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讀出重音和勾連。掌握課后生字詞及課下注解,并能運用。重點理解比擬手法及作用,兼顧品味運用對比、反復、設問、排比的語句。能夠區(qū)分實寫與虛寫的語句。會寫200字的家鄉(xiāng)冬景,寫出景物的特征。
二、借助解讀富有感情色彩的關鍵詞或關鍵句,理解蘊含句中的美好情感。借助想象讀懂文中的詩情畫意的具體體現(xiàn)。
三、課前預習,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撥,課后閱讀四季寫景文。
【教學安排】兩教時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檢查預習作業(yè):
1、學生誦讀,能讀出重音和勾連。
2、出示抄寫本,備查。檢查關注學生的書寫和標音。教師點撥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認并識記。
二、作者簡介(略)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作業(yè):
1、學生誦讀,能讀出重音和勾連。
2、出示抄寫本,備查。檢查時關注學生的書寫和標音。教師點撥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認并識記。
3、從文中找出運用比擬的.句子,并說說它們對寫景和抒情起到怎樣的作用。(教讀過程中回答)
二、作者簡介(略)
三、解讀課文
1、誦讀全文,注意讀出重音和勾連。(完成積累拓展四)
2、課文主要寫了哪幾種景物,反映了濟南的冬天什么特點?(完成思考探究一)
3、文中運用比擬等多種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4、“理想的境界”蘊含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說冬天的濟南是理想的境界。(完成思考探究二)
5、借鑒課文寫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不少于200字。(完成積累拓展五)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校本作業(yè)
2、閱讀輔助資料
3、預習新課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帶領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導讀導議。
2.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班級讀、評、講、議。
3.課文解讀和情境營造結(jié)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濟南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激發(fā)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品味揣摩語句。
2.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多媒體結(jié)合,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zhì)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fā)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4.讓學生查找作者的一些經(jīng)歷、創(chuàng)作,加強對作者和作品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導語:老舍在《濟南的秋天》里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庇绕涫潜敝袊暮X海中浮現(xiàn)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賜給了濟南什么樣絕美的景致,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寫出這樣的評價。
課件展示圖片和板書標題、作者。
【設計意圖】帶著疑問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讀書,并設計相關問題:
1.師生同讀: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多音字、形似字。
教師出示整理好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2.生生自讀討論:作者如何概括贊譽濟南的,濟南冬天的總特征是什么?
3.分組討論:圍繞著總特點是如何安排文章結(jié)構的?
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文章結(jié)構脈絡。
贊譽了“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第一部分(1段)總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2~6段)具體描繪濟南冬天的美景。
【設計意圖】營造情境和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好的詩文當以朗讀為主,尤其是寫景、抒情散文的朗讀,師生讀,生生讀,在朗讀中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讀文本中理解、解決問題。
(三)內(nèi)容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內(nèi)、班級內(nèi)討論。
1.文章開頭,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預習中查找到的資料。
3.第二部分具體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各突出了什么特點。
師生共同總結(jié)如下:
1.把濟南和北平、倫敦、熱帶地方進行了對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濟南的暖;倫敦的暗,濟南的明;熱帶的熱,濟南的溫;抒發(fā)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2.教師點撥:老舍(1899-1966),現(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譽為人民藝術家。著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其中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作者之所以用北平、倫敦、熱帶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密切關系。老舍25歲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國,生活了6年,回國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僅發(fā)自肺腑的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睆闹形覀兛梢陨钌畹伢w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幾個畫面: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濟南冬天的水。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抓住重點,培養(yǎng)學生相互交流查找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景物的'特點。
(四)語言運用與品味
1.教師導入并設計問題,請學生展示朗讀,帶著同學們再品析課文,思考問題。
語言是情感思想的載體。細細地品味語言,才能更好領會文章的內(nèi)容。要善于抓住關鍵句子,再細細體會句中詞語的意味。
。1)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我認為 是最精彩傳神的詞語或句子,它妙在 。
2.教師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總結(jié)。
。1)語言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生動貼切。
舉例: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边@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huán)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可愛、慈善,生動而巧妙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卑驯⊙┍扔鞒珊π叩纳倥,寫出雪的情態(tài)。
重點分析:被風兒吹動;害了羞。
。2)詞語選用上十分講究。
舉例: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tài),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diào)相調(diào)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設計意圖】1.通過品味語言,培養(yǎng)閱讀分析能力,了解品賞語言的角度。2.通過評析語言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ㄎ澹┗顒訉W習
教師布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jù)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進行仿寫。
2.說說自己家鄉(xiāng)冬天的特征,恰當?shù)剡\用各種修辭方法。
3.《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設計意圖】實現(xiàn)課內(nèi)外遷移,體現(xiàn)大語文教學觀。實現(xiàn)能力遷移和情感內(nèi)化。
。┎贾米鳂I(yè)
1.摘錄比喻、擬人句,體會表達效果。
2.小寫作《校園的冬天》,400字左右,恰當?shù)厥褂眯揶o方法。
【設計意圖】1.讓學生感受語言表達效果。2.課堂知識的學以致用。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品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教學難點:
借鑒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xiàn)美的技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立冬將至,寒意便邁著步子來到了我們身邊,天氣一下子冷了許多。北中國的冬天即將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想起這些,不禁也令人心生寒意。身處寒冬的人們總是渴望春天早日來臨。然而,生活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確是面上含笑的,他們好像并不渴望春天早日來臨,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啦,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的著名寫景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也許從中我們能找到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走進作者
學習老舍先生的文章,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舍先生,請看大屏幕,掌聲請出老舍先生。(投影作者簡介,學生齊讀)
。ɡ仙幔鎽c春,字舍予,北京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杰出的語言大師。
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
1930年,作者回國后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教授。從此在山東工作生活了七年之久。作者稱山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濟南的冬天》為1931年在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
2、聽錄音,說感知,解字詞。
就是這個對濟南有著特殊感情的人,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聽配音朗讀課文。(投影要求:注視畫面、用心傾聽、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濟南的意境美。)
聽了錄音,你心中濟南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呢?請用一句話說出來。(學生活動,老師評價。)
好的文章三分賞析七分讀,只聽了一遍,同學們就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濟南冬天的好處,下面請同學們仔細的讀一下課文,在閱讀的時候,我希望同學們能注意下面這幾個生字詞:
濟(jǐ)南倫敦(dūn)鑲(xiāng)
貯(zhù)蓄水藻(zǎo)髻(jì)
3、感知簡析,展示才華
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正如同學們說的那樣,意境是相當?shù)拿,下面老師準備了一些思考題,請看投影,請同學們迅速瀏覽文章,回答問題:(投影展示)
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點?作者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這一特點的?
(學生合作討論思考解決,教師板書:濟南的冬天)
請同學們把思考所得告訴大家,展示你的才華。
教師逐步疏導,簡析文意并簡明板書。
特點:溫晴。景物:山、水具體又寫:陽光下的山,小雪后的山,城外遠山
三、美文品讀,展現(xiàn)風采
過渡語:課文整體內(nèi)容我們已經(jīng)把握住了,那文章的意境美我們又如何才能感知呢?請分組思考第二個問題:(投影展示)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一段,你認為用得最準確的詞語和最生動的句子有哪些,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學生展開討論
教師啟示: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就有兩個或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要求:小聲讀,并動筆圈點批注。
抽生回答,教師以圖畫為引導,分別展示2、3、4、5、自然段景致,引出其中精美詞句,從修辭、寫法、情趣等方面品讀妙處。(安排一段配音朗誦表演)
學生可能找出的句子: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卑褲媳茸鳌靶u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八、“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tài),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薄昂α诵摺睂⒀┵x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拔⑽ⅰ痹~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皼r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四、悟景、激情、寫美
過渡: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的的確確很美,你想,為什么他筆下的景就這樣的美,這樣的惹人喜愛呢?如果文章單為寫景而寫景,會不會打動人,會不會感動我們?這景里面還有什么呀?(抽生回答)正因為這景里面融進了情,融進了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喜愛之情,所以他的文章才這樣的動人。這種寫法叫做“情景交融”,真好個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呀。
激情、寫美:老舍筆下的景如此的美,如此的惹人喜愛,我們?nèi)耄覀兗亦l(xiāng)四季的景也不錯呀。請你寫一寫或說一處我們?nèi)耄覀兗亦l(xiāng)你認為最美的景致。
五、小結(jié)課堂。
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學習到處都蘊含著美,讓我們用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讓我們用我們的生花妙筆去描繪生活中的美,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七年級(7)班的同學會有像老舍這樣的大家馳騁在文壇的圈子里。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了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2.學習老舍先生的寫景方法;
3.抓住特點寫寫家鄉(xiāng)的景物。
4.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品質(zhì)。
切入角度:觀察、理解并表現(xiàn)景物之美。
教學程序:
一、 導入。
老待在磨坪,讓人總有幾分厭倦。今天,雪霽天晴,我想跟同學們一道,“走出巖口河,走出南津關”,到山東省省會濟南去作一趟免費旅游,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獨特魅力,大家可有興趣?
