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七個小兄弟》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個小兄弟》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個小兄弟》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類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感受體驗、自主學習的方式,學會唱歌曲“七個小兄弟”,能對歌曲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表演。
2、通過聆聽和表演《Do— Re— Mi》,走進音樂的世界,在“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聽賞、分析、比較等方法,讓參與、體驗音樂的魅力,了解和熟悉“音樂朋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聽、唱、動等音樂活動中體驗音樂作品帶來的樂趣,萌生積極嘗試好探索音樂奧秘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對歌曲能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2、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鋼琴、VCD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定向?qū)W激趣
目的.:通過聆聽和表演《Do –Re——Mi》,走進音樂的世界,在“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音樂的聽、唱、議、演等各項活動,并從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
方法:賞析、體會、參與、表現(xiàn)。
過程:
1、動一動
學生隨著《Do—Re—Mi 》的伴奏音樂,與教師一起律動。
2、猜一猜(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七個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聽賞歌曲《 Do—Re—Mi 》。
3、議一議(復聽歌曲,深入感受)
師:有誰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叫什么?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簡介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復聽歌曲,請學生議一議歌曲的情緒以及演唱形式的變化。
4、演一演(參與表演、加深體會)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演唱形式(領唱與合唱)和歌曲中所表達音樂形象的體驗。
1)學生分組討論,選出一位同學扮演老師(或老師擔任),表演歌曲的領唱部分,其余同學分成七個小組,分別扮演do re mi fa la si 七個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2)相互評價
全班同學在唱唱、跳跳的同時展開相互評價,提高學生自身的欣賞和表演水平。
(二)感受探索自主學習
目的:能用活潑歡快的歌聲演唱表現(xiàn)歌曲《七個小兄弟》。
要求:引導學生自我感受,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探索音樂元素,這是三年級學生音樂學習的發(fā)展性要求之一。
方法:賞析、體會、參與、表現(xiàn)、合作。
過程:
1、小音符的本領
師:這七個小音樂就像是《白雪公主》里七個神秘的小矮人,它們的本領可大了,能變化出成千上萬不同的曲調(diào)。
播放幾首歌曲,帶領同學們唱唱,談談感受,啟發(fā)學生思考:小音符為什么變化出這么多曲調(diào)呢?
師小結(jié):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長有短,可以形成千變?nèi)f化的組合。
2、引入歌曲《七個小兄弟》的學習
1)播放歌曲《七個小兄弟》的錄音,請同學們聽辨歌曲旋律在節(jié)奏變化后所產(chǎn)生的不同情緒,感悟音的高低、長短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讓學生反復聽賞、感受、體驗中,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此歌)
2)聽別歌曲中(1—4小節(jié))與(21———24小節(jié))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3)分男生、女生進行演唱
3、表演與創(chuàng)作
4、歌曲拓展編創(chuàng)活動
師:童話故事里的七個小矮人,有一個非?蓯塾制恋呐笥,是誰呀?(白雪公主)
師:我們也把她請來跳舞、唱歌吧!
。ㄓ懻摏Q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個小矮人)
分組討論并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并做匯報表演。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
(三)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目的:挖掘生活中跟音樂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
要求:通過尋找生邊能夠發(fā)出響聲的物品,演奏或為歌曲進行伴奏。
方法:討論法、比較法、表演。
過程
1、師: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有的甚至還能唱歌呢!
2、教師和學生 一起尋找身邊能夠發(fā)出響聲的東西,創(chuàng)編簡單的節(jié)奏,為歌曲《七個小兄弟》進行伴奏。
(四)小結(jié)
《七個小兄弟》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1、聽:《Do—Re—Me》
2、唱:《七個小兄弟》
3、動:歌表演《七個小兄弟》
4、拓展:神奇的小樂隊
教學目標:
1、采用感受體驗、自主學習的方式,學會歌曲《七個小兄弟》。
2、通過聆聽和表演《Do—Re—Me》,走進音樂的世界,在“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音樂體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3、能夠主動參與小組創(chuàng)編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拉近與音樂的距離,感受學習的快樂和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境。
教學難點:
學生能對歌曲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教具準備:
教學鋼琴、多媒體、頭飾、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定向,導學激趣。
(1)動一動
學生隨著《Do—Re—Me》的伴奏音樂,與教師一起律動,進教室。
。2)猜一猜(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七個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欣賞歌曲《Do—Re—Me》。第二樂段合唱部分由學生扮演七個簡譜音符卡通娃娃,同學們一邊欣賞,一邊看表演。
(3)議一議(復聽歌曲,深入感受)。
師:有誰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叫什么?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簡介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觀看電影片段,隨影片復聽歌曲,請學生議一議歌曲的情緒以及演唱形式的變化。
(4)演一演(參與表演、加深體會)
用表演的形式加強學生對演唱形式(領唱與合唱)和歌曲中所表達的音樂形象的體會。
、賹W生分組討論,選出一位同學(或老師擔任)扮演劇中的老師,表演歌曲的領唱部分,其余同學分成七組,戴上頭飾分別扮演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谙嗷ピu價。
全班同學在唱唱、跳跳的同時展開相互評價。提高學生自己的欣賞和表演水平。
2、感受探索,自主學習。
(1)小音符的本領。
引導學生自我感受,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探索音樂元素,這是三年級學生音樂學習的發(fā)展性要求之一。
師:這七小音符就象是《白雪公主》里的七個神秘的小矮人,它們的本領可大了,能變化出成千上萬中不同的曲調(diào)。
課件出示幾種簡單的搖籃曲、進行曲、圓舞曲等曲調(diào)組合,帶領同學們跟琴哼哼唱唱,談談感受,啟發(fā)學生思考:小音符為什么能變化出這么多曲調(diào)?
