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鼓勵學生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認識生字 會寫生字,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卡片 圖片 相關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都有溫暖的家。而且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那么在家中怎樣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
2、有一位叔叔就為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3、揭題,學生齊讀
二、新課教學, 生字教學
。ㄒ唬┏踝x課文
1、讀準字音;師:讀課文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三字經(jīng))
2、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師生正音
(二) 生字教學
1、 出示帶拼音詞語 ,識記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出示三字經(jīng)鞏固生字
三、寫字教學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交流
3、練寫
四、課文教學
1、出示一幅畫, 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好孩子?
學習第一句話: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生字用紅字體標出。
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2、學習二、三、四句:同上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最后一句
(一)讀全文
1、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 自讀全文。
2、 指名讀句子。
。ǘ⿲W習最后一句
1、長輩們?yōu)槭裁磳δ阕鲥e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愛家呢?
3、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三、寫字教學
洗 掃 認真
1、教師范寫
2、生描紅 交流
3、生練寫
四、朗讀課文
五、拓展
念兒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P47—49三角形的面積,“練一練”及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zhuǎn)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怎樣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準備:
1、 若干個完全一樣的按比例放大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套多媒體課件。
2、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一把剪刀。
一、導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板書:三角形的面積),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可能出現(xiàn):a、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b、三角形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c、學三角形的面積有什么作用?]
2、解決方案:
師:要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怎樣求,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你是怎么想到的?
。ㄇ懊嫖覀儎倢W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是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分割、平移、拼補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研究的,所以我想到了轉(zhuǎn)化的方法。板書:轉(zhuǎn)化)
師:今天這節(jié)課讓老師陪著大家運用轉(zhuǎn)化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積。
[評析:談話式導入,學生看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參與了課堂學習目標的制定。課堂導入找準教學起點,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也是運用轉(zhuǎn)化的方法進行研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為新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新授
。ㄒ唬 實驗一:剪
1、師:下面讓我們做幾個實驗,好不好?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上畫好底和高。)
2、(1)師: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三個圖形,平放在桌上,用剪刀沿虛線把它們剪開,剪開后一對一對的放在一起。(標上1、2、3號)
。2)反饋。師:你沿虛線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得到了什么圖形?(讓學生把得到的兩個三角形舉給大家看。)師:其他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剪開后能得到兩個三角形嗎?
。3)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形狀怎樣?你怎么知道的?(學生演示重合的過程)
師:重合了,在數(shù)學上叫“完全一樣”(板書:兩個完全一樣)
師:現(xiàn)在你能用“完全一樣”說一說我們剪到的三角形嗎?(學生說1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2號、3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學生演示重合過程,課件演示剪、重合的過程。
師:誰能說一說根據(jù)剛才的實驗,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并出現(xiàn)字幕: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4)師:這兩個三角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課件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課件閃動演示,學生回答,出現(xiàn)字幕: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實驗,你得出什么結論?看字幕說: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說一說1號、2號、3號各是什么三角形?(板書: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評析: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通過剪一剪、比一比、議一議,使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理解“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睘閷W習三角形的面積指明了思維的方向。]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導入新課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zhàn)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轉(zhuǎn)身寫板書)題目的意思就是出使到邊塞。
板書:使至塞上王維
二、簡介作者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崇信佛教。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所以后世人稱其為“詩佛”。
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其詩、畫的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三、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帶讀。
四、理解詩意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共8句,分為四聯(lián),是哪四聯(lián)呢?(首、頷、頸、尾)
板書:首頷頸尾
1、這首詩總體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明確:作者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zhàn)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駕車經(jīng)過居延。經(jīng)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可見雖然打了勝仗,都護并沒有放松警戒。詩句流露出對都護的贊嘆。
2、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二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賞析: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詩人去國離鄉(xiāng),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聽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在那年四月被貶為荊州長史。估計詩人王維也相應愛到了牽連!罢髋睢庇谠娙,是正襯;而“歸雁”于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而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自己過了居延這個地方,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人的天空。這兩句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
3、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二句。
明確:這兩句是全詩的`名句。兩句主要寫景,寫到了哪些景物呢?(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這一聯(lián)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幅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只有一縷孤煙在升騰。那是烽煙,烽煙是報警時點的煙火,這說明詩人此行快要到達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詩人只用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使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偉奇麗。
4、最后兩句,寫了詩了到達目的地以后,從兵士那里得知都護正在邊防前線準備戰(zhàn)事,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對邊關將士的敬慕之情。
五、小結
這首詩敘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艱苦行程,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歌頌了河西軍隊的聲威,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將引導學生制訂一個班級總的研究計劃,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研究項目制訂小組研究計劃。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研究與班級總體目標的關系,加深體驗科學研究的分工合作。
學情分析
造成小金魚死亡的相關因素非常多,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志趣,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主題進行分組研究。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分工合作的習慣,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學習目標
1.知道小組研究與班級總的專題研究的關系,樹立合作的意識。
2.能根據(jù)自己選擇的研究主題制訂可行的研究計劃。
教學重難點
制訂合理、可行的計劃是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證。
評價任務
制訂一份專題研究方案。
教學準備
為各小組專題研究計劃準備表格。
教學過程
一、進行專題研究總動員
1.談話:在上節(jié)課,我們同學就造成小金魚死亡的原因進行了初步推測,大家談到了水質(zhì)、水溫、放養(yǎng)密度、魚食投放量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金魚死亡。在今天開始我們的研究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了解了哪些影響金魚生存的新信息?