。ò鍟簼系亩 老舍)
二、 品讀。
1. 穿過漫長的時空隧道,剎那間,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讓我們首先對濟南來個“走馬觀花”,以便撈個大致印象。(范讀首段,提醒同學們抓主要語言信息。板書:寶地)
2. 我們大老員地跑到山東濟南,僅僅這么驚鴻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嗎?既然是專為游山玩水而來,那我們就不妨先不緊不慢地來看看濟南的山。(板書:山)
請大家美美地讀,細細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寫的山的特點。
、乓蝗π∩健獪嘏、慈善(比喻、擬人)
、 雪后小山——害羞、秀氣(比喻、擬人)
3. 濟南號稱“泉城”,我們到了這兒,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遺憾終生了。走,抓緊時間,抓住機遇,看水去!
(板書:水)
不知這兒的水,有哪些特色?
冒熱氣、綠、澄清、空靈(比喻、擬人)
請注意,這水邊有一塊石碑,碑上還刻有一首詩呢!嘿,這兩句好妙!大家愿記下來嗎?這兩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 疑讀:自讀,質(zhì)疑。
四、 小結(jié)、回顧。
同學們,濟南雖好,不可久留。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眨眼間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了本班教室。
現(xiàn)在,我作為磨坪中學廣播室的特約記者,想采訪幾位同學:
、湃藗兌颊f“桂林山水甲天下”,看過冬天的濟南,你打算如何評價?
、评仙嵯壬鸀槭裁捶Q濟南是塊寶地?
五、 寫作實踐。
其實啊,我們磨坪也是個山青水秀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興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筆,描繪一番嗎?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特點。
濟南的冬天教案2
教學目標:
1、領悟濟南冬天特有的迷人之景,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以及作者是描寫景色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模仿文中用比喻、擬人的寫景手法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難點:
1、文中如何描繪景色。
2、品味語言,仿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屏幕上現(xiàn)示一幅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指出自己家鄉(xiāng)的位置,并說說印象中家鄉(xiāng)的冬天。
二整體把握,領略美景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初步領悟濟南的美景。
2、推薦朗讀高手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象感受濟南的冬天,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你印象中濟南的冬天,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濟南這個地方的特點。
。厍 溫暖) (寶地)
3、關上書本,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濟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
。柟 山雪 水天)
4、如果你是一位導演,你想把濟南冬天的美景介紹給世界人民,讓別人也了解濟南,并激起他們想到濟南來領略一下冬天的美妙的想法。你通過什么景色來表現(xiàn)呢?你的鏡頭中會出現(xiàn)哪些畫面呢?
三、品味語言
1、 比較朗讀,體味文中語言的優(yōu)美。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jié)显诙煲蔡貏e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問:這兩組句子中,每組中的第二句比第一句中少了什么?
明確:第一句比第二句生動,第一句都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作者融情于景中,都借助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2、 說說你喜歡那幾句,喜歡共同幾句的同學一起朗讀。
3、 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仿寫
文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特點,我們通過課文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生命和感情,請你模仿你喜歡的那幾句也來寫一種或一處你喜歡的景物,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將景物寫活。(比喻、擬人)
五、人文拓展。
濟南自古有“泉城”之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美景,然而近年來濟南的泉水每年會有一段時間無水流出,今年的夏秋之交,濟南出現(xiàn)了罕見的干旱,究其原因,是環(huán)境污染,地下水過量開采所制。我們怎樣使?jié)匣氐竭^去的美景之中?
六、課外作業(yè)
搜集有關這篇文章作者老舍先生資料,盡可能地閱讀一些先生的作品。
板書設計:
陽光 暖和
山雪 秀氣 寶地
水天 清亮
濟南的冬天教案3
教學目標:
、本x課文,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操p析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一、導入。
由作業(yè)導入:大家在《學習札記》上積累了許多生動美麗的語句,那我們今天就來交流一下,這些語句生動、美麗,它們到底美在哪里?
二、小組討論,完成課文第一段賞析(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老師引導、補充)
、北疚牡拈_頭有什么特點?(對比)
⒉你能具體說一說是怎樣對比的嗎?
北平—刮風 倫敦—有霧 熱帶—有毒日
濟南—無風聲 濟南—無霧 濟南—無毒日
、匙髡哌\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是什么?
。榱送怀鰸隙斓奶攸c—溫晴)
⒋師補充:作者之所以拿這三個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老舍25歲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其生活6年,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領教了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兩相比較,老舍不禁發(fā)自肺腑抒情道:“濟南真算個寶地!
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三、研讀賞析濟南的山、水(教師出示問題組,引導學生研討,師生合作共同完成)
、标柟庀聺隙斓娜皥D是個什么樣子的?你能閉上眼睛想出來嗎?(把書面文字化為具體形象,從而體會作者描寫的精妙)
、沧髡邚娜齻方面來寫冬天的山景,你能說一下是哪三個方面嗎?它們各有什么特點?你最喜歡哪方面,請談一談。
A、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B、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C、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吃谧髡吖P下,一切景物似乎都具有人的感情,下面兩個句子,賦予景物什么樣的感情?
、龠@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這兒準保暖和!
、诘鹊娇烊章涞臅r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凑n文中,作者仿佛帶著讀者去看,去想濟南冬天的“溫晴”[背誦]景象,你能脫離課本,想像一下“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的情景嗎?[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次序]
⒌本文語言準確、生動,你能舉例說明嗎?文章多處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你找出了多少,能和大家交流嗎?
[例]把濟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搖籃”,賦予小山以慈母之情,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tài)可掬。
、队腥苏f作者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作結(jié),匠心獨具,說一說你的觀點?
小結(jié):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情景交融,語言準確,生動,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四、拓展延伸。
同是山東省,我們膠州地區(qū)的冬天是個什么樣子的?你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說說嗎?[注意: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
五、體驗反思。
老舍先生住慣了多風的北京,并剛由多霧的倫敦回來,因而對濟南的`冬天的溫晴感受格外深切,你到了某一個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點的感受?
[舉個例子說一說或者可以寫在《讀書札記》上]
濟南的冬天教案4
課 題: 《濟南的冬天》
課 型: 新 課
課 時: 二
教學方法: 競賽式活動課 教學媒體: 錄音機 《春江花月夜》曲 幻燈機及膠片
教學重難點:
1、多角度的寫景
2、多種修辭的應用
3、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設計思路:
1、從課文客體的分析討論中,使學生明確多角度寫景的思維方法。
2、從辭格的辨識中,使學生明確用什么語言格式表達自己的欣賞,傳達自己感受。
3、有了前兩者為基礎,學生有了想象的方法,也有了表達想象的方法。于是,以《春江花月夜》為學生想象的載體,滿足學生想象及表達想象的欲望,檢驗學生的想象及表達能力。
4、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引進交互,引進競賽的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們剛學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作者多角度地給我們描繪了哪幾幅春圖?其中應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2、生答:……
3、師:上一課時,我們初步學習了老舍先生的〈〈濟南冬天〉〉,我們知道那里有溫晴的天,慈愛溫情的山,多姿嬌美的雪,溫柔多情的水。(板書)讀之,直惹我們眷顧不舍,流連忘返。除了上一節(jié)課咱們欣賞的溫晴的天,還有什么使我們?nèi)绱嗣詰龠@濟南之冬的呢?作者是怎樣(修辭)把一個活脫脫的濟南之冬呈現(xiàn)給我們的呢?我們的具體感受又如何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第二自然段吧。
二、品析課文第二自然段
(一)閱讀感知
1、自由閱讀第二段
2、抽生閱讀
3、生評價閱讀質(zhì)量,教師計分。
(二)研讀深化
1、教師設問:并用幻燈展示問
A:作者用哪句話由一段文字過度到這一文段?