小結(jié):小音符有長有短、有高有低,可以形成千變?nèi)f化的組合。
。2)引入歌曲《七個小兄弟》的學習。
①播放歌曲《七個小兄弟》的錄音,指導學生聽辨歌曲旋律在節(jié)奏變化以后所產(chǎn)生的不同情緒,感悟音的高低、長短在音樂中的作用。讓學生在反復聽賞、感受、體驗中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此歌。
、诟枨牡谝粯肪洌1—4小節(jié))與歌曲的第六樂句(21—24小節(jié))容易混淆,教唱前先讓學生聽辨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3)歌曲拓展,創(chuàng)編活動。
師:童話故事里的七個小矮人,有一個非?蓯塾制恋呐笥眩钦l呀?
得到答案:白雪公主
師:我們也把她請來一起跳舞、唱歌吧!
學生討論決定由班上的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個小矮人”。
歌表演:結(jié)合歌曲,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動作并做匯報表演,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鼓勵有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
3、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1)師: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都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有的甚至還能唱歌,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留意而已。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各抒己見。
。2)師:現(xiàn)在請我們的小樂隊上場,為我們演奏今天欣賞的美國影片《音樂之聲》里的插曲《Do—Re—Me》。演奏的樂器就是玻璃杯,想一想,它們?yōu)槭裁磿l(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呢?
。犕暄葑,小組討論)
(3)師:多么美妙的音樂,多么神奇的小樂手,我們的小樂手僅僅是在杯子里加了不同量的水,就使玻璃杯發(fā)出了這些高低不同的美妙聲音。其實只要大家仔細觀察,將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老師有個建議:請同學們課后都能去嘗試一下自己動手制作的小樂器,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里開一個別開生面的家庭演奏會,一定會非常開心!
在《七個小兄弟》的樂曲聲中,結(jié)束課程,學生愉快地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力度、速度、節(jié)奏基本要素而展開。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側(cè)重點,“七個小兄弟”以景展開想象!耙魳肥呛门笥选币郧檎归_想象,親情、友情。學生的思維就象一條條射線發(fā)散開去,但他們的源頭卻緊握老師手中。
在三年級的這一課中,主要是讓學生對音樂的七個音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所以在上課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設置了一些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如準備了一棵音符樹,七個小矮人的帽子,這也著實讓學生非常開心。在樂曲的學習中我分別讓學生聽了幾遍,通過學唱,跟琴唱,和為樂曲起歌名,讓學生初步學會樂曲。另外我還通過旋律的創(chuàng)編而讓學生對七個音符的長短,高低有了更深的了解。
每一首歌都有每一首歌獨特的旋律特點和音樂風格,不管歌曲的難易程度如何,都應該給學生留下某一個音樂上的感受。這首歌作為三年級的起始課,同時也是對唱名、識譜教學的一個起始課,應該給學生在“音高順序”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上完這節(jié)課,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一節(jié)課上,專注做好一件事情。我發(fā)現(xiàn),我們很想在一堂課中灌輸給學生音高、強弱、連跳等多方面的知識。既想說音高,又要體驗時值。既要表現(xiàn)連跳,又想編創(chuàng)旋律。一堂課下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很累,很緊張。老師也有些趕。其實,這種貪多貪全的想法是不對的,也是不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于是,我在不斷的上課中修正了教案,先后拿掉了“反復跳躍記號”的學習,降低了對強弱的要求,并且不出現(xiàn)連線和跳音,只要求在演唱中表現(xiàn)出連貫和跳躍。一節(jié)課只注重唱名的順序,特別是音高順序的認識和感受。并結(jié)合歌曲來表現(xiàn)出來。一節(jié)課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反復鞏固這個知識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忽略了游戲的時間,而對于學唱這一塊,學生只是唱了個大概,沒有唱好,有的音也沒有唱準,今后在教學中,我要更注意這一塊,力求學生通過音樂得到更大的收獲,也力求在音準方面更上一個臺階!
【《七個小兄弟》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9-11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0-12
教學設計08-23
教學設計06-25
乞巧教學設計 乞巧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2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8-22
連加教學設計07-26
《加法》教學設計08-14
絕招教學設計07-17
白鷺教學設計09-25