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朝景》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朝景》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朝景》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作品所表現(xiàn)的意境變化之美。
2、能夠聽辨主奏樂器長笛與雙簧管的音色。
3、知道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與情境變化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作品的意境美,會唱、聽辨主題旋律。
2、教學難點:能夠聽辨出主要的演奏樂器。
三、教材分析:
《朝景》管弦樂原為詩劇《培爾·金特》第四幕第五場前奏曲。這段音樂雖說是為了配合舞臺上出現(xiàn)的摩洛哥海岸早晨的景色,但卻是地道的北歐田園風格。整曲由三個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是一派恬靜溫馨的田園詩般的意境。由不斷的三度色彩性轉(zhuǎn)調(diào),表現(xiàn)出清晨曙光漸漸的.顯現(xiàn),當太陽的光芒透過云層照射出來的時候,第二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牧歌主題變化而來的旋律,表現(xiàn)萬物蘇醒,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最后,第三部分為再現(xiàn)部,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小鳥無憂無慮地歌唱(長笛)圓號響起……音樂慢慢消失,留下了和諧與安靜。
四、教學過程:
。ㄒ唬、情境引入,感受樂器音色。
1、師:孩子們好,歡迎大家來到毛老師的音樂課堂。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和大家一起開啟今天的音樂之旅。愿我們的旅途充滿陽光,充滿歡樂,一路花香。首先,我們來認識一種樂器(出示長笛)長笛。聽一聽它的音色像哪種小動物的叫聲?
圖片出示三種小動物:青蛙老牛小鳥。
學生根據(jù)聲音選擇小動物。
師:長笛的音色清脆悅耳,非常適合表現(xiàn)小鳥的形象?矗】蓯鄣男▲B飛到了我們的身邊,快來聽聽它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旋律?(點擊圖片小鳥,長笛播放主題音樂)。
出示簡譜:
認識6/8拍。(一起來看一看,這段旋律是幾拍子的呀?八六拍。我們一起用畫小草的方式來感受一下六拍子,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嘗試。學生跟著老師嘗試劃拍。老師清唱,帶學生感受6拍子劃拍方式。
師彈琴分句帶學生唱譜。(跟著鋼琴一起來分句學唱一下,劃拍。)1遍
《朝景》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管弦樂《朝景》是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于1888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評劇《培爾?金特》寫了二十三段配樂。后選擇其中八段改編為兩個組曲。本曲就是《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第一首。這原是詩劇第四幕中主人翁培爾?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時,描寫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樂。樂曲為E大調(diào)單主題三部曲式。
二、教學目標
能夠安靜的聆聽音樂《朝景》,體會音樂的情緒,理解音樂描繪的意境,并能哼唱音樂的主題旋律,聽辨出長笛和雙簧管的音色。
三、教學重點
能夠充分地體驗音樂的情緒,理解音樂的意境。
四、教學難點
準確聽辨長笛、雙簧管的音色。
解決方式:教師提示學生長笛的音色清新透徹,高音活潑明麗,低音優(yōu)美悅耳;雙簧管音色柔和軟麗,更富抒情性。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的音樂課請同學們來欣賞一段音樂,想一想音樂表現(xiàn)了一天當中什么時候的景色?(播放音樂片段)
二、欣賞第一樂段
1.作品簡介
導語:這是挪威的作曲家格里格為詩劇《培爾金特》創(chuàng)作的配樂,其中第一組曲中第四幕第五場的'前奏曲就是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這首《朝景》。這段音樂所描繪的更像是北歐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面。
2.聆聽
下面我們在聽音樂的同時再來感受音樂。
教師播放動畫,學生欣賞。
3.再次聆聽,感受強弱
【《朝景》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7-16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教學設計01-14
《愛蓮說》教學設計03-28
《雷雨》教學設計03-29
《送別》教學設計03-30
《春》教學設計04-01
頤和園教學設計04-03
散步教學設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