B:作者在該文段中用了一個“奇”字,你認為這里的景致奇在哪里?
C:作者從哪些角度寫了濟南的“山”,有什么特征?
D:作者在文段中應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E:文段中,是否用到了想象或是聯(lián)想?在哪些文句中有所體現(xiàn)?
F:從小山和人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小山什么樣的情致?
2、生分語文學習小組討論,準備搶答
3,教師評價,計分并板書
(三)談感受繪美景
1、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小山慈愛溫情的特點已經(jīng)歷歷在目,通過研讀學習,我們請幾位同學上臺把你感受到的景象給我們描繪一下。
2、生準備……
3、分組描繪,教師評價計分。
小結(jié) 小結(jié)內(nèi)容及各學習小組的比分情況
三、品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閱讀感知
1、接力閱讀
2、評價并計分
研讀深化
1、教師設問(以燈片展示問題):
A:文中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了”,請問妙在哪里?
B:有哪些動詞寫出了小雪怎樣的特點?
C:段中應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D:作者是如何處理多角度的?
2、生討論,準備搶答……
3、生搶答,教師評價并計分。
談感受述美景
1、師:享受了濟南小雪景,我們請幾個同學上臺來,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
2、生準備 ……
3、生描述,師評價并計分
小結(jié)
教師作學習內(nèi)容和競賽兩方面的小結(jié)。
擴展發(fā)散應用
1、師: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對于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絕不會無動于衷,于是,畫家們拿起了自己的畫筆;音樂家們連綴著自己心中的音符;雕刻家們操起了自己的刻刀;文學家馳騁在自己的思想里……這里的每一位藝術家都會無一例外地應用到一種能力,那就是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
在坐的同學們,你想過成為一名藝術家嗎,你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又如何呢?想展示你的風采嗎?我為大家準備了一首中國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請各位伏案聆聽,打開你思想的閘門,馳騁你的想象,把你頭腦里的生動畫面表述出來,可以是聽到的,可以是看到的,可以是想到的,可以是感受到的……
2、教師播放音樂,生伏案聆聽……
3、生描述,師評價并給相應的組別計分。
總結(jié)該課時
總結(jié)兩方面的情況,一、學習內(nèi)容。二、競賽結(jié)果。給優(yōu)秀學習小組最熱烈的掌聲,給暫時滯后的學習小組以鼓勵。
結(jié)束并布置作業(yè)
1、自學課文余下內(nèi)容,下節(jié)課展示自學結(jié)果。
2、把聽音樂后的感受寫在作業(yè)本上,下一課時評出優(yōu)秀篇章節(jié),在班上張貼公布。
反思:
該課以競賽為課堂組織方式,極大地滿足了學生成功的欲望,以交互為核心實現(xiàn)了課堂以學生為文體的現(xiàn)代教學觀。課中學生表現(xiàn)涌躍,努力地思考,積極地回答問題,尤其是在教師給出錄音《春江花月夜》后提出描述感受后的課堂氛圍,更是活躍,同學們紛紛舉手,要表達自己的看法。面對同學們的精彩描述,課中掌聲不斷。這不僅給了學生以美的享受,還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們感受了成功,長此以往,他們會愛上語文的。
我的教學目標,自然也在同學們,快樂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得以實現(xiàn)。他們懂得了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初步實踐了表達自己感受的方法和手段。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個內(nèi)容,我們給孩子們學習那些經(jīng)典名篇,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寫,學會名家名篇的寫法。就這上點來說,我的這堂課是成功的。
從朱自清先生的筆下,我們了解到春天不僅帶來人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向往的溫暖。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xiàn)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簡介濟南歷史,參看《濟南歷史概述》一文!八拿婧苫ㄈ媪,一城山色半城湖”——劉鳳誥(清)“一面荷花三面柳,半城波浪半城春”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大明湖之春》
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 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溫晴)(用對比的手法描寫)
(2)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聯(lián)系?
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修辭在寫景中的作用。
(1) 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2)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
(3)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味這些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什么?妙:引出了下文對雪的光、色、態(tài)的描寫,點出了雪景的秀麗和奇妙。臥:展現(xiàn)了一種安適悠閑的氣氛,呼應前文“安適暖和”的感受。
比較閱讀,通過和《春》的比較,思考下列問題: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xiàn),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學生自由朗讀《春》和《濟南的冬天》中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再次體會大師筆法。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習重點】
品味精妙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學習難點】
品味精妙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自主預習案】
1、文章里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詞吧,通過努力,你能掌握嗎?趕快動筆吧,親愛的孩子!
水zǎo( ) chéng( )清 寬chǎng ( ) 水藻( )
狹窄 ( ) 寬敞 ( ) 貯蓄( ) 澄清( ) 濟南( ) 鑲上 ( ) 髻 ( ) 看護婦( )
2、解釋下列詞語
響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選出下面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嗎?( )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C、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D、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
4、《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
【課內(nèi)探究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投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一提起冬天,我們腦子里浮現(xiàn)的恰是北風怒號、白雪皚皚、萬木蕭條的畫面。但濟南的冬天卻是與眾不同的,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更是別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別樣的美感。那么濟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別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樣來表現(xiàn)這種美的呢?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追隨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特有的溫馨吧。(板書課題)
※朗讀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效果。
二、學案引導,自主探究,指向目標。
(一)聽讀課文,感受濟南美景
請大家借著美妙的音樂,循著課文的范讀錄音,馳騁你豐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美。 想想,濟南的冬天給你的總體印象如何?你能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出來嗎? 溫晴、慈善
(二)美讀課文,欣賞冬天美景
1.瀏覽課文,想想作者描繪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呢?這些景物又各有什么特點?你能用以“濟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為開頭說一段話嗎?
比如:濟南冬天美,美在溫晴的天氣,沒有呼呼的風聲,沒有濃重慘淡的灰霧,沒有毒辣辣的烈日,是響晴的寶地。
(學生自主探究)
濟南冬天美,美在陽光朗照下的小山溫情可愛,像個小搖籃;美在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 遠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畫。
濟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嬌艷的雪色、嬌美的雪態(tài),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藍天白雪相映生輝,白雪黃草,相映成趣。它嬌美、秀氣,情態(tài)可掬。
濟南冬天美,美在小雪點染后的山色,樹尖上頂著白雪,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白 雪黃草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給山們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陽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濟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綠的水,它冒著點兒熱氣,水藻更
與碧藍的晴交相輝映,像塊藍水晶,蘊蓄蓬勃生機,洋溢無限溫情。
濟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態(tài),它“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三、聚集主題,合作探究,初達目標。
(三)悟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是為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服務的。那么作者把濟南冬天的山水寫得如此之美,是想表達什么思想感情呢?從哪些語言可以看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
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時,處處流露出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如:“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直接抒發(fā)感情) “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創(chuàng)造意境,流露深情) “樹尖上頂著一?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虛實結(jié)合,展開想象,抒發(fā)熱愛之情)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2.通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diào)。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學習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談話法進行導入:“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樣的呢?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里有著無限的溫暖,同學們想知道這是哪里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diào)
1.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2.學生了解文章大概內(nèi)容。(明確: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學生再次讀課文,提問: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通過哪些景物呈現(xiàn)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明確: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溫晴”。作者通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寫來體現(xiàn)濟南冬天的特點。
2.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寫的?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寫“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huán)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通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溫暖等一系列的描寫,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寫!澳屈c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弊髡邔⒀┵x予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并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寫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寫,冬天水不結(jié)冰,水里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為這些水是不忍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作者通過描寫使水富有了靈氣,通過描寫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說明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3.作者通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何種情感?