(以上談話及詢問,一方面獲取學生收集到的上節(jié)課沒有談到的影響金魚存活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一機會,交流學生收集到的與水質(zhì)、水溫、放養(yǎng)密度、魚食投放量等因素有關的詳細信息。這為下一步全面和深入地開展研究設計活動奠定了良好的認識基礎。)
2.學生匯報、交流各自掌握的相關情況。
。▽W生匯報過程中,教師可抓住發(fā)言中的關鍵詞進行摘要性地記錄,為學生后期制定研究計劃的針對性和條理化做好引導性工作。)
3.談話: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以往經(jīng)驗或收集到的資料對造成小金魚死亡的原因已經(jīng)有了一個間接的認識。為了獲得第一手確鑿的證據(jù),查出造成小金魚死亡的真正原因,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讓小金魚生活得更好,我建議我們班開展一個小金魚生存環(huán)境的研究。大家認為這項研究可以從哪些方面展開,通過哪些方式展開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
4.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到部分小組進行必要的提示或指導。
。ń處煹叫〗M個別指導,可以引導學生將可能造成小金魚死亡的因素與研究小金魚生存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以便形成相關的具體研究方向。)
5.教師邀請學生匯報其討論結果,并幫助學生梳理出相關可研究的課題及研究方法。
6.講述:當我們明確了可以開展研究的專題,以及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后,我們可以有步驟地來開展研究活動了。如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做出結論、撰寫報告等。在大家開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前,老師送大家兩件“法寶”,一件法寶是交流,另一件法寶是幫助。希望在研究中,同學之間、小組之間要及時交流、勤于交流,當遇到困難時,大家要互相幫助。
。ò嗉壙偟难芯坑媱澆]有要求學生完全由自己討論設計完成,其中有很多教師引導和指導的成分。其目的不是要替代學生進行設計活動,而是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后面具體專題的研究設計中。這樣處理既能保證后續(xù)活動有效進行,又能保證后續(xù)活動深入進行。)
二、引導學生分析和自主選擇研究主題
1.談話:開展不同的研究專題需要做不同的準備,比如研究水溫變化對金魚的影響,需要三個能控制水溫的水族箱。那么其他研究專題又需要哪些條件呢?
2.學生發(fā)表各自意見,教師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補充,形成相對完善和統(tǒng)一的'認識。
。鞔_活動所需條件的過程,實質(zhì)上也是思考研究方法的過程,因此,充分地開展好這一活動,也是為后續(xù)制定研究計劃鋪平道路。)
3.談話:在這次研究小金魚生存環(huán)境的任務中,不僅需要我們從多個小專題去開展研究活動,而且每項專題又涉及不同的活動材料,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需要多人進行分工與合作。為了讓我們這次研究取得成功,現(xiàn)在,我們按照自己的條件和興趣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進行研究。每一個專題同學們可以形成一個小組,也可以根據(jù)情況組成多個小組,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組合組成研究小組。
4.學生自由組合研究小組。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分組,做到能力均衡、人數(shù)合理。避免出現(xiàn)能力上相近的同學“扎堆”,要兼顧那些能力較低的學生參與到各小組中。如果條件允許,每個小組的人數(shù)以5-8人為宜,人數(shù)過多任務可能落實不到人,過少又不能充分體現(xiàn)分工的價值。每個專題有多個小組共同研究,還能增強實驗的可靠性,避免因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驗結果的不準確情況的發(fā)生。)
三、小組討論各自研究計劃
1.談話:我們按照自己的條件和興趣已經(jīng)分成了不同的研究小組,現(xiàn)在,我們各小組需要商量出各自的研究計劃,以便有條理地完成各自的研究專題。你們認為各自小組的研究計劃應該考慮哪些問題?
