電壓表的正接線柱靠近電源正極,負接線柱靠進電源的負極。
、、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試觸)
。5)電壓表正確讀數(shù)①明確量程②明確分度值③根據指針的偏轉情況進行讀數(shù)。
附練習 1、電壓表讀數(shù)。2、連接電路,用電壓表測量小燈泡兩端電壓。
3、用電壓表測電壓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注意師生互動)
實驗結論: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四、教學拓展
1、為什么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待測電路兩端?串聯(lián)在電路中可以嗎?
串聯(lián)時燈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
電壓表等效為斷路
2、中考鏈接:某同學使用電壓表測電壓時,老師提醒他電壓表的接法有錯誤,那么,他接錯的地方可能有:
①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②電壓表的量程選擇不當
、郯央妷罕泶(lián)在電路中
五、課堂小結
1.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單位是伏特,符號是V。
2.電壓表測電壓:(1)電壓表與被測用電器并聯(lián).(2)正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3)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4)電壓表可以測量電源的電壓。
六、板書設計
1.電壓:(板書)
(1)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2)電源: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電壓的單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 1v=1×103v
2、電壓的測量
。1)認識電壓表
。2)作用:測量電壓的高低
。3)用法①并聯(lián);②“+”接線柱、靠近正極極;③量程。
(4)電壓表正確讀數(shù)①明確量程②明確分度值③根據指針的偏轉情況進行讀數(shù)。
3、練習使用電壓表
《電壓》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領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層面上進行實驗探究,并凸顯交流與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移動實驗室”來體驗探究的愉悅,從而獲得知識并樹立足夠的學習信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感知燈泡的亮度與電壓有關,從實際中了解電壓在電路中的作用,并初步掌握電壓的單位、常見的電壓值,初步掌握電壓表的連接方法、讀數(shù)方法及實驗操作中的技能技巧。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說明書,從中收集到有關電壓表連接方法和在電壓表上讀數(shù)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實驗探究,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得到電壓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打破學生對電的神秘感,增強實踐能力,感受學物理的愉悅,從而樹立足夠的學物理的信心。在教學活動中,尤其注意培養(yǎng)學生參與、交流、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電壓表的`連接和讀數(shù)。
【教具與學具】
學生自己準備“移動實驗室”:電池、電池組(三節(jié))、小燈珠、導線若干、手電筒等。電壓表(老師提供)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活感受引入新課
教師:生活中“電壓”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
學生(踴躍地交流著自己的生活感受):雷電很厲害,可以擊死人和牲畜;高壓危險,不能靠近;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1.5V;秋冬的晚上脫毛衣時可摩擦生電;有些生物體內可以產生較高的電壓──生物電;自然課中,我們做了摩擦起電的實驗……
教師:非常不錯。看來,學習“電壓”之前,大家就具備了相關知識。其實,很多電現(xiàn)象,都是電壓在起作用。
二、探究燈珠發(fā)光分析原因
教師:你們能猜猜,一節(jié)干電池和2節(jié)干電池使燈泡發(fā)光一樣嗎?
學生:肯定不一樣,當然是2節(jié)干電池使燈泡發(fā)光要亮。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家里有一手電筒,用三節(jié)干電池時,燈泡發(fā)光非常亮,只用2節(jié)時,燈泡要暗一些。我經常用,體會太深了。
教師: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學生:電池越多,燈泡越亮。
教師:搬出我們的“移動實驗室”試一試。
學生:進行不完全探究活動,得出結論。
教師:大家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連入2節(jié)干電池時比連入1節(jié)干電池時要亮。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學生:電壓越高,燈泡越亮。
教師: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
1.電壓:(板書)
(1)電壓: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
(2)電壓的單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1v=1×103v
。
1A
。1×103mA,1mA=1×103mA)
三、閱讀說明用書學用電壓表
教師:電壓的大小如何測量呢?請同學們帶著教材P5的4個問題去閱讀P6的電壓表說明書。并在“使用”中找出關鍵詞:______。
2.怎樣連接電壓表。(板書)
學生:①并聯(lián);②“-”接線柱、靠近、負極;③量程。(學生邊敘述,老師邊板書。)
教師:與電流表的連接進行比較,有哪些異同呢?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教師: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shù)呢?
3.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shù)。(板書)
教師:大家回顧電流表的讀數(shù)方法。
學生:(學生敘述,老師板書)。①明確電流表可以測量的最大電流;②確定電流表的一個小格代表多大的電流;③接通電路后,看看表針向右總共偏過了多少個小格。
教師:電壓表的讀數(shù)方法是怎樣的呢?
學生:基本一致。
教師:如果教材上圖6.1-6接“-”和“3”兩個接線柱,請問表盤上的讀數(shù)應是多少?