明確:作者通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小結(jié)作業(yè)
1.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溫晴”感受十分真切,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后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請談談你的感受并寫下來。
2.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并且運用了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因而重心在讓學生學會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以及所表達的情感。本堂課的教學,學生準確找出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盡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jié)課實現(xiàn)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7
一、教學設計說明:
1.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并茂、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而真切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題目《濟南的冬天》明確地交代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濟南位于山東省內(nèi),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邊南馬鞍山、四里山,這些山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氣候截然不同。
文章抓住“溫晴”這一文眼來構思,角度獨特,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表達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受到美的熏陶。
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總提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再從濟南的山、水兩方面寫出濟南冬天的這一特點,最后以一句簡明有力而耐人尋味的話結(jié)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優(yōu)美的意境中,表達出作者贊美的真情。
2. 學情分析
對于老舍,孩子們已經(jīng)學習了他的作品《貓》,對他有了一個淺顯的了解,雖然說老舍對于孩子們來說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對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過本課學習,讓孩子們對老舍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睋(jù)此并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畫面再現(xiàn)法、鑒賞品評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漁。本課就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思維,啟迪智慧。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5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溫晴”、“響晴”“設若”、“水墨畫”、“貯蓄”、“空靈”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5.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達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2).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地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4.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側(cè)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2)、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5.教學難點:
1)、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fā)。
2)、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3、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作者老舍的資料。
三、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都經(jīng)歷過冬天,那么,石家莊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傊,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jié)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導入,給學生以親切自然之感,同時教師也點到了濟南的冬天與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處,給學生以提示。
二、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1號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3、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2號同學負責,在小組中讀正確。
4、檢查詞語能否讀正確。3號同學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4號同學在小組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小組學習的主要形式驗收學生的認讀情況,小組學習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在團隊中負責,都有任務,鍛煉、培養(yǎng)了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 默讀課文,然后試著想一想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濟南的冬天——溫晴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再讀課文,感受。
1、教師設置情景導入,讓孩子們想象濟南的冬天的畫面。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
預設: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3、配樂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體會濟南冬天的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之后,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讓學生交流的過程更加整合,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討論有更熱烈,有更多的感受與同伴分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誰來說一說,文章圍繞“濟南的冬天”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回顧全篇,盡快讓學生走進文本,為后面賞析課文做好準備。
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走進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品讀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圍繞中心話題,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
學生賞析濟南山、水
接著作者又寫了濟南的山、水,現(xiàn)在請四組同學的代表分別上臺給我們介紹作者筆下的山水,其余同學把書合上,從畫中,從同學的復述中感受濟南的山、水。
1、第一張圖片:陽光下山景圖。
請第一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圖片復述課文第二自然段內(nèi)容。
教師提問:濟南陽光下小山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下學生回答。
板書:陽光下的小山:溫晴
2、第二張圖片:薄雪后山景圖。
請第二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圖片復述第三自然段內(nèi)容。
教師指導背誦:根據(jù)學生復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指導背誦。
提問:濟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點?
板書:小雪后的小山:秀氣
3、第三張圖片:城外遠望山景圖、冒著熱氣的綠水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問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三、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小組交流中心話題。
課文處處流露著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熱愛,F(xiàn)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預設點:
、佟斑@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邸吧狡律吓P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著”,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苎┖笊骄懊钤谘┕、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在實際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可能會不定性的說到某一部分。教師深入學生回答,與之展開深入對話,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tǒng)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二、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學生寫簡要發(fā)言提綱,然后口述。
教師作綜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偻扑]閱讀:《沁園春.雪》
三、作業(yè)。
1、背誦整篇文章。
2、學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記錄下今天的收獲?梢圆捎迷姼、文字配畫等形式。
3、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設計意圖:向書的世界引領,激勵著學生種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種子。
四、板書設計
12 濟南的冬天
課后檢測: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濟南()綠萍()
寬敞()澄清()
二、看拼音,寫漢字。
bì
1、小明一()上眼睛,就會想起那位可憐的老奶奶。
chǎng
2、你應該向大家()開心扉,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關愛。
jǐ
3、他的老家是山東省()南。
三、填空:
1、《濟南的冬天》作者是(),原名(),字()( )人。(地點)
2、《濟南的冬天》中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字里行間表現(xiàn)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3、老舍用飽含深情的筆,從( )( )幾個方面來描寫了濟南的冬天。
四、讀句子,想一想表現(xiàn)了濟南冬天怎樣的特點,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8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 描寫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
2.反復誦讀,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語言的準確和生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抓 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平易自然、生動活潑、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平易自然、生動活潑、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用案人自主創(chuàng)新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疑,激發(fā)興趣
朱自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山清水秀, 草長鶯飛,百花爭艷;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怎么樣呢?他在《濟南的秋天》里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苯裉欤覀兙蛠韺W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上帝賜給了濟南什么樣絕美的景致,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1.作家作品。
(1)學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課件展示)
老舍(18 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滿族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話劇《茶館》等,散文清新優(yōu)美。
2.關于濟南。
位于山東境內(nèi),南面為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有馬鞍山、四里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他們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其他地方的冬天氣候截然不同,城內(nèi)多泉水,號稱“泉城”。
3.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 生注意教師語感的把握。
。ㄕn件展示冬景圖)
4.學生自由讀。
(1)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ㄕn 件展示)
響(xiǎng)晴 著(zhuó)落 寬敞(chǎng) 貯(zhù)蓄
澄(chéng)清 髻(jì) 水藻(zǎo) 狹(xiá)窄 空靈
。2)引導學生自主討論朗讀本文方法。如語速較慢、語調(diào)柔和、語氣親切、讀出喜愛之情等等。
教師點撥:朗讀課文時,腦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
5.學生展示讀,可配樂。
師生共同體會朗讀的情感把握。
三、整體把握,理清全文脈絡
教師提示閱讀方法:粗讀,把握基本內(nèi)容;細讀,理解主題,揣摩生動的描寫,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述的。
1.學生默讀,思考。
。1)用一句話概述對全文的總體印象。(可從不同角度)。
。2)濟南冬天的總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體描繪了那些景物?
(4)作者對景物怎樣描寫?
