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1
一、教學分析
教材情況:《明湖居聽書》是滬教版七年級第一學期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單元主題是“技藝超群”。本單元的五篇文章從不同側面展現(xiàn)了中國民間藝人、能工巧匠神乎其神的技藝,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心靈手巧的特點,這是一筆值得繼承的寶貴財富。本文雖然選自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老殘游記》,但我認為更主要的是從美文的角度節(jié)選的。本文雖然選自于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老殘游記》,但是它雖有人物描寫,卻主要不是向讀者昭示人物性格,雖有情節(jié)結構,卻主要不是告訴我們有多么曲折的故事,雖有環(huán)境描寫,卻只是作為音樂的布景。它就象一篇描寫音樂的散文一樣,堪稱一篇美文,想象極為豐富,語言妙不可言,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把王小玉說書的魅力描寫得出神入化,讓人嘆為觀止。為此,我大膽把其上成一堂音樂、文學欣賞課,集中力量聽音樂、評語言、寫音樂,讓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學生情況:我所教授的是初一(1)班,他們聰明、思維活躍,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但是語言感知、感性體味能力卻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賞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樂的角度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自然感悟語言的魅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傳統(tǒng)說唱藝術的魅力,激發(fā)對文學音樂藝術的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賞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樂的角度和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最近我們學校在舉辦校園歌手大賽,本班也有好幾個參賽的同學,但本班有部分同學并沒有去現(xiàn)場,如果讓你向沒有去的同學描繪你唱的歌曲,你會怎么說?(請同學起來說)
我們都知道聲音無形無色,轉瞬即逝,如何能用語言把它描繪出來?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嘗試,我們發(fā)現(xiàn)這并不容易。那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晚清的劉鶚,他是如何用文字給我們留下一段絕唱的,F(xiàn)在請把書翻到三十二課,繼續(xù)來學習劉鶚的《明湖居聽書》。
。ǘ┪谋狙凶x
1、聽同學朗讀第五自然段,并在聽的過程中,圈畫出聲音的變化。
。1)初不甚大:演唱開始
(2)越唱越高:演唱發(fā)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揚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靜:演唱的結束
并繪出聲音的變化示意圖:
2、那么在聲音變化的過程中,它的特征又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出正面描寫音樂的`句子。
人參果:舒暢熨斗熨:伏貼
鋼絲:尖細、高亢、有力登泰山:險、奇、不斷升高
黃山飛蛇:輕快、回環(huán)、多變東洋煙火:形色兼?zhèn),多姿多?/p>
如花塢春曉,百鳥亂鳴:婉轉清脆、多姿多彩
小結:
。1)用感覺設喻(2)用視覺設喻(3)用容易體會的聲音設喻
3、同形訓練,活學活用。
在學生情緒高漲時,放一段音樂,讓學生閉目傾聽,然后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手法,先總體上把握音樂,再運用比喻等手法,描寫聽覺。之后,師生共同賞析,有助于提高學生使用視覺、味覺、等感官來描繪聽覺的能力
4、課堂總結。
王小玉是幸運的,在那個科技手段不發(fā)達的年代里,她遇到了知音聽眾劉鶚,劉鶚將王小玉美妙的說書用他那支生花妙筆寫出來,流傳后世。那賦聲以形、賦聲以色、賦聲以味的風韻讓今天的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咋舌、去嘆為觀止。但是,通過最后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其實你們也有這樣的一支筆,這只筆就在你們的心里。
五、板書設計
用感覺設喻
用視覺設喻
用容易體會的聲音設喻
六、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在初一(1)班開了一節(jié)《明湖居聽書》的公開課,現(xiàn)結合本課的教學實踐作如下反思:
本文結構并不復雜,學生梳理起來并不難。但其中的音樂描寫,才是本文的精彩之筆。本教案刪除一切旁枝,不講通感夸張,略講烘托渲染,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對無形音樂的傳神描寫”,擬用一課時完成三項任務:分析文中的音樂描寫方法,欣賞一段音樂,學習描寫音樂。以音樂導入課文,以分析音樂描寫方法為課堂重點,以欣賞品評音樂結束本課教學。
首先,立足于文章的音樂描寫,作者準確地把握了白妞演唱的節(jié)奏,因此我讓同學們先找出音樂的變化階段,并在黑板上畫出變化圖!俺醪簧醮蟆薄莩拈_始;“越唱越高”——演唱的發(fā)展;“陡然一落”——演唱的繼續(xù)發(fā)展;“忽又揚起”——演唱的高超;“人弦俱寂”——演唱的結束。五個階段,完整地表現(xiàn)了演唱的全過程,這樣就便于同學們整體上把握白妞說書的全局。同時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讓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
其次,評析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多角度生動設喻。音樂本是聽覺上的感受,但作者卻通過其他的各種感覺來表現(xiàn)的,化無形為有形,十分生動形象。在整體把握音樂的基礎上,讓學生從更細致地品味語言,感受其說唱的魅力。
最后,將音樂描寫的方法融會貫通到自己的寫作中去。聽節(jié)選的二胡名曲《賽馬》,并用文字描繪你所聽到的音樂。這一環(huán)節(jié)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所選音樂節(jié)奏感強,變化明顯,便于學生描繪。