學生:指針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1V,共6小格,所以應讀成0.65V。
教師:對。如果接“-”和“15”兩個接線柱讀數(shù)是多少呢?
學生:指針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5V,共6小格,所以應讀成3.25V。
教師:不錯。請大家完成“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3題,分別把讀數(shù)用鉛筆寫在書上。
學生:交流答案。
四、探究電池組測量總電壓
教師:請大家拿出“移動實驗室”探究電池組的電壓規(guī)律。
學生:實驗得出,電池組的總電壓等于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之和。
【交流、小結與延展】
通過學習本章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1:在實驗中我們探究到了串聯(lián)電池組中,各節(jié)電池組的電壓等于組成電池組的各節(jié)電池的電壓之和。
學生2:我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連接導線過程中,應將線頭順時針方向繞在接線柱上,否則,越旋越松。
教師:看來,你從實驗探究中學到了書中學不到的實驗操作技巧,你很有實踐經驗,不錯。
學生3:電壓表的讀數(shù)方法與電流表的讀數(shù)方法基本一致。先弄清楚所接量程,再看一小格表示多少,最后讀數(shù)。
學生4:電壓越高,燈泡越亮。
學生5:我覺得,有些知識其實可以通過自己閱讀,然后對比電流表的操作方法去掌握,不需老師講解。
教師:是的,大家已經長大了,完全具備了自學的能力。
學生6:在不知道被測電壓值的情況下,先用大量程去試觸,如果指針偏轉較太小,就換用小量程。
教師:大家的這節(jié)課的收獲確實不少,把老師要說的都說了,F(xiàn)在完成教材上的“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題和第4題。
教師結束語:導電的鹽水溶液也是電池。教材上“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的第2題就是介紹的這種電池,大家可回家去試一試。西紅柿等一些水果也可形成水果電池。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上網查一查這方面的資料。
【板書設計】
電壓
1.電壓
(1)電壓: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
(2)電壓的單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1v=1×103v
2.怎樣連接電壓表
3.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shù)
《電壓》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初步認識電壓,了解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及電壓的單位;了解電壓表的用途及符號,會正確使用電壓表,能正確地讀出電壓表的表示數(shù)。
。ǘ┻^程和方法:通過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獲得電路中電流強弱的信息,感受推理方法;通過閱讀電壓表說明書,搜集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和讀數(shù)的相關信息。
。ㄈ┣楦、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學生正確使用電壓表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會閱讀說明書,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學生接觸的第二個電學物理量,教學重點是建立電壓的初步概念,通過實驗觀察理解電壓的作用;教學難點是電壓表的正確選擇、連接及讀數(shù).
學生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通過上學期電流的'學習,對電路和電流有了初步的認識,能簡單分析電路。
教學器材:
小燈泡、開關、電源、導線、電壓表、電流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電流的形成。
2.電流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按教材圖6.1-2進行分組實驗,讓學生猜想燈泡的亮度是否一樣?提醒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對實驗現(xiàn)象分析討論,得出電壓的作用和電源的作用。
問題展示:
、傥抑赖纳钪写嬖陔妷旱睦。
、陔娫吹淖饔檬鞘裁?電壓的作用是什么?
、勰阏莆针妷旱姆柡碗妷簡挝灰约皢挝晦D換了么?
④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見的電壓?
2.小組合作,學習測量電壓。
。1)觀察電壓表。
教師:測量電壓用電壓表,現(xiàn)在觀察各小組實驗器材中的學生電壓表,看誰能說出它由那些部分構成的?
學生:挑選電壓表(電壓表、電流表各一塊)并觀察電壓表,說出電壓表的構成(各小組的代表回答并相互糾正)。
(2)連接電壓表。
教師:同學們閱讀電壓表的說明書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問題展示:
①電壓表應該與被測用電器怎樣連接?
、陔妷罕淼募t色、黑色的接線柱應該怎樣連接?
、凼裁辞闆r下使用“3”接線柱?什么情況下使用“15”接線柱?
學生觀察電壓表并閱讀電壓表說明書,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糾正學生的錯誤和不足。
3.學會讀數(shù)并動手測量電壓。
學生按照電路圖進行連接電路、進行測量并讀數(shù);教師給予點評、表揚優(yōu)勝組。
三、課堂檢測
1.課后“想想做做”、“動手動腦學物理”(1―3)。
2.完成練習題(多媒體呈現(xiàn))。
四、教師小結
1.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知識想知道的?
2.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
五、布置作業(yè)
動手動腦學物理(4、5)。
【《電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電壓教學反思04-08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教學設計01-14
教學設計08-23
乞巧教學設計 乞巧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2
《母雞》教學設計01-31
片段教學設計02-03
名師教學設計02-06
《趕!方虒W設計01-22
《童趣》教學設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