2.學生合作討論上面問題。(師生共同總結(jié))
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個畫面:陽光下的濟南、雪后的山景、濟南冬天的水。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進行體會。
四、創(chuàng)新活動——當一當導游(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導游,根據(jù)剛才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要給一個沒有到過濟南的人介紹濟南冬天的特點,你準備怎樣解說?請用自己的語言整合濟南冬天的主要內(nèi)容。
2.小組交流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師點評。
五、小結(jié)
1.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感知。我們明確了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冬景圖,抒發(fā)了作者對濟南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導游活動,加深了我們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把握與理解。
2.再次細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揣摩、品味。
第二課時
一、賞析精彩片斷
1.再次聽讀課文,感悟語言的藝術,寫法的精致。
思考: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要求學生在書上作旁批,寫出自己的見解,喜歡的理由盡可能詳細;教師走入學生中指導。)
對自己喜歡的段落要熟讀成誦。如嘗試背誦“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2.品味語言,揣摩作者平實、優(yōu)美的語言風格,體會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師示例:
、佟熬褪窍曼c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分析:這一句用與老天爺商量的口氣,說明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贊美,贊美小雪后濟南小山的秀美。一個“太”字,贊美之情全出。寫法上是創(chuàng)設意境,于字里行間流露真情。
、凇罢麄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緊緊扣住濟南冬天的“晴”。因為晴,天空無云,才“空靈”;因為晴,天空藍汪汪的,才像塊“藍水晶”。
。2)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嘗試用簡潔的語言分析。
。▽W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 課件出示練習題。
。◣熒献魍瓿。) (針對課文第1段。)
、匍_頭的特點是什么?(把濟南和北平、倫敦進行了對比。)
、谶\用對比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說明濟南是塊寶地。)
③怎樣抒 情?(通過對比,直接抒發(fā)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教師點撥:作者之所以用北平、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密切關系。老舍25歲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國,生活了六年,回國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僅發(fā)自肺腑的抒情道:“濟南真的算個寶地!睆闹形覀兛梢陨钌畹捏w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4)學生默讀課文,認真體會以上對課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師小結(jié)。
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喜愛和贊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以美的感受。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致, 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
。ǹ芍攸c突出本文表現(xiàn)美的方法:選詞講究;對比烘托;多用修 辭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虛實結(jié)合,聯(lián)想抒情。)
二、拓展延伸
資料寶藏
1.寫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應聘去英國倫敦東方學院教中文。他身居異國,飽嘗了寄人籬下的孤獨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的話:“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保ā断氡逼健罚榱私Y(jié)束這“沒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終于在1929年夏動身回國,但因路費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應邀到山東濟南齊魯大學任文學院副教授,并編輯《齊魯月刊》。由于這樣的經(jīng)歷,老舍回到祖國,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強烈的愛國之情,寫下了《濟南的冬天》。
2.相關知識
北京娛樂信報 20xx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爐) 時間: 6月6日 — 6月20日 參加人數(shù):14萬多人 一直以來爭議很大的“二十世紀文化偶像評選活動”于 6月20日 正式揭曉,十大獲選偶像名單出爐,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說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盡,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將授予他。作為一名滿族作家,老舍狂熱地迷戀單弦、大鼓這些俗文化,他的小說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階層的喜怒哀樂,話劇《茶館》更是戲劇史上的一塊豐碑。
3.《冬日絮語》(馮驥才)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實實在在觸摸到了歲月。年是冬日中間的分界。有了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歲月一天天變短,直到殘剩無多!過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時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為了。
歲月是用時光來計算的。那么時光又在哪里?在鐘表上,日歷上,還是行走在窗前的陽光里?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鏡框。節(jié)候變換著鏡框里的風景。冬意最濃的那些天,屋里的熱氣和窗外的陽 光一起努力,將凍結(jié)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總是先從中間化開,向四邊蔓延。透過這美妙的冰洞,我發(fā)現(xiàn)原來嚴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總有陰影遮翳,蔥蘢卻幽暗。小樹林又何曾有這般光明?我忽然對老人這個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閱盡人生,脫凈了生命年華的葉子,才會有眼前這小樹林一般明徹。只有這徹底的通徹,才能有此無邊的安寧。安寧不是安寐,而是一種博大而豐實的自享。世中為唯有創(chuàng)造者所擁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來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臺上說:“看吧,多漂亮的大葉子!”
這葉子像一只只綠色光亮的大手,伸出來,叫人欣賞。逆光中,它的葉筋舒展著舒暢又瀟灑的線條。一種奇特的感覺出現(xiàn)了!嚴寒占據(jù)窗外,豐腴的春天卻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自從有了這盆“香棒”,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書房竟有如此燦爛的陽光。它照進并充滿每一片葉子和每一根葉梗,把它們變得像碧玉一樣純凈、通亮、圣潔。我還看見綠色的汁液在通明的葉子里流動。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鮮紅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綠的,心靈的血液是透明的,因為世界的純潔來自于心靈的透明。但是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說自己純潔,而整個世界卻仍舊一片混沌呢?
我還發(fā)現(xiàn),這光亮的葉子并不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為了證實陽光的明媚、陽光的魅力、陽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時證實著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偉大的出現(xiàn)說明庸人的無所不在;分離愈遠的情人,愈顯示了他們的心絲毫沒有分離;小人的惡言惡語不恰好表達你的高不可攀和無法企及嗎?而騙子無法從你身上騙走的,正是你那無比珍貴的單純。老人的生命愈來愈短,還是他生命的道路愈來愈長?生命的計量,在于它的長度,還是寬度與深度?
冬日里, 太陽環(huán)繞地球的軌道變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陽光的雙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臺上,現(xiàn)在卻長驅(qū)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墻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佇立在陰影里沉思,此刻迎著一束光芒無聲地微笑了。
陽光還要充滿我的世界,它化為閃閃爍爍的光霧,朝著四周的陰暗的地方浸染。陰影又執(zhí)著又調(diào)皮,陽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見被陽光照得晶晶發(fā)光的游動的塵埃。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與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與晨曦的界限呢?來自于早醒的鳥第一聲的啼嗎……這叫聲由于被晨露滋潤而異樣地清亮。
但是,有一種光可以透入幽閉的暗處,那便是從音箱里散發(fā)出來的閃光的琴音。魯賓斯坦的手不是在彈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靈;他還用手思索,用手感應,
用手觸動色彩,用手試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們像明明滅滅、強強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間!那些旋律片斷好似一些金色的鳥,扇著翅膀,飛進布滿陰影的地方。有時,它會在一陣轟響里,關閉了整個地球上的燈或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輝煌奪目的太陽。我便在一張寄給遠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賀卡上,寫了一句話: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樂里。
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還是天空。
盛夏里,有時烏云四合,那即將被崢嶸的云吞沒的最后一塊藍天,好似天空的一個洞,無窮地深遠。而現(xiàn)在整個天空全成了這樣,在你頭頂上無邊無際地展開!空闊、高遠、清澈、莊嚴!除去少有的飄雪的日子,大多數(shù)時間連一點點云絲也沒有,鳥兒也不敢飛上去,這不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頭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間,寒空中才有星星閃爍。這星星是宇宙間點燈的驛站。萬古以來,是誰不停歇 地從一個驛站奔向下一個驛站?為誰送信?為了宇宙間 那一樁永恒的愛嗎?
我從大地注視著這冬天的腳步,看看它究竟怎樣一步步、沿著哪個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病⒗砬逅悸,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暖,感受《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薄诵抡n: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蕭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赡芪覀兌紱]有在冬天去過濟南,那么,就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2、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梢娮髡呤菓阎鴮Α肮枢l(xiāng)”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么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為什么那么濃。)
。、感知內(nèi)容:
在聽讀前,檢查預習,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
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出示問題組。
、艥隙斓目偟奶攸c是什么?
、普n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明確:
、艥隙炜偟奶攸c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⑵寫對濟南的總體感:
、恰芭桶策m”的“理想境界”: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再寫城外的遠山,
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亲髡呃L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xiàn)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二、研讀與賞析
。、整體感知后,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基本了解,學生自由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問題組:
⑴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⑵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學生速讀第1、2自然段,自主解決后,討論明確。
⑴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向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茲系牡匦翁攸c,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
①為什么稱“小山”?──因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
、凇叭骸、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皟骸迸c“小”搭配,貼切地表現(xiàn)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病⒆杂商骄浚
問題組:
、拍阕钕矚g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tài),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
④“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荨疤靸涸角纾逶骄G,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皼r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蕖罢堥]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贊美的真情。
⑵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學生思考體味、朗讀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討論明確:
。ㄈ绱艘c,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diào)、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zhì)疑,也可以向老師質(zhì)疑。
明確:
、艥隙飒氂械拿谰笆且云渫怀鎏攸c“溫晴”為主線貫穿全文的。
⑵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亲髡咄卣瓜胂,將天氣、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⑷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xiàn)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里孕育著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贊美的深情。
⑸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jié)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這樣結(jié)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三、體驗與反思
。、質(zhì)疑交流:
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xiàn),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3、延伸作業(yè):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和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和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A習指導。
1、背誦課文1——3段。
2、解決生字詞。
。ǘ┤昼娧葜v。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于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fā)學習欲望。
2、作者簡介。
3、檢查預習。
。1)6人背書片斷。
。2)5人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jié)。
。ㄎ澹┓侄卫首x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
。├砬逦恼旅}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學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3、提問若干人,保證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4、教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jié)。
天氣、山景、水色。
。ㄆ撸┓治龅谝徊糠郑
1、問題設計:
。1)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2)用了什么寫法?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簽提問。
4、學生補充后教師評價歸納小結(jié)。
。1)溫晴。
。2)對比:
北平(大風)—— 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ò耍┨蒙暇毩暎
(九)小結(jié)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完成課后練習二。
教師視察后核對答案。
。ㄊ┎贾米鳂I(yè) :
1、背誦課文后半部分。
2、鞏固生字生詞。
五、說課精要。
未學之前首先背誦,此做法很好地保證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寫作及語言的積累。其次解決課文采用先總后分法,易于總體把握。
第二課時:
。ㄒ唬┤昼娧葜v。
。ǘ﹦(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寫景文章,要學會分析寫的是什么景,是怎樣寫景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對自己今后寫作也會有收益。
。ㄈ⿲W習新課。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zhuǎn)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zhuǎn)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討論并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3、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6、提問;這段文字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的山景?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tài)。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并歸納:用城內(nèi)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lián)想到綠的精神,聯(lián)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薄熬蛻{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9、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直接抒發(fā)感情。如開頭寫“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jié)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chuàng)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xié)…··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jié)合,展開想象,抒發(fā)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ㄋ模┬〗Y(jié)。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jié)束語,抒發(fā)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jié)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五)堂上練習:
1、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2、寫完交流。
(六)作業(yè)。
1、課后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
2、完成掌握語文本課的有關內(nèi)容。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1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寫景的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的特有魅力。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朗讀、品味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在合作、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冬天的美麗。
【教學步驟】
一、課前3分鐘說話訓練
1、學生說話。(或演講,或朗誦,或講故事,或報道新聞)
2、學生點評。(或語言,或感情,或體態(tài)、或節(jié)奏等)
二、導入新課
一年可分為幾個季節(jié)?同學們冬天聯(lián)想到什么?東山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三、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思考:
⑴濟南的冬天給你的整體印象是什么?