2.學生個別發(fā)言,教師做簡單的板書記錄。
。ń處煾鶕(jù)學生發(fā)言所做的記錄應注意條理性,可以按照研究計劃應進行的步驟在黑板上有順序地表達出來,使得最后的板書記錄就能成為專題研究計劃的主要欄目。)
3.講述:制定一項研究的計劃,我們一般要涉及研究主題、小組成員及分工、研究目標、對研究主題的思考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下面,大家就圍繞這幾個方面商量自己的研究計劃。
4.教師向個小組分發(fā)事先準備好的專題研究計劃表格,學生商討制定計劃。
。▽n}研究計劃的設計可以參考教材第47頁的內(nèi)容。教師在學生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可到各小組進行指導,并把重點放在研究過程的設計指導上。)
四、交流并完善計劃
1.在大多數(shù)小組制定好大致研究計劃的基礎上,教師邀請一個小組向大家交流他們的研究計劃。
2.談話:你們認為剛才這個小組匯報的研究計劃有哪些地方考慮的比較詳細,哪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還存在不足?
3.引導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說,并將評說的重點放在研究過程的設計評說上。
4.講述:在研究過程的設計中,尤其是采用實驗方法進行研究的小組應該注意,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更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只是設計對比實驗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對比實驗的要點,那就是對比條件的選擇,無論是對照組實驗還是控制組實驗,只有對比條件不同,而其他條件都要保持一致。同學們對照這一點,檢查一下自己的研究過程設計,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和完善。
5.在學生針對研究過程修改完善的基礎上,教師邀請其他專題的小組匯報各自研究計劃。在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評價的過程中,讓研究小組間取長補短,進一步全面完善自己的研究計劃。
6.講述:為了解開“金魚之死”的謎團,我們今天制定了各自的“偵破方案”。課后,請同學們做好實驗偵破前的準備。預祝大家研究順利,偵破成功!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設計力求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便教師講課時一舉成功。然而,實際教學中不確定因素太多,既定備課方案與教學思路常會受干擾,乃至中斷、受挫。那么,如何看待、處理這種意外?
筆者前不久曾聽過一堂化學課:教師在講完基本概念后,準備做實驗了:“當我把燃燒著的金屬鈉伸到裝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時,你們將會看到鈉在劇烈燃燒時會生成大量白煙!痹诮酉氯サ难菔局,學生們凝神屏氣地注視著集氣瓶。然而,實驗結果出現(xiàn)意外:瓶中冒出的不是白煙,而是黑煙!面對這樣的結果,全班不解,教師起初也感意外。但思索片刻后,她面帶微笑地詢問學生:“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學生不語,他們或許認為老師在為實驗失敗作掩飾。隨后,教師又征求課代表的意見,問她到底看到了什么。課代表這才說了實話。接下去,教師讓后兩排學生走到操作臺前來,看個仔細,請大家一起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學生們紛紛圍攏來,七嘴八舌地幫著找原因,但都不得要領。教師到這時才帶有歉意地說:“由于我的疏忽,實驗前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處理干凈,結果實驗才不成功,F(xiàn)在,我也不打算立即處理煤油了,而是繼續(xù)讓鈉燒下去,那么,請大家想一想,煙的顏色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當即就有學生肯定地說:“黑煙燒盡冒白煙!”第二次的實驗終于證實了這個判斷。此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聽課的教師也不禁為之鼓掌。
聽課師生為這一創(chuàng)意喝彩,這位化學教師靈活機智的應變藝術,實際上反映了教師的民主教學觀——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活其思維。由此想到,我們在教學上,總是在追求完美,總是希望學生能盡快掌握到學習的“捷徑”。這似乎無可厚非。但我以為,教學是要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并能由此自主、深入地鉆研,力求有所創(chuàng)造。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遵守教育規(guī)律,細細研究人們在接受知識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的“曲折”、“受挫”現(xiàn)象,辯證看待教學中的失誤,學會把失誤作為一種資源與財富來開掘。如果做教師的不是把知識點打包似的直接托給學生,把結論硬塞給學生,而是采用相機誘導、適當點化的辦法,讓他們適度了解前輩大師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的艱難足跡,從而由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這要比單向灌輸有效得多。當我們學會了換一種思路看缺憾,換一種辦法處理疏失的話,課堂的應變藝術將能得以優(yōu)化,“敗筆”即可轉(zhuǎn)升為亮點。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0-01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23
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5-18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08-09
教學設計方案【精】06-26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9-29
優(yōu)秀教學設計方案10-06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16
【精】教學設計方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