當然在授課中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本課時是第二課時,主要分析第五段。但卻沒有對第一課時的內容加以復習,直接分析本段,較為突兀。第二、朗讀不夠。朗讀是學習文言文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授課中,雖然有學生的朗讀,但還不夠。第三、在最后描繪音樂的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關系,較為倉促,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同時也沒來得及朗讀同學們寫的語段。
總體來說,這堂課基本上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課對于欠缺的地方,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改進。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2
一.教學要點
。保婷鑼懞蛡让婷鑼懠捌渥饔;
。玻畬W習本文設喻的運用,領會其作用;
3.學習通感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
二.教時安排
1.本文是一篇自讀課,要求學生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掌握作者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突出主要人物的演奏藝術的方法。.
。玻才乓唤虝r
三.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
本課選自劉鄂的小說<<老殘游記>>第二回<<老殘游記>>共地十回,是一部反映了晚清時代社會現(xiàn)實的譴責小說,寫的是一個江湖醫(yī)生老殘在各地行醫(yī)時的所聞所見及活動,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特別抨擊了一些所謂清官實為酷吏的嘴臉,反映黑暗吏治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生活現(xiàn)實。
此部小說與李伯元的官場現(xiàn)形記吳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和曾樸的孽海花并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二).熟悉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保≌f寫了哪些內容,重點寫什么?
2.根據(jù)分析說說小說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
(三).重點分析小說中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本篇課文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藝術,作者采用了正面和側面描寫的方法,這些描寫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保畟让婷鑼
課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側面描寫,怎樣寫的?
討論歸納:
戲園盛況__人們趕往戲園聽戲的盛況;聽戲的有各階層的人;雜亂的場面描寫。
琴師彈奏__先抑后揚,先寫丑陋的外貌(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仿佛風干福橘皮似的);再寫彈奏,重點突出其絕妙的輪指:
(抑揚頓挫,入耳動聽,恍若有十幾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
黑妞演唱__先寫外貌,再寫演唱之好:
(字字清脆,聲聲婉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或急或緩,忽高忽低;其中轉腔轉調處,百變不窮,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
觀眾議論:(略)
作者通過這些側面描寫,目的`在于烘托白妞的高超技藝。
2.正面描寫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對白妞進行正面描寫的?
出場__寫外貌(白凈面皮,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初出場時的簡單動作和產生的效果:
兩片頑鐵,到他手里,就有了五間十二律似的;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左右一顧一看......滿園子里便邪雀無聲,比......
說書__作者根據(jù)演唱情況把演唱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完整表現(xiàn)演唱的全過程,又具體地從聽眾的感受出發(fā),用比喻和通感把每一階段作了細致的描寫。
聽眾反映__
。常攸c研讀白妞的演唱
。幔祖さ难莩譃槟奈鍌階段,各有什么特點?
初不甚大--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
越唱越高--
陡然一落--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
忽又揚起--無限聲音俱來并發(fā);
人弦俱寂--,
b.作者主要用設喻的方法對白妞的演唱進行描寫,作具體分析。(討論完成練習二)
注:本文設喻的角度的多方位的,有的用人們的感覺(感受),有的用視覺,也選用了一些在生活中常見鐵容易體會的聲音作比,來描繪那些不容易體會的驗證以描述的演唱/
(四).作業(yè):三
上一篇:《明湖居聽書》教案3
下一篇:《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5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其三教學設計10-05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08-31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9-11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0-12
教學設計08-23
教學設計06-25
乞巧教學設計 乞巧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2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8-22
連加教學設計07-26
《加法》教學設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