、普n文中哪些景物你印象最深的?為什么?
四、學生自主探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圍繞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
1、討論,推薦同學發(fā)言,在大組(全班范圍內(nèi))中交流。
2、教師點撥:
、艥隙斓奶攸c:溫晴──對比的.寫法。
、茲系纳教攸c:溫暖、可愛、美麗迷人──襯托的寫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菨系乃攸c:清亮、空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既贊美濟南冬天的美麗,同時也無不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美麗景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3、小結(jié):
通過剛才的討論分析,我們感受到老舍先生筆下的冬天濟南,她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字里行間到處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五、拓展練習
1、想一想你看到過的什么地方的景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模仿《濟南的冬天》的一些寫法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配套教材──《濟南的冬天》。
【板書設計】
無風聲
無雷聲
無毒日
陽光朗照
薄霧覆蓋
城外遠山
清水碧綠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2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作者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并細細揣摩、品味。
3、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
4、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及探究,合作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品味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文章中描繪的山、水、陽光、白雪等景物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本文的寫作特點主要有:布局謀篇層次井然,脈絡清楚;比喻和擬人的寫法,形神兼?zhèn),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抓住特征,基調(diào)一致,色彩和諧。學習這篇文章將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著重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征的寫法。
五、學情分析
雖然初一學生對抒情散文的感悟能力還比較低,但前邊剛剛學習了《春》這篇文章,學生對情景交融這種寫法以及抓住特征有層次的進行描寫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節(jié)課中,將對學生做進一步引導,加深他們對于情景交融寫法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我們從春走到冬,在四季中徜徉。春天是美好的.,嫩綠的小草,吐蕊的春花,柔和的春風,細密的春雨……夏天是炎熱的,蟬鳴蛙噪,電閃雷鳴……秋天是蕭瑟的,衰草連天,落葉飄零……不知不覺,冬天已悄然來臨,那我們這里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各抒已見,用最恰當?shù)脑~匯來描繪冬天的景象。
。ǘ 識作者(投影)
。ㄈ 檢查預習
1、幾個同學讀生字,教師正音。
2、把課下根據(jù)對生字的理解編寫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同學們共同指正用得是否恰當。
。ㄋ模┓蹲x課文(學生邊讀邊播放音樂并呈現(xiàn)畫面)
。ㄎ澹┱w感悟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選取了哪些角度進行描寫?突出了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你覺得作者在描繪濟南的冬天時蘊含著一份怎樣的情懷?
(六)精彩呈現(xiàn)
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蘊含的詩情畫意,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學生點評。
。ㄆ撸┖献魈骄
與《春》進行比較閱讀,談異同點。
(八)經(jīng)驗積累
讀完這篇文章,大家不禁感嘆:濟南的冬天真美,真溫暖!想想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寫得如此細膩感人?學完之后你有哪些學習心得?請記錄下來,全班交流。
。ň牛┳杂蓵痴
你喜歡濟南的冬天嗎?為什么?
(十)展示才華
仔細觀察我們這里的冬天,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抓住景物待征,寫一篇300—400字的文章。
板書設計:
陽光
薄雪 情景交融 抓住特征
溫晴
小山 比喻擬人 生動貼切
綠水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流暢、感情充沛地朗讀課文。
2、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形象化語言描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4、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初步疏通字詞,較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借助網(wǎng)絡和一切資料,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況、了解濟南的基本情況。
3、準備朗讀錄音磁帶和幻燈。
第一課時
導入
談到冬天,大家都會聯(lián)想到那凜冽的北風,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肅殺的氣象;說到冬天,大家又會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想起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偠灾,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國的濟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沒有一副嚴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親、笑容可掬。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溫馨,欣賞那秀氣的山,澄綠的水
朗讀感知
出示課題及教學目標
1、播放范讀錄音
要求:
。保┞牅首忠
。玻┳⒁庹Z氣,語調(diào),語速及重音
。、指定一小組朗讀課文
其余小組學生冥想(盡可能多的根據(jù)朗讀再現(xiàn)畫面)。
。、討論,感知全文
。保蠟楹巍罢媸撬銈寶地”?
。玻┱n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常┠闶欠裼X得濟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適”的?請講述理由。
。矗┪闹袧B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幺感情?
探究后參考:
1)濟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與北平的朔風、倫敦的重霧、熱帶的毒日相比較后,給人感受是:無風、響晴和溫晴,天氣暖和安適,三面環(huán)山,山是溫靜、雋秀的;水是綠色、澄澈的。
。玻╆柟饫收
溫靜
冬天的山
薄雪覆蓋
秀氣
城外遠山
淡雅
冬天的水
水藻的綠
清澄
3)暖和安適
a.濟南三面環(huán)山,
b.“放在小搖籃里”
c.山是陽光朗照,薄雪覆蓋
d.水是不結(jié)冰的,清澈透明
e.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及心情說明濟南的“溫晴”
。矗├仙針O盡筆墨,傳神地繪山景、描水色,使得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白雪……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浸透著老舍的喜愛、贊美之情。
4、自由朗讀課文(或課文部分章節(jié))
第二課時
研讀課文
古老的濟南,景色秀麗,素有“家家泉水,戶戶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老舍先生為了把這些美好的景色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精心設計了景物構圖,通過形象的語言,層層展現(xiàn)了景物形象。
。薄⒅该首x課文第3節(jié)——5節(jié)
思考:
這3小節(jié)中的景物各按什幺順序布局構圖的?
。、朗讀下面的語句并比較它們有何不同?
A.
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乙:山坡上,小雪覆蓋不勻,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
。拢
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
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了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jié)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參考:略
3、讀下面的語句,揣摩紅色字詞的妙處。
山坡上臥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山坡上,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參考:略
4、小結(jié):我們繪景時,要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合理的順序(角度),通過極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修飾語、限制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來狀寫客觀之景(形似),另一方面要認真思考,對客觀之景要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融入主觀的情感,使客觀的景具有形象美、意境美(神似)。(著重強調(diào)寫景時不能修辭、詞藻等簡單堆積)。
5、朗讀第3——5小節(jié)
6、從3——5節(jié)中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并仿寫它。
7、小結(jié)仿寫的注意點:
a符合句式要求,
b運用相同修辭手法
c盡可能把原句中意境(情境)仿寫出來
8、片段練習:描寫夏(秋)一景,注意景物描寫的五個注意點。
比較閱讀
。保
比較《春》和《濟南的冬天》的異同
同:抓住特征,安排較好的順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營造了意境,景情交融。
異:《春》還從多種角度來描寫,
另描寫的內(nèi)容不同
2)
比較《濟南的冬天》與賈x凹的《冬景》異同
同:抓住冬天季節(jié)的特征,營造了意境,都有萌育春天的描寫。
異:《濟南的冬天》多濟南山水的描繪,虛實結(jié)合!抖啊范嗉毠(jié)描寫,有人物對話,實景較多。
作業(yè)
1)
鑒賞自讀課文37課《雪》第5節(jié),分析作者如何構圖和描寫冬景的。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總特點
溫暖安適
無風
北平朔風(寒)
響晴
倫敦重霧(暗)
溫晴
熱帶毒日(熱)
感受:
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
溫靜
山
薄雪覆蓋
秀氣
城外遠山
淡雅
水
水藻之綠
清澄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單元主要為學生展現(xiàn)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鍛煉他們發(fā)現(xiàn)美的眼力,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稘系亩臁肥沁x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作者老舍1930年,從英國經(jīng)新加坡回國,故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溫情。作者先總寫濟南冬天的“溫晴”特點,再分寫濟南冬天的“山”“水”,終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駐筆,水到渠成。學生學習本篇課文不僅能了解到冬天的濟南是個怎樣的“寶地”,還能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情,主動親近、接近大自然。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簡單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成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學習者分析
這個階段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初中,語文基礎知識不扎實,主要表現(xiàn)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學生拼音知識不過關,對語文學科知識的領悟力和靈活運用能力略弱,學生閱讀理解答題能力有待提高。從平時學習情況看,學生對現(xiàn)代散文及文言文閱讀感到較吃力,導致練習、考試時答題不完整,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學生審題、及閱讀能力薄弱,但已經(jīng)具備較強的網(wǎng)上搜索和交流的能力。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朗讀感悟法:文章是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根據(jù)文章的特點,主要采用“圖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2、情境教學法:文章是寫景抒情散文,根據(jù)所描繪的景,進行想象與聯(lián)想,走進情境中,便于體會作者的感情。
3、討論法:在反復討論、互評探討中領會比喻、修辭手法的應用,放手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交流,稍作引導。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資源準備:自制“濟南的冬天”課件;課文音頻朗讀、MP3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剛剛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我們心目中,春已經(jīng)逐漸豐滿起來了,在我們的記憶中,春天是鶯歌燕舞,是鳥語花香的。那么在你們的記憶中,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又是怎樣的?來,舉手回答。(預設:很寒冷;白雪皚皚;銀裝素裹;路上沒人等等,且教師簡單評價一下)恩,大家說的這些都是我們記憶中對北方冬天的認識,而北方的天氣也確實很糟糕,陰冷,可以說到了深冬到處是天寒地凍,鳥獸都絕跡了。但對老舍先生來說,卻在北方的濟南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冬天,這種冬天又是怎樣的?它究竟是如何的奇特、與眾不同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老舍《濟南的冬天》去看一看。(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
二、整體感知
。1)了解作者
提問:還記得在小學時,你們在哪些課文中接觸過老舍先生?(《貓》《養(yǎng)花》《林!贰恫菰贰鄂劳蝗氛f到其中2、3個即可)同學們交流一下對老舍先生的了解。(生1生2)
在這里呢,老師簡單介紹下老舍先生(PPT展示)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著名小說代表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話劇代表作《龍須溝》《茶館》等。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
。2)寫作背景
作者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chǎn)生深厚的感情,山東也因此被他稱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一散文是老舍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所作。(了解了這點后,對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把握)
。3)媒體出示課文重點字詞
。4)學生自由朗讀文章,并思考以下問題
1、你認為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中哪一個詞最適合用來概括,可以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
3、學生討論
4、歸納明確:溫晴(板書:溫晴)
三、重點感悟
。ㄒ唬┭凶x第一段
找到“溫晴”所在的段落,看看為什么它最適合(明確第一段)
1、齊讀一遍,說說濟南冬天總的特點為什么是“溫晴”?
2、指名回答
3、教師明確
。ㄍㄟ^三組對比:
北平“奇跡”多風
倫敦“怪事”多霧
熱帶“害怕”日光毒
濟南無風聲響晴無毒日這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jié)論,點出“氣候溫晴”這一總特點。
。1)“寶地”二字透露出什么?
。2)指名回答
。3)明確“寶地”二字透露出來的是對濟南冬天的`懷念與喜愛。(板書:寶地)
4、再次齊讀一遍(邊讀邊感受其中作者對濟南冬天的懷念,喜愛之情)
。ǘ┥钊敫形
文章一開頭就緊緊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天氣特點,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下文描繪的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lián)系的。
1、提問:
。1)作者抓住什么景物來表現(xiàn)濟南冬天“溫晴”這個特點的?(觀察后面的段落。)
。鞔_,板書:冬山冬水)
。2)哪里寫山,哪里寫水?
(山:3—5水:6)
我們先來看冬山,快速瀏覽一下3、4、5自然段,回答老師:
(3)作者是通過描寫山的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濟南冬天“溫晴”這個特點的?
、僦该卮稷诮處熋鞔_:三個方面,分別是山的形狀、山的色彩、山的形態(tài)
。4)三種情況下的山,你們更喜歡哪一部分的描寫?
2、共同分析山景(3、4、5段)(隨學生的回答排講述先后順序)
(1)山的形狀:(第3段)
①濟南的山有怎樣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老師也寫了一段:
“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只有北邊缺著點口,這一圈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給濟南帶來了溫暖。”
對比一下,你們覺得哪種更好些?為什么?(同學討論)
a、指名回答
b、教師總結(jié)
c、齊讀(再次感受其中的味道)
d、“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的說:你“你們放心吧…”你放心了嗎?老師想到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因為那么暖和。濟南是一個小搖籃形狀的地形,搖籃給人暖和、溫馨、舒適的感覺,這樣的比喻生動寫出了小山的小巧暖和舒適的特點,進而表現(xiàn)了濟南的溫晴特點,表現(xiàn)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谙嘈糯蠹叶伎催^小搖籃,小搖籃是寶寶睡覺的地方,表情都是怎么樣的?那我們濟南人在搖籃里又是怎么樣的呢?
。ǹ蓯、甜美…“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都是面上含笑,他們一看山,心里就有了依靠!蔽覀兛梢钥闯鰸系娜藗兊纳钍切腋!芤獾。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
本段小結(jié):所以,這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確實是特別可愛呀!
(2)山的形態(tài):(第5段)
這一組齊讀第5段
。ㄎ覀円黄饋砜纯垂,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點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嗯,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么畫面?嗯,對啦,就是描寫了城外的遠山。作者在這里用了一個比喻,他認為這城外的山美得就像張水墨畫一般,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樣的畫面(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點綴著小樹、小村莊,樹上裝飾著小雪、屋頂上也臥著點雪,充滿了安靜和諧的氛圍,遠遠望去,黑白兩色,是不是顯得愈加自然、清新、淡雅?))很美,是吧?(PPT展示圖片)
我們很容易就看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山的喜愛之情。不過,同學們可以從詞語的角度來賞析一下嗎?哪里用詞用得巧妙?
(文章兩處使用了“臥”,“臥”字采用了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tài),同時“臥”給人一種閑適的感覺,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進一步表現(xiàn)了作者對濟南的閑適的喜愛,體現(xiàn)濟南冬天的特點是溫晴的。)
四、小結(jié)歸納
在老舍先生的描繪下,我們仿佛可以看到那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臉帶微笑的人們以及水墨畫般的城外山景,一切都是顯得那么安靜舒適。
五、作業(yè)布置
1、自學第2自然段,請進行賞析(可以從它的作用、修辭手法、詞語等方面),寫在作業(yè)本上。
2、課后再好好體會后面段落中老舍先生所抓住濟南的冬天的景物特點,感受作者最終所抒發(fā)的情感。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陽光朗照下的小山可愛
山
溫晴城外雪后的遠山水墨畫—淡雅
。▽毜兀
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請回答PPT上的問題(PPT出示),一起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重點感悟
。ㄒ唬┥降纳
我們的作者最欣賞的就是薄雪覆蓋下的山了。讓我們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先來聽一聽這時候的山是什么樣子的。(指定一名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得美一點,其他同學可以一邊聽一邊閉起眼睛來想像感受。)
1、作者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闭堈f說這句話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字來寫的?
明確:妙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妙”在何處。理清本段順序:作者寫山的色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找關鍵詞)主要有哪些色彩?找出來用橫線標注。
a、指名回答
b、明確: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上而下的空間順序)
。1)山上——寫山上的什么?
①矮松——“矮”這個字與什么協(xié)調(diào)?(“矮”與“小山、小雪”協(xié)調(diào))
、谠桨l(fā)青黑——用“青黑”有什么效果?(青黑凸顯出了矮松的濃郁的生機、生命力,同時雪小,蓋不住整個松樹,體現(xiàn)濟南的溫晴。)
、蹣浼馍享斨击賰喊谆ā鞍谆ā笔鞘裁?(雪)
④作者為什么不說“雪”而說是“白花”?(說明雪漂亮,作者喜歡這樣的雪。)
⑤這句哪個字用得好?——(“頂”)
⑥如果改成“扣”“罩”好不好?為什么?
a、討論、指名回答
b、明確(我們來看,“頂”字為什么用得好?形態(tài)之美,“頂”更能說明是在“樹尖上”說明雪很小,只有一點點;而如果用“扣”“罩”字,就不好聽了也不好看了,它們都有整個蓋住的意思,這樣就不符合內(nèi)容所說的“小雪”“薄雪”了。壓在頭上,扣在頭上,覆蓋在頭上,都不好聽——“頂”更具形態(tài)美,輕盈感,準確的表現(xiàn)出雪“小”的特點,突出了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的秀氣。)
(2)山尖——作者是怎么描寫山尖的?你覺得哪個詞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保ā拌偂薄脭M人手法,表現(xiàn)的是線條不斷地在起伏延長,同時輪廓亮麗。另外,把它寫的像巧匠一樣,構建色彩純凈美麗的藍天銀邊,看出作者喜歡雪的靈性。)
。3)山坡
“草色還露著,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色彩美麗,蓋在山上,像美麗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帶水紋的花衣”
、龠@花衣實際上是什么情況?(實際上是這是“小雪”的杰作,雪覆蓋不勻,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更能凸顯雪的靈性。)
、趧偛艑憳浼庥谩绊敗保瑢懮郊庥谩拌偂,那在山坡上用了一個什么詞呢?找出來并說好不好,為什么?
(“穿”——山象人一樣愛美多情,突出雪的靈性,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相間的美麗樣子。)
。4)山腰
“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點粉色”
①“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
(擬人,雪像小姑娘一樣嬌羞,雪也多情,生動形象地寫出雪的情態(tài)。)
、跒槭裁词俏⑽⒙冻鳇c粉色?
。〝M人,寫出雪柔情萬種,賦予雪以少女般害羞的神情,生動表現(xiàn)出雪泛出淡粉的嬌羞情態(tài)。這里“微微”這個詞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少一分又不夠,“微微”剛剛好寫出雪的嬌羞的情態(tài)。)
3、那這一段山的特點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好呢?(秀氣)
(PPT出示圖片)
本段小結(jié):本段描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突出其秀氣的特點。描寫景物多,卻并不雜亂。巧妙運用比喻、擬人,虛實結(jié)合,把薄雪覆蓋下的小山寫得很有情趣,突出了濟南“溫晴”“是塊寶地”的總特點。
。ǘ┭凶x最后一段
作者是通過描寫山的三個方面表現(xiàn)濟南冬天“溫晴”這個特點的,那作者又是如何通過水來表現(xiàn)表現(xiàn)濟南冬天“溫晴”呢?請快速閱讀最后一段,思考:水的特點是什么?
第一步:現(xiàn)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并與同桌交流交流。
第二步:全班交流(主要讓學生自己找句子進行分析,以下的1、2、3、的問題可以稍作引導學生進行較深層的分析)
1、“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
。ㄟ\用擬人修辭手法,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濟南的水無限生機和在冬日里孕育朦朧春意!芭保
2、“水藻真綠…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尋找文中寫了幾處綠?
。1)指名回答
。2)明確(文章寫了3處綠,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并且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人的性格、感情,突出水的暖、綠的特點。)
。ㄍ瑫r作者極力寫水綠時,還通過垂柳照影子,透過水往上看,寫出水的清、透。)
。3)綠的精神怎么理解?
、僦该卮
、诿鞔_(水藻在冬天釋放所有的綠,這種綠的精神,意味著綻放生機、怒放生命。這么具有生機,這哪里是冬,分明是春的生機,是春!那生活在濟南的人們是不是很幸福?這樣的冬怎能不讓老舍喜歡、向往。
3、大家覺得空靈的藍水晶這個比喻怎么樣,試著賞析下?
。1)指名回答
(2)明確(作者將天光、水色、綠影融為一體,用“空靈的藍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凈的濟南,描繪出濟南的冬天鮮亮明麗的色彩。同時,這個比喻也扣住了濟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為晴,天空藍汪汪的,才像塊“藍水晶”,空靈的藍水晶這一比喻,可以說,老舍是忽略了水的表象,而只見水的本色了——寫出了水的清、亮。試想,他該是用一種怎樣的深情,才能領悟這水的本色呢?齊讀最后一句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本段小結(jié):本段通過描寫濟南冬水的暖、綠、清,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和“寶地”的總特點。
4、提問:一篇文章總會有一個核心思想,而文章的總的感情爆發(fā)都會在哪里?——結(jié)尾。當然這篇文章也不例外,老舍最后發(fā)表什么樣的感慨?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師:奇怪了,我們的題目是什么——濟南的冬天,結(jié)尾卻說冬天的濟南,作者為什么這么寫?能否把題目換成冬天的濟南,以便點題?
(1)指名回答(點兩位學生)
。2)師明確:濟南的冬天,中心詞在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huán)境的冬天,,讓人生出冬天之感,重在感覺(精神),而結(jié)尾冬天的濟南,中心詞在濟南,突出的是濟南特有的韻致,重在景象,文章取題為“濟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從感覺(精神)的角度去寫濟南的冬天,而不僅僅是從景物的角度去寫的。
三、小結(jié)歸納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如詩如畫的美景,情景交融的文字,文章運用大量的擬人、比喻的修辭,把濟南的冬天寫得極致神韻!帶給作者一種美的享受。
四、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1、學生寫簡要發(fā)言提綱,然后口述
2、教師綜合評價
五、作業(yè)布置
1、完成課后練習四,要求至少300字。
2、將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摘抄到摘錄本上。(明天一起上交)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陽光朗照下的小山可愛
山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秀氣
溫晴城外雪后的遠山水墨畫—淡雅
。▽毜兀
水暖綠清亮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通過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以話題“我眼中的冬天”為話題,聊聊冬天給學生的感受。找準機會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并順勢介紹有關老舍的文學常識。
二、初讀感知“美”
1.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是美的,同學們讀讀看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了美?(學生會從文章各個地方找出“美”,拿來和同學交流)
2.你能用美麗的聲音,向我們傳達美嗎?
。ń處焼l(fā)、引導,并積極表揚)
三、再讀聚焦“美”
3.同學們,你們覺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學生大部分會回答“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4.讓我們齊讀這一段。(讓學生熟悉這一段)
5.教師范讀這一段,配樂讀出美感。(教師引讀,將學生帶入情境)
四、三讀朗誦“美”
6.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做標記,具體指導。(要做到細致而有效,如用﹏號表示聲音的延長等)
7.學生自由練讀。(根據(jù)標記提示,注意輕重緩急、語氣感情)
8.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評價,教師指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我從 讀出了 ,因為 !保ū匾闆r下,教師可以具體指導一兩句)
9.學生再次練讀,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五、朗讀擂臺賽
10.教師公布擂臺賽具體規(guī)則。(找裁判,以學生掌聲高低為準,最后能站在講臺上的同學獲勝)
11.參賽學生朗讀,教師配樂,其他學生評價。
六、板書設計(略)
七、沉思畫出美
課下再讀這段,將你心中的.美畫出來吧。
八、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抓住了一個“美”字,讓學生在美麗的世界里走了一遭。這節(jié)課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感知語言的能力,達成了預設目標,學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濟南冬天的教學設計01-08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1-1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07-14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02-04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4篇04-07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5篇12-18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04-07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02-20
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